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屏风上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6
ISBN:9787532761210
作者:[英]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页数:177页

内容概要

威廉·萨姆塞特·毛姆(1874—1965),英国著名作家,被誉为“最会讲故事的作家”,整个英语世界最畅销的作家之一。毛姆是一位成功的多产作家,在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和戏剧领域里都有建树。不过毛姆本人对自己的评价却很谦虚:“我只不过是二流作家中排在前面的一个。” 毛姆最知名、最畅销的小说《人性的枷锁》(1915)在其去世前的销量就已超过了一千万册。除长篇外,毛姆还是一个出色的短篇小说家,他的短篇小说有一百多部。1946年,毛姆设立了萨姆塞特·毛姆奖,奖励优秀的年轻作家,鼓励 并资助他们到各处旅游。1952年,牛津大学授予毛姆名誉博士学位。1954年,英王室授予他“荣誉侍从”称号。1965年12月16日毛姆在法国尼斯去逝。

书籍目录

目录
序言
一 幕启
二 女主人的客厅
三 蒙古人首领
四 漂泊者
五 内阁部长
六 宴会
七 天坛
八 上帝的仆人
九 客店
十 小阁楼
十一 恐惧
十二 画
十三 国王陛下的代表
十四 鸦片烟馆
十五 最后的机会
十六 修女
十七 亨德森
十八 黎明
十九 荣誉攸关
二十 驮兽
二十一 麦克里斯特医生
二十二 路
二十三 上帝的真理
二十四 罗曼司
二十五 崇高的风格
二十六 雨
二十七 沙利文
二十八 餐厅
二十九 长城
三十 领事
三十一 小伙子
三十二 范宁夫妇
三十三 江中号子
三十四 海市蜃楼
三十五 陌生人
三十六 民主精神
三十七 基督复临派教徒
三十八 哲学家
三十九 女传教士
四十 一局台球
四十一 船长
四十二 小城风景
四十三 黄昏
四十四 正常的人
四十五 老人
四十六 原野
四十七 失败者
四十八 戏剧学者
四十九 大班
五十 报应
五十一 残片
五十二 出类拔萃
五十三 老船长
五十四 疑问
五十五 汉学家
五十六 副领事
五十七 山城
五十八 祭神
译后记
修订后记

编辑推荐

毛姆的中国游记

作者简介

一九一九至一九二○年冬季,时年四十五岁的毛姆来到中国,溯长江而上一千五百英里,《在中国屏风上》即是他此次行程的产物,五十八篇或长或短、原本可以写成小说的“素材”,连缀成“一组中国之行的叙事”。
这组“叙事”的读者当然是本国人,毛姆为英国同胞展现的是一幅古色古香、散发着浓郁东方情调的“中国屏风”。毛姆在这架屏风上描绘了遥远、古老而又神秘的中国景致,她的山川风物、人文景观:令人敬畏的长城、急流险滩的长江、天光云影的水田、纪念先祖的牌坊、筑有雉堞的城墙、各式各样的庙宇、竹林深处的农家、山上的婴儿塔、路边的小客栈……当然,相对于“风土”他更感兴趣的永远是“人情”,他以一颗久经世故又不失赤子纯真的悲悯之心感受着、传达着他所碰到的形形色色的中国人的形象;尤其重要的是,他在满怀同情地试图贴近中国风土人情的同时,毫不留情地以批判的态度反映了在中国的英国人的生活真相。因为他始终认为:“写作中,更重要的不是丰富的材料,而是丰富的个性。”


