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学》书评

出版日期:2015-1
ISBN:9787301250355
作者:王志敏,赵斌
页数:356页

电影微光下的拷问°

——评《电影学》文/蓦烟如雪在电影的微光下,我们所能抵达的爱与生活,可能来源于片影,可能是琐碎的叮咛,也可能是无声下的旁白。生命中,每一个坐落的坚定,都是迷失的人找寻信仰的依附,所以,在看到《电影学》时,我忽然就想起了那本关于影评的《雨中百合般的爱情》。电影学作为艺术学的下属学科,其涵盖的绝不是单薄的故事,而是由心理学、美学、社会学、教育学甚至生物学、人文学等外部因素来组合电影领域。这本《电影学》全书共七章,它讨论了电影学科、系统、单元、形态以及艺术、运作和文化。这七章把电影的发展脉络以及电影手法和理论知识都一一讲述,虽作者在前面有言“有些章节内容较为充实,有些章节则显得较为薄弱。”就诚意而言。作者很是谦虚,在我看来,这本书是电影文化进程中的一大贡献,因为它所涉的深度以及广度都有明确指向。从芝诺悖论中阐述“能动性决不等同于诡辩,也绝不意味着诡辩”到麦茨富于理想主义色彩的构想,电影的存在即成合理的证明,电影无论从哲学领域去探究电影哲学,还是美学中富有影响的审美手段或艺术手段,它都在社会的参与下,运用心理的方法去研究电影的创作心理,它也呈现一种经济,甚至是一种特殊的符号,所以,它被当成一种符合历史的、社会学的、法律的和经济的现象。古今中外在理解电影叙述中,都有异曲同工,李渔的“一个好的剧本第一要义是要结构好。”而戈达尔认为“美国电影的精彩之处是它们的叙事结构,即它们的情节。”结构的重要是“一线到底”的贯穿,是渲染、烘托、强调、煽情的表现效果。在这本书中分析了世界三大演剧体系的形成,其一是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其二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融合西欧和俄罗斯现实主义的戏剧传统,还有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的剧情与歌、舞相结合的代表。谁能想《勇敢的心》中航拍山川有震撼和净化观众心灵的作用,谁能想《秋菊打官司》结尾定格秋菊诧异和无奈的面部,是引导观众思考个体心理意识背后的深层文化结构,甚至《剪刀手爱德华》中大量使用绿色和黄色光,让人物背景模糊化是为了让画面看起来和谐平稳,富于美感。这些随着推拉慢摇的镜头,都在这些定格中,呈现里另一番感官的画面。从《英雄》中色彩大胆的突破到《花样年华》中旗袍颜色变化到对叙事的介入,从《我的父亲母亲》黑白色穿插,让色彩打通过去和现实时空的界限,颜色它都能象征着每个画面所呈现的情绪暗示,甚至是人物的标签色彩。就像音乐,《霸王别姬》里的京胡是传情的,《牧马人》是裕固族民歌的草原风味,《大红灯笼高高挂》是西皮流水、京锣鼓的韵味。色彩是皮,音乐是魂,而无声往往也是对生命的拷问。以前在看《朗读者》的时,不能理解为何麦克明知汉娜不识字而不救她,会认为她的死间接是他导致,而在看此书后,我明白横亘在他们心间那300名犹太人的坎,爱情和生命有的时候不能等同,她拒绝为自己袒护许是为了维护自尊,而麦克在公正下,更多是为了救赎自己的爱情,所以他给她源源不断的寄去录音的小说,所以,看着这部电影的关系年表,每一个人物的脉络会更为清晰,就像压抑的文字,就像《云水谣》中那传统的闽南戏、台湾布袋戏、当地的婚嫁、街头小贩、国民党士兵以及台北的建筑等等,6分钟的缩影,每个方方面面就如此清晰的剪辑出来。如今,随着“微电影”的横空出世,长电影无疑受到挑战,但无论是电脑霸占了电影传播终端,抑或是电视的两成比例,电影依旧用自己强有力地方式在现今社会共存着。未来,新事物介入电影是一种可能,故,我期待这种鲜活的血液,我更期待中国电影的崛起。筱筱2015年2月26日

电影学的整合与发展

电影学的整合与发展 文/泊南从心里讲,这是一本很难啃的理论性书籍,与《文学概论》同样,理论多于实际。即使书中穿插大量的针对性的实例,因为毫无基础,读起来仍然有一点吃力。电影学的很多理论,同样适用文学, 而且相通。读完还是收获颇丰。该书是集合了王志敏、赵斌等在内的多位专业学者的智慧结晶,加上导言和结语,共计九章。前三章从电影学这一概念的确立和系统组成开始加以分析,并把“电影单元”作为 单独一章重点分析电影的表述方式。而第四、第五、第七章则是从艺术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角度进行阐述,第六章谈论了电影的运作。该书为了能给电影学科更为完备的发展提供更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架构,对电影这一概念进行了拓展性的表述,并从广义电影的角度确立电影的基本表意单位,最为重要的是,本书尝试从文化意义的角度对待电影,尽管电影学科的构建仍然是一个极其繁复浩大的工程,本书已经担起开始性的工作。从1687年牛顿建立物理学,到20世纪70年代,法国学者麦茨较系统地对电影学进行了定义,确立“电影学”这一概念,整整经历了几个世纪,对于那些古老的学科来说,电影学至今发展仍然是不够健全的。就如结语中说的“电影学与电影的发展一样,肯定要经历一个主笔接近理想状态的过程”,本书把电影学从艺术学中分离,是一个具有划时代的尝试,电影学不在依附于某个学科,而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对于电影学的发展、研究和远景都是有极大帮助的,为以后电影学的战略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蓝本。就电影的运作而言,中国电影市场正在迅速崛起,电影运作势必如影随形。无论是从电影产量还是票房号召力上,都有着无比的吸引力,但是,电影的艺术性与文化性却日益乏力不济,对于电影的认知路数不清和电影技术的缺乏,都是致命伤。如何就现在中国的蓬勃发展的电影事业,带动电影学这一问题值得深入研究。社会在发展,电影学一样要与时俱进。

