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塑新人

出版日期:2015-3
ISBN:9789860445346
作者:余敏玲
页数:405页

内容概要

余敏玲,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紐約大學歷史系博士,政治大學俄文系副教授
專長領域:中俄關係、俄國文化史,目前進行之研究計畫: 莫斯科中山大學、向蘇聯學習。

书籍目录

導 論
一、文獻回顧與議題旨要
二、新人理念的起源與發展
三、宣傳運作與中蘇關係
四、章節安排
第一章 蘇聯新人保爾‧柯察金與典型中國化
一、保爾的誕生與傳入中國
二、保爾精神特質與在中國的宣傳
三、保爾典型中國化及其「正統」精神的捍衛
四、民間的解讀
五、小 結
第二章 民族/愛國主義為首─教科書中的國際觀
一、從改編、改寫到定於一尊
二、蘇聯與美國兩大陣營的對立
三、三個世界的逐漸形成
四、小 結
第三章 黨國至上─群眾歌曲中的愛國觀
一、蘇聯群眾歌曲的起源和傳入中國
二、高唱黨國大我
三、抒情歌曲表現愛國主義
四、中蘇群眾歌曲與民間反應
五、小 結
第四章 階級鬥爭為綱─電影中的敵我觀
一、輸入蘇聯電影中的敵人類型
二、美帝、國民黨特務與地主:1949-1954
三、大小「胡風集團」與右派分子:1955-1957
四、沒有改造好的地富反壞右與蛻化分子:1958-1965
五、小 結
第五章 集體為重─電影中的愛情觀
一、個人走向集體:五四到延安時期
二、先公後私:中共建國到反右運動
三、邁向大公無私:大躍進到文革
四、小 結
第六章 「勞動光榮」─勞動模範與勞動觀
一、蘇聯的斯塔漢諾夫運動與傳入中國
二、1950 年代勞動模範的評選和塑造
三、勞動模範的宣傳和勞模運動產生的問題
四、中蘇宣傳之差異與文革後的勞模討論
五、小 結
第七章 「男女都一樣」─女拖拉機手與性別觀
一、中共建國初期的女拖拉機手宣傳與典型
二、婦女勞動實踐與機耕化發展
三、女拖拉機手的工作與實際生活
四、小 結
結 論
一、中蘇新人的差異及斯大林模式的討論
二、宣傳新人的成效與民間的解讀
三、新人與黨的角色
參考書目
索 引

作者简介

本書從政治、外交、社會和文化的多重視角,闡析中共如何借鏡蘇聯經驗,運用小說、教科書、歌曲、電影等媒介及勞動模範和女拖拉機手典型,塑造「新人」;傳播「新人」必須具備的條件,包括站穩無產階級立場,實踐黨國至上、集體為重、勞動光榮和男女平等諸多觀 念。蘇聯經驗是毛澤東時代中共施政的重要參照座標;但隨著中蘇關係從蜜月到反目的翻轉,中共宣傳「新人」的重點也隨之產生變化。全書藉由比較與對照中蘇風俗習慣、國家發展,以及領袖觀念與價值偏好,分析蘇聯經驗在中國發生變化的背後成因,進而討論斯大林模式在中國的適用性。毛澤東不斷強化階級鬥爭的觀點和政策,是對斯大林模式的重大修正。此外,研究中共所宣傳的新人觀,也有助於了解紅衛兵在文革前十七年的養成教育,以及毛澤東政權的本質。毛時代中共對「新人」的宣傳,造成二元對立的價值觀,其影響至今猶見。


