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向西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2
ISBN:9787540761257
作者:寒烟
页数:170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支取光阴的窗口 就这样无声关闭,被贴上冻结的封条 再也无法在你腕上欢快扣响的金属表带 裸着被汗渍和岁月风霜剥蚀的斑斑印痕 像一双永远摊开的苍老手臂 在丈量生——死的距离 而迈着严谨、精准步伐的指针 在你心跳戛然而止的那一瞬间 是否也因失重而有过难以察觉的踉跄 之后,才又继续准确无误地向前 就像那条不舍昼夜的河流 不为任何人停留 唯有回忆,可以逆流而上—— 在滚滚泪珠里,将记忆的指针 一遍遍往回拨—— 那最后日夜里,父女间深切无言的相触那衰弱生命无法挽留的无助、疼痛那时光漏壶里即将漏尽的分秒…… 这一切,是怎样如握不住的流沙一样一点一点,从我的指问滑落,飘散…… Ⅱ 葬礼过后,仿若游魂一样我徘徊在坟丘长长的投影和天地间突然空出的无所凭依的空荡中,被你的“不在”紧紧环绕需要走多远的路,才能把这噬心的“不在”—— 安放进更遥远的异乡,更辽阔的沧桑离家前一夜,摩挲着衣橱里一件件撑在衣架上,固定着你永恒轮廓的衬衣、外套摩挲着你的黑呢帽、老花镜摩挲着棕皮沙发上那拓印着你深深孤独和落寞的凹痕…… 我喃喃着和你道别! 最后,我小心翼翼地捧起这块铭刻着“最后时日”的手表揣进贴身的衣兜—— 这样,它就会像一颗质问的砝码在跋涉的长途,在一个个抉择的路口用你那在永久定格的锐角里燃烧的“绝对时间”—— 来为我“踌躇的一刻”对表 Ⅲ 跟随我上路的—— 不仅仅是缅怀,不仅仅是纪念是什么,让我反刍的犁铧向时光的纵深,层层掘进:既然人,终有一死我就不为必逝的生命悲叹但我,却无法不为你那在等待中被“悬置的半生”—— “人到中年万事休……” 而在那个列车一掠而过的山中小站你中年的身心,却被命运铿然的车轮震荡得愈来愈澎湃难抑—— 是在清闲得令人发慌的岗位上靠下去,靠到领退休金的那一天? 还是从按部就班的轨道里出走将后半生抛给无法预知的动荡? 多少个不眠之夜辗转反侧的掂量再掂量——一个毅然果决的身影终于在那个寒冬的清晨,挥别伫立在寒风和煤烟中的扳道房,信号灯背着行囊里沉甸甸的—— 一个四十岁的男人那“不惑”的清醒和时光的催迫,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迎接你的,是母亲哀怨的目光和四邻窃窃私语的惊诧—— “扔掉铁饭碗,来乡下捧这泥巴饭碗?”

名人推荐

《新华月报》“读书•悦读”栏目寒烟:时光的混血玫瑰路加诗,应该不仅仅是诗,还应该是其他的一些东西。这在诗人寒烟身上体验得十分深刻明显。这是一个想一想便让人感到震颤的灵魂。用把物质需求降到维持生命最底限的方法,以增加诗歌的纯粹度和精神的浓缩度。“中国的茨维塔耶娃”、“西蒙娜•薇依式的诗人”,和海子相比唯一的区别只剩下她还没有去撞现实的火车等,这是我听到的让这个时代心痛的关于诗人的传说。我不知道是否可以说这种人已经变成了诗本身,但在诗面前这个生命放射出了足够的人格魅力,诗因她,而彼此都光芒四射。或许她体现了一种命题,即只有诗是不可舍弃的,其余一切都可舍弃。我不知这样说对她是否构成伤害,但我的确不知道除诗之外寒烟还拥有什么。哦,对了,还有音乐,因为她感到在音乐中她的心灵和灵魂离诗歌最近。但诗对她来说的确意味着一切。而且致命的是她心甘情愿。自30岁便拖着一副被诗歌拖垮的身子,四处诊治,熬药,调理,然而仍不停地燃烧内耗,一刻也不停下来,似乎这种停下来的念头从来就没有产生过。一轮药下来病没被治好,却收获了一沓沓诗稿。好像连药也被她熬成了诗,熬药吃药的过程变成了熬制诗歌的过程。甚至因为诗,她认为苦难也是必需的。生命+药+火,诗就这样被锻造了。