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孤独

出版日期:2014-3-1
ISBN:978721305984X
作者:[美] 雪莉·特克尔
页数:364页

内容概要

[美] 雪莉·特克尔(Sherry Turkle)
☆ 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学教授,麻省理工学院科技与自我创新中心主任,哈佛大学社会学和人格心理学博士。
☆ 采用“实地研究”和“临床诊断”两种方法,对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进行了长达15年的系统研究,被誉为网络文化领域的“玛格丽特•米德”。
☆ 在哈佛大学获得社会学和人格心理学博士学位后,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开始研究计算机文化,并成为人与技术关系领域首屈一指的社会心理学家。《连线》创始主编凯文•凯利称她为技术领域的“弗洛伊德”。

书籍目录

各方赞誉 /I
推荐序 /V
要了解人类的未来,就必须了解人与技术的关系
作者序 / IX
转折点
引 言 /001
技术让我们的关系更亲密了吗?
第一部分 机器人时代:孤独中的新型亲密关系
第1章 最亲密的伙伴“拓麻歌子” :有生命的电子宠物 /025
电子宠物改变了孩子们对“生命”的理解。他们在养育“拓麻歌子”的过程中,付出过爱,也感受到爱的回报。当这些电子宠物“死去”时,孩子们会体验到失去亲人般的悲伤。在他们心里,这些电子宠物也是值得怀念的“生命”。
第2章 栩栩如生的“菲比” :涉足情感地带 /039
人们可以与机器人建立亲密关系。“倒拎测试”告诉我们,人们可以随意地倒拎着“芭比”,但却不会这样对待真正的小动物,而倒拎“菲比”机器人超过 30 秒,人们就会有负罪感。我们本以为只有人才能涉足情感地带,实际上,机器人对此也很在行。
第3章 一起长大的“爱宝”:我们都有美好童年 /059
孩子们忘不了跟他们一起长大的那个“泰迪熊”,因为它会唤起人们的童年记忆。而对于朝夕相伴的那个机器人“爱宝”,人们更无法割舍,因为它还会唤起人们对机器人童年的记忆。对于孩子们来说,“爱宝”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胜过一切”。
第4章 魅力无限的“真宝”:你是它唯一的关注 /075
机器人“真宝”不会发脾气,做事守规矩,并一心一意地围着你转。而现实中的保姆尽管有时更加贴心,但她们也有她们自己的事儿。孩子们开始可能将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寄托到机器人身上,但最后他们却与机器人建立了真实的关系。
第5章 社交高手“凯斯麦特”:你爱它,它也爱你 /091
“凯斯麦特”是能通过社交互动而进行学习的机器人,它拥有一套“情感”系统,知道在交谈中怎样应对自如,并与人建立亲切感。通过“关爱”,孩子们不但可以向机器人释放他们内心的苦闷,还渴望与机器人发展一段真实的情感。
第6章 能治病的“帕罗”:半个心理医生 /113
“帕罗”是“最具治疗性”的机器人。这些机器人所唤起的“倾诉欲”,只有一半儿的疗效,只有让真正的人与它们一起工作,才能收获另一半儿疗效。机器人的情绪表达,也许是“作秀”,可我们还能找回无可替代的亲密关系吗?
