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清华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5
ISBN:9787302319412
作者:赵曙光,陈之琰,岳廷,张晔
页数:329页

章节摘录

“清华军乐队和大礼堂,的确是我一生中最爱的地方。”1932级土木系校友方左英谈起自己与大礼堂的艺术情结,陷入回忆之中:“大礼堂二楼后面东西两侧的小厅,是我练习单簧管的地方,二楼前面向前大厅,是我们军乐队演出前排练的地方,也是我们晚上自修后欣赏古典音乐唱片的地方。”    像方左英一样,很多老校友都在清华园中,留下过和大礼堂相关的青春故事。他们从踏进清华的那一天起,就被艺术召唤而去,成为一生难忘的回忆。    1933级经济系校友龚家麟,当年同时被清华、北大录取。正在犹豫不决之际,一位叫朱宝镇的师兄提醒道:“你不是喜欢听音乐吗?我是清华乐队中唯一能吹双簧管的队员,现在毕业了即将离校,你来补我的缺吧!”仅凭这几句话,就敲定了学校取舍的问题。    一入学校,龚家麟便应试考入了军乐队做了新队员。他常常在大礼堂练习室内每天花费一两个小时练习曲目,加入乐队练习了两个月后,校庆纪念日到了。在军乐队的音乐演奏会中,开场节目《威廉退尔序曲》的第三段全部是双簧管和长笛的合奏。作为乐队中唯一会吹双簧管的龚家麟,虽然没有任何演奏的经验,却只有硬着头皮上场了。    “当天的演奏,我大概是因为太紧张的关系,不免把旋律奏得太快了些,指挥古普克先生也只好跟着将这一段音乐的节奏加快了一些。好在我的搭档是乐队中的台柱张肖虎,经验老到,在这种情况下,他将上下翻腾迅速美妙的伴奏从容配合来遮掩住了我的失误。”龚家麟说。第一次演奏的经历,可谓有惊无险。    当时的长笛名手张肖虎,后来成为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是我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和指挥家,为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而从清华校园走出的艺坛精英,还有黄自、应尚能、洪深、英若诚,包括因话剧《雷雨》而名声大振的曹禺和当今流行乐坛的歌手“水木年华”组合。清华数载,他们汲取了艺术的滋养,从而开启了长达几十年的艺术人生。    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为艺术家。对于更多的清华学子来说,大礼堂、清华园,更多的是一个陶冶艺术情怀的舞台。“器识其先,文艺其从”,百年。清华史中培养出的优秀人才,不乏众多艺术修养深厚的科学家,乃至具有艺术特长的领导干部。    2001年4月29日,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和陈清泰、胡昭广等50年代的舞蹈队队友一起,在清华90周年校庆的演出中,表演了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内最流行的、热情奔放的鄂尔多斯舞。清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胡显章在一篇文章中回忆道:“王校长扭腰、摆手、甩膀,一个个动作都有模有样。”台下的同学掌声一浪高过一浪,对这位身为核物理专家、中科院院士的老校长的艺术风采倍感惊喜。    对校:秉承艺术传统的圣地    纵观中国百年历史,清华在中国现代话剧发展和现当代音乐史上都有重·要的地位。究其根源,很重要的因素是,清华园中始终具有浓郁的艺术氛围和浑厚的中西文化积淀。    清华的艺术传统可以追溯到建校初期。在周诒春校长时期,时任副校长的赵国材就自己编写剧本,交由学生排演。曹云祥校长时期,学校特设“课外作业指导部”,其中就包含对学生课余文化艺术活动的指导。