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不在的人格

出版日期:2015-11-1
ISBN:9787807681187
作者:【法】弗朗索瓦•勒洛尔,【法】克里斯托夫•安德烈
页数:390页

内容概要


弗朗索瓦•勒洛尔 François Lelord
一位在法国和美国皆屡获成功的精神病医生。创作的多本心理自助类畅销书被翻译成多种文字。著有《艾克托寻找幸福之旅》等。

克里斯托夫•安德烈 Christophe André
法国著名心理学家、精神科医师及畅销书作家。出生于法国南部蒙彼利埃,目前在巴黎圣安娜精神院工作。著有《冥想》《幸福的艺术》《静能量》等。

书籍目录

目录:
第一章 焦虑型人格
第二章 妄想型人格
第三章 表演型人格
第四章 强迫型人格
第五章 自恋型人格
第六章 类精神分裂型人格
第七章 A型人格
第八章 抑郁型人格
第九章 依赖型人格
第十章 被动攻击型人格
第十一章 逃避型人格
第十二章 其他类型人格?
第十三章 人格障碍的形成原因
结论 人格障碍与改变

作者简介

焦虑型人格者总似热锅上的蚂蚁担忧着大大小小的问题;妄想狂会把最简单的评论当作是挑衅;强迫症患者会无限痴迷细节,结果却忘了最重要的关键;自恋狂沉迷自我,对他人的意见充耳不闻;抑郁症的惰性和负能量让你忍无可忍;A型人格会觉得任何事都进展得不够快……这些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的人格障碍,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诸多困扰。
《无处不在的人格》中,弗朗索瓦•勒洛尔和克里斯托夫•安德烈这两位精神病医生兼大众心理畅销书作者,从专业的角度以亲自诊疗过的病例生动真实地介绍了12余种人格障碍,并结合人格障碍者在现实生活中的特定身份,给出阅读者理解、接受和应对人格障碍的有效方法。
【编辑推荐】:
“知心書”是三联生活书店耗时两年推出的一套集心理学最新理论、心理咨询专业知
识、自我治疗方法于一体的通识课级别的心理自助类书。《无处不在的人格》在法国亚马逊同类书稳居前列,深受法国读者喜爱,这本书版权已售韩国、日本、德国、俄罗斯、巴西、西班牙等十个国家,在全球有非常广泛的读者基础。

焦虑者常备受忧心问题的困扰;

表演型人格者总是从理想化的这头跳到失望的那头;

依赖型人格者习惯亦步亦趋跟随在保护者的身后;

强迫症患者总是与细枝末节纠缠不休;

世界在A型人格者眼里就一个字——“慢”;
通常来说,人格障碍者不是因为高兴,而是因为“害怕”才会表现出那些行为:他们害怕被抛弃,害怕不被理解,害怕受到侵犯,害怕让自己或所爱之人陷入险境……
天助自助者,天酬慈悲心。正在或曾经饱尝心理困境之苦的人,愿你能静心阅读这“心的处方”。


 无处不在的人格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5条)

