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洛梅娜》书评

出版日期:2014-11-1
ISBN:9787550122113
作者:马丁·西克史密斯
页数:392页页

故事的悲情基调

天主教的生育观和伦理观成为整个故事的引线。整本书的写作风格走的是传记路线,客观,详实,有据可循,并且是男性作者的硬朗笔触。但是在故事的开头,作者用了很小说化的写法,生动细腻地再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爱尔兰年轻的未婚妈妈菲洛梅娜在修道院产子的经过。助产士的善良与修道院主持的冷漠形成鲜明对比,众多未婚妈妈孱弱而无力的抗争奠定了整个故事的悲情基调。那一章最让人心情沉重,透过书页,好像可以听见阴冷潮湿的修道院房间里一排排没有父亲拥抱的婴儿啼哭的声音,还有未婚妈妈们为自己的“罪孽”忏悔哭诉的声音。女孩们被宣布有罪,要接受漫长的辛苦劳作以示惩罚——而她们的罪过,无非是美好地爱上了同样年纪的男青年,并怀了他们的孩子。

贩童疑云

从侧重点来说,影片《菲洛梅娜》是一则寻亲记,原著则通过揭示贩童疑云,展现了一个爱尔兰同志的美国梦。两者最大的共同点在于猛烈抨击了宗教的黑暗面。《菲洛梅娜》从全新的角度印证了马克思“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著名论断。BBC记者出身的马丁•西克史密斯,与大多数欧美自由派媒体同行一样,向十字架开火时绝不吝惜自己的火力。1950年代爱尔兰教会与政府狼狈为奸,公然贩卖儿童的丑闻,和欧美铺天盖地的教会性丑闻一样,逼迫人们思考,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菲洛梅娜和儿子麦克的命运本来有可能改变。变得更好或更糟,却只有天晓得。1952年7月美国著名影星简•拉塞尔收养了一个爱尔兰男孩,德国媒体发现爱尔兰政府纵容人口贩子的生意:“爱尔兰已经沦为外国百万富翁的扫货天堂。这些富豪认为来爱尔兰就能买到心目中的理想小孩,就跟买进价值不菲的纯种动物一样。最近几个月,数百名儿童离开爱尔兰,当地政府对他们的未来去向不闻不问。”丑闻席卷爱尔兰,闭着眼睛核发儿童护照的外交部首当其冲。领养儿童说穿了就是涉及金钱、政治的肮脏交易。爱尔兰数千未婚生子女,由政府委托教会照顾。后者除了从政府那里获取补助金,犯下淫行的罪人母亲必须为修道院白干3年清偿所有开销,领养者还得向教会捐献将近2千美元。别以为政教分离就剥夺了教会对政治的影响力,谁敢得罪都柏林枢机主教麦奎德?外交部官员一针见血:“每一个神父都对着信徒说政府的坏话,政府下次选举还能连任吗?多送一个孩子到美国,教会就多一笔捐献,政府就少一个麻烦。他们都希望维持现状,才不舍得放弃捞钱的工具。”外交部凭借一位匿名男孩指控麦奎德主教涉嫌性侵的证词,迫使后者同意就《领养法》与政府展开协商。经过数月的讨价还价,1953年出台的《领养法》更多的还是体现了教会的意志,无力终结贩童生意。正是在这种背景下,1955年3岁的麦克被美国的一个医生家庭领养。智力超群的麦克在多元化的美国如鱼得水、一帆风顺,年纪轻轻就进入美国权力中心,贵为美国总统首席法律顾问,但血缘问题始终困扰着他,具有强烈的自毁倾向:生母为什么不要我,我有那么坏吗?教会不仅贩卖儿童,还费尽心机扼杀菲洛梅娜母子相见的一切机会,将骨肉分离的痛苦无谓地延伸到墓地,实在令人作呕。但以此认定教会一无是处,我未敢同意。1995年前往耶路撒冷追寻耶稣足迹的日本宗教学者山折哲雄,“脑海中突然闪现出那些不得不追求存在于九霄云外之唯一价值的沙漠民族的心愿,他们只有相信这片广袤沙漠之彼岸存在着唯一的神灵,别无其他选择。抛却了这种信仰,他们一天也活不下去。”就算是鸦片,也有药用价值的一面。与任何机构、组织一样,抚慰人心的教会并非天外来客,它对人权、正义、公道的理解,不过是人类社会整体认识水平的缩影。自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以来,如果没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确立政教分离的原则,那只表明欧美只配政教合一的神权统治。教会的黑暗和光明,事实上就是人性、人类社会的黑暗和光明,教会的进步有赖于整个社会的进步。《菲洛梅娜》附有珍贵的历史图片,小麦克健康、可爱,修道院为他提供了整洁、宽敞的生活环境和足够的营养。麦克在美国的生活水准之高、地位之显赫,令菲洛梅娜赞不绝口:“他这辈子过得还不错吧?那些是我没办法给他的,我没办法给他那些东西。”在民风保守的爱尔兰,麦克顶着私生子、同志的双重标签,绝无可能获得类似美国梦一样的成就。《菲洛梅娜》的译者为台湾人,编者小心翼翼地将一些译名改为大陆的习惯用语。如美国总统Reagan,台湾一般译为雷根,编者改为里根。但也有漏网之鱼,页259,尼克松总统任期内担任国务卿的Kissinger译为季辛吉,而不是大陆所习惯的基辛格。“麦克一直觉得遥不可及的世界居然接纳自己成为一分子,这种温暖的感觉很窝心。”(页262)窝心在台湾意为温馨、开心,与大陆完全相反。读者也许奇怪,明明感觉爽歪歪,怎会“窝心”?

