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布什心理传

出版日期:2015-4-1
ISBN:9787535477828
作者:[美]弗兰克
页数:256页

内容概要

贾斯丁•A. 弗兰克,乔治•华盛顿大学医学中心精神科临床教授,医师社会责任协会大华盛顿分会主席。1980年起在华盛顿精神分析研究所任教学分析员,曾是Salon.com专栏作者,其文章题材广泛,涉及政治、电影和戏剧。

书籍目录

推荐序  对这位作者的精神分析   曾奇峰
第 1 章 第一家庭 /1
小布什声称,他关于童年第一个清晰的记忆是在六岁的时候,也就是妹妹萝宾患病去世那年。1953年春,小萝宾被诊断出患有白血病,随后她的父母带她到东海岸四处求医却始终没有结果。讽刺的是,小布什并不知道妹妹为什么突然离开了家,也不知道妹妹生了病。
第 2 章 和气的性格与心理障碍 / 15
为了隐藏自己的学习障碍,小布什让自己看起来充满魅力,且装得勇气十足。这是一个有效的办法,就如同他表露出的外向性格。他表面上很合群,但其实戒心重重。
第 3 章 瓶中信 / 29
曾重度酗酒的人在区分相关信息或微小信息的时候会遇上麻烦,保持注意力集中的能力也会遭受破坏。只要观察小布什倾听别人谈话的表现,他在竞选活动中的表现或是他在演讲中极力保持注意力的行为就可以发现这一点。
第 4 章 我相信上帝 / 40
2000年大选前,小布什对他的精神导师说:“我觉得是上帝要我参加总统竞选,我无法解释,但是我感觉到我的祖国需要我……我知道这对我和我的家人将十分不容易,但是上帝要我这样做。”
第 5 章 法外之人 / 57
所有小孩都经历过拥有全能幻想的阶段,之后则通常是现实侵入的阶段,在后一阶段我们开始学习到我们自身的局限。然而,当这个过程以某种方式被阻断了,我们儿童早期的那种全能幻想便会扩大为成年人的幻想,企图成为一个能够统治其他人的“例外者”。
第 6 章 假  笑 / 73
对于小布什来讲,以“正义”战争的名义投炸弹提供了一种缓解紧张感的方法,同时确认了自己幻想中的善良本性,而这种幻想时常受到内在冲突的威胁。树立一个敌人后,一个人会将自己视为好人。将危险外化后,小布什树立起自己理想化的形象并将自己视作善良的代理人、上帝的代言人和同盟者。
第 7 章 口  误 / 90
小布什在语言上的错误并不像表面上那样有趣,他的各种口误显然是病人一种急需帮助的表现,他滥用语言就如同吸烟者不断咳嗽一样是一种心理需要。
第 8 章 俄狄浦斯灾难 /105
通过小布什的选人方案,我们能看到儿子效仿父亲的清晰例子,这种效仿是被忽视的儿子们一个共同的心理防御手段,目的是试图保护自己远离源自双亲的有限支持的羞耻感和怨恨。由此不难看出,年轻的小布什奴隶般地走上父亲率先走出的道路,这种一致性因此变得更加突出了:他要在同样的情境和努力下超越父亲。
第 9 章 他是我们的总统 / 121
小布什浮夸地展现自己的全能,引发了我们对全能的父亲般的人物的渴望。当我们认同“父亲”的权力时,我们可以避免自己对缺失自我的担心。当他迈向全能时我们串通在一起,因为对他的绝对保护的幻想比我们经历过的脆弱的现实更让人感到安全。在这个模式中,小布什的权力,成为我们的权力。
第10章  我是领袖 / 135
因为无法对别人的痛苦感同身受,所以小布什既不能解决别人的痛苦也不能阻止自己使这些痛苦变得更大。因为他不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他既不能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也不能避免重复这些错误。因为他不能修复,所以他只能破坏和否认。
第11章 被授予权力的人 /159
诚然,小布什并非病人,他是我们的领袖。但是他也是我们的公仆——他为我们大家工作。这项计划开始之初,我希望它能够帮助我们带着同情心去了解他,同时也为小布什并不胜任总统的位置提供证据。
后  记 / 181

