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可以作证》书评

出版日期:2016-1
ISBN:9787530215299
作者:苏更生
页数:254页

相爱相杀亦相忘

她用十四个故事讲那些孤独的人——努力生活、四处碰壁、几乎决绝地试图寻找同类——那些故事里的尘世男女,相爱相杀亦相忘。荒芜里,是大部分故事发生的地方,这个名字里透露的凄凉仿佛已经预示了所有故事的脉络与最终走向。在荒芜里闹鬼的电影院里,相爱相杀的故事比电影里还要精彩。换做现在,我一定会觉得住在电影院是件很拉风的事情,经常有免费的电影看,还可以看成群结队熙熙攘攘的人群,但荒芜里电影院与我想象却相去甚远。三不五时出来吓人的白色幽灵或黑色影子,让电影院自始至终都散发着令人惶恐的气息,那些年来过的气功大师和艳舞团们又让这气息越发浓烈了一些,民生凋敝的年代人们本就没有现在的雅兴去看什么电影,电影院越发的没落了。在这样不祥和的气氛中成长,阿娇能记忆的唯有父亲的叹息、母亲的疏离、黑衣男子的告诫和杨波的死,而最终,弟弟的死为荒芜里悲剧故事画上了句号。踏上全新的旅程,阿娇仿佛与过去告别,但我想荒芜里电影院已经住进了她的心里。选择自杀的胡平和被撞身亡的三姨,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不同,她们都是痴情却又无所痴情的女人。那些感情可能无法称之为爱情,却也实实在在地存在在过往。痴心守候失踪的丈夫、全心照顾闺蜜的遗子,三姨靠着一片小小的店面撑着自己的生活和精神,整个镇里女人的无端诽谤和排挤并没有击垮她,但当等候十年的丈夫带着婚外生的孩子出现,那梦的泡沫破灭得却有些仓促,很快,一场意外结束了她一生悲苦的情感守候,故事戛然而止。如果没有那辆飞驰的煤车,结局会有什么不同?可能胡平就是另一种答案——心死与身死,本来就是同根连气的事情。笔触断断续续的记录,故事平平淡淡的发生,冷漠而倔强的人们在苏更生的笔下四散开来,互相寻找、互相错过,又渐渐迷失或放逐着自己。他们大都需要一个温暖的微笑或者宽厚的怀抱,但他们又大都拥着过去久久无法入眠,思虑着过往那些相爱相杀与一厢情愿的相忘。

