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玫瑰,如花盛开》章节试读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3-1
ISBN:9787540762988
作者:狄金森
页数:370页

《不是玫瑰,如花盛开》的笔记-第8页

生是漫长的死,死,生的枢纽。

莫——等待——“灵光乍现”,而是未装饰的素眼——

最好拥有——经过丧失磨砺——方成为——真正的收获。

如果所能——即所愿——标准——无足轻重——言说的终极无言以对——

《不是玫瑰,如花盛开》的笔记-第1页 - (译者序)我的狄金森

不是玫瑰,如花盛开,
不是飞鸟——翱翔云天——
这首短诗歌颂生命的美丽和自由,出自美国诗人艾米莉·狄金森。
关于她,传说种种,而我只能言说我的狄金森。
怎样活着?如何成长?如何摆脱精神枷锁,化茧成蝶?这些问题伴随着我的青涩年华。从文字里,从想象中,我开始阅读狄金森,把握她的思维方式,汲取生命的养料。
阅读狄金森,我也阅读老庄、佛经、禅典、王维、寒山、泰戈尔、纪伯伦、梭罗、爱默生、废名、张晓风、迟子建……在我的视野里,这些书籍融合,和生命的遭际相遇,发酵……
狄金森是思想者。她执意探索人生的普遍经验和基本规律。她对希望、失望、绝望、恐惧、痛苦、痴爱的迷醉、词语的困境,或者是近乡情怯等抽象概念、复杂情绪,作了形象化的书写。她对死亡的本质、过程以及死后的场景作了不遗余力的想象与探究。她还反思了科学与智性,审视了背景与视域、心灵与认知、意愿与行为、语言与伦理等议题。
最吸引我的是,狄金森关注安顿心灵的智慧。她把诗人比做殉道者,默默承受苦痛,潜心铸就平静的艺术。天堂在何方?狄金森申明,天堂不在人间,不在死后。进而,她把目光投向内心,寻找抵达天国之道。她提出境由心生、张扬个体自由的同时,主张绝俗弃欲,隐没自我,柔退不争,静观无为,从而获得精神的自足完满与人际的安定和谐。
天国远在心头
若心清神释——
……
若你的欲望适宜
不会远过,这里——
(413)
通过自我设限,人们可在有限空间,获得心灵自由,构筑内心天堂。狄金森批评人类心浮气躁,为琐碎与贪婪驰骋,逐物不返,并指明出路:
勤勉——却是骗子——
机会给予刺激——
以静退为给养——
削弱——驱驰动力——
(828)
汲汲于欲望的满足,即使繁华之际,也空虚难耐。若减少欲望,心态就会改观。狄金森哀叹“鲁钝的心消亡/在攫取中”,寻求“忘却”之道(391)。《庄子·大宗师》曰:“坠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狄金森表达“坐忘”:“我丢了脑袋——心灵麻木——/血脉也曾奔涌/停滞——”,“我颤抖,淋漓。”(1088)《庄子·天地》以黄帝丢失玄珠而象罔独能找到,寓意屏除智巧聪明,无心乃得道。狄金森以珍珠比喻圆满之境,而珍珠总是无所欲求时获得。愚钝的马来人“对财富”“没有意识”,超越得失,深谙简朴之乐,获得珍珠。
狄金森把死亡作为终极参照点,逆向透视人生,谋求活在当下。终结性的死亡不仅是她诗意沉思的机缘,也是她表述生命智慧的隐喻:
我比他——或许活得长
他必定比我——经久——
因为我只有杀的暴烈,
却无——死的力量——
(764)
狄金森剔除得失之心与杀伐之气,意在无思无虑、无我无心、自在无为。
狄金森主张简洁、低调谦卑的生活方式:斗室一隅,一本书,一朵天竺葵,一盏灯,夜里静坐。她用物极必反的自然之道劝慰痛苦中的人们。面对挫败,她提出反躬自省,而非谴责命运或者他人。她倡导温柔慈善的处世之道,或通过刺刀的悔恨反思人类的暴力所得的荣耀,或严词谴责持利器者的钢铁心肠,且为亚洲豹遭受文明的歧视申张正义。她为蝙蝠、蝴蝶、甲虫、苍蝇等生物辩护,赋予人人喊打的耗子以过人的智慧。