到了20世纪30年代,梅贻琦校长在全校推广“通才教育”,艺术教育更是得到了迅速发展。学校设立了音乐教育机构——中乐部、西乐部和音乐室。新中国成立后,蒋南翔校长提出并建立三支代表队伍,其中之一就是文艺代表队。改革开放后,清华的艺术教育更是向着系统化发展。将音乐室发展为艺术教育中心,开设多种选修课。    在清华园中,活跃的学生艺术团几乎“与校同寿”。1912年,成立唱歌团(合唱团前身),而后又不断壮大出各支队伍。1958年,各类文艺社团组织起来成立了“清华大学民兵师文工团”,开始建立党团支部,1962年改名“学生文艺社团”,1993年正式改名为“学生艺术团”。    在1979级校友于干的回忆里,排练音乐舞蹈剧《冬天,火的回忆》是非常辛苦而难忘的。整个活动五六百人参与,涵盖各种艺术形式。为了保证这次宏大的舞蹈剧的演出效果,学校对大礼堂进行了改造,把礼堂前十二排座位全部拆掉,派施工队用了几百方的木材把舞台整个接出来形成一个大的舞台。    在今天的清华园,艺术更是走进了同学们的生活。一年一度的院系学生节,提供了一个“欢腾”的学生舞台,也给了大家展示特长、表现自我的机会。新生歌咏比赛、校园歌手大赛、“一二·九”大合唱,无不展现了朝气蓬勃的校园环境和人文气氛。    担任过土木系系主任的1957级校友刘西拉记得在1996年的“一二·九”合唱比赛中,土木系学生唱的《抗日救亡进行曲》的情景,真的像是把大家带回到了30年代的清华园。大礼堂里,300人的震天怒吼从穹顶一直到每个听众的耳畔,反复回环激荡:“工农兵学商,一起来救亡!”人们看到的已不是一个合唱队,而是台上台下全体演员、听众奔赴抗日前线的浩浩荡荡的队伍!这真是清华的学生,这真是清华的风貌,这真是清华的精神!    为国:把握时代律动的热土    清华艺术精神的可贵之处,更在于它并没有单纯的为艺术而艺术,而是始终将艺术的发展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早年清华,正逢军阀混战的年代,学生们自己写出剧本,反映民众疾苦,揭露军阀暴行。1916年的话剧《贫民惨剧》,让很多观众泪流满面。全面抗战后,学校成立了“海燕歌咏团”,演唱、教唱抗战歌曲《救亡进行曲》、《打回老家去》等。在西南联大,同学们组织了歌咏团、剧艺社,组织大家展开斗争。1949年,军乐队还参与到迎接解放军入城的队伍中去,并在具有历史意义的开国大典上进行表演,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    1964年,周恩来总理亲自组织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清华大学有100人参与了排练和演出,并有幸聆听了周总理亲自宣布中国第一颗卫星上天的喜讯。    在这100人之中,就有清华校友、时任清华舞蹈队团支部书记的胡锦涛。在参加完《东方红》的排练和国庆游行后,他写成了一篇题为《上了生动的一课毛泽东思想的颂歌——工人农民战士学生座谈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文章,发表在1964年10月6日的《人民日报》上。    200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上演。清华大学合唱队、舞蹈队109名师生参加到排演之中。舞蹈队更是参演队伍中唯一一支非专业团队。    舞蹈队的节目《打工谣》,是一个完全由清华学生创、编、演的作品,甚至连道具都是大家自己制作的。蒙民伟楼满地的泡沫板、散落的刀具和胶带最终化作了楼房、电梯、大桥,甚至水立方、人民大会堂、鸟巢。台下观众的阵阵欢呼是对他们最好的肯定。    合唱队热能系2007级的尹炯宇演出结束后说:“我们这一代没有体会过那个年代的峥嵘岁月。但是这两个半小时的演出中,我们共鉴了苦难的过去和艰辛的攀援,并亲眼见证了今日的辉煌。”    清华的老建筑凝固了一段段时光,也见证了历久弥新的清华艺术精神。古老而年轻的清华园,她的艺术之花定将姹紫嫣红,常开常盛!P15-17

