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方法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5
ISBN:9787544733762
作者:约翰·克尔
页数:552页

章节摘录

来自巴塞尔的贵族布洛伊勒是乡下人出身,是村子里第二个大学毕业生。而荣格却是瑞士巴塞尔的贵族,毕业于一所有着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大学,雅各布•布克哈特和弗里德里希•尼采都曾经在那里执教。荣格是家中的长子,也是受人尊敬的保罗•荣格牧师和埃米莉•普赖斯威尔克的独子。保罗•荣格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医生,他还是共济会会员,他就是老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在他身上有很多传说故事,有人曾经指认他为歌德的私生子。老卡尔•古斯塔夫的性格显然是令人敬畏的。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他向一位女子求婚但遭到了拒绝,他转身就走,冲至当地的一家酒吧,并要求酒吧的女招待嫁给他,而女招待竟然答应了。直至这个女招待几年后去世,老卡尔•古斯塔夫又再次向第一个女子求婚。那女人这次飞快地答应了他的求婚,而保罗•荣格就是这次迟来的结合所生的迟来之子。而普赖斯威尔克的父亲萨穆埃尔•普赖斯威尔克,是和老荣格一样光芒四射的人物,他是巴塞尔大学的神学家和希伯来语学者,他是提出欧洲的犹太人应该拥有自己的祖国的先驱。不幸的是,就如同亨利•埃伦贝格尔所说,保罗和埃米莉却是“被牺牲的一代人”,他们出生之后,两个家族就开始家道中落了。保罗本来想成为一名希伯来语学者,在和自己最尊敬的教授最小的女儿结婚之后,却由于生活所迫成了一名乡村牧师。他慈祥而显得有些迂腐,他满怀失意,似乎也不知道该怎么对付自己倨傲不逊的妻子和不服管教的儿子。从1879年开始,保罗就一直在克莱恩—许宁根(位于巴塞尔城附近的一个农村)担任乡村牧师,他还是附近的弗里德迈特精神病院的新教牧师,他一直担任此职,直到于1896年身患恶疾而终。他的妻子生于一个沉浸在唯灵论的家庭之中,母亲不得不定期与自己丈夫的第一任妻子那归来的鬼魂大战一场。当父亲写布道词时,埃米莉作为一个孩子,被要求坐在父亲的身后—使魔鬼无法潜入到第二天要对信徒们发表的演讲内容中去。卡尔•古斯塔夫父母的婚姻实际上问题重重,已经满目疮痍。母亲一旦不在家,那就肯定是呆在弗里德迈特精神病院,她是一名住院的患者。荣格在自己生命行将结束的时候,曾经撰写过一部杰出的回忆录,如果你读过其中的前三章,就一定会对荣格的童年经历非常熟悉。荣格3岁的时候他母亲就已经住院了;他后来说,从那之后,“当别人对我说‘爱’的时候,我总是充满深深的怀疑”。4岁的一天,他梦到一个巨大的男性生殖器深入一处地下巢穴并在那里登基为王。这个梦使荣格无比敬畏和恐惧。他的母亲在梦中警告他说:“那家伙可是会吃人的!”这让荣格想到了“耶稣会”。6岁的荣格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母亲“有两个人格”。夜幕降临之后,她就开始用一种不同的声音讲话,这个新出现的人格与她普通的清教徒身份截然不同,会对牧师的儿子横加指责。荣格后来回忆起母亲第二人格的说话方式,称它们击中了“我的生命的核心”。这个孩子似乎一直都不适应文明社会,到了青少年期也是如此。作为荣格终身的好友,阿尔贝特•厄里还记得童年时代对他的印象:“我还从没遇到过这样一个不合群的怪物。”大约8岁的时候,荣格患上了阵发性窒息(假性哮喘),“房间里的氛围开始变得令人窒息起来”,这种状况却会因为看到金色的天使围绕着蓝色的月亮飞来飞去而得到缓解。正是大约在这个年纪,荣格开始和自己玩一个游戏:他坐在一块石头上,问自己到底是荣格还是那块石头。“这个问题的答案一直都没弄清楚,我的疑惑伴随着一种好奇的感觉和迷人的黑暗感。”他开始在农村的秘密洞穴里点火,还劝说隔壁村庄的孩子加入这个游戏。当他10岁的时候,他在一把尺子上面雕刻了一个矮人,还将一颗石子涂上颜色,使它看起来似乎分成了上下两个部分,然后他就把这两个小玩意儿藏在了阁楼的地板下面。大约一年之后,他举行仪式一般地向这个小人送上用秘密的语言写成的卷轴:“拥有一个秘密对我的性格有着重要的影响,我认为它是我童年最本质的特点。”11岁的时候,荣格进入巴塞尔高级中学,这是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离开家,离开乡下的那片天地。他的新同学们发现荣格是一个天生持有异端邪说的人,以至于他经常不能向众人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于是他的同学常将自己的违规行为嫁祸到荣格头上来。荣格没有办法摆脱这样的处境,他学会了随时准备好不在场证明。一次,有个同学狠狠地打了荣格一拳,他当时就失去了意识,并在当天被送回了家。于是,为了逃避同龄人的欺凌,荣格开始经常性地昏厥。