愿爱的信念仍在

《菲洛梅娜》的电影是以菲洛梅娜寻子为线索展开的。看完电影,你的所有感情会更倾注于菲洛梅娜身上。刚开始,我有些恨菲洛梅娜的懦弱,甘于被尚恩罗斯修道院压制着,不反抗反而继续信奉天主教。慢慢地到了后面的情节才体会到了菲洛梅娜的勇敢,宽容的爱,坦率的爱和忠诚的信仰。《菲洛梅娜》的书是以麦克的生涯为线索展开的。从麦克的身世、性取向和政治立场可以延伸出当时美国和爱尔兰的种种社会现象。其实教会就好比一个政府。政府里面有腐败,教会里面也会有腐败。因为不管是教会还是政府,都是由人建立,由人掌管的。乔·柯兰对法兰克说的一些话都是刺中了要害:“政府跟教会是一伙的”“政治人物要是对上麦奎德,天知道他会吩咐手下的神父说什么妖言惑众的话。”“多送一个孩子到美国,教会就多一笔捐献,政府就少一个麻烦。”一些神父打着天主的旗帜而控制人心。口口声声说着不收取任何费用,却要求领养的人必须捐赠一笔钱,而且捐款金额双方议定。这是我听过最可笑的、最虚假、最恶心的买卖。 尽管乔·柯兰为了拯救爱尔兰儿童而苦思草拟《领养法》,希望买卖婴儿的勾当可以绝迹,可事实总是事与愿违。 包括修道院在内的那些人贩机构总能找到漏洞。 事情的发展千变万化,很难有没有漏洞而完美的法律。 政府与教会相互勾结让儿童买卖之火燃烧不息。尽管教会宣扬着“善”“爱”“包容、宽恕”,可是由于掌权者的“恶”而摧毁了教会的理念。这些掌权者由于自身对教条和上帝仁爱的误解,还有自身的贪念而没有将善延续下去。她们不会去体谅和宽恕那些少女们犯下的“错”,她们不会去考虑“为什么她们会这样”。菲洛梅娜在芭芭拉院长的审训下哭着说“没人教我这些。从来没人告诉我们生孩子的事。教会的修女什么都没讲。”“怎么能怪我!谁叫我妈妈过世了呢?谁叫我们没人照看呢?没人搂着,没人拥抱”。是的,这是很多无知者犯错的根源,因为缺乏正确的教导。可院长的态度却是那么的憎恶,不耐烦,满心只想着她的家人能不能帮她交上那一百爱尔兰磅来。而不是宽容和关爱她们。但是,她们真的做错了吗?难道享受爱情就是罪不可恕吗?教会把沉默守密当作一种美德,将享受爱情当成是败德淫欲的事情。他们将这种偏激的思想潜移默化到教徒的生活里,让他们不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感情,被迫抛弃爱情,还有亲情。在我看来,尚恩罗斯修道院就是一个丧失言论自由和人身自由的地狱。被领养的麦克一直以为自己是个被抛弃的孩子,以为自己是个坏小孩,所以生母才会不要他的。在成长过程中他有着沉重的心理阴影。在他内心深处一直惦记着爱尔兰,惦记着他的生母,暗地找寻自己的身世。 尽管万恶的尚恩罗斯修道院拆散了她们母子,可麦克还是就读圣母大学,还险些主修神学。在我看来这是件多么可笑的事情。这就情况就像你不知道某个人把你弄的家破人亡,可你还一如既往地崇拜他、敬奉他。也许知道了,他内心还是信奉上帝,其实这是一种爱的信念。这种信念就算受过伤害后也会坚守,就像安东尼和菲洛梅娜这对母子对宗教的信仰。麦克的寻母之程和菲洛梅娜的寻子之程是坎坷的。麦克回到尚恩罗斯修道院打听有关他的生母,他的身世,芭芭拉院长仍旧不改邪恶的本性,继续隐瞒欺骗他们。 但他们都带着血肉相连的信念和亲情的呼唤,不顾艰辛地追寻着萦绕他们内心的思绪。此外,麦克由于自己是同性恋一直都很压抑,认为自己是有病的,是畸形的,不正常的。他无处宣泄,想在神父那里找到慰藉却被强加于罪恶感。可神父告诉他“同性恋不论何种形态都是一种罪恶。是一种恶疾,是一种病。天主教是不容许同性恋的存在的”。正如他的生母因为未婚怀孕而被认定是一种罪恶,一种耻辱。宗教不顾一切地压制人的性欲,可是麦克跟随着内心享受着爱情和性欲。同时,同性恋遭受政治上的分裂。他生活在一个同性恋被歧视的年代里。尽管现在的社会仍不能完全接受同性恋,但至少已开始慢慢地被接受,被尊重。可命运之神并没有眷顾于他,最近还是因为染上艾滋病而去世。尽管教会和部分修女的罪恶深重,但我觉得不能将之扩大成整个天主教都是邪恶的。正如菲洛梅娜所说的,并不是所有的修女都是那么坏,也有好的。我相信上帝的信念是慈悲、宽容、自由和充满爱的。希望我们能够吸收宗教的正能量,抵制恶势力的存大。同时也希望我们的社会能接纳同性恋,能他们更多的尊重。既然爱情无分年纪大小、地位尊卑,那就应该接受同性爱情的存在。愿爱的信念仍在!