前言

2002年11月8日,《清新时报》在中国记者节当天创刊,至今已有十年历史。从稚嫩、青涩的4版月报,到文风清新、手法娴熟的8版周报,《清新时报》在清华师生的关注中,在一代代“清新报人”的努力中,立足校园,关注社会,成长为名副其实的“校园观察家”。    目前,《清新时报》固定发行纸质报纸6000份,通过人人网、新浪微博、博客以及“清新传媒”智能手机APP阅读《清新时报》即时信息的网络读者已逾5万人。《清新时报》上的学生作品曾多次通过《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转载,并得到人民日报社、新华社等业界同行的认可和赞誉。《清新时报》已经成为清华大学校内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广、最受清华学生喜爱的校园报纸,亦以其优秀的深度报道、人物特稿、视觉策划等成为全国校园媒体中重要的组成力量。    《清新时报》的创刊源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第一届本科生的“灵机一动”,而这份校园报纸的成长与发展的轨迹都深深地镌刻着学生自主办报的鲜明烙印。以百年清华为成长热土,以自由宽容的学院氛围为基础,从白手起家的临时办公室3098,到设备齐全的清新时报社编辑部109,一代又一代的清新学子写下了《校园黑车调查》、《清华文科建设的岔路口》、《清华网费改革系列报道》等经典报道。以学生自身的力量建设清华大学,塑造理性的公共话语空间,也正是自我学习的能量使清新时报社成为业务与经营并重的“校园真媒体”。    作为新时代的校园媒体,《清新时报》坚持技术与业务创新。从水木BBS上的《清新时报》到人人网、微博、博客的公共主页,再到智能手机APP的开发,《清新时报》一直在思考如何在变化的传播方式与不变社会观察之间寻求自我发展。从带有主观色彩的散文式表达,到稿件更具新闻专业主义的文风、体裁和技巧。在不断变幻的媒介环境中,“清新报人”相信唯有业务创新和坚持理想是不变的新闻态度。    《清新时报》不仅是一份坚持创新的学生报纸,更是有助于学生深化专业认同,加强新闻专业主义教育的第二课堂。在“报纸实务”和“清新时报工作坊”两门课程的支持之下,《清新时报》的业务实践结合课堂的深度研讨,使学生们在走进社会之前,就能坚持以一个负责任的态度从事新闻事业。从清新时报社走出了一批批优秀的新闻传播人才,历届骨干中的大部分都进入国内外顶级主流媒体工作。“清新报人”在这里不仅仅积淀了扎实的新闻业务,更坚定了建设性、负责任的新闻理想。    从默默无闻的校园小报,到引导校园舆论、塑造理性空间的校园媒体,《清新时报》走过十年。这份报纸,以及报纸背后的这群新闻学子们,一直努力用客观、冷静的学生视角,观察、记录这所大学、这个国家的微观现象。《微观清华》集十年清新稿件精华,是《清新时报》自身发展的见证,亦是对清华大学和中国社会十年发展的忠实记录。    希望本书能给读者带来一股清新之风,从阅读中了解新闻学子十年的观察思考。本书编辑若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编者    2013年4月

媒体关注与评论

《清新时报》以理想引领青年,以信念鼓舞青年,以价值凝聚青年,在实践中不断贯彻新闻教育的育人方针,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优秀案例,值得新闻教育者借鉴。    ——吴恒权    原《人民日报》总编辑    一花一世界,见微可知著。让我们细细翻检这本《微观清华》,从一本书看一份报,从一个片段读一段历程。以此,共同期待清华人、期待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明天。    ——陈吉宁    清华大学校长    《清新时报》,报如其名。既能从中了解清华园的新闻,又可以望到象牙塔外的世界,兼顾得当,无骄娇二气。文风清新、感人,手法专业甚至娴熟,令人刮目。    ——黄燕    新华社中国特稿社副社长    《清新时报》是我见过的最专业的校园媒体之一,是中国高校传媒重要的组成力量。    ——何磊    《中国青年报》经济部副主任、网络中心副主任、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副秘书长    有过不少清华《清新时报》的同学来我们部门实习,我感觉他们的能力都很强,我也看过《清新时报》,这是一个很好的校内实践平台。    ——吴湘韩    《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版主编    《清新时报》的同学在我们杂志里都是骨干,他们能力强,有理想,想必以后都能成为新闻行业的精英。    ——杨得志    《中国校园导刊》总编辑

