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王阳明:行动中的儒家思想(杜维明作品系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3-6
ISBN:9787108043238
作者:杜维明
页数:217页

内容概要

杜维明,祖籍广东南 海,1940年出生于昆明。1961年毕业于台湾东海大学中文系,翌年获哈佛燕京学社奖学金前往美国深造,1968年获得哈佛大学历史与东亚语言学博士学 位。曾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1981年始任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和哲学教授,2010年荣休后继续担任亚洲中心资深研究员。在哈佛期间曾 担任该校宗教研究委员会主席、东亚语言和文明系系主任。
1988年获选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1996-2008年出任哈佛燕京社社长,2008、2010年分别当选国际哲学会联会(FISP)执行委员、国际哲学学院(IIP)院士。现为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

书籍目录

前言
致谢
导言
第一章 探寻
一 家世和出生
二 才华出众的诗人和关心社会的文士
三 军事谋略和政务
四 道士和儒家圣贤
第二章 抉择
一 阳明洞里的生存选择
二 禅宗佛学与家庭亲情
三 道家与曾点精神
四 儒学和山东之行
五 北京定终身
第三章 大悟
一 同刘瑾作斗争
二 赴龙场途中
三 大悟
四 人际关系的新层面
五 修身的结构
第四章 意义
一 知行合一观
二 陆象山的影响
三 朱熹难题
四 格物之争
五 主体性原则
六 知行合一的含义
出版后记

作者简介

本书研究王阳明的青年时代,即1472-1509年,也就是截止到王阳明龙场“大悟”后形成“知行合一”观的时期。“这是一个认真探寻和痛苦经验的时期”,包涵了大量的精神和学术的游历。作者以人物思想传记的方式,从考察王阳明的生平经历和明朝的历史与社会出发,探究早期王阳明各个时期思想轨迹的外在影响和内在心理动因,也就是其经历与学说之间的“动态机制”。作者从发展过程的角度来考察他思想形成的岁月,这个发展过程的高潮,是几次内心经验的大跃进。作者认为,阳明提倡生活与学说的统一,故其思想的一体性不同于思辨构造或认识论体系的统一性,而是建立在他的生活经验之上的。如家族尤其是父亲的巨大成就对他青年时期反叛精神的影响,尤其是他与佛教和道教的关系,他在阳明山隐修中从难以割舍的亲情的深刻体验中回转儒家,又在政治上严重受挫被发配贵州龙场的绝望处境中再一次确立成圣的内在意志,终于使自己的思想又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提出了超越朱子“格物”论的“知行合一”观,从而进一步确立了他与程朱理学分庭抗礼的“心学”。
本书不是对阳明的哲学思想研究,毋宁说是对阳明思想之所以形成的社会学与心理学分析,从而确立其思想的来源。对历来阳明学中聚讼纷纭的一些问题,如阳明思想与佛、道的关系、是否受陈献章影响、写作《朱子晚年定论》的心理和思想动机、知行合一观的思想来源及与朱子“格物”观的内在联系等等,都做了自己的分析和判断。


 青年王阳明:行动中的儒家思想(杜维明作品系列)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据钱德洪、王汝中所编的《王阳明年谱》记载,在他们的老师十一岁时,便早已流露出异于常人的志向。当时还在余姚读私塾的王阳明,有一天这么问老师:“何为第一等事?”塾师回答:“惟读书登第耳。”但少年王阳明对这个答案似乎并不满意,他沉思一会,说道:“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对普通研究者来说,这则轶事的可信度存疑,很有可能只是一种传统传记中的俗套笔法,似乎并无值得讨论之处。但杜维明1968年在其英文博士论文《青年王阳明:行动中的儒家思想》里,却读书得间,着重分析了王阳明说出这样的话的几个现实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作者指出,就是阳明之父王华一年前刚高中状元,身处父亲的巨大阴影下,“受到的压力一定使他非常烦恼”。尚且懵懂的小守仁很清楚,无论自己多么努力,要在科场上超过父亲都不可能了,所以只能另辟蹊径,而立志做圣贤“就是要达到超过他父亲社会成功的目标。”这种解释,无疑受到了60年代美国学界盛行的精神分析法的影响。杜维明的这种研究方法,虽然令人耳目一新,但在当时也不无风险。亦师亦友的陈荣捷教授就曾提醒过他,他的论文心理学色彩太浓,“不易为台湾和香港的汉学家认可”,更可能会对其“将来在中国学术界的发展有害。”