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

出版日期:2016-3-1
ISBN:9787503474262
作者:吴敬琏,等
页数:320页

内容概要

吴敬链、楼继伟、厉以宁、张五常、杨伟民((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王一鸣((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等政治经济学研究专家及政府官员。

书籍目录

目录
第一章中国需要供给侧改革
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和选择
中国经济增速下行:如何看,如何办?
供给结构不能满足需求结构的变化
没有产业支撑的增长都是空谈
从制造到服务:经验理论与中国问题
久违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释放什么信号
从国际经验看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源泉
第二章供给侧改革前世今生
供给侧的源头——“萨伊定律”
论从供给方面发力
鼓励内供远胜鼓励内需
对“三驾马车”需求理论的再认识
供给经济学的前世今生
供给侧改革:里根的教训与朱镕基的经验
“供给侧改革”的宏微观视角
重读撒切尔主义
第三章供给侧改革改什么
中国供给侧至少存在六大问题
供给侧改革的主战场是要素市场改革
中高速增长的可能性及实现途径
“供给侧改革”的正确打开方式
“新供给改革”改什么
加强供给侧改革有一个重要前提
“供给侧”改革对国企改革的指导意义
供给端发力破解“十三五”增长困境
供给侧改革的五大要点与三大误区
调整监管理念,推进金融改革,提升金融服务质量
第四章供给侧改革进行时
国企改革的新范式及政策挑战
竞争政策推动中国市场经济改革
简政放权仍需添柴加压
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与私法自治
影响中国企业创新的主要因素及政策建议
供给侧革命与创新
我们需要怎样的供给侧改革
以高效的劳动力市场促进经济转型
土地供给侧改革在于体现市场化内涵

作者简介

编辑推荐
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点部署的经济结构性改革,未来几十年整个社会改革的方向及国家动态都在这里。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吴敬琏亲自审定。财政部长楼继伟、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著名经济学家及学者张五常、厉以宁、钱颖一、许小年、张文魁等精心创作。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兼备。
3、迄今系统性讲述供给侧改革的重磅专著,主题专一,逻辑严谨,没有任何其他类型杂乱文章的生搬硬套。
4、摒弃任何肤浅或过度解读供给侧改革以及带有功利色彩的文章。
5、供给侧改革有何新意?如何发力?怎么看?怎么干?尽在其中!