离开了小镇,我们开始靠近,却从未拥有那只猫

离开了小镇,我们开始靠近,却从未拥有那只猫文|袁复生(书评人,云端图书馆创始人)六七年前,我还在长沙为每晚即将到来的宿醉而兴奋地牛饮,有一年世界杯的夏天,苏更生到了长沙,不知道是通过谁认识了我们的小圈子,那会我还有正职,媒体业还在赚大钱,我正幼稚地琢磨着媒体改变城市的大事。唯一让我暗中不爽的是,几乎每一个朋友都在热心地嘲弄我,指点我如何勾搭妇女,觉得那是我最大的失败。夜晚的酒局陆续散场了,苏更生那会还叫李庆雅,她借住在南边亲戚的住处,我也住在报社附近的出租屋内,我与她、谭伯牛夫妇同路,送完伯牛两口,在短暂的路上她对我说:“小古,其实我觉得你还是很能吸引女孩子的。”那晚我们并没有像往日一样酩酊大醉,所以我一直觉得那是一种很真诚的语调,数年都没有忘记。她似乎也没有忘记,2016年,她的小说出版了,在这本《猫可以作证》的扉页上,她写下的祝福是:“小古,新年快乐,找到女朋友。”前面几年,她还认真地给我介绍过一开始觉得合适,但后来我们都觉得不合适的姑娘,但和她书里的故事一样。小镇青年的感情,总是那么若即若离,没有重点,像悬念一样飘忽并仓促被人忽略。这本书拿到手之后,我并没有急于读,因为13篇中的12篇,我都事先陆续读过,一般是当天晚上苏更生写完,我一会就看到了电子版,或者过两天大家都在熬夜的时候。最早的一篇似乎是《到美国去》,美艳的中年妇女胡平,早年追随大她16岁的江新,从湖北远嫁给这个年长的工厂的业务员。这一家暮气沉沉的人家,其实有个宏大的蓝图,通过江新在美国的妹妹,逐一移民,而且,年迈的奶奶竟然第一个移民成功了。经过了9.11的挫折,某个冬日,全家移民的申请竟然被批准了。而此时此刻,风韵犹存的胡平,交往了一个带着金链子,光着膀子,计划去新疆开餐馆的“姘头”。最终的时刻到来了,颇有行动力的“姘头”还有一夜直接上门逼宫,奶奶也回到小镇,催促着儿子一家赶紧去美国,送别时刻,胡平死活不肯出门。一切犹如最后的抉择,也犹如最后的审判。大学毕业后因病回家休养的“我”,终于在一条靠近坟场的道路上,发现了喝农药而亡的胡平,这是一条死亡之路,也是一条偷情之路。年少被闯南走北的业务员迷倒的修长美腿胡平,最终抵抗了去新疆的梦想,也抗拒了去美国的未来,因为她女儿说如果她不去美国,就会断绝母女关系。无法获得自由的胡平,用死亡对抗了自己的命运。一心一意、勇敢决绝地来到了远方,走着走着就走到了绝境。这是《猫可以作证》中许多故事的意味。从整体上来说,这本小说虽然是13个故事,但整体的题外之意都十分集中,无数次的逃离和反抗,对故乡小镇的眷念和绝望,这也是符合每一个优秀的作者客观创作规律。苏更生虽然是一个小说新手,但她对题材处理的起点,却已苍凉老练,与其他同龄作者不同的是,她的作品夹杂了不少的真实离奇,这是与她曾经在广州做记者的经验相关,她对城中村凶杀案的篇章《凶宅》,我一直觉得她物理意义上的起点。作为实习生在报道凶杀案中,遇到的困难,报社上司的暧昧拍大腿,实习生之间的明暗竞争,初谙世事面临破碎人生的惊恐,年轻男女朋友的背叛与分手,这一切初入职场的考验,一瞬间在几千字里压来,那会的作者对世界还跃跃欲试,分手时刻在送别男友的出租车上,她写道:我们最后见面就在那辆出租车上,我盯住城市上方的黑暗天空,突然看到了月亮,想让他一起看。月亮照亮大地,也照亮自己的过往。这本书排第一篇的小说叫《荒芜里电影院》,电影院就是她青春的编年史,关于青春一切苦楚、温暖与惊险,都在这篇上万字的小说中,这个小说的时间轴由乡镇的流行文化史——电影上映时间与山寨歌舞团组成,有鬼故事,有性乱,有暴力社会,有被毁掉的美好童年,有少女的破茧而出,结构十分精致,均衡感很好,除了少数略微戏剧化的细节之外,我觉得已经是一个十分成熟的乌托邦。回忆过去是许多作家的本能,构造一个真实的虚构小镇也是大家常用的刀法,但难得的是那种“真实的离奇”的拿捏尺度,从这一点来说,苏更生的写作展示出了与前几代作者的不同,不是那么田园牧歌,也不是那么荒诞诡异,一切都是一程一程地走到了命运的荒谬之处。我曾与苏更生很认真地交流过这个问题,她说,技巧的磨练,讲故事的方法,依然是她觉得排第一的东西。作为一个书评作者、文化记者,我们都曾见识过不少的先锋与另类、讨巧的写法,但她最终还是坚持着选择了那最普通的中道路,在这一条道路中,呈现出自己逐渐不同的个性与笔法,这是一种自信,也是一种自我的煎熬。作为一名同行,我当然能够看得出她在文字、句法、段落等等地方所呈现出来的能力。作为一名小镇青年,我也能看的出来,她在一个群体中所倾注的精力与思考,敏锐程度。虽然在后一个问题上,我时常会与她的“大平台编辑”的看法有所不同,比如《我永远爱你》、《三个SANDY张》,这些描述一些在北京城里努力多年,收获不多的青年女性的篇章,单篇往往被认为言情或者做作,但如果和《猫可以作证》这些篇章放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整体的感觉,对物质的渴望、对欲望的靠近,往往是和这些孤独的女性为自己编织的雨衣,但一旦暴雨将至,其实一切都不重要了。不用说淋雨,她们甚至偶尔会为了内心的声音,而走向自毁的道路,当然绝大多数场景里,她们只是疏离罢了。对这些人群真实的塑造,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一番身边的同事与朋友们,看起来平实庸常的生命里,往往蕴藏着强大的能量或者难以言传的秘密。比如《爱情故事》的原型,就来源于我的一位从不显山露水的前同事,这样一群人,辗转于平凡尘埃与荒谬戮心之间飘摇动荡。这一切的漂浮,被猫看在眼里,偶尔与我们亲近一下,大部分时候它是独自打盹。我们在小镇生活的时候,狗是孩子与老人的伴侣,猫往往不是,这几年我定居在上海,在这座中国疏离感最能战胜荷尔蒙的城市,发现这里的猫,是全中国生活最舒适的。2015年春天,苏更生在上海的昌平路看到一只大猫领着四只乳猫在过马路,她担心它们被车碾死,于是捡了两只,它们被我寄样了快一年,大半年的时候,它们就认真地从二楼窗户翻墙而下,满世界跑了,只有午夜时分,才愿意回家一趟,有一只带着一个铃铛,我想出房打个招呼,它嗖的一下就奔到了永嘉别墅花园,那里的野猫下午会在草坪认真晒晒自己,有时候会跑到三楼的洋房屋顶随意漫步,它们已经不习惯再待在局促的老公房内昏睡,我们也从来没有能拥有过它们。《猫可以作证》,苏更生 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6年1月,定价:35.00元(待修改,尚未发表,想要的请稍等我一两天。)