而此时大陆运动正酣,更不可能注意到这本著作,待最后它由朱志方翻译成中文出版时,都已经是三十多年以后了。王阳明将“做圣贤”置于“登第”之上,暗中契合了当时读书人的精神需要。明中叶承平一百多年,边疆的开垦、耕作技术的进步,使得人口已渐渐逼近1亿,读书人的数量也水涨船高。可是科举考试的名额却基本没有增长,再加上“宦官专权、任人唯亲和深重的社会不安全感,个人对科举仕进的传统要求越来越难以得到满足。”使情况进一步恶化的是,在明孝宗弘治年间,哥伦布在地球另一端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不久后,番薯、玉米、花生等美洲作物便随着欧洲人的船队来到中国东南沿海。和本土的水稻、小麦相比,南美作物产量高、耗人力少,且在贫瘠陡峻的山地亦能生长,很快使明朝人口进一步膨胀,于是“参与竞争的合格考生数量有实质性的增长,而录取的名额却非常有限”。儒家传统的,自孔孟以降一直到汉唐宋儒的“学而优则仕”之路,正在变得越来越艰难。用库恩(Thomas Kuhn)的理论来说,在王阳明的青年时期,儒学正面临着巨大的范式危机(Paradigm Crisis):以“出仕”为核心的正统儒学离现实越来越远,新的儒学范式却迟迟未能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惶惶如丧家犬的年轻学子“很容易为道家或佛家式的生活方式所吸引”,王阳明也不例外。1502年到1504年间,他辞官回乡,在“阳明洞”里过了两年道家式的退隐静修生活,终于悟出“践形”二字;对佛学更是入室操戈,用“著相”来批评佛教的偏狭,借逃避来实现一己超脱之私:“与世间无些子交涉,所以不可以治天下”。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精神危机后,他最终重归儒学。1504年秋,王阳明复出回到北京。此时他所关心的,已不再是儒与道佛的对立,“而是理想的儒家与庸俗儒家的对立。”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到底是依存自己内在的良知还是盲从外在的权威。“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使道明于天下,则六经不必述”,由于无人可以独霸对“道”的解释权,所以个人良知即天理。前者本着这种和西方启蒙主义“敢于运用自己的知性(Sapere aude!)”相似的精神,王阳明对正统的程朱理学,提出了有力的挑战,并在明代掀起了一场理学大革新。黄宗羲认为:明初的理学“一禀宋人之成说”,“未尝反身理会,推见至隐”,直到王阳明指点出“良知人人现在,一反观而自得”,方才“使人人有个做圣之路”。“良知”一词来源于孟子,王阳明又引佛家“众生皆有佛性”对之加以改造,指出其为“人人之所同具者也。”但良知也是未发之中,必须将其扩而充之才不致泯灭,此即“致良知”,这一过程必须是永无止息的,“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金到足色方是精。”“做圣贤”绝不是少数政府精英的特权。人的天赋才力虽有区别,只要在自身能力范围内尽力发挥良知,则不管在朝在野,有无功名,都可成圣:“故虽凡人而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犹一两之金比之万镒,分两虽悬绝,而其到足色处可以无愧。”这一理论,对于被竞争日趋激烈的科举考试折磨的读书人来说,无疑是一大解脱,这也是为什么王学能在短时期内,席卷当时的思想界。在王学诞生之前,读书人要有所作为,唯有向上一途:即像范仲淹、朱熹、吕祖谦等人一样,先考取功名,再通过呈劄子、条疏,提出全盘化的改革方案,“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宋学这一精神,在明初吴康斋、曹月川那里犹留有馨香,至明中叶时,则早已剥落殆尽。王阳明尖锐批评那些只知道应考做官的人:“不知就自己心地良知良能上体认扩充,却去求能其所不能,一味只是希高慕大;不知自己是桀纣心地,动辄要做尧舜事业,如何做得?”鉴于此,王阳明指出了向下一途: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读书人要走出书斋,在广阔天地下去学做圣人,去改良社会,如乡村建设,普及教育,移风易俗,“读书的真正意义不只是获得外在的东西,而是从内部改造自己的生活方式。”王阳明生前研究过保甲制度,还创建了团练法和土家牌法;在他身后,弟子和再传弟子之中,有王心斋向庶民普及教育,凡樵夫、陶工、农夫皆有教无类;有何心隐在吉州宗族内创建“萃和堂”,“身理一族之政,冠婚祭丧赋役,一切通其有无,行之有成”——直到民国章士钊、梁漱溟、陶行知等人的乡村建设活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隐约可见王学精神茫茫之坠绪。正如此书副题所言,王阳明创立的,乃是一种“行动的儒家思想”。