 形塑新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形塑」大陸政治——關於《形塑「新人」:中共宣傳與蘇聯經驗》等台灣「大陸研究」著作大陸研究一直都是台灣學界的一個重點,當然這些研究的出發點各有不同。但是,其中充斥著大量莫名其妙的政治「研究」——甚至可能連研究都談不上。走近普通書店「中國(兩岸)政治」書櫃,就會發現許多裝幀相似的一系列叢書,其中尤其是以明鏡出版為主(下文將這類出版物簡稱為「明鏡研究」)。書名大多都吸引眼球,甚至觸目驚心,尤其引發我們這些大陸人的注意和好奇。他們似乎比我們大陸人更了解大陸政治的內幕——這一點自不必說,因為他們會說「因為大陸封閉」,但我總感覺他們似乎比政治當事人還要清楚。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余敏玲副研究員今年推出了新作《形塑「新人」:中共宣傳與蘇聯經驗》,闡述中共如何借用蘇聯的經驗,通過小說、教科書、歌曲、電影等媒介,以及勞動模範的典型,塑造「新人」。同時也論述了中蘇決裂後,中共宣傳的變化。全書除導論、結論外,共分七章。具體目錄可參見豆瓣,在此不列。此書主要處理三大議題:(1)中共形塑的新人觀內容;(2)中共運用不同媒介來作宣傳;(3)蘇聯經驗在中國的適用性。我只挑出我感興趣的幾章,進行討論。我不懂當代史研究,下文只是憑藉個人直覺撰寫,談談自己的感想。第一章「蘇聯信人保爾柯察金與典型中國化」乃是以保爾柯察金為線索,對建國(當然這是我的話)初期新人標準進行分析。簡言之,保爾精神就是獻身革命、階級立場、勞動精神以及鋼鐵般的意志,其中最核心的乃是「集體」二字。最有意思的則是當中蘇交惡後,中國一方對保爾採取的作法:一是宣傳保爾精神的「正統性」——蘇聯已經脫離了正統,這就是將保爾和蘇聯分離開來;二是更加積極的尋找和樹立本土的典型新人。書中認為,雷鋒、欧阳海、王傑等人,就是在此時被提出和樹立的。我承認自己並沒有真的看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類革命小說似乎一旦遠離了它所出的背景時代,就會急速的隕落。第二章「民族/愛國主義為首——教科書中的國際觀」提到了一件有趣的事,即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由於時局變動的過於頻繁和激烈,教科書完全跟不上步伐,直接導致1965年初,教育部發文:「現行的初中世界歷史課本和高中世界現代史課本內容有誤,繼續講授將會產生不良影響。現決定在1964-1965學年度第二學期暫時停授初中三年級的世界歷史課和高中的世界現代史課。」教科書即便是放在當下也是最敏感的問題,台灣「太陽花」學運,以及現在韓國教科書之爭無不體現了這一點。而教科書中涉及當代的則更是要慎之又慎。第五章「集體為重——電影中的愛情觀」。在革命中,愛情其實也是為革命服務的。儘管在早期,毛澤東也反對包辦婚姻,堅信「戀愛是神聖的,是絕對不能代辦,不能脅迫,不能利誘的」。但據本書的研究來看,「無論是在觀念或實踐上,卻經常以集體、黨的名義,以階級的立場,取代了過去家長包辦愛情和婚姻的角色」(223)。其實普羅大眾也都或多或少的聽說過延安時代高層的男女關係。文中提及了蔡和森與向警予的事。向警予對彭述之產生好感,引起蔡和森不滿。蔡為了挽救婚姻,要求要求黨中央陳獨秀、瞿秋白等人出面解決。最初,陳獨秀要向自己抉擇,但向拒絕做決定,於是中央只好派向隨同蔡一起到莫斯科,擔任中共駐蘇聯代表。「這件事造成的後果是開啟了先例:黨可以藉著「公權力」強行介入黨員的婚姻和愛情問題,並且在後來扮演越來越積極的角色」(228)。不過,據說張國燾在《我的回憶》裡面敘述此事時稱,「她(向警予)表明她陷於痛苦的境地,因為她與和森共患難多年,彼此互相敬愛,現在仍然愛他,不願使和森受到創傷;但同時對彭述之也發生了不能抑制的感情,因為他的風趣確是動人的。她要求中央准她離滬,派她到莫斯科去進修。」則似乎是向警予主動要求去莫斯科。然而到了莫斯科,1926年兩人還是分手了。我想這件事恐怕沒有人能夠說得清楚,但中央介入了兩人間的關係,則無庸置疑。蔡、向二人相較我在電視劇《恰同學少年》中看到的形象反差實在太大。這一方面反映出我黨目前依舊採取各種媒體媒介進行宣傳,數量太多恕不舉例。另一方面又反映出,雖然有些電視劇加入了青春、愛情的題材,但似乎仍然沒有處理的很好——宣傳出來的「歷史」究竟與「歷史」相差多遠,我們需要多加考察。