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文集

出版日期:1992
ISBN:9789627409294
作者:马丁·路德
页数:444页

作者简介

本书辑录了路德九篇关于社会与伦理的著作,另三篇诗篇的注释包括《反 对 农 民 杀 人 抢 掠》,《士 兵 也 可 以 得 救 吗?》及《 婚 姻 的 价 值》等。路德这些文章回应了当时基督徒与家庭社会和国家的种种伦理问题 。


 路德文集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01有那么一会,我觉得自己变成了1世纪面对耶稣的犹太群众。路德笔下的福音如此凛冽,令我醒觉耶稣的原话是刺激人的,在他面前不可能昏昏欲睡。读这本书时我眼前老浮现出一个暴跳如雷的人。当时农民因贵族暴虐而暴动,路德一面骂贵族,一面痛批暴乱者,理由只有一个:他们违背了福音。贵族的权柄来自上帝,本来应该善待农民,履行带领和看顾之责,可他们却只顾奢侈度日,坑害百姓;农民曾宣誓效忠,本应忠于誓言,却背叛主人,抢夺他们的名誉和家产,甚至强暴其妻女、夺其性命。我感到迟疑和陌生。谴责掌权者暴虐很正常——若忌惮流血,反抗不就没有决断和力度?路德不反对农民抗议,但他对待暴力的态度极其激烈。“如果你们的所作所为正确,那么任何人也可以成为他人的审判宫,于是,地上的权柄、政府、法律和秩序都会消失,除了血腥和谋杀外便一无所有了。”这些话搅动了我的常识。被压迫者起而反抗是我熟悉的;亏待人者要付出代价,我也觉得自然。从有人类以来,这些事从未断绝。我们倾向于视弱势群体为正义的一方,虽然经不起推敲——因为弱势往往只与力量有关,而与道德没有必然联系。但天然的正义感和同情心常会驱使我们倒向一边,过程中往往还伴随浓烈而危险的情绪。狄更斯在《双城记》里描写法国贵族与农民之间的仇怨,一开始让人觉得贵族又坏又恐怖,他们的罪恶昭彰,又那样骄傲,没有任何恻隐之心。如此“贵族”成为妖魔一样的存在,一听说某人是贵族,人第一反应就是:他是个该死的恶棍。“农民”则成为力弱而善的代表。渐渐地,一群以暗杀为暴动先声的农民聚集起来,为首者是个女人。在她小时候,姐姐被强暴,兄弟被杀害,一家都死于某贵族之手。这可怕的苦难使她发誓要将仇家杀个干净。对她来说,这就是正义。可她的正义在改变,尤其是尝过权力的滋味后。她手里有一份名单,每当一个贵族遭暗杀,就从名单里划去一个名字。从杀仇人,到杀敌对阶级;从杀敌对阶级,到杀所有与她意见不一的人。只有这个时候,铡刀的力量才不再令人血热,而是让人心凉。那个悲伤欲碎的小女孩终于成长为可怖的复仇女神。如果有机会,我想路德也会对像她那样由被虐者转变为施虐者的人呐喊:“亲爱的先生们,罢手吧!这事不是由你们来完结!”而且——“使用暴力和斗争将不能成就任何事情。”那么,什么才能成就事情?成就什么事情?02读《信仰与社会》,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路德对“两个国度”的看法和坚持。用奥古斯丁的话说,那是地上的国与上帝之国的对立。不理解这点,就会同意我们教科书对路德的批评:他背叛了农民。起事者自认遵循路德对宗教改革的教导,其实他们要的是革命,是不惜用暴力手段来实现地上的公义与平等。革命发展到后面演化为暴动,许多农民的目标不是再是正义,而是劫掠、复仇和掌权的快慰。路德的《和平训诫》《反对农民杀人抢掠》以及《有关严斥农民的一封公开信》就发表在这时候。他一点都不认为自己是“站在农民的一方”,也绝不同意说他是为掌权者辩护。所谓两个国度,就是“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路德相信地上掌权者的权柄来自神,这点长久也使我困惑。我们会认为,掌权者公义的话,我们愿意服从;如果他们不公义,甚至到了草菅人命的地步,我们还要屈服吗?难道要白白被宰杀?对此路德的回应是,如果贵族滥用权柄施行邪恶,他们必定遭到上帝的审判,如果不悔改,则灵魂会失丧——但这份审判权独独属于神。被欺者可以而且应该奋起反抗,却只能祈祷、呼吁、申诉,采取所有“非暴力不合作”的手段,但绝不能动武杀人。判断一个人该死,得依法行事;执行,是执法者的事。民间不可僭越这次序,否则必定天下大乱、血流成河。那么对受欺者,当他们损失财物、尊严和家人,甚至连性命也不保时,他们该怎么行事,有什么安慰?不是“权利、权利、权利!”而是:“受苦!受苦!十字架!十字架!在基督徒的法则里没有别的了。”当时我就震惊了。我震惊,不是因为从来没有听过这句话。我震惊,是因为在这么敏感的情境下路德还坚持这句话。