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魂婆

出版日期:2015-12
ISBN:978753215758X
作者:[意]米凯拉·穆尔嘉
页数:158页

内容概要

米凯拉·穆尔嘉(1972- ),意大利新生代作家,生于意大利撒丁岛的卡布拉斯,18岁时按照撒丁岛的传统被别的家庭收养,成为“灵魂的女儿”。曾进入技术学院学习技术,又进入奥里斯塔诺教区的宗教研究所学习神学,后来在奥里斯塔诺的中学和语法学校教授宗教研究六年。
穆尔嘉才华横溢,出版过不同风格的作品,内容大部分体现了她对女性问题的关注。第一部作品出版于2006年,讲述了一个刚毕业的年轻女孩进入电话呼叫中心后发生的各种悲喜剧,曾被改编为戏剧搬上舞台,后被意大利导演保罗·维尔奇改编为电影《明天会很好》,广受关注。2008年,穆尔嘉就其出生地撒丁岛写了本游记《撒丁岛之旅》。
出版于2009年的《送魂婆》是米凯拉·穆尔嘉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意大利斩获六项重要文学奖,包括坎皮耶罗奖、莫利内罗奖、库内奥新小说奖、维亚达纳奖、朱塞佩·德西奖和超级蒙德罗奖,销量超过35万册,随即成为国际畅销书。

作者简介

《送魂婆》是意大利新生代作家米凯拉·穆尔嘉的代表作,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意大利撒丁岛的索莱尼村庄,这里依然保留着古老的生活习惯和传统习俗。村民认为,连接出生与死亡的是一个人,而送魂婆就是慈悲的天使,是人们在临终前见到的最后一个人。整个村子既怕她,又敬畏她,但他们明白,就像只有一个女人能将生命带到世上一样,也只有一个女人能将生命带走。
玛丽亚是家里的第四个孩子,六岁时被年过半百的裁缝波纳莉亚收养,两人由陌生逐渐亲密。一场意外却让玛丽亚醒悟到波纳莉亚就是村里的送魂婆,从而远走他乡,来到现代大都市都灵,努力寻求爱和认可。不过一纸家书让她重新回到索莱尼村,等待着她的是病入膏肓的波纳莉亚,她承受着无法忍受的痛苦和折磨,但始终无法咽气……
无论我们走得多远,命运都有办法攫住我们。
一举囊括六项意大利重要文学奖
入围2013年IMPAC都柏林国际文学奖

一个多出来的孩子,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妇,两个人命运的纠葛,交织为一幅关于生命与死亡的世俗图景。

媒体和作家评价:

备受赞誉的《送魂婆》,用细腻的文笔展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意大利乡村一幅生命和死亡的世俗情景。在那个年代,家庭的束缚和责任仍然决定着命运的起伏。若想获得不同寻常的感动,必读这本书。
——英国《女性第一》杂志


