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不唠叨,教出棒男孩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
ISBN:9787212068769
作者:陈彧
页数:274页页

内容概要

◆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 知名家教作家
◆ 资深家教图书编辑
陈彧,原名陈海燕,一个十岁孩子的母亲。对家庭教育抱有浓厚兴趣,阅读过无数家教图书。为了教育好女儿,为了教育好孩子,曾自学心理学、教育学。
她发现,当下家庭教育一个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夸大父母的教导和学校的教学作用,而忽视了孩子自我成长的潜能。教育,不是监督、限制孩子,而是观察孩子,顺从孩子内部的成长动力,并据此予以指导。
她曾参与编著畅销书《男孩为何要“穷”着养》《妈妈说给青春期儿子的悄悄话》《培养优秀男孩的十堂课》《培养最棒的男孩》《为什么你的儿子不告诉你?》等。

书籍目录

权威推荐序 用对方法。才能养出小小男子汉
前 言 妈妈不多说,也能教好爱捣蛋的小男孩
第1章 男孩的小脑袋里到底在想什么?
有多少男孩的特性你不知道
为什么男孩总是“听不到”?
男孩屁股下面有刺儿吗?
男孩怎么那么爱闯祸?
老师盯着不放的怎么总是小男孩?
男孩真的比女孩粗心笨拙吗?
第2章 唠唠叨叨危害大
越唠叨,男孩越是听不到
啰唆让男孩失去耐心
说得越多男孩越反感
越唠叨,孩子越无能
过多指责,他会不负责
妈妈提醒多,男孩犯错多
责备会扼杀他的男子汉气概
絮絮叨叨,亲子关系更糟糕
第3章 为什么妈妈总是忍不住唠叨?
唠叨是正向心,但没多少正能量
为什么男孩一定要得第一?
事事都能做好,还是孩子吗?
他为什么一定要按你的想法做?
你的经验对孩子一定有用吗?
平时不管,一出问题就唠叨是尽责吗?
你一定比孩子想得更周到吗?
唠叨后,孩子能体会到你的爱吗?
第4章 听听男孩的心声
只有静下心倾听,你才知道他在想什么
“您说个没完,却没有心情听我说”
“芝麻大点的事,用得着长篇大论吗?”
“老妈就是喜欢翻旧账”
“动不动就警告我,您就事事能做好吗?”
“我也想做好,可就是达不到您的要求”
“我光看您着急上火了,没听见说了什么”
“为什么有些事,我问都不能问?”
第5章 放松神经去教养
宽松教育才能换来男孩的敬佩和感激
站在孩子的立场想问题
像朋友一样和男孩聊天
把男孩犯错的时机变成成长契机
垫底的男孩更需要妈妈的鼓励
男孩之间的矛盾,让他自己去处理
与其发脾气,不如冷处理
孩子的秘密基地,非请勿入
肯定和采纳男孩合理的意见
第6章 对待孩子也要平等
你尊重孩子,他才会听从你的教导
别帮孩子做,多让孩子做
发现男孩稚嫩意见里的闪光点
听听男孩如何评论你
男孩有怨言,让他说个够
把男孩当成老师那样尊重
第7章 寻找缓解压力的方法
妈妈充实了,唠叨就少了
调整好情绪,再面对孩子
妈妈充电,孩子也会效仿加油
制造快乐,就是给孩子和自己减压
定期给自己的“心灵”放个假
带上孩子,带上老公,去大自然走走
第8章 妈妈不说,男孩也会听
只要你找,总有方法让男孩听你的
把话说到孩子的心坎里
以身作则的陪伴比说教更重要
多使用自然惩罚法
这样做,孩子主动争着学
无条件的信任才能换来孩子改变的决心
后 记 不啰嗦,不说教,照样教出棒男孩

