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故事的佼佼者

出版日期:2015-8-1
ISBN:9787506083280
作者:赵宏琴
页数:196页

内容概要

赵宏琴, 浙江大学教授,教育文化学者。先后获得西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与文学学士学位,英国巴斯(Bath University)大学教育科技硕士学位,以及巴斯大学博士学位。她的主要研究兴趣涉及信息技术在教育环境下的应用,儿童语言发展与创造力开发,质性研究方法等领域

书籍目录


第 1 章 我要一个故事
没有故事的佼佼者
/ 2
语言与思维
/ 4
教学文化
/ 6
闲谈创造力
/ 8
教育制度与创造力
/ 10
教育文化与创造力
/ 12
考试与创造力
/ 16
教育中的创造力危机
/ 18
原创不足,原因何在 ?
/ 20
原创人才培养
/ 22
第 2 章 被鼓励的习惯性沉默
传记研究中的真实与美感
/ 28
沟通中的“以为” / 30
女人—《第二性》—“小三” / 32
意识与物质
/ 34
“常识”与“个人知识” / 36
隐喻与认知
/ 38
隐喻与教学文化
/ 40
“文”“理”的高下之辩
/ 45
第 3 章 如何找回自己的表达 能力
镜子效应—换位思考—自传体研究方法/ 48
镜子效应—自我—写作沟通
/ 50
生活与生命
/ 54
模式设计
/ 56
英语写作
/ 58
电影与写作
/ 60
群体“成见”的可能
/ 63
“大山”与“大海” / 65
第 4 章 从个人感受开始评价
三毛与纪实小说
/ 68
李安:生命,透明与野性
/ 71
创新天才乔布斯
/ 74
对苹果发布会的几点感悟
/ 77
当性别差异遭逢文化差异
/ 78
刘勰创作理论视角下的人文关系
/ 80
创造力与知识经济模式
/ 83
第 5 章 讲述自己的故事
我们放不下的就是证明我们存在的价值
/ 86
假如给我三天生命
/ 88
“欲兴国民,先兴小说”的命题
/ 90
苍白生活里最美的遇见
/ 92
从“传记叙述研究课程”探究如何成为
有故事的人
/ 94
大学校训与大学精神
/ 99
“近亲”现象
/ 102
论“怀旧”情绪
/ 104
第 6 章 对孩子,有无限的 耐心
教师权威
/ 106
教师的工作
/ 108
情商与儿童教育
/ 110
可持续开放学习心态
/ 112
培养判断能力
/ 114
第 7 章 观海听涛
英语写作中思维模式的文化差异
/ 118
外语写作中作者身份认同的意识
形态问题
/ 122
出国留学
/ 125
教育机构合作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未来
/ 127
孔子学院文化影响力杠杆效应分析
/ 129
第 8 章 教与教相长
爱的教育
/ 134
走近创造力
/ 147
创造力的本质与培育
/ 158
课程概念
/ 169
致谢

作者简介

作者在中国和西方国家都有丰富的学习和教育经历,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不同身份的数次转换中积累了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经验。在本书中,作者将这些经验结合自己所研究的传记叙事专业,对中国教育应当如何更注重人的个体成长,个体的成长如何与社会健康发展互促进步,教育者怎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创造力,如何判断汲取西方不同阶段不同流派的教育经验等热点问题都提出了具有创建性的解答,深入浅出,旁征博引,极具可读性。


