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事变:政策的形成过程

出版日期:2015-8-1
ISBN:9787509777658
作者:绪方贞子,胡连成/校,李廷江/监修
页数:308页

内容概要

绪方贞子,国际著名学者,l963年获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政治学博士,l978年任日本驻联合国代表团特命全权公使,1980~l988年任日本上智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1991~2000年担任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2003~2012年3月任(日本)国际协力机构理事长。
李佩,北京大学学士、硕士,日本中央大学在读博士。。胡连成 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1962年10月出生现为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近现代中日关系史 近现代日本文学史。
胡连成,华侨大学副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有译著多部。
李廷江,男,1954年生于沈阳。197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东京大学博士。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政治研究所和日本研究所研究人员。现任清华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日本中央大学教授。1954年生于沈阳,197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79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政治研究所,后转入日本研究所。1982年东渡日本,受教于日本东京大学著名教授平野健一郎,1988年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是东京大学设立哲学博士后的第一个博士,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获得东京大学文科博士学位的首位中国学者。同年为日本亚细亚大学讲师。1991年任日本亚细亚大学国际关系系副主任。1992年10月-1993年9月为美国哈佛大学日本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后任清华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主要从事近代中日关系史、东亚国际关系和日本政治外交的研究。

书籍目录

序【李廷江】/1
写在中文版出版之际【绪方贞子】/1
解 说【酒井哲哉】/1
前 言:写在“岩波现代文库”版发行之际【绪方贞子】/1
绪 论/1
第一部 背景
第一章 日本在满权益的维护和扩大/7
一 争端的远因/7
二 外交政策/12
三 “新强硬派”的产生/19
四 中日两国就满洲问题的对立/23
第二章 国内危机与革新运动的发展/27
一 政党政治/27
二 工人运动/29
三 国家社会主义/30
四 “一战”后的军部/35
五 陆军内部的国家革新运动/39
六 革新阵营的概况/46
第三章 关东军及在满日本人的满洲问题解决方案/51
一 在满日本人的不满/51
二 关东军的满蒙问题处理方案/55
三 关东军的策略/63
第二部 事变的展开
第四章 沈阳事变与战事的扩大/69
一 计划及准备/69
二 军事行动的开始/76
三 时局的严重化/79
四 其后的军事行动/82
五 国际关系/90
第五章 关东军满蒙问题解决方案的变化/95
一 九月二十二日方案/96
二 十月二日方案/102
三 关东军的外交攻势/103
四 内田使节/105
五 在满日本人的支持/109
六 国际反响/110
第六章 关东军独立与“十月事件”/115
一 关东军“独立事件”/117
二 “十月事件”/122
三 关东军“独立事件”与“十月事件”/126
四 过激事件对军部的影响/127
五 过激事件的政治影响/130
六 过激事件与对满政策的转变/132
第七章 夺取北满的争论/143
一 江桥战役/143
二 关于占领齐齐哈尔的争论/149
三 进攻锦州/152
四 国际联盟的动向/155
第八章 关东军与“满洲国的独立”/158
一 成立“自治指导部”/159
二 走向“独立”/160
三 建设“新国家”的各种设想/162
四 “福祉政策”/166
五 “满洲国的独立”/173
第三部 影响
第九章 满洲事变与政党政治的终结/181
一 犬养内阁的成立/181
二 新一轮谈判/183
三 上海事变/187
四 政党政治的危机/191
五 犬养遇刺/201
六 斋藤内阁的产生/204
第十章 满洲事变与外交政策的转变/209
一 承认“满洲国”/209
二 对各国政策/215
三 李顿报告书/225
四 退出国际联盟/228
结 论/232
文献目录/249
索 引/262
后 记/269

作者简介

作者挖掘了关东军高级参谋片仓衷保留下来的第一手史料,通过对日本外交政策的一系列极其重要细节的厘清,阐明了关东军和军部以及日本政府三者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入木三分地揭示了三方博弈的具体情景,展现了满洲事变这段历史的多面性与复杂性。


