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

出版日期:2015-10
ISBN:9787550259356
作者:[美] 哈金
页数:192页

内容概要

哈金(Ha Jin),原名金雪飞,首位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的华人作家,1956年生于辽宁,14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7年考入黑龙江大学英语系,后在山东大学攻读美国文学硕士学位。1985年移居美国,现为波士顿大学教授。

作者简介

《池塘》为哈金在美国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哈金的长篇代表作之一。书中的故事发生在一个虚构的地方,主人公是一个在化肥厂里工作,自学成才的知识分子,他因为不满于分房的不公平,用自己的书画才能讽刺有关领导。虽然最终如愿以偿,但自己也碰得头破血流。这部小说虽然写的是抗争,但书里不但没有伸冤抱怨的戾气,反而有一种喜剧效果。


 池塘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哈金的作品始终是平实,平实之间流露出作者对人事所见的喟叹,同时又用如此慨叹来让读者看到事情的本身也是一种悲哀的幽默。《池塘》无疑是这样的一部作品,小人物的人生,大环境的忧伤,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我们,人生有时候是很好笑的,因为我们竟然像一条鱼,无法逃离污浊的池塘,即便想着逃离的时候,也没有足够的勇气,或者没有足够的能力。邵彬到处存在着,或许我们能够这么说。一个身怀才能,却在国家机器的安排下只能窝在化肥工厂的人,他因为没有获得分房而开始与厂里的领导展开一场又一场的斗争。所有的这些斗争在我们看来都是寻常的(如果对当年的情况有所了解的话),信手拈来的证据被邵彬画成漫画,而他咬了厂长的屁股的伤口则被厂长到处宣传。而邵彬即便高考上了大学,却因为得罪了厂长怕被报复而被阻拦。这是再寻常不过的一种底层百姓的生活,得罪上头,必然事事磕磕绊绊,哪怕自己的命运也都掌握在他人的手中。国家机器底下的这套运作,无疑是把人划分为多种,一种是掌控了他人命运的人,另一种则是被人掌控命运的人,而他们,不过都是池塘里的鱼,有的是大鱼,有的是小鱼。哈金并不想让邵彬在欺压之下过完这一生,他需要一种契机,然后改变自己的命运,即便未能成为大鱼,至少不会是最小的一条。哈金拿出了妙方依然是寻常的“贤君青天梦”。小人物习惯性认为只是底层的官员是腐败的,而上头的领导则是关心百姓,真的是为人民服务的。报社因为发表了邵彬的事而被解散,他在朋友的帮助下到了北京,利用中央的报社发表自己的故事,而这一件事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底层的这些官员们吓得赶紧要拉拢他。鱼似乎所求的是一种生活的环境,人追求的似乎是耀眼的光环。书记给了他新的职位,独立的办公室,自此,邵彬忘却了自己原本想要逃离的想法,而他的老婆则一直惦记着更大的房子。一切都没有什么特殊的,哪怕是整个故事加上了“黑色幽默”的头衔也不会让它变得小清新,变得深刻。然而,就是这样的一篇小说,它用一个最小的人物,挖掘最广的社会的面貌,这无疑是哈金的能力所在。他不用中文写作,却把说中文的人写得如此精髓。
  •     书名叫《池塘》,开始我还觉得无法很理解。越往后读,倒也越能明白了。书中两处将男主角邵彬呆的化肥厂比拟为池塘。池塘,在水体中几乎算是最小的了,可能浅到直见塘底,而书里的人把邵彬称之为“大鱼”,一个虽然只上过五年学,但是却自学了绘画、书法、篆刻、写诗,而且在不少报刊上发表过上百幅的艺术作品的青年才俊,化肥厂这个小池塘怎能养着邵彬这条大鱼呢?但是从我们这一代人的眼光去读这本书的时候,其实还是蛮难理解那个年代社会建设中人们的思想。作者哈金与我们的父辈同龄,他去美国时,正好经历过中国改革开放前后那种强烈的社会对比,改革开放前,广大民众的生活条件还比较差,中国的现实带着一些忧伤;而在改革开放后,整个大社会热火朝天,人们带着满腔热血,投入到社会建设和个人家庭的完善中。在这本书里,我们会看到当时极具时代感的烙印,人民公社、国营单位、大字报、粮票……这些字眼,放在如今,都是稀奇的。但是哈金的笔触和思绪停留在那时候的国土带给他的印象。