  •     人格障碍者的行为植根于个人的经历 (有时跟天生气质也有关系) ,所以想要百分之百地“纠正”,只会是徒劳之举。 其实,我们每天都在与各种人格障碍做斗争,与内在的自己,与外界的环境。遇到忧心的问题就会焦虑,只能依靠无限幻想的表演人格、跟随保护者的依懒型、追求完美的强迫型,时刻游离真实或假设的抑郁型、无法直面问题的逃避型……我们的态度和我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世界观。牵扯到自身——“我能力不行,而且脆弱不堪” 或 “我是个出类拔萃的人” ) 牵扯到其他人 —— “别人都比我强,比我能干” ,或“不能相信任何人” 牵扯到整体的世界 —— “平平无奇的状况背后可能潜伏着危险” 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基于真实极具代表性的例子,给出简明专业定义,以各种人格障碍者的第一身份和视角,阐述看待问题的方式,通常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故事就立体展现在眼前了。还有援引的许多电影、小说、文学经典、广告等等有趣的片段,也使阅读体验特别轻松。我们是与多重人格共处的战士~这是一条布满荆棘的路,也是一次涣汰自我的宝贵机会。
  •     本书通过大量实例,比较具体地描述了一些常见的人格障碍。通过实例和对比分析,读者很容易把握各种人格障碍的突出表现。同时作者有针对性地给出了帮助人格障碍者恢复的建议以及与人格障碍者打交道的建议,使读者能够高效地将一些实际方法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例如,当面对被动攻击型人格的时候,应该:友好地对待他们;只要有可能,就去询问被动攻击型人格者的意见;帮助他们直抒胸臆;提醒他们遵守游戏规则。同时,不应该:假装没有注意到被动攻击型人格者的反抗行为;以家长的方式批评他们;与他们陷入相互报复的游戏。这种应对建议,不但让读者对生活中的一些人格障碍者有所识别,更重要的,它让我们学会了理性的处理方式,这是人际交往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当然,偶尔表现出的某种人格障碍的特质与真正意义上的人格障碍者是有区别的。至于人格障碍者究竟为何会有那种表现,作者认为,“通常来说,人格障碍者不是因为高兴,而是因为害怕才会做出那样的行为。他们因为害怕而做出反应(害怕被抛弃,害怕不被理解,害怕受到侵犯,害怕让自己或所爱之人陷入险境••••••)。”这种根本的心理机制,很好地解释了人格障碍者在行为中的过与不及。恐惧让他们形成了错误的信念,左右了他们的认知,事务折射到他们心里,就像是反映在一面扭曲的镜子上。困难的是,“大部分人格障碍者都抱有自我协调态度,从而形成了改变的阻力。”所谓的“自我协调”,就是“对自己的症状有较大的容忍”,并“将自己的性格障碍特征视作自己人格不可分割的部分,认为这些特征大抵与自己的个人价值和世界观相符。”这使得人格障碍者很难直面自己的问题并接受合理的治疗,从而得到改变。与“自我协调”相反,人格障碍者还有一种面对其症状的方式,叫做“自我排斥”——“个体会感觉这种性格以一种侵入的方式造成了自己的问题,于是会以一种与个人价值或理想的自我形象不相符合的方式做出反应。他对自己不适合的行为有所意识,并希望加以改变。”这种感知方式和应对态度,与他们的症状本身密不可分,也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作者在书中对比了两种心理治疗法:精神动力疗法和行为与认知疗法。前者关注个人经历,重视过去的遭遇的问题,致力于改变患者隐藏性的精神结构,在此基础上来改变行为和症状。后者更关注此时此地,治疗师会参与互动,并注重让患者获得应对实际困难的能力,主要是通过症状和行为的改变,来改变患者的深层精神结构。“认知疗法在本质上是一种务实的经验论疗法。“它根植于一种苏格拉底式的关系:没有绝对的‘好建议‘(不需要把自己塑造成精神领袖或良知导师),而是通过一系列提议、疑问和让病人意识到自己运转不良的心理机制。“在此疗法中,”治疗师从不会反驳或向患者建议某种思维方式,而是像苏格拉底那样,透过一系列问题去帮助患者自行审视这些信念。“这种方法首先能够避免个人障碍者的反抗心理,其次,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个体差异,同时,也能够更轻松地触及人格障碍者的深层精神层面。当然,这种疗法对于治疗师的要求是极高的,如何提出合适的疑问,如何给出行为上合理的建议,如何进一步帮助个人障碍者进行深入思考,如何把握他们在治疗过程中细致的内心变化,如何考量治疗中行为以及其他方面的建议对治疗者的影响,都是治疗师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书提出的那些应对人格障碍者的方式,是很有建设性的,但是需要读者的反复阅读和实践,以更好的应对实际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同时,对自己出现的某种人格障碍的特质,也有所认知和纠正。这是本书对于普通读者的意义。