1506年,他因为反对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囚禁两个月后,贬谪至贵州龙场。前有“蛇虺魍魉,蛊毒瘴疠”,后有刘瑾派来的刺客,命悬一线之际,王阳明造一具石棺,在旁边日夜端居澄默,试图克服内心对死亡的恐惧。1508年的一天,“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此即著名的“龙场悟道”。次年,他便创立了“知行合一”说。知行合一说有其针砭时弊的一面。杜维明指出,在科举体制下,考试成了将所学用于社会的唯一途径,“学生完全埋头于书本知识,把它当做将来学以致用的必要准备”,结果知与行成了两个明确分开的阶段,王阳明试图纠正这一点。但“知行合一”后来被解释为:知识与行动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离开了行动,知识就会教条化;离开了知识,行动就会变得盲目。作者认为,这种理解看上去很有道理,但其根本错误在于:“仍然假定了知识和行动是一个更高的综合中相互补充的两个方面,因此是两个不同的东西”,而“阳明的立场与这种观点有根本的冲突。”必须抛弃笛卡尔以来西方哲学“非此即彼”(either-or)思路,重新回归中国传统“既此又彼”(both-and)的思路上来,才能真正理解“知行合一”说:首先,行亦是知,“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同时,知也是行,“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两者其实“扎根在同一个本体之上”。只有“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才可破除知、行两者之藩篱,这一过程便是“立志”。钱穆在《阳明学述要》里,又将“立志”简洁明晰地解释为“良知栽根处”。正是借助这一中介,“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这两个重要概念才得以打通。冯友兰在其影响深远的《中国哲学史》里,提出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个概念,认为这代表宋代以后中国哲学两个基本的对立面。此观点成为迄今为止中国思想史的主流话语。但王阳明所做的,其实是调和朱陆,将“格物”与“立心”融汇包含于一套新的概念体系下,一开理学之新局面。杜维明认为直到现当代,王学仍有其清澈回响:“孙中山的行动学说,熊十力的心灵哲学、毛泽东的实践论”,乃至“三岛由纪夫剖腹自杀事件,都多少受了阳明思想方式的影响。”吊诡的是,这种巨大影响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王学体系内部的模糊性。由于王阳明坚信其学问一旦立为文字,便会与现实脱节,所以除了弟子记录的《传习录》外,并无系统阐述自己观点的专著。唯一的《五经臆说》,还被他亲自烧掉。王阳明在世时,弟子已常有相互辩诘,但毕竟有王师加以调和,故尚未成鸿沟;但他死后不久,王学阵营内部便开始四分五裂。其中重要的几支,一为钱德洪、王畿为代表的浙中王门,偏“格物”,重实行,明末一变而为顾宪成、高攀龙等的东林党人,持清议,抗阉寺,瘐死投水,战不旋踵。二为邹守益、聂豹、罗洪先为代表的江右王门,偏“立心”,重修养,后一变而为王学殿军刘宗周的蕺山学派,提“慎独”说挽阳明学末流狂放不羁之弊。另有以王艮、何心隐、罗汝芳为代表的,更为激进、平民化的泰州学派,泯灭士庶差异,“以赤手搏龙蛇”,岛田虔次称之为“王阳明左派”。此外还有南中王门、北方王门、楚中王门,等等——但随着满洲铁骑南下,神州陆沉,这些宗旨各异的学派也和明王朝一起,全都化为乌有。2013-11-11初稿2013-11-16定稿(已发表于12月2日《经济观察报》,转载请注明出处。)
  •     ● 上世纪60年代,正在哈佛大学读博的杜维明,接到另一位学者秦家懿来自澳洲的电话。秦家懿问他:“听说你要写王阳明的论文,我能不能写?”杜维明笑着回答:“开玩笑!西方写马丁·路德的有一千以上的博士论文,我们两个分享王阳明还不行吗?你随便写,我怎么写都跟你写的绝对不同。”果然,两人的论文出来,秦家懿写的方向是阳明的智慧,范围很大。而杜维明的,集中讨论青年王阳明的思想历程。……杜维明:王阳明何以成为知己  无论在何种时代,身处何种体制,无人能代替你看顾自己的内心;对于人而言,很难否认“一生的果效皆出于心”,这正是阳明所说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学。“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此心光明了,世界便一同光明起来。王学中关于人格独立与思想自由的部分,总能轻易击中被各样事务羁绊着的人们。