后记

“报龄虽短源流长,一纸风行播墨香。水木清华多俊秀,相期高手出觯堂。”在《清新时报》创刊一周年之时,老院长范敬宜先生曾欣然题诗,祝贺这份学生报纸周岁的生日。时光匆匆,转眼《清新时报》已从一家初生的校园小报,成长为清华园乃至全国校园媒体中的翘楚。她所发表的报道有着数以万计的读者,而每一次的发声都可能引起对高校发展的探讨。从这里,还走出了一大批采、写、编、评、排基础扎实的清新传媒人,在各个岗位上继续着新闻理想。    本书选编了《清新时报》十年来具有时代特色和发展意义的报道,一些文章可能不是《清新时报》历史上最好的作品,但这些文字都充分反映了这十年清华学子对校园的观察和对社会的思考。这本书是《清新时报》作为校园观察家的十年记录,亦是对清华园十年历史的珍藏。    本书从2012年6月开始筹备,历经半年时间。期间得到了很多老师和同学的关怀与帮助。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柳斌杰亲自题写了书名“微观清华”。时任《人民日报》总编辑吴恒权、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和原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胡显章,分别为本书写了序言,其中的真挚情感与殷切期盼感人至深。文中的部分记者手记来自已分布在世界各地的院友,他们放下各自的忙碌,为了这本小书拾起了“清新记忆”。目前在清新时报社的同学们都参与到本书的编辑和出版的工作中,为了增加书籍的历时感,还特意选取各年优秀的硬新闻作品在书籍的每一部分后作为记录时代的“旧闻录”。此外,本书还得到清华大学原创出版计划和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支持,使我们的一点心愿得以最终付梓出版。    最后,感谢十年来在清新时报社学习工作过的“清新报人”,是你们的努力才有了这本书的诞生。感谢赵佩雯和岳廷为本书封面设计付出的汗水与智慧。感谢清华大学学生处各位老师为本书出版提供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更要感谢一直关注《清新时报》读者们,你们的呵护、热情成为十年清新前行的最大动力。希望每一位拿到这本书的人都能从这些文字里体味出自己的感受,并开始喜欢上这份——《清新时报》。    编者    2013年4月

内容概要

赵曙光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清新时报社出版人。1979年2月出生于安徽宿州,先后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新闻系)、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曾获“新华日报社年度好新闻一等奖(1999年度)”、“全国新闻专业期刊优秀论文、优秀栏目大赛铜奖”。
著有《媒介经济学》(合著)、《媒介资本市场》(合著)、《媒介经济学:案例分析》(专著)、《媒介资本市场:案例分析》(合著)、《网络媒体经营战略》(合著)。
陈之琰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8级本科生,时任清新时报社助理出版人。
岳廷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9级本科生,时任清新时报社副总编。
张晔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9级本科生,时任清新时报社总编辑。

书籍目录

写在前面
序一 吴恒权
序二 陈吉宁
序三 胡显章
《清新时报》发刊词
【清华园志】
百年沉淀出的全球最美大学校园
清华学堂:见证百年辉煌,承载百年希望
百年礼堂:讲述清华人的艺术梦想
图书馆老馆:系出名门,书香百年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清华女生“闺房”变迁史
校友纪念物:凝固的清华历史
“小视野”里水木深
·旧闻录 美院在清华园修建教学区
【深度清华】
人大代表,我们的选择
新生研讨课:拉开新一轮教改序幕
谁来回答“钱学森之问”?
清华文科建设的岔路口
在平凡中做最好的事业
实践:带着枷锁跳舞
关注清华学生的睡眠
黑车:利弊两端,情法两难
清华行动:补上程序公正这一课
·旧闻录 杨利伟来了
【水木撷英】
紫色清华的又一个背影
“学历史是为了干革命”
中国“新儒者”
有这样一位楼长
图书馆“神探”保洁员
清华一日
助教,离你最近的那群“小老师”
积累和改变:清华研究生支教团十周年
毕业了,我们去远方
·旧闻录 我校首次开展征兵工作
【青春之歌】
“一二?九”:清华的集体记忆
清华制造:校园原创音乐的土壤
“请不要停止我的音乐”
你郁闷吗?
我们的“校内”生活
当“功夫茶”遇到“速溶时代
你的左手,我的右手
夜?生活
非典型春节记忆
·旧闻录 清华志愿者结束奥运服务
【清新论衡】
培育大国公民心态
别再让慈善者孤独地吐血
流星和贪吃蛇
超越是最好的致敬
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华人应理性对待批评
绿色大学≠草坪+大学
·旧闻录 清华师生欢迎国庆游行方阵凯旋
237
【特别策划】
非典特刊
地震特刊
范敬宜纪念特刊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系列策划
新闻与传播学院十周年院庆特刊
新年特刊
新生-毕业生特刊
清新时报社十周年社庆特刊
·旧闻录 清华学生论文登上《自然》杂志
【拾年,清新人】
周勇:《清新时报》,建设性的理想主义者
邢广利:我期待盖起一座“清新时报大厦”
金城:清新,梦想开始的地方
李强:一代清新人的集体记忆
周劼人、袁梦晨:总编辑对话
对话:我与我的部门
·旧闻录 吴邦国学长视察清华
附录
编者后记