  •     在《无处不在的人格》中,作者弗朗索瓦•勒洛尔和克里斯托夫•安德烈列出了常见的12+种人格障碍,其中包括了我们较为熟悉的焦虑型人格、妄想型人格、表演型人格、强迫型人格、抑郁型人格等人格类型。整本书逻辑清晰,非常有条理性,采用的结构模式为:案例+案例分析+(对应的)人格障碍分析+延伸案例+治疗方案(药物)+电影文学作品中此类人格代表人物+如何应对此类人格(具体措施)+测试表。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身边的朋友们抱怨说自己有强迫症,连自己也在左一句又一句的“我可能有强迫症”的怀疑声中产生了怀疑。好在这本客观专业的心理学自助书可以让我们认清事实的真相,明白自己到底是不是强迫症。我的答案是,自己不是,且身边多数朋友也并不属于强迫症,但部分朋友真有强迫型人格。在此,就以强迫型人格为例,具体进行分析。首先,我们有必须搞明白强迫症和强迫型人格是否是一回事儿?虽然它们之间的关系远没有精神分析理论做出的假设那样清晰,但我们可以确定强迫症是一种真正的疾病,又称TOC(Trouble Obsessif Compulsif)。在不同的流行病研究结果显示里可以看到,强迫症患者中,有50%到80%都不具有强迫型人格,而很多强迫型人格者从未罹患过强迫症。而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强迫症,这里可以提供一个简单的方法,那就是如果每天花在强迫性行为和仪式性的无用行为上的时间超过一小时,就可诊断为强迫症(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的分类方法)。当然,并不是患有强迫型人格就完蛋了的感觉,在某些工作上,选择恰当的强迫型人格,还为保证成品质量提供了制胜的法宝啊。在这里,我们就具体来讨论一下强迫型人格。强迫型人格究竟具体有哪些症状呢?通常情况下,它伴随了五种显著的特征:1.完美主义:对细节、程序、井然有序和合理安排过分关注,往往损及最终结果;2.固执:顽固、执拗地坚持应该按照自己的看法和规则做事;3.人际关系冷漠:难以表达热烈的情感,往往表现得很正式、冷漠和令人尴尬;4.疑虑重重:因为害怕犯错而难以作出决定,过分犹豫,喜好辩论;5.严守道德规范:高度的责任心和一丝不苟。那你看出来自己是不是强迫型人格呢?如果通过以上的五条内容,还是没有确定也不要紧,可以通过强迫型人格测试表,更为准确的测试。(P115里有测试表)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无论我们愿不愿意,主不主动,都不可能完全屏蔽某一类人,不与之交往。那么在面对强迫型人格的朋友时,我们该如何应对呢?可以从应该做的和不该做的两方面入手。应该做的:表达您对强迫型人格者秩序感和严谨态度的欣赏;尊重强迫型人格者对一切作出准备和筹划的需要;如果强迫型人格者的行为太过分,对他作出清晰明确、有理有据的批评;表现出您的忠实可靠和未雨绸缪(这一条主要是让他放松下来,并更愿意接受您观点的最有效办法);让强迫型人格者体验放松的乐趣;给强迫型人格者指派他力所能及、能够把他的“缺点”变为优点的工作 。不该做的:不要嘲讽强迫型人格者的吹毛求疵;不要被强迫型人格者牵着鼻子走;不要表达过多的情感,或者频繁地致谢和送礼,这会让强迫型人格者感到尴尬。还有,如果强迫型人格者是您的上司,不要在您的报告中出现拼写错误;如果强迫型人格者是您的伴侣,让他(她)负责家务,回家后别忘了把您的鞋子放好;如果强迫型人格者是您的同事或合作伙伴,让他(她)负责监控和最后的检验。把应该做的和不应该做的把握好,其实强迫型人格者也是可以很好相处的。PS:书评均为原创,未经本人授权,禁止转载!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翻完,浅显易懂,很入门级的读物。
  •     书中的如下段落,给《心灵捕手》作出了心理学上的解释:“通常来说,人格障碍者不是因为高兴,而是因为害怕才会做出那样的行为。他们因为害怕而做出反应。对这一首要原因不予重视,不愿看到滋扰行为背后的脆弱,就等于为冲突和误解打开了通途。”
  •     不是很实用的实用型书籍。我清楚知道自己是抑郁型人格并且有严重的社交障碍,然并卵。
  •     反省
  •     入门级“认识自己”类书籍。 没看很多心理学书籍的可以试试了解自己和身边的人。这一套书的特点都是这样,一本讲“自我”,一本“情感”,一本“人格”,还有一本没看了。 朋友说,你强迫型人格? 还用翻书看?…这简直就是送分题。
  •     题目是一句正确的废话。内容是标签式的讲述。适合科普,可促进一定程度的人际交流,但对咨询师的帮助不大。标签式讲述的一大缺点就是,让读者误以为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可以归为到某一类别中的,然后可以使用某种沟通技巧去应对他们,却忽视了所谓的标签,不过是相互牵连、共存于每一个人身上的特质。每一个个体,有不同的特质组合,特质组合的程度和关系,造就了不同的人。本书的优点在于,提倡理解共情和接纳,并且灵活地去与不同类型人格的个体交流,其关键就在于,不要落入人际交往的圈套,不要将有限带进无限。
  •     平易近人的人格简介
  •     很实际
  •     只是对一些典型人格有了大致的了解