无论人们是如何任性随意地取用王学,我们都不能轻慢哂笑,王学本身的价值维度及当下社会的智识情感底线,共同塑造了王阳明的流行线。  ●马丁·路德提出,每个人都可以靠自己的信仰,不要靠外在的制度,不要靠牧师,甚至不要靠教皇来帮忙,你自己可以通过信心得救。王阳明对儒学的贡献就像马丁·路德对宗教的贡献一样。  ●用开放的自我和阳明对话,你的自我就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开放;你完全私己地去念,越念就越庸俗,把王阳明念得庸俗,你也自己庸俗。  ●儒家的最高价值,是让自己的精神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不能体现就不是最高的价值。同时,日常生活也有神圣的一面,人人皆为圣人,意思就是每个人,每一件事情它都有神圣的意义。  ●儒家分道、学、政三个方面。道就是它的核心价值,基础理论;学就是它的学术传统,经学是最重要的学术传统;政,就是经世致用。这是三个不可分割的侧面。  上世纪60年代,正在哈佛大学读博的杜维明,接到另一位学者秦家懿来自澳洲的电话。秦家懿问他:“听说你要写王阳明的论文,我能不能写?”杜维明笑着回答:“开玩笑!西方写马丁·路德的有一千以上的博士论文,我们两个分享王阳明还不行吗?你随便写,我怎么写都跟你写的绝对不同。”果然,两人的论文出来,秦家懿写的方向是阳明的智慧,范围很大。而杜维明的,集中讨论青年王阳明的思想历程。这两篇论文,就是前年引进大陆的《王阳明》(秦家懿,三联书店,2011),与新近出版的《青年王阳明:行动中的儒家思想》(杜维明,三联书店,2013)。前者出版一年多时间,已卖过2万册,重印两次,在学术圈里形成小小的热潮。  为什么只写青年王阳明?杜维明给出的解释是,那时他只有二十多岁,不能了解阳明到生命最后阶段形成的学问和观点,因为他要从“体证”的方向去了解阳明,和阳明的精神相契。如今,70来岁的杜维明,作为新儒学的代表人物,对阳明,对儒家的认识,早已非青年时期可比。如何看待王阳明在儒家体系的位置?阳明心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价值是什么?近日,在两个多小时里的访谈时间里,他像一个春风化雨的布道者般,向记者娓娓道来。  ● 思想与杀人?  作为一个大的思想家,王阳明的思想内容很丰富,不可以用很简单的定义的方式来确定范围。国内的学者把阳明分了两个,一个是思想的阳明,另外一个是杀人的阳明,又平乱、又打仗、又杀人。这两个阳明基本上是两个完全配不起来的阳明。但其实,王阳明的学说,是九死一生才讲得出来。  美国有一个心理学家艾里克森,非常重大的贡献就是提出认同的问题。他当时是讨论马丁·路德对基督教的贡献,因为在马丁·路德之前,基督教神学有大约一千年的历史,觉得没有任何人可以不通过教会来得救。马丁·路德提出来最重要的观念就是,每个人都可以靠自己的信仰,不要靠外在的制度,不要靠牧师,甚至不要靠教皇来帮忙,你自己可以通过信心得救。  所以,我认为,王阳明对儒学的贡献就像马丁·路德对宗教的贡献一样。  ● 人皆可以成圣贤?  人人皆可做圣人,其实被误读了。  一般人有一个理解,佛教讲人人皆有佛性,儒家讲人人皆有圣心,所以人人皆可成圣,再进一步说,每个人都有成圣的潜力,这不是我理解的。你看,仁,仁就是不忍的这个情,随时都在体现,你看到悲剧你就会同情。每个人都有,但是能够使它成为你生命中最重要的力量,这很难。所以孔子才说颜渊是三月不违仁,其他是日月,我们大概一两个小时或者几秒钟,能够维持仁性中间随时都可以体现的,就是后来阳明讲的良知,随时随地他都可以。  所以就出现了两个命题,表面上看起来是绝对矛盾,但是必须同时存在、同时真实。一个就是人人皆可为圣人,另外就是任何一个人永远没有办法成圣人,即使是孔子,即使是尧舜禹他还有遗憾。这两个命题表面上看起来完全矛盾,其实是人生的经验、人生的智慧。人人皆可为圣人,没有任何人存在世界中间可以说我达到了圣人的境界,就是中国人讲的活到老学到老的过程。  ● 实用的心理学?  最近关于王阳明的图书出版很多,有些出版商特别强调王阳明的实用性,毫无疑问,王阳明的哲学是有实用性。儒家的最高价值,是让自己的精神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不能体现就不是最高的价值。日常生活也不是讲究凡俗,也有神圣的一面,他说人人皆为圣人的意思,就是每个人,每一件事情它都有神圣的意义。  现在这个社会可能并不令人满意,我有时候觉得,你若想找知己,活人中间没有,而传统文化中,则有太多人可以成为知己,而且绝对可以对话。王阳明就可以成为知己。  有的人说,你跟古人对话,就自己想象。我们念阳明有两种念法,一种是私我,一种是自我,就是开放的自我。开放的自我和阳明对话,你的自我就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开放;你完全私己地去念,越念你越弄得庸俗,你把他弄得庸俗你也自己庸俗。还有另外一种方法,是共读,大家一起来念,一起来讨论,每一句话都辩论。