 在中国屏风上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请尊重创作者的劳动,勿提供下载信息、或转载他人的文章。为了鼓励有益的分享, 少于50字的评论将在前页论坛里发表。如果评论涉及电影和小说的结局和关键情节,请勾选“有关键情节透露”。豆瓣将显示提示,以免没有看过的人扫兴。
  •     毛姆喜欢旅行。他曾两次去马来亚等地区,生活了10个月,写下了一本脍炙人口、充满浓郁的东南亚风情的短篇小说集《木麻黄树》。其实,在他第一次去马来亚等地之前,即1919年到1920年冬季,45岁的毛姆来到中国,溯长江而上1500英里,《在中国屏风上》就是他此行的产物,58篇或长或短、原本可以写成小说的“素材”,连缀成“一组中国之行的叙事”。也正因为如此,《在中国屏风上》很少雕饰,保持了最初写作时的鲜活与质感。在毛姆的眼中,中国是一个文化历史悠久、古老神秘的国度,同时又是一个愚昧专制落后的所在。他赞美长城的“巨大、雄伟、令人敬畏”,“静静地耸立在薄雾之中”;赞叹最贫穷的村庄里农家简朴的门上那可爱的雕刻,窗户的花格所构成的复杂而优美的图案,古桥的栏杆上栩栩如生的狮子或龙的雕像;还为一个法国医生收集到的古希腊风格的武士塑像兴奋不已,因为这让他推想亚历山大大帝的马其顿军团远征印度时,可能沿着雪山进入了中国西藏,从而留下了两种文明交汇的遗物。中国普通民众的吃苦耐劳也给他印象深刻。长江上纤夫们拉船时喊出的高昂有力的号子令他震撼,他不由得称赞这江中号子中表达的“人类战胜无情的自然力量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也对赤脚裸身、汗流浃背的纤夫们那痛苦的呻吟中传递的“人性最沉痛的啜泣”,寄予了真切的同情。至于山坡上丢弃婴儿的小塔,抨击人心不古、礼崩乐坏,雅好古玩却又虚伪贪婪、聚敛财富的“内阁部长”,精通多国外语、学贯中西、高谈阔论,同时沉湎于花街柳巷的哲学家,毛姆勾勒的不啻是供英国同胞猎奇的速写,更为上世纪20年代战乱贫困的中国留下了一幅幅光怪陆离但真实度颇高的剪影。毛姆的中国之行时间并不长,这决定了他难以深入地接触中国人,对中国人生活的了解十分有限;况且他的读者对象是英国人,因此,他的笔触更多地落到了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英国人身上。那位在辛亥革命期间去交涉侨民安全事务的传教士,在去衙门的路上奋不顾身地救下了被行刑队押往刑场即将枪决的三位战俘,显示了他的勇气和人道思想。住在临江的一幢漂亮房子里的海关专员范宁,对待他的中国下属盛气凌人、粗暴严厉,但她的夫人却热情好客、善解人意,时常请旅行者来家中吃饭,晚上则陪着丈夫玩纸牌,为的是不让他的生活变得太孤寂;而把他们与万里之外的家乡联系起来的纽带,则是留声机中播放的伦敦音乐喜剧的最新歌曲,他们的思乡之情也在那音乐声中得到了宽解和慰藉。由于对自己的英国同胞更加熟悉,毛姆在描写他们的中国生活时不全是欣赏,更多的是以冷峻的幽默、犀利的文笔,传神地勾画出一幅幅讽刺性肖像,对他们人性中的虚伪、贪婪和自私毫不留情地进行嘲讽,这正是他的难能可贵之处。那位被妻子称赞为“听不得一个字说中国人不好”的传教士温格罗夫先生,当看见一个中国女子进来时,脸上却露出了极为厌恶的表情,作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他的感官所喜爱的,他的灵魂就厌恶。”