有一次他再次发作昏厥,在家中休息,他偶然听到父亲以绝望的语调和一位朋友说:“这孩子倒是天生兴趣广泛,但是照现在这样下去,他以后如何谋生都成问题啊。”这番话令荣格迅速重整旗鼓,他强迫自己去克服这种昏厥,并且在后来的一生中也没有再犯过,得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业之中。他被身份这个主题给迷住了,这一点也不难理解。有一次,他突然意识到:“刹那间我产生了一种势不可挡的印象,仿佛自己从一片乌云后面浮现了出来。我立即明白了:现在我就是我自己了。”但是就在这段时间前后,有一次他借到一艘小艇,但因为使用不当而被小艇的主人痛骂一顿,荣格第一次开始有这种感觉:他是另外的某一个人,事实上是一个生活在18世纪晚期的人。也正因为如此,荣格从此以后一直称其为自己的“第二”人格。历史学家亨利•埃伦贝格尔指出,这个原型其实就是歌德。然而,荣格在高级中学第一年的关键事件却是一次关于宗教的幻想。在这个幻想中,上帝坐在巴塞尔大教堂上方的王位上,一块硕大无朋的粪便从天而降,将巴塞尔大教堂砸了个粉碎。对这个怪异难堪的幻想,荣格全力挣扎了整整两天,企图回避它,不去思考它的意义,但最终他还是失败了,没能做到不去思考。但荣格经过思考并得出自己的解释后,又描述到自己随后而产生了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近似极乐的欢愉感。而他第一次参加圣餐仪式(这是瑞士新教教堂成员的义务,也是德国—瑞士的青少年必经的一个传统惯例)时,那种受到“恩典”的感受与随后感到的空虚和失落之间曾经形成过强烈的对比。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暂停一下,先把关于荣格记忆的优美散文放一边,欣赏一下美景。巴塞尔大教堂,远远不是一座阴沉庄严的哥特式建筑,而是一座迷人的游乐园—它更像是一座华而不实的建筑,而不是平常想象中的教堂。屋顶上有彩色的瓷砖,一堵墙上刻着圣乔治骑马斗恶龙的雕像,那条龙坐在一块单独的突出的平台之上,离圣乔治大概几码远的样子。某个人要用粪便来毁掉这座美丽的宗教建筑,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应该引起人们充分警惕的念头,更何况这个可怕的念头中,粪便还是来自于上帝的。一方面,这个幻想的疯狂和怪异远远超过了施皮尔赖因的青春期叛逆,后者只是会在坐下来吃饭的时候满脑子想着大便而已;另一方面,这件事从某个角度也显示出了荣格的教养:他曾花了两天时间试图让自己不去产生这样的念头。但是一旦等到荣格最终屈从于这种幻想,他便不再受控制和阻拦,会任这幻想一路高歌猛进直达极乐狂喜的巅峰。正是在这件事后,荣格一直觉得他自己那隐秘而多少有些渎神的启示是一种自然的、与道德无关的天生神性,这种坚信比正统的基督教所能给予的慰藉要多得多。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是一部瑰丽无比的文化史诗,是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这是一部堪称典范的无畏之作。若你对人类的精神生活充满兴趣,且来读一读这本书吧,你必会有所收获。——《旧金山纪事报》这部著作对我们目前关于弗洛伊德和荣格之间关系的理解进行了十分珍贵的修正。……使我们得以……洞悉早期的精神分析师所遇到的性伦理困境,以及那些影响弗洛伊德主义和荣格主义理论形成的性问题。——《纽约书评》从某些方面来看,这本书像是一本书信体小说;从另外一些方面来看,它又像是弗洛伊德或者荣格某个著名病例的历史。……(克尔)以其非凡的笔触描绘了我们这个时代最为重要的自我理解的方式,将它的社会背景及人际情境重新创造了出来。——《旧金山纪事报》约翰•克尔完成的这部作品情节复杂而又扣人心弦……读来令人如痴如醉。……萨宾娜•施皮尔赖因出现得那么不起眼,但是在她身上体现出了忍耐和正直。……如今她得到了自己应有的荣誉,她就是荣格提出的“阿尼玛”的原型——它就是男性在潜意识中深深隐藏着的女性意象。”——《每日电讯报》这本书超越了所有的虚构作品。无法想象会有更好的方法来讲述弗洛伊德和荣格之间那场无比激烈的破裂……也找不到更好的方式来描述施皮尔赖因的性格。……克尔的描写手法是惊人的,他不仅将施皮尔赖因从历史的晦暗之中挽救了出来,他还讲述了一个令人心醉神迷的故事,同时,克尔笔下的历史是值得信赖的,可以被认为是完整地描述了精神分析学派的崛起。——《先驱报》弗洛伊德和荣格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从来没有一本书能如此详尽地将其阐明,这本书相当之渊博,应当受到大家的欢迎。……对于施皮尔赖因而言,这是一篇弥足珍贵的悼诗。在传记文学领域中,这本书必将成为经典。”——《欧洲人》最重要的是,克尔恢复了施皮尔赖因的名誉。……幸亏有克尔,她对精神分析所作出的贡献才得到了重新的评价。……施皮尔赖因和荣格之间的联系具有真正的罗曼史的一切特质:甜蜜而苦涩、心醉神迷、嫉妒、敬慕以及极度的痛苦。——《星期日泰晤士报》

后记

