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6-30
ISBN:9787544734677
作者:乔纳森·弗兰岑
页数:613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她为年轻人树立了一个可怕的行为榜样,”比说,“就算你在生活中做出一个极为有害的选择,至少能够不对它大肆吹嘘炫耀。更有甚者,她们还出演这么多新节目,简直是在教唆观众效仿她们。” 伊妮德和比搭档,已经到了关键的决胜局。她本来就因比对一个明显的叫牌良机没能做出反应而暗自恼怒,听了这话她用平淡的口吻表示,她认为“同性恋”之所以为“同性恋”,实在是迫于无奈。 “不是,这绝对是他们自己的一种选择。”比说,“这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往往从青春期开始出现。这一点毫无疑问。所有的专家都同意这一看法。” “我倒挺喜欢她的女朋友跟哈里森·福特合演的那部惊险片,”玛丽·贝丝·顺珀特开口说,“片名叫什么来着?” “我认为这不是一种选择。”伊妮德心平气和地坚持自己的观点,“有一回奇普对我说过一件有趣的事情,他说既然有很多人讨厌同性恋,反对他们的做法,如果那些人可以克制自己,为什么还要宁愿成为同性恋者呢?我觉得这种观点很有意思。” “哦,不对,那是因为他们想要特权,”比说,“因为他们很想拥有‘同性恋的自豪感’,这就是暂且撇开他们那些堕落行径不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讨厌他们的原因。他们做出极其有害的选择,还为此大肆吹嘘。” “我都记不得上次看到一部真正好的片子是什么时候了。”玛丽·贝丝说道。 伊妮德不赞成“选择型”的生活方式,比·迈斯纳身上让她讨厌的东西,正是她四十年来一直反感的东西。她也说不清为什么单单这次桥牌桌上的谈话会让她决定与比·迈斯纳就此断交。加里势利成性,奇普屡遭失败,丹妮丝没有孩子,多年来不知多少个深夜使她烦躁不安,对他们严厉谴责,但她说不清为什么艾尔弗雷德刚刚离开家,这一切给她造成的痛苦便减轻了许多。当然,三个孩子全都伸出援手会使事情发生转机,尤其是奇普,神奇得像是脱胎换骨一般。过了圣诞节后他和伊妮德一起又待了六星期,其间他每天都去看望艾尔弗雷德,然后才回纽约。一个月之后他重返圣裘德,拿掉了耳朵上那对糟糕的耳环。他提出要在家里多住一段时间,这让伊妮德高兴之余又感到惊诧,直到发现他原来和圣洛克医院的神经科主治医师好上了。 那位神经科医师阿丽森·舒尔曼是一个头发拳曲、长相平平、来自芝加哥的犹太姑娘。伊妮德很喜欢她,但又感到莫名其妙,不知道这位事业有成的年轻医生怎么会和自己处于半失业状态的宝贝儿子搞到一起的。6月份奇普宣称他将搬到芝加哥与阿丽森同居,因为她在斯克奇跟别人合伙行医,她更是感到大惑不解。奇普既不证实也不否认自己其实没有真正的工作,也无意支付理应由他分担一半的家庭日常费用。他声称自己在写一个剧本,他说“他”在纽约的制片人很喜欢他的“新”作,希望他再修改一遍。他唯一有报酬的工作,就伊妮德所知,是临时代人教点课。伊妮德很感激他每月一次从芝加哥开车回圣裘德,并且连续几天长时间地陪伴艾尔弗雷德,她喜欢有个自己的孩子回到中西部。但是不久奇普告诉她说,他将成为一对双胞胎的爸爸,他们的妈妈是一个尚未与他成婚的女人。之后又邀请伊妮德出席一场婚礼,其时新娘已有七个月的身孕,而新郎的“工作”是第四次或第五次重写剧本。绝大部分客人不仅是地地道道的犹太人,而且似乎都为这对幸福的新人由衷地感到高兴,这当然为伊妮德提供了抱怨和谴责的足够借口。一想到如果艾尔弗雷德与她一起出席婚礼,她会忍不住开口埋怨指责,她顿时失去了自豪感,同时觉得自己近五十年的婚姻生活很不如意。如果她一直坐在艾尔弗雷德身旁,簇拥着她的人群准会看出她脸上愀然不乐的神情,转身离开,肯定不会把她连同椅子高高抬起,在传统的克莱兹默犹太音乐声中绕场一周,她也绝对不乐意他们那样做。 事实就是这样令人遗憾,在这座没有艾尔弗雷德的房子里,除了艾尔弗雷德以外,其他每个人的生活都比以前有了改善。 赫奇佩思和其他医生,包括阿丽森·舒尔曼,让老人在圣洛克医院从1月一直住到2月,充分利用了奥菲克中部公司即将到期的健康保险,他们尝试了所有能想得到的治疗方法,从电休克到抗抑郁剂。艾尔弗雷德最后出院时诊断书上写着帕金森症、老年痴呆症、抑郁症、下肢神经麻痹和尿失禁。伊妮德觉得从道义上讲应该把他带回家休养,但是谢天谢地,几个子女全都强烈反对。艾尔弗雷德被安置在迪普梅尔养老院——一个与乡村俱乐部毗邻的长期养护中心。伊妮德每天去看他,帮他换上干净衣服,同时给他带一些家里烧的饭菜。 别的暂且抛开,她很高兴又能重新拥有他的身体。