忍受一切,然后把它们变成诗。诗变成她面对苦难的一种姿势,就像一个溺水者拼命抓住能够抓住的一切。她抓住的是诗,这是她的幸运,但也是世俗厄运的开头。而这一切竟然被压进一册薄薄的诗集——《月亮向西》里,而为世界喊疼竟然成了诗人的宿命。有一年的除夕,寒烟是在海边度过的,独自一人,在万家灯火欢度除夕的时候,以一个人的寒冷和孤独面对这个貌似温暖的星球。我不知她此行的深意。以更深的寒冷和孤独面对这一切,除非它具有不可替代性。也许是为了将世俗的一切全部埋葬,也许是为了昔日的誓言,但更可能的是因为曾经的苦痛。一切已经在苦痛中落地生根,那盐碱的岁月却收获到最为颗粒饱满的籽实,要感谢那些馈赠吗?为了将一切了结吗?过去的一切都将永远封入记忆的库存,另一个自己就要在曾经受难的海边诞生了吗?还是为了寻找作为诗人的支撑?也许一切都太复杂了,沉重而一言难尽……埋葬、誓言、折磨、信念、诗歌、缅怀、纪念、祭祀、流浪、漂泊、饥饿、寒冷、孤独、寂寞、绝望、等待、希望、死亡等等,其实这一切不足以表达海边一个孑然的背影,然而这一切都是力量,是她的生命的潮汐。除了这涅槃的烈火,大海几乎让她一无所有。她曾经把面对大海当作人类节日夜晚唯一的晚餐。把大海的饥饿变为自己的饥饿,相互慰藉,风使她加深了对冬天的记忆。一切都是无言和多余的,一切都无法改变她面对大海的姿势。这样的面对也许可以使自己离自己最近,诗歌离诗歌更近,自己使自己更温暖,抑或更加寒冷?大海曾经给予她的,在这温暖的寒冷之夜,她如数奉还。此刻,海边的一切也许距她最远也最近,远如听不见声息的海浪,近如清晰可辨的心跳和呼吸,但是一切都在大海的睡梦和惊涛中了。她从海边走得干干净净,而此时岸上的人们正在过节――热闹而寒冷,一夜之间她走过了作为诗人的所有历程。自此,一切精神的流浪和漂泊则被她视为正常,更为寒冷的冰上和烈火中的行走则被视为大地上平常的散步或真正的诗意的栖居。她的诗则可被视为大海和苦难的养育,是唯一的粮食和饥饿,而至深至诚的重心则是对饥饿和苦难的宗教般的感恩与诅咒。这不仅养活诗人自己,而且可以养活每一个饥饿中的人,甚至是一个饥饿的时代。在《月亮向西》里,寒烟不仅为世界喊疼,在她写父亲离世的《手表:父亲的遗赠》等篇章里,她替人类找到一种失去亲人的灵魂表达,使其诗歌拥有一种和声般的轰鸣共性。几乎使人无法相信从一个“不起眼的身躯”会辐射出如此巨大的能量,甚至和她在一起时也几乎不会相信,疑惑自己是在另一个世界抑或在梦中,在与一个鬼魂附体的灵魂对话。每一次诗歌的对话过后,我都会感到自己像从梦中醒来,像一个溺水的人被从水中救起,一次次惊魂未定,为之惊悸。这一切使我不再敢相信诗诞生于美好,我宁愿相信诗诞生于黑暗和苦难中一次次对希望和光明的期盼,一声声抗争的嚎叫与呐喊,一双双黑暗中的眼睛,它的力量来自悲剧意义的乌托邦。如同精神的草原上,一支支持久不断的马头琴真切忘我的倾诉。马头琴是一种象征,更是一种苦难的形式,苦难的形而上。掺杂进斑驳沧桑的人声,就是盛开的苦难的草原的诗,是野花和水土肥美,是草原面对苦难的一种恒久姿势……就这样,苦难在她的诗中变成了面包、盐、空气、水和阳光,让痛苦的岁月变得似乎不那么疼痛,她为自己和这个世界营造了一个精神的避难所,给走进这里的每一个人以安慰。她曾在信里这样说:“我希望诗能变成‘驱魔’术,通过念咒或号啕,让苦难远离。至少减少一下它的比重。诗是生活的,也是生活之上的,所以请你在阅读时保持一颗平常心,更多地站在艺术的角度,不要为我心疼太多……”其实能把一个人毁灭的力量同时也可以造就一个人,只要他(她)的精神背景足够强大,只要他(她)有足够的吸收和消化苦难和厄运的能力。凡高曾说,厄运助成功一臂之力。它不停地检测着产品的质量,制衡着整个操作体系,以保证产品的纯正。像俄罗斯女钢琴家尤金娜一样,她总是像从滂沱大雨中走出来又立刻走进滂沱大雨一样,她的全身像着了火。有一个问题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诗人为诗的受苦是整个时代的耻辱。