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汛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2
ISBN:9787020101474
作者:冯骥才
页数:140页

内容概要

冯骥才,浙江宁波人,1942年生于天津,中国当代作家和画家。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其文学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已出版各种作品(集)五十余种,其中《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珍珠鸟》等均获全国文学奖。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日、俄等十余种文字,出版各种译本三十余种。

书籍目录


一、借调式写作
二、一屋子作家
三、后楼的生活
四、一个诗人的自我拷问震动了我
五、搁浅
六、“冯骥才是反革命了!”
七、坚硬的冰面在头顶上裂开
八、凶猛的凌汛
九、文代会后离开了朝内大街
十、又短又长的尾声
附件:1.《祝红灯》韦君宜
2.冯骥才与严文井的通信
3.《关于短篇小说<雕花烟斗>的一封信》屠岸
4.《记韦君宜》冯骥才
5.《风景里的山峰》冯骥才
6. 冯骥才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和发表作品目录

作者简介

本书记录作者1977-1979年在北京朝内大街166号人民文学出版社“借调式写作”的人和事。书中有大量具有史料价值的珍贵旧照,是乍暖还寒的季节不可或缺的见证。在那个年代,这些记忆一如江河早春的凌汛,带着不可遏制的春意迅猛地来到人间。


 凌汛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如今的冯骥才以文化遗产、民俗学研究者的身份为公众所熟知,而留在文学读者记忆中的,更是那个写《神鞭》、《三寸金莲》、《炮打双灯》,写《一百个人的十年》的作家冯骥才。而奔波于乡野,为即将逝去的民间文化大声疾呼的冯骥才,其实也并未忘却自己的文学来路,当从友人那里得知坐落在北京朝内大街166号的人民文学出版社老楼就要拆除翻盖新楼时,“好似碰到我心中底层的什么东西,怦然一动”,这便是《凌汛:朝内大街166号1977-1979》一书的起因了。“往时光的隧道里一伸脚,却扑通栽进自己如烟的过去,栽进过往岁月的深井,栽进一个时代”,冯骥才所记忆的这个时代,即新时期的萌发,亲历者的所见所闻,给予我们的启示应有另一番新意。说起出版社与作家之间的关系,各个时代有各自的特点,但如1977年的此种“借调写作”,大约是前不可见,后来亦绝吧。那时文革刚刚结束,出版社可以放开出书了,但发现书稿奇缺,“当时的名家全在干校里劳改,写出来的东西就是毒草,也没人敢写,更没人敢出版”。这就给籍籍无名的业余写作者以机会,出版社要从他们中间寻到合适的人选,打磨出可用的书稿。所谓“借调写作”,即这些写作苗子“临时‘借调’到出版社,吃住都在社里,吃的用的自己负担,住房不要钱,在编辑的帮助下修改作品,直到能达到出版要求与质量为止”。冯骥才就是其中的一员,他来此修改长篇小说《义和拳》,这一“借调”就是两年,如此一段时光既是他个体生涯中的关键一环,亦见证了时代的风云变幻,文学界在新时期的悸动与波折。冯骥才的《义和拳》虽几易其稿,但终究是改出来了,不过予人印象更加深刻的,是那些稿子没能改出来的作家。