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指南

出版社:魏晴、王娟、 涂同涛 科学出版社 (2013-04出版)
出版日期:2013-4
ISBN:9787030373403
作者:魏晴
页数:192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摇概摇摇论第一节 摇血液的生理血液在心脏的推动下不断循环流动。流经体内任何器官的血量不足,均可能造成严重的组织损伤。人体大量失血或血液循环严重障碍,将危及生命。(一)血液组成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是血液加抗凝剂后经过静置或离心的方法所得到的淡黄色液体,约占血液总量的55%-60%,是水、糖、脂肪、蛋白质、钾盐和钙盐的混合物,其中90%-92%是水分。血清是离体后的血液自然凝固分离出来的淡黄色透明液体。它与血浆的区别在于:血清缺少某些凝血因子,如凝血因子玉(纤维蛋白原)、域(凝血酶原)、吁、峪等。(二)血液的理化特性1.血液的比重:正常男性约为1.055-1.063,女性约为1.051-1.060。2.酸碱度:正常人血液pH为7.35-7.45,动脉血pH7.40,静脉血pH7.35。3.血容量:是指循环系统中血浆和血细胞容量的总和,其多少与年龄、性别、妊娠等有关。正常成人血容量占体重的6%-8%,即(70依10)ml/kg,约为4-5L,其中血浆约占55%,血细胞占45%。儿童体内含水量较高,血容量80ml/kg;新生儿为85-90ml/kg。4.黏滞性:正常人全血黏度约为生理盐水黏度的4-5倍,血浆黏度约为生理盐水黏度的1.6-2.4倍。5.凝固性:正常血液离开血管后,在数分钟内便自行凝固,是凝血因子激活的结果。血液具有运输、协调、维护机体内环境稳定和防御的功能,简要概括如下:1.输送O2和CO2,在肺和组织间进行气体交换。2.输送养分到组织,从组织带走代谢产物。3.输送激素、维生素和各种药物等。4.维持渗透压、酸碱度以及电解质平衡。5.保持体温恒定,防御微生物或异物入侵。6.参与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机制等。上述血液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行,又依赖于血液的各种组成成分以及它们特有的结构和功能。揖血细胞成分及其生理功能铱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个部分。(一)红细胞红细胞在骨髓产生,并由肾分泌的红细胞生成素调节。1.红细胞的数量、形态: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正常男性5.0伊1012/L,女性4.2伊1012/L。正常红细胞为双凹圆盘形,直径为6.7-7.7滋m,厚约2滋m,无核,胞质内无细胞器结构。红细胞因充满了97%的血红蛋白而呈红色,这种形状有利于红细胞自塑和变形,保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2.红细胞的生理功能:红细胞最主要的生理功能是向机体组织运送O2,运走CO2。完成这一功能主要依靠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Hb具有可逆性的结合O2和CO2的功能。成年男性Hb为120-160g/L,成年女性Hb为110-150g/L。3.红细胞的代谢:正常红细胞在体内存活100-120天,每天约有1/120红细胞被破坏,约有6.25gHb被分解,同时有相应数量的红细胞和Hb生成,保持动态平衡。衰老的红细胞主要在脾脏被破坏分解为铁、珠蛋白和胆红素。珠蛋白由蛋白酶、肽酶分解为氨基酸,进入氨基酸代谢;血红素中的铁由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处理,与运铁蛋白结合进入铁代谢。4.红细胞的免疫功能(1)清除免疫复合物(immunecomplex,IC):红细胞表面存在补体C3b受体(玉型补体受体,CR玉)。携带IC的红细胞通过肝脾时,巨噬细胞表面Fc受体和CR玉分别与IC中抗体的Fc段和补体C3b段结合,此时,红细胞从IC上脱离,再度进入血液循环,减少了IC对组织细胞的损伤。(2)对淋巴细胞的调控作用:红细胞能通过调节补体的功能诱导B细胞转向分裂期,促使其增值、分化,并产生抗体。此外,红细胞膜上的淋巴细胞功能抗原-3与T淋巴细胞CD2作用,从而激活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3)红细胞对巨噬细胞的作用:红细胞通过其细胞膜上的补体受体发挥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二)白细胞白细胞指血液中除有核红细胞以外的所有有核细胞,包括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主要作用为识别、破坏和清除进入人体的异物。正常成年人白细胞总数是4.0伊109-10.0伊109/L。与输血关系最为密切的主要是粒细胞和淋巴细胞。1.粒细胞:成人粒细胞计数正常参考值为3.0伊109-7.5伊109/L。因其胞质内颗粒的染色质不同分为中性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和嗜酸粒细胞3种。(1)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最多,占血液白细胞总数的50%-75%,约为2.5伊109-7.5伊109/L。中性粒细胞具有较强的吞噬作用,其吞噬对象无特异性。(2)嗜碱粒细胞最少,占白细胞总数的0.5%-1%,嗜碱粒细胞的颗粒中含有组胺、肝素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等,肝素有抗凝血作用,组胺可改变毛细血管通透性,机体发生过敏反应与这些物质有关。(3)嗜酸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2%-4%,这类细胞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能力较强,能限制嗜碱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过敏反应中的作用,并在抗寄生虫免疫中发挥作用。嗜碱和嗜酸粒细胞在血液中停留时间不长,主要在组织中发生作用。2.淋巴细胞:成人淋巴细胞正常计数为1.5伊109-3.5伊109/L。约占血液中白细胞总数的20%-40%。