让一个诗人这样因为诗而受难,这个时代是不道德的。“我们”中的每个人都是不道德的。我们与她生活在同一个“时区”,和她一样呼吸着同一种受污染的空气,她却以诗的唯一的姿势和语言净化着这个世界,以弱小之躯对抗着整个世界的污浊和毒疠,我们的确不能不承认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天壤之别。面对她的苦难,我们无可辩解,要知道我们都是“在场者”和“参与者”。我们是不可推卸责任的,我们对她一无所助,这个世界对她的帮助轻得几乎不能承载我们自己,这是我们永远的心灵伤口和疼痛。我们现在的使命之一或许便是作为她诗的见证,耻辱着,激动着,见证她透过苦难的第一缕曙光和叹息。这种使命使人丝毫不敢怠慢,但也痛苦无比。目睹和面对一个诗人的苦难让人心如刀绞,我们是否愿意承受十倍于她的苦难去让她更好地去面对诗——哪怕万分之一?这是人生最大的悲哀。我从心底里感激那些曾对诗人有过半点帮助的人。他(她)们在帮助我们,他(她)们在帮助所有的人,他(她)们在帮助一个时代。上帝说得对,帮助别人就等于帮助自己。他(她)们是这个世界最珍贵的财富。因为他(她)们,所有的人都得救了。她的诗不只为她自己解毒,而且为这个中毒的时代袪热解毒。在这中毒解毒的过程中,诗歌的确已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宗教或神,一切行动都回到了原初意义上。为了救赎,已经顾不得其他了。我不知道我们是否还能奢求更多。我不知道上苍为何除了赐给人诗之外还要给人带来苦难,难道这才真正是诗歌之元?我不知道真正的诗是否都具有悲剧的因子,也不知道所有的诗人在生活中是否都是一种悲剧。诗作为一种生命的见证,已经被人们可耻地“忽视”和“遗忘”了。这个作茧自缚的世界已经把诗人逼进并封锁于诗歌的城堡,诗只得把“诗”当成营养,唯诗歌而诗歌,唯歌唱而歌唱,啜饮自己的灵魂和鲜血。如同地球上日渐减少的鸟类每天的歌唱不是歌唱而是诅咒和哭泣一样,最后的歌者吟唱的内容已与这个星球无关。它们以自己的歌为生,为食,为天,而那令人诅咒的一切均已化为歌唱的音符材料而已。需要喂养的反而成了喂养者,受伤者成了抚慰者,受虐者成了恩惠者,饥饿者成了滋养者――苦难和耻辱在诗人这里发生了质变。难道这个可怜的星球真是罪恶种下种子而受迫害者却在恶里收获爱和善的操作间?若真是这样,这个星球的意义又是什么?而诗人这个矛盾体不知又要冒着世间和词语的多少风雨才能抵达彼岸,到达灵魂的栖息之地。诗人和思想者难道是奥斯维辛之后的首批牺牲者,现代文明的意义精要之所在,难道是由普遍地戕害生命转入对精英者杀戮?这样换来的现代文明同样是可耻的。“受雇于记忆的严厉:血的精确性/一只带着箭镞逃离的猎物/会回来,把箭镞还给猎人//在日晷的森林里,我只等你/我们:张开的弓的两端的自由/为猎人送葬”(《回来的伙伴》)。“她的诗不但确立了一种诗歌,还确立了一种生活。”一位朋友曾经这样说。这是诗的另一种力量。寒烟的诗读一遍是感动,再读则是内伤和泪水。她从内部构造自己的诗歌,用自己的所有力量去营造,用灵魂的血泪去编织和焊接。她的诗是一个能够使生命相通的管道,我们藉此相认和呼吸。她的诗的生长也因此获得生命的氧和养料。用生命的真来营造一个世界会使所有的有良知的人感到温暖和慰藉,而且会烛照所有的灵魂。我看到她的诗在经历了淬火和锻造之后的样子。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苦难既然不能把她打垮,既然苦难曾让她真正认识到岁月的意义,让她感受到岁月真切的疼痛,既然能在诗中完成涅槃和皈依,这证明她已经在苦难和厄运中汲取到了足够支撑诗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力量是无穷无尽和无法战胜的――精神力量的足够强大已经使她能够面对一切,至少可以使她在今后的道路上变得异常从容。