在人类尝试着进行自我认识的道路上,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卡尔.荣格绝对是我们无法避开的两个巨人。1907年,两人展开全面合作,精神分析学派迅速在欧洲崛起,成为当时整个学界举足轻重的一支异流。1913年,弗洛伊德与荣格的合作关系宣告破裂,欧洲精神病学界对此一时众说纷纭,流言四起,但精神分析学派发展的势头却并未受到抑制,它的触角开始伸向多个研究领域,其影响力逐渐波及全球。著名小说家茨威格、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马斯·曼、超现实主义画家萨尔瓦多.达利、著名社会学家赫伯特·马尔库塞、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以及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等人都深受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时至今日,精神分析学派依然在心理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学、艺术以及医学等诸多领域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可以说,精神分析极为深远地影响了人类对自身精神世界的探索与理解。    2011年6月,大卫·柯南伯格执导的电影《危险方法》在全球范围内发布预告片,重新引发了人们对精神分析早期历史的关注,在这一股力量的推动下,约翰‘克尔历经八年时间艰苦创作的传记作品《危险方法》在漫长的十八年之后(本书首次出版于1993年)再一次回到了人们的视野。这部被书评界称为“无法超越”的作品,“完整地描述了精神分析学派的崛起”(美国《先驱报》语),“使我们得以洞悉早期的精神分析师所遇到的性伦理困境,以及影响弗洛伊德主义和荣格主义理论形成的、与性有关的一系列问题”(美国《纽约书评》语)。通过这本著作,人们诧异地发现:精神分析的历史记录居然有意回避了一位被隐瞒了将近五十年的陌生女士,她就是历史上最早的女精神分析师之一——萨宾娜.施皮尔赖因博-士。这位俄国女士曾经是荣格的病人、情人和同事,也是弗洛伊德的弟子 魂如此接近,解读这段历史使我的内心形成一股强烈的冲突,因为接近真相的过程既是珍贵甜蜜的,也是晦暗压抑的。    约翰·克尔对历史资料的处理和描述是严肃、谨慎、坦率而又准确的,因而它也是令人畏惧的——这就是真相的力量。在对弗洛伊德、荣格以及施皮尔赖因三人之间的交往过程做出深入探究和精准描述(其详尽程度令人难以想象)的同时,他还极为全面地描述了欧洲精神病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发展,涉及到了大量与弗洛伊德和荣格密切相关的历史人物和重要事件:沙可(又译“夏尔科”、“夏科”)对癔症患者的治疗、贝尔南(又译“伯恩海姆”)对催眠的研究、布罗伊尔与弗洛伊德关系的发展、布洛伊勒(“精神分裂症”一词的命名者,伯格尔茨利精神病院院长)对精神分裂症的研究、魏宁格(《性与性格》一书的作者)的自杀和剽窃事件、弗利斯和阿德勒等人与弗洛伊德关系的破裂、威廉·詹姆斯和斯坦利·霍尔与美国精神病学的发展等等。正是通过这种巧妙的叙事手法,约翰向我们完整地展示了施皮尔赖因的故事与早期精神分析的历史——一个巨大而又无法避免的悲剧,一段深深影响弗洛伊德和荣格的隐秘往事。    发生在这三位主人公身上的故事,我在此文中不再赘述,约翰·克尔先生已经做出了最佳的描述。我最后还想提到的一点与“移情”有关。移情是弗洛伊德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人们会将自己对早年重要抚养者的某些情感转移到当前的客体(尤其是心理治疗师)身上,或者说,人们会在他们与当前客体交往的过程中体验到自己与早年重要抚养者交往时未曾得到适当处理的某些情感。专注研究“自恋”的自体心理学理论将自恋移情分为了以下三种:理想化移情(将对象高度理想化,并向对象的人生方向发展)、另我移情(将对象看作是另外一个自己,并加以欣赏)和映射性移情(不断通过对象向自己做出的反应和行为来完成对自我的肯定)。    根据这种分类,我认为施皮尔赖因对弗洛伊德应该是理想化移情,对荣格则是理想化移情和映射性移情的混合;荣格对弗洛伊德是理想化移情,对施皮尔赖因也存在着理想化移情;弗洛伊德对荣格是另我移情,而他对施皮尔赖因则不存在移情,他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利用了施皮尔赖因而已(但是施皮尔赖因的才华及其构建出来的理论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弗洛伊德)。当这些移情带来的幻梦完全破灭的时候,他们每个人的精神都遭到了重创。施皮尔赖因由于荣格的抛弃而陷入精神崩溃,荣格则在“背叛”弗洛伊德之后发作了严重的精神病。而弗洛伊德的情况又如何呢?    弗洛伊德对荣格的另我移情也许可以看作是他向永恒的死神发出的有力挑战:如果他的王储和继承人继续贯彻他的理论和思想,那么,他也就借着这个“儿子”的生命复活了。弗洛伊德的这个幻梦自然也走向了破灭,他一边恼羞成怒地侮辱并仇恨着荣格,一边又深深地陷入了失望。