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简明读本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0
ISBN:9787516601013
页数:235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三、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后,一方面继续在知识分子中间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另一方面创办刊物,向工人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中国工人阶级队伍逐渐壮大起来。 创办刊物。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创办了工人周刊《劳动界》,通过通俗的语言和具体的事例,向工人说明劳动创造世界和资本家剥削工人的道理,启发工人的政治觉悟,指出工人阶级寻求解放的正确道路。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出版了了人通俗读物《劳动音》周刊,强调反映工人生活的实际、积极从事实际的运动,在长辛店等地的工人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我们最初出版的是《劳动音》周刊,但出到第六期以后,就被政府查禁了。……我们的刊物改名为《仁声》,……我们还出版了一些小册子,如《工人的胜利》和《五一节》,这些出版物传播得相当广泛。”。此外,上海小组利用“工商友谊会”办的《伙友》(前七期),济南小组创办的《济南劳动》周刊、 《晨中报》等,都在各地工人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办工人学校。1921年1月,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在京汉铁路工人比较集中的长辛店成立了工人补习学校,为工人辅导文化知识和讲解革命道理。他们认为, “作为第一步,只在那些既没有工人组织又没有工人领袖的地方,才需要建立这样的学校。经验表明,我们不能建立一般的王人学校,应当只开办专门学校,……这种学校是建立产业工会的必要准备阶段。”。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在纱厂比较集中的沪西小沙渡创办了劳动补习学校,在工人群众中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武汉共产主义小组为了开展工人运动,对工人状况做了初步调查,组织进步学生到武昌第一纱厂、汉口英美香烟厂、汉阳兵工厂等举办夜校和识字班,向工人进行宣传教育,在工人中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活动,组织和领导他们进行斗争。广州共产主义小组开办了机器工人夜校,并计划成立更多的工会学会。 “我们成立了机械工人学校,我们在该校七个校务委员的帮助下,宣传了我们的原则,并且希望增加学校的数量。” “成立这类学校(工会学习)的计划是:要求所有的工会各派两名代表,每周到学校来两三次。学校教授的课程有:工会组织法、工人运动史和欧美工人运动的现状,等等。”这些工人学校,为宣传教育工人,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起到了重要作用。

前言

序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党的历史中,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不是晦涩难懂的阳春白雪,而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的回答,这些重大问题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在解决中国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得到验证和发展的历史。科学理论一经群众掌握,就可以变成巨大的力量。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深刻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就可以使之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在逐渐深入。新世纪以来,时代的变迁带来了很多新问题、新矛盾,不仅远远超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年的预想,也给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带来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马克思主义理论没有终结人类的认识,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党要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就必须发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格,立足于新的发展实践,把握住新的时代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研究和回答现实中的重大问题,并用富有时代气息的鲜活语言来宣传新的理论成果。将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的实践、利益和思想有机结合起来,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方式。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但要向人民群众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根本立场、基本观点、科学方法上的一脉相承性,还要结合当代中国的实际关注人民群众的实践,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解答人民群众的困惑,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方法、立场变得具体化、通俗化、普及化,成为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结合起来,才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回答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让人民群众了解这些问题产生的缘由,了解党和国家对上述问题的方针、政策,才能使党的理论和政策得到人民群众的真诚信仰、普遍认同,并激发他们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要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传播的有效性,必须提高理论的通俗化水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简明读本》一书,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清晰明确的概念、生动活泼的形式、深入浅出的内容和简单具体的案例,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结合起来,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提高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大众化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只有把党的理论创新的深刻性和通俗性有机结合起来,使理论化抽象为具体、变死板为生动,才能实现党的理论创新与广大人民群众文化习俗、思维方式和理解能力相协调,进而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发展。

内容概要

王骏飞,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兼任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组织管理工作、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文艺评论,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和参与多项省部级研究课题。郭丹,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社会科学研究》杂志总编,研究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中国政治学会副秘书长,四川省政治学会常务副会长,四川省人大制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中国人大制度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2项,出版专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发展》、《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等6部(含合著),发表论文20余篇。

书籍目录

前言 序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的提出和历史进程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一、辛亥革命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零星式传播 二、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式传播 三、共产党成立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结合式传播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由来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根据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途径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化和民族化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时代化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 第四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二、第一次飞跃的延伸和第二次飞跃的准备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第二章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节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近代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客观选择 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三、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一、萌芽阶段: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到1927年第一次大革命失败 二、形成阶段:从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到1935年遵义会议前 三、成熟阶段:从1935年遵义会议到抗日战争时期 四、发展阶段:从抗日战争结束至1949年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以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第三节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理论 三、党的建设理论 四、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五、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第四节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三章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初步实现时期 第一节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时代主题的转换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二、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 三、邓小平理论是在总结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特别是苏联模式兴衰成败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二节邓小平理论的发展历程 一、邓小平理论的准备和初步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前夕 二、邓小平理论的初步形成: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三大 三、邓小平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党的十三大到党的十四大 四、邓小平理论正式确立:党的十五大 第三节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三、改革开放理论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第四节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一、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二、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源 三、邓小平理论是世界社会主义模式多样化的成功探索 第四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重要进展时期 第一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党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确立 第二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科学体系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相互关系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 第三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党建理论的新发展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党的先进性的时代内涵 二、“三个代表”对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第四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和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第五章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最新阶段 第一节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条件 一、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源 二、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三、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依据 第二节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四、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三节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一、科学发展观是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二、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三、科学发展观有效整合我国新时期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 第六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第一节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遵循继承坚持与发展创新互为条件 一、对马克思主义要坚信但不迷信 二、把马克思主义看作行动的指南而不是教条 三、坚持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二节把握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遵循“时代潮流”与“中国国情”融为一体 一、中国国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土壤 二、时代特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坐标 第三节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形成具有民族特色和世界眼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一、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二、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形成具备世界眼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第四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后记

编辑推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简明读本》视角新颖、论证深刻,是研究和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简明但又最系统的读本。

作者简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简明读本》内容简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在解决中国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得到验证和发展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的回答,这些重大问题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

图书封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简明读本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