淋巴细胞在机体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血液中淋巴细胞分为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2类,分别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1)细胞免疫主要是由T淋巴细胞介导。T淋巴细胞占血液中淋巴细胞总数的80%-90%。T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变成致敏细胞后,其细胞效应主要包括抗感染、抗肿瘤以及参与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2)体液免疫主要是通过B淋巴细胞来实现的。当此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变成具有免疫活性的浆细胞后,产生并分泌多种抗体,即免疫球蛋白。抗体通过针对相应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能中和、沉淀、凝集或溶解抗原,以消除对机体的有害作用。(三)血小板血小板是由骨髓产生的巨核细胞脱落形成,具有酶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细胞脱落碎片,其在血液凝固、创口愈合、炎症、免疫等生理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黏附功能:血小板具有黏附在异物表面的功能。正常情况下,血小板不与血管表面的内皮细胞发生反应,只有在血管受损后,内皮细胞完整性被破坏时,血小板才开始黏附在破损的血管壁上,形成白色血栓。2.聚集功能:血小板相互间黏着在一起的现象称为聚集。当血小板黏附在血管破损处或受到激活剂作用后即被活化,在钙离子的参与下,激活血小板的膜糖蛋白域b/芋a,暴露出纤维蛋白原受体。1个纤维蛋白原分子可以同时和至少2个糖蛋白域b/芋a结合,所以血小板能通过各自表面的糖蛋白域b/芋a和纤维蛋白原结合而聚集成团。3.释放反应:血小板在活化过程中将其颗粒内容物释放到细胞外称为释放反应。大部分血小板功能是通过释放反应时形成或释放的物质所产生的生物效应而得以实现的。4.血液凝固:血小板在下列几个方面参与凝血过程。(1)吸附和聚集凝血因子,为凝血因子相互作用提供场所。(2)血小板因子3(PF3)有效性的作用:血小板膜是由磷脂双层组成,当血小板受到凝血酶刺激时发生内外层磷脂翻转现象,内层的磷脂酰丝氨酸变成外层,是促进凝血因子愈和凝血酶原活化的必要成分。(3)血小板受到胶原刺激后能直接活化凝血因子欲、狱。5.收缩作用:血小板的伪足形成、释放反应以及血块回缩功能均依赖血小板收缩蛋白的作用。(一)组成血浆由水、少量气体和固体成分等组成。1.水:正常人血浆中含水约93%-95%。2.气体:溶解在血浆里的气体主要包含O2、CO2、氮(N2)等。3.可溶性固体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盐两大类,其中有机物包括蛋白质(Hb、血浆蛋白质、酶与蛋白类激素)、非蛋白含氮化合物、糖及其他有机物和维生素、脂质(包括类固醇激素)。无机盐主要为各种离子如Na+、K+、Cl-等。(二)血浆的生理功能血浆的生理功能主要涉及:调节血浆胶体渗透压和pH、运输及免疫调控、凝血与抗凝等方面。下面重点阐述血浆在凝血和抗凝中的作用。凝血和抗凝的动态平衡是正常机体维持体内血液流动状态和防止血液丢失的关键。机体的正常止、凝血,主要依赖于完整的血管壁结构和功能、有效的血小板质量和数量,以及正常的血浆凝血因子活性。1.凝血过程:血液凝固机制包括一系列复杂的步骤和级联反应。血浆中不同的凝血因子组成2种不同的级联反应,即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两者在凝血过程中可被独立激活,但两者最终都导致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凝块。(1)内源性凝血途径:指参加的凝血因子全部来自血液(内源性)。从激活因子狱,进而通过级联反应直到因子愈被激临床输血指南活的过程。临床上常以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par鄄tialthromboplastintime,APTT)来反映。(2)外源性凝血途径:指参加的凝血因子并非全部存在于血液中,还有外来的凝血因子参与止血。当组织损伤后释放的组织因子进入血液,在钙离子参与下直到因子愈被激活的过程。临床上以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来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的状况。(3)凝血的共同途径:从因子愈被激活至纤维蛋白形成,是内源、外源凝血的共同凝血途径。主要包括凝血酶生成和纤维蛋白形成2个阶段。1)凝血酶的生成:因子愈a、因子吁a在钙离子和磷脂膜的存在下组成凝血酶原复合物,即凝血活酶,将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2)纤维蛋白形成:纤维蛋白原被凝血酶酶解为纤维蛋白单体,并交联形成稳定的纤维蛋白凝块,这一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纤维蛋白单体的生成、聚合及交联。2.抗凝过程(1)血液通过血凝块时激活的凝血因子被清除。(2)凝血因子被循环抑制物灭活。(3)凝血过程中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消耗。(4)纤维蛋白溶解(纤溶)的过程:血凝块被纤维蛋白溶解酶(纤溶酶)分解。纤维蛋白溶解依赖于特殊血浆蛋白的顺序性激活,最终导致血液中形成蛋白溶酶,即纤溶酶。纤溶酶的主要功能为溶解血管中形成的纤维蛋白凝块。