她一向迷恋他的块头、体型和气味,如今他完全属于自己了,如今他被禁锢在一把老年人专用椅上,无法吐出一句完整的话表示他不情愿她触摸,比过去容易接近多了。他听任自己被亲吻,即使她的嘴唇停留的时间长一点,即使她抚摸他的头发,他也不再畏缩。 他的身体是她渴望已久的东西,他的其他方面却给她带来很大麻烦。她在动身探望他之前心情沮丧,坐在他身旁时闷闷不乐,之后一连几小时郁郁寡欢。他已经进入一种深沉的混乱无序的思维状态。有时伊妮德会发现他正深陷于恐惧之中,下巴搭在胸前,裤子上有一摊曲奇饼般大小的口水。他或许在与一个中风病人或是一种盆栽植物语气温和地聊天,他也可能连续几小时全神贯注地剥一个根本不存在的水果,他还可能在睡觉。总之他无论做什么,都不能理解其中的意义。

名人推荐

乔纳森·弗兰岑用一桩婚姻、一个家族涌动的意识,以及一整个文明——我们的文明,写就了一部一凉人的小说。 ——唐·德里罗 滑稽中有着深深的伤痛,情怀博大而又毫不留情,《纠正》是伟大小说所能给予的深而广的愉悦明证。 ——大卫·福斯特·沃利斯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乔纳森•弗兰岑用一桩婚姻、一个家族涌动的意识,以及一整个文明——我们的文明,写就了一部惊人的小说。                                                             ——唐•德里罗滑稽中有着深深的伤痛,情怀博大而又毫不留情,《纠正》是伟大小说所能给予的深而广的愉悦明证。                                                    ——大卫•福斯特•沃利斯 弗兰岑是当今美国最重要的作家,而且可以说是唯一重要的作家。——《GQ》杂志弗兰岑是一位奇才……《纠正》全面展现了他的技巧和才华。——《大西洋月刊》有的作家是悬疑大师,有的作家善用后现代的文字杂技,有的能将人物描得如点彩画,只有少数优秀作家能在这所有三个领域取得胜利。《纠正》已被期待许久,在这部作品中,弗兰岑做到了。                                                          ——《出版家周刊》 这部恢弘的小说,讲述了美国现代家庭的流散……弗兰岑用一部悲喜剧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有缺陷的国家,以及同样有缺陷的关于完美的观念。                                                             ——《纽约客》 幽微而宏大,弗兰岑这部天才式的喜剧传奇将家庭生活写成了史诗,捕捉到了.com时代的颓废气息。   ——《书单》 你会发笑,会颤栗,会抱怨,会哭泣,会离开书桌甚或这个国家,并发誓再也不回来,你也会再次想起你读严肃文学的意义。 ——《纽约书评》

内容概要

乔纳森•弗兰岑(1959— )
Jonathan Franzen
美国当代最有活力、最出色的小说家之一,十年来唯一登上美国《时代》封面的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纠正》(2001)、《自由》(2010),散文集《更远》(2012)等。
小说《纠正》2001年获得美国全国图书奖、美国全国书评家协会奖提名和普利策小说奖提名,2002年获得英国最古老、最具声望的文学奖詹姆斯•泰特•布莱克奖,奠定了弗兰岑英语文学界的大师地位。

书籍目录

圣裘德/1
失败/13
此事他越想越气/145
在海上/255
创造者/363
最后一个圣诞节/495
纠正/605

编辑推荐

《自由》让你知道爱,《纠正》令你懂得家。★“乔纳森•弗兰岑用一桩婚姻、一个家族涌动的意识,以及一整个文明——我们的文明,写就了一部惊人的小说。”(唐•德里罗)★ 《自由》作者乔纳森•弗兰岑最具分量的文学经典,英美文坛顶级文学奖双重认可:美国全国图书奖英国詹姆斯•泰特•布莱克小说奖★  权威媒体一致公推的文学经典《时代》“1923—2005年最好看的100部小说”《纽约时报》“2001年度十大好书”《每日电讯报》“21世纪头十年最好的20本书”★ 文学杂志The Millions“21世纪最佳小说”榜单第一名The New Canon评选“1985年以来世界文学正典” ★ 复兴美国文学传统的世纪之书,通过《纠正》,他让“让小说回归到更有人性、更传统的层面”。★ 弗兰岑最私人的小说,一次自我的记录与纠正:“这本书忠实记载了我这个人……”★ 《纠正》也关于每一个浪子与父母的羁绊:“尽可迈开大步四处探险,但到了某种程度,你会厌倦现状。你会选择回到家乡。” (弗兰岑)