孤独是常态

孤独是常态。有些人能与它和谐相处,有些人与它相爱相杀。别离也是常态,我们总是在不断的别离中成长。我想,什么时候能学会和平地接受别离也就是终于长大了。在看苏更生的作品时,时不时被那些倔强而脆弱,刻意保持疏离又渴望爱的她打动,我发现,她们是一群长大到一个阶段之后,对某些方面似乎停留生长了。这或许就是永远年轻永远泪流满面吧。

猫可以作证

略微几次见过苏更生,确实表现出“记者”人格,总是开朗、有趣的,和文中描写的女性,完全不同。就像她在序中所说,在写作时,她会让开朗、热情的人格走远些,变成一个固执、冷静的人。苏更生的小故事,透出来的总有一丝丝寒意,也许和在夜晚失眠时写成有关。这些小说中挣扎的人儿,小心翼翼地掩藏着心中的波动和感受,选择对抗、沉默和离开。苏更生不吝惜自我剖析,她没有女孩儿们都有的小小心思,是真诚的问答。确实十分爽利。心情不好的时候,看完之后就更加阴郁了,还是阳光猛烈,正能量爆表的时候拿来慢慢回味,总能让人抓到寒意背后隐藏的感动和柔善。

苏更生,与你千万次相遇

从公交车上下来,天已经黑了,北京冬天的空气凛冽,我发消息给采药老师:我今天见到苏更生了。她的新书《猫可以作证》出版,在书店有个小型读书会。然而,我只是躲在二姐后面,与她简单打招呼,便一句话也没说,羞怯不安地待在那里。我知道,一段青春时光结束了。第一次听到苏更生的名字,是在六年前的春天。那时我读大四,在湖南教育电视台实习,带我们实习生的是采药老师,他拜托他的师妹苏更生帮我找工作。在此后的日子里,我似乎不止一次问他,为什么苏更生能找到好的工作。采药老师不假思索地说,因为她运气好啊。我常常想,我怎么走到了今天,无论是在坏的境遇中,还是突然的好运气里,我都想知道是什么在驱使我向前。回溯的起点,是毕业前的实习。第一次去办公室,我在桌子上看到一张名片,上面写着周凌峰,但邮箱前面的拼音是zhoucaiyao,我理所当然拼成:周财耀。后来,我知道他以前曾教书,曾辞职回家读书,此后,又看到周老师从电视台离开,去当老师,去做生意卖茶叶,南下去报社,又回来做杂志,去新闻网站,无数次折腾,只因为书生意气与现实的经济的窘境,让他不甘心。他的笔名是采药,他想采的是疗救他人与社会的药。我却不想管那么多,一直在幻想,什么时候好运气也可以降临到他,让他可以挣到许多许多钱。刚开始实习,我们不知道做什么,周老师匆匆忙忙,我们却无所事事,每天去了那趴在桌上编实习日志。后来他可能实在看不过去了,就让我帮他整理录音。整理完之后,他非要给我们报酬,我们自然坚辞,然后他就请我们吃饭。当他知道,新新已经保送研究生,而我毫无着落且不知道要去哪将来做什么时,稍稍有些吃惊。之后,他便开始安排我的实习工作了,除了电视台的一些力所能及的琐事,他教我去找选题,同时,他让我去读《论语》,并写读书笔记给他,还让我去看《南方周末》,并要写读者来信去投稿,在实习结束前,至少要发表一篇。最痛苦的就是写读者来信了,才两百字,我却写得乱七八糟,抓不住重点,连自己都不知道在表达什么。他很生气,大约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也或许是,他如此用心教我,而我连这样简单的事都做不好,何苦呢。我也觉得很委屈,对于我这样一个大学四年都在立志考唐宋词研究生内心无比敏感忧郁的女生来说,社会上发生的那些事,与我有什么关系呢。有一次吃饭时,我就被他说哭了。后来他和我说苏更生的事,说他们一起在南周实习时,苏更生也不会写稿,几乎天天被带他们的老师骂哭。在我毕业那年的中秋,我终于在南周上面发表了一篇读者来信。那时我生病在家,和八十八岁的奶奶一起住。而《论语》的读书笔记,只写了几篇。有一次我和周老师相约去见另外一位老师,碰面之后,他提着一袋子书,说是刚买到的,是一些学人的生平和学术。他问我,这些人知道吗?我只知道其中一个与文学关系比较大的学者,其他则懵然无知。他立刻就显出鄙夷的样子。然后那一天我就拼命在记书名和封面,回到宿舍后,立刻去买书,买到的有蒙文通、陈垣等人的学记。可是那些书买来,假装很有兴趣去读,却终归索然而弃之一旁。这两年,我再次读《论语》。我知道了周老师为什么那么认真地带我们实习,他在实践“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尽管《论语》里也说,“无友不如己者”,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但在他始终有一颗教书育人的心,他将我们也当做学生,尽管他比我们大不了几岁。我在那实习时,印象深刻的是去药店帮他买头痛粉,因为拼命工作、熬夜、读书等,他依赖此药物让他清醒。在我即将结束实习时,他将我的简历发给苏更生。他打电话给她,称呼她:阿雅。这个名字很好听。我仍然记得那天阳光从玻璃中透进来,仿佛未来丝毫不需要担心。我一直也没有与苏更生联系,但她的名字落在我心里,我关注了她的豆瓣,看到她在报社做文化记者,写一整版一整版的文章,多是关于作家。