然而,移情的破灭也并不见得完全是坏事,施皮尔赖因最终留下了震撼人心的理论和故事(虽然我们在最近这些年才接触到了这些历史事实);荣格也终于脱离弗洛伊德,成为了属于他自己的大师;当时已经年老的弗洛伊德也从这段关系的破裂之中恢复了过来,将精神分析学派推上了一个几乎不可企及的巅峰。那他向死神的挑战就此结束了吗?显然没有。这位伟大的斗士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剥夺了死神的自由:他选择了安乐死。在经过无数次的癌症手术治疗之后,他将自己的医生叫到了床前。他说:“我想,时候到了。”他选择了自己的死亡时间和死亡方式。这种勇敢和他在最终时刻来临前表现出的从容,是属于他自己的伟大胜利:不再寄希望去追逐虚无缥缈的永恒的生命,而是坦然地接受了终将而至的永恒的死亡。    回想自身,我对弗洛伊德和荣格等人也是一种理想化移情,它带给我的幻梦也在阅读和翻译这本著作的过程中生生破灭了,留给了我一片空虚,以及这种令人恐惧的空虚所带来的深深思索。死者长已矣,我们不能苛责他们为何掩藏这段重要的历史,但是精神分析学界在弗洛伊德已然去世几十年的情况下,依然选择性地忽视了这段历史,恐怕还得归因到精神分析学派内部普遍存在的理想化移情上面。2004年,克雷格·查尔奎斯特博士(美国心理学家、心理治疗师)在亚马逊网站评论此书时说道:“这本可读性极强而且研究极为深入的书已经出版十余年了,居然没有任何一位精神分析师、荣格主义者或者弗洛伊德主义者在这里对此书进行过评价,这难道不是一件奇事吗?”    对偶像历史的回避,就是对自身的回避。唯有清醒地承担移情破灭带来的剧痛,才能真正地返回自身。    精神分析的作品一向以深奥晦涩著称,即使是德语国家的读者也会对这些艰深的作品望而生畏。这部著作引用了大量的精神分析作品以及弗洛伊德等人的书信内容,而作者本人对这些历史材料的处理和阐述也极具水准,这给翻译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虽然翻译文本已然经过了数次校对,但由于笔者能力有限,译作必然存在着许多纰漏之处,还望诸读者不吝指导。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导师张宁教授在此书翻译过程中所给予的指导,感谢我的妻子对这项工作的支持,也感谢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研究生杨群和王妍所提供的帮助。    成颢    2013年1月    南京邮电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

内容概要

约翰•克尔,1950年生,曾在纽约大学接受临床心理学训练。现任专门出版精神分析著作的分析出版社的编辑。著有《〈魔鬼的迷魂汤〉:荣格的“神话学”以及弗洛伊德“中毒情结”的解决》等论文与《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的历史》等专著。1993年,历时八年的创作后,《危险方法》出版。同年,著名的精神分析批评家、享有盛誉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弗雷德里克•坎贝尔•克鲁斯在《纽约书评》上发表文章,导致《纽约书评》迎来了史上最大规模的读者来信。
本书出版后不久,英国导演克里斯托弗•汉普顿就曾想将它改编成电影,但因种种缘故,计划搁浅。但汉普顿仍将其改编为舞台剧《谈话治疗》,并于2003年开始公演。2011年,大卫•柯南伯格根据《危险方法》改编的同名电影公映,获得了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聚光灯奖,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男主角奖,伦敦剧评人奖全英年度最佳男演员奖,加拿大吉尼金像奖最佳艺术成就奖、最佳男配角奖、最佳原创音乐奖、最佳音效奖、最佳音频剪辑奖,加拿大导演协会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剧情片奖、最佳艺术指导奖、最佳视频剪辑奖、最佳音频剪辑奖等多个奖项,还获得美国金球奖、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美国卫星奖、俄亥俄州中部影评协会奖等提名。

书籍目录

致谢
引言
第一部分 一个癔症病例
第一章 她父亲的手
第二章 精神病修道院
第三章 荣格的试验病例
第四章 天性虚伪的女人
第二部分 关于神经健康的新学说
第五章 苏黎世学派的兴起
第六章 荣格与弗洛伊德
第七章 关于童话故事的科学
第八章 性与心理学研究
第三部分 运动
第九章 美国之旅与核心情结
第十章 有两片头盖骨的房屋
第十一章 国际精神分析学会
第十二章 精神分析中的唯灵论倾向
第十三章 垂死而又复生的上帝
第四部分 密友事件
第十四章 关于转换
第十五章 一场友谊的终结
第十六章 唯余沉默
第五部分 余波
第十七章 精神分析运动的历史
第十八章 寻找伟大的命运
后记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编辑推荐

