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记忆

出版日期:2016-3-1
ISBN:978701015855X
作者:吕文利,《环球人物》杂志
页数:298页

内容概要

吕文利,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博士,日本东京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环球人物》杂志“一带一路历史人物”专栏撰稿人。

书籍目录


前言丝绸之路的1.0、2.0、3.0时代
引言关于“一带一路”,你需要了解的八个问题
第一章开路岁月
汉武帝:纵横捭阖开拓丝路
张骞:拉开丝绸之路的序幕
汉宣帝:以礼降服匈奴西羌
王昭君:丝路上的最美大使
班超:带着36人闯西域
汉安帝:东汉丝路上的最后荣光
鸠摩罗什:来自西域的译经大师
第二章丝路盛世
苏祗婆:陪嫁来的音乐家
玄奘:西天取经的“偷渡客”
王玄策:四访天竺的唐朝使者
女皇武则天:她的世界版图
阿倍仲麻吕:在大唐做官半世纪
鉴真:日本人眼中的佛学巅峰
第三章艰难前行
开闽三王:重振海上丝路
赵匡胤:开启海上繁荣
妈祖林默:海上丝路的女神
沈括:当官不如做个科学家
徐兢:写“高丽志”的大宋外交官
大理王段正严:历史上的段誉
成吉思汗:马背上的全球化
丘处机:西行万里劝大汗
八思巴:来自西藏的蒙古帝师
马可·波罗:让北京遇上威尼斯
黄道婆:改变世人穿衣风尚
第四章东西交汇
朱元璋:开列“不征之国”名单
朱棣:让世界看见中国
郑和:带19国使者回大明
三娘子:草原上“垂帘听政”
利玛窦:做中国知识分子的启蒙老师
康熙帝:开创了古代中国的荼蘼盛世
伍秉鉴:十三行走出的清代首富
郎世宁:漂洋过海来画画
……
第五章他者发现
后记