后来,我看到她写的小说《凶宅》,尽管是虚构的,我却觉得无比真实,我能想象到她做突发新闻时所经历的可能的恐惧,以及在现实中所遭遇的种种人生的寒意。在那篇小说的结尾,她决定去做一名文化记者。我也做记者,然而我像苏更生那样做一名真正的文化记者,时间却已经到了2012年。在此之前,我跑过了许多个城市,不是旅游,不是旅行,是为了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同时为了那虚妄的理想。我真的不知道自己的理想究竟是什么,可是周老师和苏更生,却似乎一直在前面昭示着一种理想人生,我得拼命追上去。在我去做文化记者之前,有一个多月居无定所,因为工作没着落,不知道在哪租房子。我先是住在同学那,后来搬到表姐家。我姑姑家就在石家庄,她是公务员,她当时正在宾馆里面搞审计。有一天,表姐突然说,她弟弟要来住几天,我能否先去别的地方住。我打电话给姑姑,然后晚上我们一起从宾馆回家。在公车上,我接到了河北青年报的面试通知,好开心啊,总算看到了一点点希望。我高兴地跟姑姑说了这个好消息,但她却给我泼了一头冷水,我忘记具体说的是什么,大意就是我太不安分。我说我遇到那么多不好的人,不好的事,除了离开,我能怎么办。姑姑却说,为什么偏偏是你遇到,而不是别人呢。我心里生气极了。下了车,天已经擦黑了,要穿过一个公园才能到她家,我并不熟悉那的环境,可是突然间,我不知道哪里来的力量,我没有跟着她走,我向起点的公交车站跑去,边走边喊,我不去你们家住了。她一脸错愕,站在那里,路的对面,一辆公交车停下来,我一脚踏上去,车门随即关上,轰隆向前,我的眼泪立刻流下来。公交车载着我从东南二环向市中心驶去,我不知道我晚上要住在哪,我只知道,连至亲的姑姑都如此看我,我被全世界抛弃了。一直到终点站,是火车站附近,已经晚上七点多了,城市的灯火通明,我的眼泪依然奔涌不止。两年来所有磨难、辛苦、挫败与家人的不解在那一刻似乎全部化成水从身体中淌出。我在风里走着,并无方向,春天的晚上有些冷,在火车站对面的一条漆黑的小道里,不知道为何,我拨通了周老师的电话,没有任何寒暄,直接大声哭着对三千里之外他不断重复,我没有住的地方了,我胡乱地与他解释刚才发生的事,痛彻心扉地哭泣。他怔了一下,很快反应过来,问我银行卡号多少,现在就给我打钱,去找一个好的宾馆先住下,安顿下来。在那之前,在那之后,我都没有这样哭过。面试河北青年报时,我未来的领导梦总,有着长长的头发。我和苏更生都喜欢李海鹏,可能是因为困困写的那篇《人人都爱李海鹏》。面试完之后,梦总走出门,头发飘起来,真的有点像李海鹏。终于有了一份像样的工作,我全力以赴,像周老师和苏更生那样努力。我翻看苏更生写的稿子,看她的豆瓣文章,看她旅行的照片。我写的第一篇稿子,就顺利刊载,虽然没有特别好,但终归是可以用的,我松了一口气。第三篇稿子是采访绿妖姐的,她看了之后对我说:比我想象的写得好。一连写了将近一年半,每周采访一位作家,本应是越来越顺手,可是紧随而来的疲惫与抑郁的折磨。因为许多采访是从石家庄坐火车到北京,早上去,采访完,即刻去赶火车。我觉得很累,腿疼,头疼。苏更生已经离开了报社,从南方到北京,在一家杂志做记者,并且,写书评与小说。印象中看到的她写的第一篇小说是《到美国去》,下面的留言中有在调侃小说中人物的名字另有所指。就是在这篇小说中,“我”因为患颈椎病而在老家休养,得以目睹悲剧的发生。我再次辞职回了家,那时我特别怕冷,夏天要穿长袖长裤,穿布鞋,没有什么力气。可是待久了,家人、邻居都担心我的将来,妈妈唉声叹气。在苏更生的小说《睡美人》中,春秧宁愿在与梦里的虚幻的爱人约会,也坚决不回从小长大的县城。我开始明白,家乡、过去,都是回不去的。我在更多的地方读到苏更生写的文章,都是无意中看到的,她写得越来越好了,她已经不仅仅是采访、借他人的文字来表达自己,而是开始建构自己的文学世界。我再次从老家到北京,绿妖姐帮我介绍了兼职采访,而我像丢了魂,不会采访,不会写稿,整个人昏昏沉沉,而令绿妖姐失望又让我倍加歉疚。我陷入长久的沉默,不说话,不写东西,不看书,唯一想的是逃离,是消失,是变成无名的存在,与任何人都无瓜葛。我首先成了我自己的陌生人。而春秧终于服下安眠药,彻底进入睡梦中,义无反顾。后来,我不再做记者了,转去做编辑,似乎依然对文字还抱有热望,而同时又只想做个旁观者,做个局外人,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不必上阵厮杀,不必深刻地投入其中。苏更生恰恰相反,她成为了专职作家,她写出一个又一个清冷的故事,这些故事没有那么伟大,也不似流行的青春小说那样时尚,但我总能从字里行间读到她倾注其中的情感,不伪饰,不做作。我始终记得《论语》中有一条:君子无终食之间伟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这是周老师邮箱底下的签名。颠沛流离的那些年,在许多次自以为是的黑暗与绝境中,我总会想起苏更生,一个女孩,哭着写了一遍又一遍的新闻稿,直到成为优秀的记者、作家,是那样勇敢。