精心雕琢的散文,时而散发出优美的诗意……小说中处处透着人性、诗意和满满的感动。
——《历史小说评论》


一部真正的佳作……写作优美……唤起人们美好的想象。
——莉兹·延森


 送魂婆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这本书的主角究竟是谁?是职业为“送魂婆”的波纳莉亚伯母,还是“灵魂的孩子”玛丽亚?这本书的主题,究竟是生命,还是成长?从阅读《送魂婆》这本书开始,我脑海中就充满了这样的疑问。等到读完,细细思考,恍然发觉,主角从来都是玛丽亚,这个故事,其实是一个包装在生命和死亡话题外壳下的成长故事。当然,这种成长,并非我们在青春小说中常看到的打架、早恋、流产等老梗,而是历经死亡体验后,对生命的感悟和认知再上一层。科西嘉岛贫苦之家的小妮子玛丽亚本来身染恶习。幸运的是,在十几岁时,她被波纳莉亚伯母以“灵魂的女儿”的名义收养,从此生活无忧。在养母教导下,她渐渐懂事,改掉顺手牵羊的毛病,甚至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精神世界,乃至精神洁癖。所以,当她得知自己敬重的养母竟然是连接死生的“送魂婆”,还“杀”死好朋友安德烈亚的哥哥尼科拉,一时无法承受,便远走他乡,直到多年以后对生命的体味更加复杂,才同养母和解的成长故事。这个故事说白了其实非常简单,但简单的故事里,却蕴含着大乾坤。才一百多页的小书,承载的情感的分量,和情节的跌宕起伏,完全抵得上很多砖头般厚的大部头,让人觉得非常过瘾;对青春期的躁动和迷茫,又表现得非常细腻走心。加上夹杂着送魂婆这个意大利古老的职业和传说背景,更沾染了一丝神秘色彩,显得十分迷人。印象最深的有两处,一处是玛丽亚的两次春心萌动,一处则是作者对索莱尼村葬礼仪式的渲染,以及玛丽亚、波纳莉亚伯母、安德烈亚对生命和死亡认知的逐步进化。玛丽亚曾面临的两次青春期躁动:一次是姐姐结婚时,因为未来姐夫的调笑产生了朦胧而不当的情愫,以致偷偷试穿姐姐的婚纱时产生幻觉;一次则是在自己帮佣的家庭,和主人家处于青春期的儿子皮埃乔埃尔由敌对到相互亲近。米凯拉用她细腻的心思和细致的文笔,将一个女孩青春期懵懂的心思展现得淋漓尽致。而要理解书中人物对死亡认知的进化,则离不开对葬礼仪式和送魂仪式的渲染与关照。索莱尼村的葬礼仪式总是热闹的,可热闹的吹打和富有乐感的哭丧妇的哭声,怎么也掩不住背后的悲凉,掩不住死亡的冰冷。因为哭丧再热闹,那也是属于身后人的,与故去的人无干。玛丽亚之所以和养母决裂,在我看来,既有一直被蒙在鼓里的悲愤,很大程度上,也有她对死亡恐惧和厌恶的本能作祟。年轻的她,暂时无法承受;等到多年后,照顾卧病在床的养母多年,才深觉,带有负罪感和绝望感的苟且偷生,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于是豁然开朗,旧怨皆消。生命本就是一场孤独而又漫长的过程,成长本身无可避免地伴随着孤寂和疼痛;死亡也是无可避免的结局。不管我们多么不愿,多么抗拒,乃至逃离,死亡总会一次又一次靠近你。这次是朋友的亲人故去,下次也许就是朋友意外,再下次,也许就轮到自己的挚爱,乃至自己。等到你看淡了死亡,那就是真正的成长;等你懂得谅解,那才是真正的成长。
  •     在谈到小说里那个因失一条腿而动了自杀念头的男人时,“我不喜欢这样的男人。”米凯拉·穆尔嘉透过翻译直言:“要知道,不是一条腿让你成为一个男人。否则,一个四条腿的桌子也比你强。”讲座现场,作家穆尔嘉这句话,像一道无声的闪电穿透噪杂的人群,震颤我的心,脑中同时浮现的,是杜拉斯关于“疲惫生活的英雄梦想。”这是一场讲座。来自意大利的70后女作家米凯拉·穆尔嘉,到中国来推广她的新书《送魂婆》——这部书5年前已经在意大利出版,但对中国来说,确实是一部新书——最新翻译过来的书。