作者简介

从“二战”开始,美国中央情报局CIA一直在用“应用精神分析学”分析各国政要的性格和潜意识,以之作为美国总统战争决策、外交谈判时最重要的参考,被他们分析过的领导人有希特勒、斯大林、毛泽东……
——在这本书里,美国精神分析学家把枪口指向了自己的总统……
小布什的童年如何促使布什决定成为总统?如何决定了小布什的领导风格?又如何左右了2000-2008的美国对内对外国策和世界格局?
作为酒鬼、恋母狂、虐待狂的小布什是怎样成为美国总统的?
小布什与父亲和母亲的关系,如何导致了伊拉克战争?
小布什频繁的口误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潜意识?
小布什心理上的倒错,如何导致他政治上的倒错?
作为一位领导人,小布什的潜意识如何改变了整个世界……
——用现代精神分析学和弗洛伊德理论深刻揭露一位“国家领导人”的内心世界,布什家族最想列为禁书的小布什传!


 小布什心理传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英国科学家奥基夫和挪威科学家莫泽夫妇,以表彰他们发现了人类“自带的GPS”——大脑定位系统细胞。换句话说,他们回答了这样的问题:我为什么知道我在这里或者那里。这是人类在了解自身方面取得的一个重要成就。然而,还有一个问题,也许比“我在哪儿”更加重要,就是“我是谁”。相近的问题包括:我是怎么样变成了现在的我这样子的?我为什么跟他人不一样?我的局限和潜力在哪里?等等。在过去一百多年里,通过一代又一代精神分析师的努力,我们现在已经相当逼近这个问题的终极答案了。本书作者贾斯丁•弗兰克教授,使用的主要是克莱茵的理论。在精神分析史上,克莱茵以开创了客体关系时代而闻名并不朽。她延续了弗洛伊德的理论,但有革命性的创新。其理论的基本要点是:一个人早期的关系——主要是跟母亲的关系,决定了他具有什么样的人格,或者说决定了“他是谁”。客体关系理论家们的结论,建立在对数以万计的母婴关系的观察之上。他们发现,相对于婴儿或者非常幼小的孩子,成人身上并无“新鲜事儿”。所有健康的成人行为,都是婴儿行为的升华和超越;与此同时,所有不健康的成人行为,都是没有发育好的婴儿行为的残留。举例说明。所有婴儿在大小便之后,都有将大小便用手、脚或者其他东西扒开的愿望或行动,这是自恋性的占有欲的生动表现。健康的成人不会再这样做了,但却会在法律、情理和社会的允许之下,去更多的地方旅行、住更大的房间,或者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的名字,等等。而不健康的成人,却会保留婴儿的非现实感,非法地或暴力地“攻城略地”、巧取豪夺。带上精神分析的“专业眼镜”一眼望去,一个人的全部内心世界会变得一览无余。他的成长历程,会以立体的形象动态地投射出来。无数使他之所以是现在的他的元素都在其中,这包括:家族创伤的代际传承、父母的人格特点、同胞之间的竞争、早期的其他关系状态、重大的创伤性经历等。在“我为什么是我”的因果链被如此透视之后,我们对很多关于人性的事情,就不会过于焦虑了:了解了因果,就知道了调控。这个调控,对成人来说,就是精神分析治疗,或者说心理动力学取向的心理治疗。我们已经看到,这个努力,其实是在修正“父母的笔误”。所以,精神分析师在工作的时候,需要有健康的父母的心态,才能改变不健康的父母制造的后果。健康的父母的标准是:能够给与孩子共情性(Empathy)的回应。Empathy这个词很不好翻译,翻译成“共情”,似乎过于强调了安慰、体贴、支持那一面,而稍微忽略它中立的那一部分;台湾同行译成“神入”,又有点不那么通俗。到目前为止,还没找到更好的翻译,就暂时沿用“共情”吧。共情性回应指的是,满足孩子对肯定、理解、赞美、温暖等的需要。