每一个参加的人,都是对我们群体的经验的丰富,这样就变成了活的话语。我觉得这个是最好的办法。  ● 你来看此花时?  王阳明在大陆,曾经长期被批为主观唯心主义。至少从九十年代开始,大陆学者,不管你是属于自由主义,或者是属于保守,大家都有一个新的共识——开发传统资源。  儒家分道、学、政三个方面。道就是它的核心价值,基础理论;学就是它的学术传统,经学是最重要的学术传统;政,就是经世致用。这三方面都应该结合起来,成为三个不可分割的侧面。  现在一个不太健康的方式,比如我是搞政治儒学的,就讨厌心性儒学;搞心性儒学的,觉得政治儒学政治化,那不是真正的儒家;有的说我是搞学术的,所以你们那些玄想的、没有学术价值学术背景的、没有客观理解的野狐禅,就不是学术;有些人说,我们讲的是身心性命的东西,你们讲的学术干枯无味,是一种职业。这之间的诟病,内耗太多,我几乎每天都碰到,包括我学生在内都是……  现在阳明学的复兴,在这三个层面都有。对于普通人而言,在阅读王阳明时,各取所需,也是可以理解的。  ■ 阳明训蒙  立志、勤学、改过、择善  最近这几年各地出现了《传习录》读书会。儒学有四个层面,一个就是自我,身心;一个就是我和社会,就是家庭国家;第三个是人类和自然;还有更重要的,就是人性和天道,有超越人的一面。其中人格的独立和思想的自由在阳明心学里很明显了。  可以说知名的知识分子,很多人都认同阳明会成为一个潮流,可能算是一种复兴。阳明训蒙,就是教小学生的时候,有四个价值:  第一,立志。我们现在年轻人不立志,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成功和职业。钱理群说,多在训练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立志很简单,就是做事的人,做第一的人,做一个能够体现人格价值的人;  第二,勤学。我们学生表面上看起来很努力,他主要的都是工具,不管你选十门还是二十门课,将来就是使你在市场经济的斗争之中,能够取得更好的地位。这不是真正的学,学是觉,觉悟的觉;  第三,改过。后来刘宗周讲得更多。有很多人说儒家是肤浅乐观主义者,没有基督教罪恶感什么的。开玩笑!为什么在儒家的这个认学的过程中间,他讲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吾日三省吾身?阳明在任何时候自己能够发展,这是一个所谓士不可不弘毅的观念,任重而道远。这些观点,都是培养让你在战战兢兢的信念里面发展;  最后就是择善。也就是说形成一个群体。我们不是个人,形成群体大家互相努力,不是搞斗争哲学,不是说我们怎样增加我们共同的利益,形成共同的善。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邓玲玲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3-08/24/content_461380.htm?div=-1延伸阅读  上期书评周刊用了6个版的篇幅,解读了王阳明在中国的流行,受到不少读者好评。有读者反映,是否可以再做个延伸阅读,推荐一些研究王阳明的书籍。本期,我们把这些书籍划分为三类进行推荐,以飨读者。(上周已重点介绍的书籍,这里不再重复推荐)  《王阳明全集》  大陆学界所编的第一部王阳明全集。最早由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出版,繁体竖排精装本,以浙江图书馆藏明隆庆6年谢廷杰刻“王文成公全书”38卷为底本标点, 以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四部备要本、国学基本丛书本、中华图书馆本及中国台湾、日本出版的王阳明全集本为参校本,编为41卷。2011年再版。  《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  已故华裔学者陈荣捷对儒学有相当的研究,尤长于宋明理学的研究。注释《传习录》,陈荣捷下了苦工夫,评论称此版本注评精到,融合贯通。对于《传习录》的初学者,是一个不错的入门读物。  《王阳明》  华裔教授秦家懿1987年的学术作品,是了解王阳明生平和哲学的入门级作品,适合对王阳明有一定了解的普通读者阅读。本书除了参考阳明遗著,及明清各家的解释与批评,还特别参考了阳明学特别发达的日本学者作品。此书由于面向英文读者,语言浅显平实,通俗易懂,资料翔实可靠。2011年在三联出版后,重印两次,低调地畅销着。  《有无之境》  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最早于1991年出版的著作,后多次再版,是国内学者研究王阳明的经典学术著作。本书的特点是:以理性主义到存在主义的转向来把握宋代理学到明代心学的演变线索,力图在比较分析的视野中把心学的古典问题转化为现代哲学语言来了解,尤其是将其与康德实践理性来做对比。  