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概论第一节 血液的生理第二节 血液和氧供第三节 贫血的代偿一、急性失血二、慢性贫血第四节 血型第二章 血液成分的制备及临床运用第一节 全血第二节 血液成分一、红细胞制品二、血小板制品三、血浆制品四、冷沉淀凝血因子五、粒细胞制品第三节 血浆衍生物一、清蛋白二、凝血酶原复合物三、凝血因子Ⅶ四、凝血因子Ⅷ五、人纤维蛋白原六、正常人免疫球蛋白第三章 临床输血程序第一节 输血申请第二节 输血样本的采集和保存一、输血样本的采集及接收二、输血样本的要求第三节 输血前检测一、输血相容性检测二、输血前病原检测第四节 血液的发放一、血液的发放二、血液的退回第五节 血液制品输注和护理一、输血前二、输血时三、血液加温四、输血的观察第六节 输血记录第七节 血液制品的报废第四章 内科输血第一节 贫血一、急性贫血二、慢性贫血第二节 红细胞疾病的输血治疗一、营养性贫血二、再生障碍性贫血三、溶血性贫血四、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五、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七、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第三节 出血性疾病的输血治疗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三、血友病四、血管性血友病五、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第四节 白血病的输血治疗第五节 造血干细胞移植第六节 消化系统疾病输血一、消化道出血二、肝脏疾病第七节 呼吸系统疾病输血第八节 循环系统疾病输血第九节 肾脏疾病输血第十节 肿瘤患者输血第五章 外科输血第一节 外科输血概论一、术前评估和处理二、成分输血在外科中的应用第二节 失血性休克输血第三节 创伤和急诊外科输血第四节 大量输血第五节 心血管手术的输血第六节 烧伤患者的输血第七节 实体器官移植一、肝移植与输血二、心肺移植与输血三、肾移植与输血四、实体器官移植的特殊需求第六章 产科与妇科的输血治疗第一节 产科的输血治疗一、概论二、妊娠并发症的输血治疗三、产后出血的输血治疗四、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第二节 妇科疾病的输血治疗第七章 儿科疾病的输血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小儿贫血一、概述二、缺铁性贫血三、再生障碍性贫血四、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五、新生儿失血性贫血六、新生儿特定的临床情况第三节 新生儿溶血病第四节 新生儿出血性疾病一、新生儿出血症二、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三、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四、新生儿DIC第五节 先天性溶血性贫血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三、镰状细胞病四、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第八章 输血反应和输血传播疾病第一节 输血不良反应概述第二节 溶血性输血反应一、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二、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第三节 非溶血性输血反应一、发热反应二、过敏反应三、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四、循环超负荷五、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六、输血后紫癜七、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第四节 输血传播疾病一、输血后肝炎二、其他病毒感染性疾病三、原虫、寄生虫感染性疾病第九章 自体输血第一节 概论第二节 储存式自体输血第三节 稀释式自体输血第四节 回收式自体输血第十章 治疗性血细胞单采术第一节 白细胞单采术第二节 红细胞单采术一、铁代谢紊乱二、红细胞增多症三、感染性疾病四、镰状红细胞病第三节 血小板单采术第十一章 治疗性血浆置换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TPE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第三节 TPE在肾疾病中的应用第四节 TPE在风湿性疾病中的应用第五节 TPE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第六节 TPE在临床急危重症中的应用第十二章 输血相关实验室检测第一节 血型第二节 交叉配血第三节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第四节 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第五节 产前筛查第六节 新生儿溶血病筛查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临床输血指南》定位于临床输血实践工作指南,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血液的生理及失血的代偿、血型的基本知识和临床常用的各种血液成分;临床输血、输血治疗及输血前检验、输血反应的识别和处理以及经输血传播疾病等;其中临床输血部分主要介绍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临床各科的输血适应证及注意事项,旨在更好地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本书由魏晴、王娟主编。

作者简介

本书定位于临床输血实践工作指南,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血液的生理、血型的基本知识和临床常用的各种血液成分;临床输血、输血治疗及输血前检验、输血反应的识别和处理以及经输血传播疾病等;其中临床输血章节主要介绍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临床各科的输血适应证及注意事项,旨在更好地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书后附录包括输血相关法律法规,血液成分表及各种表格表单。书内容丰富,重点突出,侧重临床合理用血,查阅方便,适用于临床各科医师、输血科(检验科)工作人员、血站工作人员、临床医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等相关人员阅读参考。


 临床输血指南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