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道湾十一号

出版日期:2015-7
ISBN:9787807680822
作者:黄乔生
页数:357页

内容概要

黄乔生,1964年生,河南南阳人,现任北京鲁迅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鲁迅研究月刊》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鲁迅研究会秘书长。长期从事鲁迅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编辑出版了《回望鲁迅》(22卷),《回望周作人》(8卷)等史料丛书,著有《度尽劫波——周氏三兄弟》、《自然与人生的盛宴——莎士比亚戏剧》、《鲁迅与胡风》、《鲁迅图传》、《鲁迅像传》、《鲁迅:战士与文人》等。另有译作多种。

书籍目录

一 四合院………1
二 全家福………17
三 文学合作社………31
四 宾客………51
五 《阿Q 正传》………75
六 求学和就医………91
七 信仰………119
八 离散………131
九 自己的园地………157
十 苦雨·苦茶………167
十一 知堂………185
十二 “日本店”………197
十三 刺客………215
十四 周公馆………227
十五 囹圄………243
十六 恩仇………265
十七 余光………287
十八 房产………305
后记………315
附录:
周氏兄弟与八道湾十一号………325
参考书目………337
鸣谢………339

作者简介

本书以鲁迅、周作人在北京的寓所——北京市西城区八道湾十一号为空间线索,以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跨度为经,将周氏兄弟的私人生活轨迹和中国文化、社会、政治变迁的重大事件熔为一体,从新的角度呈现了对这两位文化巨人的深刻认识。作者是国内鲁迅研究的知名学者和专家,围绕八道湾十一号相关 史料、人物、细节,做了详细的考证,带有保存文化遗产的强烈责任感。
对鲁迅、周作人兄弟失和、以及周作人投靠日本人等重大事件,都做了详细的还原和分析,既无文过饰非,也无过度批判。 涉及周氏兄弟的亲情、家庭、子女、社会关系以及社会活动。周作人将鲁迅逼出家门、抗战之后投靠日本附逆、在建国后的遭遇、靠翻译和提供鲁迅史料赚取稿费和社会名声为生、凄凉终老等,娓娓道来。作者笔力深厚,炉火纯青,文字经得起咀嚼和回味,并令人唏嘘感慨。


 八道湾十一号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鲁迅和周作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他们早期的经历很相似,但是生命轨迹和文学历程却大相径庭。打个比方,鲁迅就像是一座活火山,随时迸发出炽热的岩流,摧毁坚冰与冷漠,肥沃野草丛生的大地;周作人则是一鸟语花香的山谷,流水潺潺,生机盎然,有着自然天成的秩序,有着理性的美好;鲁迅是孤夜铁屋中一柄青锋剑,周作人是插屏上的折枝花,前者锋利无匹,后者枯瘦恬淡,一个俨然斗士,一个纯然隐士,这就是他们的不同。近些年比照来研究民国人物的书颇不少,二周兄弟依旧是最热门的话题,这就不得不提一个人,和最近看的一本书,这就是黄乔生先生和他的新作《八道湾十一号》。作者是鲁迅研究界的著名学者,长期致力于二周兄弟的研究(曾著有《度尽劫波——周氏三兄弟》),对文学史料了然于心,故而能从海量的信息中抽取经纬,重构历史的真实。《八道湾十一号》从1919年7月鲁迅在北京八道湾十一号购房开始,至当年年底周建人也搬进去,拉开了三兄弟同在一屋檐下生活的序幕。欧洲人不厌其烦的讲述他们文化大师的生活,尤以巴黎为最,非但民众喜闻乐见的八卦被翻得底朝天,就连居住过的屋舍也大都钉着特别的铭牌,以其证明一座城市同时也是人文属性的存在。