 满洲事变:政策的形成过程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80多年前发生的事,对现在的人来说实在太遥远了。知道的只是一个结果,并不是全部过程。如果能知道结果,就不必在意那些细节,因此过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省略了。但是事情是真实发生过的,如果没有过程,也不会有结果。一直以来,我们只是知道一些片面的结果,并不知道造成这个结果的确实过程,当然现在就算看了这本书也不可能全部知道。但是知道得更多总是有好处的。日本和中国的关系一直都很奇怪。本应该是友好的邻邦,在历史上也有过互相交好的感人时刻,但到了这一两百年,似乎就一直在打架。传统的说法是,日本是个岛国,物资匮乏,因此盯上了地大物博的邻居,有机会就要过来咬一口。想想似乎是这么回事。的确有一些日本人是这么想的,而且这些日本人还把这些思想植入了普通百姓的心里。当然,也并不是所有日本人都这么想。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总会有不同的意见和声音,这才是正常的。这本书说的就是这些不同的声音之间相互角力最终得到一个同样的结果的过程。满洲事变,即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因为蒋介石国民党采取不抵抗政策,东三省人民沦为亡国奴,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而作为侵略者的日本,以东三省为跳板,在1937年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是什么原因造成以上的结果?中间如果哪个环节有变化,是不是历史就会被改写?如果写一篇逆转历史的穿越文,主角应该做些什么?太幼稚的事就不要去想了,因为你并不知道真正发生了什么,所以也不知道要改变历史真正要做的应该是什么。满蒙一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甲午之后,日本、俄国、清国三方在这块物资丰富但未经开发的土地上展开了一系列的争夺。大家为了各自的利益,既要互相看脸色保持平衡,又希望得到一个机会干掉其他势力。当然日本和俄国略强一些,主要还是他们在干,清国虽然名义上有这里的主权,但租界割了,铁路也让人家修了,似乎没人会看清国的脸色。后来大清国完了,民国了,名义上是民国的地方,不过主要起作用的还是军阀,军阀成为真正的地主,不管租给谁,地是民国的,虽然大家互相看不上,但还不至于干起来,大家一起开发一起赚钱。没过多久。俄国变成了苏联,对远东的事有点顾不上;民国内乱,军阀进关,也想去住中南海;日本赶上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日本国内有点乱了。一战之后成立了国联,联合国的前身,在国际上还是挺好使的(其实并没有那么好使)。国联为了不打仗,让各国都守规矩,就管着各国,谁都别想当强盗致富。只要哪个地方一乱,国联就是裁判员,说你错,你就得受罚。满洲事变发生之前,日本也是国联的成员,干什么事之前也得先考虑一下国联定的规矩。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国联没有惩罚的能力,那自然就没必要再听他的了。当时日本还是相信国联有这个能力的。虽然民众不满,内阁换了又换,但在外交方面,日本是给国联面子的。这和在满洲的关东军不同。关东军不管你这个那个,国联是管你日本政府的,我们已经做好了让满洲建国的准备,而且为了成为满洲国人,我们可以让关东军独立,脱离日本政府的管制;成为满洲国人,放弃日本国藉。当然关东军也不是从一开始就这么强硬,都是一步一步变成后来那个样子的。一开始就是最强硬最不鸟国联的关东军也没打算一下子就建国,虽然有一部分在满的日本青年早就订好了独立建国的计划,可是青年是没什么用的。对于满洲,关东军的责任是保护在满日本的利益,而不是占领全满。他们还没太敢跟占着北满的苏俄撕破脸。至于中国,他们倒是觉得这么一块地方,日本比中国会更懂得珍惜,加上中国内乱,优越感自然爆棚,意淫的想法自然是会常有的。于是就发生了事变。日本政府慌了,因为没办法向国联交代;军部慌了,因为怕和苏俄干起来。关东军自然也是会慌的,它需要面对政府和军部的命令,在干还是不干之间选择。不管是蓄谋已久还是突发意外,事情发生了,就要解决。书中详细记录了日本政府、军部、关东军这三方面的反应过程,以及日本、满洲日侨中各种团体和民众、媒体的态度转变,事情的发展看得一清二楚。通过书里的内容,只是单方面从日本方面来看,可以改变历史的节点就有很多。日本政府、军部、关东军、民众……他们的态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就连规划满洲的未来,也都曾有着以民为重的“正义”一面。但是事情都是会变的。他们渐渐看到了中国的弱、国联的弱,才会意识到自己的强。自我膨胀也是需要有参照物的。本想和中国联手对付西方列强,可中国这个不争气的根本没办法成为有力的盟友,那就让我来接收你吧,利用你的资源和我的骨气。所谓的西方列强无非都是和自己争抢中国利益的对手,他们吃不下那么多也没有精力吃那么多,那么剩下的就由我来接手吧,反正中国是要亡的,亡在亚洲人手里也比亡在西方人手里强。从周围的态度里,日本看到了映射在其中的自己的影子。日本已经不再是那个封闭落后的日本了。感谢黑船,日本成为了国际社会的一分子;感谢事变,日本在国际上的地位提升了。只有力量才可以藐视一切。日本退出国联,开始经营满洲,并以直面美国为目标,等待强者的终极对决。不是他们疯了,是周围的一切使他们逐步走上了疯狂之路。这本50年前写成的书,目的是为了反思。作者是日本人。最应该反思的其实是中国人。是非对错在历史里只是个结果,只知道结果是没办法好好反思的。意淫历史改变是不负责任的偷懒,避免历史的悲剧重演虽然更深入的反思。需要更多过程和细节。至少这本书给出了一部分。

精彩短评 (总计8条)

  •     第二次东三省漫游之后终于看完这本书,相较于‘日本军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的简单描述,满洲近代史的丰富之处在于与之关联的军事地缘政治、日本自身政体走向失控、日本人的思维从觉醒到狂热甚至国家社会主义尝试,书的内容偏重于从史料挖掘谋略过程,比较理性。从918开始直至苏联对日宣战其间历史已事实上和中国的关系不大,更多是关于殖民地运营与外交。接下来想看一些清末到奉系军阀时期的史料。
  •     K264.206/2102 普通10.14还
  •     历史历来只注重结果,但过程才是真正导致结果的原因
  •     非常精彩。对日本政府、陆军高层与关东军这三方之间矛盾张力的分析尤其堪称典范,不过,读完也觉,这种注重历史进程中各方内在冲突的思路,是否也是西方文化(例如在历史学乃至戏剧艺术中)影响的体现?这的确更像是西方人而非日本人写出来的论著
  •     存个档,作者是犬养毅曾孙女。阐述无责任体制的形成过程。
  •     好书,了解了关东军人士当年的想法。
  •     除了中国张学良方面的失位(事实上政策的形成过程必然要谈到他),不得不称赞绪方贞子把日本的关于军队、政府间的关系描述得淋漓尽致。
  •     典范性的学术著作。对满洲事变的来龙去脉分析得相当清楚,重点放在关东军与军部和政府的互动过程上。如果说有一点遗憾的话,就是张学良在全书中的缺席。最后不由感慨,真是迟到50年的一本专著。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