用大白话说,路德等于是呼吁被欺压者:受苦吧!不要自己申冤,情愿被杀也不要流人的血,否则你就和杀你的人一样了。抗争吧!以和平呼唤和平,以福音盼望福音。受苦吧!你若属于基督,没有人能夺去你的灵魂。受屈吧!你在地上的冤屈都寄存在主那里。得安慰吧!那也曾冤屈而死的主悄悄与你同在。欢喜吧!如今你已经和他一起在乐园里了。这是多么招人骂的态度啊。换了我,绝对开不了口,这也是我极少“传福音”的原因,因为福音太凛冽。它表面说得“好听”(信耶稣得永生、从此有爱有福有平安),其实暗含对人极大的“刁难”。03路德认为“两个国度”是对立的,而我觉得这点很难。路德建议统治者武力镇压暴乱、判起事者死刑,否则所有人的性命都不再有保障——就像《双城记》里写的法国大革命,最后死者已经无分贵族和平民。地上的法律有它要管辖、要保障的事,虽然它不完全,但远比没有的好。而“恩典”与“律法”各有其统治的领域。“如今那些伪善的疯子,把两个国度混淆了,将愤怒引进上帝的国度里,又将仁慈带到地上的国度中,这就等于把魔鬼带到天堂,把上帝放在地狱里。”这个态度,在《加拉太书注释》里十分突出,而且表述得更深刻清晰(也许因为《和平训诫》等是针对非常急迫的事态而发的信,路德的焦虑和激愤跃然纸上)。“在俗世生活中,应该严格遵守律法。在俗世生活中,福音、良心、恩典、罪的赦免以及基督本身,都不起作用,唯有摩西律法能起作用。如果我们记住这个区别,福音和律法彼此之间就会井水不犯河水。当律法和罪要闯入天上的范畴,也即你的良心里面,你要把它们踢出来。另一方面,当恩典漫游入地上的范畴,也即进入肉体里面,你要告诉恩典:’你与这肉身生命的渣滓及粪土无关,你不必在此停留。你属于天上。”(《加拉太书》,三联,P50)恩典,或者说福音,单单对人的良心和灵魂说话。它告诉我们至好的消息:虽然世界看起来那么黑,那么乱,那么苦,可它只是一个小小的球体;它在永恒里是一个线段;它在故事里是一个篇章;它看起来再野,也是有主的——有主来引导、述说、参与、判断并且终结。从根本说它不属于人,只是被交给人,就像主人把家业交付管家一样。我们生在缭乱的世界,早已体会不到有主有次的滋味,其中有什么光荣可言(路德时代的人并不陌生)。被交给人,意味着人有一定的自主权。没有自由便说不上托付。虽然我们弄得挺糟,但上帝并没有一下就把它收走。总还有机会。我们可以进行美妙的创造,可以去抗争。总还有欢乐,总还有希望,总还有剧情尚未展开——可有一日,有一日,结局终会来到,到时候,我们都要为自己的选择接受审判。这是我理解路德为什么会认同地上掌权者的权柄,因为他们也属于这序列的一部分。上帝没有按键叫停一切,而是以他的爱、能力和智慧运行其间,就像甘道夫对佛罗多说的,这世界上存在着各种力量,而各种力量作用的结果必定是美满结局,这是魔君索伦不能预料的。04福音只关心罪人,因为自认无罪的人不需要赦免的消息。福音关心受苦的人——受苦不单因为活在这世上受磋磨,更因为人逃不掉自己良心的谴责:在仇恨、淫念、贪心、嫉妒等事情上他与他所责备的人一样。对我们所有人而言,福音是凛冽的,因为它一点都不认同我们生长于斯的世界的法则,也绝不让步半分。“你且容让别人亏待你,赶逐你,但同时,却不可容许福音与你隔绝。”“让统治者拥有这个城市吧,你且跟随福音。”这其实是耶稣的观点。他吩咐彼得收刀入鞘,并且自己死在了十字架上。对于信的人,他将经历一个最大的奥秘,就是至凛冽的,要在这里转为至和煦的。当病痛、残疾、灾祸夺去我们身为人的力量时,耶稣承诺说,我要与你同在,你虽痛苦,但你会因为亲身尝到我的滋味而喜乐;当我们被责备和轻视时,耶稣说,你学我的样子,在天国里,最谦卑的最高贵;当我们因为遇不到最合适的另一半而感到孤苦,耶稣说,你试试看我,爱我,你会发现所有的爱都不过是我的爱的影子;当我们想到死而惊惶,他会说,过来吧,我的孩子,你要与我面对面了。当耶稣说,天国就在你们心里,他的意思是,因为你们可以信我、归属我,我所在的地方就是天国,虽然眼不能见,但比地上的国更真实。活在这个世界上,我常常同时品尝那凛冽与和煦,因为如今是战时。我始终像一个有点羞赧又有点窃喜的人,一面担心那好消息不够真切,一面突然彷如梦醒,惊觉自己正身处某个极伟大、极奥妙的故事里,对面正站着我的主。“如此,一个基督徒便应为福音的缘故,四处为家,撇下所有财物,或者甚至是面对不可预知的将来,这只是一个基督徒应有的经验。”“这只是一个基督徒应有的经验。”如此轻描淡写,好像福音的凛冽与和煦其实是同一回事。然而世事复杂,人的苦难和罪都深重。当我努力去远望时,常常为此感到踌躇难言。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