我没有读过这本书,甚至得知它的存在也是因为豆瓣上关于讲座的通知。无穷无尽的大小文学活动,在各个角落日日前进着,就像菜市场的蔬菜水果可以任你挑选,这是住在北京的一个好处。由于这样的好处,这样一座浮夸,拥堵,庞大的冷漠的城市也变得可以忍受——即便现场要再次忍受活动组织者的傲慢(这傲慢,据我观察,底气来自像过客一样经过此处的无辜作家们)。有作家本人出现的讲座是真实的,因为除了阅读原著,那是最靠近作家思想世界的机会。钱钟书回信给意欲拜访他的女粉丝:“女士,如果你吃了一只鸡蛋好吃,又何必去找那只下蛋的母鸡呢?”我猜钱先生的幽默只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其实,可以面对面畅谈的作家,是阅读者的福音。他不但传播文字的思想,也可以用思想的语言来述说自己——一个真实的人。作家穆尔嘉就是这样一个人。言谈之中,她大部分时间谈到的都是她的家乡:意大利的撒丁岛。想象中,地中海的深蓝海水,一个美丽孤岛,就像境外旅游热的大潮中被卷到地中海沙滩上打滚的国人朋友圈里晒的一样。那是一个宁静的小镇,只有你一个人在游荡,与当地的牧羊人遇见并成为挚友。他邀请你参观他的牧羊小屋和羊群,甚至共进午餐——对于这种幻象,穆尔嘉泼了一盆冷水。现在的撒丁岛是消费的社会,游客们3天来了,5天去了。消费经济催生的结果也许是,“撒丁岛假的牧羊人比真的牧羊人还要多。”像阅读一样,讲座也是从探讨题目开始的。“送魂婆”一词在意大利语里不存在,只是撒丁语独有的。那是撒丁岛的文化在语言里的印记。就在这样一个小岛上,作家关注的是过去,那些在记忆里得以存留的价值。原来的撒丁岛其实是一个农村之岛,那里的人们都在务农,生活贫穷。因此一个成年的撒丁岛人,必须持续工作来养活家庭和自己,一个萝卜一个坑。当老了干不动了,就需要一个“送魂婆”。事实是,送魂婆用枕头把那些老人闷死。作家再三重申,这不是安乐死,而是一种临终关照,这里包含一种传统的价值。我有些震惊,觉得这更像一个刽子手的职业。但细思之下,事情好似没那么简单。如果贫穷是集体的,更糟的情况都会发生——一种大规模不受控制的死亡,比如我们的所谓“三年自然灾害”——作家认为,一个社会应该保护弱者,否则路就是有问题的。“送魂婆”正是在社会集体贫穷的背景下,文化中产生的一种自发的对弱者的关照,作者认为,重要的是有这样一个人(或者一种意识),“怎么做是不重要的。”现代社会,当人们发达了(比起“社会在进步”,这句话更真实),人们对待死似乎更加不知所措。作家举了个例子,以前,如果有个人掉落马车,折断了脖子,他很快就会死去。而现在,医疗手段会让他活下来——也许半年,也许更久。这段时间里,他并非真正的活着,也没有死去——科技解决了问题,却又带来了新的问题。因此,她谈到宗教,认为宗教不能制定法律,但世俗社会制定法律时,要考虑宗教。这里,就是作家写《送魂婆》的意义所在——传达一种对个体的宗教式的人文关怀。这让我重新反观自己的经历:一次农村老家的神婆为我的“还人”。因为生病,母亲求助一个神婆。准备了鸡和鱼等贡品,摆了一桌,桌旁立了一个据说是我的替身的小纸人。夜深人静,所有的亲人到场,安静的听神婆的唱诵。“没病没灾,学业有成,事业顺利。”曲子婉转,但内容也不过是关于人世的简单理想。唱完了,大家按照辈分和亲疏远近投钱。钱当然被神婆拿走,那是她的辛苦钱——大家心照不宣。当时,我只觉得有些可笑,心里明知是封建迷信,却也不敢、不好说什么。现在,返回去看,是否这种看似略显粗暴的仪式,把内心的某种东西外化,拿到村头十字路口,烧掉。只是,我们文化中的关怀,还是远远停留在世俗和人情,到底没有触及死亡。最后例行的读者提问环节,有人问到:为什么写的是50年代,而非作家生活的80年代。作家自然的谈到她写作的源生地。她的祖母生于20世纪初,她所有的记忆都停留在50年代。那个可爱的老太太,直到80年代还会拿几十块钱给家里的孩子,包括作家。老人固执的认为那是一笔巨款,而此时几十块钱已经不算什么了。她的关于生活的认知仍旧停留在50年代。正是这种家族的记忆,成为作家写作的来源。关于开篇所说的独腿男人——小说中的人物,作者的解释是这样的:撒丁岛是农业社会,因此大男子主义盛行。功能决定尊严。当他失去了一只腿,他人没死,但大男子的模式已经死掉。因此,他求死了。而作家本人的感知是,达尔文的进化论说的,是适者生存,而非强者生存。若面对困难唯一的答案是死,“我不喜欢这样的男人。”我也不喜欢这样的男人。
