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號與記憶

出版日期:2015-7
ISBN:9789869158560
作者:張漢良 編
页数:416页

内容概要

編者簡介
張漢良
文學理論及符號學研究者,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臺灣大學外文系博士,美國紐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博士後研究。曾任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理事及總幹事、國際比較文學協會文學理論委員會委員、《中外文學》月刊主編、臺灣大學外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並先後任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希臘雅典大學、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上海師範大學、輔仁大學等校客座教授。曾任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理事及總幹事、國際比較文學協會文學理論委員會委員、臺灣大學外文系主任。現任臺灣大學外文系名譽教授。著有《比較文學理論與實踐》。
共同作者(姓名按照章節順序排列)
張漢良、易鵬、蘇文伶、簡瑞碧、徐金雲、張逸群、陳傳興、齊隆壬、呂健、蔡仁傑、楊明蒼、古佳豔、蔡秀枝、周榮勝、葉玉慧、郭西安、林熙強、吳碩禹、唐珂、韓蕾、陳榮彬、李先達

书籍目录

編輯前言
第一輯 符號與記憶論述的建構
01 張漢良 (上海 復旦大學 / 臺北 臺灣大學)
符號與記憶:從亞里斯多德的靈魂論談起
02 易 鵬 (中壢 中央大學)
不可能手稿與記憶
03 蘇文伶 (新莊 輔仁大學)
呂格爾與德希達論「遺忘」
04 簡瑞碧 (臺北 臺灣大學)
「語言的雙重特質」:索緒爾《橘園手稿》的詮釋學和美學涵義
05 徐金雲 (新竹 交通大學)
格雷馬斯符號方陣的邏輯解讀
06 張逸群 (臺北 臺灣大學)
不/可能的正義符號:在德希達與德沃金之間
07 陳傳興 (新竹 清華大學)
看不見的中國:從安東尼奧尼談起
08 齊隆壬 (臺北 世新大學)
重建電影研究話語下的電影符號學
第二輯 文學史的文本記憶
09 呂 健 (上海 復旦大學)
希臘古風時期的頌詩與序詩:一項文類分析
10 蔡仁傑 (臺北 銘傳大學)
西塞祿《理想的演說家》中的記憶拼圖與國族想像
11 楊明蒼 (臺北 臺灣大學)
中古英文詩《珍珠》中的記憶與方言翻譯
12 古佳豔 (臺北 臺灣大學)
十七世紀法國貝侯童話故事的文化語意分析
13 蔡秀枝 (臺北 臺灣大學)
波特萊爾筆下的巴黎漫遊詩人
14 周榮勝 (上海 復旦大學)
「難忘記的」:論博爾赫斯對一種「感性觀念」的探究
15 葉玉慧 (林口 長庚大學)
國別文學的生物符號學架構:以新加坡詩創作為例
第三輯 話語與書寫,記憶與敘述
16 郭西安 (上海 上海師範大學)
追憶 / 重構「作者」:西漢「孔子作《春秋》」說的話語實踐
17 林熙強(南港 中央研究院)
辭格之外: 晚明耶穌會士高一志《譬學》中的邏輯增損操作
18 吳碩禹 (臺北 臺灣師範大學)
翻譯的對話結構與文本記憶:以漢學家白之譯注《牡丹亭》為例
19 唐 珂 (上海 外國語大學)
格雷馬斯符號學視野下的「抒情小說」:以蘇曼殊的小說為例
20 韓 蕾 (上海 復旦大學)
羅蘭.巴爾特的「我/他」片段式記憶書寫
21 陳榮彬 (臺北 臺灣大學)
平行與重複:白先勇小說《孽子》的形式主義解讀
22 李先達 (臺北 臺灣大學)
敘事聚焦轉換原理:從童偉格小說《王考》的追憶開始
作者簡介
人名索引
術語索引

作者简介

2013到2014年之間,編者張漢良先後於上海復旦大學和臺灣大學召開了三次海峽兩岸的符號學工作坊,分別以「格雷馬斯的符號方陣」、「符號與記憶」和「電影符號學」為主題,邀請學界領域友人、門生參與研討;以此三次會議的論文為基礎,更選取其學界友人與門生關於符號學或文本研究的重要文章。
《符號與記憶》依文章性質分為三輯,分別為:「符號與記憶論述的建構」、「文學史的文本記憶」、「話語與書寫,記憶與敘述」。收錄之文章性質繁複多樣,探討的對象語言廣袤,討論的時代上從公元前八世紀的希臘古風時期,到二十一世紀的台灣,作者群則涵蓋了兩岸的資深學者和後起之秀。全書讀來,仿佛見證了近半個世紀以來學術思潮和方法論的走向,同時也反映出作者們所選擇的相對艱深和冷僻的研究道路,為理解與認識符號學兩岸發展的重要讀物。
本書特色
●集學界各方共22位學者的精彩論文,作者群涵蓋兩岸的資深學者和後起之秀。
●從三個主題「格雷馬斯的符號方陣」、「符號與記憶」、「電影符號學」切入符號學的探討。
●內容深遠從公元前八世紀的希臘古風時期到二十一世紀的台灣。


 符號與記憶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