《危险方法》编辑推荐:约翰•克尔经过多年的研究,还参考了一些深藏已久、最近才得见天日的资料,完成了这部极具魅力的作品,重构了弗洛伊德、荣格和施皮尔赖因之间那段刻骨铭心的三角关系。围绕着临床方法与政治手段、神经症与反犹主义、婚外情与尔虞我诈,《危险方法》显得渊博而充满人道主义色彩,以强有力的笔触和饱满的情感,描绘了一段伟大悲剧的惊人历史。《危险方法》出版后不久,英国导演克里斯托弗•汉普顿就曾想将它改编成电影,但因种种缘故,计划搁浅。但汉普顿仍将其改编为舞台剧《谈话治疗》,并于2003年开始公演。2011年,大卫•柯南伯格根据《危险方法》改编的同名电影公映,获得了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聚光灯奖,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男主角奖,伦敦剧评人奖全英年度最佳男演员奖,加拿大吉尼金像奖最佳艺术成就奖、最佳男配角奖、最佳原创音乐奖、最佳音效奖、最佳音频剪辑奖,加拿大导演协会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剧情片奖、最佳艺术指导奖、最佳视频剪辑奖、最佳音频剪辑奖等多个奖项,还获得美国金球奖、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美国卫星奖、俄亥俄州中部影评协会奖等提名。

作者简介

“当一个人开始相信自己拥有一种能力,可以用全新的方式去理解另外一个人时候,其结果必然是悲剧性的。”
这是弗洛伊德、荣格与一位女病人之间的一段三角关系,无关浪漫的风花雪月,无关勇攀科学高峰的教育意义,只关乎三条被放在火上煎熬的灵魂。
20世纪是精神分析运动的世纪。在这个故事里面,所有的人最终都被一个幽灵给吞噬了。这个幽灵不是什么冤魂,而是一个理论——同时也是一种倾听的方式。这种倾听人类苦痛的方式就是精神分析。
1907年,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与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开始了一段极为重要的合作关系,同时也展开了一场深刻的友谊。而在六年后,两人却反目成仇,纠缠在激烈的明争暗斗之中,个人的、情感的、理论的以及专业上的争斗纠结在一起,不可开交。在两人之间,有一个名叫萨宾娜•施皮尔赖因的女子 ,她是荣格的病人兼情人,又是弗洛伊德的同事兼密友,而后来,她也成长为一位极具创新精神的精神分析师。
约翰•克尔经过多年的研究,还参考了一些深藏已久、最近才得见天日的资料,完成了这部极具魅力的作品,重构了弗洛伊德、荣格和施皮尔赖因之间那段刻骨铭心的三角关系。围绕着临床方法与政治手段、神经症与反犹主义、婚外情与尔虞我诈,《危险方法》显得渊博而充满人道主义色彩,以强有力的笔触和饱满的情感,描绘了一段伟大悲剧的惊人历史。


 危险方法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文/严杰夫1936年,在弗洛伊德的80诞辰上,托马斯•曼、罗曼•罗兰和其他近200位西方知识分子给予弗洛伊德如下的评价:这位勇敢无畏的先知和救人疾苦者,他一直是两代人的向导,带领我们进入了人类灵魂中未曾有人涉足过的一些领域……如果我们这个种族有什么业绩能够永垂青史的话,那就是他探索人类思维的深度所创下的业绩。”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法在现代西方文化史上的地位可见一斑。然而,另一方面,从弗洛伊德生活的那个年代开始,他和他的理论就从来不乏质疑。也正是这种极端的毁誉参半的现象,让弗洛伊德和他的精神分析成为现代心理学乃至于文化史上一道独特风景。当然想要彻底了解精神分析艰深晦涩的理论体系,对于普通人来说挑战巨大,不过弗洛伊德和他的弟子,特别是另一个大名鼎鼎的精神学家卡尔•荣格间的恩怨情仇,却一直都是大众最感兴趣的文化话题之一。这不仅仅是因为两位大师在早期精神分析理论发展上的重要地位,更是因为关于那段历史的真相,至今仍旧笼罩在各种扑朔迷离的流言“迷雾”之中。于是,到底弗洛伊德和荣格,以及他同时代的精神学家们之间,发生过怎样的故事?他们是如何将精神分析推到现代心理学和精神学的巅峰?精神分析学派在欧洲大陆又是如何迅速地繁荣又迅速地分崩离析?这一切都是始终萦绕在每一个“弗洛伊德迷”心头的疑问。拨开历史的“迷雾”解决这些疑问,首先自然要求具有传统历史学家考据的方法,其次又需要对精神分析理论在专业上足够的理解力和判断力。从这两个方面来看,美国作家约翰•克尔显然正是这样一位学者。他经历八年研究于1993年发表的《危险方法》,第一次为读者全面细致地重现了早期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历史。更为重要的是,他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为我们展现了弗洛伊德、荣格和早期精神分析学派此前并不为人所知的一面。笼罩在那段历史上方的“迷雾”,在克尔的努力下终于渐渐露出它本来的面目。《危险方法》事实上包含了三位主角。