他回忆了一位早三四年就借调到社里的作家,辽宁铁岭人,一肚子乡土传奇故事,善于讲述,多好的小说素材,却在这反复修改的书稿里派不上用场。因为这位铁岭作家要修改的小说,起笔于文革中,这几年政治形势颠来倒去,小说人物与情节必须紧跟着变来变去,“正面人物今天是造反派,反面人物是走资派;明天政治风云突变,反面人物变成造反派,正面人物换成老干部”,把这位作家折腾得够呛。终于有一天编辑无可奈何地告诉他,正反人物逆转,这个小说怎么也改不出来了。作家只好黯然离去。这不禁让我想起王蒙的长篇小说《这边风景》,写于1974年至1978年,由于在特定的时代写作,不得不打上特定的烙印,作品内容紧贴现实,呼应着其时的政治要求,“在形势大变以后,原来的政治正确的保证反而难以保证正确,恰恰显出了政治不正确的征兆”,王蒙亦是无法修改出来,小说的出版终竟搁浅,束之高阁。《这边风景》放置了二十多年,于2013年才正式出版,见证了王蒙的创作轨迹,亦留下了一份有意味的文学史料。让冯骥才体味到春之寒冷的,应是他大胆写出的小说《铺花的歧路》。在写《义和拳》的姐妹篇《神灯》时,意外受诗人叶文福忏悔的震动,那是一次酒后,叶文福痛苦反省当红卫兵打自己老师的往事,“大冯,你要绝对相信我——我对革命是赤诚的,就因为赤诚,我打得才特别狠!”受此触动,冯骥才的记忆中浮出类似的故事,暂停其他小说的写作,先把这个故事写了出来,名为《创伤》。拿给人民文学社,却给社里出了个难题,审查意见难以出炉(在此期间,卢新华的《伤痕》发表,因题目相似,决定改为《铺花的歧路》)。事情的复杂以致流言四起,“冯骥才的稿子出问题了,完了,冯骥才是反革命了!”人文社专门召开“中长篇小说作者座谈会”,讨论《铺花的歧路》、《冬》(孙颙)、《生活的路》(竹林),解决思想的争端,“这时,我感到罩在头顶上那坚硬的冰层出现了碎裂”。之后,这篇小说先刊发于1979年第2期的《收获》上,同年人文社出版单行本,虽仍然争议不断,但开堤的潮水已然是不可阻挡的了。而全国第四次文代会既是文艺界的重聚,也是文学风向一路向前不可逆转的标志。朝内大街166号,对冯骥才的人生有极大的意义,自然其本身也有着复杂的况味。王培元的《在朝内166号与前辈魂灵相遇》,即记载了在这里出入的一批知识分子的悲剧画像。而冯骥才的回忆中,韦君宜、严文井、秦牧、王央乐、李景峰等与朝内166号息息相关的人物,跃然于纸上,令我们难忘。一个简单的门牌号,一个老旧的出版社,予作家的影响是超乎想象的。因之,冯骥才言道,“如果老楼拆了,回忆更无凭借。我要赶紧去趟北京,站在老楼前拍张照,为了纪念,更为了永远的记忆与深刻的怀念”。
  •     《凌汛》是作者记录他1976~1979年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借调写作时的一段经历,。那个年代,政治暖流让文坛涌动了起来,以伤痕文学为代表的作品用激动、真情、反思记录着人的心灵和社会的变化,全社会呈现人人爱文学的活跃。虽然严寒总要与暖流、春风拉锯,但繁荣的景象令人感动。
  •     我称冯先生叫大冯是有点托大,但大冯确实文学界的资深人士都这样叫的.自从他担任了副部级高官,我确实没见他写过很精彩的作品,虽然他做了很多很好的文化事,但作家还是要有作品的。可是,一个作家在奉献了很多好作品之后,还这样期待他是不是有些过分呢?比如一个老农民,青壮年的时候种得很好的粮食,我们还能期望他在年老力衰的时候,还下田干活种出粒粒香甜的稻谷?所以对作家我们也不能这样不近情理地要求。大冯的这部回忆,写的很精粹,那个年代的好事儿好情景好人儿都宛在眼前,值得称道。前些年王培元教授写过一本《在朝内大街166号与前辈相遇》,也是很好的作品。现在的朝内大街166号正要拆迁,一年后是再也见不到166号了。那些如烟往事也只能在纸上寻找了。

精彩短评 (总计29条)