作者简介

【《纠正》造就了“一位伟大美国小说家”、一部与《自由》一样“真正好看又伟大的小说” 】
★ 乔纳森•弗兰岑:美国新一代文学大师,十年来唯一登上《时代》杂志封面的作家。
★ 《纠正》:复兴美国文学传统的世纪之书,通过《纠正》,他让小说回归到更有人性、更传统的层面。
★ 英 美文坛顶级文学奖双重认可:美国全国图书奖、 英国詹姆斯•泰特•布莱克小说奖。
★ 权威媒体一致公推:《时代》“1923—2005年英语小说BEST100”;《纽约时报》“2001年TOP10”。
★乔纳森•弗兰岑:“这本书忠实记载了我这个人……我人生目前为止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和我父母住在中西部的成长历程。我觉得他们无法为自己发声,我觉得他们的经验——价值、生存的经验,他们所拥有的美国经验——我感觉这是我的一部分,我也是它的一部分。这本书我最重要的主张就是要回忆与体验,给予它真实的生命与形态。”
你会发笑,会颤栗,会抱怨,会哭泣,会离开书桌甚或这个国家,并发誓再也不回来,你也会再次想起你读严肃文学的意义。 ——《纽约书评》
弗兰岑是当今美国最重要的作家,而且可以说是唯一重要的作家。——《GQ》杂志
弗兰岑是一位奇才……《纠正》全面展现了他的技巧和才华。——《大西洋月刊》
这部恢弘的小说,讲述了美国现代家庭的流散……弗兰岑用一部悲喜剧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有缺陷的国家,以及同样有缺陷的关于完美的观念。 ——《纽约客》
乔纳森•弗兰岑用一桩婚姻、一个家族涌动的意识,以及一整个文明——我们的文明,写就了一部惊人的小说。——唐•德里罗
伊妮德•兰伯特,当了五十年的妻子和母亲之后,准备让自己享受一下快乐。不幸的是,她的丈夫,艾尔弗雷德罹患帕金森症,逐渐精神失常。他们的孩子也早已飞出了家庭的小巢,奔向各自生活的悲剧。
大儿子加里,银行的投资经理、居家男人,正努力说服自己和家人他没有临床抑郁症——尽管各方面证据相反;二儿子奇普,因性丑闻失去了高校的稳定工作,处于半失业状态,指望着靠手头的剧本赚钱;三女儿丹妮丝年轻美貌,逃离了惨淡的婚姻,成了纽约高级餐厅的主厨,却与一位已婚男性有染——至少她母亲如此怀疑。
尽管情势看起来无比绝望,伊妮德却意志坚定,她要纠正一切的错误,享受全家人的最后一次圣诞欢聚。


 纠正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全书613页总共出现过“纠正”这个词七次(如果我没漏掉几个的话)。总体分析看来,这些“纠正”都是有意设置的。【1】P51,第二行。“过了五星期,纠正了共计一万或五千个错误之后,在万圣节那个刮风的夜晚,他依然在批改论文。”这里写的是奇普还是教授的时候,孜孜不倦地批改学生漏洞百出的论文。那时候的奇普,努力生活得如一个积极向上的年轻人,生活规律,课堂上希望说服学生同意自己的想法。也就是说,他在纠正自己不要被身体里的反叛因子指导,纠正学生的每一个错误,纠正身边的人,希望得到他们的认可。这是奇普人生路上的一段历程,试图通过纠正获取自由(认可)的历程。在尝试失败之后,他被辞退,开始了另一段放荡不羁的生活。而也是在这之后,他才摆脱了父母的约束,摆脱了传统价值观(稳定的工作,安详的家庭),甚至来到立陶宛进行犯法的勾当。他释放了自己,但他仍然不是自由的。他仍然被母亲伊妮德对于圣诞节一家人一定要聚在一起的念想搞得心烦意乱。(伊妮德的这个念想是本书的明线,下文再提。)他仍然负债累累,他仍然写不完他的剧本。在最后一章,奇普回到了家里,和父母住在了一起,照顾生病的父亲,安抚焦虑的母亲。纠正的最后,却出乎意料地把自己纠正了。【2】P193,最后一行。“但他整个一生的目标,便在于纠正他父亲的生活状态,况且他和卡罗琳早就认为艾尔弗雷德得了临床抑郁症,而临床抑郁症是遗传性疾病,遗传给后代的概率极大,于是加里别无选择,只得不断抵御快感缺乏症,不断咬紧牙关,不断尽量找乐子......”在标准价值观的体系里,加里是最成功的人不过了。事业有成,高大英俊,有个美丽的妻子,三个可爱的孩子。可是在书中人物里,加里是活得最不开心的一个。他不愿意承认自己患有抑郁症,只能咬紧牙关独自承担。加里的性格看似强硬冷漠,但他却是最希望和家人亲近的。他希望讨好他们(冲洗全家照片,做成册子送给他们),他希望快乐地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但他的抑郁症(伴有臆想症)使他认为所有人都在背叛他,所有人都不理解他。他对抗这种失落的方式就是变得更加冷漠。他不断挑刺,强硬纠正别人哪怕是一点点的错误,直言不讳地指出别人无恶意的小谎言......