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浪子,别泊岸

出版日期:2016-3-10
ISBN:9787508656725
作者:李沐泽
页数:240页

内容概要

李沐泽,Lonely Planet品牌和市场总监、中国区发言人,参与撰写Lonely Planet《中亚》《蒙古》《50中国小镇》等指南。反复行走于世界的角落,周游四十余个国家,曾出版旅行笔记《这世界啊,随他去吧》。微博@某个旅人23号

书籍目录

丁丁张序:我有没有认真地告诉过你?
自序:你付出的每一颗糖都去了该去的地方
启程:世界辽阔,不要轻易束手就擒。
天堂之鸟
莫羡少年春衫薄
女嬉皮
路过:我四处漂泊,疲惫且满脸尘垢。
太平洋的风
别为法兰西哭泣
只有一个伦敦
柏林夜车
火车开往平壤
驻足:却是遗憾少见,有谁如愿。
离佛千万里
晴天见
终有弱水替沧海
醒来:堪慰唯有,彼岸可接。
不知须弥何处
春风无限恨
万物祭
必见辽阔之地
一直往南方开
回归:也无能为力,也无所畏惧。
美好、孤独又万水千山
我去世界的304天
如果这天地,最终会消失
后记:哪一位上帝会原谅我们呢?

作者简介

对生活恒久的探索,是一代代人出走的意义。因为世界就在那里,我们不得不去。
这本书是著名旅行品牌Lonely Planet市场和品牌总监、中国区发言人李沐泽的散文随笔。他有文学青年的一贯特质,真诚、低调,以谦逊之心观诸江河湖海,于是世界也回馈他以丰饶、深沉、包罗万象。在他的书里,那些美的照片,色彩像被水冲刷过一样猛烈;那些词句,读起来口齿生津,让人过目难忘。
这本书“在路上”诞生,所以带有强烈的过程痕迹。它把人生的阶段分为“启程、路过、驻足、醒来、回归”,以一种充满禅意的方式,记录各种人的生活态度、讲述那些可能会改变你对于世界看法的故事,旨在探讨百态人生千种选择,真诚衡量人的可能性与局限性。
这是一本关于出发和自我找寻的书。这里有一代代人的影子,那种矛盾的自我挣扎和毫无意外的无功而返。因为不知道生活即将被带往何方,继而无法承受这种无常中的必然。沐泽写那些挣扎于期待与现实之间的年轻人,记录普通生活的消耗,不断怀疑、继续坚信,完成精神上的成长。
看清自己需要残忍的勇气,如同那些最浅显的道理,需要花费时间才能懂得。这本书为我们展开命运丰富的可能,试图回答始终困惑我们的问题,走一段内心之旅,必见辽阔之地。


 你是浪子,别泊岸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条)