 供给侧改革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作者:大宝思(来自豆瓣)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580994916/原创作者:大宝思引言 最近一周在读吴敬琏等写的《供给侧改革》一书,主要内容是从经济理论来源、中国经济现状上分析了中国现行的供给侧经济改革要点内容,也涉及了比如社会老龄化、户籍制度和农村现代化的关系等很实际的问题,对宏观经济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抽空读一读。 看完全书后,实在感慨:一个国家的经济管理如此复杂,个人的经济管理其实也并不简单。今天想就大家最关心的几个财富管理问题,结合自己的真实经历,写一个心得,只供大家参考,毕竟这些问题从来没有标准答案。1.要不要记账? 我觉得是:必须要。如果说一个人对于财富管理方式的讨论,就是一种对问题的分析,那么记账就算是累计原始数据,没有准确的账目数据,对于财富管理的想法,多半都是建立一种假设和抽象的念想上,没有实际支撑。从长期来看,也缺少数据反馈,财富管理方式对错与否,也很难断定。“准确的账目数据”,应该是一个相对性的词,不是一个绝对准确的概念,因为绝对准确通常很难实现,而且也没有实现的必要。比如拿我本人来说,我记账通常都是在晚上汇总记一次,白天的消费只要保存好小票,晚上算入随手记,修改下时间就行。如果是用卡或者网上消费,就更方便,应为记录比较好查。最容易忽视的是零碎而且不固定的消费,比如说渴了买的饮料、给别人代付的钱,如果你的这些项目数额较多,而且经常忘记的话,可以专门针对这些项目,强制自己养成当时记录的习惯。总体来说,记账是必须的,但是要把握一个分寸,可以用二八法则,也就说,你只要能保证80%的支出收入准确的计入账本,其实你的记账就已经成功了(用于反馈自己的财富管理上),同时,你还节约了时间,因为如果你要做到100%准确,那么你可能需要再多付出80%的时间精力,从时间成本上来说,是没有必要的。2.要不要存钱? 还是那句话:必须要。储蓄对于我们其实一种民族传统,世界上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的国家,中国必属其一。2015年中国储蓄率统计超50%,也就说中国人均有一半的钱都在银行存着(当然只存银行是不恰当的理财方式,所以国家也将存款利率才一再下调),虽然说有很多是公共资源财产,但是存钱肯定是主流选择,一个人完全没有存款,在发达国家或许能吃得开(高福利、优质养老和医疗),但是,在中国就必须面临很大风险,你不能失业、不能生病,甚至不能心情不好(因为心情不好要买买买),如果这些你都不在意,还有一点不能忘记,存钱是财富管理的基础,因为财富管理说白了就是管钱,通过合适的方式,用钱生钱,如果钱都没有这一切都是空谈。所以还是那句话,记账是财富管理的晴雨表,存钱就是财富管理的水龙头,特别对于原本就没有存款的人来说,养成储蓄的习惯很重要,如何养成储蓄的习惯?循序渐进的方式,就是先记账后存钱,通过记账了解自己的收入情况和消费习惯,优化消费支出,将收入节省下来,就自然达到了存钱的目的。激进点的方式,就是强制储蓄。不管三七二十一,每个月工资拿到手就存一笔钱不动,这种方式比较简单粗暴,适用于财富管理的初期阶段,长期使用我个人不太赞成,因为强制储蓄其实只是一种没有弹性和没有实际意义的理财方式,它既没有让你更了解自己的消费方式,也没有优化你的消费模式,更没有达到让你接触了解财富管理的目的,充其量也就是做到了让你有了一笔钱,如果长期这样简单的对待财富管理,也很难做到有实际收益,因为你连基础的记账和存钱都不想做,有如何会对更复杂的投资感兴趣?又怎么能做好呢?所谓的投资管理,是建立在对自己收支记账、优化消费存钱的基础上的一种延伸性的行为,它需要一种感情基础,就是你想通过管理自己的收入和支出,达到改善自己的生活、提升自己生活质量这个目的一种愿景。如果你连这个蓝图最基础的前期工作都不做,那么后面的投资管理对于你来说就会更痛苦,因为在投资方式的主动选择上,肯定比被动记账要复杂的多。 3.如何理解复利,复利到底是假说还是真实? 这里我想援引一段话: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GDP与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若要实现上述两大目标,要求“十三五”期间GDP底线不能低于6.5%。