除去弗洛伊德和荣格外,克尔还着重描写了一位女性人物——萨宾娜•施皮尔赖因。这样一个三角人物关系让克尔的这部非虚构作品,看上去似乎有了一点畅销作品的元素。然而,随着作者叙述的深入,我们会发现这个女性人物对于弗洛伊德和荣格之间的关系,乃至于对早期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萨宾娜•施皮尔赖因在一开始是作为荣格的病人“登场”的。来自俄罗斯的施皮尔赖因生长于一个富有的家庭,据说她的母亲可以随意更改本地高级中学的课程,以使自己的女儿不用学习关于生殖的课程。从小在“过于细心”的照料下成长的施皮尔赖因,在青春期时却出现了奇特的“癔症”症状:“在吃饭的时候会想到排便;她无法触碰父亲的右手”,有时“她又会想象着父亲用他的那双手惩罚她,这些生动的想象每次都会伴随着性兴奋”,“她时而陷入重度抑郁状态,时而又大笑、哭泣或者尖叫”。这个奇特案例的出现,给予当时供职于“苏黎世学派的中心”柏格尔茨立精神病院的荣格一个机会:尝试使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对其治疗。这段故事一定会让我们对弗洛伊德和荣格的关系有新的看法:与传统观点认为弗洛伊德提携了荣格成为精神学大师不同,事实上,正是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精神病医院”的医生的荣格对施皮尔赖因使用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才给予了弗洛伊德和他的精神分析法走上历史前台的机会。施皮尔赖因在弗洛伊德和荣格间的出现,也为精神分析学的历史增添了更多的传奇。由于荣格使用精神分析来帮助施皮尔赖因,施皮尔赖因在治疗过程中对荣格产生了“理想化移情”,而由于自己的个性,荣格对施皮尔赖因也产生了“理想化移情”:也就是说两个人之间产生了爱情。施皮尔赖因和荣格之间的感情纠葛,从那时开始就一直影响着荣格在精神分析理论上的研究和探索。之后,与荣格成为某种程度上的“恋人”的施皮尔赖因进入苏黎世大学医学院学习,并成为了一位精神病学医师。但由于荣格妻子发现了荣格的这段“婚外情”,再加上忌惮于一直帮助自己的前辈弗洛伊德会对此有所看法,荣格最终选择与施皮尔赖因在感情上做出“了结”。这段痛苦的感情经历,让施皮尔赖因决心成为一位能够与荣格比肩的精神病学专家,并于其后转向弗洛伊德影响下的维也纳学派。然而,为了打击与自己渐行渐远的荣格,弗洛伊德却利用了施皮尔赖因。随着弗洛伊德与荣格最终正式走向决裂,施皮尔赖因也发现自己原来遭到了利用,三人自此在私人关系上也就分道扬镳了。如果这只是一个爱情故事,那么剧情到这里也就该结束了,然而这却是发生在精神分析学派中几个重要的人物身上,背后牵扯的是众人对精神分析学领域权威的争夺。因此我们的三位主角的分崩离析,最终也间接导致了国际精神分析学组织走向崩溃。尽管此后三人在各自的领域,依旧对精神分析学理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却再也没有看到他们曾经一起创造过的“黄金时代”。从叙事气质上来看,克尔的这部作品无论如何都像是一部恢弘的“历史小说”。在开篇的引言中,荣格以一种俯视的视角,全景式地介绍了精神分析学崛起的历史背景,同时还对弗洛伊德和荣格二人间的关系走向,及其各自在精神分析理论上的贡献,做了概述和评论,这种极具画面感的描写让整部作品一开始就让人有一种“大戏上演”的感觉。在此后的章节中,克尔也一直未忽视历史事件的发生对笔下人物的命运具有的作用,尤其是20世纪上半叶西方世界掀起的各种危险的思潮和社会运动,乃至于最终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自然都会给三位主角或多或少带来影响,施皮尔赖因回到祖国发展自己的事业,间接地帮助创立了俄国的精神分析中心,正是出于这样的历史原因。这种叙事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晦涩精神病学理论带来的阅读困难,并为《危险方法》增添了一丝历史叙事中特有的诱人魅力。然而,这种叙事的“魅力”却没有削弱作品在专业上的价值。一方面是因为,克尔的这种历史叙事是建立在对文献资料的梳理之上的,荣格、弗洛伊德和施皮尔赖因三人间的书信成为整部作品的叙事基础,即使是在缺乏资料的情况下,作者所作的推测也是建立在相关人物的书信与论文之上;另一方面,作者心理学专业的背景,也帮助他在评价和分析历史人物的行为和观点时,拥有足够的专业储备。在结尾,作者为三人间的复杂关系做了一个极为文学化的总结:“当这三个不同的领域(性、宗教和理论)开始纠缠起来,形成了一张无望之网,弗洛伊德和荣格无法就这些问题进行交流,也不能和其他人谈论……正是由于这种致命的沉默,我们今天所知的精神分析学派带着它自身固有的那些矛盾,终于走向了衰落”。这个总结为整部作品抹上了一股浓郁的悲剧色彩。如今来看,这种悲剧的发生一部分是由于精神分析理论本身所具有的缺陷,更关键的还是与主角们各自带有的强烈性格有关:弗洛伊德的霸道,荣格的孤傲,都对他们的学术命运和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产生着致命的影响,而作为病人、学生、同事和恋人的施皮尔赖因更是被夹裹在两位大师的恩怨之间,无法自拔。对于后来的读者而言,他们自然会唏嘘于大师们也与普通人一样常常受到性格缺陷的困扰,不过也正是伟人的“失误”带来的历史悲剧,才是精神分析发展史上最有“魅力”的地方吧。