作者简介

序言
由人民日报社下属《环球人物》杂志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研究所青年学者吕文利撰写的《丝路记忆》即将出版,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应该向读者们推荐。
《丝路记忆》是为了阐述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历史背景而写作的。这是一本历史书,一本通俗的普及历史知识的读物。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构想;10月3日,在访问印度尼西亚时,他又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党和国家统合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后提出的,具有重大意义,现在已成为国家级顶层战略。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提出后,学术界特别是国际关系学、政治学、经济学等与现实紧密相关学科阐述“一带一路”意义的研究文章和著作较多。“一带一路”的现实意义需要加以阐述,但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历史根据是什么,更应该加以说明。这是历史学家应该做的事。《丝路记忆》一书是自从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以来,从历史学的角度,尤其是从历史普及读物角度出版的第一本论著。只有从历史学的角度把“一带一路”的历史根据讲清楚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历史纵深才清楚了。
大略翻阅一下,我以为这本书有以下特点:
一是以史实为准绳。
近些年,有个很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历史剧很热,无论是《芈月传》还是《甄嬛传》,无论是《康熙王朝》还是《雍正王朝》,都赚足了粉丝的眼球,可是另一方面,严肃的历史学家却不屑于做历史普及工作,致使“戏说”、“恶搞”历史的情况愈演愈烈。一些网络写手随便查找些资料后就根据想象天马行空了,一些历史剧不顾历史人物生活的时代,任意裁剪、割断联系,甚或无中生有、捕风捉影,张冠李戴的情况比比皆是,甚至出现了“我孝庄”的笑话,其直接后果是误导大众,造成人们历史知识的混乱,导致人们以轻佻的态度对待历史,对历史缺乏应有的敬畏,这种不尊重基本历史事实的现象是值得警惕的。
我认为,只要本着尊重历史真实精神来书写历史,来演绎历史剧,就是对读者负责,就是对历史负责。本书写作态度严谨,尊重史实,绝不因为是一本普及性的历史读物,就可以随意编造。本书的每个篇章都是在查阅大量历史资料基础上写成的。如康熙皇帝在内蒙古设置五路驿站,每个驿站以50户养站的制度,应该是作者在韩儒林先生等前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详细考订后形成的自己的研究成果。在今天的内蒙古各地,有一些叫五十家子乡、五十家子村的地名,甚至河北省平泉县还有北五十家子镇、南五十家子镇。为什么这么多地方偏爱“五十家子”这个地名?寻访村中老人,大多推测之词。看了本书《康熙帝》一篇就都明白了,原来这些都跟康熙时设置的驿站“五十家子”制度有关。本书《马可·波罗》一篇,说元代“在各个驿站之间,每隔三英里的地方就有一个小村落,大约由40户人家组成,其中住着步行信差,也同样为大汗服务”。这是不是就是“五十家子”制度的原型?养站的人员为何由元代的40户人家变成了清代的50户人家?我曾经向作者提出商榷,他说这正是他最近致力于研究的一个课题,希望尽快看到新的成果问世。把学术研究成果尽快普及到一般读者中去,这至少是历史研究的妙处之一,值得称赞。
二是论断令人耳目一新。
书中多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论断。如以历史划分法提出的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分为1.0、2.0、3.0时代,即秦汉开始直至元朝的1500多年是丝绸之路的1.0时代,明清时代是丝绸之路的2.0时代,现在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丝绸之路的3.0时代。这三个时代的划分法是以全球视野来关照的。大体来说,1.0时代主要是“中原”与“四夷”互动的过程,丝绸之路成为交流、交往、交融的重要桥梁。由此本书提出另外一个重要理论——嵌入式互动,即“嵌入式互动是以战争、和亲、通婚、贸易、和平、互助等为表达手段的一种横向的历史互动”。2.0时代是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时代。这个时代的特点是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有大量白银流入。但中国的经济应该是进入了一个数量增长但质量停滞的时代。到了清末,西方商人选择了鸦片作为替代品,当丝绸之路上一旦充斥这种邪恶的商品之后,丝绸之路就衰落了。另外,明清前期都有海禁政策,这是皇权集中的产物,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清代即便是废除海禁之后,乾隆皇帝还是把四口通商改为仅广州一口通商,目的是为了便于集中管理,也是“柔远之仁”的体现,所以统治者狭隘的视界也是丝绸之路衰落的标志之一。3.0时代当然就是现在这个时代。本书划分的丝绸之路三个时代特点清晰,逻辑性强,很令人信服。
丝绸之路衰落,我想在这里补充一点看法。14世纪至17世纪,奥斯曼帝国遮断了陆上丝路通道,是陆上丝路衰败的重要原因。16世纪以后海上丝路受阻,既与明清两代在初期实行海禁有关,也与西方资本主义兴起,海上通道被霸权国家控制,和平贸易受到抑制有关。总之,丝绸之路的兴起与衰落,都还值得历史学者下功夫探讨。
三是文字生动活泼。
历史书和历史故事有很广的受众面,人人都关注历史的由来与去向,问题是以什么样的语言、以什么样的形式让广大读者喜闻乐见。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说:“现在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统一的问题,是提高和普及统一的问题。”一直以来,我们在尊重史实基础上的“下里巴人”式的历史普及读物太少了。20世纪50年代末,以吴晗为首,组织各路专家撰写了普及读物历史小丛书,受到了读者的欢迎。这套“中国历史小丛书”,到1965年时出版147种,累计印数多达900万册。拥有如此多的读者,跟这套丛书语言的通俗性是分不开的。(《丝路记忆》这本书,行文风格不但通俗易懂,而且还幽默风趣,把严肃的历史很轻松地讲出,体现了作者的功力,一定会受到读者欢迎。本书中的文章先在《环球人物》发表,据说每期专栏文章刊出后,引起微信各公众号争相转载,点击量不下数万,表明读者如何欢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非常记录”栏目又邀请作者去主讲“丝路历史人物”,截至目前,已经主讲了12期,同样受到海外华人听众的欢迎。
四是由人物来看整个时代。
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人,正如本书所说,没有了人,没有人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将失去意义。所以我很欣赏“一带一路历史人物”专栏的定位,也很欣赏本书以人物为中心来展现整个时代的写作手法。选择的人物也较有代表性,不但有丝绸之路的决策者,也有参与者;不但有帝王,还有使者、商人、留学生、科学家、音乐家、探险家、宗教人物等等,领域广泛,而且注意选择较为“新鲜”的人物,如开闽三王、三娘子、斯文、赫定等等。有些人物以及他们在丝绸之路中的作用,是我们在其他历史书中不能轻易发现的。
每篇文章几千字,本书试图在这几千字中展现这个人物的一生和他背后所处的时代。给我印象较为深刻的是沈括,原来沈括给我们的印象比较固化,他是一个科学家,一生热爱科学,写出了科技史上的巨著《梦溪笔谈》。可是在古代传统社会里没有类似于现在中国科学院这样的研究机构,他靠什么为生?他还是要做官的,这是维持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他是王安石变法的得力干将,可是因为性格的原因,为了保住乌纱帽,他却在改革派和保守派中左右摇摆,最后仕途不顺,从而有时间和精力在最后的人生时光中写下了《梦溪笔谈》一书。从沈括的一生来了解他的贡献,了解他的著作在丝绸之路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使读者对这个人物感知得更加丰满,更有助于我们了解北宋王安石变法的时代。
在丝绸之路的决策和开拓上,本书也根据各个时代具体的历史情势来写,力图展现出一个个丰满的时代图景。总体而言,丝绸之路历史的大势是在曲折中前行。本书在写张骞时说:“一个国家再有大的战略,还要有能人与决策者一起实现,张骞与汉武帝就互相成就了‘凿空’西域与雄才大略的千古美名。”在“一带一路”这个新时代,更是呼唤具有“张骞精神”的人物出现。作者的描述,有深意在焉。
五是处处体现丝路精神。
本书每篇文章都在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作者也在有意使文章发挥“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的功能。在每篇文章的最后一两段话,实际上都是这个人物和这个时代的启示,这是经过仔细推敲后的总结之语,有的甚至有成为流行语的潜质,如“一代必有一代俊彦,一代俊彦必产生一代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丝绸之路,一半在实物,一半在书中”等等。相信,各类读者都会在本书中读出自己的趣味。
在我看来,丝路精神,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过的“计利当计天下利”的精神,这是一种典型的东方思维,或者说中国思维。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都需要发展。用剥夺别国来求自富,是欧美世界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采用的办法,叫作损人利己的办法。这是西方思维。历史已经证明,这种思维带给历史的影响是消极的,是不利于世界共同发展的。“计利当计天下利”,是以共赢追求共富的思维,是一家发展、家家发展,一国发展、各国共同发展的思维。共同发展,就是各国人民都要享受发展的红利,各国人民的福祉都要得到保障。“一带一路”就是这样的思维,就是用共赢的手段达到共富的目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提出后,受到世界各国广泛欢迎就是这个道理。
这本书是在《环球人物》杂志所开设的“一带一路历史人物”专栏的基础上结集出版的,写作周期为一年,凝聚了太多人的心血,创作过程,艰辛如此。《环球人物》杂志和吕文利同志嘱我为序,乃勉为命笔,希望《环球人物》杂志越办越好,希望吕文利同志在学术道路上越走越康庄。
张海鹏
2016年2月16日


 丝路记忆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