八道湾十一号不但是鲁迅和周作人这两位文学大师的居所,更是一座城市最珍贵的记忆。新文化运动期间,蔡元培、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俱曾拜访过这个院落,其中不乏常客,他们在凉风夜月之下谈古论今,指陈时事,探究学问,某种意义上这座小院是当时北平城最具先锋意义的“沙龙”场所。当然了,相较于被人们高度关注的“历史场所”,从普通的私人居所(包括其变迁)的角度来看八道湾十一号,更加有助于我们理解两位大师和他们所处乃至之后的时代,这也是这本书最有价值的部分。八道湾十一号的豆灯之下诞生了《阿Q正传》,孕育了《苦茶随笔》,同时也藏着作为人的悲辛与欢乐。作家的生活并不纯然是笙箫歌赋,还有柴米油盐酱醋茶,普通人所要承受的一切他们无一可豁免,甚至更多更大。鲁迅与朱安无爱的婚姻,兄弟间的龃龉,时代风潮对家庭的冲击,都不能因着一个坚固的屋檐而消弭。在居住了约四年之后,二周兄弟失和,鲁迅搬出了八道湾移居砖塔胡同,后来更是离京南下,辗转于厦门,广州,最终落脚上海,他始终保持着斗士的热望,以笔为刀,游刃肯綮,解国民性之弊。而周作人则把更多的精力转向生活的趣味,或者说寻求某种自由与节制。也就是说,与五四运动以来的高歌猛进相比,这时候的周作人开始转向,从一个斗士转为一个隐士。实际上,周作人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健将,其思想的激烈程度丝毫不输于乃兄,只是在表达上比较温和而已。他将民国以来发生的一切称为“故鬼重来”,也就是说先前曾经发生过的一切在民国以后丝毫未曾改观,这不能不令他感到一种巨大的历史虚无。这种虚无感势必成为孤独,并陷入巨大的虚空,这种虚空在鲁迅身上同样存在。早先鲁迅在绍兴会馆里钞古碑,宁不是一种“隐”吗?写《野草》时的那种内怀煎熬的心境,没有虚无的游魂吗?只是鲁迅是先隐士后战士,周作人是先战士后隐士罢了。周作人在清雅的书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散文风格,乃至人生态度。作者在其著作中称,周氏散文是那个时代风尚的一种表征,是文人对抗俗世的一种姿态,这是很中肯的。他还特别谈及废名对周作人的理解,比附于陶渊明,说陶诗不但前无古人,而且后亦无来者,然而这也只是略取其意而已。周氏的隐士之风,有别于中国传统的隐士,更接近美国的梭罗,是不放弃思想的责任的。关于这一点,在其后期庞杂的译著中有着有力佐证,不必赘述了。在这本书的后记里,作者非常详尽的叙述了八道湾在经过时光变迁和城市改造后的现状,毕竟是保存了下来,这是非常可喜的。我们纵然已无法重新走过周氏三兄弟漫步的胡同,然而毕竟可以通过书籍和那一个院落的遗存,来寄托我们的思古幽情。在萧萧的风吹树木的声潮里,疑心是下雨了吧。在丁香花的酴醾的气味里,念及杜甫的《丁香》诗。
  •     一、八道湾十一号发生过什么  在北京这个名人故居多如牛毛的城市,我们很少会对一个地址格外印象深刻。八道湾十一号虽然是周氏三兄弟曾住过的地方,如果不是黄乔生写了一本《八道湾十一号》的书,恐怕这个地点不会进入大众的视野。  因为曾经附逆的缘故,周作人身后的待遇与鲁迅不啻霄壤,一部中国近现代史,恐怕只有在文学史里才给过周作人部分名誉。在思想史、政治史、中日关系史上,周作人始终是被批判的对象,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并不能只看成“政治正确”,而是历史不得不有所褒贬,不能纯粹以文学一概而论。文学与学术尚且如此,那么“故居”的命运更可想而知。八道湾十一号是鲁迅卖掉绍兴老宅,亲自挑选、亲手办理过户,原准备在北京长期安家的宅邸。但因为二周反目,鲁迅仅仅在这里住了四年就“被迫”搬出,而周作人却几乎一直住到死,他的散文、信笺里常常提到的“苦雨斋”,正是八道湾十一号。