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血脉

出版日期:2015-1
ISBN:978780769923X
作者:帕蒂古丽
页数:294页

内容概要

帕蒂古丽·乌拉伊穆·麦麦提,近年来为数不多的优秀新生代作家。帕蒂古丽出生成长于天山下一个多民族共居的村庄,父亲维吾尔族,母亲是回族,邻居是哈萨克族,自小就读汉语学校,能熟练使用多种语言。她以汉语写作,虽非母语,帕蒂古丽却凭借过人的语言天赋,将汉语运用得出神入化。荣获过《民族文学》年度文学大奖、《散文选刊》年度华文最佳散文奖、全国散文大赛一等奖、“人民文学奖”等多个国内重要文学奖项。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逃离 1993—2003
第二章 融合 2003—2013
第三章 定居 1965—1985
第四章 血缘 1960—1985
第五章 迁徙 1910—1960
尾声:追忆 2014
后记 人类在融合中进步和幸福

作者简介

《百年血脉》是著名少数民族女作家帕蒂古丽的新作,也是代表作。
《百年血脉》用半自传的形式描写了家族五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祖国西部的百年兴衰,反映了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宗教神话与民间传说等神秘元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难以言表的世界,作品情节紧凑、时而张狂时而柔软,时而振奋人心时而催人泪下,是当代中国最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之一。
帕蒂古丽在2014年获得人民文学奖,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她对西部历史、文化、宗教等多方面的细致描写。