加里纠正所有人,因为他认为所有人都对他有偏见,他的脆弱和不自由表现在对别人一言一行的极度敏感上。可怜的加里,我真想给他个拥抱。【3】P268,最后一行。“张开胳膊搂住父亲本是他们的天性,但是这一天性随着父亲的一次次纠正早已不复存在。”【4】P281,第一行。“纠正总是有限的---到头来你没有任何办法渗透到他蓝色的虹膜之后,彻底打消他的憎恶。”在奇普和加里都是小孩子的时候,艾尔弗雷德这个伟岸的父亲就已经开始纠正他们的言行举止了。在家里严禁跑步、不许在没有吃完食物之前离开餐桌、拥抱的可能性被否定......哥哥加里从小就学会了察言观色,试探性地提出自己的要求,用小孩子能想到的一切方式讨好父亲。弟弟奇普做不到这些,他逃避的方式便是放空自己,给自己一个假象空间。奇普成为了母亲对抗父亲的工具,伊妮德利用奇普来折磨丈夫,就像多年后在加里的臆想里面,卡罗琳暗自和阿伦、凯莱布形成对抗他的同盟。家庭成为了战场,餐厅好似监狱。这也正是本章大量引用叔本华的语句所要表达的。孩子成长在扭曲的环境里,不断被父母之间时好时坏的关系抛来抛去,在大人们的规矩和准则的纠正下胆战心惊地生活,最终长成了一个不服气的大人,一辈子都想逃离家庭,害怕爱的负担。【5】P299,最后一行。“使纠正成为可能的因素,同时使纠正注定不能奏效。”艾尔弗雷德在心中默默跟自己保证,要对不久将出世的那个小女孩(丹妮丝)宽容和蔼,要宠溺她,使她活在快乐自由里。利用这次机会吸取教训,纠正从前抚养孩子犯下的错误。但他又意识到,他已经让丹妮丝见识到了婚姻生活中的污秽......因此,作者用了上面这句话来总结艾尔弗雷德此时的心境。“使纠正成为可能的因素,同时是纠正注定不能奏效。”这可能是全文的核心思想之一吧。【6】P359,倒数第三段。“旁边的画板上用紫墨水写着他的演讲题目---‘在纠正中求生存’。”伊妮德盼望已久的豪华型赏秋游轮之行可以用“颠沛”二字来形容。老年痴呆前期的艾尔弗雷德是她巨大的累赘,她无法安心享受这次旅行。就像她的人生旅程一样,一路有着许多美好的设想,却都死在了艾尔弗雷德的压迫之下。在游轮上,伊妮德参加了这次关于理财投资的讲座,而此时的艾尔弗雷德却在生死边缘挣扎。伊妮德为家庭理财伤透脑筋,而艾尔弗雷德从不听她的。就像书中298页引用的叔本华的那句“......既没有理由让女人无条件地拥有钱,也不宜委托她们掌管钱财。”艾尔弗雷德一意孤行,把伊妮德的建议视作见识短浅。伊妮德就活在艾尔弗雷德的纠正中,她对圣诞节的期待,对旅行的期待,就是她求得生存的途径。这个题目讽刺意味极深。伊妮德是悲剧人物,也是个普通的悲剧人物,她是千千万万的母亲的代表,她们操心儿女,操心丈夫,换取来的却是轻蔑的眼光。她们要求的不多,只是想一家人聚在一起过圣诞节,但没想到这个念想给家人们带来的压力可以沉重到使他们想逃离。我读到伊妮德满心欢喜地要求丹妮丝挂上圣诞节装饰,而丹妮丝拒绝了的时候,忍不住想象起伊妮德应该是有着一双儿童般的明亮的双眼,那么热烈期待着自己的女儿能帮忙带她回到童年,却被女儿无情的拒绝,她是否甚至都满眼含泪了呢。她永远不会能够理解丹妮丝为什么要拒绝她这个小小的要求,丹妮丝视母亲的这一要求为压制,因为她认为如果她这样做,她就变回了母亲曾经的那个小女孩,而那个小女孩对于周遭世界的纠正是毫无抵抗力的。而母亲怎么可能会想这么多呢?她只需要你扮演一下她的希望啊。【7】P499,最后一行。“可是因为他自己不理解这种技术,也就根本无从理解问题的本质原因或采取措施加以纠正。”艾尔弗雷德老了,连关于圣诞节彩灯的修理的知识都过时了。他此刻终于明白了他再也无力去纠正其他事物和人。他为他的衰老感到羞耻难堪,人越老越注重隐私,而一旦病到了根本无法自己照顾自己的时候,隐私就将成为奢侈。他变成了一个婴儿,他只想快点死去。人的一辈子就是这样在自我羞耻中结束,以前所做的一切纠正他人的努力都不再重要......------------------------------------------------------------------------------------在乔纳森的笔下,每个人物的事业、家庭,到个人独白都被细腻地描写,拼图似地呈现出一个美国普通家庭的可能性。人人都不易,事事都难熬。人被社会纠正着,家庭成员之间互相纠正着对方。每个人心中不安的暗流涌动下实则是对社会的指责。投机取巧,清规戒律,关系利弊......像一张致密的网,把人们包裹住,每一个纠正都加强着网的力度。奇普从网格中伸出双手触碰网外的自由,加里则干脆自己缝一张自己的网,伊妮德站在网中眺望着网外的歌舞升平,艾尔弗雷德忍耐着网并加入了网的世界,丹妮丝则根本看不到这个网......乔纳森试图探讨社会和家庭的相似性,并讨论家庭成员之间的牵制关系是怎么造就了我们这个无奈的不自由的世界。