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通史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6
ISBN:9787020090648
作者:李炳海
页数:673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这首诗主要赞美的对象是周宣王的大臣仲山甫。关于仲山甫其人,《国语•周语上》三次提到他,或称樊仲山,或称樊穆仲,或称仲山父,他批评周宣王在鲁国立太子一事上废长立幼,批评宣王料民太原,又向宣王推荐训导诸侯的鲁孝公。周宣王料民于太原是他在位第四十年(前788)所为,上距仲山甫前往齐地筑城已长达三十三年,此时的仲山甫已是朝廷元老。《国语•晋语四》提到阳樊是“樊仲之官守焉”。仲山甫封于樊,其地在今河南济源,故又称为樊仲山父,樊穆仲。 诗的首章把仲山甫的出生说成是合乎民情天意,是百姓对美德的期盼和上天对周王朝的呵护。这样一来,就把仲山甫置于崇高的地位,为后面歌颂仲山甫作了预设和铺垫。 从第二章到第六章,对仲山甫从多个侧面加以赞美。他具有柔美之德,又有威仪之美;他在朝廷上传下达,政令畅通,显示出卓越的政治才能。他忠心辅佐天子,既明察又智慧善保其身。他不是欺软怕硬,而是保护弱者,不惧强者。他崇德修身,为天子拾遗补缺。诗中的仲山甫集多种美德于一身,是周代礼乐文明的象征,是完美的形象。 诗的结尾两章叙述仲山甫前往齐地筑城一事,通过对车马及征夫的描写,显示出仲山甫的勤政和威仪。这两章讲述的是具体事件,是对前面几章概括性赞扬的补充。 诗中有两章引世人之言,用以反衬仲山甫的过人之处,显得很有说服力。 仲山甫是周宣王的大臣,周宣王在诗中作为配角出现,体现的是和谐的君臣关系。仲山甫顺从天子,因此,宣王对他委以重任。仲山甫不辜负天子的信任,竭尽全力辅佐周王。圣主遇贤臣是古人孜孜以求的梦想,宣王是中兴之主,仲山甫是股肱之臣,虽然称不上遇合,但也难能可贵了。 这首诗出自尹吉甫之手,其中渗透他个人的感受,有时直接加以表达。结尾道出写作缘起,对仲山甫饱含深情,希望他出差尽快归来,用这首诗安慰仲山甫对京都的怀念之情。 这首诗有许多名言警句,如:“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衮职有缺,仲山甫补之。”

书籍目录

绪论 一诗体的演变 二诗歌与音乐的因缘 三多种文化属性并存 四艺术原型的多元生成 五创作、传播主体和诗潮起落 第一章先周时期的诗歌 第一节诗歌的起源 第二节从原始歌谣到夏、商诗歌 第三节《周易》卦爻辞的诗性因素 第二章《诗经》的结集、分类 第一节《诗经》名称的由来 第二节《诗经》的作者、采录和编辑 第三节《诗经》的分类 第三章《诗经》的文本结构 第一节《诗经》的句型及组合方式 第二节《国风》的篇章结构 第三节《雅》诗的篇章结构 第四节《颂》诗的篇章结构 第四章《诗经》的演唱方式 第一节《国风》的演唱方式 第二节《国风》及《小雅》同名歌诗的演唱 第三节《雅》诗的演唱方式 第四节《颂》诗的演唱方式 第五章商、周祖先颂歌 第一节商族祖先颂歌 第二节周族祖先颂歌 第六章西周前期诗歌 第一节大武歌诗 第二节成王告庙诗 第三节表现成王功德的诗歌 第四节《国风•豳风》中的西周早期诗歌 第七章西周后期诗歌 第一节厉王时期的变雅 第二节宣王中兴阶段的诗歌 第三节幽王时期的怨刺诗 第八章写作时段待考的西周诗歌 第一节认定西周诗的依据 第二节题材类型及艺术表现 第三节西周时期诗歌的传播与接受 第九章春秋前期的诗歌 第一节西周后期变《雅》的余绪 第二节东周王畿的诗歌 第三节绵延涌现的卫国诗歌 第四节和齐襄公、文姜相关的齐国诗歌 第五节反映狩猎兵戎为主的郑诗 第六节《召南》的王姬出嫁诗 第十章春秋中期诗歌 第一节易地再创的卫国诗歌 第二节晋国、秦国诗歌的常体和新变 第三节变《颂》为《雅》的鲁诗 第四节宋国和陈国的歌谣 第五节引诗的频繁和赋诗的初兴 第十一章具体写作时段待考的春秋前期、中期诗歌 第一节贵族君子的德音和闲暇 第二节婚恋离合的恩怨情仇 第三节远思近怀和伤逝悼亡 第四节狩猎曲和船夫谣 第十二章春秋后期诗歌 第一节郑诗的编定及春秋后期作品 第二节春秋后期的杂歌谣辞 第三节引诗、赋诗、唱诗和说诗的盛衰 第十三章战国中期生成的新诗体——楚辞 第一节楚辞的诗体渊源 第二节楚辞的章法结构 第三节楚辞的句型类别 第十四章屈原的《离骚》 第一节篇题及抒情主人公的名字 第二节抒情主人公的神游 第三节抒情主人公的求女 第四节佩饰意象的文化内涵 第五节时间意象的生命体验 第十五章《离骚》的姊妹篇《九章》 第一节人生忧患期的心路历程 第二节从咏物言志到写景抒情 第三节历史、现实和想象的交融 第四节同类意象的演变和重构 第十六章楚地的神弦曲——《九歌》 第一节《九歌》对多种文化因素的整合 第二节神灵的政治属性和世俗情怀 第三节神灵形象的自然属性 第四节《九歌》的表演方式 第十七章千古奇文《天问》和《招魂》 第一节《天问》的结构和以古鉴今 第二节《天问》的提问体及格调 第三节《天问》的叙事顺序及编次 第四节《招魂》的叙事技巧和审美风尚 第五节《大招》与《招魂》的异同 第十八章宋玉、荀子的诗歌及战国诗教 第一节宋玉的《九辩》 第二节荀子的《成相》 第三节荀子的《佹诗》和《赋篇》 第四节战国诗教 结语 后记

编辑推荐

《中国诗歌通史:先秦卷》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中国诗歌通史:先秦卷》由李炳海所著,填补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项重要学术空白。其中有多处创新:一是从多民族融合的角度探讨了中国诗歌发展的内在规律,是第一部名副其实的中国诗歌通史;二是包括汉语诗歌中的诗、词、曲,少数民族的史诗、抒情诗、宗教祭祀等各类诗体,是第一部诗体完整系统的中国诗歌通史;三是打通古今,是一部时间跨度最长的诗歌史。


 中国诗歌通史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