这些需要像空气一样不可或缺。历史上曾经有暴君做过实验:只给数以百计的婴儿饮食,却不让成人跟他们在一起,结果是婴儿们无一例外都死了。在客体关系之后的理论里,共情不仅仅是给与健康的关系,它还是最好的探索人类最深的内心世界的工具。也就是说,你如果没有共情,就不可能真正深度了解你想了解的对象。弗兰克教授这本书,向我们展现了精神分析探测一个人的内心时的强大力量甚至魔力。小布什总统的整个精神世界变得几近“裸体”。读这本书,可以极大地满足我们的“分析欲”,但同时也异常忐忑,因为从伦理上来说,未经当事人允许就做如此透彻的分析,是不恰当的。难怪有人评论说,弗兰克教授可能因此面临控诉。这本书在尽情展示精神分析的魅力的同时,也在暴露其令人生厌之处。这段时间一直都在酝酿这本书的推荐序。前天晚上我做了个梦,梦见了一位中国历史上的独裁者。我们在桌子两边相对而坐,他目光如炬看着我,令我心生恐惧。我害怕“他看透了我看透了他”。这个梦如此生动,以至于我现在回忆起来的时候,都有点手脚发麻。螳螂扑蝉,黄雀在后。在弗兰克教授全力以赴分析小布什的时候,我们也分析一下他,不知道这叫不叫“以毒攻毒”。单纯从分析技术来说,弗兰克全书都没有表现出对小布什的共情,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他的分析深度也许不够。更具体地说,弗兰克只是作为旁观者在描述小布什而已。而真正深度的分析、带有共情的分析,是你必须“成为他”。很显然,弗兰克出于对小布什的反感,既没有也不愿意“成为他”。我的梦也可以作为分析弗兰克的材料。我相信我在梦里的恐惧,不是,至少不全是我的,大部分应该是弗兰克的。他对小布什的无情分析,有可能是他对他父亲的敌意的投射。如果他在现实层面直接攻击他的父亲,会产生反作用力式的内疚感和恐惧感,但攻击小布什,就不会有这些反作用力,更准确地说,他会把内疚和恐惧压抑到自己的潜意识深处。而我作为他的书的中文版推荐者,会觉察到他的潜意识,并把它们在我的梦里呈现出来。我写过很多书的推荐序,唯独推荐这本书的时候内心很冲突。觉得这是一本好书,因为把精神分析技术(除了共情)应用得淋漓尽致;也是一本坏书,因为它突破了我从业的底线。一个能够整合我的冲突的对这本书的评论是:大家都读读这本书吧,读了就知道如果一个小孩子拿着一把锋利无比的手术刀,该有多么可怕。2014年10月30日于石家庄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我策划的第一本心理传记,看了让人感慨,会有很深的自我卷入
  •     非常非常精彩,但是读起来有点艰难,因为书中涉及很多心理学知识,分析的非常准确精当,小布什虽然并未走进诊室躺进扶手椅,他的精神世界已经无所遁形。
  •     可能知识储备还是不够,阅读过程感觉磕磕碰碰,不甚顺畅,可能哪天回头看看会有新的体会。
  •     掀起你滴头盖骨,让我来看看你滴脑,你滴脑里都有啥啊?原来是一堆黑出来滴翔。
  •     我尊敬的心理学大师欧文亚隆给了这本书很高评价,我读的时候却很难认同这个评价,多半是我水平太低……心理学面对个体时,应该基于详尽的事实和共情,戈德华特原则禁止心理医生对未求诊的人做出诊断应该就是这个原因,而作者用确定的态度判断他并不了解的小布什,总让我有些别扭,而这些判断本身也没有太启发人的地方。看书时候我不断想到“小布什你就这么说,碰到特朗普你可说啥”。结果这几天就传出了美国十几位精神科专家联名称特朗普有精神疾病的消息……无论如何,还是很开心有一个地方,可以如此全面直白刻薄地对待一个上位者和强权者。本书三星,暂时不重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