可是,他未能处理好明暗线的关系,并且对社会背景进行了过分的趋于专业的描写,忽略了读者可能并不能很好地理解社会背景与全文核心的联系(反正很多地方我读起来感到一头雾水)。在《纠正》之后的第九年,乔纳森写出了另一本大部头《自由》。后者的问世使他正式跻身于伟大作家的行列。用《纠正》博取《自由》,乔纳森成功了。而“纠正”博取不了“自由”,我们失败了。----------------------------------------------------------------------------------------------2015-05-28看比目鱼的《刻小说的人》,里面有一段写到文学评论家詹姆斯·伍德对《纠正》一书中明显的“歇斯底里现代主义”(极繁主义)表示批评。“......然而,詹姆斯·伍德显然持另一种观点。他称赞该书对家庭问题的成功描绘和对人物感情的出色把握,但同时批评作者试图写一‘宏大的社会小说’、在书中夹杂了过多的信息、书中的议论性文字过多,显得过于‘聪明’。伍德似乎认为在小说中写到以下这些内容都属于‘歇斯底里’的表现:大学校园里的人际斗争、生物制药公司的科技专利、立陶宛的地下黑市、抑郁症的病学原理......”我非常赞成这个观点。
  •     乔纳森•弗兰岑说:“这本书忠实地记载了我这个人。”2001年《纠正》出版之时,他的父亲已于1995年过世,母亲也在前几年过世,他十四年的婚姻也早已崩解。这时候,他自己,是他唯一的“家”。他出生于1959年,工程师父亲,家庭主妇母亲。他是个老来子,家里还有两个大很多的哥哥。父母都是讲求实际的人,对艺术、文学并不看重,一直鼓励孩子们追求更有用的知识。他的哥哥汤姆放弃建筑改学电影,去了顶尖的芝加哥艺术学院,这让他们的父母极为不解而难过。弗兰岑以这位哥哥为榜样,但也把自己的创作当成了秘密。他的头两部作品《第二十七座城市》和《强震》分别出版于1988年和1992年,他分别是二十九岁、三十三岁。他自己说:“我写第一本时,某个程度来说,我当时只有十三岁。写第二本时,我十八岁。”他对文学有浓厚兴趣而且又有创作天赋,却推迟了自己真正走上写作的时间。从这一轨迹,可以看出他起初对父母实用主义的迎合。弗兰岑初进大学时,学的是物理专业,还曾在哈佛的地球与行星系当研究助理,做地震学方面的数据研究,这一时期正是他继续写作《第二十七座城市》的时候,而且这一经验这也给《强震》提供了科学支持。不过,物理学起来没意思,他又遇不上喜欢的女孩,于是转到德语系,并去德国留学交换了一年,算是正式走上了文艺之路。回国之后,他遇上了未来的妻子,一位与他志趣相投的阅读者与写作者。大学毕业之后,他们结婚,自由写稿,申请大学研究项目,建立了一个平静、封闭的二人世界。弗兰岑在接受朋友唐纳德•安特里姆的访谈时,回顾了这一段婚姻生活,说婚姻是他们两人“逃离原生家庭的一大解药”。他选择的写作之路并不得父母理解,他坦言:“大概有二十年的时间,我都没法跟我妈妈说话。大概是因为她不赞同我,更无法接受我把写作当职业。”而工程师父亲对此的失望肯定也不言而喻,毕竟他从乔纳森小时候就一直对他强调:“你比别人都聪明……不要犯我犯过的错。”承受父母失望的弗兰岑,从写作之初就定下宏伟目标,立定心志要成为与品钦、德里罗一样的伟大作家,这是一个自我感觉渺小的人在自卑中的原初反应。除此之外,父母之间的冲突也让他更痛苦:“每次我回中西部老家几天,我大概半年八个月不会再回去。”作为成人的他,看到父母多年积累的冲突爆发而无能为力。不难想见,这样的压力自然令他与灵魂伴侣结成联盟,抗拒、逃避,以成为“伟大美国小说家”的志愿来向父母证明什么或是反抗什么。然而,随着他第二部小说的出版,他避风港一般的婚姻也不再平静。妻子的小说迟迟无法出版,两人的争端从小说的世界延伸到了现实。1995年,父亲离世,他的婚姻宣告终结。所幸之后他终于得以在母亲离世之前与她和解。母亲不再挑剔,不再批评,他也不再否认与她之间强烈的相似和联系。就是这纠结的九年里,弗兰岑写完了《纠正》,在结尾时,他说:“这两天我写完每一章都大哭不已,不知道是否因为它让我想起人生的可悲片段,或因为我正目睹自己十多年来的人生框架逐渐瓦解,而我必须舍弃放手。”《纠正》是兰伯特一家的故事,关于艾尔弗雷德、伊妮德这对父母,加里、奇普、丹妮丝这三个子女。全书以艾尔弗雷德、伊妮德两位老人在中西部小镇的生活为开篇,他们正要进行一次难得的老年游轮之旅,并将在伟大的纽约城见一面他们的二儿子奇普。随后接连而来的是奇普、加里和丹妮丝各自灾难般的生活,不禁令人诧异为什么这三个兰伯特家的人可以把自己的生活过得那么糟糕。加里与妻子卡罗琳之间就要不要回圣裘德小镇过圣诞节争夺孩子的支持,他最终败北;奇普三十九岁了,却因在学院与女学生的丑闻失业,落魄到去超市偷鱼藏在裤裆里为父母准备晚餐;丹妮丝是个前途远大的美女大厨,按说应该是这一家里比较正常的人了,但是感情生活却乱成一团,最后跟老板和老板的妻子都睡觉了,奇怪的是她好像两个人都爱过。