  •     《你是浪子,别泊岸》: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无奈这是一本关于旅行的书,作者因为工作关系,在欧洲旅行,带领我们从伦敦出发,游过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然后顺带把那看似遥远的非洲也给顺便给拿下了,作者最为豪华之举,是2012年穿越亚洲行,而在这之前,他于2009年毕业前,就已经完成了对中国大地的穿越。而作者的旅行路线中唯一一条我熟悉的路线,也就是在《一直往南开》中提到的由北京奔山西再奔河南到陕西再开往大西南的一条线,因此,作者的书,对我说有一种猎奇之感,而熟悉的路线里,我则希望看到的是另一个视角里看到的风景。正所谓,“十个人眼里有十个哈姆莱特”,又有所谓“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每一个路上的风景,因为你观看方式的不同,观看的心态迥异,路上碰到的同伴有差,因此,你感受到的路上的风景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在作者的熟悉的路线中,我也没有看到我所看到的世界。如此说来,《你是浪子,别泊岸》里,无论是我有限的熟悉过的地方,还是那些大片我无缘接近的地域,对我来说,都是陌生之地,这样,《你是浪子,别泊岸》每一个字眼,对我来说都是新鲜的。而尤其让我感到标心立异的是,作者在书中,不仅写了一个地方的风景与风俗,更写出了人心的世界。没有人的世界与风景,那还叫风景吗?那只是荒凉。中国古代文人说得好:“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只可看看七月半之人。”世界很大,其实能够看看的,让我们记忆深刻的,也是世界上的那些人。在书中,我看到几个关键词:摇滚、酒吧、旅行,可以说,它们合成了这本书的精神内核。而这些关键词,它们都隶属于青春,隶属于青春的热血与冲动。这使人想到张爱玲那句已经磨破了我们耳朵的话:“成名有早”。但是对于青春来说,什么样的东西不要早?你出行要早,你赚钱要早,哪怕你生孩子也要早,“早得子,早得福”,但是青春的年龄,要对付的东西太多,什么都要做得早,最后往往什么都迟延。但有一项事情,你非常容易能够做到,那就是“出发”,只要你有一腔热血,有一颗易动的心,有一份无惧的勇气,那么,只要迈动你的脚步,就可以把这件事,做得早,这就是“在路上”。这个理由,在书中被作者三番五次地传输给我们,令我们心领神会:“每个人的内心都有渴求流浪的一面,只是生活的束缚难免浇熄了这股冲动,因此,趁年轻去远方,才不会让自己后悔。”(P44)。生活与我们的关系无非是两种,一种是你在静,而世界在动,这是大多数人选择的被动的方式,你在静穆中去感受岁月的流痕,体味生活里的每一点冲刷你的况味,深度体验这种馈赠,也能写出深刻,普鲁斯特一生受制于身体没有远行之旅,但他厮守一隅静观涌动而来的生活,竟也写成了一部奇著《追忆似水年华》。而另一种是你在动,世界静等着你的洗劫,这就是旅行。这两种谁优谁劣?作者后来在书中,表达了另一层意思,就是在旅行中,当无边无际地涌上的自由,把自已的所有的日子淹没的时候,便会出现另一种不期而至的迷茫,这样,作者对旅行的剖析,便显得全面而立体了。作者这样写道:“当我在路上长时间旅行,处于一种漫散状态,几乎断绝了与社会基本面所有的往来,看似拥有了如风般的自由的时候,却如宗萨钦哲仁波所讲,我惶恐于我并没有能力去善用它。当自由无边无界扑面而来,全部属于我自己的时候,吊诡的是,它反而成了最让我困惑于该如何生活的东西。”(P207)作者精准地点到了路上的感觉的另一个层面,那就是你失去了被关注,失去了被制约,你放任着自我,也体验到了空虚——为对抗这种空虚,微信的“朋友圈”成为了一个旅者的代用品,这里能够找到一种虚拟的在现实中的朋友的感觉,这似乎成了旅者的暂时救急的精神家园,就像我们出门在外,会通过通讯向家里报平安,如果没有那一份牵连,我们可能就像是断线的风筝,在充分享受自由的时候,会不知飘向哪里。所以,费翔要唱“归来吧,游子”,因为流浪的感觉虽然很好,但是,当“心无所依”甚或过渡到“老无所依”之感涌上心头的时候,就会禁不住要扑回自己生存的大地,就像路遥在《人生》中写到的高加林,当他在外面折腾了一个够的时候,心里却依然空空荡荡,最后一头扑在了生存的故土,才找到了心灵的坚实的支撑。我们看到,作者在书中以很大的篇幅,描写了一帮同是“背包客”的同好者,他们的生存困境,正是困惑于在路上与在家里的两种矛盾情境中。那位北漂北京的女孩,打拼之余,离开了北京,到厦门开了一家旅店,但生意却并不顺利,甚至还因为经营问题,而被拘留过,而老家的父母,则迫切地要她相亲。其实,围绕在她身上的冲突,就是一个人生中本质上“你要动还是要静”的选择问题。