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与死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2-1
ISBN:9787121211959
作者:黑川雅之
页数:152页

内容概要

黑川雅之是世界著名的建筑与工业设计师,被誉为开创日本建筑和工业设计新时代的代表性人物。他成功地将东西方审美理念融为一体,形成优雅的艺术风格。曾经荣获日本每日设计奖,优秀设计金奖,德国IF设计大奖等多项大奖。著名的美国纽约近代美术馆将他的作品列为重要馆藏物。他设计的作品主要有灯具、照相机、饰品、手表、工业产品等。
个人简历:
1967年获早稻田大学建筑博士
1967年成立黑川雅之建筑设计事务所
2001年成立DESIGNTOPE公司
2007年成立株式会社K, 实现了从设计、制造到销售一体化的经营,开始销售包括自己作品在内的各种产品。
DESIGNTOPE、物学研究会的负责人、Nextmaruni产品制作人。
日本建筑协会会员、日本工业设计师协会主席
作为日本建筑和工业造型设计界的代表人物,黑川雅之本身就像是一部活的工业文明发展史。“生命与性”的哲学理念是他设计的永恒主题,他如同一个诗人,在时间与空间中不断探索,寻找着人类灵魂的栖息地。

书籍目录

目录
关于设计的思考 009
设计,只有从特殊的“自己”出发,
才能与他人产生真正的共鸣 010
内行要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设计 014
建筑或设计最终也能归结为“爱”的问题吗? 017
不能DESIGN(设计)的设计师不会design 021
堂堂正正、实名发表阐述自己思想的作品 023
设计有没有灵魂? 025
椅子是建筑? 027
令我震撼的“极乐净土”,
我希望我的每一项设计都能成为极乐净土 028
专业设计人士背后的业余爱好者 030
少点不行,过犹不及 032
非连续性连续性 034
设计产品造型时,我已胸有成竹 036
我就是想创作 038
人因为想要创造才会去创造 041
关于美学的思考 045
倾听美的语言 046
为了美而活着 048
身体的美 050
在毫无秋意的秋天,对日本审美意识的思考 053
人生寻美之旅 056
我在摄影时,并没有拍摄物体 058
作品、制作、品牌 061
设计师也要制作产品 062
虽然羡慕手艺人对自然的洞察力,
自己却没有这样的本事 066
设计师要成为产品制作的督导 069
制作了金箔盘子 072
创造作品就是留住“痕迹” 074
“杂”中的模糊性 077
物品是“作品”,是“商品”,
是“道具”,是“环境” 079
何为“制作” 081
设计商业化的经验 083
涉猎虽广,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经营公司,
勇于创新 084
言简意赅,
以自己名字的开头大写字母来命名成立的公司 086
为了摆脱OEM,
需要建立一个新的“产品生产的组织结构” 088
金钱如美女,追得越紧,离你越远 091
欲求重要,成为欲求的对象也很重要 093
希望从行政上树立评价投资效果的良好风气 095
设计师的大态度 099
自我意识的觉醒才是环保的开始 100
予人方便,予己守则 102
换位思考,就会明白很多重要的道理 105
因为过于高度发达,人类可能会自取灭亡 107
手和脚是由身体来支配的 109
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源于伟大的死亡机制 112
在“深不见底的不安感”和
“源源不断的生命力”的夹缝中活下去 115
黑川雅之眼中的中国与设计 119
耐心守望中国的发展 120
专业领域正在开始相互融合 122
舍弃“计划”这种20世纪的调和概念 124
黑川雅之的设计与死 129
学习和创作的关系可想象为“呼吸” 130
希望见到死去的朋友 132
“生命”这种现象,无疑是宇宙中某种“特异点” 136
“偶然”和“命运”,因为巧合而成为一体 141
渐渐地,我明白了死亡的意义 144
想到死亡,更加珍惜生命 148
从人生的顶点渐渐衰退,绝非我意 152
人死如灯灭 153
生与死是由呼吸判定的吧 154
又有一位友人离世了 157
“死”这个字在封面中滚动着 159
后记 161

作者简介

黑川雅之被称为“东京的达芬奇”,作为日本建筑和工业造型设计界的代表人物,黑川雅之本身就像是一部活的工业设计文明发展史。“生命与性”的哲学理念是他设计的永恒主题,他如同一个诗人,在时间与空间中不断探索,寻找着人类灵魂的栖息地。本书以日记形式的设计感悟,让读者从黑川雅之的思绪中体会他对设计与生命的理解,是奉献给所有那些在“深不见底的不安感”和“源源不断的生命力”的夹缝中生存,并有志于进行创意与设计的人们。