以“社会主义者”自居的亨德森,刚到上海时拒绝坐黄包车,因为这有违他关于个人尊严的思想,但很快他便原形毕露,声称不必关心中国人,“我们在这儿是因为他们害怕我们。我们是统治的民族”;他刚才还在大谈特谈罗素的新著《自由之路》,却因为车夫错过拐弯口而破口大骂,狠狠地踢了车夫一脚。那位貌似威严、看重荣誉的的斯特韦尔德先生,每当他年轻的太太找了个新情人,就会要求岳父母给他一大笔钱作为补偿;毛姆调侃他“已然是一个精明的商人,但在他妻子达到守教规的年龄之前,他无疑会成为一个富翁”。《在中国屏风上》展现了中国的风土人情,也描画了英国人在中国的生活。然而,屏风有一种遮蔽、隔断的功能,它“隔”在毛姆与现实的中国之间,难免使他雾中看花,以表为里,产生误读和错判。在他的笔下,中国的鸦片馆干净明亮、舒适温馨,“它令我想起柏林那些我最喜欢的小酒馆,每天晚上,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常在那里享受安逸的时光”。荼毒人的灵魂的阴暗处简直成了人间天堂。在一家旅店里,毛姆看见一个官员同苦力坐在一起喝茶聊天,谈笑风生,不禁感叹“这似乎就是真正的民主”,进而断言:“也许臭水沟比议会制度更有利于民主。卫生设备的发明破坏了人的平等观念,它比少数人对资本的垄断更能引起阶级仇恨。”自然,对于作家联想出的这个东方乌托邦。我们大可不必当真,付之一笑足矣。
  •     没有写过什么宏伟巨制的毛姆,却总能把日常琐事和普通人的情感描绘得入木三分。有个豆瓣er评价他的话很逗:“毛姆这个水瓶座老头子,一生都在到处旅游且风流快活”,记录他一组中国之行叙事的#在中国屏风上#,正是他书写风格的突出体现。虽然他自己说这本集子很难被成为一本书,只可以写成一本书的素材,大部分文稿都是用铅笔在路边买的黄草纸上匆匆写就的,却给读者提供了一幅真实而生动的图画,一架古色古香、散发着浓郁东方情调的中国屏风。相对于“风土”,他更感兴趣的永远是“人情”,他喜欢结识各种各样的人,他认为与他们交谈和聆听伟大音乐作品能获得同样的愉悦感,所以他在58篇路上写就的短文中,传达的是他所碰到的形形色色的中国人的形象,更以批判的态度反映了在中国的英国人的生活真相。但是,此书译者唐建清指出,因毛姆不通中文,只是到此一游的他会把笔墨更多落在当时在华洋人身上,“这架中国屏风隔在毛姆与现实中国之间,尽管毛姆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真诚的同情心,但他对真实的中国还是有所隔膜的。”出国旅行,常因不通当地语言,接触的多是导游、同乡游客、华人商贩,与当地人交流十分有限,因而所描绘的他国形象难免会是一幅误读之图。就像在毛姆的笔下,鸦片馆竟然“干净明亮”,“真令人愉快,像家里一样,舒适而温馨”,还令他“想起柏林那些我最喜欢的小酒馆,每天晚上,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常在那里享受安逸的时光。”然而,他却不认可另一位漂泊者的写作态度。他不欣赏那人收集无穷无尽的事实,但没有一点概括的能力,有着丰富的阅历,但只停留在肉体,没有转化成心灵的体验。所以那人写出的文章却索然寡味,“因为在写作中,更重要的不是丰富的材料,而是丰富的个性。”