《明朝那些事儿》  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第三卷中,用了很大的篇幅写王阳明。很多的读者称对王阳明产生兴趣,是从这部书的阅读开始的。王阳明在书中出现,是那次直谏而被拖出午门挨40大板开始的。这部书出版后,王阳明的通俗类传记先后涌现,连学术书也被带动起来。  《王阳明三部曲》  通俗历史作家许葆云在写过曾国藩、李鸿章后,用小说三部曲的方式,再写王阳明的传记。据称,他四处搜集散佚的史料,多次进行实地走访,前后花费三十余万元,历时十年创作完成。因为是虚构类的小说,此书除了讲述王阳明的生平经历和心学研究之外,格外描写了王阳明的两段感情经历。  整理:邓玲玲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3-08/31/content_461863.htm?div=-1
  •     什么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 普遍的想法是先有知,然后才有行。就比如做销售一样,先要知道如何做销售,然后再去做销售;先要知道如何煮饭,然后再去煮饭;先要知道如何做爱,然后再去做爱。但是这个理念造成的后果就是知识和行动脱节了,很多人以为没有了知识就不敢去行动了,并且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也从来没有想过如何去应用知识,以至于真正需要自己在实际生活过程中应用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应用了。就好像我们从小就被灌输各种标准答案,被扼杀了想象力,等到长大了需要在工作中应用想象力的时候感觉力不从心,因为以前从来没有用过。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知识是用来应用的,而不是用来填充脑袋的,知识是工具,是帮助我们更好的生活的工具,而不是抽象的思考。 因此,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就应该想到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另外,在没有知识的情况行动的过程中也要思考行动的过程需要哪些知识,思维方式是怎样的。当然,最好的方式是learning by doing,也就是通过边做边学知识的方式来学习,通过项目式的学习,做项目的过程中会遇到现实的问题,通过解决这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来学习知识,这就是知行合一的本质。 为什么要知行合一呢? 比如我知道了苦瓜是苦的,这不就够了吗?我为什么还要亲自去吃苦瓜呢?为什么?因为语言是无法真正的描述体验的,体验是和情感联系在一起的,而人的情感是一个过滤系统,人只能表达自己真正认可的东西,所以每个人的体验都是特殊的,表达出来的东西先天就是带有偏见的。因此,想要真正理解一个道理或者一种味道或者一种人生体验就要自己亲自去体验,亲自去做,把自己放在现实的情境中去想去思考去体验,这才是真正属于你自己的东西,通过文字描述学习到的和通过情境体验感受到的完全是不一样的,因为前者是被动的接受,而后者是主动去探索、去体验,并且情境是变化无穷的,你可能吃到一个很苦的苦瓜,也可能吃到一个不怎么苦的苦瓜,究竟什么是苦瓜的苦,只有亲自去吃才有有自己的体会。 王阳明的自我修养思想是怎样的? 首先是立志,立志做圣贤,一切行为活动都要以做圣贤为基础。 然后是勤学 第三是改过,犯错是学习的必经过程,要鼓励犯错,有勇气改正错误,而不是寄希望于不敢错误 最后是责善,也就是通过自己批评和他人的批评来思考如何改进,王阳明认为责善是交友的真正意义。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各种宗派的研习,最终回到儒家,为的是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统一
  •     很多都是毫无用处的废话
  •     伪大师。
  •     非常幸运的是,这本书是我陆王学的启蒙书籍,想了解新儒家思想,杜先生的书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
  •     via 阳志平 立志勤学改过责善
  •     立志 勤学 改过 责善 知行为一的
  •     新的一年,第一本书。知行合一,从此开始。
  •     杜生的博士论文,十六万字,虽语言或涉及问题的局限,略显枯燥。 甚至不像读枯燥的理工科课本,认真读它,有所思,竟有所跑神,拐回来,又得慢慢读过,不几页,又目光无聚,神游去也。 有人说,读书就得偶尔读一读那种读不太懂的书,待我日后想起能再拿起来翻阅几分。
  •     思想历程的解读非常深刻到位!