第7章 拥抱“机器人时代”:亲密关系的美好未来 /137
机器人能为我们做很多实实在在的事儿。机器人的面部表情和声音,让它们有了像人一样的思想和灵魂。因此,我们与机器人的关系越来越亲密。将人们从“虚拟”拉回到“现实”的“机器人时代”正在到来。
第二部分 网络化生存:亲密关系中的新型孤独
第8章 永远在线:网络自我的三种新状态 /161
人们通过移动设备把自己牢牢地拴在网络上,从而获得自我的新状态。第一种状态是“逃离现实世界”:也许他们正在你身边,但他们的精神已经游离到了另一个世界。第二种状态是“双重体验”:人们能够体验到“虚拟与现实的双重人生”。第三种状态是“多任务处理”:人们由于可同时处理多种事情而赢得了更多时间。
第9章 网络技术改变成长历程:“分开”和“独处”都失去了原来的意义 /183
今天的年轻人生活在“永远在线”状态,他们期待着被“打扰”。网络技术改变了人们对“分开”的理解,也让年轻人失去了“独处”的机会。通过游戏,人们还可以在虚拟世界中重新塑造一个比现实更为完美的“第二人生”。
第10章 有打电话的必要吗?声音传递情感,短信给你安全 /199
发短信让人有一种安全感,并且可以通过细心斟酌而展现出一个期望的自我。但虚拟空间对“道歉”等现实问题是无能为力的。打电话意味着你在全神贯注地做一件事,也意味着一种“交谈”能力。声音传递情感,我们却巴不得让声音在生活中消失。
第11章 削弱与背叛: 亦真亦幻的《第二人生》 /221
通过“演练”和“实践”,《第二人生》也可以与现实的人生相差无几。如果游戏里的角色跟现实中的人完全不同,也不能称之为“背叛”。虚拟人生也许能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更有自信、更勇敢地去改变自我。有些在现实生活中失意的人,可从游戏中获得满足。
第12章 真情告白:网上告白只是用“分享”避开“孤独” /241
有些人会选择去“自白网站”排解孤独。人们宁愿在网上对着陌生人忏悔和释放情感,也不愿意直接面对你所伤害的人给他一个真正的道歉。实际上,网上告白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人们只是为了感觉良好而用“分享”避开“孤独”
第13章 焦虑:科技提供便利,也带来焦虑 /255
“手机在身”让孩子们拥有了安全感,但孩子们生怕漏掉任何一条重要信息。网上友情容易获得,但这种亲密关系也存在着随时失去的风险。在网上,人们既无法抗拒“偷窥”的诱惑,又担心被他人“偷窥”。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给他们带来焦虑。
第14章 年轻人的怀旧情结:网络世界不是“瓦尔登湖 2.0” /281
独一无二的关注真好!年轻人越来越喜欢写信、打电话或面对面聊天,他们喜欢展现一个真实的自我。网络上的“表演”很累人,他们已经厌倦了,他们渴望靠近真实的感觉。年轻人越来越怀念那些正逐渐消逝的美好事物,在他们心里,手机和网络世界不是可以“逃离”的另一个“瓦尔登湖”。
结 语 /297
不可或缺的对话
后 记 /317
家书的意义
译者后记/327
数字时代的瓦尔登湖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 你是否也熟悉这样的场景:家人在一起,不是交心,而是各自看电脑和手机;朋友聚会,不是叙旧,而是拼命刷新微博、微信;课堂上,老师在讲,学生在网上聊天;会议中,别人在报告,听众在收发信息。所有这些现象都可以归结为“群体性孤独”——我们似乎在一起,但实际上活在自己的“气泡”中。我们期待他人少,期待技术多。不间断的联系,是否让人类陷入了更深的孤独?
☆ 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学教授雪莉•特克尔为了研究人与机器人之间的互动,15年来深入两家养老院,对200多人进行了实地研究;为了研究人们的网上互动,与7家中学合作,收集了450名中学生的第一手研究资料。她通过研究发现,信息技术在给人们带来沟通便利的同时,也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弱化,有些人甚至因此而丧失了面对面交流的能力。特克尔认为,人们发短信、发邮件,上社交网站,玩电子游戏,从形式上看人们之间的联系似乎更轻松、更密切,但实际上却更焦虑、更孤单。
☆ 《群体性孤独》将电子文化的两大趋势在过去15年中的新变化、新发展进行了新的阐释,将焦点集中在年轻的“电子土著”身上,这一代人的成长伴随着手机和智能电子玩具。如今的我们既缺乏安全感、却又渴望亲密关系,因此才求助于科技,以寻找一种既可以让我们处于某种人际关系中、又可以自我保护的方法。作者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如果我们既要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又要摆脱信息技术导致的孤独,就必须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一方面,我们要学会独处,体会独处带给人们的好处;另一方面,朋友、亲人要更多地坐在一起,面对面谈话、讨论。
[编辑推荐]
☆ 互联网时代,技术影响人际关系的反思之作:为什么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对彼此却不能更亲密?