 没有故事的佼佼者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作者是浙江大学极具有创新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老师,平时在上课的时候就能密切联系社会思想的时代特点,并敢于尝试民主开放的教学模式。而她的这本书视角独特且涉及了诸多方面,从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到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书都能一针见血地道破看似平常中的异常,使人豁然开朗却又陷入另一番沉思。虽然很多地方我并不能穷尽其意,但依然获益匪浅。这本著作可以说是非常具有时代特点的,在过去几十年内我们一味追求的是什么?——生产力!一切以生产力为目标,“能抓到耗子就是好猫”,所以中国享誉全球的是什么,就只能是中国“制造”。但是制造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所以我们寻求的方向有所改变,时代的核心词就从“生产力”变成了“创造力”。虽然目标变了,但除此之外的配套设施(包括思想观念和教育方式)却“一如既往”,这也正就是作者指出并一再强调的“没有故事的佼佼者”的反常问题。为什么总是会出现“没有故事的佼佼者”?其实这个问题在于样本的选择,我们一向的(对于佼佼者的)选择标准,就是按照应试教育的要求来,也就是谁会做题,谁的成绩高。这里说的应试教育绝对不只是高考那么简单,现在我们整个社会都笼罩在“应试的阴云”之中,一切都以线性为指标来衡量,搞的人人都像研究经济模型的,每天过的就是极度简化的“短平快”的生活。在“不需要故事”的选择标准之下,按照管理学中“激励什么就会得到什么”的观点,出现有故事的精英,可谓是难上加难。让我们再来想想,什么是“故事”。以旅行路线来讲,走小路,走曲线才会有故事,坐直达的快车就不会有故事;按照我们做事情的过程来讲,错了才会有故事,一路顺风就很难有故事;而从生活态度来看,迎难而上才会有故事,凡事唯唯诺诺又怎会擦出故事的火花?但是现在人越来越多地统统选择了后者,走的是直线,谈错色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故事焉在?尤其教育中,捷径,真的是捷径吗?为什么康德主张道德的底线是“人非工具论”?我们是怎样对待教育的,我们是怎样对待知识的,如果它们在我们眼里是随意处置的工具,那就再也找不到那份爱了。我们与它们有没有“爱的故事”,或是只有“钱的故事”?这,绝对应该成为时代的关注热点。而对于教育的目标,到底应该是教出相同的人还是不同的人,作者在书中亦有解答,最重要的就是成为他们自己,而那样就是对自己的创造力负责。作者在浙大有一门课叫做英语写作,所以应该对于语言表达一类的东西心得比较深刻。书中有一个词说的很好,叫做“没有作者的写作”,就是说有些人写出来的根本就不是他们自己想的。其实反观我们中文的教学不也是这样吗,从小学开始就要学模板作文,连抒情的句子大家竟然都写成一样的,如此连自己的语言都学不好,更何谈立足于世界?除单纯的论述之外,其书中还介绍了许多关于具体的教育方法论的内容,其中一些先进的教学思想还并未得到推广,希望借此书能够唤起部分人的“求变精神”,来与作者一同作为先驱者把这些思想观念与教育方法付诸实践。最后更是要为踊跃在时代浪潮中的作者赵宏琴点赞,感谢能带给我们如此广阔的视野和多元的思维,同时期待着更多的振聋发聩之语。
  •     文/友竹“没有故事的佼佼者”是浙大教授赵宏琴老师在讲授“传记体叙述研究”这门课时提出的概念,意即在当前中国极力追求结果的教育下,孩子们没能从学习探索过程本身感到乐趣,不知道学习到底对自己的成长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因而没有可跟人分享的学习故事。赵老师呼吁:教育需要造就有故事分享的学习佼佼者。因为,故事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力量。尤其是那些佼佼者的故事里蕴藏着创造力,并且能成为他人最好的学习资料与激励源泉。她说,故事是人的社会属性的专利产品……人们在故事中看见完整的人性元素。有些道理,人们只能通过故事才能明白。所以,保留故事这种文明产物是保护人性完整与人类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赵老师的研究兴趣和方向十分广泛,比如中小学教育教学理论、儿童语言发展与创造力开发等等。本书除了收录她在传记体叙述研究和英语写作等课程的教育随想外,还包含了她在寒假教育硕士课程以及幼儿园教师培训讲座上的内容。而其提到的所有内容都围绕着教师应该让孩子受到怎样的教育、如何激发孩子的创造力这个核心问题来进行。如她所说,成人对孩子需要有无限的耐心,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她的一段话让人记忆深刻,适合所有从事学前和中小学教育的从业人员牢记,大意是这样的:小孩子弱,体力不好,头脑也没发育完整,想问题想不明白,你给他感情与成长的力量,他就会慢慢长大。这是赵老师在幼儿园讲“爱的教育”时对大家说的话,她说“爱的教育”并不陌生,只不过我们没有把这种爱用语言说出来过,没有把它变成可以认知的事件。所以,教师的工作就是把对教育对象(即孩子们)的爱在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上面展示出来,也就是在工作中让爱的故事发生。爱孩子,一定要尊重他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存在,这体现在每一件小事上,从训练吃饭习惯到教他系鞋带、叠被子等等。但是,爱孩子不代表只能一味鼓励,即使在做错事的情况下也不舍得批评。赵老师强调,我们需要在“爱的教育”筹码上加上另一种力量,就是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有时候,需要老师稍微严肃、严格一些,在孩子犯错时要坚定说出批评的话语。但是要注意措辞,当老师要制止孩子的错误行为时,要看着他的眼睛说“不能这么做”,而不是“你这样做我就要把你关禁闭”这类话。另外,老师需要注意,只有在每一个孩子面前建立起公正感和威信,孩子才会从心底接受你的教育和批评。至于老师该如何在众多孩子面前建立自己的威信,赵老师给出了一些中肯的指导意见,有兴趣的老师可以把这段内容仔细研究一下。总之,关于爱的教育哲学,还有很多需要老师细细琢磨的地方,具体到实质化的内容就是:老师在日常工作中,是否有关心孩子的故事。每位做老师的都要反思:在与孩子的互动中,我有关爱的语言和行动吗?我有可以与人沟通、分享的相关故事吗?当你看得出来、讲得出来时,你就是优秀的。