  •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     如何做圣贤?立志+知行合一 内容不空洞,就是英语论文腔增加了些阅读上的难度
  •     有点像在写心理分析,这一进路似乎非常契合于宋明思想史,盖内圣不能化约为形而上学,外王也不能脱离实际境遇。
  •     阳老师推荐后马上就读了。在此之前阳明的学说已经有所了解。在杜教授这本薄薄的大作里见识了杜老师高超的文字能力,如何把人物表现出来外在事件跟内在精神世界的走向联系起来,并且能轻松说服读者,这本书是典范。
  •     细而半透不深。
  •     三年前30快的钱,现在卖90……幸好图书馆有哇
  •     落落千百载,人生几知音。 道同著形迹,期无负初心。
  •     没有写完的感觉,保卫纯洁主体的尝试与修行:内圣外王!
  •     知行合一德才兼备
  •     奇怪,居然是博士论文,还哈佛的。陈荣捷说心理分析太多,所以入选不了狄百瑞的《明代社会与自我》。看了序言才知道,他完成此书时确实没有读过《心体与性体》。这算哲学论文吗?
  •     知行合一。条件反射。必要先立志做圣贤。
  •     说实话,本来是想看传奇人物的故事来着的
  •     最适合入门阳明学的书。虽是学术论文,但文笔朴实流畅一点也不艰涩难啃。以人物传记的形式,保留但弱化时间线,谋篇布局自成组块,分阶段阐明王阳明与儒道佛的关系。相较被严谨论证的道家,单以原初亲情批判佛教,不够说服力;阳明潜心研究易经,二者关系的阐述却是浅尝辄止,但可能是因为历史资料不足而受限。11岁便立志做圣贤,开始跌宕起伏的精神求索之路,“阳明洞抉择”和“龙场大悟”写得真挚动人,值得反复习读。何为圣贤?不是社会阶层里高高在上的人物,而是无论顺逆境,内心始终平静而专注。“大悟”后,阳明升华了儒家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定义:当与外界一切关系都被迫切除之时,应矢志不渝地坚持内在修养,继而改变身处的恶劣环境,以便能更好地同他人进行交流,即“内圣外王”。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学些曾点的洒脱精神、忘忧气质。
  •     通过修身对典籍作切身的理解比读书更重要。
  •     1、“当头棒喝”,想起了高中一位老师,姓唐 2、立志、勤学、改过、责善
  •     杜维明二十多岁所写的博士论文,据说运用了不少精神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和相关思路。尹敏志写的那篇书评相当不错。
  •     硬是啃完了!