“菲洛梅娜”不仅是失乐园,更是麦克的现代政治哲学

《菲洛梅娜》是英国记者马丁•西克史密斯的纪实作品。说的是1952年,一个叫菲洛梅娜的天主教徒的未婚生孩子麦克,三岁时被爱尔兰的尚恩罗斯修道院强行与母亲分开,送往美国天主教徒家庭领养。之后五十年中,麦克活在“被母亲抛弃”的心理暗示中,一生都在梦想着寻找生母,想亲口问问母亲抛弃他的原因。这部作品也可以当作一个叫麦克的爱尔兰人被美国天主教家庭领养之后,他的寻母之路——自我身份确认——的故事。事实上,这部小说都是写麦克的生活。阅读完《菲洛梅娜》,我是觉得不过瘾。老觉得还缺少很多东西,而那些东西可以成为《菲洛梅娜》的续篇,也就是说成为一个系列来完成,才能构建起整部沉重的作品。我们可以说,马丁•西克史密斯无意中完成的这本非虚构小说,却是一部比纯文学还要精彩的作品。也正是如此,我忍不住给朋友介绍《菲洛梅娜》,而且是当作带有哲思的真正文学作品来介绍——而它附录的真实性历史资料,让这部作品更具有现实预见性。必须说,阅读《菲洛梅娜》的冲动,完全是冲着爱尔兰和天主教这两个关键词而来的。如果阅读这部书的读者也跟我这样的目的,或许他们也有些失望了——因为这本书重点不是在于爱尔兰和天主教,这两者只是一个水面上的符号,一个因头而已。正如菲洛梅娜这个未婚妈妈的名字一样,她最终变成了一个隐喻的,是一个源头。我们必须暂时搁置前面的三个关键词(爱尔兰、天主教、菲洛梅娜),不抱有恋尸癖、暴露癖、揭露癖之类的心理,让我们跟随马丁•西克史密斯的文字之河流,追随着麦克•赫斯的诞生、成长、死亡以及寻找身份之旅。正如同性爱人皮特对麦克的判定:“他把爱尔兰视为自己被放逐的失乐园。……所以爱尔兰就像某个遥不可及的事物,让他可以沉浸其中取暖。”(P279)荷马史诗《奥德赛》是一部经历特洛伊战争之后,叙述英雄奥德修斯在大海中漂流了四十年,最终回到了故乡和妻子珀涅罗珀、儿子忒勒马科斯团聚的历史(或故事)。如果说奥德修斯的这种漂泊和返乡是一种主动选择(他的离乡和返乡都是明确)的话,菲洛梅娜的儿子麦克的寻亲、返乡之旅是一种被动型(只是一种梦幻的影影绰绰)的返乡——而且他对母亲的回忆在时间河流冲刷之后,只留下一个自责的“罪”,一种失乐园的“罪”,让他自觉个人是一个不祥之物,他一定做错了什么事情,所以才被母亲抛弃。弃儿心理,永远是麦克的自我确认。这种心理,容易让人想到基督教的“罪”文化——人活着是需要救赎,才能获得上帝的原宥,净化,最终获得重入乐园——天堂。从爱尔兰的天主教文化国家,来到美国的天主教家庭,又在天主教的学校受教育,在天主教徒主导的保守党派中生活,这一切从源头到结尾都有氤氲的氛围在笼罩着。而说到爱尔兰,叶芝和乔伊斯却给我两个感受——在叶芝的文章中,爱尔兰是甜美的,就像他一直怀念的茵尼斯弗利岛,想到岛上隐居,“造座小茅屋在那里,枝条编墙糊上泥;我要养上一箱蜜蜂,种上九行豆角,独住在蜂声嗡嗡的林间草地”,而《凯尔特曙光》则是神秘的,充满梦幻的;乔伊斯的都柏林人印象中,那里的生活是一滩死水,天气是氤氲潮雨,让人想逃避。乔伊斯本身就是一个逃避者,他诱拐了诺拉(在诺拉与乔伊斯的传记中)。所以,爱尔兰在我这里,是一个充满想象魅惑的地方,也是一个让人窒息的地方。而爱尔兰在麦克那里,最终是因为母亲的存在而讯在,诞生地可能不等于乐园;因为记忆被时间消磨。但是,爱尔兰却无法类似失乐园。麦克的弃儿心理,在生活中则表现在恋爱和社会参与(音乐、政党)的工作。他因为喜欢的女孩子出车祸,而自认为自己是不祥之人,不配享有幸福。后来,和男情人相处中,麦克也经常反复这样的心理,在需要爱和不配享有爱之间反复。在社会参与方面,在表现在他本身对共和党没有好感,因为共和党否定同性恋(大多共和党员都和天主教有关系),但是他却非常卖力的为该党工作——这方面和恋爱是一样的(麦克需要认同)。寻找母亲,成为麦克的一生大事,在于他要弄明白为什么他会被母亲抛弃。如前面说到的,《菲洛梅娜》可作为哲思的文学作品来阅读。马丁•西克史密斯写下这个故事,或许不仅仅在于这个故事和天主教有关系,还因为这里暗含有一个政治哲学的隐喻。据说,美国的建立和基督教运动有关系。新教徒在天主教国家受到迫害之后,从各个国家乘船殖民地去谋生,开创新生活,其中就有一部分人乘着五月花号抵达了美国——他们在五月花号签订的协议成为美国建国的契约。如麦克所经历的美国所呈现的,所谓的新生活,存在的种种的不正义之处,这些或许和原来开创新生活的人的精神有冲突。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关键词(爱尔兰、天主教、君主制,美国、新教、民主制)的对立,发现一种政治哲学的纠结在其中。从政治哲学来阅读,则麦库寻母,以及麦克的爱情,已经不是弃儿如此简单了。(可豆列,若转帖请署名作者!!!谢谢)

