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出版日期:2014-3
ISBN:9787020100554
作者:张贤亮
页数:225页

内容概要

张贤亮,当代著名作家、书法家、收藏家。1936年12月生于南京。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1957年在“反右”运动中,因发表诗歌《大风歌》而被划为“右派分子”,在农场“劳动改造”长达22年。1979年重新执笔创作。1993年创办宁夏华夏西部影视城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代表作有:《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绿化树》《习惯死亡》《一亿六》《灵与肉》《青春期》《邢老汉与狗的故事》等。
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家级文学大奖,并被译成数十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并有多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搬上银幕。

作者简介

本书讲述了从劳改队相识的“我”与“她”在文革时期的爱情故事,书中涉及许多“禁区”与敏感问题。 作者通过描写一个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甚至有过朦胧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的青年,经过‘苦难的历程’,最终变成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的全过程。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又是一本张贤亮的书,可读到最后竟不知要说什么了。可能是因为没有过女人,没有过爱恨情仇的缘故,关于男人和女人的故事,我总是不懂的。而什么时候能有呢?什么时候能懂呢?呵呵!我孤独的宿命将如同劳改一般漫长,无止境的路没有终点可言,走上去便再也下不来。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产物,特定时代的人都有其生死在特定时代里的命运。运动的年代里,空气是可怕的。才子章永璘因“聪明”而劳改,而被三番五次地戴上各种各样的帽子,总之最美好的时光、漫长的岁月中都在荒凉的、悲苦的、压抑的、沉痛的、没有止境的身心灵的屈辱中度过,继而一个青壮的小伙子变成了一个步入中年的“老男人”,长期的压抑和苦闷会让一个内心细腻、思想丰富、多愁善感的男人变得不像一个男人,于是在生活出现转机、娶得了一个曾经动了纯真的情欲但终究未迈出向前一步的女人之后,竟在新婚之夜以不男人的方式结束了长达三十九年之久的处男之身。迫切需要的时候一无所有,伸手可及的时候已没有了一去不复返的强光和激情,某些人的命运深深地受着时代的影响和牵制。没有女人的男人不算男人,没有爱情的人生不算人生,可是当特定的阶段没有获得特定的幸福、又为时已晚地获得一些本已心灰意冷的东西之后,命运会如何改变吗?不!命运已经早早地在那特定的阶段成就了自己的雏形,从此便要朝着一个不可遏止的方向狂奔,狂奔的结果和过程像是一个走火入魔的教徒,并不是因为他虔诚,而是因为他自己已经不受控制,不受自己的控制,不受别人的控制,超越现实与时空,直至随着肉身的殒灭戛然而止,把那不同于大众的余音播撒在喧嚣的人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缺一半的男人永远都无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我躺在床上抽着烟,烟丝燃烧的火苗逐渐暗淡了,在几个劳累与空虚夹杂的夜晚,一本关于一个男人从无到有、从有到无、无中生有、有中生无的书让我起起落落,心情复杂,我也是一个时代特有的产物,在晕头转向找不到自己的洞穴之后,胡子渐渐地如同杂草一般不由自主地生长在我的下巴和我的脸颊,而我也沦为一个缺一半的不完整的人,并随着时间的流逝野蛮地生长。爱情啊!你是那么的简洁明了,又是那么的不可捉摸!肉体的碰撞,精神的统一,男女的结合,超越时空超越性别超越物种的依恋。我知道在这特定的时间里我将孤身一人,在错误的时间即使遇到了对的人也只能独自伤感望洋兴叹,可人类的命运本身便不受自己的控制,我只是茫茫大海中的一滴水浩瀚大漠中的一粒沙,我细如绣花针的胳膊扭不过擎天柱一般的大腿,我尽力而为,小心翼翼地在这巨兽面前存活下去,随时都有被吞噬掉的可能。冬天的时候,寒风凛冽,空气湿冷,我在不属于我的地方孤独地生长,春天总会来临,春天来临的时候,又将是一个不可知的寒冬!2016年1月19日于武汉·汤逊湖