诗人渐渐增多的白发如同时光的混血玫瑰。而怜悯和悲伤则对她毫无意义,一种似乎蕴藏在古老地下的陌生的力量正喷薄而出,击向未来、黑夜和漫漫的星空――“冰山的一角露出来了/让我用双手抱紧脑袋/这巨大漂浮的门槛……”(《灰白的头发》)。无论如何,我都无法忘记那间在城市楼房丛林中的小屋放射出的光芒。夜深了,那间房子里的灯依然亮着,从窗子里飘出隐约的乐声,是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还是马勒的《大地之歌》、《悼亡儿歌》,还是肖邦《革命练习曲》般的悲怆,抑或是巴赫与贝多芬最为辉煌与温暖的乐章于无边的深夜响起……像那些附庸风雅的平庸贵族们总是在海顿的重音里惊醒一样,她的声音也总让我们惊愕异常,那是诗人最深的呜咽和呼吸……薄薄的《月亮向西》,如同那盏灯一样,在精神的暗夜亮如白昼。(《新华月报》2013年第1期)

内容概要

寒烟,女。1969年生。曾在《World Literature Today》(《当代世界文学》•美国)、《世界文学》、《诗刊》、《星星》、《上海文学》、《青年文学》、《诗歌月刊》等数十家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诗歌、随笔200余首(篇)。诗歌入选《20世纪新诗大典》、《中国新诗白皮书》、《中国诗歌精选》等数十家重要诗歌选本。诗歌被译成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在海外传播。著有诗集《截面与回声》(2003)。诗集《截面与回声》获山东省第二届齐鲁文学奖第一名。获《诗选刊》2007•中国年度最佳诗歌奖(河北)、第二届宇龙诗歌奖(北京)、首届汉语诗歌双年“十佳”奖(湖北)。于2001年受邀参加《诗刊》第17届“青春诗会”。2007年6月,参加北京师范大学和美国《当代世界文学》联合举办的“中国当代文学与世界”研讨会,并作书面发言。2008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大学与美国《亚特兰大评论》联合举办的“全球语境下的中国当代诗歌”研讨会。2009年8月,受邀参加第二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

书籍目录

秋天就要说出那个秘密1 伤口2 还原3 遗产4 白发5 秋天的地址7 星空下8 巢9 爱我们的窘困10 凡·高11 三十七岁,我想起你12 回来的伙伴14 九行:节奏15 我整夜击打16 头顶的铁砧在唱17 悲歌18 “喂,这儿有一个人——”19 祭台21 前夜22 心灵先于生命 俄罗斯注视(组诗5首)24 身后29 死后的信仰30 玄武岩31 看守33 岁末35 酒杯36 酒是怎样酿成的37 隧道之黑38 背面的燃烧39 路上40 去往坎布拉41 在山上42 二月的最后一天43 忧伤45 通灵者47 来临49 穿堂风50 到海上去51 命名52 月亮向西53 之后58 之前 完整的夜60 镜中61 灰白的头发62 认领63 多余的 提炼65 元素66 白纸在午夜68 别停止你的鞭笞70 时光在谁的那一边71 幸存者73 两本书在路上74 烙印(组诗4首)75 心79 碎碴80 母亲81 黑·白83 那个人84 说话85 庭院86 外婆87 隐秘的源泉90 一个人迫不及待地 钥匙提前在我心里转动92 在明亮的屋子里93 命运94 渐渐增大的震颤95 殉道96 练习曲97 我们在写 这是笔99 去那条河里洗手101 在铁锤旁103 越洋电话105 火车头106 非法生活107 我 上帝不会让一个人还不完债就走110 不小心111 烟灰112 第三个春天113 亲爱的石头114 芒115 为什么醒来117 功课118 门:绽放或陨落120 松赞林寺上空的鸟127 缪斯姐妹128 音乐兄弟130 画出这种紫色的女人不会死去132 时候一到 一只苹果这样腐烂135 返回136 约会137 踏青139 远行140 离开143 凋谢144 贫穷145 瓦尔登湖146 窗户开向大海147 无限149 轮子,轮子 苜蓿折了153 草茉莉依依不舍地结籽154 手表:父亲的遗赠155 2011,中秋161 七块骨碴162 冬夜164 四月:根的醒悟165 笔记选(代后记)166

