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大的故事

出版日期:2015-10-1
ISBN:9787301261616
作者:陈平原
页数:386页

内容概要

陈平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曾先后在日本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英国伦敦大学,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美国哈佛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从事研究或教学,曾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散文小说史》《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当代中国人文观察》等。

书籍目录

目 录
“大学五书”小引 / 001
小引 / 003
第一辑 北大旧事
校园里的真精神 / 011
哥大与北大 / 049
北大传统之建构 / 086
老北大的自画像 / 107
──“校庆感言”解读
作为话题的北京大学 / 124
──历年“纪念册”述评
第二辑 校史杂说
北京大学:从何说起? / 151
北大校庆:为何改期? / 167
北大校名:如何英译? / 184
北大校史:怎样溯源? / 192
北大传统:另一种阐释 / 205
──以蔡元培与研究所国学门的关系为中心
不被承认的校长 / 218
──丁韪良与京师大学堂
迟到了十四年的任命 / 241
──严复与北京大学
第三辑 百年庆典
北大的“光荣”与“梦想” / 273
作为一种文化景观的百年校庆 / 279
有容乃大 / 283
——答《人民日报》记者问
大学有什么用 / 290
——答《南方周末》记者问
北大:一个话题 / 297
——答《新快报》记者问
“半真半假”说北大 / 303
——答《新周刊》记者问
辞“校史专家”说 / 308
大学史的写作及其他 / 313
——兼答《北京大学校史》编者
再说“北大生日” / 317
第四辑  大学书影
大学百年 / 323
──从《东京大学百年》说起
“书信作家”胡适之 / 328
──关于《胡适书信集》
人文景观与大学精神 / 333
──读《剑桥与海德堡》《哈佛琐记》等
读《(民国二十三年度)国立北京大学一览》有感 / 343
关于建立“胡适文库”的设想 / 353
“为了蔡先生的嘱托” / 359
——《蔡元培年谱长编》读后
“触摸历史”之后 / 365
《北大精神及其他》后记 / 372
附录:《北大精神及其他》序(夏晓虹) / 379
修订版后记 / 384
附识 / 386

作者简介

本书为陈平原“大学五书”丛书中的一本。
作者将众多零散的关于老北大的私人记忆集合起来,作为一种“大学叙事”,加以辨析、阐释与发挥。借助若干老北大的人物和故事,来呈现 “北大传统”和“北大精神”。
将北大置于教育史、思想史、学术史的脉络中考察,将关于校庆的诸多“好话”与“老话”作为解读对象, 试图在纵横交错的“历史地图”上,寻找真正的“北大之精神”。除了凸显史家的眼光,更希望引导读者走向历史深处,思考若干重大问题。
除了侦探校史上扑朔迷离的“故事”,更是认真剖析建构光荣传统的“神话”。