  •     顺序是这样的。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在《小说月报》上读过《绿化树》,觉得好玩极了,有很多段落都可以拿来细细咂摸,咂摸出很多趣味来。当时也觉得章永璘有些行为欠妥,但他自己后来都意识到了,甚至还会不断批判自己。大家都是普通人,哪有资格去苛责他什么呢?后来渐渐长大了,了解了那个荒唐年代的一些事情,有时心里觉得不大对,可能《绿化树》并不像自己记忆中的那样是一本趣味故事,但也一直没有重温过。再后来,听到张贤亮的名字,却是因为他的风流韵事了,包养情人又发表出格言论,被网友骂了个遍。最近看《陆犯焉识》,字字见血,不忍卒读,所以索性真的没有读完,这时又想起《绿化树》,就去图书馆借了来看。这次,依然是从头笑到尾。又去借了《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仍旧觉得处处都是幽默,句句都是金句,字字都能戳中我,让我觉得恍然又有趣。这种感觉,以前只有米兰·昆德拉带给我过。我现在可以说,我很爱张贤亮了,在中国那个年代的作家中大概可以排第一吧。为什么爱张贤亮呢?大概就在于他笔下的“真”与“趣”吧。《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一上来就写:“我多少次想把这一段经历记录下来,但不是为这段经历感到羞愧,便是为察觉到自己要隐瞒这段经历中的某些事情而感到羞耻,终于搁笔。……阳光直射着我,光芒好似穿进了我的肺腑,又好像是我在金色的光中浮起,离开了这喧闹的尘世。我趁我获得了这种心境,一种坦然的出世的心境,赶紧一跃而起,奋笔疾书。我知道,如果再过一会儿,说不定我又会改变我这个主意。”这就很类似《忏悔录》的开篇了:“我现在要做一件令这个世界震惊的大事。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原原本本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这个人就是我。……上帝啊,请把那些与我品行一样的人都叫到我的面前吧,让他们听听我的内心是什么样子,让他们来听听我的忏悔,让我的丑恶、我的可鄙给他们上一堂有益的课吧!让那些人来听听我的内心独白吧,到最后,我倒要看看,看有谁敢说:‘我没有此人坏,我比他好!’”张贤亮写的没有卢梭那么明朗,但妙就妙在他写“如果再过一会儿,说不定我又会改变我这个主意”。写这篇小说需要多久呢?肯定远远超过“一会儿”了,所以他在开篇就表明了这篇带有一定自传性质的小说为自己有颇多隐讳。虽然结局他离开黄香久有种种原因,包括他不愿意连累黄香久等看似正面的理由,但可以肯定,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心中的介怀、轻蔑与厌烦,甚至我们不妨揣测出更糟糕的结果来——但那有怎么样呢?没有人能永远不产生邪念,甚至没有人能保证自己在某一刻没有产生邪念。我们对自己最大的“真”就在于承认我们永远也不可能清楚地了解自己。或许我们可以无限逼近,但后面依然有无穷的变数。因为人就是这样复杂的动物。虽然我并没有真正写出过什么东西,但我已然感觉到,写作是了解自己、发掘自己的最好方法(之一),前提是你敢面对真实的自己,不被名利、世俗所限制,同时又认清你永远看不清真实的自己。张贤亮大概是做到了。《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是文革以来第一本真的写了性的小说,他是为了博关注吗?大概不是,当时身居美国的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小说在国内引起了多少惊涛骇浪。他只是单纯地写自己,把一切的自己都剖开给别人看,不管是好的、坏的,丑陋的、肮脏的、卑鄙的、邪恶的还是惊世骇俗的。另一方面,这种写作带来的后果是,故事中人物的心情与想法非常不稳定,常常这一时还信誓旦旦,下一刻就已经打了自己脸,再过一会儿又开始嘲笑前面两个自己都太naive,马上又被现实抽了个耳光。比如章永璘,起先对婚姻与性爱充满向往,过一会又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象中有“玫瑰色气氛”的爱情,一会儿觉得黄香久有“惊人的生活本事”很有魅力,一会又觉得这个妻子肤浅又愚蠢,再一会又发现自己根本完全不了解这个女人,总之完全没个定性,常常一页还没翻完他已经天上地下转了好几个来回。这在米兰·昆德拉的小说里也很常见,不过他表现出的更多的是一种戏谑,而张贤亮入戏要更深一些。这种写法为一些作家所不齿,有人认为米兰昆德拉是三流作家,便是因为他太轻飘飘,一点立场都没有,如果一部小说连中心思想都没有,那还叫什么小说呢?当然了,我反正是不认同这种观点的……我读张贤亮的书,是真的感受到了他的真诚。他把自己完全摊开在这本书里献给别人了。但他之所以有这种勇气,或许是因为他骨子里就是有些自恋的,而他也丝毫不隐瞒这种自恋(这在《绿化树》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以及随之而来的自卑,一切一切都在书中写给你了。这时再想到他晚年发表的“我不可能一夫一妻”的言论,也可以算作这种真诚的一种体现吧。再来,便是有趣味了。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世界上少了一个生殖器,却多了一部辉煌的巨著。”也真是什么都能扯。不过又一细想这话也不错.............
  •     启蒙意义不能低估,政治背景下人性的压抑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