  •     一个教育学者的良知与思考作为一个对书卷还算“情有独钟”的人,我面对琳琅满目的出版物,反而迷茫了。因为那种“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习近平)的作品很是罕见。也正因此,对浙江大学副教授赵宏琴的作品也没敢抱太大的希望。但是,翻阅完《没有故事的佼佼者》,一个教育学者的良知与情怀尽显其中。尤其是带着“社会担当的使命”去阅读她的《没有故事的佼佼者》,一定会“大有收获”或醍醐灌顶之感。在西方,作为授业解惑者,像赵宏琴这样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都被称作“为理念而生的人”。《没有故事的佼佼者》是赵宏琴教授的教育随笔集。她用教育叙述的方法从国内外的生活与教育经历出发,从知识形态与知识形成的渠道,以及在特定环境下道德情感与真理的关系,和学者精神、创造力、社会现象、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室氛围、师生等教育生活与教学文化进行了批判性的思考。比如,如何让我们的教育与生活发生紧密联系?等等,“随想与深度思考都自然指向解决一些大众关心的教育问题”及“对社会文化的观察和国家队创新诉求的思考反应”,视角及方向感广阔而突出。一如赵宏琴所言,她力图用“亲身经历与个人的私密想法”与人交流。一个只有生命长度、宽度的人,跟一个既有生命长度宽度,又有深度的人的生命质量是不一样的。而“一个社会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等也是其他社会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所以,教育需要批判与反思。一如赵宏琴在书中所言,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课程安排和设置很明显只重视发展学生的学术能力,而忽视学生在艺术、音乐、体能等学科以及情感和文化等领域的能力”。这种大学的毕业生,也即这类大学里教育出来的大学生,许多都是一知半解的糊涂蛋,或者“废品”。教育要关注人的存在问题,教育要回到“本来”。尤其在基础教育中,如果教学活动不以学生年龄相应的认知特点为基础,那样的教育教学基本是无效的。从教育者所能为层面上,如何把教育发展的重心转移到发展从事教育和接受教育的人并重,这需要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即如何从体制结构为主的观念转型到人本位的人文教育观念是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路径。这样的话,学生才有机会发展他们的创造力,不再停留于表面,或呐喊几声:“谁偷走了我的创造力!”“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一如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所言,未能引起灵魂深处的变革,那么它就不能成其教育。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赵宏琴认为学生的原创力与创造个性在适当的教学环境中是可以培养的,而这种教学实践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即,“尊重学生的创新热情”、“确认他们的创造行为与创造性表现”,以及“教师要善于抓取案例,让它成为学习的带动力量,成为教室与客体活动的焦点”等。“教育的本质在人格,否则就是堕落”(蔡元培),“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西塞罗)。当然,人在社会上生活,有适应现实的必要,但这不该是教育的主要目的。正如柏拉图所说的,“一个人从小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所以,教育或一个教育者要完成好“社会责任”,要从“经师”走向“人师”,既需要授业老师消除“功利心”,更需要教学目的回归教育本质。赵宏琴指出,“从单一传授课本内容到以新课标为核心的教学材料多元化,加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选择和决策参与,即拓展教师探索的主动空间是提高教学智力成分的关键之一,是教学文化转型的主要策略与路径之一。”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心灵。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们也都深深认同这一点——教育本质上讲是一种“唤醒”。比如,马克思认为,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赵宏琴教授全然不顾可能投进一个“深层漩涡”。在《没有故事的佼佼者》中,赵宏琴教授对教育以及教学方式的“批判性”反思并不是简单的“否认”,或为批判而批判,而是结合其所研究的传记叙事专业,对中国教育应当如何更注重人的个体成长、个体的成长如何与社会健康发展互促进步,以及怎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创造力等热点问题都提出了具有创建性的解答。---------------------------------------------------------------------------------------------------------原创稿件,谢绝任何网站、新闻客户端、微信公号等新媒体未经同意以任何形式转载。若转载或商用请致函致电商洽索取原创及润色后的完整版(qq:472176745)。但是,欢迎转发和分享至您的朋友圈。 新浪微博,欢迎互粉:http://weibo.com/1391089223/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能引发很多思考,让更多人更关心社会,更关心自己身边正在发生的事情。
  •     因为从事英语教育工作需要,经常涉及到外籍教师和中方教师和交流和培训工作,在网上搜索了相关的书籍,非常巧合碰到赵老师的新书出版。赵老师有着丰富国内教学经验和海外学习经验,并在学成归国后深入教育研究和培训,有着丰富的教师培训经验。这本书以杂文的形式收集了老师实际教学过程中的经历和心得,是值得身在教育行业的老师和正在和孩子一起成长思考教育的妈妈们认真读认真品味的。
  •     
  •     这本书最开始是朋友推荐的,因为现在市面上的书太多所以都有点茫然了,但因为自己对浙大情有独钟,一看是浙大老师写的书就好好读了读。这本书没有很强的居高临下的感觉,倒像是一个长者告诉你自己的看法,所以读起来没有那么累。但相比于通俗易懂的语言,书中的内容并不是那么简单,这本书着眼于创造力,写出了在这个社会环境下那些看上去很优秀的人身上的问题:创造力的缺失、对周围环境的漠然以及无法阐述自己等等,这是现在社会给人们的影响,也是教育的问题,以至于让我们也该思考一下是不是现在的教育不只是选拔模式,其教育内容和方法上也需要有所改进。总之这本书还是很好的,非常有可读性。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