  •     萨宾娜·施皮尔赖因是俄罗斯犹太人,少女时期因患癔病到瑞士就医,就医期间迷上了主治医生荣格,继而又变成了他最有才华的学生和情人,荣格后来因害怕影响家庭和事业主动与她疏远,并把她推荐给弗洛伊德,她又怀着强烈的求知欲在维也纳工作和学习了两年。“二战”期间施皮尔赖因回到俄国,却惨死在入侵德军的枪口下,但随着她的手稿被发现,一段鲜为人知的心理学史浮出水面。施皮尔赖因是与荣格和弗洛伊德都交往密切的人之一,并启发弗洛伊德提出了性-死亡本能说,将精神分析理论从分裂的边缘中挽救出来。《危险方法》的作者约翰·克尔(1950—)是美国的精神分析学家,用了八年时间仔细梳理弗洛伊德、荣格和施皮尔赖因的书信、日记,并从这段心理学史中发掘出“力必多”概念发展的秘史。“力比多”简单说就是一种心理内驱力。对它进行定义,牵扯着深层的哲学命题:什么是生命的意义?弗洛伊德认为“力比多”就是单纯的性欲,而性欲遵循快乐原则。人类所有的潜意识都是性欲被压抑的产物。而荣格却认为“力比多”包含众多情结,性只是其中之一,人类除了生的欲望,还有毁灭的欲望(除了快乐还要宁静),潜意识也是一个需要仔细拆解才能分辨清楚的混合情结。施皮尔赖因认为性的本质不是追求享乐而是融合,而融合就是个体的死亡,因此,性欲本身就已包含个体死亡意识。她这个独特的观点将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理论统一起来。《危险方法》的主线就是弗洛伊德、荣格和施皮尔赖因对“力比多”概念的艰苦探索和不断修正,并且完整地描述了精神分析从一种精神病诊疗技术发展成世界文化思潮的历史背景。在弗洛伊德和荣格把精神分析法用于精神病治疗之前,精神病人的世界一片黑暗,患者被不加区别地对待,滥用药物、隔离或限制自由的疗养使这些无辜的人承受非人道的对待,精神分析法的产生首先是精神病人的福音,后来又成为人们寻找心理真相的主要方法,继而又成为影响巨大的文化批评方法。虽然施皮尔赖因的故事在书中占有核心地位,但本书大部分内容是对这三位心理学大师的日记、自传、书信集和著作的诠释,作者不仅眼光犀利而且极富勇气,除了尽力披露施皮尔赖因的贡献之外,也大胆地为荣格在精神分析学中的地位正名:不是弗洛伊德将荣格提携到精神分析奠基者的地位,而是荣格和他的老师欧根·布洛伊勒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将弗洛伊德推上精神分析的王位。由本书改编的好莱坞同名电影,着力表现施皮尔赖因与荣格之间秘密而猛烈的爱情。其中施皮尔赖因的扮演者是美女凯拉·奈特丽。为了演好曾患癔病的施皮尔赖因,使用了极其夸张、粗野的表情(比如下颌猛烈前突)。而书里的施皮尔赖因只是举止有点豪放,内心里希望做一个圣徒。她在爱情中保存着高傲的姿态,而且一旦觉得感情受到对方的贬低,爱也会跟着消减。荣格对她纯粹而浓烈的爱感到恐惧,而且他太着迷于心理学事业了。约翰·克尔笔下的荣格生机勃勃、思维开放、立意创新,对探索内心有一种天生的狂热,是一位如顽童一样天真的心理学家。而对弗洛伊德的性格刻画隐含贬意:保守、刚愎自用、唯我独尊、心胸狭窄、总是想着排除异己,所谓的“危险方法”指他们在亲密交往中滥用精神分析法搜集对方欲攻击自己的证据,因而使友谊变得莫名紧张起来。当他们关系破裂时,弗洛伊德又用精神分析法对荣格进行人格攻击,使荣格陷入巨大的痛苦之中。作为一本心理学史著作,它本身的命运也不乏传奇。本书出版后,一位著名的反弗洛伊德主义批评家弗雷德里克·坎贝尔·克鲁斯在《纽约书评》上发表的文章在精神分析领域引起轩然大波,同时也使本书广为人知。之后被戏剧家克里斯托弗·汉普顿改编成戏剧上演,再由电影导演柯南伯格拍成同名电影,使其在舞台上和银幕上也大放异彩。(2013.7.20深圳《晶报》)
  •     电影上映一年多,原著中文版终于来了。这本书涉及到两段关系的决裂:荣格和萨宾娜·施皮尔赖因,荣格和弗洛伊德。一个基督徒,两个犹太人。弗洛伊德对施皮尔赖因说:我们是,并且永远都是犹太人。但他忘了在最初,正是借助他这个基督教的“王储”,才将他的精神分析引进了心理学界的视野。荣格将女病人搞上了床,面对病人母亲的指责,他说是他的温柔让她误解,并且将每次幽会计算成门诊时间索要诊金。但是这个被荣格抛弃又被弗洛伊德利用来抛弃荣格的女人,她是荣格的“阿尼玛”,她给弗洛伊德提出了“死本能”,她成了皮亚杰、卢里亚、维果茨基的督导师,她让苏联心理学迈进了20世纪。男人们固守信念而分道扬镳,女人成了伟人们脚下踩的肩膀。那些人,即使能够看透其他人内心的渴求,也仍旧逃不脱自己的深藏的欲望。

精彩短评 (总计29条)

  •     很想看这本书,就是内容对于我来说太难懂了!抓狂!
  •     荣格、弗洛伊德和萨宾娜的故事。“性欲同时具有毁灭性和创造性,它在毁灭两个自我的同时能创造出一个新的,但被毁灭的自我必须一直克服性行为的自毁本质所带来的阻碍。所以性的压抑并不只有社会因素,还有自私的因素。”有点道理呢。
  •     朋友买的,应该很喜欢吧!