一生

多少年的修炼才会使两个人在这一世有缘成为母子?然而,这一生却只能相依相伴最初的3年,之后便相隔天涯,即使心中一直在记挂寻找着彼此,却至死再也没有见上一面。而这,并非天灾,实为人祸。对于菲洛梅娜,我是最早在2014年初的颁奖季上知道了这部电影和大致内容,当时心生感慨,忘了是金球奖还是奥斯卡,菲洛梅娜本人上台颁奖,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之后不久,我看了菲洛梅娜的电影,朱迪丹奇真是老戏骨,人物的塑造有力感人。因此有了读书的兴趣。却原来书和电影完全不同,不像一般意义上的原著小说和改编电影是基于同样的剧本提纲,菲洛梅娜的电影是以寻子为线索,以菲洛梅娜为主要人物,通过记者(即本书作者)的角度描述整个故事,一点一点、一层一层揭示出菲洛梅娜的儿子其人其事,着墨的重点还是在菲洛梅娜身上。而这本书,虽然书名叫菲洛梅娜Philomena,其实我觉得更合适的名字应该是 to Philomena,致菲洛梅娜,因为这不是写菲洛梅娜的一本书,菲洛梅娜只是在开始和结束部分出现了一下,这是一本送给菲洛梅娜的书,是作者作为一名出色的纪实新闻记者,接受了菲洛梅娜的嘱托而帮助她完成的一项事业,这是一本写给菲洛梅娜的书,即使没有出版发行,菲洛梅娜也会用其余生终日诵读的书,因为这是她丢失的儿子的一生,这是一本在负责任的调查的基础上形成的,记录安东尼李,或者叫麦克赫斯传奇一生的书。我看翻译小说一般比较淡定,读此书时的大部分时间亦然。全书很厚,看到将近最后,371页,突然毫无来由地哽咽了,读到麦克生前的朋友纷纷和作者联系,将自己和麦克之间相处的点点滴滴讲述出来,表达对麦克的赞赏、肯定、惋惜和怀念。回想麦克短暂而波折的一生,心生无限感慨。心理学的研究已经清晰表明,孩子的婴幼儿时期对人的一生有重大影响,小时候感受到的亲密关系、信任感对成年后的人生观的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麦克赫斯是一个真正存在过的人,不是一个活在小说中的虚拟人物,而这个已逝的人的一生充分证明了心理研究的正确性,正是从小被领养的身份和经历使麦克一直处在对自己的否定和对外界的不信任中,他敏感而缺乏安全感,被抛弃的经历使他小时候小心翼翼避免犯错,后来负面情绪又积攒爆发,变得叛逆乖戾,与养父的关系从始至终都不是很好。因为心理的影响,他的感情生活亦不顺遂,他害怕付出,认为自己不配得到幸福,所以每次一旦进入稳定关系他就会下意识地去破坏,当身边的人发生悲惨的遭遇时他又会把这都归咎于自己是个带来厄运的人,平静的幸福仿佛是他永远不可能拥有的奢侈品。其实客观地看,麦克真的算是个幸运的人,在那么多的领养儿童中,在世界其他地方的弃婴中,并不是人人都能像他这样衣食无忧地长大,父子关系不睦也是常见的问题,如果他不是领养的孩子一样可能面对两代人关系不和观念不合,但他就不会有其他心理问题。他有从小相依相伴的妹妹玛莉可以倾诉心事,他的养母一直对他疼爱,他读好的中学好的大学,并且成为法律界的翘楚,最后他攀上权力的顶峰,成为共和党首席法律顾问。在感情上,虽然他自己各种焦虑,其实他遇到的历任爱人都很爱他,无论是一开始的偶然初吻,还是第一次风月的认清自己,去世的大卫,真挚的马克,还是最后和他相伴到人生尽头的彼特,每一次都是他先离去,在感情中他一直是享受的一方,虽然他也付出深情也痛苦,但是其实爱上他的分才更痛苦,无论怎么剖白自己的深情都很难让麦克打开心结,真正享受纯粹的爱情。说到底是两个人的痛苦,爱情总是一道无解的题。至于麦克的同性恋取向和机车、绑缚、虐恋等癖好,这只是个人的事情,和他被领养或放弃的身份没有太大关系。只是放在麦克的人生经历里,在他共和党的身份里,显得尤为讽刺和痛苦。我们作为局外人旁观,只看到了麦克和菲洛梅娜这一个个案,因此唏嘘。而这件事和这本书及这部电影能够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当然还和当时爱尔兰天主教的严厉传统和教会当年涉嫌贩卖婴儿的历史有重要关系。现在虽然已经不再有这样的事了,但当时的伤害却已经造成,再也无法改变。就想麦克和菲洛梅娜的一生,都再也无法改写。麦克到死都不知道他的母亲是不是选择了放弃他,妈妈是否爱他,为什么不要他是他一生的疑问;菲洛梅娜在去世前能够找到自己的儿子也许是将遗憾减少了一些,可是至死都再见不到儿子,知道儿子心中的情结后她怎能安心,这种骨肉分离的痛苦是谁造成的?谁又为什么有这样的权利?如果不是菲洛梅娜,我们不会在意异国他乡发生的这些惨无人道的行径。菲洛梅娜和麦克总算是某种形式相认了,可是更多终生无法相认的母亲和孩子呢?他们中的很多人现在还在世,还有多少活生生的未偿遗憾的麦克和菲洛梅娜?过去的是过去了,可是该受的谴责总会来。张躲躲的评论题目是绝不原谅,电影里的菲洛梅娜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她并无意追究当年教会的作为,她只是非常单纯地想找到自己的儿子;书中重点在麦克的生平,我们不知道真正的菲洛梅娜对此到底还有多深的怨恨,是否能够原谅。唯希望避免今后在人类社会再次发生类似的悲剧。这本书不是那些大牛的出版社引进的,但书的质量很高,没有浮华的外皮,翻译扎实,美编舒服,比我之前的预想好许多。祝愿菲洛梅娜和麦克们幸福平安。

没妈的孩子像根草,草有根,我的根在哪儿?