☆ 技术领域的“弗洛伊德”、网络文化领域的“玛格丽特•米德”重磅作品!雪莉•特克尔是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学教授,科技与自我创新中心主任,哈佛大学社会学和人格心理学博士。后于麻省理工学院开始研究计算机文化,并成为人与技术关系领域首屈一指的社会心理学家。《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称她为技术领域的“弗洛伊德”。《商业周刊》盛赞她为网络文化领域的“玛格丽特•米德”!她还是是广受欢迎的TED演讲嘉宾。
☆ 财讯传媒集团首席战略官段永朝、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海银资本合伙创始人王煜全、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周涛、《连线》创始主编凯文•凯利(KK)、多元智能理论创始人霍华德•加德纳强势推荐!
☆ 湛庐文化出品。


 群体性孤独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8条)

  •     这本书也算是块大部头了,在没有入手前, 我一直以为这位社会学家会通篇谈一些比较“玄之又玄”的东西,但是到手之后,有点瞠目。虽然称不上是口水,但是十多章的篇幅里大多都是案例,案例,案例。。基本上作者的观点都可以提炼在前言部分了。当然,作者的单章内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所谓群体性孤独是怎样一种状态。但说实话,从第八章还是第九章开始,天哪,终于不再是面对智能机器人了,作者讲了很多关于通信技术的发展带给人类行为上的一些变化。当我认为作者要从群体性孤独上大书一段类似于文化工业带来的异化之类的启蒙辩证法式的语言的时候,作者却在最后只告诉我,你开心就好。。
  •     尽管对于哲学一知半解,但我总认为,一切哲学回归原点,就是关于人的讨论,人为什么是人,什么才是人。《群体性孤独》实际上探讨的也还是这个问题。自科技革命以来,科技就成为了人们的信仰,上帝及撒旦。除去关于人怎么使用科技来造福人类或为虎作伥的讨论外,也有不少先知在讨论科技本身的威胁,比如被视为神书的《科技想要什么》——当然,我完全没看懂。那么,这本同样出自同一阵营的《群体性孤独》又在说什么呢?这个,或许我们还可以回到简•麦戈尼格尔(Jane McGonigal) 的《游戏改变世界》一书,恩,又是一名科技先知。在她的论述中,并不是人们玩物丧志,而是因为世界本身已经碎片,人们才通过游戏进行弥补。而展望未来,简提出来平行实境类游戏才是未来游戏的主流,比如《家务战争》,通过把做无聊的家务变成一场游戏,人们在现实中每完成一件家务活,在虚拟游戏中就得到一点成长。“采用游戏的形式去做,哪怕是打扫清洁这种最平凡的事情也能让人体验到自豪感,只要你让它变得更具挑战性,或是要求我们在做的时候更具创造性。” 但真的是这样吗?雪莉的回应显然不是这样。在她看来,”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两大趋势已经非常明显。第一大趋势是生活的完全网络化“,”第二大趋势是机器人的进化“,这两个趋势合二为一,实际上就是人的物化。你不再是你,在facebook上的你才是你,你必须时时扮演那个facebook的你。换到中国特色,那就是你加班了,本来已经累得要趴下来了,但你还是得拍张灯火阑珊的照片放到朋友圈,说”加班好辛苦“,你本来是来吃东西的,最后变成了拍东西,你本来随着大部队出去旅游,上车、下车、尿尿、拍照,但你还是会在朋友圈晒出照片,说,真是个好地方。再发展下来,就有了两个微博号,两个朋友圈,晒不同的自己。而另一方面,我们又以这种物的形式去对待周遭的世界。可能在微博、朋友圈上看到什么可怜人,你会想着去帮助他,比如最近似乎很流行,”在某某大街上卖花(小吃)的老汉,在他背后还有一个身患顽疾的老伴,有空就去那买花(小吃)吧“,但另一方面,我们却很难以这样的同理心去关心自己的父母,因为父母在网络世界是一个尴尬的身份,他们一方面代表着你的过往,另一方面又代表着束缚,所以朋友圈禁止父母的存在,似乎成了共识。但你在抱怨父母的大题小做时,有没有想过或许是因为之前交流的太少?每个人都是和世界相连的电脑,但每个人都是社会的孤岛。