  •     《送魂婆》是那种读完后叫人心痒痒,很想说点什么、却因为主题太宏大而致人气馁的书。因为每个人对生死都有自己固执的理解,又或者,纯粹只是毫无理解的人云亦云。我很小的时候从父母的储藏间里翻到一本皱巴巴的《五角丛书.人的末日》,这本书令我惊讶。书的章节如下:“死亡的定义”、“自杀”、“来世”、“亡魂”……这恐怕是我最初接触“死亡”这个字眼。摘一下书里的部分内容:尼采在《善恶的彼岸》里说的:“自杀的念头是个极大的安慰,藉此,一个人可以成功地度过许多令人不愉快的夜晚。”C.帕维泽:“死亡必然来自寻常的原因……”《哈姆莱特》里:“生还是死,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弗吉尼亚.伍尔夫1941年沉河前留给丈夫的那封绝笔信……好吧,那时候我还很小,不认识莎士比亚、叔本华,没听说过《神曲》、《安娜.卡列尼娜》,我也从没思考过“死”——这对当时的我来说无疑是莫名其妙的读物。然而多年以后,在我读高中时它又被我翻了出来,偷偷藏进自己的书架里。我开始怀疑那些喋喋谈论死亡的伟人,或许不仅仅在谈论“死”。而我需要“偷偷藏”是因为,在一个谈“死”色变的传统中,一个年轻人想要认识死亡和生命,就像少女怀春的心事一样让人感到羞涩。人们对生命的观念,往往是在这个遮遮掩掩的逃避过程中形成的。死必然无法体验,也无法通过沟通获得教育。而在《送魂婆》这本书里,少女玛丽亚却从生活中直接获得了相应的感悟和认知,因为给了她重生机会的养母——年迈的波纳莉亚,同时也是撒丁岛索莱尼村里的“送魂婆”。“送魂婆”是意大利乡村一个古老又神秘的存在。在米凯拉·穆尔嘉的笔下,送魂婆波纳莉亚有一张不喜不悲的脸,总穿着肃穆的黑裙,离群索居。人们怕她、敬畏她,有时他们也需要她:他们相信,就像只有一个女人能将生命带到世上一样,也只有一个女人能将生命带走。在某些深夜,她被村民秘密地请去,去到那些深受衰老和疾病折磨的将死之人身边,用一瓶药和一个枕头帮助他提前抵达死亡的安宁(类似于“安乐死”,而她是执行者)。这样的身份注定是尴尬的,因为“死亡”归根结底是一个不祥的字眼,它绑架着人的道德和信仰,带来的只有悲伤。当玛丽亚最终得知是自己的养母“操纵”了好朋友哥哥的死时,“送魂婆”的身份对她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生命不是应该极力挽留吗?!玛丽亚是她多年前以“灵魂的女儿”的名义从一个贫困人家收养的,她给了她第二次生命。在年轻人的心里,生的意义大过天,活着才是全部的价值、挽救才是道德上的正义。不管养母波纳莉亚是怀着怎样一种慈悲的心肠将枕头压向将死者的脸,在玛丽亚看来这就是对生命的冷漠和剥夺。因为这个,她们决裂了。直到多年后,当玛丽亚照顾卧病在床的养母多年、当她看到死亡的阴影如何在一个人身上纠缠不去,才对生死、对爱有了更复杂的体会:“死”并不是罪恶,和人们祝福一个生命的诞生一样,人告别生命时也应像尤利西斯告别那西卡一样——祝福它。《送魂婆》虽是以玛丽亚的视角书写的书,但玛丽亚是一个载体,是一面镜子,从她的成长和转变中,我们看到了这个赐人死亡的送魂婆,对生命有着自己理智而庄严的信念,对人事处处展现着温情。她用一种不急不躁的方式,完成了对养女玛丽亚最好的成长和生命教育。