  •     知道做不到,等于不知道。
  •     不了解心学,提到王阳明必提到的这一点,我看到就比较排斥,不明所以。王阳明没有留下著述,留下的只有实际公文。对于王阳明,根据他的生平,事迹,我的理解是:多读,多练,多思考,人人都可以成长。世俗的成功,名利,变得不再重要。名利,成功的宣扬,很大程度,只为激励世人前进,不可懒惰。
  •     2014年11月29日读毕,此书介绍了王阳明知行合一思路的渊源,尤其是这一思路与王阳明的个人经历关联极大:其一,脱离与世人的联系,在孤独中面向自己的心灵,整理自己的经历,从而发现内心深入的真理;其二,与纯朴的土人建立人与人的关系,从而激发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其三,在教学中领悟到教学相长,老师和学生双方都实现人格的提升。总之,王阳明从道教和佛教的出世转变到儒家注重人际关系的入世,体现了王阳明在人生中修炼儒教道的道理。看《梁漱溟日记》,梁的儿子提到他记日记就是一种心灵修炼,看来新儒家都是这样的真人。
  •     到底不是搞文学的~文笔真的不吸引人呐~~~
  •     阳明在栖霞山闭关后,体会到:人生的真正意义应该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去寻找。在别处寻求个人自由,不仅是逃避,而且违反人性。
  •     竟然在王阳明身上窥见了荒谬之感,而他为自己寻觅的出路竟然和加缪如此相似:圣人之道,悟性自足。贬谪偏远荒凉的龙场,恶劣的自然环境、亲人学友的分离无不使他痛苦。愈发狭窄的天地间,依旧匍匐。所有的呐喊得不到世界一丝一毫的应答,到底何去何从。若是困于此荒芜之地,不能成就一番功业,圣贤之道又有什么意义呢?到底是要抛弃圣贤中成就的意义,还是追求其他的成就或者说更改圣贤之意。最终阳明选择人性,“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不得不承认如果回归理性的视角下去分析,这种选择也是非理性的,但是却是智慧的,而且充盈着面对逻辑世界的荒诞下时真正的坚强、勇敢。这与加缪的道路是在太想象。除了一点,加缪因为与萨特的争吵,将荒谬作为探求的中心,继而选择人道主义。而阳明求索的便始终是 “天下第一等事”--圣贤之道啊。
  •     第一次接触王阳明,这本书介绍了王的青年时代,以及他思想的成型过程,对他的思想理论有了初步认识。喜马拉雅有声书。20160625
  •     小有點失望
  •     王阳明入门
  •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     16年夏天到17年春节前,看了三遍。写王阳明的书很多,能让自己读进去的还不多。不知为何,很是动容。是否因为也同样面临着类似的困境?虽然解决不了太多实际问题,可读来让人心安。
  •     對陽明的思想轉折,提出了有力的分析。陽明做聖賢的路上,朱熹、王家祖先、父親王華等人的影響深深烙印在陽明身上,這些思想、身教與王家的傳統,型塑了陽明的內心,外在環境對陽明來說,正是一連串的「事」,道教與禪宗之於陽明,只是事上鍛鍊的功夫,這些事物幫助陽明明定志向與內心成長。誤解格物之意的陽明,也使他轉向這些事物。但正是因經歷這些事情,他發現格物只是一種方法,用以「自我認識」的方法,最重要的仍是對自我的認識,以及如何進行對自我內在的修練,使自己能夠在成聖這條毫無止盡的路上一直前進,但鑒於格物容易造成誤解,加上自身的經驗,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說法,透過事上修練內心,將心的能力擴大,同時統御知與行,才能使自己在成聖的路上更進一步。到這一步,青年王陽明已經奠定了他的基礎。
  •     虽然很西化,但是很喜欢王阳明传记型研究。
  •     知行合一,现实,意识。
  •     读完了才知道什么是知行合一。杜先生的博士论文。
  •     杜维明的博士论文,写阳明的成长历程,罗列了学术界的各种看法,很详尽但不是我喜欢的风格。可能是因为我想更多了解知行合一的大悟经历。
  •     知行合一,非割裂,自我精神、内核上的不断突破和完善
  •     很好但是很难读
  •     一本对我影响极大的书
  •     值得一读再读,最好把自己当成作者,注入一定的感情。
  •     用“生存环境造成心理动机”来解释思想形成,直到“悟道”,爷爷爸爸儿子的一脉继承,倒让我想起一个私底下大家总喜欢争执的问题:新移民距离elite到底需要“攒”多少代?“一代上岸,二代发财,盼望三代往后出个贵族”,是笑话?是现实?
  •     本书是杜维明先生在哈佛大学历史与东亚语文系求学时的博士论文,可谓是王阳明的半部传记,讲述时间从王阳明出生,到他三十七岁离开贵州龙场之前,基本形成自己的系统思想时为止。通过对青年时期王阳明生平的讲述,详细分析其“知行合一”、“心即理”、“致良知”等诸多思想的形成过程。文笔流畅,分析透彻,值得一读。
  •     从比较细腻的角度分析刻画了阳明的内心世界和成长之路,对了解阳明的思想体系和他的传奇一生都有很好的借鉴。
  •     序言页6“魏克曼”疑指“魏斐德”;序言中David Nivison汉译名不统一,译为“倪德卫”较好;正文页130第二段倒数第二行“蔡宗兑”应为“蔡宗兖”。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