因此,这座宅子是货真价实的周作人故居,但因为他的身份,房子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而且能够被保存下来,终究还是拜鲁迅名声所赐。  但是,八道湾十一号里发生的种种事情,有两件事是现代文学史无论如何都无法绕过去的大事件。一件自然是二周反目,另一件则是鲁迅在这里写了小说《阿Q正传》,使得“国民性”问题成为中国现代文学最重要、最核心的主题之一,也是思考中国近代革命的重要切入点。由此,八道湾十一号成为了一个非常特殊的“场域”,可以帮助我们从“空间”的角度理解这两个事件。我们会发现,首先,这两个事件都必须以二周共同居住在同一个地点为背景,换言之,如果没有八道湾十一号,这两个事件不会以这种方式出现;深入观察,这两个事件并非悬隔无关,二周在私人关系上的反目与后来在思想上的分道扬镳具有一致性。  我们不妨从《阿Q正传》说起。二、阿Q与周作人  阿Q,国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阿Q的背后主要是国民性问题。在中国,一个人从中学阶段就通过鲁迅的作品参与到国民性的讨论中,这也使得人们习惯于把鲁迅与国民性紧密联系在一起。但同时,我们也知道,鲁迅在八道湾十一号写《阿Q正传》的时候,周作人和他同在一个屋檐下。鲁迅在写作过程中,是否和周作人谈论起这部小说,我们当然无从知晓,但小说发表后不久,周作人就以“仲密”的笔名在《晨报副镌》上撰写了评论文章,坦然承认“我同《阿Q正传》的著者是相识的”“约略知道这著作的主旨”。更重要的,周作人这篇文章也谈到了国民性:      但是国民性实是奇妙的东西,这篇小说里收纳这许多外国的分子,但其结果,对于斯拉夫族,有了他的大陆的迫压的气氛,而没有那“笑中的泪”。对于日本有了他的东方的奇异的花样,而没有那“俳味”。这一句话,我相信可以当做他的褒词,但一面就当做他的贬词,却也未始不可。多理性而少情热,多憎而少爱……这样的冷空气,或者于许多人的蔷薇色的心上,给予一种不愉快的接触,但我的私见以为也是不可少的,至少在中国现代社会里。阿Q这人是中国一切的“谱”——新名词称做“传统”——的结晶。正如许多研究者所指出的,周作人主要是从文学的角度触及到“国民性”的,他虽然也提到阿Q是中国人的传统的结晶,但他的“国民性”首先并不在思想的意义上展开,更多的是一种能够被文学所表达的性格、气质,是与斯拉夫人、日本人、英国人等等所“不同”的性格。这就与鲁迅所极力针砭的国民性有些不同。  汪晖在《阿Q生命的六个瞬间》中,也针对二周对国民性的不同态度展开论述。汪晖敏锐的注意到,二周虽然都在谈论国民性,但差异非常大,“周作人……并没有鲁迅那种对于中国国民性的痛心疾首的意思”。但是,汪晖的目的是通过周作人来反衬鲁迅,从而进入他这本书的真正主题:国民性并不是单面的,同时具有自我革命的本能,阿Q在生命中的瞬间中表达出的革命的本能,意味着在过去和今后革命的(左翼的)意识均将在国民中存在。  汪晖并没有聚焦周作人与鲁迅的差异,但在我看来,周作人的这篇文章已经暗示了两人在思想上明显的裂痕。二周在八道湾十一号对国民性这一根本性问题形成了完全不同的论述,日后即便没有所谓反目的事件,他们也必将在思想上背道而驰、分道扬镳。  何以见得?三、国民性是何种寓言?  国民性也常常被称为民族性。这就意味着起码要有一个“国”和“民族”作为大前提。在传统中国,没有国土只有天下,没有国家只有朝廷,因此,不论是国民性所指向的“国”,还是民族性所指向的“民族”,都是一个东西,那就是民族国家。  问题又来了,中国是在19世纪才逐渐建立民族国家的,而且这个过程至今尚未结束。即使在民族国家的发祥地欧洲,也不过是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运动先后兴起的产物。那么,在中国步入民族国家之前的数千年岁月里,中国这块土地上生活的居民是否有“国民性”?如果有,那为什么要用“国民”这么“现代”的词修饰这一性格呢?如果没有,那又为何普遍将这种性格上溯到传统呢?  