  •     群体性孤独,一开始以机器人的智能化入手,分别介绍了“拓麻歌子”、“菲比”、“爱宝”“真宝”、“凯斯麦特”和“帕罗”几代机器人与人的有效交流,使人对机器产生了依赖之情。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机器人的表现一代比一代强,它们能给老年人排解孤独,给小孩子送去关爱,这似乎是在谴责年青一代,如果一味沉溺于网络科技,淡化面对面的人际沟通关系,我们将失去表现尊老爱幼的美好道德的机会,我们的职责也将被大多数机器人所取代。第二部分谈到我们在网络中的生存之道,是一种亲密关系中的新型孤独。永远在线,时刻开着微信、QQ、email以便及时收发信息,貌似与人时刻在沟通,实则不然。这导致了我们分开时在网络上的亲密无间,相聚时却是近在咫尺,心系天涯。不难想象,家庭相聚在一起时各玩各的手机、ipad、mini表现出相对无言时,是一种多么尴尬的陪伴。一方面,科技迅猛发达的时代让我们联系更为紧密,但辩证的看,又似乎让人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疏远。回顾自己的日常:早起看一下朋友圈,临睡刷一下,休息时、等人时、排队时,但凡空闲时,都会情不自禁的刷下朋友圈,总是想第一时间查看最新的朋友圈动态,这似乎已经成了一种病态。年轻人,这是怎么了?你在线保持联系时,是如此的活泼与可爱,而离开屏幕时却会陷入无尽的迷茫与孤独,晚睡晚起,这中的一些人,甚至有一半以上清醒时间都是在虚拟空间度过的。每每想到自己,某种程度上不也正是如此吗?线上高大上的样子,线下表现却是多么地low。年轻人,也许确实需要拿出点措施了,否则,必会贫贱一生啊!另一方面,我们对科技的期待变得越来越多,对人们之间彼此的期待却越来越少,浑然不知自己已经成了科技的奴仆。当然,我们不会放弃互联网,也不可能一下子“戒掉”手机,但是我们却能决定自己怎样利用科技,利用互联网,牢记这一点,我们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有时候会有这种想法,累的时候,想放松的时候会选择上网的方式来娱乐自己,可事实上,也许你在网上花费的时间越多,你就越想在网上打发更多的时间。这是大多数人(也许大多数年轻人更合适)的通病,宁可选择漫无目的地上网也不去与人进行面对面地(哪怕很随意地)交流,或者说,科技发展是把双刃剑,这就是网络科技发展的痛处。身处科技日新月异的伟大时代,我们和全世界任何人都可能通过某种方式成为同一个群体,因为我们的网络人脉之广、之深,链接之多、之复杂,都超出我们的想象,但是我们必须清楚的是,这些群体能照进现实吗?可能性大吗?如果不能,那这种所谓的网络亲密性又有何用?回到线下,不还是一个人的孤独吗?当生命走向终点,发现一切都只不过是虚虚幻幻时,你将以何面对逝去的岁月?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废话太多,篇幅冗长。唯一的干货是书的标题,翻翻目录即可。
  •     一切都触手可及,却又遥不可及。诚如书名所说是,科技会让我们更加亲密吗?这是我们这一代人,互联网原住民,应该思考的问题。
