综合卷-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

出版社:秦大河 气象出版社 (2012-12出版)
出版日期:2012-12
ISBN:9787502956608
作者:秦大河 编
页数:87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4)栽培植物、家养动物及其野生亲缘种的种质资源丰富。中国有数千年的农业开垦历史,很早就对自然环境中所蕴藏的遗传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培植繁育,因而中国的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的丰富度在全世界为最高。 (5)生态系统类型丰富。中国具有陆生生态系统的各种类型,包括森林、灌丛、草原和稀树草原、草甸、荒漠、高山冻原等。由于不同的气候、土壤等条件,又进一步分为各种亚类型约600种。 (6)空间格局繁复多样。中国地域辽阔,地势起伏多山,气候复杂多变。从北到南,气候跨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生物群系包括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从东到西,随着降水量的减少,在北方,针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向西依次更替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化草原、草原化荒漠、典型荒漠和极旱荒漠;在南方,东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于江南丘陵)和西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于云贵高原)在性质上有明显的不同,发生不少同属不同种的物种替代。 1.1.6 中国的土壤与土地资源 (1)土壤的类型与分布 中国土壤资源丰富、类型繁多。根据土壤发生类型可分为红壤、棕壤、褐土、黑土、栗钙土、漠土、潮土(包括砂姜黑土)、灌淤土、水稻土、湿土(草甸、沼泽土)、盐碱土、岩性土和高山土等12个系列。其中,红壤系列为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重要土壤资源,适宜发展热带和亚热带经济作物、果树和林木。自南而北有砖红壤、燥红土(稀树草原土)、赤红壤(砖红壤化红壤)、红壤和黄壤等类型;棕壤系列为中国东部湿润地区发育在森林下的土壤,由南至北包括黄棕壤、棕壤、暗棕壤和漂灰土等土类。棕壤系列分布区是中国主要森林业生产基地;褐土系列包括褐土、黑垆土和灰褐土等。在利用上,褐土系列除灰褐土是重要的林用地外,其他土壤为中国北方的旱作地;黑土系列为中国温带森林草原和草原区的地带性土壤,包括灰黑土(灰色森林土)、黑土、白浆土和黑钙土等。黑土系列土壤适于发展农、牧业和林业;栗钙土系列包括栗钙土、棕钙土和灰钙土,是中国北方分布范围很广的草原土壤类型,为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漠土系列包括灰漠土、灰棕漠土、棕漠土和龟裂土等类型,是中国西北荒漠地区的重要土壤资源,多发展牧业生产,个别水源条件好的地区有农业种植;潮土系列主要分布于黄淮海平原、辽河下游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及汾渭谷地,以种植小麦、玉米、高粱和棉花为主;水稻土系列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其中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和台湾西部平原最为集中,是中国重要的水稻种植区。 (2)土地资源 中国土地资源形势严峻。一方面,在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压力下,土地资源短缺状况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土地资源利用粗放、浪费严重,加之管理不到位,更加剧了土地资源形势的严峻性。 根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2008年国土资源公报》,2008年中国土地利用结构为:耕地18.26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12.81%;园地1.77亿亩,林地35.41亿亩,牧草地面积为39.27亿亩,其他农用地3.82亿亩,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4.o4亿亩,交通运输用地o.37亿亩,水利设施用地0.55亿亩,其余为未利用地。 中国的土地资源面积广阔,利用类型多样。在已利用土地中,主要以耕地、林地和牧草地三种类型的土地为主,其中林地和牧草地的面积远大于耕地面积。土地资源主要有以下特点: ①土地总面积大,人均面积小。中国土地总面积约960万km2,但人口数达到世界人口总数的1/5,使得中国人均土地面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按人均占土地资源论,在面积位居世界前12位的国家中,中国居第11位。俄罗斯、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和法国的人均国土面积均大于中国,其中俄罗斯、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均高出中国10倍以上。日本、德国和英国的人均国土面积虽然小于中国,但中国难以利用土地面积较大,可用于生产和生活的人均土地面积较小。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中国气候环境与社会经济基本特征 1.1 中国自然环境特征 1.1.1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1.1.2 中国的地势地貌 1.1.3 中国的水文水资源 1.1.4 中国的冰冻圈 1.1.5 中国的动物、植物(类型与分布)与生物多样性 1.1.6 中国的土壤与土地资源 1.1.7 中国的海洋与岛屿 1.1.8 中国自然特征的地带性分布与地理区划 1.1.9 中国的自然灾害 1.2 中国的气候特征 1.2.1 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 1.2.2 中国的气温和降水 1.2.3 中国的气候资源 1.2.4 中国气候区划 1.2.5 中国天气、气候灾害 1.3中国社会经济状况 1.3.1 中国的人口与民族 1.3.2 中国的经济发展 1.3.3 中国的城市化与城市群 1.3.4 中国的社会事业 1.4中国的气候变化研究 1.4.1 古气候和历史气候变化 1.4.2气候系统模式 1.4.3 气候变化观(监)测网络与科学实验 1.4.4 气候变化重大研究计划 1.4.5 气候变化研究机构和研究队伍 1.4.6 国际合作与影响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中国气候与环境变化的事实 2.1近百年器测的气候变化 2.1.1 中国温度变化 2.1.2 中国的降水量变化 2.1.3其他气候要素的变化 2.1.4 东亚季风变化 2.1.5 东亚大气环流 2.2极端天气气候变化 2.2.1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 2.2.2极端降水 2.2.3 干旱 2.2.4 热带气旋 2.2.5 沙尘暴 2.2.6其他 2.2.7 全球气候变暖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联系 2.3冰冻圈和海洋变化 2.3.1 冰冻圈变化 2.3.2近海环境和海平面变化 2.4过去的气候变化 2.4.1 由古气候代用记录得到的新认识 2.4.2 古气候数值模拟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2.5 中国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联系 2.5.1 与大气遥相关的联系 2.5.2 与欧亚大陆积雪的联系 2.5.3与海温的联系 第三章气候变化归因和不确定性 3.1气候变化的自然原因 3.1.1 太阳变化 3.1.2 火山喷发 3.1.3地热流 3.1.4 气候系统内部因子及其相互作用 3.2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3.2.1 大气成分的变化 3.2.2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作用 3.2.3 土地利用与覆盖的变化 3.2.4 气候变化的辐射强迫 3.3气候变化归因与不确定性 3.3.1观测资料的不确定性 3.3.2模式归因 3.3.3 归因的复杂性 3.3.4结语 第四章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4.1水文水资源 4.1.1 河川径流及水资源 …… 第五章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预估 第六章 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的技术与政策选择 第七章 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 第八章结语