诗人以物象为基虚,兴发情感,寄托哲思。狄金森的诗歌不乏澄然静坐的审美境界。她的抒情主人公悠寂闲适、宁静淡远,或餐霞、或饮露、或掐花、或听风、或观鸟、或赏月,与万物悠然共逝,物我两忘。山水田园既是景观自然,又是人格化的自然。自然不仅是主体获得超越的路径,也展示了值得效仿的智慧。空气象征绝对的无。风,无足而行,无骨而立,来去自由,不留痕迹。花朵在风中摇曳,让蜜蜂盘旋、沉醉,让蝴蝶暂住。月亮静默无语,微笑祥和。云彩表示“无目标的圆周”(610)。寂寞无为的情景::“四棵树——在荒寂田野——/没有模式/秩序,或清晰举动——”(778)。蜜蜂淡泊全真,泛不系舟:“乘坐空气的船筏/整天虚谟里遨游”(1056)。澄明宁静的氛围,洋溢着一种慵懒陶醉的闲适情调。诚然,自然的和谐与美丽本身就是对横暴、贪婪、剥削和掠夺的人间世的批判。
狄金森常塑造寂、空、静、虚之境。多首夜幕诗展现无心、无思、无我的禅味。
碎银遍撒
数股黄沙
横陈不让抹去
陆地的踪迹——
月光普照,湛然清净,无所分别。黄庭坚有“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清一道月分明”的名句。秋月、澄江交相辉映,生发空而不著、水月两忘的明澈禅境。狄金森把此境界进一步拓展,条条江水如“沙”的绳索静卧,暗示月、水、沙岸三者相忘的圆融之境,沙岸若水,水若沙岸,浑然一体。所写之景既是寓目直观之境,又是诗人的明净禅心体悟的独特之境。
“不系舟”飘飘然逸也,砸破虚静,寄托与夕阳悠然共逝的情怀:
黄褐小舟飘逝
在海气空蒙,
紫红水手静沉,
至乐夕阳郎——
(1599)
有四行诗,无论意象、思想内涵与运思方式,犹如一首禅味盎然的绝句:
日燥心烦入深林,
冷水逶迤绕苔青——
唯有浓荫破空寂、一念澄然意已平——
(1467)
灵妙的意境引发冷趣幽思。树林截断喧哗与躁动,可以清心寡欲,获得内心的完整与自足。狄金森渴求心灵的安顿,并通过知足寡欲、弃区分、齐生死、哀乐圆通等消极智慧获得平静,而步入沉默、隐入无名。
这是我的狄金森。她触动了我,伴我成长,让脆弱的心坚韧(忍),让坚硬的心柔软,自在欢喜。我终究会离她而去,这翻译是叮嘱,是表白,是交代,是纪念,也是忘却。
本翻译选本采用的是富兰克林(R.W. Franklin)编辑的版本(一共1789首)。共收录900首诗,长诗625首,四行以内的短诗275首(有两首未收录,诗49略显稚嫩,诗1591不完整,仅存首句)。选诗主要体现个人喜好,挖掘了部分窃以为在跨文化视野里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诗篇。狄金森有些篇目,虽然很多,因为翻译版本很多,也就删减。此外,有一半以上诗篇选自狄金森1867年历经创造高峰期之后的晚期。晚年的狄金森识心体之本然,虑忘形释,味淡声稀,诗歌数量剧减,更加玄妙精微,深不可识。
这本译著,只能称为习作。所幸,它曾得到过众多师友的协助。我的同事李宏霞、罗美玲、张艳梅等老师仔细阅读诗稿,并提出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特别感谢 Margaret Freeman教授,亦师亦友10余年;我有疑必问,她有问必复;邮件往来,累计达数万字。此外,我在布法罗访学期间,导师Cristanne Miller教授专门多次抽出时间和我讨论其中疑难。尽管如此,由于本人愚钝,其中的讹误与不当难免,均由本人承担。
过去四年清苦,桂电许多领导和同事给予了我关爱和鼓励。这不可或缺的阳光,让我逆境奋争,不至沉沦。有的关爱者已功成身退,镌刻在永恒的忆念里。翻译狄金森的一首诗,是荒漠中的自勉,也是对生命阳光的无限感恩:
在苍凉境遇里
我辛勤栽种——
稍晚——我的石头园
盛产玉米——葡萄——
燧石土,精耕细作——
报答劳碌——
利比亚阳光,棕榈
繁茂沙漠——
(862)
(2012年12月10日于布法罗)


 不是玫瑰,如花盛开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