  •     冯骥才对后文革破冰时期乍暖还寒的北京文坛所做生动记录,图书设计别出心裁
  •     好人们
  •     冯先生回忆了七十年代末到初到人文社的经历,时间虽短,但是他进入文学的始端。社会、政治环境还如河面之冰川,正在破裂。河面之下水流已经涌动,此之为凌汛吧。书中回忆的那个年代,可见知识分子们的率真、文化自觉性和责任感。正如今日读《文化诘问》中先生提及,文化自觉性应由谁来承担,首是知识分子,然而是国家政府。书的装帧风格贯彻始终,亦将相关资料直观展现。
  •     有那代人的纯粹和真诚。在特定的年代,某个群体都会有他的特征,或好或坏。不要责怪时代,也不要太过苛责个人。然而不管哪个时代,都要有人发出真的声音。
  •     非常喜欢这本书的书名,它纪念了伤痕文学所打破的中国文学寒彻的冰面,所叫醒的疯狂时代里矇昧的良知,虽然这股文学热浪无法达到纯文学的高度,但它履行了去追问一场社会大灾难的使命。
  •     这两天正在看《重版出来》,这两个看似完全不搭界,可是内里流露出的作者和编辑之间的友谊,为一部好的作品共同竭尽全力的那种精气神,正是编辑这个行当最吸引我的。 那种纯粹的,浓烈而又淡然的情谊。
  •     历史可见一斑,老派文化人的认真负责和坚韧、朴素谦和。
  •     设计不错;版面字数10万字,竟有5处以上编校差错。
  •     在北京三联一口气读完,那个时代过去一段时间了,冯老师现在才开始整理思绪,值得玩味
  •     纸质轻,好读。稿纸背景妙,饭后站着消化读完了
  •     伤痕文学前后可资参考。
  •     【在 @雨枫书馆 翻书486】冯骥才回忆1977-1979年在北京朝内大街166号人民文学出版社“借调式写作”的人和事。装帧设计的较有新意。2013年出版。
  •     看完了无路可逃,意犹未尽又跑来把凌汛买来看。以前对大冯知之甚少,更无法想象出他在那十年里究竟经历过什么,又是怎样一点点熬出头的。我惊叹他的才情,敬佩他在最艰难的时刻仍能保持人性淳朴善良的言行。有那么多没能捱过来的优秀文人,大冯是幸运的。
  •     从来就特别喜欢冯骥才。真实的感受最能打动人。
  •     让“坚硬的冰面在头上裂开”,豆瓣第600本,此可记也。
  •     最后那篇《风景里的山峰》看哭了
  •     那个时代的场景、气息、激情、渴望、追求、思想、名言、勇气、真诚与纯粹感,原来全都记得。在我的心底,它像历史江河一次遥远的早春的凌汛,原本死寂封冻的冰河突然天崩地陷般地碎裂,巨大的冰块相互撞击发出惊天的轰响,黑色寒冷的波涛裹挟着不可遏制的春意迅猛地来到人间。
  •     書籍裝幀別有新意。文風如人。
  •     感谢2个半小时无聊的大会,让我有机会把这本书看完。
  •     那个时代,没有好事,只有坏事。
  •     在《无路可逃》之后,时间跨度1977~1979 ,借调人文社之常情记录。Kindle电子书。
  •     确实因为文笔较好吧,写的挺有意思,少了沉重,更多的劫后余生的庆幸。
  •     冯骥才先生这本书,是近期阅读的一个惊喜。在看到它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还有这么一本书。从内容到设计,都很特别。冯先生从一个独特亲历者的角度,以小见大地记录下那个冰雪消融的文学年代。
  •     那个年代,那些真挚的情谊,一直向往着的老京津。
  •     冯老回忆他走进文学世界的开始,从朝内大街166号的人民文学出版社起步,点滴人事,追忆中看到恩多情稠,简单真实轻松。
  •     装订的不甚紧。原来大冯是群众出身,写作本领是跟着出版社编辑训练出来的。彩印,轻型。
  •     乙未年第11本。冯骥才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
  •     冯老师个人对于某一段时期的文学回忆,可惜该绕过的地方还是给一笔带过了
  •     一位作家在那个年代的定格,也是出版社在那个年代的定格,十年之后,文字的力量作家的责任与良知。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