我不懂政治,连历史也忘得差不多,所以我没法有板有眼地去评价这本书中一切关于政治与历史的描述,但我读出了大背景下作者的客观以及带有政党个人色彩的主观,但那又有什么关系,一本书一个故事,一千个人读就有一千个模样,能让人有料可读的都不会是差的书。《菲洛梅娜》全书中这个女人“菲洛梅娜”并没有大篇幅的描写,但确是全书的根,是男主麦克·赫斯的根。提笔写下只言片语,脑海中回旋着《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童谣,“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是的,麦克并不是没有妈妈,幼时的麦克,他有着另一个名字安东尼·李,随着他妈妈姓。幼时在尚恩罗斯修道院,他有着妈妈有限时间的宠爱,每天一个小时,却滋养了他年幼的心,那个时候他简单而快乐,他那么容易微笑那么容易亲近人,他关心玛莉,他心疼妈妈,他亲吻陌生人的脸颊,被大家所喜爱。无疑的,他是菲洛梅娜的心头肉,也是育儿室里的宝,连同着其他的无辜的孩子一样,那么天真可爱。然而孩子的天真无邪却让他走上了一条看似光明实际孤独的道路。他和玛莉本就不是孤儿,却以孤儿的身份被领养,当玛莉顺其自然后,麦克依然无法在心上将这个标签抹去。那种打从心里徘徊在“自己是被亲生母亲抛弃的”“还是什么外在原因造成自己来到异国”的疑问中的不得自拔,让他就像寻根的野草一般,在秋风萧瑟中枯萎又在春天到来时生机勃勃。排演音乐剧《彭赞斯的海盗》时,麦克沉醉于与“姑姑梅姆”的爱恋之中,然而一句“麦克爱上了夏绿蒂饰演的梅姆,他不知道爱不爱脱离梅姆身份的夏绿蒂”,却已然昭示着他和年轻美貌的夏绿蒂之间是不可能存在爱情的。连同着之后的苏珊,看得出麦克对母爱或者说是对女性的爱的一种贪恋,他内心始终有着深深地对母爱的憧憬,与那些身上散发着母性光芒的女性在一起,他变得温柔,但却无法爱上他们,或许是命运造作,但是他成为同志与他小时候的经历莫不有一定的关系。然而“孤儿心理”+“对母爱的留恋”让他在同志的路上走得太艰辛。没有了那种有人会在后面推自己一把的力量以及累了可以有个人倾诉的港湾,麦克的心理可以说得上是被扭曲了的。作者细腻的细节、心理以及言语动作的刻画,令一个由伶俐乖巧逐渐成长为一个机智,因成功而自卑,因自卑而自私,因自私而愤慨胡来,因无理取闹而后悔内疚却依旧不忘寻找自己的母亲的麦克以各种面目模样出现在读者心中,但不管他好他“坏”,他迷失他因成功而喜悦,还是他健康或最后感染了艾滋,你闭上双眼回想的那一刻,幼时安东尼的那双澄澈的蓝眼睛都会浮现在你的脑海里。安东尼与菲洛梅娜有一个在爱尔兰的家,那个家的根始终是菲洛梅娜。所以不管是麦克受了委屈或是他因成功却依然自卑,那都是因为他找不到自己,他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而那个所谓的抛弃他的人到底是不是出自真心,还有就是这个新的家庭是不是已经完全接纳了自己,于是他将自己隔绝在世界之外,用乖巧顺从包裹着自己,当他终于爆发,却被自己的养父母认为他发疯了。事业受挫,于是他用自己的冷暴力逼退一个又一个爱侣,他知道那是不对的,但是却不知道什么原因使他变成那般模样,抛开他的特殊身份,生活中的人们有的时候又何尝不是这样呢?麦克是多少个你我的投射,哪怕我们未曾经历过那样的悲痛,我们也在现实的笼罩下对我们最亲近的人使用不该有的情绪和行为。书中关于同志的大篇幅讲述,坦白说我被吸引了,我不敢相信同性恋在70、80年代的美国已有那么多,而且他们之间可以牵动那么多人甚至是一个国家。好在书中对于那段往事给与了客观地描述,任凭读者去收获自己的想法。到如今,也依旧有很多人很多国家无法接受同性恋,没人能去评判对与错,但是让这个现象健康地发展是客观也能帮上忙的,如果那个时候社会能够多一些关怀,少一些冷眼旁观,诸如麦克一样的人,是否又是另一种结果了呢?感谢那些孤独的日子,麦克有恋人们的陪伴。麦克与彼特的爱情,恩,他们是让人艳羡的一对,不管是外表还是内在。彼特做得很好,麦克那么破坏性地对待两个人的关系,他依旧无私地给与其关怀,真诚地守护那一份得来不易的爱情。得知麦克进了加重病房时,他的反应让人动容,如果换做一个女性伴侣,或许还没有他做得好。同性之间的爱情,在麦克和彼特之间显得异常温暖。那一段时光里,彼特或多或少抚慰了麦克的孤寂与落寞。并且最终实现了对麦克心照不宣的承诺,将他的骨灰带回了爱尔兰。所有的故事都是一个圆,有因有果,兜兜转转,麦克终是回到了爱尔兰,只是那长眠于修道院地下的魂灵,再也得不到菲洛梅娜的抚慰。如果有天堂,麦克会在那里微笑着注视着他的生母的吧,50余年,他终是归根。

当尘埃落定,我希望可以改变

“我一直是个孤儿。我在世上没有与任何人有所羁绊,我想寻找的时候却被修女给赶走了。然后我必须替自己建立一个身份,但我根本全都搞错了。党给了我一个自己觉得可以有所归属的所在,但鲁迪说得对,我必须出卖自己才能做到。最重要的是,彼特,我渴望和你在一起的爱与抚慰,但我搞砸了,因为……这个。彼特,我爱你。我一直爱着你,但我搞砸了,死亡让这段爱情画下了终点。”---麦克·A·赫斯,《菲洛梅娜》这么些年,即便功成名就,麦克依然深陷于孤儿那种无根的漂泊感中。彼时的他早已感染艾滋病毒,其并发症亦将之摧残得不成人形。在弥留之际,他对自己的同性爱人道出了上面那段肺腑之言。读《菲洛梅娜》,是一种哀伤、沉痛、心碎的阅读体验。如果,爱尔兰那个美丽国度当时不存在一些非人道的宗教压迫,或者尚有规范化的救济方式;再如果,美国这个兴起的国家已经对同性之爱有着无比的包容,那么,这个故事的悲剧感会不会缓和些呢?然而,宗教,性爱,政治,孤儿,同性恋,艾滋病,死亡,这些极具冲击力的词汇一股脑儿都压在了菲洛梅娜与麦克身上。于是,留给他们的,只将会是一段难以述其悲伤的过往。由此,麦克·A·赫斯,这位改变美国民主选举游戏规则的真实人物,注定会是古希腊式的悲剧英雄。他,内心敏感脆弱,却以完美粉饰;追求外在的肯定,却无法填满黑洞般的空虚;总有孤立无援之感,却一直逃避,抑或假装坚强。他只觉得自己是被抛弃的无根之子,但寻根无果,所以习惯性亲手粉碎他渴望已久的幸福。最后的悲伤结局,不仅是他的死亡,而且是菲洛梅娜与儿子的无法重逢。读完《菲洛梅娜》,多少会为作者马丁·西克史密斯的功底折服。作者颇为精准地剖析了麦克·A·赫斯的内心世界。他通过整合别人口中的各种讲述,通过走访各种机构,再从各种途径切实还原人物的里子面子。所以,不难想象此项工作之艰巨。而文笔间又带有一种唯美的小说叙事情调,似乎很好地将读的人代入其情感状态中,随之欣喜,又为之哀叹。直至深夜读罢,竟掩卷难眠。而陈逸轩、庞元媛这两位译者恰如其分地将本书本土化。只是,偶尔出现一连串定语堆砌的长句译文,或多或少影响了阅读的美感。此外,偶然的别字(如页347,“蛋白脢”应为“蛋白酶”)与标点符号的误用,应该提醒编辑们尚需更加细致地做书。本书的装帧设计印刷同样需要进一步的改善,或可吸引那些非电影受众的读者。当然,此乃些许苛求的完美,却愿好书有更多的人惜之爱之。