不知道是时代变迁的代沟,还是因为他身处异国文化的差异,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有些字词的应用,多少还是让我有些难以理解。不知道正确与否。譬如:“恨铁”一词的使用,刘恕说邵彬已经把他们恨铁了。我始终觉得要么“恨铁不成钢”,分开来用,总觉得怪怪的。“分房”是故事的导火线。或许在那个吃大锅饭的年代,房也是靠分的,资质足够了的邵彬却没有得到单位分房,因而心有不满,接着一连串的各种行为,以及厂领导的作为,让彼此的矛盾升级,并连带了县里“环境报”被停刊,直到邵彬借朋友力量将诉状通过北京的报刊登出后,他们的命运发生了大转机。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结局,至少让我们看到邪不能压正,于是,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了信心。在书里也会看到很多亲切的描述。邵彬家自制的电炉就是在一块砖头上面嵌上钨丝制成的。让我有几分亲切感,因为小的时候,家里也有类似的电炉,应该是电阻丝缠绕在耐热砖上,插上电,就可以用了,加热挺快。从这里也可见,邵彬不仅仅是个只会动笔的文人,在他这样的群众群体里,还是有许多的智慧的。只要上正,不欺压百姓,百姓又怎会无端生事呢?安好一个家,定好一颗心,总还是能为社会做贡献的。一个小小的池塘,水亦可深可浅。深浅自知,如若将群众的利益置于高处,则水清;如若只为领导一己私利,则水亦会浑。哈金的小说,说道的是一个时代一个小角色的生活故事,却也反映了某些阶段社会的各种问题。我们,且读且思量。文/ashley书评原创,转载刊用请豆邮联系~
  •     在读者眼中,哈金是一位用英语写作、却描写地道中国社会的作家。但是在我看来,作者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池塘》就具有很大的野心。故事其实很简单,没有分到房子的钳工邵彬对于化肥厂的领导怒火中烧,于是他运用自己平时热爱的绘画书法反击,画漫画、投稿、告状,双方对立事态不断严重的过程中,发生了不少可笑亦可气的事情,待状告到北京之后,领导以及领导的领导终于怕了,而接下来的发展出乎意料,杨书记的一个简单的示好,换来的是邵彬的痛哭流涕、宣誓效忠,故事至此也就圆满落幕了。但是细看这个故事却又不简单,书中描写的整个社会环境都是经由邵彬眼中所描述出来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了丑恶与交易,同时也有患难真情,这种丑恶与交易值得推敲,而这真情也充满了盲目性,记者们只需要一面之词即可写出报道,几个落难的朋友之间畅快地忙碌着,而上一次如此欢快还是“在‘文化大革命’时连夜赶写大字报和标语牌”,这个世界展现了人类盲目的特性与犹豫的本质,却又同时兼具喜剧化与悲剧性的色彩,这是一个由哈金塑造的气质独特的世界。同时书中对于人物的刻画也很有特点,每个人物的言行描写都极其言简意赅,却从中可以看出人物的细微变化。车间主任萧鹏因邵彬的漫画而鼓励他,不久又因为殃及了他们的利益而牢骚满腹,杨书记最初被无辜牵连的愤怒,以及情况变化之后的安抚也颇具看头。而尤其意味深刻的是邵彬这个角色,他热爱文艺,深受古代文化熏陶,在受到不公正对待之后,他深信文人之笔可以“劝善惩恶”,他一次次的抗争软弱却也执着,所以尽管他也屡有偏激之举,却格外使人心情激荡,但是就是这样一位深具文人气息以及反抗精神的人物,让人大跌眼镜,他反抗现行制度、揭发黑暗的原因只是自己没有得到一点甜头与好处,在理想主义者的皮囊之下是现实主义的内心,原来最舒服的姿势不过是摇身一跃同流合污。之前的孤独与抗争都是表象,原来他从头至尾没有跳出过这个池塘,也不可能跳出池塘。这无疑是个兼具悲情与讽刺的人物。在余华看来,哈金的写作地道而又有力,叙述的是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的根部,我倒觉得这部池塘反倒超越了国别,具有更加深刻的力量。人类对于自身的自视甚高,对于社会制度的短视妥协,对于自身行为的盲目无觉,都在这部作品中得到了体现,而池塘作为一种意象,可以指代的显然不只是社会制度,也包括人类自身的局限、盲目与短视,看来想跳出池塘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另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订阅号:关于阅读这件小事儿~~