或许有人会认为这是一种概念上的咬文嚼字,其实不然。  汪晖在《阿Q生命中的六个瞬间》里归纳,国民性有两种不同的叙事,一种是农民性,一种是民族性:农民性是中共批评家对小说的解读向度,目的很容易理解,把阿Q这一“农民性典型”纳入阶级革命的话语,从而预示着落后阶级必将被淘汰;民族性更多的是“五四”批评家的解读向度,认为阿Q是民族的隐喻,在各个阶层身上都有,落后的是整个民族本身。在处理这两种不同向度的“国民性”时,汪晖的策略是指出这两者并非反题,“《阿Q正传》对于辛亥革命和农民或雇工阶级的探索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没有理由用国民性问题加以否定”,实际上,汪晖是用民族性来概括了农民性,从而马上转入他这本书的主题,努力从作为被改造对象的国民性中找到一些“革命的本能”,不再就何谓国民性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显然,汪晖并没有涉及国民性是否在传统中国人身上存在这一问题。而这恰恰是本文的核心:国民性不可能是在中国步入民族国家时才横空出世的,在古代中国一定存在,不然鲁迅的写作根本无法理解。如果我们承认儒家确实是古代中国最为核心的主体思想,那么,儒家话语中关于君子和小人的论述,恰好可以解释这一问题。  国民性其实就是“小人性”。  关于君子与小人,我们不必引经据典,择其简要言之,在儒家的道德秩序里,人与人是有高低之分的,但这种区分并不因为阶级,也与官职、财富、华夷等无关,而是基于是否具有向善的主动性。君子具备独立的意志和人格,具有修习道德(不是私德)的动力;小人并不是恶人、坏人、罪人,而是不具备独立意志和人格,没有自我向善动力的人。总之,君子在道德和政治上可以“自治”,而小人在道德和政治上无法“自治”,只能依附于他者或他物。君子与小人的区分也不是固化的,只要小人效仿君子的行为,仍然可以成为社会的积极力量,所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而已。  在《阿Q正传》中,如果我们不只盯着阿Q本人,就会发现阿Q和小说里的其他人都是一样的,无论是有钱有势的“赵家人”,还是和他身处同样地位的人,在鲁迅笔下都没有独立的意志和人格,只是随波逐流,欺软怕硬,见风使舵。周作人评论说:“阿Q是中国一切的谱的结晶,没有自己的意志而以社会因袭的惯例为其意志的人。”这与儒家对小人的描述几乎一致。但是,难道这一定仅仅是中国人的结晶吗?在传统中国,既没有民族这个“想象的共同体”,也没有现代国家,君子与小人的分野本质是普世的,任何人,不论是东洋人还是西洋人,不论是政府官员还是荷锄农夫,道德水平总有高下。我们不能因为鲁迅的小说写的是中国人,所以这种小人性就等同于中国人的人性,正如我们不能因为哲学盛行于古希腊古罗马,所以哲学家也只能是希腊罗马人一样。  那么,小人性如何演变为国民性呢?  根本原因就在于,儒家所设想的道德秩序更多的是一种良好的理想,很难说已经实现。尽管儒家的确建立了一整套的政教体系,但远没有达到理想化的图景。晚清和五四思想家批判两千多年的传统中国是“秦政”,其实并不与儒家高倡三代之治有着根本矛盾。在良好的儒家道德秩序中,小人性始终被君子性所束缚,但君子固穷的事实才是屡见不鲜。回望传统中国,小人性的表现更加淋漓尽致。近代以来,中国从天下帝国逐步转变为民族国家,其中巨变之一是儒家政教体系的瓦解,此后,君子与小人的区分在思想层面或许还有一定意义,在法律、政治、经济等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上,均已无从措置。换言之,除了道德之外,君子和小人的一切权利义务是平等的,小人性被彻底解放了。  客观的说,现代中国从传统中国而来,其国民性本应同时包含君子性和小人性。但在实际中,小人性似乎占据了主流,当人们在讨论国民性的时候,也就几乎是把国民性作为小人性来看待了。