在这个家庭各种不幸福的描述中,伊妮德烹制的一次“报复之餐”令人印象深刻。彼时加里和奇普都还小,一个五年级,一个一年级,丹妮丝尚在伊妮德腹中。事件的起因是艾尔弗雷德不辞而别,在外出差十一天都没有跟伊妮德联系。作为主妇,她没有别的战场,于是通过晚餐实施了报复:“锅里烙过的鹅肝散发着一股摸过肮脏钱币的手指的味儿。”“伊妮德知道艾尔弗雷德不喜欢鹅肝……厨房是她的领地,他从不加以干涉。”“在油脂里浸过的褐色柔软面片,像铁锈一般厚厚抹在含铁的肝叶上。熏咸肉尽管量少,也同样呈铁锈色。”晚餐期间,艾尔弗雷德不断默诵叔本华的警句以渡过危机,加里则为了讨好母亲尽力吃掉了晚饭。唯有可怜的奇普,因为食物实在无法下咽而被一个人留在餐桌,并被父亲告知不吃完不能离开。这场餐桌之战,伊妮德以优雅的主妇姿态,战胜了艾尔弗雷德,利用的正是他作为严父的威严。艾尔弗雷德稍晚时也懊悔不已,希望在女儿身上得以改变:“最后一个孩子,是吸取教训、纠正错误的最后一个机会,他决心紧紧抓住这个机会,从她降临人世的第一天起,他将以比对加里和奇普还要和蔼的态度对待她。放松对她的管教,甚至公然袒护纵容她,决不强迫她在其他人离去之后仍然久坐餐桌旁。”然而,令人遗憾,“使纠正成为可能的因素,同时使纠正注定不能奏效”。这一家人的“纠正”没有一个成功,但也没妨碍他们一直对彼此进行“纠正”。他们就好像是被内设了彼此折磨的程序,就算心中对家人有依恋和爱意,也由于恐惧、自负或是自卑而表现得冷漠、狂躁,自己也控制不住地滑向更荒诞离奇的悲剧。读完全书,再看弗兰岑的个人经历,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会说“这本书忠实地记载了我这个人”。在奇普的故事里,有两个细节透露了弗兰岑与他母亲曾经的紧张关系。一个是奇普十八岁生日时母亲送他海军蓝上衣时说:“它让你看起来像个帅气的年轻医生!”后来在奇普准备读人文学科博士时,她在信中又说:“我想到像你这样一个有才能的年轻人如果当一名医生,将能给予社会何等丰厚的回报,何况另外,你知道,爸爸和我向来希望我们培养的孩子会替他人着想,不单是为自己打算。”伊妮德目睹邻居买股票发财,住着豪宅,有鲜虾金字塔招待客人,别人家的女儿嫁给欧洲名流住上城堡,别人家的儿子赚上大钱,在那个中西部小镇里,对丈夫她已无法期待,对子女的失望更只能深埋自己心里。在这小说里,荒凉的悲剧中隐藏了一种“不幸家庭”的基本模板。一个冷漠的暴君式父亲,一个弱势的母亲,组成了“机能不全家庭”的典型公式。“纠正”变成了一种钝暴力,在善意的面具下,是操纵与控制的角力。这样的家庭,全世界千千万万。但《纠正》令人难忘的不是弗兰岑对家庭机体的冷静解剖,而是最后所展露的悲悯和宽容。令人心痛的是,兰伯特一家与弗兰岑一家相似,都是在“暴君父亲”离世前不久,才放下面具,并最终和解。丹妮丝在父亲地下室的发现,颠覆了她的人生,原来当年父亲为了保护她的隐私,放弃了人生最大的经济回报,终生受伊妮德和加里的埋怨和鄙视。年老的父亲在阿兹海默症的影响下,才“神智不清”地告诉她这个秘密,并说:“我希望你离开这里,生活快乐。遇事小心。”这一真相令她措手不及,无法否认自己多年在外的自由其实对父母多么的残忍,哥哥们的冷漠又给他们带来了多少伤害。从而,她也清晰地看到了看似冷酷的父亲其实一直是那么孤独:“她从未真正了解自己的父亲,或许根本没有人了解他。他腼腆、拘谨,发起怒来像个暴君,他利用这些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得严严实实。”她的发现可算得上兰伯特家唯一一次有益的“纠正”,可是,父亲已失去神智,时日无多。这个“机能不全家庭”即使健全了,也不再会是完整的家。解决之道一直近在咫尺,但等人们真正伸手的时候,却已经来不及了。而这,也正是世间许多不幸家庭的命运。 从整体来看,《纠正》是弗兰岑创作的一个转折,无论从内容还是风格都与他的前两部小说鲜有关联。唯一坚持的就是微观个人与宏观社会的互动趣味。他挥洒自如,从美国的大萧条到立陶宛的经济诈骗和政变,从开办明星餐厅到解析制药公司的阴谋,对宏大事件和微小细节都把握得有力而自信。早期聪明、怪诞的尝试,在经历了个人内在冲突与文学创作的进化之后,蜕变成了一种充满悲悯和爱的现实主义,从中可以看出托尔斯泰、卡夫卡、德里罗、品钦对他的影响,也难怪此书一出美国各界顿觉文学传统后继有人。而弗兰岑也最终找到了自己的文学道路,并通过《自由》拓展了自己的文学疆域。——————————参考了两篇访谈:1. 《巴黎评论》NO.207:http://www.theparisreview.org/interviews/6054/the-art-of-fiction-no-207-jonathan-franzen2. 《BOMB》杂志2001年秋:http://bombsite.com/issues/77/articles/2437