精彩短评 (总计67条)

  •     确实写得很不错。很吸引人
  •     W·S·毛姆
  •     外国人写人写事很具体,应该跟他们的语法和表达习惯有关,不像中国人写人比较注重感觉
  •     他说写作中,更重要的不是丰富的材料,而是丰富的个性。这本书由一篇篇短小的文构成,展示了一架古色古香、散发着浓郁东方情调的“中国屏风”。他是怜悯的,每一章你都能看到有趣的讽刺反衬。
  •     不乏自我想象的投射
  •     雾里看花,新鲜又唏嘘的误读。
  •     在中国屏风上,雾里看花,看者朦朦胧胧,花也无言可说。这20年代满街的蓝褂苦力自是无言可说,因为在外国传教士,官员,商人,海员的眼中,这些油滑狡诈而又贫困潦倒的苦力们既拉车拉船即是牲畜,这中文也自不必学,若是嫁了中国男子的外国女人便愚蠢的不可原谅了。
  •     四十多岁的毛姆已然是一位社会名流、成功人士,这本片段式的游记小集子充满了悠闲与温和,虽然在某些瞬间,又让人看到了那个刻薄尖酸的毛姆;这样平和淡定的他,不如在《作家笔记》里收录的早年笔记中散发的那股辛辣味吸引人,能够警醒世人的语句也就少了许多。毛姆对中国的认识始终相当有局限(而我认为他对印度的认识也相当有局限),他是个非常乐于观察的人,但他能观察到的又仅仅限于人,对社会、历史、宗教甚至政治都没有太深入的认识,当然我想这也不是他的着重点。即使他的兴趣是人,但碍于语言和旅行的时间问题,毛姆始终无法深刻的了解中国人,所以书中大半还是写他可以交流的在华洋人;中年的毛姆力图做出一种优雅的文调,但和他晚年的神来之笔相较,这本游记还是有些做作的痕迹。
  •     喜欢《亨德森》《内阁部长》《陌生人》三篇
  •     写作不怕没有丰富的材料,只怕没有丰富的人性
  •     百年前的中国众生相。颇有英国版的《大唐西域记》的感觉。
  •     外国人的视角看中国,别有一番风味!
  •     有几篇很不错,西方人眼中的过去中国,值得玩味。开头的序也不错:当你知道这辈子你们只会见上一面的时候,没有人会让你厌烦。
  •     通过毛姆这扇屏风看上个世纪的中国,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一直到读到毛姆去拜见辜鸿铭,就感觉自己和毛姆连接上了,以前总觉得毛姆很遥远,但现在有种他就在我身边的感觉
  •     虽然书名是有讲述一百年前的中国之感,但实际上更多的章幅留给老乡-人在他乡系列:英国人在中国。
  •     最喜欢毛姆的还是《月亮与六便士》。不过这个系列的书装帧设计比较大方,不是很花哨,印刷也相对精美,权作消遣。
  •     那是我没有见过的中国。
  •     把玩一段旅程,如同蓦然发现路边人家屋顶墙壁爬满的夕颜。20170130。人物种种,风情种种,真令人满目锦绣。
  •     毛姆的风情,中国的残影。总体而言还是很有趣的。
  •     不是很喜欢毛姆对中国人的描述
  •     整本读完,似看完一个印象派画展
  •     第一次网上淘书,竟是喜欢的毛姆。虽未到手,但这本<在中国的屏风上>已让我期待。
  •     毛姆的作品必买,纸质很轻,装帧很好,喜欢
  •     读完两年前剩下的最后几页。
  •     某一天,在办公室随手翻起忽然就有了出去走走的冲动,在旅途中读完,毛姆果然是无论看什么都是看人性的作家。
  •     内容三星 多的一星给毛姆的洞察力
  •     3.5 这个人太厉害了 即使是写不了解走不进看不懂的事 依然让人看得入神
  •     人性解剖家毛姆的中国之行,描绘了他眼中的中国,其中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半封建半殖民统治的气息。
  •     一篇篇短小的文描绘了一个毛姆眼中的中国~~独特的视角~
  •     短篇集 翻译无趣
  •     一般般的作品
  •     大量的描写 很细致 因为是随笔 所以很多地方看不太明白;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精彩 因为真实 所以不好看 残酷而灰色;想起前段时间 yk的同学说只有远离中国才能发现它的美,所以了,走近它,它并不美,它很差,很不好
  •     喜欢天坛那篇,嫁中国男人的英国女人那篇,还有辜鸿铭那篇
  •     毛姆还是小说更好看
  •     毛姆的作品值得收藏,顶一个
  •     就像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关于中国的游记,更早也有英国的毛姆等人之书。他们看中国,既有惊奇也有文化还有文学。该书沿着作者沿江而上的一篇小文一篇小文组合而成,可以读一读。
  •     毛姆语言自成特色,读来很舒服。像一篇篇小品文,不像真正意义上的游记,但他对弱者有其同情,对1920左右的中国风景描写淡淡几笔,读来马上能在脑海里呈现那画面。是对《面纱》背景的一种补充吧。翻译挺好,唯独一句:正常的事情也是稀有的,其他译:不正常的事情难免也是正常的。