踏上寻子之路

因为未婚先孕,18岁的少女菲洛梅娜被父亲扔进了修道院,经历了臀位分娩这痛苦的过程之后生下了一个可爱的男孩子,然后因为父亲没有钱赎她于是只好在修道院做了三年的苦工,这三年里唯一的安慰就是儿子。但是分别最终到来,菲洛梅娜跟其他的女孩子一样签署了以后再不联系孩子的文书,儿子跟朋友的女儿一起被远送美国。而因为一直被灌输自己有罪这一理念的菲洛梅娜虽然多年来一直忘不掉孩子,暗地里也曾不断的寻找,却从来没有向自己的家人透露过自己的历史。直到一次酒醉以后她终于吐露出埋藏了50年之久的秘密,女儿于是帮她寻找到一个记者,他带着菲洛梅娜再一次踏上寻子之路。这是电影《菲洛梅娜》里的情节,母亲一步一步接近儿子,从别人的口中熟知儿子的一生,却再也见不到他本人。因为儿子已经长眠于地下。

绝不原谅

受了同名电影《菲洛梅娜》和本书内容简介的误导,我误以为这本传记小说本身就是讲菲洛梅娜寻找失散五十年的儿子的故事。但是真的把整本书看下来,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这是一本太厚重的书,涉及好多宗教、历史、社会和心理学问题,“寻子”反倒成为一个引子。天主教的生育观和伦理观成为整个故事的引线。整本书的写作风格走的是传记路线,客观,详实,有据可循,并且是男性作者的硬朗笔触。但是在故事的开头,作者用了很小说化的写法,生动细腻地再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爱尔兰年轻的未婚妈妈菲洛梅娜在修道院产子的经过。助产士的善良与修道院主持的冷漠形成鲜明对比,众多未婚妈妈孱弱而无力的抗争奠定了整个故事的悲情基调。那一章最让人心情沉重,透过书页,好像可以听见阴冷潮湿的修道院房间里一排排没有父亲拥抱的婴儿啼哭的声音,还有未婚妈妈们为自己的“罪孽”忏悔哭诉的声音。女孩们被宣布有罪,要接受漫长的辛苦劳作以示惩罚——而她们的罪过,无非是美好地爱上了同样年纪的男青年,并怀了他们的孩子。当宗教遇上政治,母亲和孩子们的命运就坐上了云霄飞车。关于如何处理修道院那些私生子,政界和教会产生了分歧。教会的如意算盘当然是多“收留”这些“有罪的”母子,并以此从政府赚到资金支持。而政府则在不断完善《领养法》,考虑如何让那些纷至沓来的美国人能够领养这些爱尔兰宝宝,既帮爱尔兰政府减轻负担又能够不让民意引起轩然大波。就在这样的当口,菲洛梅娜的孩子被一对美国夫妇带到了美国,开始了完全不同的人生。他从安东尼变成麦克,从一个带着原罪的私生子一下子成为大主教的外甥、中产阶级家庭的养子,并且顺风顺水地成为美国政府高级要员。光鲜亮丽的表象下,没有人注意到他那可爱尔兰的内心守着怎样的煎熬,他无时无刻不在刻意让自己远离幸福:“我亲近谁,谁就会消失。”“我这样的人,不该得到幸福。”“寻子”的故事线索彻底转变,成为回忆私生子安东尼一生的追忆文章。一个被收养的孩子,在收养之初是三岁,已经对生母有了模糊的记忆。到了新家庭之后又被三个哥哥排挤戏弄,与养父意见不合,有同性恋倾向并且有特殊的性癖好……哪怕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也容不下这样的异端。麦克逐渐分裂成两个人,一个是阳光底下众人眼中乖巧聪明的好孩子,一个是肮脏巷子里花钱找男妓取乐迷恋皮革性虐的怪人。“你不愿意别人接近你。”“你喜欢戴着面具。”“你爱演。”“你隐藏自己的一部分,不想让别人看到你的真面目。”海莱因医生早早就看出麦克心中的病,却无力医治他。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麦克的病非但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反而在社会压力下日益加重。那时的美国对同性恋敌意重重,教会认为所有同性恋都违背了人类种族繁衍的天命,必须受到仲裁。同性恋“患者”被强行接受电疗,以此治疗那种“罪恶的欲望”;被注射吗啡,让他们看到男子裸体就呕吐;他们还会被关进没有窗户的精神病医院。一名天主教教徒在暴露了自己的同性恋倾向之后,被人于暗夜虐杀于街边,尸体赤身裸体以便羞辱到极致。更糟糕的是,艾滋病被发现了。同性恋问题在美国引起极大关注,以至于成为两党竞争的焦点,对于艾滋病这个新发现的疾病,两党也提出不同的意见。民主党坚持将病情公布于众,而共和党则坚持保密——因为教会坚持认为这是对于同性恋的惩罚。此时的麦克,已经成为政府要员,并且为自己的同性恋身份感到深深的焦虑。他被迫过着双面的谎言生活:在职场里隐瞒自己的性向,在社交圈掩饰自己的工作。他要将自己身处的两个世界分得清清楚楚,感觉就像双手各握着一条冒着火光却不受控制的电缆,只要稍微一有接触就会致命。“唯一的解决之道便是寻根溯源:找到他的亲生母亲,搞清楚多年前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如此一来或许他可以停止这样的痛苦循环。”于是上演了这个故事最悲情的一幕,麦克从美国回到爱尔兰,苦苦寻觅失散多年的母亲。而母亲菲洛梅娜近在咫尺,却因修道院的一再隐瞒,母子不能团聚。他们曾经离得那么近,离团聚只差一点点。当菲洛梅娜终于说出心底封存了五十年的往事,麦克的坟墓已经安静躺在爱尔兰故土。幸而漫无边际的黑暗终究过去,有希望的火花零星跳跃。这是传记作者马丁•西克史密斯的功劳,是他凭借着一点点线索,大海捞针一般把当年的小私生子安东尼和后来死于艾滋病的高级官员麦克联系起来,还原真相,实现母子二人的心愿。当菲洛梅娜静静伫立在麦克的墓前,她没有痛哭,只是沉默。“儿子,我是爱你的,一切本来可以不一样的呀!”乐观者都说,历史在进步,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未婚先孕的少女有权堕胎,不会再上演教会强迫母子分离的惨剧;同性恋越来越多得到了理解和认可,甚至已经在争取同性恋婚姻合法化;艾滋病虽然没有得到有效治疗,但是人们已经意识到它的危害……但是悲观主义者总难免在历史的随便间隙哭泣,那些为历史进步铺路的人,尸骨难再寻。只能借着影片中马丁那一句:“我绝不原谅你。”