  •     科技的进步无疑带来了便利,而你是否熟悉这样的场景,家人在一起,不是交心,而是各自看电脑和手机;朋友聚会,不是叙旧,而是拼命刷新微博、微信。人与人之间能联系的距离变短了,但是心的距离却变长了。(文/子予)
  •     互联网、智能手机之类的技术真正开始大范围步入人们的生活不过短短十来年时间,但对于生活方式或者人际关系已经有了长足的影响,这似乎是一个合适的时间,应该有人站出来反思一下其中的隐忧,应该有人跟凯文凯利唱唱反调,谈一谈对科技的怀疑。特克尔的这本书就做了这样一件事,事实上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我也借此细致反思了一下自己在步入互联网世界之后的种种变化,我认为这种它带给我的这种反思是积极的,得以使我清醒地保持一点与科技的距离,这想必才是一种良性的关系。这本书一大缺点在于为了呈现作者所有的研究案例,而使书本内容显得有些冗长和反复,如果能更精炼一些就更好了。
  •     例子太多 结论太少
  •     基本上是案例陈述
  •     那么喧鬧又那么孤獨,那么展覽又那么隱秘,“電子面包屑”是機器人時代充滿多种可能的微縮烏托邦,滋養著人群聯結和自我構建。擁擠的時代廣場,於南蘇聯封閉的人而言,卻可能多成了尋津的劉子驥No……
  •     需要一边读一边整理观点
  •     焦虑,焦虑,人类因主观逃避走向孤独,又放出瓶中的科技,啊,可怕!
  •     举得栗子太多了
  •     空有案例无新观点
  •     起始平淡,渐入佳境。网络时代,清醒反思。 科技助力,迷失自我。机器智能,彼此疏离。 网络丛林,随波逐流。潜水漫游,跟随链接。 随机触须,分享宣泄。保持联系,赢得关注。 寻找自己,了解他人。自我流露,个人表演。 真实虚拟,人与机器。生命物化,机器智能。 穿越时空,喧闹寂寞。渴望记忆,保存遗忘。 追忆时光,瞬间永恒。站在对面,手要牵手。
  •     以前车马很远,书信很久,一生只允许你爱一个人。 现在微信很快,约炮方便,一生都爱不上一个人。
  •     上课的时候老师节选了一段,觉得还不错就看了全本。用了很多很多实验的例子。作者主观性比较强。但是确实是足以令我们产生思考:我们在期待所谓人工智能,依赖线上社交的时候,是不是自己主动放弃了一些人与人之间最温热最柔软的东西?我们是否承认自己可以被更冰冷地对待?
  •     也许我们只是被有所陪伴的愉悦所吸引。
  •     你在这,心可在?网络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便捷,也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其中包括“ 群体性孤独”。
  •     有大量定性研究的案例可供参考
  •     都是描述性的内容,缺少分析。
  •     智能手机那部分很不错!而第一部分讲机器人,实在共鸣不大!
  •     两点体会:1)短信、微信和微博有利于人们联结,但无法胜任人类情感交流的复杂性,而这是建立深度联结所需,电话、面对面和书信更胜任些。2)高品质的独处有利于人整合内心、深度思考和发挥创造力。而智能手机常干扰独处,导致低品质独处—孤独。
  •     仅仅是喜欢这个书名。本来嘛,谁不是孤独的,每个人天生就是孤独的,只是差别程度的不同而已,说得好听一点叫独立人格与自由意志,说的心酸一点就是独立个体与孤独灵魂,哪有什么灵魂上的契合、哪有什么矢志不渝的陪伴,父母、伴侣又算个屁。
  •     废话真多,至少可以删掉四分之三
  •     网络是到底是一种工具还是一片世界? ”我们在网络上很容易找到‘同伴’,但是我们却被‘自我表演’的压力搞得疲惫不堪。”
  •     对科技过于乐观了。观点没什么建树性的东西,一本书最有价值的是书名:alone together
  •     人类啊!