青春有足够的热情支撑着你在动,但是,家庭的力量,则继承了一股传统的惯性力,迫切地要在你的“青春的动”上加载责任,配上义务,而不是青春的无所顾忌的任性。——因为你青春的目的,给了你冲动,也要求你完成人生最需要的本能冲动,“过了这个村,没有那个店”的可怕,正是那个逼婚女孩父母的忧心。他们何尝不知道青春的短促所在,何尝不知道“青春做什么都要早的”铁律?当青春可以容忍你为所欲为的时候,岁月也在剥夺着你的可能,让你被新一任的青春抛弃。这正是人生的一种困惑与迷茫所在,最理智的办法,就是在该收手的时候就收手,在青春将别的时刻,回到另一个年龄段的责任中去。就像“在路上”固然是一种青春的无所负累的潇洒境界,但是它不能代替生活的全部,不然的话,就必然会产生作者在书中写到的那一种“不知如何生活”的迷惘。在作者的书中,我们看到,一帮出入在胡同小店里的文艺女青年,都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为了一个异国的帅帅的小和尚,为了一个摇滚乐的乐手,她们奉送上了自己的爱与梦想,然后,再被环境与现实断裂,回归到现实中没有浪漫、没有摇滚、没有运动的静止中来。所以,在作者中的书中,我们还看到一种对岁月流逝的哀怨,这就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背后却很无奈”。作者写到,很多以前一起疯狂过、热血过的伙伴们,多数被家庭束缚住,俘虏过去了,而作者又敏锐地看到,新一帮年轻的一代从胡同里产生而出,成为激情、成为摇滚、成为行动的新的拥趸。世界是属于青年的。流行的激情,即使你想自己保真着,也要受到岁月的无情洗刷,就像当年风华正茂的女明星,你总有一天,要扮演母亲的角色。像刘晓庆那般,一直以奶奶的年纪乐此不疲地演绎着少女的角色,有一天,她会脱节到终身都没有机会扮演一个母亲、一个奶奶的形象。就像王安忆在《长恨歌》里写到的“老克蜡”,在他的不属于他的年纪中,抢夺了青春时的风情,必然要遭遇到生活的严惩。这种青春与中年的失落感,也弥散在作者的反思中,作者一直拷问旅行的意义,实际上也是追问着青春的意义,追问着人生的价值所在。这也使得作者的书里,不仅仅是一本游记,更是一本人生的思考,是对人生的价值的终极问询。而在作者的哲理思索中,除了从王朔等作家以及摇滚乐歌词中剪辑出片言只语来论证内心的境遇,作者还大量地采纳了佛教的思想,来融化人生“静与动”之间的二律背反,而作者在中国西部及佛教之源的游踪与身体力行,也得来全不费功夫地拈取了那一份补充心灵、慰藉心灵的灵音圣语来填补在路上的精神空虚。由此可见,人生的感悟与路上的风景相得益彰,合成了这本书,使作者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在路上的旅行纪录,更是一本人生之旅的哲理沉淀。“在路上”,是我们人生的本色,我们必须一直前先,我们不能泊岸,因为那意味着停顿。有了在路上的经验与体验,我们会更好地善待人生的行进,人生的迈步。
  •     我很少看电子书,就算有也是自己去各大看书的app下载,这是第一次看他人传给我的电子书,也是第一次发现自己在看电子书还能连简介,出版信息都看。但是不得不说,还是发现了一些东西,比如,目录的链接很像一首诗歌,也像是一个人历尽生活的洗礼之后所有的豁达与清醒感慨。从启程,路过到回归,在书中讲述这一段旅途的故事是那么地轻而易举,故事中的人也显得可爱和生动,可是心路历程与这现实生活中的曲折自是只有作者自己能懂,能自解,把其生活历程化为一本书也不过是想把故事说出来寻找在茫茫人海里的一丝慰藉。很喜欢作者在路上的时光,很自由,像西北狂乱的风。“山上的花儿,你自己开自己长,你就自己摇晃。路上的人啊,你自己走自己停,你就自己张望。”对于作者在路上遇到的人,遇到的事也是好奇,能在从延安坐大巴到壶口瀑布的车上遇到了一个小姑娘,小姑娘在说自己还没去到天安门去看看,但是老说以后又怕随便嫁了人之后就走不了了;能去台北龙应台基金会当义工的时候,遇上在台湾居住的大陆人,并一起吃了一顿晚饭,交谈了一个晚上。就这样,路上的时光里好像没坏人,也没有那么多的欺骗与难处,遇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人我们攀谈几句,是不认识但是并不妨碍我们交心一段,坦白一场,然后我们又彼此分开,前往自己想去的方向。在作者的眼里只看到的到开心的事,路上的风景,有趣的人,摇滚乐,朋友和天下。一直在说自由但是作者的内心好像又是一个矛盾体。比如一面承认自己追逐的梦想和青春,勇敢的奋斗过就算了,梦想是不能永高于生活,但是另一面自己又在不断的上路,自我挣扎于内心的困顿和苦楚,告诫自己千万千万不要泊岸。所以本书的书名更像是作者在告诫自己,路上的自己才是真真正正的那个自己,而一旦是浪子,就注定要一直在路上,不要泊岸,就算是有安定的时候,“柴米油盐了一阵发现也不是,还是有说不出的东西在煎熬内心。