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开埠早期时事画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2-1
ISBN:9787545808247
作者:李琼 主编
页数:271页

内容概要

李琼,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馆员。曾参与编撰《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研究丛刊》之《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申报——近代中文第一报》等书。

书籍目录

前言
1.交通运输
2.公用事业
3.司法治安
4.休闲娱乐
5.体育竞技
6.教育出版
7.医疗卫生
8.工商实业
9.民俗信仰
10.租界一瞥
后记

作者简介

今年,是上海开埠170周年。开埠至今,上海市民的衣食住行、休闲娱乐、风俗习惯等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上海人以包容开放的心态面对纷至沓来的新鲜事物,与时代的潮流共呼吸,开创了城市发展的新局面,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海派文化,成为近代中国第一大都市。本书选取了清末时期出版的相关报纸、刊物及书籍中的图片资料(非照片),集中反映1843年至1903年上海开埠后早期的城市生活景象,包括商业、消费、社会治安、休闲娱乐、中外交流等诸多方面的变化。尤以“近代化”中涌现的许多新事物、新风貌,再现上海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轨迹。


 上海开埠早期时事画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上海开埠至今已170年,这是一个不断开放前进的历史过程,在从被迫开放向主动开放的曲折进程中,上海历经艰难,不断跨越,在浴火重生中谱写了辉煌的历史篇章。因此,上海是人们观察中国近现代社会变化的重要窗口。本书以上海开埠早期60年为观察对象,通过当时人的图像记录,展现了晚清上海的城市景象,形象地叙述了上海社会诸多方面的变化。在此集中整理上海早期城市历史的“时事画”,将前人的图像新闻作为再现于当今的历史叙事,正是历史文献资料整理工作的一种重要拓展。 上海是中国近代新闻出版中心,其图书、报刊出版总量占据国内过半,我国影响最大的多种画报均诞生于此,成为记录中国近代社会风貌的主要图像文献。在新闻摄影还未引入或广泛运用的时代,以绘画作为描述动态的时事是一种新颖有效的书面可视图像形式,是19世纪后期中国报刊编辑出版的一种创新。当时的新闻出版人士,《申报》创办人美查就较早地认识到了图像的叙事功能在报刊上的地位和作用,他借鉴西方的报刊出版经验,积极拓展报刊经营,而读者也从满目文字的报刊上乐观其版面的变化,热衷于欣赏耳目一新的画像。19世纪70年代,报刊上报道“时事”、传播“新知”的图像新闻日渐流行,受到了读者的欢迎,之后陆续创刊的画报正是出版人应势而为的结果,也是西方文化深入影响的产物…… 因此,在仿效西方报刊出版模式,学习西方科技成果的背景下,画报以雅俗共赏为取向,取材广泛、内容丰富,从人文到自然,从民间到官府,从工商百业到华洋百态,从市政交通到娱乐餐饮,从奇闻怪事到科技新潮,展现了具有百科全书特点的社会画卷。上海出版的《点石斋画报》、《飞影阁画报》等一系列画报除了其内容的综合性外,对上海特定时期的社会变迁有着十分写真性的描绘,保存了一批较为纪实而生动的城市景象。对此,研究者们十分关注这些图像的史料价值,在许多上海史论著中引用了画报中的图片,成为图像证史的主要素材。当然,具有叙事性质的图像并不局限于画报之中,在当时的文人笔下,图录、图咏、图说一类的著作也保留了许多具有历史写真意义的图像资料,如《淞南梦影图录》、《申江胜景图》、《申江百咏》、《申江时下胜景图说》诸书均有形象的描述。不少学者据此考证阐述,审视历史,试图还原历史的场景。 从时事画创作的场域条件来看,时事画往往是当时新闻的补充报道,是画家的“即时性”创作,更接近于报道对象的“真相”,只有部分是“追述性”创作。如今虽然也有许多脱离作者所处情境的历史写真之类的绘画作品出版,但画家创作的场域不同,他们所创作的历史追忆图像往往缺乏现场的真实性。因此,时事画所兼有的新闻性和艺术性,使之具有存史功能,不仅为当时人所喜闻乐见,而且在今天,它也是我们遥望昨日历史风貌的形象史料。 从时事画的艺术创作形式来看,它继承了中国传统版刻的单线白描技法和散点透视,又吸取西方绘画焦点透视的方法,画面形式既适应中国读者的传统欣赏习惯,又有别开生面之感。时事画不限于流行的单线白描画,还有以素描、年画的艺术形式予以展现,在小校场年画中也有丰富的时事画作品。晚清上海的众多报刊,为时事画家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表现舞台,出现了一批时事画家,其中以吴友如最为著名,他为《点石斋画报》和《飞影阁画报》创作了大量的时事画,曾出版个人作品集《吴友如画宝》、《申江胜景图》。 诚如文字的记载并非是历史的全部,时事画也并不等同于历史。它尽管是以当时的社会新闻 (在今天我们已视之为历史)为素材,但它不是以记录历史为目的。时事画家作为社会的观察者和记录者,往往以自己的新闻敏感性和受众的喜好进行创作,绘画作品的参照价值并不是以历史的价值为原则,而是当时社会的热点,流行的价值观与科学的认知程度,具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所以,时事画不同于美术史上的历史画创作,它作为社会风俗画的范畴,是历史记录的一种补充。如今,我们在经历了百年变迁之后来观赏时事画,我们关注的焦点是绘画中的历史,而不是历史的绘画。因为不同时代的读者对于同样的图像具有不同的视野和诠释取向,当时的受众将此视为“图像新闻”,而今天的我们则诠释为昨天历史的缩影。一百多年来,传媒形态的深刻变化已使图像的形式与内涵今非昔比,中国近代时事画虽然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与之后的摄影照片、影视纪录片相比,它的图像纪实性已不能同日而语,但是,对于往日的故纸,我们在时空的距离下,往往会产生特殊的兴趣,并赋予它重现的意义与价值。也许这正是我们整理文献,书写历史的动力之一。 上海近代开埠以来的城市发展记录,形式多样,资料丰富,本书从《寰瀛画报》、《点石斋画报》、《飞影阁画报》等资料中选取了部分有关交通、公共设施、司法治安、休闲娱乐、体育竞技、教育、出版、医疗卫生、宗教、风俗、工商实业和租界的时事画图像,近三百幅,组成一道通俗的上海近代社会长卷,藉此可管窥我们城市的昨天。 (《上海开埠早期时事画》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上海开埠早期时事画》一书以上海开埠时期的城市生活为切入点,通过时事画的形式展现老上海的风土人情,图文并茂,可读性、史料性兼备,再现申城昔日生活景象。
  •     黄显功兄策划的书
  •     确实瑕疵很明显,就是每幅图都没有标明出处和年代。印刷倒是清晰。
  •     应该做个录文,原图上的字实在很难看清。。。。
  •     资料很详实清晰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