像猫一样的敏感却又平静

最初知道苏更生是在豆瓣,看过她写的短篇与她描述她饲养的两只猫,觉得平淡的生活却也能被说的如此有趣。在活动开始前我便开始看这本书。书名叫《猫可以作证》。本以为是一本以猫为主题的小说,写的会是以猫的视角或者与猫发生是事情。然而并非如此,一气呵成看完整本书,13个小故事。最长的是第一篇《荒芜里电影院》。而我最爱的是《下雨的时候就回家》,两者皆发生在一个叫做荒芜里的小镇上。与之后的故事一样,叙事没有波澜,整本书透露着落寞与孤寂,像猫一样,清冷、疏离、洁净、慵懒。渴望亲情或爱情、陪伴或倾诉。但最终都不是那一个想要的结局。部分故事发生在荒芜里,部分发生在北京或者上海,但无论在哪里,荒芜似乎联系着一系列的故事,就像在简介写的,她们渴望亲情却不懂如何与人亲近,她们是一群内心有黑洞的人。现在的社会里,有多少人像苏更生笔下的某一个故事主角,被幻想中的种种美好囚住,与现实的不满相比,能做的确实那么渺小。如果你也心有一片黑洞,或者你对待事物如猫一样的冷静,亦或者你对生活有有一丝憧憬却被现实所迫。


 猫可以作证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