  •     说真的我有点后悔买了这本书,我也不知道当时是什么情况促使我买了这本书,估计是想对自己的性格通过别人的案列来做个分析,不过看完了我也没有认清自己~
  •     再也不读书了。
  •     写的通俗易懂,又不失专业性,学到了不少东西
  •     对人格障碍作了简单的介绍,并不太深入…不过读一读还是有收获的
  •     作者应该专门写一篇教那些过于热情过于多话过于爱管闲事的人如何好好地生活&心理学是科学吗?
  •     最好不要随便代入。 比较好的地方是写出了如何与人格障碍者相处的方法,比较实用。 如果你觉得和身边一些不得不相处的人之间,存在反复出现的问题,可以参考看看。
  •     让我知道原来一直跟我说有抑郁症的男友其实是类人格分裂而真正的抑郁症患者是我自己,可以,很好。
  •     冲其中一位作者来的,因为看过《自尊的力量》感觉很不错。这本书里讲了不同的人格障碍,和我以往看的书侧重点不太一样,能从不同的角度学些东西,挺不错的。
  •     很好的工具书,细致地描述了各种各样的人格障碍以及应对策略。我在自己的个人经历中,真切地与某几种人格障碍的人分别有过接触(焦虑型、强迫型、自恋型、表演型人格)。看书的时候,我也能在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是一本好书,个人的经历越丰富,就越能在书中找到共鸣。
  •     可以帮助自我反思,书中例子很好不会太过理论都起来枯燥,电影例子不适用于中国文化
  •     非常好的一本书,可以更好的理解身边的人和事!
  •     推荐。难得有本书不是教材、平易近人、案例颇多又能明显区别于伪心理学。主要的几种心理障碍剖析,以一个案例做引,说明如何为这种人格定位,从当事人的立场解读这种心理障碍,剖析障碍的来源,说明其在进化史上的意义,列举电影文学作品中这一人格的典型形象,建议和此类人格相处的yes和no,再加上一个小的自评表供读者对号入座。看过之后几个心得:1.共情可贵;2.人格障碍的最大受害者是其人本身;3.尊重、共情、坦诚相见是和任何人相处的密集,我猜情商高点就在这里。蛮喜欢最后两章的总结,各类人格障碍形成的原因和全书结论,即使没有专业观点,也是形成新世界观的凭借。
  •     一般般的心理书籍。
  •     为我增添对付自己的策略
  •     工具书!鉴定完毕!我要走哪带哪!
  •     比较烧脑的一本书,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查阅一下
  •     实用性实用性实用性
  •     7.7
  •     终于觉得自己不再是一朵孤独的奇葩了。
  •     全方面探索人的性格,达到自身了解和处理不同性格的人际关系。
  •     精简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
  •     案例多,流畅易懂;不过较为浅显,嚼劲不够。
  •     有点浅
  •     270「比较水~拿电影人物举例我喜欢」
  •     图书馆,之前在图书馆预定的,终于借到了。A型人格、抑郁性人格、被动攻击型人格、逃避型人格综合体。哎。人真是好复杂的东西呢。看的时候就在自我代入。
  •     所以可以理解一些奇葩了!
  •     关于人格的通俗读物
  •     粗略版《变态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人格篇+相应案例。缺点是结构太标签化,人格障碍的定义是很严格的,这样行文很容易让读者错误地为自己贴上某类人格障碍的标签。可取之处是科普了各种人格障碍的内在逻辑,帮助自省,并强调了同理心的重要性。
  •     这本书评分竟然比善恶之源高,苍天啊!!讲得过于浅薄了,有些一带而过。
  •     生存,就是在保持本性的前提下为了适应而做出改变。
  •     对比下,自己没有人格障碍。每个人格障碍中或多或少还是有点影子。
  •     肯定是要先翻到ASPD的部分的 lol 可惜这作者好像还没我精通aspd 其次感兴趣的是类精神分裂 描述明明是内倾混high functioning sociopath啊 无条件反感的是A型 像个喜欢挥霍情绪的傻子
  •     发现自己是典型的逃避-(依赖)型人格,然而并不知道怎么办...... (ps 似乎兼有类精神分裂的特点)
  •     心理
  •     易读,不枯燥。了解自己或他人。
  •     4.5
  •     很实用的书,可以根据指导来和傻逼们相处……但是看起来就很累……
  •     克里斯托弗安德烈, 大名鼎鼎。 这本书浅显易懂,一个很有意思的一点是,这里面的人格障碍的特别,我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点沾到边,所以这么书也证明了我是一个不一样的人!
  •     在书店囫囵大致看了。着重看了我自己的部分。
  •     吸引我的是这书的封面。里面内容,在浏览了这么多心理学书后,看不看也罢。
  •     一直喜欢剖析自己的内心,喜欢一点一点了解自己然后完善自己。打算看完《恰如其分的自尊》这本后购买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