汪晖努力从阿Q的瞬间里寻觅的那些革命性的蛛丝马迹,试图验证阿Q也有着反抗的、独立的、追求自尊的本能,倒不如说,这种个体独立、自尊和向善的道德主动,就是从古至今始终存在的君子性。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家的主张始终从道德层面对现实具有批判性。  所以,我认为阿Q的国民性寓言,就是儒家意义上的小人性寓言。它不仅存在于传统中国,也不仅只在二十世纪的鲁镇出现,在今天和将来,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着。四、二周的分歧  面对这样一种国民性寓言,二周的选择渐行渐远。  鲁迅是绝望的。古代的儒者每当遇到社会问题,要么如孟子法先王,要么如荀子法后王,总能找到一套东西来支撑。而鲁迅却发现,往来四方、上下前后,都是一样的黑暗。他既对传统中国那种秩序的、死板的、僵化的、吃人的力量进行批判;又对小人人格日益占据上风,革命党人的相互吞噬而感到反感。鲁迅或许的确是“革命的一面镜子”,但很难说是左翼革命的实践先驱。他试图唤起的先驱者,既不是革命党人,也不可能专属于某个阶级,而是那些意识到了小人性,具备了独立意志,从而摆脱小人性的人。借助于汪晖的分析,鲁迅并没有自外于国民性,因为国民性本身就包含了君子与小人的两种性格,前者意味着对善的积极追求,后者则意味着消极放弃。  周作人则不同。在关于《阿Q正传》的评论中,他虽然从文学而非思想的角度切入国民性,但他的确将这种国民性等同于民族性,而且,他也认为这是中国特有的“谱”。国民性被文学化,也就可以被转化为审美对象,成为审美者的客体。周作人从而轻盈的从国民性中跳脱出来,仿佛他并不属于这国民性。既然国民性在他这里并非普世存在,那么他一定会去追求符合自己审美趣味的国民性。他在日本身上发现了传统与革命的渐变线,于是欣然由审美而达于政治,实现了脱中入日的心路历程。  因此,二周的反目尽管是私人关系的破裂,但他们的思想从一开始就有着巨大的分歧。在八道湾十一号,同时面对国民性这一问题时,鲁迅的绝望反而会孕育力量,周作人的失望则会催促他尽快离开,前者的情绪是痛苦的,后者则是厌恶。五、回到八道湾十一号  近现代文人、学者等知识分子之间的交往、对话和笔战,主要基于报刊杂志等媒体和书籍展开。像二周这样在同一个屋檐下共同参与现代思想史与文学史的情况并不多见。因此,二周的反目与《阿Q正传》的传播,都与八道湾十一号关系密切。当然,这两个事件本身并没有直接关系,但倘若没有八道湾十一号这个场域,一切的面目或许不同。  这就是历史的偶然性吧,也是历史的魅力所在。八道湾十一号的意义在于:当我们回顾往事时,原本独立的具体事件被这个空间聚拢在一起,使得事件超越了“史料”的范畴,成为思想史与文学史上一些重大问题的修辞和隐喻。
  •     “苦雨斋”、“苦茶庵”、“苦住庵”,这是周作人为自己的书房或居处用过的名字,均脱不开一个“苦”字。“苦雨斋”缘于八道湾的后院地势低洼,每逢多雨时节便积水,甚至淹到书房里,是为一苦。“苦茶”则说一种寂寞的心态,以这味苦稍解心苦。周作人在《苦茶随笔》的“小引”中曾写道:“苦茶并不是好吃的,平常的茶小孩也要到十几岁才肯喝,咽一口酽茶觉得爽快,这是大人的可怜处。人生的‘苦甜’,如古希腊女诗人之称恋爱,《诗》云,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这句老话来得恰好。” 兄弟失和,因着妻子的病几无宁日,时局不明,大家庭生计的重担,自我难于被理解,等等,每一样都是苦,怕是心苦还大于身苦。黄乔生在书中另解释道:“苦雨是外力的入侵,苦茶则是自我的选择……成年人已尝尽人间苦味,不但不怕苦,且有些自虐式的偏爱苦的东西,正所谓苦中作乐。” “苦住”就是乱世里的求存了,至少周作人自己如此认识。1937年北大南迁,周作人思量后,决定留北。一是迫于家中人口太多(加上当时同样留下的鲁老太太和朱安,至少有九口),无法举家南下,二是也领受了留下保护校产的任务,便不再另作打算了,决心“苦住”。