 百年血脉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我看这本书是因为在微信朋友圈里读了一篇帕蒂古丽写的《模仿者的生活》,讲她小时候上汉校,一会儿希望自己是汉族人,一会儿又要回归到维族女孩的是身份,后来又讲到她女儿的身份认同问题。细腻而优美,但又不煽情,很像一个略带刚性的女作家会写出来的东西。买来《百年血脉》之后,舍友一度把这本书错看成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说来也凑巧,两本书的命名本来就很像了,内容也有一些相似,都讲了一个家族的故事。如果说马尔克斯是在用魔幻手法,通过一个家族的故事来展现某种更深刻的人类智慧,那么帕蒂古丽就是在通过讲述来治病,这也许可以看成是许多人的病,或人类的通病,但我更相信,这是她自己的病。1. 一次失败的怀旧尝试帕蒂古丽从自己,讲到自己的儿女,哥哥姐姐,弟弟,爸爸,妈妈,外公外婆,太外公,爷爷,一路追溯,几乎又是一个《客从何处来》。年代感与历史感交相辉映,却总有一种“一针不见血”的遗憾,铺陈了许久的人物和他们各自的故事,让我总以为作者最后会回归到对宗教、民族的深刻思考上,然而并没有。我想这很尴尬,当一个人沉浸于只对自己有意义的叙事时,他就是一种被自己深深感动了的状态,如果没有一个宏大的背景,深刻的冥想,以及举重若轻的终极思考,这一切的家族悲剧,也不过是信手拈来又过眼云烟的沧海一粟。比如说,在讲述作者太外公救了仇人的侄子、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这人的那一段,能够分明感受到这个故事本身蕴藏的无限深意,和一种只有特定时空和历史事件才能酝酿出的戏剧性。类似的情节和故事可以在陈忠实的《白鹿原》中找到很多,但后者比《百年血脉》铺陈得更广阔厚重所以也没必要过多比较。再比如电影《霸王别姬》也充满了回顾波澜壮阔的历史时能够体会到的传奇冲突,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一样如此,杨摩西一路走来,结婚生子,四处做工,入教,离婚,丢孩子……读者虽然被沉浸在一个人一生的诸多细节中,却从不失对宏观的时空概念的掌握,随时都可以跳脱出具体的情节,体会一番跨越时空回首凝眸的错觉美。我不知道是我自己阅读习惯不好,也或者是帕蒂古丽只想讲自己的家族,而没想过真的要用百年二字概括出多么宏大的概念。总之就是,只感到累。这个传奇的故事对作者自身的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但那种神奇的力量还没有转化成可感的文字。类似的地方还有一些,比如帕蒂古丽的外婆一天五次净身,内心深深介意着丈夫不是回族人的事实,作者意识到自己的血统中还有汉族,作者发现自己的爸爸曾经娶过十几个老婆,还深爱着一个美丽的维族姑娘,以及开头哥哥姐姐各自的经历,以及作者与女儿的磨合,我无法不把这本书分成两个部分来看,前半部分是作者个人的反思和家庭伦理故事,后半部分是作者在以个人视角寻根,寻历史。只能认为这是一次失败的怀旧尝试。2. 位自己治病然而并不能说这本书完全不值得一看,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帕蒂古丽在给自己治病。帕蒂古丽的汉语才华还是很让人叹服的。我无法直视作者那些毫无预兆突然冒出来的生动比喻,尤其是对身体,对性,对土地,对家园的比喻。这些生命中最本源的部分往往被她描述得那么鲜活,以至于产生一种赤裸裸的羞耻感。在漫长的讲述过程中,语言往往会越来越无力。这种内心越来越汹涌澎湃、手中操作的主题也越来越宏大厚重、但可用的工具却渐渐不再给力的感觉,能够在这本书中充分感受到。这也许是作者自身的问题,也许是创作一部小说通常会遇到的瓶颈,但我觉得,也或许是作者在深入探究自己的病症之后,最终进入了一个让任何人、任何语言都陷入无力和彷徨的世界。这不仅仅是对现实的无能为力,也是回顾过去时总要走进的那条死胡同。过往的时空一去不返,而我们无论如何都要向前。根据小说的描述,作者童年艰辛,生存根基有所缺失,比如没有得到过完整的母爱。她回顾自己和兄弟姐妹如何成长,如何莫名其妙嫁了人,如何打定主意生孩子,如何离婚,如何接走十几年不见的女儿,如何与失而复得的女儿磨合,如何意识到自己不会做母亲……这漫长痛苦的过程并非偶得,而是源于一个个与她无关、却由她来承受可怕后果的爱的缺失。我在生活中见过许多这样的人,包括我自己也是如此。如果我们无法正常健康地成长,就势必要在成人后的很长时间里与自己内部长久存在的不协调、不完整做坚决的斗争。把内心的残垣断壁一块块补上,要付出比别人多很多的努力。当别人在勇往直前地前进,我们还在与过去纠缠,试图摆脱过去的阴影。而正视这段过去,就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在这部作者的半自传小说的后半部分,“我”曾研究海灵格的家族序列问题,并思考家族中的自杀事件对成员的影响。有书评说帕蒂古丽是出色的心理学专家,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很细腻。我想这并不是她为了文学、为了小说而发展出的技能,而是她为了生活,为了修补自己和自己的过去,做过的挣扎,付出的努力。所以她写下那么多回顾自己如何长大,如何成家,如何在不会做母亲的情况下与同样残缺着的女儿和睦相处,都让我觉得是试图在过去的汪洋大海中,寻找现在之所以存在的源头和线索,都是在想尽办法治病她自己的身体里包含了太多冲突,一时间无法跳脱出这一个个生活的漩涡,而文学创作似乎更倾向于一种可以与平民一样去感同身受的上帝视角:我要记录,但我并非主角。不管怎样,我依然想感谢勇敢的作者,也许她不是最会玩文字的作家,不是最懂得营造各种氛围的魔法师,但她到底还是勇敢的,是作家圈子里勇敢的心理学家吧。如果你并不想体会多么沉重深刻的文字,这本书份量正好。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民族,感情,家庭,历史尽在其中。超越民族,可以看到母女亲情,当读到这时我很感动,眼睛湿了好几次!
  •     其他部门同事做的书,我原不是合格的评断者。很打动人感情的述事。维族流入内地城市者成为作奸犯科污名群体,边缘的AIDS,回民对跨族婚姻的压迫,原是读者熟悉的侧目事实,书坦率写,并做到足够可以理解。我相信人性的共通有助于各族共处,绝不愿发展为隔绝鄙弃和互害。对于挑剔的读者,唯一可挑的是它只有述事和感情。未做任何升华(陀陀陀啊……)
  •     帕蒂古丽不适合写长篇小说,人物塑造很失败,对小说语言的驾驭能力不行,总摆脱不了散文模式。
  •     结构、节奏和时间轴稍稍有点晕,但是动词名词使用、内容和题材都非常惊艳。
  •     也许在她那独一无二的人生经历面前,修辞显得苍白多余。但作者如果能超越精神分析,把一个家族的变迁和磨合放到更广阔的社会、民族和宗教背景里,将会让她的文字获得更多的共鸣和力量。
  •     看了散文集失散的母亲,转来看百年的。竟然傻傻分不清次二文的区别, 散文, 小说? 小说散文?内容也基本重叠。花了一个小时快速翻阅作罢。 人民文学奖更多是表彰其民族性吧, 而不是其文学性---本来也没太多的文学性。
  •     横扫2014各项文学大奖的作者代表作,推荐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