出路很重要,但需要时时寻找,且不易找到。”作者并不是一个能靠岸的人。作者在说到宁夏那一段想要孩子但是又不想步入婚姻生活的故事里,总觉得做了决定的宁夏身上也像作者的另一个自己,像虽然不会对宁夏的生活做出评价但是对于宁夏的做法却说一句“有预感”,是因为知道彼此身上有相像的地方吧,所以才会有预感,也才会有那一段感慨--“我一直在走各种极端,一直裁判自己。在我生命里总有锋利的剑,有变幻的长披风,有黑鸽子和圣女崇拜,我生怕学会宽恕自己”这一段感慨又像极了作者的内心。“生怕学会宽恕自己”,可是人呐,你要知道活得太清醒会难过,时时刻刻走在极端,一直拿着把利剑来裁判自己,纠结于自我,纠结于事物和是非曲直,太过清醒的人看的太透,会让自己辩不清方向;活得懵懂的人又不够清醒,会让自己遮住双眼。而远走路上的人,见的到风景与人,可是却一直在找自己的内心。
  •     以前听朋友开玩笑说,你这个人呀,就是心未定。放在以前,听一听,笑一笑。如果是现在,我会有意识地问自己为什么心未定,我内心真正追求是什么,我的真实想法是什么,我是否坦诚地面对了真实的自我。我知道我再也不能自欺欺人了。这本书里的这段旅行也是在不停地自问,不停地在探索那一个隐藏的自我。仿佛米糕与米糕的米店、机灵的沙发客小仙、草菇、南瓜、只活到三十的阿港、三年都在行李箱里的Sarah、对初恋念念不忘的回不了“家”的老蒋还有作者,都曾经一个个真实在与我面对面过。他们就像一群出走者,也是一群实践者。我觉得书中提到的一个问题,旅行之后所面对的“痛苦”,Mr沐泽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预警。让我联想起五四之后,刮起过鼓励女性出走的浪潮,其中有不乏有鲁迅、张爱玲、苏青等人提出“娜拉出走以后怎么办”的思考。许多人在旅行前,可能没有预料到,在旅行之后重新回归社会的艰难。暗中标号价格的命运之礼,唱得是冰与火之歌。在看Mr.沐泽在西安TED演讲时,其中提到的一个读者留言也让我为之一振:这段旅行,他必将在以后长久琐碎的生活里,像嵌在体内的金子一样,某一刻突然发起光来。我想,不光是旅行,只要你曾经认真热爱过某一事物、某一目标,并为之不计得失地付出,这样的生活体验也会是镶嵌在你体内的金子,在你困顿的时候扶你一把。书中的旅行也会告诉你生活的真相。记得书中Mr.沐泽提到自己的背包从一开始塞满了各种生活用品,到最后只剩一块香皂时,对不起,书这一头的我傻傻地笑了。这让我想起山下英子提出的“断舍离”理念,简单点说就是放下对多余物质的执念。有点极简主义的意味。在旅行中,脱离了物质对自己的严重束缚,然后明白:原来作为一个人要生活下去所依赖的物质其实可以是 “一块香皂”。说个乐事,以前有个朋友是个狂热的爱书分子,对待他的书有一串要求:不能折,不能划,不能磨损,必须洗完手才能看书,而且看书的姿势也规定了。当时我们开玩笑说,不是你拥有了书,而是书拥有了你。你细细观察,会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执念。书中有对自由、选择、死亡、“斯通纳”们的解读,有人生多样化摆在你面前。人是会思考的动物,会对自己的人生、自己要走的路充满了困惑。“路是走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一个朋友对我说的话像广场上的钟声一样,一遍一遍回荡着。未来是可亲的,因为她的不确定;未来是可怖的,因为她的不确定。不想成为“漂流者”,走哪一条路貌似是人人可能会遇到的艰难选择。毕竟没有哪位仙人的香炉在炼后悔药。前一段时间,看过一个关于选择的TED演讲。有个观点值得贴墙上大赞。Ruth Chang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懂得去创造原由去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所以在面对艰难选择时,直接审视自己能把身心与精力放在何处,自己究竟追求什么。艰难选择不再是你的困惑、你的恐惧,而是机遇。在不断地这种机遇中,我们最终能够成就那个与众不同的自己。我很庆幸听到这个观点。因为很多人对未知命运充满担忧(包括我的猫)。如果你认为未知命运是“嫌疑犯X”,你借口不知道他的体态特征、留下的痕迹证据、犯罪动机等等,即便是阿加莎-克里斯蒂或许也没办法给你一个圆满的故事结局。换一个Ruth Chang的角度看问题,或许你内心会与我一样豁然开朗。宫崎骏《猫的报恩》有一句话说:我始终相信,在这个世界上,一定有另一个自己,在做着我不敢做的事,在过着我想过的生活。然后,雪佛兰创酷的广告结尾时回答是:那为什么不是这个你!对呀,那为什么不是这个你呢?我相信每个人都愿意成为那个真正的自己,那个时候你能心平气和地跟自己对话,不愿再“出走”。