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

这是一本关于电影的理论书籍,是高校的教材。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这只能是一本了解电影理论的书籍,自然不能也没有机会读完一本理论著作后,就去拍电影。当然当你适当的了解理论以后,看电影时一定会多一点思考,想的再多一点。也许单纯的快乐少一点,却变换了视角,透过故事和情节,看一点更深层次的东西。理论是对具体作品的研究,但是它又独立于作品而存在。理论的构建指导我们对一个学科的认识,但却不能帮我们完成作品时插上翅膀。这个观点不是我说的,30年代的作家鲁迅、沈从文,都持此观念:“重要的是作品,多读几本文学概论,并不能提高创作水平。”我这样说并不是想贬斥理论的意义。而是进一步说明理论确实是独立的,我们在讲一个故事,再现一个情节时,从来不曾想到过《电影学》,想到《文学理论》,但透过作品总有些技巧需要总结。电影系统有两个基础层次:一个层次是“媒介系统”;另一个层次是“想象系统”。内容可以是故事性的,也可以是记录性的。美国电影学者大卫·波德维尔谈起故事时说:“故事包围着我们。童年时,我们从童话和神话中学习;当我们长大时,我们读短篇故事、小说、历史和传说……或许,叙事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个基本途径”。他同时也提出了情节与故事的区别:电影中情节是观众所刊登和听到的一切,即包含着电影中直接描述的所有事件,也包含着与故事世界不相干的事物,比如音乐、音效、旁白一类。可以说这些的释义是对这门学科的整体把握。相比一般的理论书籍,这本书例子是非常多的,所以读起来并不枯燥,也许作为一个普通读者,并不从事专门研究,但不妨碍你看到熟悉的电影,由一本书说出你没能认真想过的表达。书中所讲到的“色彩的叙事功能”,我想同样对写作有所帮助。写作时场景的构建,意象的选择,可以说异曲同工。当然其一为影像艺术,其一为纸上构建,自然影像的更为直观,但笔墨可以同样精彩,描述可能某种时刻更为直接。这本书很详细系统的介绍了电影的方方面面,我不想面面俱到做一一叙述,声、光、色,各种镜头的概念都有系统介绍,想要写影评的朋友,不妨学习下,可以有助于表达更规范,更为深刻。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想到曾经也上过电影欣赏课,一本理论书籍勾起过往的回忆,也是很好的阅读体验。在2003年4月2日那天,马上退休的宋老师,拿着书的手有点抖,她哽咽了:“善良的生命真脆弱!”时间真快,即便再翻一本理论书籍,我还是认同:“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纵身一跃的是故事和传奇,那一刻没有理论的存在。

电影学的文化意义更重要

文/河北小珊 评《电影学》1975年,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家、美学家,被誉为“美学之父”的亚历山大·哥特利市·鲍姆嘉通(Alexander Gottliel Baumgarten ,1714 — 1762)的《美学》诞生,使得美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特殊的哲学学科。美学及艺术学的发展为电影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后来德国美学家德索提出了“电影学”这一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有学者提出新的观点,赋予电影学新的内涵,对于电影学的研究也突破了传统的分类框架,出现了新的分科。直到20世纪70年代之后,法国学者麦茨较系统地对电影学进行了定义,明确指出电影学是由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美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学家和生物学家等人文学者从外部来处理电影的一种电影科学研究领域。《电影学》这本书从电影学的起源开始,涵盖叙述、影像、声音等电影系统的描述、各种镜头的介绍、电影创作与分类、电影的传播以及电影文化的界定与研究等内容,集结了包括王志敏、赵斌等多位专业学者的智慧与结晶,学术性很强。另一方面,在讲述的过程中穿插了大量使用的、有针对性的案例,使得内容兼具了一定的趣味性,及时是外行也能有所收获。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其中对于电影的文化意义的阐述和强调,本书认为电影提供了一种更加具有时代意义和历史标本意义的全新“文字”,这种全新的“文字”能够帮助我们通过认识电影来认识文化、文明的历史进程,故而对于电影学的研究十分重要且必要。本月上旬有幸到中国传媒大学接受了为期一周的电影方面培训,聆听了几位权威教授的精彩课程以及他们对于当代电影现状的感触与理解,其中有些观点与本书不谋而合。在课程中老师列举了一些案例,有新闻片,有经典影片,有纪录片,还有近几年异军突起的新媒体。这里面不乏获奖的片子,但是被老师们批的一塌糊涂,有些问题甚至可以称得上荒唐,经老师们点播,我们这些对于电影一知半解的门外汉也能看出蹩脚,引起一阵大笑。有的因为拍摄者专业水准不达标,还有的是只具备技巧,缺少对拍摄背景、拍摄主体、故事情节的融入和理解。电影学使得历史得以记载,更要依托着社会文明而发展。正如作者所言,电影学的学科构建是一个需要持续完善的动态历史过程,《电影学》这本书正是这项浩瀚工程的开始,让我们一起学起吧!


 电影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