对这一决定,周作人表现出的是自己的理智,和解放后他在考虑留在新政权的北京还是南下至台湾或香港时,有着颇类似的理性,即在当时的情形下,去到哪里都难以实现真正地安身,与其前路不明,不如存身当下。周作人写自己:“不佞乃是少信者,既无耶和华的天国,也没有阿弥陀佛的净土,签发到手的乃是这南瞻步洲的摩诃至那一块地方,那么只好住下来,别无乐行的大志愿,反正在中国旅行也是很辛苦的,何必更去多寻苦吃呢?”“南瞻步洲”、“摩诃至那”是梵语,指的就是这世界地域上的中国。从中似乎可以看出,对于留北一事,周作人看得并没有那么“具体”,仿佛对他而言,留北是内括在“活在中国”这件事里的,因此留北和南下从这一点看并无本质分别,更谈不上政治的考量,就只是根据现实生计而做的理性选择。而选择就必然伴随着代价。为了大家庭的生计留下来,也就为了这样的生计逐渐在外人眼中看为越陷越深。1938年出席东亚文化协会并当选委员,1939年任伪北大文学院院长,1940年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1941年任伪教育总署督办,1942年随汪精卫参加庆祝伪满洲国成立十周年,1943年被汪精卫追认为伪国府委员。这期间周作人的薪水极高,八道湾十一号也经历了扩地重修,花费不菲。纵然周作人出席各样活动,出任各类职务时,都显得懒懒,但“节节高升”的现实和体面的生活水准,不可能不引起“爱国的”愤恨。外界越是议论,他仿佛越是不辩解的态度。“有同事将南行,曾嘱其向王教长蒋校长代为同人致一言,请勿视留北诸人为李陵,却当作苏武看为宜。此意亦可以奉告别位关心我们的人,至于有人如何怀疑或误解,殊不能知,亦无从一一解释也。” 事实上,若仅就事论事,周作人在这期间参与的事件,确实没有可以严重到通敌的程度,所写“官样文章”和出席的“官方活动”,在他看来也可说是在其位无法躲避的差事。如1942年那场在天安门检阅童子军的仪式,周作人将自己戴军帽、穿军装的行为看做表演,并且是丑角的表演。回到周作人的逻辑里,有些事当然是不做更好,但为了一家人的生活,甚至是为了留在北平的一些友人的生活,也为了“教育不伪”,在其位就要接受一些不得己的表演,这也许是违心的,但绝不是没了人格的肮脏,甚至有可能是一种真的不俗,如同废名对他的“知”:“他只注重事功(这或者是他的错误!)”、“知堂老人一生最不屑为的是一个‘俗’字,他不跟我们一起逃了,他真有高士洗耳的精神,他要躲入他理智的深山。” 周作人在1943年的文章《苦口甘口》中,对想追求文学的青年说道:“第一想说的是,不可以文学作职业。……若是想以学问文章谋生,唯有给大官富贾去做门客,呼来喝去,与奴仆相去无几,不唯辱甚,生活亦不安定也。我还记得三十五六年前,大家在东京从章太炎先生听讲小学,章先生常教训学生们说,将来切不可以所学为谋生之具,学者必须别有职业,藉以糊口,学问事业乃能独立,不至因外界的影响而动摇乃至堕落。” 这样的劝勉中,总不免令人联想当时他自己的心境。“忍过事堪喜”,此句诗出自杜牧,是周作人很爱的一句,还专门请人做了一件花瓶印在瓶底,放置书房。若苦是人间的本味,那么忍便是周作人一生躬行的一种智与德。这并不是常人所理解的无原则之忍,对于忍的解释,周作人最喜释家的道理,他在《苦茶随笔》的“小引”中,特意摘了佛经中的“生忍”、“法忍”之分,以及《忍辱篇》中的“盖闻忍之为德最是尊上……”。尤其乱世之中,“安莫安于忍辱”,如他自比的苏武。看周作人留北的这一段,总是很复杂的心情,可叹,但更觉可怜。鲁迅说“启孟颇昏”,胡适、郭沫若等人对他抉择所表现出的焦虑与痛心也可理解,但站在周作人的角度来看,他所做的选择并非头脑糊涂,而是有自己完全的理智,且是他一以贯之的理智,外人很难去理解,他亦不强求被理解。一生多苦,晚年多辱,若未凭清晰的理智做了这些艰难的抉择,是说不出“可是我也并不后悔”这一句的,这一点其实是十分可佩服的。耶稣与门徒论道时,门徒曾感叹婚姻的无用,耶稣回道:“这话不是人都能领受,唯独赐给谁,谁才能领受。” 