  •     就书的质量来说,还不错。打算当做休闲书来读,后来发现不太行,有点深度,但还是能够读懂。对于心理学学生或者心理学爱好者应该会有帮助的。起码能够了解荣格的另外一面。但是感觉很神奇,像是听奇妙故事一样。写得不错。
  •     六颗星,准备再读一遍
  •     心理分析真是耐热寻味。
  •     心里分析会揭示人最人性的一面,当你阅读时,会读到一些,真实病例的描述,如果你容易受到病态内容的影响,我建议你就不要读,虽然我相信下面的内容可能比较精彩……
  •     〔字里行间〕弗洛伊德和荣格基情燃烧的故事。改天补补电影
  •     读了第一章的前两篇。
  •     看过电影之后再来找书的,结果非常出乎意料,比电影好看多了!电影短短100分钟根本无法把弗洛伊德和荣格这两位精神分析大师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表达清楚,更不用说其中还夹杂了一个神秘的女人。。。而这本书,毫不夸张地说,是史诗级别的!
  •     精神分析除了童年期对成年后的影响十分巨大之外,通篇的性 梦 太有主观性的潜意识真是接受无能。对于老弗,雪茄就可以只是单纯的雪茄了?呵呵
  •     已经看过电子版的书籍和电影。作为珍藏特别买了纸质版的书籍。值得购买
  •     心理学大师们的八卦 荣格这个小表砸
  •     我懂了,我可能有一半的思想有了精神问题。
  •     约翰·克尔的这本《危险方法》内容非常正点。看似狗血的三角关系所折射的,不仅仅是一段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著名往事,也不仅仅探秘弗洛伊德和荣格反目的因由,而是告诫我们:既为医生又为病人的这种精神状态,其实存在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     这比五十度灰讲sm有逼格多了,女主只演出了神经质一面并没有adorable,片尾曲好听
  •     力荐!!
  •     有恩就有怨
  •     《危险方法》的作者约翰•克尔,经过多年的研究,重构了弗洛伊德、荣格和施皮尔赖因之间那段刻骨铭心的三角关系。围绕着临床方法与政治手段、神经症与反犹主义、婚外情与尔虞我诈,以强有力的笔触和饱满的情感,描绘了一段伟大悲剧的惊人历史。
  •     精神上我是想打3星的,真是不想说什么,但是理智点给个4吧 (﹁"﹁)
  •     棒棒
  •     心理很奇妙,想演好好真的难啊
  •     电影上映一年多,原著中文版终于来了。这本书涉及到两段关系的决裂:荣格和萨宾娜·施皮尔赖因,荣格和弗洛伊德。一个基督徒,两个犹太人。弗洛伊德对施皮尔赖因说:我们是,并且永远都是犹太人。但他忘了在最初,正是借助他这个基督教的“王储”,才将他的精神分析引进了心理学界的视野。荣格将女病人搞上了床,面对病人母亲的指责,他说是他的温柔让她误解,并且将每次幽会计算成门诊时间索要诊金。但是这个被荣格抛弃又被弗洛伊德利用来抛弃荣格的女人,她是荣格的“阿尼玛”,她给弗洛伊德提出了“死本能”,她成了皮亚杰、卢里亚、维果茨基的督导师,她让苏联心理学迈进了20世纪。男人们固守信念而分道扬镳,女人成了伟人们脚下踩的肩膀。那些人,即使能够看透其他人内心的渴求,也仍旧逃不脱自己的深藏的欲望。看电影不过瘾,或者觉得电影过于“诗情画意”的话,这本书可以帮助了解这三个人,以至当年的那一群人的心理历程,以及一场改变了全人类自我审查方式与科学研究范式的运动兴起、鼎盛、衰落的过程。
  •     给朋友买的,很不错的书。
  •     电影上映一年多,原著中文版终于来了。这本书涉及到两段关系的决裂:荣格和萨宾娜·施皮尔赖因,荣格和弗洛伊德。一个基督徒,两个犹太人。弗洛伊德对施皮尔赖因说:我们是,并且永远都是犹太人。但他忘了在最初,正是借助他这个基督教的“王储”,才将他的精神分析引进了心理学界的视野。荣格将女病人搞上了床,面对病人母亲的指责,他说是他的温柔让她误解,并且将每次幽会计算成门诊时间索要诊金。但是这个被荣格抛弃又被弗洛伊德利用来抛弃荣格的女人,她是荣格的“阿尼玛”,她给弗洛伊德提出了“死本能”,她成了皮亚杰、卢里亚、维果茨基的督导师,她让苏联心理学迈进了20世纪。男人们固守信念而分道扬镳,女人成了伟人们脚下踩的肩膀。那些人,即使能够看透其他人内心的渴求,也仍旧逃不脱自己的深藏的欲望。
  •     本来是以为是小说的,或者故事性再强些的,但觉得偏理论的东西太多,看得有点累。更像是专业类的参考书籍。
  •     其实我没读过……书还没出版呢……
  •     可以可以蛮好的不错...顶一个。。。
  •     一开始完全是抱着看荣格和弗洛伊德的八卦来看这本书的,但这本书给了我更多。看这本书之前,你可能就根本不知道萨宾娜•施皮尔赖因这个女人的存在,或者只是把她当作荣格的情人,事实上她不该被忘记,她既是病人也是医生,她所受的煎熬也许我们每个人心底都会有。她是精神分析运动里不可少的一个名字。 看完书准备找电影来看看,不知道凯拉奈特莉怎么演绎她~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