台灣盛行婦女史研究,對男女平權問題非常關注,本書自然而然也要涉及這方面,成果反映為第七章「『男女都一樣』——女拖拉機手與性別觀」。本章直指我黨雖然宣傳男女平等,但實際上根本做不到,或者說政策上根本不支持,因為婦女要服從黨的領導,而黨的意志實際上體現的是男性價值。本書的作者其實專長於中俄關係和俄國文化,書中援引了許多蘇聯時期的電影、書籍和現象,顯然體現了中國自然是以蘇為師。以蘇為師體現在方方面面,建築方面有洪長泰《地標:北京的政治空間》可以參考。有人評論說本書過於注重蘇聯,忽略了本土資源。但實際上,本書書名就告訴我們它研究的是蘇聯經驗。只不過,有些現象有可能來自本土經驗也說不定。總而言之,本書其實還是在試圖說明,相較於蘇聯,中共的做法遠遠超過蘇聯——比如蘇聯電影中還能看到普通愛情,而大陸電影則是毫無愛情可言;又比如蘇聯的新人都有政治的成熟成長過程,而中國的新人則取消了這個過程,「他們天生便具有政治意識、富有階級鬥爭觀念,沒有任何思想上的轉折」(73)。以上種種,「變成政治激進化走的比斯大林還遠,還極端」(350)。我想,除了應該繼續分析本土經驗資源來源之外,在這種高強度的宣傳和壓力之下,一旦通過「文革」或是改革開放,這些壓力釋放出來,這些精神突然消失,對於人們帶來的影響。書中已經提到,由於教科書中充斥著大量針對敵對陣營國家的辱罵,「學子長久浸潤在煽情式謾罵、政治意味濃厚的用語,並受到情感的激發,這些漸成制式的反應隨時可以上台表述,用來宣洩他們對『階級敵人』的仇恨。結果造成這些學子在文革期間運用這些詞彙和分析世界框架,來攻擊編寫且批准這些文本的老師、編輯」(122)。現在也有人極力反對保爾精神,他們都是「青春受騙的中年人」(81)。當然,我覺得這種進一步的看似是「社會研究」實際上是「政治研究」的「歷史研究」,實在是難做,做出來也很難是真的。我一直都感覺,研究當代史,寫當代史,其實就是在進行政治研究,總要受到當下政治的影響。其實本書中也提及了一件有趣的事:在蘇聯撤專家之前,中蘇之間的衝突基本上只有雙方高層知曉,一般民眾並不知情。因此,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系於1959年編寫的《地理》(第二冊)的試用教材時,其指導思想仍停留在「美化蘇聯,醜化美國」的原則,課文中還在強調:「社會主義陣營的團結像磐石一樣⋯⋯我們在國際上一個重大任務,就是不斷加強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大團結,維護和加強這種團結,特別是中蘇兩國大國的團結,是我們的基本方針和基本利益所在。」人教社於1960年9月出版該書之際,中蘇關係破裂已經公開化。對照引文於當時的情況,不免令人發笑,同時也對編者感到無限同情。實際上,面對許多台灣對大陸的「研究」,的確是不免令人發笑,同時也對作者感到無限同情。且不說有許多預言性的內容可以很快就進行驗證而推翻,政治研究的時效性的確非常的低。還有那些看似在各種分析,實際上卻滿嘴跑火車的論述,數量實在太多——「道聽途說」基礎上的「超強想像」可能是支撐這類書的關鍵所在。但這樣其實就產生了一個後果——長期接觸這類書籍的人,不免受到影響。而且我也實在不明白,為什麼許多大陸同胞非得要從香港、台灣等地購入此類書籍,冒著被查驗的風險。從此來看,其實諸多台灣關於大陸的研究——正式的研究也好,「明鏡研究」也好,都未免體現了一種「形塑」大陸政治的情況。我想,出現這種情況不僅僅是書籍。台灣的媒體將大陸樹立為一個「他者」,大陸是被想像的。在這情況下,所謂的「大陸」有可能只是為了與「台灣」相對應而存在的一種想像和建構。台灣可以通過對「他者」的描述,將自己的缺點轉移到他者處,並突出自己的優點,最終建立自身的文化優越性和心理優勢。從Facebook上部分媒體的發言,特別是綠營的「三立新聞」就可以見一斑。當然,我想任何政權都需要有他者,就像當年大陸搞「超英趕美」之類,只不過現在台灣的這個「形塑」大陸政治,甚至是「形塑」大陸的情況,因其部分人士謀求獨立,而日益突出(如果有空,我大概會寫寫台獨書籍的邏輯)。以上只是借題發揮了一下,個人感覺本書在呈現現象方面還是很好的。附帶一提,本書是作為慶祝近代史研究所成立六十週年的出版品。有趣的是,近史所就是在美國的資助下建立的,其初始原因無非就是因為台灣是最接近中國大陸的前線(見王晴佳《台灣史學五十年》)。而本書將中共作為研究對象,某種意義上很好的呼應了這個「週年慶」。