  •     四十二岁出版一部虚构的家族编年史,对于一位年轻的小说家来说是极富有勇气的事。弗兰岑的小说简洁而精确,对家庭关系与社会关系的透视尤为出色,这并非来源于学术训练与阅读能够带给人的老练,而更多来源于生活予人切身的感触。大段的描写削弱了主题与篇章、人物与家庭之间的关联性,也让几个情感的高潮显得略为刻意。兰伯特家庭的成员都在逃避这个家庭,多米诺骨牌效应之下,又间接地影响着子辈的生活。加里的儿子死死地坐在餐桌旁,悲愤地碰触着桌下的污垢,宛如兰伯特家庭的再现,因抗拒原生家庭而产生的自我陶醉麻痹着自己。马克思主义与反消费社会的激情充斥着《纠正》,无论奇普狂热地抨击资本社会的弊病,或是与之截然相反的弟弟加里所带来的讽刺感,这些体悟都远不足以达到一针见血的效果。现实主义的写法为小说带来的更应是人物的完满,而非命运曲折所构筑的讽刺骨架上披着零丁的血肉。与两兄弟相比,妹妹丹妮斯的生活少有着笔,却更为吸引人:她一而再地跨出父辈生活的轨迹,成为他人生活中的第三者又一再叛逃经历显得动人而可信。无意讨论后现代拼贴对于小说的利弊,之于库切的《八堂课》,女作家伊丽莎白-科斯特洛的争论构成了小说中复调的自我审视与批判,止于思辨的无解,如西西弗斯之石,徒劳无用。但既然通过人物命运构筑家庭的起落,《纠正》中大量个人的心迹、声张寻不着落点,如飘在空中的热气球,悠悠落地,有人指着随机的落地点,告诉你这就是家。

精彩短评 (总计57条)

  •     值得一看~~推荐~~~
  •     20世纪迷惘的一代。奇普颓废接着过山车般的生活,加里被妻子控制,丹妮丝弄不清自己的感情。然而重点还是在这一对让人无法理解,讨厌的父母身上。他们究竟在想些什么?全书最后两章实在是精华所在。
  •     是我能接受的文学风格,截取日常生活的片段组成一部宏大的像电影一般的小说,但并不琐碎,读起来津津有味,并且有强烈的代入感。
  •     好的小说,总能在自己或者身边的人身上找到相同或者类似的影子
  •     使纠正成为可能的因素,同时使纠正注定不能奏效。和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差不多一回事儿。
  •     我一直在想乔纳森的《纠正》读起来怎么慢,是不是我脑力衰退了。直到我看到这句匪夷所思的话“你这一把枪的儿子。”,瞬间明白了译者就是个浪费了我数日生命的sb。我猜,原文大概是“you son of a gun.” 这个都可以直译,翻译圈真乱。
  •     2015最后一本书。读到丹妮丝在长凳底部发现的字迹后真的想哭,这就是深沉而不外露的父爱。所有人的问题到最后依然没有解决,唯一的解脱只有死亡。无论如何讨厌原生家庭,但自己的行为方式都多少带有原生家庭的色彩。虽然觉得《自由》好过《纠正》,虽然乔纳森是个话唠,但是依然爱他!
  •     太长了。
  •     任何纠正家庭错误的行为都是徒劳,作者深谙此道,用丰富的家庭生活片段委实塑造了沉溺孤独的艾尔弗雷德、絮叨节俭的伊妮德、穷困潦倒的奇普和感情屡遭挫折的丹妮丝,对于试图改变种种不幸的伊妮德,似乎永远无法驾驭任何其他家庭成员和关系,这种纠正和试图改变一开始就建立在海市蜃楼之上。
  •     一部中规中矩的现代主义小说,对家庭矛盾和人物的描写极为真实,有血有肉细致入微的人物塑造,作者仿佛切身体验过书中的所有人物,带有黑色幽默,叙事中夹杂揶揄和调侃。全书一共出现七次纠正,而每次都带来更多需要被纠正的事情,好像每个人从来都没有正确的选择。读完谈不上压抑,就只是跟故事里的一群人走完了一段人生,生活还在继续。。
  •     一般都是先看了‘自由’,再看这本的吧。
  •     语言方式读的不习惯,翻译的不大好
  •     先看了《自由》再看的《纠正》,偏爱前者,也许跟时代感有关。佛兰岑的小说耐读,且通常要读好久,但总能让人感叹万分。
  •     断片儿好久再续上,有点失去兴趣了。作者在故事上经营的很到位,最精彩的是加里夫妇争夺家庭道德制高点的那部分,奇普和丹尼丝就都是经典的美国小说里的人物了。落魄知识分子可以想到纳博科夫,索尔贝娄,生活混乱的女性可以联想的就更多,耶茨最令人印象深刻。
  •     2017年第一读
  •     捕捉到平常人平常的一天脑子里无数个平常的想法。平铺直叙的表面下是波涛汹涌的变化。
  •     读完后觉得太难过了,为那个不能自理的老人?为那个终于迈向新生,但却已经垂垂老矣的母亲?
