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保尔家书

出版日期:2016-3
ISBN:9787544278239
作者:[英] V. S. 奈保尔
页数:464页

作者简介

这是一个贫困的移民家庭。
七个子女中,两个儿子获最高国家奖学金入读牛津,其中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五个女儿,长女获奖学金留学印度,四女和幺女在英国获得学位,三女高中毕业成为一名教师,五女放弃医学奖学金,后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
他是不得志的记者,从未正式出版过一本书的作家,七个孩子的爹,一辈子穷困潦倒。
他对好不容易拿到国家奖学金的儿子说:不要害怕成为一名艺术家。
他的女儿们没有嫁妆,只有父亲借贷供她们拿到的学历和一份可以自立的职业。
他爱养花,爱赏画。他总不忘嘱咐孩子们相互多写信。
他对把回家的路费挥霍光的儿子说:“我真的很想你,但我理解你……”
他就获得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奈保尔的父亲,老奈保尔。
除了穷,老奈保尔真是个完美而伟大的父亲!
这本书,就是奈保尔父子的通信。


 奈保尔家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奈保尔的精神财富——读《奈保尔家书》◎ 东渔一个人的书信包容了这个人的生活轨迹和各种心境,他的世事过往,人情世故,以及思想的变化大抵都会在书信里反映出来。奈保尔作为一名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出色作家,一个被大众所承认的文学大家,他的思想、他的成长经历都在读者的关注范围之内,而书信集《奈保尔家书》较全面地为我们呈现了关于他年少求学那一段迷惘的岁月,在这其中,我们得以体会到他的思想变化,以及身心成长所留下的印记。《奈保尔家书》以维迪亚·奈保尔在牛津求学期间与家人之间的信笺集合成书。通过书信显露出各人物的本真性情和梦想追求,以及他们维系家庭的那份亲密之爱。字里行间除了普遍的亲情,还有对生活的点滴领悟,共同分享一些欣喜或烦忧,也有写信者对宗教、政治方面所阐发的意见,比如维迪亚谈到对英国税收的看法。书信里还掺杂着对故地特立尼达的复杂感情,以及对牛津充满了憧憬。最后,因为对写作的热爱,维迪亚满怀自信打开了文学的大门。年少的维迪亚独自在牛津打拼,也常惦念着家乡和亲人,书信里有着与天下家书相同的开头——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然而字里行间无不透着维迪亚的坚韧豁达,还有睿智的思绪。他与家人彼此分享生活的琐屑,同时也展露了优美的文笔。他书写思乡情:“我总觉得离家不过是昨天的事。天气晴朗的日子,我会清晰地想起家乡的道路……”而当他心情苦闷想要释放自己,甚至频临抑郁必须去看心理医生时,自我寻求排解的方法至关重要,幸好他意识到了。维迪亚在学校里为学业努力,争取奖学金;为生活奋斗,打工赚钱,锻炼了自己坚强的品格。在贫穷中顽强建立起穷小子的励志形象,也明白一个道理“内心的安宁是最有价值的东西。”这些围绕维迪亚的书信主要在两个人之间展开,即是维迪亚的父亲和姐姐。在书信的往来中,人物性情跃然纸上,从父亲的字里行间体会到他的热情,对儿子的关爱和对文学的热爱。维迪亚与姐姐相互探讨的更多是,各自的人生走向和精神诉求。他与父亲拉家常,一种相敬如宾的感觉。维迪亚向父亲倾诉对世界的新鲜认识,对文学的认识,对时局政治的看法。父亲的形象也从很多书信展现出来,他的隐忍,他对小奈保尔的生活极为关切,却又因为家庭的贫困不能大力协助,只能尽力而为。他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他们热情虔诚地探讨写作,就像两位老朋友。他们彼此分享发表作品后的欣喜,也谈到谁可以写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或怎样去写。有时候,维迪亚甚至更像一个前辈,他劝解父亲——去写吧,写作的关键就是去写。他们更像是朋友的关系,没有父与子的威严面对。父亲西帕萨德在信里坦然地写道:“我知道,我以警告的口气跟你说话一点用也没有。”对儿子的关爱和信任自然显露出来。某些细节处,也能看出他们两人关系的微妙变化,偶尔有些隔阂,又慢慢疏解。维迪亚对文学很有信心,也离不开父亲的鼓励。父亲关心儿子的作品能否发表,也关心自己的书能够尽力出版。父亲想要维迪亚回到特立尼达参加工作,而维迪亚的理想不在那里,他有更高的追求。父亲西帕萨德将自己的处世经验也分享给儿子,并以朋友的口吻相互探讨,他开导儿子说,你必须否认那种黑暗的抑郁,因为它不真实。你必须对自己说:“这不是真的。它会过去的。”对于姐姐卡姆拉,他们在情感诉求方面显得更亲密一些,维迪亚的任何事情都没有避讳她,与姐姐聊聊自己的日常生活,各种烦忧小心思之类的事情。他对姐姐倾诉与女孩们怎样恋爱的事情,本真又逗趣。当维迪亚在困惑中寻求慰藉,他对姐姐卡姆拉写:请常常给我写信,让我感觉自己还活着。父亲的死是一道坎,一下子让人打开痛楚的情感。当维迪亚得知父亲去世,从震惊和悲痛中走出来,他写了一封坦然的信,鼓励全家重拾信念。他也说,“在某种程度上,我总是把自己的生命看作他的生命的延续,这种延续,我希望也是一种现实。”随后他一直为父亲的书能够出版做着努力,一九七六年父亲的小说集《古鲁德瓦的冒险》终于出版了,圆了父亲生前的梦想。虽然小说不尽完美,但维迪亚认为要把它看作地方文学宝贵的组成部分。而维迪亚继第一部小说《通灵的按摩师》之后,接二连三地佳作不断,也算是对父亲最好的慰藉。这些家书系统性地呈现了奈保尔家族的面貌,注重于维迪亚的成长动态,一个文学爱好者成长为诺奖大作家,一定有他的天赋和努力,我们从书信里看到了维迪亚的人生轨迹和文学之路。维迪亚·奈保尔的本真都在书信里显露,父亲一生的寄托也在这里留下印记。是的,家书抵万金,它更能抵得上奈保尔的精神财富。