  •     从开始就抱着疑问:为什么现在人在地铁上,餐桌上,床上都抱着手机不放?如果没有手机,生活会不会更有真实的快乐?不错的一本书
  •     且不说我对她的观点嗤之以鼻了,就她这本书,其实只要个引言和结束语就够了,也就是说可以砍掉4/5的内容。整本说的中间部分全在举些没用的例子凑字数,那感觉就像是某个蠢货对你滔滔不绝说,我有个朋友怎样怎样。我第一次对自己不会速读技巧感到亏得要死。
  •     确实时常感到打电话的为难,网络世界里的潜行,情感的形成渐渐来自网友们的赞踩…对使用机器人以及其真实性的不假思索…这本书最好的一点是在实用主义的对技术进步的想当然中,来一次哲学和人文情怀的思考:我们的生活为何变成如今这样?我们是否满意这样的生活?
  •     居然非常赞同机器人的存在 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 我们太缺乏安全感 害怕失去 对自己承担痛苦的能力没有信心 脆弱又脆弱 机器人的程序是可控的 就这样 人类对情绪的免疫越来越差
  •     便利带来的焦虑,情感上的依赖
  •     当机器对于人不再仅仅是机器,人对于人是怎样一种存在呢?
  •     现在读这种题目就是我想知道的书,翻开只想立刻知道答案。但是,这本书显然不能满足我的要求。太多案例显得臃肿而结论散乱。因此得不出结论的我心心不忿的给了两星。
  •     我们似乎一直致力于赋予物体以人性特质,同时却满足于用物化的方法看待彼此。 站在对人机关系的观察上,产生新的思考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新角度。
  •     理论多于文学性,网传必看书籍。
  •     前面举的例子多且无聊,后面对现代人的社交分析还不错。观点相对来说符合现实,但是总的比较啰嗦
  •     写了一整本书的现象。
  •     描述来大量的实验,看前面就记住了各种机器人,后面还不错,很多比较贴近生活,还有很多直戳自己的目前生活习惯以及心理活动
  •     摸索,并保持警惕与思考。
  •     这是一本被错过或被低估的好书,书中很多观点值得深思,比如「声音给人情感,文本给人安全」。
  •     不好看
  •     分手后总想多读些心理学。收获还蛮大的,对这段经历也有了更深的理解。两个人都不够爱,不够勇敢,自尊心强,崇尚自我,不够成熟。确实没有办法了吧。
  •     人类学者研究对象都是自己身边的人吗?
  •     太拖沓了,太多例子描述堆砌了,显得整本书很累……看三分之一看不下去。 大家对机器人或许会有更多期待;人和机器人之间的关系是否会演变成人类关系组成部分中的新的重要部分呢;关于“意识”等常规概念或许会随着机器人这个新物种的加入,会有新的内涵和外延;关于群体孤独这点标题党的点看了三分之一没有看到任何关于此点的解读;亲属竞争;
  •     六颗星。
  •     关注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影响
  •     作者说这本书是a call for actions,的确,书中许多微小现象勾连起我的日常生活,所以经常启发思考。而它带给我更大的启示是认识论意义上的:一个研究究竟应当有多大的野心?描述问题同时提供一整套规范或者解决办法吗?在我受到的教育里,几乎所有的老师都鄙视描述型研究。但跟四不像的研究相比,还不如像这本书一样,好好地、精细地、不厌其烦地描述时代的症候。
  •     以为能看到一些深入分析,结果就是大量大量的“我身边的A”“我认识的B””我见过的C“案例堆积+“知道你的名字长相家庭住址比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重要多了“的反网络老调,简直让人怀疑作者的社会学教授身份。
  •     
  •     本来看完没啥感觉硬被自己的读书笔记搞得很害怕。。什么鬼??
  •     只能给三星了 对这种亢长的案例描述实在没耐心 虽然道理没错但干货不多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