 设计与死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南京到北京四个多小时的车程,勉强看完了这本书。不是书的内容糟糕,而是窗外的景色太美了,时不时会将目光从书上移开。我似乎能够理解作者说的,“我活着是因为世上还有很多令我感动的事情”,比如车窗外的景色,比如渐行渐远的小镇。这本书是博客文章的合集,很简单,文字不多,内容上也有重复,但只要有一句话戳中了你,那它就是有价值的。何况让我产生共鸣的可不止一句。摘录如下:并不是说为别人做事就能算作是提供服务,邀请他人进入自己当前的生活,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共鸣,这才能算作是提供服务吧。其实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思想。如果用自己的想法造就一个秩序井然的世界,将其展现给大家,赞同这个想法的人就会聚集而来。并不是为了他人而去刻意做什么,而是展示自我,让人了解自我。我本人之所以喜欢一个城市,一定是因为那里有我喜欢的人。首先与人相识,然后开始喜欢这个人,接着开始喜欢这个人居住的城市。人是一个城市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说对于一个城市的感情是从宏观开始的,那么对人的爱则是从某个单独的人开始的。这种单一性相当重要。人们见到美的东西,就会为之倾倒。如果天和地互换一下位置,活着的树木看起来是在向空中扎下枝叶,而树根则是在向地下生长延伸。不管是从大地,还是从空中,树木都在各自吸收营养,各自进行呼吸才能活下去。我主张“群体”。所谓“群体”是指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彼此尊重,互相协调。于是,我对整体划一予以否定。对世界上随处可闻之物,以及各种语言认真聆听,你就会渐渐感到美声入耳,动人心弦。“人的语言”帮助我们进行思考。词汇不仅仅具有理性,而且还具有感觉上的、空间上的特性,“物的语言”也具有理性及感情色彩。也许因为过于进步,过于发达,人类可能会自我毁灭。死会在追求生的完美中降临,这真是发人深省的话题。明天一定会有什么令人感动的好事吧。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关于设计的篇目还不错 关于死的篇目写得都差不多= =
  •     看到这本书有真么多人打低分吓了一跳。不过阅读本身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即使它真的不怎么样,不受很多人的待见,只是让一些人从文字中感受到了力量,就会有热爱它的读者。这本书是黑川雅之随手写下的感想,处处充满了爷爷对爱、生命、建筑与设计的感受与感知。这些文字最神奇的地方,是让你阅读之后学会以新的思考方式感受这个世界;以新的视角观看这个世界。如,黑川老师有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建筑师后遗症”——他摄影时不拍摄物体,而是物与物之间的空间。自此我也开始关注起拍摄空间,看见了一个非常美丽世界^-^。希望能读到更多这样的作品。
  •     黑川雅之的设计思想,集合成的随笔,看得到作者自己的设计思考,虽不至于都借鉴,但是对设计师来说,犹如读了大师的思想给自己注入了新鲜血液一般。
  •     作为“大产品”设计师,随笔还是能看得出是有体会的。有一些见解和角度,值得思考,此占本书的百分之十吧...恩..
  •     非常喜欢 不客观不理性的 才是最打动我的 细微之处窥见大师之心
  •     随笔
  •     三星半
  •     有时间回头写笔记
  •     好久没看随笔类的书了。本着浮躁的心态看完了这本。书里并没有让我觉得惊艳的观点,也没有让我觉得愚蠢的观点。总的来说,黑川雅之是个好设计师,也是个好的思想者。我在这之前对他不了解。
  •     四星给设计,三星给生死。终究,黑川雅之对生死的考量只能留给自己,而他对设计和生活的观察才有启发。其实我看这些设计大牛的随笔最大的帮助并不是想得到新的灵感或者学到些干货,不过是看到他们所分享的困惑也是自己的,觉得自己也经过了前人的坎,那似乎也就是把路走对了。
  •     这个大叔的书以后都要读
  •     有个小问题,P130页应该接在P127页后面。
  •     被书名所吸引,了解了下作者,有想看的冲动 看不下去啊!
  •     五道口24小时书店
  •     随笔我感觉好无聊。名气起的不错……而已。
  •     博客集。前半本还不错,后半本重复的有点多。关于死的思考有些共鸣的地方。
  •     一般
  •     难得的产品设计的好书 很有启发
  •     这本书除了书名比较酷,其他没什么特色。同一观点反复出现,啰嗦至极。
  •     色川武大有句谈及人生的佳句:“八胜七败,再好不过。九胜六败,理想人生。在每个人一生结束之时,大概都是五五之数。”
  •     设计思考,美文,思索犀利优雅
  •     写他建立的K公司的内容,和一堆对自己和朋友死亡的看法。内容重复唠唠叨叨养分极少。
  •     读过 经典
  •     学设计的第三年。 可以说困惑自己的问题,被黑川先生的随笔解决了