精彩短评 (总计28条)

  •     送魂婆与安乐死医生、自杀协助者实质上实施的是同一行为,该行为游走在权利、人道、生命、死亡、灵魂、自由等交织纠结的隐晦地带,是对人信仰、道德、理念的考验。但作者把这一职业放到自然法充溢的朴实的意大利撒丁岛的一个乡村中勾画,整个故事洋溢着神性和温暖,对送魂婆满怀敬仰。作者一早就交代了两个主题,人出生、死亡时灵魂都需要照顾。但全文着力于送,对迎未加详细开示,看后仍觉茫然。
  •     两代人的相互理解最终达成。 缺点是很多地方描写太隐晦了。。看译文很难体会美感
  •     分享会上有幸得到一次提问的机会,最后还和作者用英语交流了几句,要了签名~~
  •     读完的半夜失眠到洒水车出街,情节不算跌宕却有魔性,一个沉重的生死概念裹着一层轻盈的语言,但却带起许多记忆和夜晚的气息。黑色长袍的送魂婆和给人汤喝的孟婆,都是希望。
  •     语言之独,喜欢。
  •     ECNULIB#062分两次在高铁上看完的,果然交通工具上看这类书完全没感觉。。。
  •     意大利70后作家,一举获得意大利六个文学奖的杰作。译文很优美。作者3月12日-16日访问北京上海。
  •     如杜拉斯所说,畅销故事和经典之间有一片广袤地带,这一本就是在中间的那类小说,是一个好看的故事,但也是按照讲一个好故事的效率安排布局和素材的,因此局部仍在为整体服务,就太过“经济”了。
  •     这是一个关于死亡和成长的书,一个专门承担所有死亡阴影的送魂婆走向死亡,一个灵魂的女儿从小丫头成长起来,开始勇敢地面对生活的阴影展开生活,生和死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表面的故事往往掩盖了事实的真相,责任和承担伴随着的却是长久的误解。而大家肯定想的不到的是这个故事的中心居然会是安乐死,这个有点儿剧透了。 这小说经常有一些很妙的句子,最点题的一句是:“永远别说:这桶水我不喝。你会发现自己掉在桶里,却不知道是怎么掉进去的。”
  •     一个很简单的故事,意外地让人感到真实,因为涉及到死亡与救赎而提升到另一种意义中去,但其本质却盛满了生命的温柔。
  •     No.93|
  •     意外地还蛮好看的
  •     Predictable
  •     很细腻,黏重的叙事。羁绊与宿命的主题显而易见。并不是分量很重的作品,但也值得一看。
  •     exotic
  •     女性主义八股。没意思。
  •     没有刻意煽情又饱含深情。 文字优美动人而不失趣味。 金色麦浪,甘甜的葡萄园,还有挥之不去的黑影,让人对意大利的村庄多了一份幻想。
  •     没全部读完
  •     灵魂的女儿,出生两次的人,许多鬼魂走街串巷的特殊夜晚,接送出生与死亡的黑衣女人,能闻出空气里葡萄即将变成葡萄浆的前一天的盲人老者,其实这并不是个奇幻故事,但处处散发着神秘、宿命轮回的色彩,而“英雄就是寡妇的阳性代名词”现实的残酷与小地方的压抑,都构成了文字间蕴藏的魔幻现实传统基因,也正是因此,诸如“送魂婆”、“伯母”之类的太接地气的翻译感觉略有点小别扭 3.5
  •     让人既敬又怕的送魂婆,也只是个普通人啊
  •     一个西西里女孩成长为女人的故事
  •     翻译的真的略一般...故事很有意思...盲人闻葡萄成熟的味道哪一段好有画面感
  •     就像只有一个女人(接生婆)能将生命带到世上一样,也只有一个女人(送魂婆)能将生命带走…
  •     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在单向书店的午后邂逅作者和《送魂婆》这本书,粗略翻看下被这样用心的文字吸引,果断买下,才有幸看到这样的异国文化。一个多出来的孩子,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妇,两个人命运的纠葛,交织成为一幅关于生命与死亡的世俗图景。 送魂婆联结生命的人,她可以带给人们希望的同时也逃不过结束生命的救赎,正如她在命不久矣之时不肯撒手人寰一样,她如何瞑目?怎么可以原谅自己的所作,哪怕是得到本人的允许?小女孩儿玛丽亚不理解,她选择离开,男孩儿的弟弟无法直视,他选择记恨,可最后,男孩子的释怀才得以救赎养母,而女孩儿也意识到自己不仅是灵魂的孩子,也是另一个送魂婆。这样的爱不亚于其他种爱,因为它要背负的太多太多。
  •     意大利人的浪漫与神叨扑面而来。1216。
  •     11
  •     一位女性的四次「出生」,一个美丽而令人难忘的故事。没有半点魔幻,却令人感受到了生死的瑰奇与命运的幻杳,而且对人性作了深刻的省察。「她要为自己的记忆送魂,她要借助回忆来忘记它们。她要自己决定,哪些回忆可以作为旅客登上这艘开往大陆的渡轮,哪些则要像压舱物一样留在另一片土地。」
  •     好看!语言和故事都神奇!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