编辑推荐

《月亮向西》编辑推荐:寒烟的诗读一遍是感动,再读则是内伤和泪水。《月亮向西》,如同那盏灯一样,让精神的暗夜亮如白昼。

作者简介

《月亮向西》内容简介:寒烟,是时光的混血玫瑰,是一个想一想便让人感到震颤的灵魂。她以自己独特的细腻、敏感去抚触人世的寒冷、孤独、痛苦,并将它们转化成为诗。在书里,既有誓言、折磨、缅怀、纪念、祭祀、流浪、漂泊、饥饿、寒冷、孤独、寂寞、绝望、死亡、埋葬,还有等待、希望和信念,有痛苦的喘息,有涅槃的烈火。她的诗见证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会使所有的有良知的人感到温暖和慰藉,而且会烛照所有的灵魂。


 月亮向西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寒烟:时光的混血玫瑰路加诗,应该不仅仅是诗,还应该是其他的一些东西。这在诗人寒烟身上体验得十分深刻明显。这是一个想一想便让人感到震颤的灵魂。用把物质需求降到维持生命最底限的方法,以增加诗歌的纯粹度和精神的浓缩度。“中国的茨维塔耶娃”、“西蒙娜•薇依式的诗人”,和海子相比唯一的区别只剩下她还没有去撞现实的火车等,这是我听到的让这个时代心痛的关于诗人的传说。我不知道是否可以说这种人已经变成了诗本身,但在诗面前这个生命放射出了足够的人格魅力,诗因她,而彼此都光芒四射。或许她体现了一种命题,即只有诗是不可舍弃的,其余一切都可舍弃。我不知这样说对她是否构成伤害,但我的确不知道除诗之外寒烟还拥有什么。哦,对了,还有音乐,因为她感到在音乐中她的心灵和灵魂离诗歌最近。但诗对她来说的确意味着一切。而且致命的是她心甘情愿。自30岁便拖着一副被诗歌拖垮的身子,四处诊治,熬药,调理,然而仍不停地燃烧内耗,一刻也不停下来,似乎这种停下来的念头从来就没有产生过。一轮药下来病没被治好,却收获了一沓沓诗稿。好像连药也被她熬成了诗,熬药吃药的过程变成了熬制诗歌的过程。甚至因为诗,她认为苦难也是必需的。生命+药+火,诗就这样被锻造了。忍受一切,然后把它们变成诗。诗变成她面对苦难的一种姿势,就像一个溺水者拼命抓住能够抓住的一切。她抓住的是诗,这是她的幸运,但也是世俗厄运的开头。而这一切竟然被压进一册薄薄的诗集——《月亮向西》里,而为世界喊疼竟然成了诗人的宿命。有一年的除夕,寒烟是在海边度过的,独自一人,在万家灯火欢度除夕的时候,以一个人的寒冷和孤独面对这个貌似温暖的星球。我不知她此行的深意。以更深的寒冷和孤独面对这一切,除非它具有不可替代性。也许是为了将世俗的一切全部埋葬,也许是为了昔日的誓言,但更可能的是因为曾经的苦痛。一切已经在苦痛中落地生根,那盐碱的岁月却收获到最为颗粒饱满的籽实,要感谢那些馈赠吗?为了将一切了结吗?过去的一切都将永远封入记忆的库存,另一个自己就要在曾经受难的海边诞生了吗?还是为了寻找作为诗人的支撑?也许一切都太复杂了,沉重而一言难尽……埋葬、誓言、折磨、信念、诗歌、缅怀、纪念、祭祀、流浪、漂泊、饥饿、寒冷、孤独、寂寞、绝望、等待、希望、死亡等等,其实这一切不足以表达海边一个孑然的背影,然而这一切都是力量,是她的生命的潮汐。除了这涅槃的烈火,大海几乎让她一无所有。她曾经把面对大海当作人类节日夜晚唯一的晚餐。把大海的饥饿变为自己的饥饿,相互慰藉,风使她加深了对冬天的记忆。一切都是无言和多余的,一切都无法改变她面对大海的姿势。