编辑推荐

2002年11月8日,中国记者节,《清新时报》创刊。以“校园观察家”为立足点,《清新时报》十年来坚持以学生视角记录清华大学校园点滴,观察中国社会百态。《微观清华(清新时报创刊十周年纪念文集清华学生原创优秀作品)》精选了《清新时报》创刊十年来的优秀稿件,本书是对这份学生媒体成长的最好见证,亦是对清华大学和中国社会十年发展的忠实记录。本书由赵曙光主编。

作者简介

2002年11月8日,中国记者节,《清新时报》创刊。以“校园观察家”为立足点,《清新时报》十年来坚持以学生视角记录清华大学校园点滴,观察中国社会百态。《微观清华(清新时报创刊十周年纪念文集清华学生原创优秀作品)》精选了《清新时报》创刊十年来的优秀稿件,本书是对这份学生媒体成长的最好见证,亦是对清华大学和中国社会十年发展的忠实记录。
《微观清华(清新时报创刊十周年纪念文集清华学生原创优秀作品)》适合青年学生及对清华感兴趣的人士阅读。本书由赵曙光主编。


 微观清华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像孩子一样走进清华,像赤子一样观看世界。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少聪明人,亦不缺少自以为聪明的笨人。我们耳边日夜聒噪着成功大师的普世良言,我们眼前总弥漫着都市里灯红酒绿的拜金哲学,我们点击鼠标,却又笼罩在一堆负能量的黄色新闻和强说“正能量”的官方宣传迷雾中。你看,聪明人在劳心劳力地经营自己的一亩田,愚笨者在无所事事地幻想虚妄的乌托邦。曾几何时,他们并不是这样生活;沧海桑田,我们失却了孩子的单纯,也失却了本属于自己的青春和本可以发现的幸福。又看了一遍《微观清华》,朴实无华的装帧,清新明媚的文字,稚嫩却别有新意的文章——我努力让自己像孩子一样去看待这样一本书,因为,这本书真的像孩子一样给了我无尽的回忆与体验。《微观清华》里的一篇篇文章都来自一个清华园里的学生真媒体——《清新时报》。这份以“清新”为名的报纸,在清华园的世纪沧桑中度过了自己的十岁生日,她的记者和编辑是清华园里一代又一代的本科生。21世纪最初的十年已经过去,大时代下的清华园里有多少大事小情正在悄悄地淡入历史的浓雾;所幸,这群孩子们用朴实的笔触、学生的视角记录历史、描摹人物、摄录春秋、评点时代,留下了这样一本迥异于清华宣传材料的真实体悟。而我庆幸,自己最美好的青春,亦献给了这份报纸和这本书。这是一本清华的孩子们写成的关于清华园的书。“微观”者,英文所谓“micro”,常态所不可见也,想了解最原汁原味的清华所不可或缺者也。我不相信一套十张甚至二十张的明信片可以表现清华万分之一,不相信一本“清华北大之路”可以让你认识“正常”哪怕一点儿的清华人,不相信都市媒体走马观花的校园报道能揭开这个时代清华学子的所思所想,更不相信枯燥无味的校史能完整地反映出清华的“这十年”。这十年里清新人记录下的,虽挂一漏万,但却是其时其地其人所真心真意的看法和态度,是可以摸得到的清华,是可以闻得清的清华。这是一群十八九岁的孩子写给这个世界的诗。不能苛求二十岁的青春与热血能完成如何的煌煌巨著,不能苛责孩子们以朴素的哲学和单纯的思考面对着人生和社会,更不能批评一群准新闻人为了客观真实的准则在校园里东奔西跑、上蹿下跳。