这里面包含着个人代替他人做判断的不可恃,即你所认为别人都应该这样做的更好、更正确、更光明的事,其实并不可靠,因为你不是他,你不可能完全在他的处境,你也就不能代替他做判断,因为承担选择后果的是他而不是你。周作人所背负的“文化汉奸”之罪,恐怕是无法去评论的,但是有一点是清楚的,就是他的选择他自己承担了后果,并未令外人牵连,更未使文化受损,颇有所谓一人做事一人当了。这其中世事的艰难,如,生计究竟如何窘迫,乱世中是闭门读书还是以笔代伐、是苟全性命还是弃身不顾,说到底都应该是个人的情况个人选择,不应被道德或某一种集体情感绑架。周作人引《传道书》感叹:“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此人类之所以为虚空的虚空也欤?” 他亦感叹“好思想都写在书本上,一点儿都未实现过;坏事情在人间全做了,书本只记着一小部分”。他看上去仿佛总是在一个不理想的局面中“任性”地忠于自己、免于从众,原因之一怕是在于:现实总是不理想的,且永远如此,那么又怎会有更适合忠于自己的时候?此刻总是不适合,此刻也总是适合,不过是自己理智的选择,自己去领受并承担。他给鲁迅的绝别信中说,“大家都是可怜的人间”,似哀绝无奈,但也因着这同样的可怜而达至理解,只是事情只能这样了。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人间何时不可怜?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比想象中好读,没想象中耐读。
  •     这本书好读,就是不复杂却把事情讲得很清楚。对于周氏三兄弟的成就,关系等讲述得不是公允,不偏袒一方。
  •     很多周氏兄弟的生活小片段,有点意思。 但大量篇幅都集中在记述周作人的人生轨迹,而且感觉作者对如何描摹、定位周作人这个人物形象有点挣扎。
  •     除了周建人的片段,没有太多罕见的资料。不过作者写得还是颇见功力。读时在想,周作人这一生,受累于他那位日本夫人姐妹俩多少?
  •     花了一上午翻完,稀鬆平常,無甚創建,尤其「兄弟失和」與「落水附逆」兩部分。譬如「失和」的原因,不取「偷窺」說,而取「經濟」說,理由是前者沒有直接證據,其實後者也沒有。那何以拾彼取此呢?
  •     写得流畅生动,多引用。老实说,除了鲁迅和周作人,或可尊敬或可同情外,对某些间或出现的周家人(周建人、羽太信子、许广平、周海婴等等)都有些微厌恶。世人总是会宽容文人的,虽然有时也会对他们过分苛责。
  •     以散文的笔法记述周作人与周树人之间的互动与地域上的环境与周遭。
  •     关于鲁迅先生写得挺好的,一点也不枯燥。
  •     "人是喜群的,但他往往在人群里感到不可堪的寂寞,有如在庙会时挤在潮水般的人丛里,特别像一片树叶,与一切绝缘而孤立着"
  •     以八道湾为扭结,前半部分侧重于日常起居和兄弟关系,后半部分则重点描述作人后半生。文笔含蓄,自有贬褒。两兄弟命运的对比,也易引发感慨:有个好老婆太重要了。
  •     围绕着八道湾十一号这套院落,简述了周作人为主的周家兄弟的故事,值得玩味。
  •     很好看,虽然是讲人物历史,但一点也不觉得枯燥,大部分讲的是周作人,看完之后真的觉得人生啊太短暂了
  •     人生苦乐,大先生半苦半乐,二先生九苦一乐,三先生未语人言,不可知。相聚虽短,最是难得。
  •     非常好的书,细节很好,把传记写出了感叹人生的味道。
  •     只见一个错别字。持论公允、推测合理,好书。推荐
  •     周氏三兄弟家史,鲁迅也是凡人,也会为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所困扰,也会为钱兄弟反目,大文豪大知识份子的外表下他们也是凡人,也会在历史的潮流下苟且,鲁迅被神话了,周作人也被贬低了!