这样的面对也许可以使自己离自己最近,诗歌离诗歌更近,自己使自己更温暖,抑或更加寒冷?大海曾经给予她的,在这温暖的寒冷之夜,她如数奉还。此刻,海边的一切也许距她最远也最近,远如听不见声息的海浪,近如清晰可辨的心跳和呼吸,但是一切都在大海的睡梦和惊涛中了。她从海边走得干干净净,而此时岸上的人们正在过节――热闹而寒冷,一夜之间她走过了作为诗人的所有历程。自此,一切精神的流浪和漂泊则被她视为正常,更为寒冷的冰上和烈火中的行走则被视为大地上平常的散步或真正的诗意的栖居。她的诗则可被视为大海和苦难的养育,是唯一的粮食和饥饿,而至深至诚的重心则是对饥饿和苦难的宗教般的感恩与诅咒。这不仅养活诗人自己,而且可以养活每一个饥饿中的人,甚至是一个饥饿的时代。在《月亮向西》里,寒烟不仅为世界喊疼,在她写父亲离世的《手表:父亲的遗赠》等篇章里,她替人类找到一种失去亲人的灵魂表达,使其诗歌拥有一种和声般的轰鸣共性。几乎使人无法相信从一个“不起眼的身躯”会辐射出如此巨大的能量,甚至和她在一起时也几乎不会相信,疑惑自己是在另一个世界抑或在梦中,在与一个鬼魂附体的灵魂对话。每一次诗歌的对话过后,我都会感到自己像从梦中醒来,像一个溺水的人被从水中救起,一次次惊魂未定,为之惊悸。  这一切使我不再敢相信诗诞生于美好,我宁愿相信诗诞生于黑暗和苦难中一次次对希望和光明的期盼,一声声抗争的嚎叫与呐喊,一双双黑暗中的眼睛,它的力量来自悲剧意义的乌托邦。如同精神的草原上,一支支持久不断的马头琴真切忘我的倾诉。马头琴是一种象征,更是一种苦难的形式,苦难的形而上。掺杂进斑驳沧桑的人声,就是盛开的苦难的草原的诗,是野花和水土肥美,是草原面对苦难的一种恒久姿势……就这样,苦难在她的诗中变成了面包、盐、空气、水和阳光,让痛苦的岁月变得似乎不那么疼痛,她为自己和这个世界营造了一个精神的避难所,给走进这里的每一个人以安慰。她曾在信里这样说:“我希望诗能变成‘驱魔’术,通过念咒或号啕,让苦难远离。至少减少一下它的比重。诗是生活的,也是生活之上的,所以请你在阅读时保持一颗平常心,更多地站在艺术的角度,不要为我心疼太多……”  其实能把一个人毁灭的力量同时也可以造就一个人,只要他(她)的精神背景足够强大,只要他(她)有足够的吸收和消化苦难和厄运的能力。凡高曾说,厄运助成功一臂之力。它不停地检测着产品的质量,制衡着整个操作体系,以保证产品的纯正。像俄罗斯女钢琴家尤金娜一样,她总是像从滂沱大雨中走出来又立刻走进滂沱大雨一样,她的全身像着了火。有一个问题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诗人为诗的受苦是整个时代的耻辱。让一个诗人这样因为诗而受难,这个时代是不道德的。“我们”中的每个人都是不道德的。我们与她生活在同一个“时区”,和她一样呼吸着同一种受污染的空气,她却以诗的唯一的姿势和语言净化着这个世界,以弱小之躯对抗着整个世界的污浊和毒疠,我们的确不能不承认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天壤之别。面对她的苦难,我们无可辩解,要知道我们都是“在场者”和“参与者”。我们是不可推卸责任的,我们对她一无所助,这个世界对她的帮助轻得几乎不能承载我们自己,这是我们永远的心灵伤口和疼痛。我们现在的使命之一或许便是作为她诗的见证,耻辱着,激动着,见证她透过苦难的第一缕曙光和叹息。这种使命使人丝毫不敢怠慢,但也痛苦无比。目睹和面对一个诗人的苦难让人心如刀绞,我们是否愿意承受十倍于她的苦难去让她更好地去面对诗——哪怕万分之一?这是人生最大的悲哀。我从心底里感激那些曾对诗人有过半点帮助的人。他(她)们在帮助我们,他(她)们在帮助所有的人,他(她)们在帮助一个时代。上帝说得对,帮助别人就等于帮助自己。他(她)们是这个世界最珍贵的财富。因为他(她)们,所有的人都得救了。她的诗不只为她自己解毒,而且为这个中毒的时代袪热解毒。