  •     ”自残。你们可怜的美国人。” “不同种类的监狱。” 奇普说。 一本冗长的书,故事本身并不精彩,也许大家看重的是它的精神内核。与《自由》比,这本明显更琐碎,弗兰岑写这种破碎的家庭纠纷还是很厉害的,但是问题也在于太拖沓了。此书的前面两百页多精彩,奇普这个形象,与他哥哥加里的家庭的冲突,都非常好看,然而丹妮丝的部分实在是处理得不太好——真不知道怎么评价故事里的这个家庭,每个人都有病……
  •     又一部大块头的乔纳森弗兰岑,每次读完一本,需要回血好半天。。。
  •     跟《自由》一样读来酣畅淋漓,大师级作品。对美国中产阶级家庭(族)的描绘入木三分,有些情节其实在中国也心有戚戚,特别是盼着全家人过圣诞节那段,跟中国人的过年团聚心情,其实是一样的。
  •     原生家庭的撕扯,每个人成长中都面临的家庭环境的投射,那些习惯和回忆,自我坚持的信仰和在亲情笼罩下的冲突,犹如一张无法脱离的网。不管走向何方,总会在你的背后纠正着你前进的方向。弗兰岑的作品总是有一种撕扯着的无力感,不管多么用力挣脱,你总是陷在这些关系的纠葛中。
  •     还没有看,不妄加评论。
  •     总体不如自由好看,部分翻译不是很好
  •     读的时候 觉得太啰嗦了 最后却鬼使神差地读完了
  •     看不下去。。。
  •     一直觉得弗兰岑写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可女性心理他是怎么掌控得这么好的,伊尼德和丹尼丝的某些心理和行为看似不可思议,可完全在情理之中呀,读的时候真是深深被折服。
  •     把一些很稀松平常的事掰开来咀嚼
  •     这是一本极为优秀的欧美小说,题材好,译得更好,是朱建迅先生的精彩译著。像《百年孤独》一样的世纪之书,一部真正好看又伟大的小说。
  •     把son of a gun翻成一把枪的儿子…一个白眼
  •     总分总,这是我读后对总体的概括 故事情节紧凑,又体现了现实的琐碎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可能就是作者想要说的吧 我们的一生都是在经历错误和纠正错误中度过的
  •     在爱的名义下纠正绑架别人的生活,这样的家庭太多了。
  •     现在才慢慢明白,把要不要回家过节写成四十五万字有多么不容易,多么了不起,又多么值得。
  •     隔了很久终于看完,中产阶级的家庭故事。有两段看得眼热到流泪,一段是父亲为了保住女儿的名声放弃大好前途,从铁路公司辞职;一段是最后父亲虚弱衰老到弥留。固执的父亲竭力保住自己的尊严,却在老年面对自己逐渐痴呆无用的现实,无限可悲。好在生活还要继续,路还要走下去。2016年多读书,加油!2016.1.13
  •     kindle版
  •     好
  •     赞誉甚多,但是俺不稀饭,草率翻翻了事。
  •     对话是精髓。
  •     很久没有这种阅读快感了,可以开心一年了。对白简直就是凛冽,框架堪称傲慢与偏见了。受电影技艺影响,画面感超强。作者的控制能力太强,看完就觉得华语大部分写作者都是智障的。
  •     没有《自由》写得好。敏锐,而不够节制。弗兰岑写女性比男性好得多,写中产比写自由作家的生活来得更加准确、宽容,保持一定的距离感的写作至少对于弗兰岑是一件好事。一个相互怨恨的家族编年史。
  •     不如《自由》好看,写得更散,能看到《自由》的雏形,印象最深刻的是“所有的纠正都是枉费心机。”
  •     还不错的,净化心灵的书。
  •     纠正的写作风格是典型的当代文学,透露着相当成熟的讽刺小说的架构,包括其内部不时闪现的画面感和影像化的情节安排也都在昭示这一点。不是非常易读的作品,也许也因其严肃而偶有晦涩,但《纠正》确实以最大的努力描摹了家庭和人性的细部,其深沉的体悟和内部的感动本应让人泪流满面,但随即便被作者似是有意识的理性遏制,这种不刻意煽情的写法值得尊敬。
  •     事关家庭伤痛,和《自由》一样,缺乏精神高峰
  •     作者又一次用大篇幅展现出一个被解构得支离破碎的家庭,却又在结尾温柔相待,既伤感又坚韧的弗兰岑也很迷人
  •     人人都有病系列。略显琐碎
  •     篇幅较长,终于看完了,移步《自由》,禁锢自己又禁锢家人的顽固老头悲剧的晚年…
  •     随时随刻被击中
  •     大概正是因为腐败的气息太真实了而觉得不好看
  •     终于看完了 没《自由》好 但佩服他的勇气 佩服他肯直析自己的回忆 “为什么一切会变成这个样子?”
  •     所有的纠正都建立在已经坍塌的废墟之上。
  •     说这本小说好看的人是不是看了原著,我善良地以为。 没有逻辑一致性,任性地乱写,像是草稿。 有一段有几千字不行换,然而有三个独立场景,船上岛上和医生办公室。。。情节过渡没法衔接,读得莫名其妙,忍到700多页,我放弃了。
  •     【2017读书计划•捌】有点长,看的很辛苦。好书,远远不是《岛上书店》等所谓畅销榜好书之流能比肩的作品,就是部分专业名词翻译有点问题。
  •     翻译得奇差无比,与《自由》不能比。看看译者就知道了。一看就是导师扔给手下研究生翻出来的水货!!!!!!!!!!!
  •     文笔是真的厉害。这种写作是一种向内的消耗。对读者也是。
  •     “使纠正成为可能的因素,同时使纠正注定不能奏效。”生活永远不可能恢复如初。
  •     看完这本书,看《穷忙》就好理解这种生活中的挣扎与失望以及不完美了。内容很不美国,是作者的一贯风格,但是是被忽略的现实的问题和人群。
  •     阅读中慢慢从心塞变成理解的过程 觉得作者要懂好多才能写出这么一本书来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