简单理解一下,其实这句话就是在讲复利,如果每年我国GDP和居民人均收入能实现6.5%的增长率,那么过10年(考虑2010年后的一段时间GDP一直在两位数增长),我国的GDP和居民人均收入就能翻一番,这就是通过复利达到资产翻番的范例,当然实际情况要比这个复杂得多,不过,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点,无论是简单的经济体(个人理财)还是复杂的经济体(国家经济),复利都是一个及其重要,而且真实有效的存在。 至于复利如何实现,我就不多说,因为方式有很多种,首先一点你的投资收益要跑过通货膨胀(物价),其次,投资收益越高复利效果越明显,但也意味着你要承担的风险越大,所以如何投资和如何达到复利收益,这都是因人而异的。 4.如何投资? 这一个问题,大家最关心也最复杂,不是简简单单能说清楚的,从个人体会上,我分享三个观念。 第一是要注重收益。听起来这好像是一句废话,其实在实际的个人理财中,这一点反而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除了定期定利率的理财外,你真的有认真分析你的理财方式能给你带来多少收益吗? 虽然不是大多数人都是越理财越穷(其实很多人是,比如基金定存),但是很多人的确不会通过分析,明确得出自己的预期投资收益是多少,比如炒股,大多数就是觉得股票会涨就去买了,但是没有一个正确的估值,不知道自己的收益区间在哪里,比如说如果大盘上涨5%-10%,那么你的股票是否能上涨15-25%?还是只能做到3%-8%,具体的时间大概是多少,仓位在哪里,是补仓还是止损,有没有分版块持股等等,很多人是没有关注的。 同样,基金定投也是如此,如果基金定投,你只是想实现强制储蓄和保值,那么你可以一直持有,维持4%-6%的年增长率(我个人觉得这比买保险靠谱),如果你是想实现10%以上的年收益率,那么你就必须把握每一次股市上涨,然后根据事先设定的收益区间比如15%-25%,逢高卖出,再适时找到低位,再次重复定投等待,长期重复下去(因为一个7、8年的间隔很长),这样还是有个目标,比如实现平均每年10%的年收益,通过资本的不断累积,你的雪球会越滚越大,你的收益也越来越多(年利率虽然不变,但是本金越多,盈利越大)。 总而言之,选择任何一种理财方式和执行理财计划之前,你都要保证足够的关注你的收益,而不是根据市场波动盲目投资。我的经验是,通常得到收益会比预期的收益高,因为长期关注容易得到意外收获。 第二是要注重风险。风险与收益并存,所以不得不说。其实多数财产损失都来源于对风险的认识不足,这个风险有很多种,也不能一一概述,总的来说,选择自己熟悉的、了解的、有把握的理财方式去做,风险会明显降低一些,对于未知领域保持一份警觉是完全必要的,记住,你要熟悉的是理财方式本身,而不是给你理财的人,因为对人很难100%熟悉…… 第三是要注意收集和反馈。其实我觉得所有付出都有回报,有的时候不要瞧不起唠唠叨叨的大妈(此处表达毫无歧视),很多时候她们通过反复询问,知道的信息比我们要多得多……越是要对什么事情投入大的时候,就越是要谨慎,要多问多了解(根据心理学,通常我们的行为方式是反过来,很多重大决定都来源于人的一时冲动)。同时,在投资的过程中,反馈也一样重要,这就又涉及到记账和对账的问题,如果一个理财方式得到的反馈与你预期的不一样,那么你肯定要做出调整,比如说基金定存,如果你预计收益会从20%涨到25%,其实,却下跌到15%的时候,如果你注意反馈,那么,你应该把握机会,理性的把它卖掉,既然比你预期的10%已经高出了5%,没有理由再贪心不足。
  •     入手一周后大概翻阅完,在中国十三五亟待面临改革的窗口期,各位政治经济学专家从不同的角度详细的阐述了改革的前世与今生,虽然全篇通读完并未形成改革的系统性思维,但对于初次面对供给侧改革这个热点话题时一脸茫然的我来说,还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让我不得不佩服的是,对于同一观点,同行业的专家都能细化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不禁让我想到了国内学术界的抄袭之风。什么时候,能冷静下来独立的思考并形成非个性化的理性见解,怕是作为改革弄潮儿中的每一位应该秉持的姿态吧。此外,读了各位专家的文章,让我脑洞小开,眼界大开,着实学到不少。