  •     到了爷爷的年纪还能不断的挑战新的东西是令人钦佩的,早期接触建筑,后来自己开设计公司,再后期还接触了互联网,我想如果自己老了也能一直保持对生活的热忱与追求也是极好的,默默的对自己说,去尝试各种没有尝试的东西吧,生命还有那么那么长。
  •     黑川说他希望自己的生命不像抛物线,而一直指向天空然后忽然消失。
  •     一个设计长者在生活上的小感悟,觉得自己生命快到尽头了和大家“谝谝”
  •     :“如果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爱是最高境界,那么人与物之间也应该如此。”
  •     随笔,略矫情,即便老了还在挑战自我。学习和工作的关系类似于“呼”、“吸”。 一个个性十足的人自有他的独特见解。 只有从特殊的“自己”出发,才能与他人产生共鸣。 日本看重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善于从各地学习,产生了多层次的世界观。 人们生活在互相体谅互相调和之中。一切设计都是一种空间的设计。 DESIGN:完善创造物品的条件,即制造一种氛围状态。 并不是渐渐衰老慢慢地死去,而是活着活着活到底然后突然熄灭,我喜欢这样的死法,我希望我的死不是抛物线,而是一条直指天空的直线走到最后,突然有一天消失在半空之中。 灵活办事初衷美好,构建和谐,有时也会导致受贿。 人死之后,其气场到哪里去了呢? 进步意味着复杂化。 人生的非连续性、文化的连续性。 人为了消除不安而创造。 设计本身即是一场由生到死(设计品衰败)
  •     作为工业设计师,如果没有给此书打满分,只能说你还不算一个真正的设计师。也许你在寻求什么成为大师的技巧,但是这书给你的确实平凡而又睿智和真诚的文字
  •     死,但是余韵还在
  •     黑川雅之设计与死亡的思考。
  •     很棒的一本书,字不多但都是干货!别人的生命都是抛物线,设计师的人生就是一直往上升的线,最后绽放出美丽的烟花。
  •     喜欢的设计师,排版再丑也不介意
  •     原以为在讲设计,其实在谈人生。黑川雅之对生活、死亡的见解相当特别。 记得其中有一章:欲求重要,成为欲求的对象也很重要。 (与其追求你钟情的女子,不如让女子钟情于你,与其汲汲逐利不如让金钱来找你)一本很短的书,道理却浅显明亮,可以一看
  •     当代人读设计师随笔大概和古人读陶诗一样,看着别人悠游度日好像自己也享受了快乐,虽然这份快乐是一种上层阶级和既得利益者才能享受的快乐。
  •     在图书馆看到大师的名字决定拿出来瞅两眼,没想到看到封面设计的时候就决定要借来看看,里面讲述黑川雅之大师很多去世好友对他的影响,发现他们都是 从死亡的角度感受美,感觉他们的审美意识是与自然融为一体,死是生的一种形式而已;里面还讲到了手工艺人、躯干之美、设计师创造、女人够味、设计产品与素材之间沟通····大概也是大师有了自己的K株式会社原因吧。
  •     对“服务”二字的另一个维度的解读,来自于“告诉客户一个需求”,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满足客户一个需求”。有经验,有自信的服务商心里非常明白什么是好的服务,比如说,除了客户特别的要求,好的厨师根本不需要询问食客的口味,他确切地知道应该怎样上菜。
  •     2014看过书存档
  •     这本不错,谈设计优于谈生死。
  •     干货很少。很少。有几页明目张胆地打起广告来了。
  •     不断体悟设计是设计师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久而久之,设计师的工作即是生活,生活也即其工作。本书又是一本结合设计师个人生活经历,对设计进行再冥思的随笔。近八十年来现代日本设计不但形成了其独特的风格,更是将设计思维注入了大众和企业家的脑袋中,提升了设计服务的商业价值。另外,本书也同时表达了黑川雅之先生作为一个建筑与工业设计师,对与传统手工艺匠人的高度崇敬。
  •     更多的是关于实物的设计感悟,零零散散。还有生生死死,有共鸣但不新鲜。而关于美的感受,之于平面设计,也是一样的。有朝一日,做个会设计的手艺人。
  •     算是老头子的长微博合辑,其间介绍了他一手创办的公司K。另外对于生死与设计这一话题讨论了一番,书中有几段还是挺激励人心的,启发性不大。絮絮叨叨的几个主题,有些非常重复。就不推荐大家看了。
  •     感同身受。有些想法和周国平殊途同归。对于「重复」这个问题我觉得完全可以接受,这本来就不打算成一本书。
  •     个人感悟随笔的书,作者也是介绍了,本身是 blog,后来出版,全书谈设计谈生死,我想但凡一个有些成就的人都会将自己的经历和生死的感悟挂上勾,因为就是在这从生到死的过程中才有机会得到成就。同时从一个不同文化曾经背景下的人的感悟中也可以去领略不同的见识态度感受。唯有这种真实的随笔才能感受到真实的人吧。
  •     之前blog的整理 很随意的内容 感觉有点神棍
  •     没想到是博客的编集……
  •     想学习一下工业设计的写作……有点玄乎
  •     小品。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