 老北大的故事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每个学子心中都有一个北大梦文/方木鱼每一个潜心求学的学子心目中都有个属于自己的大学梦,而北大,无疑是追求者众的女神之一。而实际上,依着教育的规律而言,能够有幸一亲芳泽的始终是少数,然而这丝毫不影响北大在莘莘学子心目中的魅力,反而因其爱而不得而引得那些无数学业上的“登徒子”越发引颈受戮。《老北大的故事》是北大中文系教授、博导陈平原先生的著作,在书的腰封上,陈平原先生说,“大凡历史稍长一点的学校,都有属于自己的‘永恒的风景’”。这不是一本新书,确切说,这本写于90年代的书这次得以“大学五书”之一的形式重新出版,足见其在读者、作者、出版社心目中的价值之高。从1898年京师大学堂被批复建立,到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当时这一事件所引发的出版和阅读热潮,在尚是上世纪90年代的大学校庆里面更是首屈一指的,而在这一出版热潮中,最具影响力的图书便是是陈平原教授的《老北大的故事》。全书共分为四辑,第一辑《北大旧事》,陈老师从一个教师的角度叙说了《校园里的真精神》、《哥大与北大》以及北大传统的建构。第二辑校史杂说,则述说了北京大学、校庆、校名、校史、传统。第三辑,百年庆典,主要是陈老师答《人民日报》、《南方周末》、《新周刊》、《北京大学校史》等各大报刊杂志的专访。第四辑,大学书影,则是各大图书里与北大有关的各种著作,言论以及精神。关于大学的人文教育,陈平原老师有着自己的理解,他曾说,“读书”不如“授业”,“授业”不如“从游”。这个观点引起我的深深共鸣,只读万卷书,而不行万里路,或者没有动手能力,没有真正地遇到过各种事情,真就只能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了。40年代初的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对教学的理想描述是:“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在本书中,我还发现了我的老乡,兼我写作路上的心灵导师,季羡林先生不为人知的用心用力做学问的事迹:“季先生晚年视力极差,还要寻找有关资料,以便撰写新著。几次劝先生收缩战线,先把手头已有的书稿改定,先生总说‘不忙不忙’。去世前两年,先生忽然说,教了一辈子文学史,还没写过关于小说方面的论文,应该补一补。于是,让我们代买大字本《西游记》,然后戴上眼睛,配着放大镜,开始重新研读――那年,先生八十有二。”而北大之所以拥有不衰的魅力,也许便是因为了这一位有一位德艺双馨的学人吧。
  •     老实说,不了解神一样的清华与北大,也更对文化名流的过往轶事知之甚少,翻开《老北大的故事》这本书,纯属机缘巧合。其实作者不是在讲故事,而是在讲老北大的历史。说是讲历史好像也不确切,因为没有顺序年份,而是泛泛而谈随兴所至的轶闻和史实。他不是要为北大作传,而是对北大收集了大量的史料之后的舒放传播吧,他是北大人,永远是北大人,所以他心中对北大有骄傲的。所以作者的核心还是挖掘北大的内在精神、外在发展和内外兼容的历史足迹下的才子佳话。民间传联北大和清华不和。我对这个不关心。反正我也进不了北大,更进不了清华。对北大和清华连到此一游的决心都没有。你可以理解为我自卑,我承认。如果有机去北看一看,回来了也未必有好梦,我还是选择搁置。但真不是不想去看北大和清华,而是没必要那么强势的形式化,随缘而已。说不定某年我的亲戚中有人走进了清华或北大呢,这样的缘份我是不拒绝的。就像遇到《老北大的故事》这本书,我不还是看得津津有味的。其实没看多少的时候,就有一个大收获。那就是搞明白了清华与北大的最显著的差别。清华以理工科据长,学风最盛,学生的层次都差不多,最突出的最差劲的学生都会被同化成清华特有的“一般化”学生,学生们的个性化发展是不如北大的。北大的文科比清化牛,还有北大的特色学生以及从北大走出来的特色人物,那是超越清华的。文化名流,各种奇葩人才的培育基地应该是北大才具备的标签,北大的学风最自由,有的教授甚至不阅学生的卷,所以在北大混毕业那是最容易的。北大是难考进但超容易出来。如果我是学生,我还是选择北大好了,并且北大有清华男最艳羡的各种个性的美女。可惜我只能意淫一下因为我没有选择权。当然水木清华也不是盖的,常看新闻联播的人都知道,那么多的国家领导人都出自清华哦。百年北大是真的很美。从五四运动开始,北大就承担了不仅仅作为一个大学而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北大之于中国,那种精神和人文之丰厚,是不一样的。还记得北大学生游行时打出的横幅“小平您好!”吗,以往在电视画面中看到这一幕,都会为北大深深折服和点赞!百年北大, 折射着现代中国政治、思想、教育的光荣与梦想、屈辱与遗憾。北大的各个角落哪怕是一棵树都有着诱人的逸闻,叫人如何不念着想着北大呢。《老北大的故事》没有故事脉络,但却讲的是北大的故事,而且史实和引用极其丰富,作者是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并下足了功夫的,并且是毕生的积累吧,他不循时间顺序,以无形胜有形,循北大人文足迹和自身的体触,为我们讲述老北大的人文和精神及轶事。北大虽好,当北大的校长,管理这样一所名校,真不是件人易的事。这是我读了《老北大的故事》后的一点感叹。