正好相反,青春与热血、朴素与单纯、客观与真实,这是每个人对待世界最应有的、该保持一生的态度。失去了热血的生命将遑论青春,头未白而心老矣;失去了单纯的思想,世故圆滑的聪明人比比皆是,又有几个真正快乐;世间不平事十有八九,总须得有较真的人、挑头儿的人,例来如此的“例”很多时候就是用来被打破和被改写的。像孩子一样看这个世界,人会变得简单。因为简单,所以不简单。还有,这是属于清新人的青春纪念。我们习惯称彼此为“清新人”——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里的小人儿,抑或,清新脱俗的人儿,后者,怕是自恋病人的征兆了。清新9字班的我,在清新足足呆满了四年,期间,从新闻中心到视觉中心到评论部到深度到文化……一直到毕业前夕苦兮兮地坐在编辑室里写毕业论文,抬起苍老的眼看看“年轻人”在排版、在改稿,四载春秋仿佛倏忽须臾。在总编的电脑上我第一次看到自己写的豆腐块排进版中,在执行总编的电脑上我第一次跟张晔君学了排版,在老旧的打印机旁我钻研总结出了“一拍二翘三上吊”的修理法,在小小的讲台边我给清新零字班和一字班讲过自己悲催的“第一篇硬新闻”,在圆桌的南角我画过百年校庆时的评论漫画,在圆桌的北角我跟琰妈设计过几期特刊的封面……然而,清新给我的远多过我带给这里的。我收获了跟一群妹子们纯真的友谊,收获了无数个深夜的回忆,收获了一本可以回味一生的纪念文集和一本签满报社同仁名字的报纸合订本。大学如此足矣,少年复何求!这本书从去年暑假开始编纂,期间几次讨论和修改,最终于2012年底定稿交付清华大学出版社,奈何出版流程的限制,只能在十年社庆半年之后、101年校庆之时面世。这半年,全社同学齐动员,对书进行了多遍校对;这半年,赵老师先行垫付了几千大洋,印出一百本样书撑起了清新十年的庆典;这半年,佩雯和我完成了三个版本的封面设计,最终有了现在的样子;这半年,我骑着“单的车”(和后来单的车的复制品)往返于编辑室和出版社,也算对出版的流程领悟了许多。这些回忆都被夹在了这本书的纸页之间,慢慢地飘散出无尽墨香,陪我走向天涯,行向海角。衷心地希望这本书既能勾起清新人的一点回忆,又能为校外读者窥见清华时打开一扇不设防的窗。愿每位翻开《微观清华》的读者,都能跟着这群孩子们一起,看到不一样的清华,合上《微观清华》,又能像赤子一样,重新审视这个世界。

精彩短评 (总计10条)

  •     欧巴说:“这是一群十八九岁的孩子写给这个世界的诗。”
  •     送货快!装帧好!纸张印刷很棒!一本详细了解清华学生生活的读物,喜欢清华的高中生和想读新闻专业的必看。书中许多文章达到了专业新闻从业者的水平,也有学生习作特点鲜明的作品,读来活泼有趣。推荐。
  •     微观清华:《清新时报》创刊十周年纪念文集不错
  •     推荐!对文学新闻爱好者是不错的读物。
  •     最原汁原味的清华生活,足不出户就能看遍清华园里的人和事。清华最大社区报《清新时报》优秀作品集,真心值得一读。
  •     亲 一定要来读哦
  •     见微知著
  •     清华人看清华
  •     写楼长那儿还真的把我看感动了……校园的美会让学习们乐于在此学习 而属于校园的灵魂的美 则会让学生们念念不忘啊……
  •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