作者简介

减少言语提醒
告别“唐僧妈妈”
这样做。他才会独立
丢三落四,叮嘱几遍还是忘——不提醒、不帮忙、不管他。让他知道,有些事情没人可依靠,丢三落四造成的烂摊子,自己能自己收拾。
这样处理,他才更勇敢
遇事退缩,半途而废,我不督促怎么办?——适度“磨难”,是对孩子最好的锻炼。
这样安排,她才会自律
玩起来“人来疯”,写作业从不积极,少说一点都不行——替他安排不如让他安排,把空间留给他,让他自己作决定。
这样教育,他才更富同理心
他调皮捣蛋恶作剧,一点也不让人省心——适度让他自食苦果,他会记得更牢,也更知道哪些事不能越界。
在《妈妈不唠叨,教出棒男孩》这本书中,作者通过上百个典型案例,生动呈现了亲子互动中唠叨的情景,并指出了背后的原因,为妈妈们提供了不唠叨,教出勇敢、独立、自律、富有同理心男孩的妙招。


 妈妈不唠叨,教出棒男孩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一把年纪了,想想自己的成长,发现想起最多的竟然不是父母曾对自己好过的细节,反而想起更多的是他们曾有过的唠叨,虽然唠叨的内容是什么已然想不起,但是在自己的印象里,自己的过去就是伴着这些不愉快的经历成长起来的。有时我会想莫非是自己太没良心,有时内心会产生无数的罪责感。所以当我自己有了孩子,我很怕成为父母那样的人。可是我看到许多人在提醒着我们,我们越是不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最终会悲哀的发现自己就是那样的人。好吧,我承认,当我倾尽全力地去爱孩子时,我还是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我最终也沦为了和父母很相似的人。有一天我让儿子做一件事,他却充耳不闻,直到最后我吼了一声,他才终于不情不愿地去做了。我在这本书里找到了这个例子,当妈妈的最终总会成为那个让孩子什么也听不到,只有靠吼才能听到的妈妈。儿子四五岁之前一直和我特别要好,我一直是这么认为的,但有一天坐公交,他非要和爸爸在一起,他悄悄说,我妈妈可唠叨呢。我从来没有把自己归到唠叨的行列,也时时警醒着自己不要成为那种让孩子厌烦的父母,可是即便我们努力成为优秀的父母,我们最终还是成为了最普通的父母。我在想,是不是无论成人怎么做,最终与孩子之间也总会产生一些摩擦,而这种分寸的把握极其微妙,是你毕生要来修行的功课?其实我已经很努力地要成为一个孩子眼中好的妈妈,但是生活的琐碎最终淡化了我们的理想,让我们不经意间又重复着旧有的生活模式。所以我想读书最大的好处就是,当我们不知不觉中滑向那个不肯成长的自我时,一本好书会提醒你的懒惰。男孩子看似好养,其实也不易,我们当妈妈的因为自身女性的成长经历,所以难免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一些不符合孩子成长需求的示例,所以我们需要了解男孩子。但我想无论这男孩女孩的差异有多么明显,其实我们最重要的面对的还是一个孩子,我们本身的成长中有许多错误的经验,我们也有许多不合适的行为规范,在读这本书时,我发现了自己一个很大的毛病,那就是喜欢抱怨,当我看到故事中孩子和母亲的对话时,我发现那就是自己的影子。所以我想,这抱怨是一定要改变的。这本书中100个生活场景,有许多其实已经我们自身的写照。走着走着就忘了目标,走着走着就忘记了方向,看看这本书,你是不是和里面的许多妈妈一样,用不正确的态度对待孩子呢?我们总是觉得说每一句话都是出于爱,都是出于关心,但是我们是不是真正地了解了孩子的内心呢?莫让关心成为害,莫让爱成为“唠叨”啊。莫让孩子长大后想起的,全是你的不堪。莫让一腔爱付之东流。那么,就去做一个不唠叨的妈妈吧,我们的爱,应该有爱的正确方式。有些书,早一天读到你就会早一天清醒。