  •     但凡名校,都不缺故事。老北大尤甚。说北大“老”,其实百年有余,比起剑桥、牛津等,时间上差了好大一截,但论起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的波澜,北大相较任何名校其资格都够“老”,且老北大的故事富有传奇色彩,颇能彰显北大人的精神气质。这类故事吸引陈平原进入。本着学者的严谨,同时兼具感情色彩,陈平原力图在历史与文学的中间地带,广泛搜集并认真鉴赏起“老北大的故事”,所思所想因缘得而汇之成书。这卷《老北大的故事》分了四辑,末辑乃书评,涉及北大人物或大学史的写作,前面三辑则分别谈北大旧事、校史杂说与百年庆典,溯古抚今、追思望远,要寻摸的不单是故事,更是蕴藏在“故事”背后的思想史线索。陈平原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当年的“素描”与几十年后的“追忆”,竟无多大出入。为何如此?这说明老北大确有其鲜明的性格与独特的魅力。借用钱穆《师友杂忆》所言:“能追忆者,此是吾生命之真。其在记忆之外者,足证其非吾生命之真。”老北大的烙印不随时间流逝而磨灭,成为无数学人的“生命之真”。老北大的故事恰是在众口传诵中得以流传。老北大人写的文章最多,留下的史料最翔实,自然而然在中国大学研究史占了重要一席,其他学校的史料乏善可陈,因此缺少研究的对象和方向,但它们都应该作为一个整体被追忆。故事之所以为故事,难免有所讹传。陈平原注重返回现场,还原故事的本来面目,于其中发端精神寓意。今人谈论蔡元培主持北大校务时之宽容大度,常有以礼聘梁漱溟为例证,“考生变教授”的戏剧化场面实乃虚构。还有辜鸿铭任教北大的故事,其实辜鸿铭早于蔡元培任职北大,这一故事亦多有谬误。当事人都曾多次澄清,故事依然“顽固”传播,陈平原解释说,讲故事,注重的不是权势,也不是成就,而是蕴涵着温情与想象,传闻虽则失实,却也颇有几分神似。蔡元培改造北大的策略,是稳住阵脚,同时加聘新派人物(如陈独秀等)。蔡元培主张“兼容并包”,因此对旧派人物亦包容,对新派人物则多有扶持,其实是有所倾向的。乐于传诵蔡元培包纳异己之雅量者,必须同时考虑其坚持原则时的倔强与不肯通融。史家少有提及后来辜鸿铭最终被解聘,理由是教学极不认真。蔡元培没有因政见不同而排斥异己,但作为蔡元培大家风范注脚的“辜鸿铭的故事”,不应该如此截头去尾。陈平原任职北大,他有着身为北大人的骄傲,更有着对北大清醒的认知和担当。陈平原发现,历年北大出版的纪念册中,多有批评与质疑;而发表在其他报刊的回忆文章,则大多是褒奖和怀念。笔者细想,这大概是有点自家人可以关起门来提意见,却不许在外说坏话的意思,所以要注意这些文章的立意所在。各种回忆录、校庆感言等,后人也必须注意附着的当时场景。鲁迅说,“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此句出自先生1925年的《我观北大》,常被人引来盛赞北大,但我们应当明白,先生以客卿身份于校庆二十七周年之时撰写本文,言辞溢美乃是习俗,并不能全然当真,先生在文章末尾就预先声明,以后再不写纪念刊,因为,“说起来大约还是这些话”。陈平原批评北大在学术研究上多力所未逮,常因政治思潮的热情而影响学业,并非学生正途,对于蔡元培治校上的自由散漫等弊端,陈平原亦不讳言,反而提醒公众须多注意北大(包括京师大学堂)历任校长,如孙家鼐、张百熙、严复和蒋梦麟等人的功绩。北大校庆百年盛典,鲜花掌声,锦绣灿烂。陈平原却说:“单说光荣不够,还必须直面耻辱。”老北大真精神之所在,当于此话中发人深思。国人以北大为荣,又常因北大建校时短为憾,如冯友兰、季羡林、任继愈等大家都曾努力论证北大是“汉唐以来太学的继续”。论说是否确当,自有专家考辨,而北大到底是“老”是“新”,抑或又“老”又“新”,想必人人心中都有一份答案。如需转载请新联系本人,谢谢。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这部书写就以后,985工程就开启了
  •     历史还是太多了。我发现我不怎么能看得进去历史,总是隔着时代,就容易产生隔阂。倒是很多现实问题我愿意去直面。
  •     旧书重印。许多篇目当年在《读书》看过,只是印象不深了。用一个晚上和一个早上翻阅一遍。同时借来的还有《权力源自地位》,有关北大早期的研究专著。两本书对比起来读还挺有意思,就像陈平原在书中所说:有三类著作可以充当游览大学的向导,一是简明扼要的大学简介,二是资料翔实的校史,三是学者撰写的随笔。《老北大的故事》尽管做了很多研究性工作,但仍然应该归于第三类;而《权力源自地位》,尽管不是官方校史,但却是名副其实的研究性专著。
  •     2017年读完的第一本。陈老师这本书所收都是旧文,不过再看时还是颇有收获。
  •     陈平原老师这本书提供了很多著作和人物的线索,所以作为一个开端开始下面的工作。真正着手去做史料收集的工作,才体会到随意提及任何引文和观点都是下了很大功夫去搜集和求证的。面对淹没在民国和北大的新的一年,祝自己好运。
  •     先生一贯的清醒自省,在书中多有呈现。只是本书的内容前后略有重复,小瑕疵。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