一个让人悲伤的故事

如果是经常看The Economist的选手,也会经常看到分析demographic figures的文章。那么问题来了,老外为啥这么看重人口普查?      汗颜的是,读了这么一个让人悲伤的故事以后,才知道人口普查对于政治的重要性。美国的总统选举实行的是选举人团制度,美国各州拥有的选举人票数同该州在国会的参议员和众议员人数总数相等,因此如果某个州在众议院的席位数增加了,这个州的选举人票数也增加。而众议院席位的确定就是由该州人口总数确定的了。(我也不太清楚我这个描述是否准确,如有不当,敬请指教。)      说到这儿,我要吐槽这本书的两个缺点:一是中译名直接音译不科学,就像把灰姑娘改成辛德瑞拉一样,没意境啊!台版译成《迟到的守护者》不是很好吗?二是所有的名字都没有英文标注,我中文英文搜了一晚上戴维斯对班德莫案,到现在仍是无果,你可曾了解我这颗焦虑的心?跪求牛人指导,这案到底是真实还是虚构的?如果是虚构的话,那应该是哪个案子?

旧“罪”影长

电影和小说,我先看了前者,虽然朱迪.丹奇的表演精彩依旧,但整部电影始终没能更深入地探讨这个故事,而当我花了几日时间看完小说之后,相比较下,电影的故事也就显得更加单薄了。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但作者却用了作家写小说的手法来展现。而如果我们不知道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很多人甚至都会把它当做一个虚构小说来看,且除了写作手法之外,整个故事让人很难相信这是真实发生在某个不幸之人身上的,因为这个故事即使看到最后,我们心中依旧充满愤怒,更多的则是恍惚、悲伤和遗憾。半个世纪的寻子之旅,到最后却造化弄人的在一切开始的修道院遇见,只不过那时早已是阴阳两隔。小说共分为四个部分,再加上其中穿插和连接的作者当下感慨交代部分。第一部分写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爱尔兰,在这个信仰天主教的国家,政治很大程度上依旧被宗教所左右,而对于那些希望跨过宗教势力而实行世俗改革的政治家来说,他们的下场就是“一群主教组织宗教法庭开庭……当着他的面宣读一份正式声明,说他的计划违反天主教的社会教义”,且最终是官员辞职,政府向宗教道歉。在我们当下看来,这或许是个不可思议的笑话,但对于这些宗教在政治生活中占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国家而言,违反宗教的后果往往十分严重。作者在这里交代了悲剧发生的背景,在宗教控制道德下的爱尔兰,可想而知,女孩的未婚先孕会是件多么严重的事情。作者详实地记述当时这些收留未婚先孕的年轻母亲的那些宗教修道院,流落至此的女孩们的“生命盖上秘密、孤寂和羞耻的外衣。”而另一方面,政府对此虽然意识到问题,但却始终为了自身利益而屈服于宗教,结果就是抛弃了自己的公民,让她们在修道院饱受残酷的惩罚和宗教以她们和她们的孩子来牟取暴利。看着一部分,几乎除了愤怒,再多的对那些不幸女孩们的悲伤都被其淹没。作者写道这些女孩,“她们还不清楚自己尝了禁果,就要承受被送走的苦果。她们多半只是孩子,却被当做成人狠狠惩罚。”而在修道院的一块墓地上,“过世的未婚妈妈跟宝宝就葬在旁边一块墓地,没有墓碑,无人整理。”在这一部分,作者通过其中一段企图改革国内儿童收养法的官员和宗教神父之间的对话,反映出当时爱尔兰社会政府对宗教的恐惧和宗教本身的虚伪与可恶的伪善。其中一个神父在谈及那些未婚先孕的年轻女们时说“从科学数据也可以发现,这些堕落女人的后代,注定会沦为反叛分子,心里还会滋生一些残疾人士常有的情节。这可是有科学根据的。”当我们听到一个神父开口闭口提到所谓的“科学根据”时,一种搞笑的感觉会在读者心中散开。而对于他这些话的反驳,最好的证据也就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之一,安东尼.李,也就是后来的麦克。他最终变成了美国有权有势的人物,而非什么“反叛分子”,但有意思的是,如果这位神父知道麦克是同性恋者,那么他定会觉得自己的这些话说的并不错。而对于这本书中的主角,菲洛梅娜那旧“罪”所留下的漫长阴影,最终都落在这个他人领养的儿子身上。书和电影的最大区别之一就在这里,书中的之后三部分都是围绕麦克的人生所展开的。作者经过走访,和认识麦克的人聊天,最终细心且完美地展现了麦克那不可见的灵魂世界。这是整部书中最为迷人的部分,而电影的视角始终是菲洛梅娜,对麦克的人生只是通过与之有关的几个人简单的展现,而未深入。读这部分,看着麦克在“惶恐、无助”、自厌、怀疑和隐藏中一步步艰难地长大,适应这个“左右他命运”的世界,就如他说的“找一个能融入进去”的地方,而这几乎是他一辈子都在寻找和渴望的。当他进入执政的共和党中,作者告诉我们,“这暂时减缓了他的痛苦,让伴随他人生的诸多质疑暂时噤声,那一直潜伏在这位无父无母的同性恋男子身边,在他耳边呢喃着‘你没用’的声音顿时消音。”即使当艾滋病在八十年代爆发,而里根政府对此一而再再而三沉默不语的时候,被朋友责怪的麦克依旧没有离开共和党,因为在最后他告诉爱人,共和党让他感觉到了归属,让他能融入其中。这是他最隐秘,也是最热烈的渴望,他不可能就这样放弃。另一方面,麦克本身的双重性(“他是个男同志,身处在一个排斥同性恋的社会里;也是一个无根的孤儿,漂泊在万物必然根深蒂固的世界里。”)这两个身份的接连而来,对于麦克来说本身就是个考验。小时候,他偷偷地告诉玛莉“我们坏坏,所以真正的妈咪不要我们”,这样的认识成了他整个人生中不可抹去的阴影,而也是这样的想法导致了他之后所形成的敏感、复杂且充满不信任和恐惧的性格。