精彩短评 (总计13条)

  •     这对父子不只是我在文思枯竭时寻求安慰的同类,他们更是远在我之上的杰出的创作者。父亲西帕萨德·奈保尔虽没有什么名气,但他作为记者,也屡发文章。虽不时碰壁,但他自信自己的文章很不错,起码自己读来很喜欢。他之伟大,不在于自己成为了什么人物,而在于在他和风细雨的滋润下,儿子V.S.奈保尔终于在文学上有了巨大成就。他在一封给儿子的家书中说:“不要害怕成为一名艺术家。”
  •     对了,看的是这个版本
  •     越看越觉得奈保尔他爸是个神奇的存在。仿佛天生就知道怎么当爸,怎么同时赢得孩子们的尊重和爱戴。
  •     其实能成为那样一个无话不谈的平等家庭真的很不容易 想想父母永远为孩子付出的多
  •     我们对父亲的感情也许会变化,但是父亲眼中的我们永远只是个孩子!
  •     2016.09.06.半个月了,下班后来国图断断续续读这本书。今天终于读到1953年10月份的信件,西帕萨德去世。然而奈保尔本人从未在信件中对父亲的去世做正面的书写。仿佛父亲的去世在他的生活中极为淡化地隐去了。可是切中肺腑的心痛,我能感受到,奈保尔所感只可能比我更强烈千万倍吧。
  •     爹这种东西,穷一点真的不怕,长久来看,拼的其实还是文化!
  •     奈保尔这一家子人都有点意思。难怪奈保尔能写出这样的书。&读信件集的感觉挺奇妙的。明明没人在有意识地写故事,人物和情节却会自己充实连贯起来。
  •     以前读过浙江大学出版社的那版,但是感觉删节很多,所以有时候有断裂感。 这本书是增补版的全译本,不但细节详实了许多,而且注释也恰到好处,能让读者了解到必要的细节。 奈保尔家书我觉得比傅雷家书要好看一些。傅雷家书里的鞭策感太强,但奈保尔家书里,父子、姐弟等的情感碰撞,以及互相鼓励,在情感和互动上,似乎更有感染力和共情力。想到一个得到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大文豪,在牛津求学时也曾为自己的写作理想迷茫过,但又不断地努力,学习、阅读,还要为了挣钱、计划花销而头痛,就觉得好像不管是世界的中心,还是世界的边缘,其实离我们都没有那么遥远。
  •     家书本是一些琐碎和流水账,但是家人之间的感情,依靠,支持却是让每个人都可以细细回味的东西,而且伴随一生。在看到*198封信西帕萨德.奈保尔去世的时候为了这个家庭感到无比遗憾,还好V.S奈保尔成就了自己的理想也完成了父亲的遗愿。
  •     比较欣赏这位爸爸。
  •     一个天才作家的成长史。
  •     爱。是人之幸。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