在这中毒解毒的过程中,诗歌的确已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宗教或神,一切行动都回到了原初意义上。为了救赎,已经顾不得其他了。我不知道我们是否还能奢求更多。我不知道上苍为何除了赐给人诗之外还要给人带来苦难,难道这才真正是诗歌之元?我不知道真正的诗是否都具有悲剧的因子,也不知道所有的诗人在生活中是否都是一种悲剧。  诗作为一种生命的见证,已经被人们可耻地“忽视”和“遗忘”了。这个作茧自缚的世界已经把诗人逼进并封锁于诗歌的城堡,诗只得把“诗”当成营养,唯诗歌而诗歌,唯歌唱而歌唱,啜饮自己的灵魂和鲜血。如同地球上日渐减少的鸟类每天的歌唱不是歌唱而是诅咒和哭泣一样,最后的歌者吟唱的内容已与这个星球无关。它们以自己的歌为生,为食,为天,而那令人诅咒的一切均已化为歌唱的音符材料而已。需要喂养的反而成了喂养者,受伤者成了抚慰者,受虐者成了恩惠者,饥饿者成了滋养者――苦难和耻辱在诗人这里发生了质变。难道这个可怜的星球真是罪恶种下种子而受迫害者却在恶里收获爱和善的操作间?若真是这样,这个星球的意义又是什么?而诗人这个矛盾体不知又要冒着世间和词语的多少风雨才能抵达彼岸,到达灵魂的栖息之地。诗人和思想者难道是奥斯维辛之后的首批牺牲者,现代文明的意义精要之所在,难道是由普遍地戕害生命转入对精英者杀戮?这样换来的现代文明同样是可耻的。  “受雇于记忆的严厉:血的精确性/一只带着箭镞逃离的猎物/会回来,把箭镞还给猎人//在日晷的森林里,我只等你/我们:张开的弓的两端的自由/为猎人送葬”(《回来的伙伴》)。“她的诗不但确立了一种诗歌,还确立了一种生活。”一位朋友曾经这样说。这是诗的另一种力量。寒烟的诗读一遍是感动,再读则是内伤和泪水。她从内部构造自己的诗歌,用自己的所有力量去营造,用灵魂的血泪去编织和焊接。她的诗是一个能够使生命相通的管道,我们藉此相认和呼吸。她的诗的生长也因此获得生命的氧和养料。用生命的真来营造一个世界会使所有的有良知的人感到温暖和慰藉,而且会烛照所有的灵魂。我看到她的诗在经历了淬火和锻造之后的样子。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苦难既然不能把她打垮,既然苦难曾让她真正认识到岁月的意义,让她感受到岁月真切的疼痛,既然能在诗中完成涅槃和皈依,这证明她已经在苦难和厄运中汲取到了足够支撑诗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力量是无穷无尽和无法战胜的――精神力量的足够强大已经使她能够面对一切,至少可以使她在今后的道路上变得异常从容。诗人渐渐增多的白发如同时光的混血玫瑰。而怜悯和悲伤则对她毫无意义,一种似乎蕴藏在古老地下的陌生的力量正喷薄而出,击向未来、黑夜和漫漫的星空――“冰山的一角露出来了/让我用双手抱紧脑袋/这巨大漂浮的门槛……”(《灰白的头发》)。  无论如何,我都无法忘记那间在城市楼房丛林中的小屋放射出的光芒。夜深了,那间房子里的灯依然亮着,从窗子里飘出隐约的乐声,是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还是马勒的《大地之歌》、《悼亡儿歌》,还是肖邦《革命练习曲》般的悲怆,抑或是巴赫与贝多芬最为辉煌与温暖的乐章于无边的深夜响起……像那些附庸风雅的平庸贵族们总是在海顿的重音里惊醒一样,她的声音也总让我们惊愕异常,那是诗人最深的呜咽和呼吸……  薄薄的《月亮向西》,如同那盏灯一样,在精神的暗夜亮如白昼。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你那颗被虚无劫持过的心啊 / 深眼窝像寺庙里的一对空碗 / 静静地吸附我的激烈 / 我终于明白飘临大地的落叶 / 为何都有被岁月说服的安静表情”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