  •     猜想大概永遠也去不了了(當我什麼都沒說
  •     得了“两句话的教训”,也是好的。其他也没什么,既没有“誉”也没有“毁”,淡淡地就写完了。
  •     较客观,史料丰富
  •     关于鲁迅和周作人的资料都是比较熟悉的,周建人部分比较新鲜。读起来很平缓扎实,兄弟离散和周作人晚年部分克制但又多隐喻。有空补一篇书评。
  •     可惜了 不过可见娶妇不当之祸
  •     资料挺多
  •     文笔和手法具是一流,可读性很强。
  •     精到平实
  •     该如何,即是如何。没有伟人,亦无汉奸,只有兄弟。清晰翔实不评判,很喜欢这文笔。
  •     动如参与商
  •     再伟大的人也是凡胎,何况牵扯家人家事,必是糊涂账一笔
  •     鲁迅蛮可爱的,虽然古怪
  •     兄弟一场
  •     还行
  •     这本书语言非常有味道,淡而有味,不疾不徐,或是因为研究周作人的缘故,本书行文也多带有周氏的风格。内容上也较为清晰,以八道湾十一号的变迁纪事,尤对周作人的研究较为详尽。对周作人研究颇有裨益。
  •     以一处住宅作为主线,依时间人物顺序关系依依道来,讲述周氏兄弟一生成绩、遭遇。脉络清晰、材料丰富、持论公允、文笔流畅,读来容易,却也引人感慨深思。
  •     这种名人的屎、尿、屁作者皆曾亲见、亲闻、亲吃的孔乙己笔法,恰好说明了,死去的战士身上不但有苍蝇,也有分尸而食者,还有食死徒,以及蛆。
  •     平易丰富。印象最深的几点:1.《故乡》原来是鲁迅为了搬进八道湾回家卖租屋的作品,对故乡的彻底别离之作;2.一直听说鲁迅很有钱,但原来1922年起周作人每月收入居然高过鲁迅两百多块;3.为什么周作人要娶羽太信子……实在是找不到任何理由……
  •     八道湾十一号之来龙去脉 条理清晰 好读
  •     鲁迅家的八卦。
  •     周作人居住的时间最长,于是后半本几乎成为一部周作人传。然而无论是笔力的畅达还是分析透彻,都极可称道。
  •     文学功底非常身后,鲁迅及其一家的故事就在这样一个故居中前后产生,时代与家族命运的牵扯奠定了一个人的身份和漂泊……
  •     写鲁迅的部分都是挺熟悉的,写周建人的部分比较新鲜。文字读起来很舒服,虽然不是正儿八经史书,但是史料规范详实,很用心。
  •     70.不及木山英雄。
  •     文中动容者多处。兄弟如何倪墙,鲁迅圣母无报,二先生寿则多辱,三先生抛妻弃子,周氏三兄弟的结局天上地下迥异非常。回看短暂的八道湾的友爱和乐的时光,心酸不止。最后看到周丰二手绘八道湾地图莫名戳泪点。图上清晰地表明鲁迅亲自摘得松树和其它各种植被的准确方位可知就算几十年过去了世事辗转变化,丰二对儿时八道湾的情景和人情依旧难以忘怀。八道湾承载的感情纠葛、文艺学术、政治变换等等,容量难以估量。
  •     百年世事不胜悲
  •     由于主题是八道湾,而后来鲁迅离世、建人离京,所以后半本几乎只讲周作人。对三兄弟的经历和感情都有较好的阐述,文字也好。只是这种书,读来总是让人不禁思考:如果鲁迅多活30年,最后又会怎样。历史不可假设,只能留人唏嘘。
  •     书中写到鲁迅三兄弟在八道湾十一号的很多生活细节,这点我很感兴趣。住在这里时间最长的周作人,虽然大部分史实读钱理群《周作人传》时已知,再读还是不免难过。
  •     「一夜读完」系列。到头来,鲁迅和周作人都是受了宗教影响,但导向完全相反。
  •     材料充实,评述到位,文笔舒缓深沉。
  •     资料详实,梳理清晰,文字平实晓畅。前半部很好,后半部有些草草。
  •     北京的八道湾十一号,周氏三兄弟短暂合居于此处,而兄弟反目亦是在此处。亲旧凋落,俄成一聚尘。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参”与“商”是二十八星宿中的两个,他们不会同时出现在天空中…
  •     無可奈何
  •     周氏兄弟难得在八道湾十一号度过了几年融洽的生活,鲁迅一手搭起了这个暖巢。不过,之后周建人一家远去上海打工,鲁迅也与周作人失和,搬离至阜成门寓所,因此,留下了一个宽敞的大院给周作人夫妇享用。周作人怕是住得十分舒服的,后来连日本人来了,也不愿搬走,以至“落水”。不过,周作人恐怕也有自己的苦衷吧。故事性很强,读起来不是很枯燥,对了解周氏兄弟日常生活有比较大的帮助。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