编辑推荐

《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2012(综合卷)》可供气象、地理、地质、环境、水文、生态、农林、社会科学等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政府管理部门有关人员及高校师牛参考。

作者简介

《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2012(综合卷)》共分四卷,分别为《第一卷科学基础》、《第二卷影响与脆弱性》、《第三卷减缓与适应》及《综合卷》。第一卷主要从过去时期的气候变化、观测的中国气候和东亚大气环流变化、冰冻圈变化、海洋与海平面变化、极端天气气候变化、全球与中国气候变化的联系、大气成分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全球气候系统模式评估与预估及中国区域气候预估等方面对中国气候变化的事实、特点、趋势等进行了评估,是认识气候变化的科学基础。第二卷主要涉及气候与环境变化对气象灾害、陆地地表环境、冰冻圈、陆地水文与水资源、陆地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近海与海岸带环境、农业生产、重大工程、区域发展及人居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影响等内容,最后还从适应气候变化的方法和行动上进行了评估。第三卷主要从减缓气候变化的视角,从化减缓为发展的模式转型、温室气体排放情景分析、温室气体减排的技术选择与经济潜力、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减缓效应、低碳经济的政策选择、国际协同减缓气候变化、社会参与及综合应对气候变化等八个方面讨论了减缓气候变化的途径与潜力。《综合卷》是对第一、第二和第三卷报告的凝练与总结,对现阶段的科学认识给出了阶段性结论,以方便决策者掌握本报告的核心结论。


 综合卷-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