精彩短评 (总计36条)

  •     早年在某处看过“火车开往平壤”这篇,没想到在这里遇见,旅行并没有那么神圣化,出行一趟就可以包治事业或感情上的百病,更多的在于自己和自己独处的意义。
  •     文章有点深刻,似乎超越了我现在的年龄。
  •     2颗星送给名字
  •     旅行其实改变不了什么,无用之事但却必需
  •     你是浪子别泊岸 清风是你的翅膀 太阳带给你光芒 泊岸却令你枯乾 最喜欢《终有弱水替沧海》这个故事......
  •     如果你能忍受“矫情”的话,那这本书还不错。
  •     2016-03-11-31@dangdang
  •     今天4月23号读书日赶上李沐泽的新书分享,于是买了本读。文字里有他作为文艺青年的坚持,很真实,写了收获也写出了困惑。明明很年轻的人,书里却时刻透着“青春逝去”的沧桑感,难道旅行多了,阅历丰富了,人反倒会容易觉得自己老了吗?
  •     保持渴望且不贪恋,保持敬畏且不恐慌! 不轻易束手就擒
  •     比起琐碎的人、事、情,更渴望看到山川江海,好吃好喝,一个大写的俗
  •     看到一半的时候我给他三星,快要看完的时候我想应该是四星吧。开头时的文字有点做作和矫情,后面部分的文章我比较喜欢,作者带我进入了我没去过的地方,给了我不一样的人生思考方向。有些地方我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去,看这种类似游记的书,加上作者给你输入的一些想法、观点还是蛮不错的。
  •     旅行的意义,有的时候就是那一瞬间的感慨,值得一看。
  •     对于一个曾经也有在路上走过的我来说,那些内心挣扎与自我找寻都是感同身受的,可能没有走过的人是不太能懂得那种内心的成长变化。 李沐泽是我最喜欢的旅行作者,没有之一。可惜曾经在路上擦肩而过…没有能遇到,算是我内心的一个遗憾吧~
  •     沐泽兄的新作。每个人的成长,其实都会碰上许多令人困惑、棘手的事,在那些暧昧不明的陌生关系中,毫不避讳的伤痕和诱惑中,仿佛你我也能感同身受;倾听浪子的心声,以为可以挽他泊岸,到头只不过是对爱恋错误的投射。而他,点一根烟,拉上窗帘,假装这夜还没有过完。我们都一样。
  •     讀完好像游了一遍全世界,我只能說,旅行,不斷拓展人生的寬度~
  •     1
  •     这本书把我读抑郁了,作者的生活是我长期以来羡慕的,我也曾有过说出发就行动的青春,只是路上经历的一切我似乎都忘记了,而这本书让我有想起那种种的迷茫与退缩。生活不会改变,除非你改变自己。李木泽的第一本书关于他的亚欧非大陆慢行,那个时候我正每天守着他的微博更新,读来像是跟着他一起走过那些国家。这本书更多的关于为何上路,回来之后将面对的生活,比较不喜欢的一点是穿插着太多的民谣和摇滚。
  •     彩页的读者书评比正文好看
  •     一代又一代的迷茫
  •     越看越耐看,浏览作者大半个地球的阅历;共悟旅途中的人生深度和自由。
  •     你要为见识内心的疯癫付出代价。哪里可能既安稳又能满世界浪荡。
  •     你离开我,就是旅行的意义。
  •     生命中的火忽明忽暗,一遍遍找寻自己的内心,见山,见水,见世界,遇见自己。
  •     说实话还是更喜欢作者的第一本书 也许那本书里有上帝握着他手的时间比较长吧~看他的第一本书看的比较晚 心潮澎湃的期待第二本作者写他怎样回到原本的生活和后来去过的地方 没想到这本是前奏 一些更早之前的旅行 而且这本更着重去写人 最喜欢的是作者的一些感悟 期待下一本
  •     一颗星给名字
  •     自由。
  •     心随风起,葬身荒野亦无悔。
  •     不算好也不算坏,实验第六本完成。旅游也是很个人的事情,即便分享了也无法感同身受。更不愿通过别人的眼睛看世界。
  •     真心觉得没有第一本好看,也可能是我变得不喜欢了
  •     读他的书能让思绪跟着作者周游世界各地
  •     my little airport?
  •     一本关于旅行的书。大体还行,蛮舒服的。只是某些文字过于矫情和做作。
  •     有金句 摘了不少
  •     有些话看得我蛋疼。有些话看得我流泪。
  •     大写的矫情,字里行间的做作倒是从未“泊岸”。尼佬这个点赞太委屈,应该不是炮友旧情就是上司淫威。
  •     挺失望的 没有第一本看的时候那种热血沸腾 可能是我长大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