精彩短评 (总计43条)

  •     带一点点黑幽的喜剧,结局没有大快人心,只有表面的欣慰,一条鱼跳不出池塘也不可能跳出池塘,只是换个方式在这个池塘中跳跃。
  •     每代人都生活在一种无奈之中,即便敢于发声的人也是多么短见,从鱼缸跳入池塘。 一下午就读完的一本,哈金的小说顺畅自然,生命忧虑忙碌,总之悲剧性的。 “不知是啥原因,他有点想笑,但控制住了自己。一片雪花落在鼻子上,他觉得有点痒,还是忍住了抬手擦擦。”
  •     简洁又朴实,流畅且讽刺,大历史背景下的小人物如何挣扎也无法跳出那一汪眼前的池塘。
  •     中国
  •     这篇就是典型的“中国故事”了,不过我实在不知道哈金用英语写出小说再给美国的读者看会令他们作何感想。不过“池塘”这个书名是个很好的隐喻,许多读者也都看出来了,只是放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会不会给人感觉是内定呢,是硬点呢哈先生呢?啊,请告诉我,究竟是哈金还是蛤金?
  •     手上的笔是文人最大的武器啊~经历过和主人公类似的事,恃才傲物,以为能用笔扫清天下不平事,其实只是在捍卫自己的权益,但终究都会被生活磨平棱角,想来也真是一出讽刺喜剧
  •     一个多小时读完,完全的中国叙事,没有丝毫翻译小说的感觉
  •     永远都跳不出那一汪池塘,这才是最大的讽刺和无力。无论是激进还是怀柔,哈金的确深谙官场那一套。
  •     依然很“哈金”,语言朴实无华、简洁有力,情节推进迅速不拖泥带水。
  •     小池塘中的鱼长得再大,也终究不过是活在池塘里,免不了会被池水污浊。
  •     一出有中国特色的闹剧。
  •     池塘是我们生活的天地 我们或我们选定的对手构成了它的边界
  •     《等待》《池塘》都很好读~ 比好些个知名翻译小说好读多了。特别喜欢这种描写中国小城镇的小说,真实细腻
  •     闹剧一出,但是很典型,哈金的语言确实有中国人的特色,英语里毫不掩饰平铺直叙的感觉,还是胜在他自己的身份上吧。
  •     豆瓣太可恶了,写了半天的评论,手机锁个屏就没了,气人。 给这个评分不太客观,读完整个故事心情不太好。因为作者讽刺性的结尾不符合自己邪不胜正的想法。诚然,作者的才是现实的,谁又是邪,谁又是正呢?邵彬有才却又顽固,而且最后也不过是殊途同归。你不坏,是因为没有坏的平台和条件。
  •     一心认为自己有才华,却也只是个小人物,最后还是没有跳出这个池塘
  •     哈金绝对是一种特殊的存在。美籍华人,在中国读了本科和研究生,参加过解放军,30岁移居美国,用第二母语英语写作,而写作的故事却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故事。《池塘》虽然没有《等待》来得宏大和完整,但整个故事也相当流畅诙谐,每一个角色都刻画得有棱有角,短短100来页实在么让人过瘾啊。
  •     No.67|典型的“中国故事”
  •     迎面而上。
  •     干净利索。或许过于追求戏剧性而损害反面人物的丰富
  •     看得非常快 ಠ_ಠ
  •     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
  •     像迎面撞上一块大铁板,沉重的现实荒诞又可笑
  •     警惕小人与小知识分子。
  •     一口气读完的一本书。不投机取巧,老老实实写完的一个故事。结局耐人寻味。 很多时候,生活的苦,别人的刁难不会让我们放弃希望。 而所谓的赞赏,一点点好处,会让人失去方向。以为这就是路的终点。 有时候,困住人的池塘,恰恰是甜的。
  •     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就是所有人都不说人话,用政治话术来包裹一己私念。这不仅仅是知识分子的问题。
  •     很有意思的小说,又很写实
  •     有年代隔阂感
  •     弥漫纸上的无力感和挣扎,最终以充满喜感的方式与现实达成和解。哈金使用很笨拙的写实手法,叙述地道的中国故事,不回避矛盾,迎难而上。结构紧凑、扎实,让我在灯下一直翻完了才肯睡。卡佛讲创作时谈到了准确,哈金用词的凝炼,干净、毫无赘语,简直就是对卡佛的生动回应,每个字每个标点都呆在了应该呆的地方。
  •     一个个精心撰写的戏谑故事,读起来一点都让人笑不出来,一行一行的文字之间都像是布了许多刺,读来让人生疼。
  •     哈金作品总离不开这些:朴实又生动的语言,一个普通人的故事,还有用贯穿全文的“意象”作为书名。
  •     结果什么都没有改变,文人嘛
  •     戏谑;男版“李雪莲”;余华作序。
  •     气质独特的小说,讽刺的很妙,多少人以为自己有远大的气象,原来永远蹦不出这个池塘。
  •     精彩,把官僚主义写的很透彻
  •     一般吧,故事还挺有意思,这叫知识分子的犬儒吧
  •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     不错啊,朴实的文字总是看得很快
  •     这是哈金的第一部小说,大环境下的小人物,朴实又滑稽。整个故事充满戏剧性,把小人物面对不公平的戾气消解在戏谑的对立冲突里。然而小说背景是作者虚构而来,缺乏现实的细节穿插,让这个看似接地气的故事读起来总有那么一点点走样。
  •     池塘有多大不是关键,关键是你的心不能被禁于某个池塘,心有多大池塘就有多大。
  •     仿佛回到了从前一般
  •     愤怒而悲哀。
  •     很压抑 以及年代感 好奇用英文写出来的本原模样 莫名觉得最后邵彬的结局将是刷标语时“意外”坠亡 我是不是略阴暗=w=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