如果我们认真地思考,会发现这是件颇具深意的事情,麦克本身的被收养和漂泊,他对于那个遥远爱尔兰身份的“在意”和对于养父母隐藏真实的自己。“我们一定要乖。妈妈要是知道我们有多坏,也会讨厌我们,说不定还会把我们送走。”“我们永远都要乖。”面具几乎从一开始就戴上,而随着他意识到自己的同性恋者身份,这两种内在的双重性最终融合为一。同志身份所隐匿的性质,麦克几乎从自己漂泊的身份上都已经经历,在某种程度上,同志身份融入了他的孤儿身份,并加强了那些不安、怀疑、恐慌和脸上的面具(“孤儿特有的那种摒弃感在同性恋男子身上尤其倍增”)。麦克身上所具有的复杂性是作者反复强调的部分,因为正是这样的复杂性(且都具有隐藏性且导致相同的消极情绪)造就了他之后爱情关系的接连失败。并且不幸的是,他第一个喜爱女孩的意外去世,让他的恐惧加深,而随着之后大卫的不幸,再次让麦克的恐惧感倍增,且加强了他对自己不信任的内在心理。就如他所去看的那位心理医生对他养父所说的那样,“孤儿有成瘾人格,会一直认为人生有缺憾,不然就是觉得自己做错事,想要弥补。”“他们一直寻求别人认同,又一直觉得别人会排斥自己,就认为没人喜欢自己,自己也永远无法融入团体之中。”最后的结果就是“在信任、亲密关系、性行为与人际关系上都有问题。”而麦克与大卫和马克艰难的感情正是如此。就如马克所说,他的性格里“有某种自我毁灭的部分”。出入那些阴暗的同志俱乐部,进行危险而刺激的性行为探索,周末消失不见,脾气时好时坏,冷漠而难以靠近……但在工作上,麦克却总能控制住自己,并能认真地完成。或许这也就是为什么麦克说自己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我之所以把文章题目起作旧“罪”影长,因为正是菲洛梅娜那在宗教眼中看是严重的罪,使得麦克在它所投下的漫长阴影里艰难而痛苦地构建自己的人生,缓慢地抚慰自己充满流离的灵魂和恐惧的心。并且在麦克的人生中,有双重压力和内在的痛楚挤压着他,第一是他孤儿身份,这个来自于母亲的无能为力守住他而造成的,另一方面则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国环境所造成的。在那个时候的美国,宗教右翼的共和党执政,同样在宗教的旗帜下对于与其所谓的“道德”不相容的部分都遭到批评和威胁,而这其中同志群体更是首当其冲。八十年代的艾滋病爆发,里根政府无动于衷,宗教势力崛起,叫嚣着是上帝降罪,是“同志癌症”。因此对于同样是同志的麦克来说,这是他不得不面对的另一层压力。而这双层压力始终都存在共同点,即隐藏。曾经心理医生告诉他,“你喜欢隐藏一部分的自己。用演戏隐藏,用慈善活动隐藏,用乖巧服从的行为隐藏,因为你不想让别人看见你的真面目,破别人看到了会批评你。”麦克告诉医生,“我不正常,像个畸形。”“我觉得我这个人好像有问题,心里不太正常。”麦克几乎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去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最终他意识到如果想找到这些答案,唯一的地方只有自己的出生地,那遥远的,在他心里始终留下浓重阴影的爱尔兰。一切都从那里开始,所以病入膏肓的麦克回到那里,希望修女们能给他答案。或许当我们最终发现那些修女依旧欺骗他的时候,愤怒是理所当然的。修女隐藏了菲洛梅娜一直寻找他的事情,而在麦克第一次来这里的时候,她们向他灌输了是他母亲不要他的错误思想。这是麦克从小就恐惧的。我们无法理解的是,为什么那些宣称为善,是上帝信徒的修女会做出这些事呢?后来我发现,她们是真的坚信自己当初和现在的所作所为都是正确的,那些女孩们罪孽深重。但或许修女们也始终都在心底知道,她们即使有再大的坚信,最终错误的行为始终是错误的。在电影中,修女对作者说:“只有上帝才能评判我的对错”。在书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当初一手掌控爱尔兰孤儿命运并改变他们人生的约翰.查尔斯.麦奎德枢机主教,此刻正命在旦夕。根据目击者指出,随着大限将近,大主教变得焦虑不安,一直说他怕死,说他害怕死后等待他的审判。”最终令人反感和气愤的是那些修女的隐藏,即使麦克已经是垂死之人,但修女依旧不愿以实相告。而当麦克提起自己死后葬在这里时,修女谈论起捐钱却精神十足。她们警告甚至是威胁年轻的菲洛梅娜,告诉她“炼狱的业火等候着像你这样的罪人,假如你到处跟别人提起你的孩子,你就会永远被烈火焚身。”对于这些伪善而无耻的神父修女,在这本书里我们也看了太多。宗教伪善,就如莎士比亚在《查理三世》中所说的那样,“我就是这样从《圣经》中偷取残障断句,表面上装作圣徒,暗地里却干魔鬼之事。”说的不正是这些铁石心肠的修女和神父吗?即使我尝试着去理解她们,也可能理解了,但依旧不能原谅。在麦克的生命最后,他对爱人皮特说:“我不会想念我自己,因为是事实我连自己是谁也从来不晓得。我因此回想自己人生,感觉我不曾找到自己能融入飞地方……我必须出卖自己才能做到。”麦克一生在这样的阴影里,企图走出去,但最终或许都找不到出口。“埋藏在艰辛的人生考验底下,那个满是爱心关怀的小孩。人生或许让他变得严苛,甚至可能冷酷,但在底下依旧是那位充满好奇心的小男孩。”是那个漂亮,爱笑,总是愿意亲别人的可爱男孩。2014 11. 29 夜2014 11 . 30 下午修改


 菲洛梅娜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