精彩短评 (总计40条)

  •     此为写课题而买,虽说网上都有,但是系统性列在一起,让读者对于供给侧从浅入深的了解还是很有帮助
  •     非计划阅读。在政府报告、报纸书刊、新闻媒体多次看到供给侧改革字眼,遂燃起阅读的兴趣。评价不高的原因是,通过豆瓣推荐,筛选后仅对感兴趣的文章进行了阅读,还对其他文章进行了选读均感觉大部分的观点还是冗杂、重复,缺少标新立异,充满了此曾相识的感觉。但是还是不乏章节与我们的工作所贴切,用理论指导实践,见证未来发展的趋势吧。
  •     现在的核心问题是下一轮中国经济靠什么新的、有竞争力的产业来支撑,否则这些什么展望、宏观政策、增长潜力都是空谈。。。
  •     军训的time-killer
  •     顶层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靠市场靠大众
  •     作为学渣小白,读了推荐的吴敬琏、王小鲁、厉以宁、徐朝阳的文章,专业水平太高,只能领悟到中国经济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_→…ps.get一个知识点,98年朱镕基推行了停止住房实物分配的城镇住房改革,这是极好的。
  •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大宝思(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580994916/ 最近一周在读吴敬琏等写的《供给侧改革》一书,主要内容是从经济理论来源、中国经济现状上分析了中国现行的供给侧经济改革要点内容,也涉及了比如社会老龄化、户籍制度和农村现代化的关系等很实际的问题,对宏观经济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抽空读一读。
  •     在自己稀疏读过的书中,貌似吴先生总与中国改革连在一起,这本新出炉的热点算是更新自己脑中吴老知识链前端的部分吧。
  •     虎头蛇尾,不过前面几篇文章的论证还蛮扎实的,后面就只能快速看看。
  •     大部分浅显易懂 但也只是看过 并没有深入剖析 对于社科文等不感兴趣的书都不会读第二遍
  •     生在中国,还是应该知道这片土地上正在发生什么。虽然有很多重复的观点而且也不太深刻,但是也不乏些许的启发性和指导性。
  •     2016上半年国家经济政策变化
  •     很多写的不是很详细,有些太套路,党报经济
  •     一脸懵逼,
  •     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产能不足。老师说质量不过关有点不准确
  •     吴敬琏P2、钱颖P20、王小鲁P95、徐朝阳P124、楼继伟P157、陆铭P291
  •     短论合集,结构零散,观点论述不清。
  •     好书好书,用简单的语言把当前宏观经济说的很透,读者有些经济学知识会更容理解。书是好多作者文章合集。吴敬琏的文章是第一篇,水平高。
  •     学到很多
  •     杂七杂八的各家之言,可读性不是很强,更像附庸之作。
  •     很受启发,虽然部分观点不敢苟同
  •     大家互相抄 且避重就轻
  •     随便翻了一遍,没什么好讲的。对于国家政策这类东西,目前也就扫一眼而已,毕竟和自己关系不大。目前还是着眼于微观经济学层面。
  •     原来以为是系统的论述,其实不过是各家的杂集。可观的也不过三四篇,居然定价48
  •     各家众说纷纭,仁智各见。于我们,身在大型特大型城市,首当其冲面临的便是住房、医疗、教育等供给侧结构严重失衡带来的买不起房、看不上病、上不了学。当土地供给制度不解决,为了防止泡沫只能限制需求出个限购政策,或者不痛不痒征个房地产税,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烂!
  •     大杂烩,水平参次不齐,观点相互不一。
  •     1.农村土地的确权流转已经是大势所趋。2.垄断性的行业(石油,教育,电信)逐步向民间开放。3.经济增速的进一步下滑不可避免,由此引申:过高的债务问题必然引发汇率与资产下滑的双重危机。至于本书的内容,假如满分100分,我给本书打0分,极力不推荐,什么玩意儿。
  •     问题与答案的对应性不够高,文章的质量参差不齐,对初学者不太友好。
  •     经济结构调整是一项中长期政策,政府应放权,改善制度,改善游戏玩法,调动企业积极性
  •     以为是本系统论述,却是本论文集。不过,还是有一定的扫盲作用。
  •     书的印刷材料有股怪味,很刺鼻。
  •     请了一堆人,一人写篇文章,感觉观点都差不多。
  •     不适合初学者
  •     比较高屋建瓴,讲得是宏观经济问题,略枯燥,倒是推荐鱼塘经济学的故事,晦涩的理论浅显化,养鱼老板把三去一降一补等供给侧改革都给讲清楚了。面对L型经济,供给侧改革是当前一段时期的核心政策,刺激需求乃舍本逐末,关键还是深化改革力、提升创新力、解放生产力。书是论文杂集,可观的也就四五篇,重点看下吴敬琏P2、钱颖P20、王小鲁P95、徐朝阳P124、楼继伟P157、陆铭P291这几篇够了,一家之言,留个足迹…
  •     本书汇集了各家的观点,从理论发展、背景、途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虽然不是很系统,但是对于初步了解供给侧改革的应该说是足够了。
  •     一星给林毅夫一星给周小川 就是一本访谈集合
  •     与其说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本杂志。由很多篇与主题相关的文章构成。结构比较凌乱,如果加上一些事例和对未来的设想,会更好看。
  •     摘选了国内部分经济学家的文章,解答了对日常经济问题的疑问,浅显易懂,值得一读。不过文章太杂,众说纷纭,没有系统性。可当杂书看。
  •     比较高屋建瓴,主要讲宏观经济的问题。但这是一本文集呀,怎么感觉读了之后所有专家学者经济学家的看法都大同小异,没太大个性。 但不管怎样,对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还是可以有个比较深入的了解的。以及政府推行各项改革的目的,原因等,都有阐述。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