  •     毛姆的笔锋尖利,对人性描述刻骨深入。1920年的中国正在转型中,也许贫困潦倒,官场腐败,但1920年的全世界应该都在蜕变,从一个外国人的眼光看待,文化差异隔开了一个巨大的鸿沟,在这个中国屏风上呈现出一派行走旅人作家的视角描绘,毕竟不是土生土长,一直生活在一块土地上,只从短暂的旅途走访,走访的也包括自己国家的传教士或派遣人士,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具备完全真实的反映一个国家特定时期的历史写照,真实与虚幻同在,就像清风上的画,也仅仅是画家下笔一霎那停住的时光,仿似一个人,初见时你只有表面的印象,真正交往了了解了才会发现是否和初见所留印象吻合,你眼睛看到的不一定就是事物本身的面貌。
  •     冗杂
  •     意味深长,值得再读的一本好书。
  •     这或长或短的众生相啊,其实不止是写中国人啊,更多的是写的“流落”中国的欧洲人的生活状态。其实并没有很高高在上,说实话,有点可怜的。 对中国的描述呢,真的是特别立体~看见的,听见的,甚至还有嗅到的...神秘的东方国度啊,就这么被写活了。 话说,毛姆到过中国吗?
  •     此书加上月亮与六便士,面纱,都很喜欢
  •     短小的故事连串成细腻的金丝线,缝制出一段历史下的中国屏风,知晓许多不为人知地属于那个时代的小人物、建筑、气息和思想。有人说,这个屏风的内涵被“误读”了,但庆幸的是我能站在后来者和中国人的支点上去看那些真实存在的线条,因为这些优势,其他的解读似乎也就不那么重要了,毕竟每个历史和民族都用各自的角度在评价各自所认为的生活。
  •     一般吧 最爱是木麻黄树 但是毛姆对人性的观察是很深刻的 尤其是不为人注意的小细节
  •     好书,看看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
  •     算是随笔吧,洗得有些随意
  •     毛姆是一个很风趣的人,这本到中国的随笔,短小,虽然也算不上非常精彩,但是淡淡的也颇有味道,也顺便告诉我们一下生活中的哲理。
  •     毛姆笔下的每一个人仍旧是那么的不可理喻 不过以一个英国人的视角一窥百年前的中国算是这本书比较有趣的地方
  •     看完有些难过~~
  •     总不能要求一个到中国游玩的外国人一下子就能读懂中国吧。毕竟我们自己都不太懂。有偏见,但还是觉得毛姆写人写的真好。
  •     很毛姆,但跟想象的还是差很多
  •     毛姆以他自己的角度看中国 就是一本素材集吧 写论文研究时候的素材 这本翻译比最初的版本好很多了
  •     毛姆的游记写的都像小说一般,作为小说来看没什么新意,当游记来读则饶有趣味。书中大部分是关于在中国的英国人的故事,占了一半以上。书中“哲学家”和“内阁部长”两篇尤为精彩。翻译上佳。
  •     很早就想买了,到手之后很开心。书的装帧很有质感,附赠的书签很美丽。至于内容,还没来得及读,但是毛姆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     将世纪初形形色色天朝人的行为举止,以及在华"洋人"的种种情态描绘得入木三分。
  •     是一些写作素材,远不如《刀锋》。
  •     太零碎。没看完。用毛姆的语气来说就是:我不敢说那是无法卒读的,因为文中反映出作者细致而饱含感情的观察,但在他的视野中事物都是杂乱无章的,而其实,那些只不过是艺术创作的素材。
  •     那时的贫穷一览无遗 中国人只得做苦力 生活在最低端
  •     说真的,想和「江城」对比来的,但失望,深刻的观察呢,也没有被打动到的细节。
  •     虽是见闻集。好的作家总能提炼并升华! 读完了解了清末的中国,来华传教士的形象,毛姆的文采~
  •     毛姆的讽刺也用到了游记上,这不好。屏风这个词用的极妙,得以观之却难以触摸,书中流露出来的还是以隔阂为主。看到鸦片会馆,在毛姆的笔下,居然变成了“干净明亮,一派温馨怡人的气象。让人愉快,像家里一样,舒适温馨…”;看到官员和苦力坐在一起,便感叹东方的民主胜于西方的民主,如此种种,未免太过浅薄。毛姆不通中文,书中的人除了远观的苦力和那位“儒人”之外基本都是外国人。关于二十年代初的中国,风景描写是一回事,社会风情就又是另一回事了。他无法进入中国人的生命,哪怕是在想象的层面上,也无法在一定程度上地真正地拥有他们。这就是这本书的缺点了。辜鸿铭那一节很有趣,精通英语的辜儒人给毛姆写了首情诗。
  •     喜欢毛姆的书,所以选了它。
  •     毛姆在書裡,似乎對中國人描寫的不多,或許是語言的問題。
  •     毛姆是个人性的观察者和批判者,但不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
  •     难得上海的八月有两天这么凉快,减训坐着操场边两个早上看完,很舒服,树荫下的纸张是蓝灰色,光影下细碎银闪。漂泊者这篇结构很棒。但首推还是内阁部长。其余文章对人物的刻画和景色的描写最动人。写景近禅境。没有读出温情,他对笔下的物和人始终保持近乎冷酷的距离,画面蒙上灰调,很适合初秋清早的寒意,又冷又舒服。
  •     这是一张好看、敏感,甚至说得上秀美的脸,那双郁悒的眼睛自有奇妙的动人之处。这里或许有一种狂热,但更有一种不怕受难的勇气,一种可爱的理想主义,而它的青春、它的单纯,温暖了一个人的心。
  •     旅途中,百年前的中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