  •     《妈妈不唠叨,教出棒男孩》是一本关于培养男孩的书,作者是一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知名家教作家,资深家教图书编辑,一位资深美女陈彧,这个字很生僻,我真的不认识,于是查了一下,原来如此:彧 ,yù。基本字意:(1) 有文采 ;(2) 趣味高雅的,谈吐文雅的,有文采,有教养;(3) 茂盛;(4)用于人名。看来是很讲究的一个字,人名很特殊,正所谓人如其名,翻开书,就可以看出此书内容的不同。此书基本是以案例的形式展现的,通过近百个预设的案例,营造了不同妈妈和孩子交流的环境,深入浅出地分析妈妈唠叨产生的原因,存在的不足和可能对孩子造成的一些不良的影响。针对孩子出现的问题,通过理性的分析,找出来孩子存在的问题,分析还在问题出在哪?是孩子本身还是周围环境造成的?还是和父母家人同学等沟通出现的问题?是孩子的想法和父母存在的代沟,还是父母对孩子了解的太少,要求的太多?……针对不同的问题,通过作者本身经验的积累,给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和劝告,该年轻的妈妈一些奇招妙招,或者是心理方面的辅导,基本上是夹叙夹议,就事论事,一个事件给出几种解决的方法。男孩不同于女孩,需要培养男子汉风格,培养勇敢、独立、自律的小男子汉,这是本书的核心内容。很多妈妈习惯于说教,习惯于喋喋不休地说教,一遍一遍的重复,对于有些孩子这种说教方式有点像蚊子的轰炸,很多孩子很反感,基本是左耳进右耳出,心里烦有时候甚至表现在语言上,就是嫌妈妈太唠叨。这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很多妈妈也知道,但是总忍不住唠叨几句。这也许是女人的天性,但不是一个好的品质,事实上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都不喜欢唠叨。但是如何停止唠叨就需要有一定的方法,就是和孩子有效沟通,如何让孩子能听进你说的话,能按着你的要求做,这就是一种技巧,一种能力。正所谓好妈妈不唠叨,照样教出棒男孩。要看书,尤其是看类似《妈妈不唠叨,教出棒男孩》类的书,脑袋里有东西,用的时候才能体现出来,这就是素质,这本书提供了很多好的方法,都是可行的,很少有太难的做法。和孩子交流首先要信任孩子,相信他他才会和你说实话,你才能了解他,才能帮他形成好的习惯,培养好的品质。第二要放下架子,和孩子平等地交流,蹲下来用孩子的视角看问题,这样才能真正说到孩子心里去,才能和孩子思想产生共鸣,让他认为你是他的朋友,你才能和他有效沟通。第三就是要让孩子能听进你说的话,能按你的要求改进自己的行为习惯,进行自我的个人品质的培养,这是最关键的一步。
  •     没有孩子的时候,我相信很多准妈妈们都会坚信自己不会成为唠叨的妈妈,在阅读了大量的育儿书籍后,妈妈们都励志成为理解宽容让孩子自由成长的好妈妈,但自从孩子们慢慢长大,唠叨成为了妈妈们的每日功课。从孩子们起床到穿衣,从孩子们吃饭到学习,似乎书中那个可爱乖巧善解人意乐观向上的孩子永远都会出现在别人家。其实所谓的唠叨是妈妈们的一种沟通方式,沟通就是在理解得基础上进行双向的交流才能称之为沟通,所以妈妈们的唠叨为单方面的无效沟通,结论就是适得其反。本书没有大谈特谈有效沟通的问题,而是直接点题到妈妈们的唠叨,不但吸引眼球还更加有效。作者的两本书一本针对女孩子一本针对男孩子,已经做到了内容的有针对性,书本的内容也不是理论的讲述沟通技巧,而是直接引入各种案例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妈妈们唠叨的内容,针对案例,不但介绍了男孩子面对问题的想法和反映,也推荐了具体的沟通技巧,虽然不会细致到话要怎么说,但总会劝诫妈妈们要放宽心态正面沟通。即使我这种觉得平时没有唠叨的妈妈,看完本书后也会发现无意间形成的唠叨经和一些与孩子沟通的方法。总之,大人与孩子沟通就像男人与女人沟通一样,由于思想的落差和思维方式的区别,造成了很多的无效沟通,让孩子们接受一些大人的观点并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需要极大的耐心并在适合的时间地点有针对性地沟通。比如,很多家长都会提醒孩子不要踩井盖,但大多数的孩子不会听,家长们就会反复说,并强调井盖的危险性,而事实是孩子可能不懂危险的定义是什么,不懂为什么危险,而在踩了多次都平安无事后降低了对井盖的戒备,这还可能让孩子们在家长的唠叨中产生了踩井盖的欲望,又或者孩子们凭经验办事而从没有把家长的话听进去。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书是好书,减去一颗星的原因在于:内容重复较多——呵呵,睿智如作者,依然摆脱不了啰嗦的痕迹。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