精彩短评 (总计20条)

  •     硕士生时就和余老师探讨过,现在终于成书了,一定要收一本!
  •     台湾学者对大陆史料的掌握和熟悉比大陆学者都娴熟。
  •     内容过于庞杂,结构过于松散。太强调苏联经验,而对“新人”的本土资源分析不足。
  •     作为历史学者研究宣传,突出之处在史料的搜集和解读(有人批评作者做得还不够,未考虑这些资料的难度)。而从传播学的角度审视,作者确实不太善于处理这方面的问题。
  •     文化发展与政治塑造紧密,但是作者的介绍有深度但不够全面。修电脑第三本。
  •     作者熟谙俄国史,第一章最精彩。
  •     史观并不新,也就是说,读完这本书并没有对我过去的历史观念造成多大的冲击,这是最为遗憾的地方,虽然我也承认作者对材料的网罗可谓广博。集体主义是一种渗透到生活方方面面的意识形态,其威力之大,不可小觑。但这种威力终究难以长久,作者所注意到的女拖拉机手,最终沦为政治宣传的工具,而不能广泛扎实地应用于农村生活就是个典型的例子。申纪兰当年竟是以呼吁同工同酬而知名的,到今天真是沧海桑田啊。
  •     余小姐俄文史料用得很熟,却忽视了本土经验的重要性,难为台湾学者啦,毕竟没那种生活经历。
  •     这本书看到笑喷 阅读起来非常轻松的一本书 视角非常犀利 本书最NB的地方在于作者大量的资料收集和阅读 我真是佩服余老师广泛收集资料 善于从公开出版物挖掘信息的功底 不知道强到哪里去了 另外一登峰造极的估计算是高华了
  •     好题目,然而做的太零碎、反复、冗杂。线索不够清晰,章节联系极弱,中苏对比意犹未尽。对公开材料进行隐性分析是一亮点,没有发现意识形态偏见。
  •     史料相当丰富,对于历史的描述较为翔实且不乏趣味性~但整体结构略显杂乱,稍有遗憾……
  •     规范研究,很好看
  •     各种文艺作品的宣传手册大汇总。资料丰富,理论建构缺乏,台湾人做中共,无论怎样都是值得赞赏的!
  •     可以借鉴,思路还是比较开阔。
  •     这本书只给3星。第一,在书中的不少地方流露出了国民党人士的一些意识形态上的偏见,结合其在某些地方的过度阐释,我认为这本书有混同政治和学术之嫌,这是大忌。2,例证不够充分,比如第一章仅拿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来做结论,最后一章仅拿女拖拉机手来论证中国整体两性关系,我觉得不够有说服力。整体的阐述也没什么亮点,颇为平平,有的时候结论也模棱两可,这是学术上没有创见的表现。不过总体上也中规中矩
  •     去年听过讲座,很感兴趣。中苏经验对比是这本书的亮点。形塑的过程虽然不是作者的讨论范围 但没有看到还是有些失望。个人觉得形塑的过程,杨奎松老师那本边缘人记事有一点点这种味道。
  •     台湾的大陆史研究、文学研究水平真的是每况愈下。
  •     隔岸观火自认解惑,徒据其表不明就里。专注中苏比较影响材料选取,隔断本土传统忽略整风土改。宣称眼光向下新史观,实留自上而下旧框架。理论单薄,询唤概念孤悬无着;维度拓展,性别爱情浅层铺叙。横面史料广收博取有梳理填补之功,深度个案踪迹不见无形塑过程分析。可佩,颇憾
  •     以阿尔都塞的询唤机制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为切入点,追溯新人理念与宋明理学、梁任公新民说、苏俄新人的关系,并伴随中苏关系由蜜月期到最终破裂的历史进程。新人之典型由宣传机器形塑,出入于纪实与虚构、个人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之间;中共在将柯察金精神中国化时,侧重其服从组织的奉献精神;教科书逐渐培育的第一/三世界的国际观、谩骂性的修辞,或成为文革反帝思潮、肢体/语言暴力滥用的滥觞;群众歌曲的抒情更多偏重大我,压抑私人情欲;电影中鲜明的敌我对立培育了一辈人僵化的人际观念,而随着政治路线激进化又逐渐剔除爱情主题,与苏联文艺政策的灵活形成对比;树立劳模本意是使之成为骨干、带头人和上传下达的桥梁,却不期沦为政治宣传的工具,也不强调工农的文化水准;女拖拉机手的出现是社会主义式的男女平等的产物,却非从妇女的意愿出发。
  •     对中国的分析材料丰富(但亦不够全),观点未必新颖。有价值的是作者用了苏联的材料(可能懂俄语),对比了中苏在塑造新人上的差异。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