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与中国

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
ISBN:9787540643409
作者:赵汀阳主编
页数:404页

作者简介

本书是赵汀阳主编的论文集之一。属于社会科学文集。收录感受中国法律的现代性;“科学主义”与社会理论的几个问题;科学史与进步性观念;关于命运的知识等文章11篇。


 现代性与中国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对《学问中国》的作者赵汀阳说一点就事论事或就理论理的想法枭阳 1998 我想,着眼于学问的当代有效性,在八位青年思想者的具体论说中,较充分的体现在这样三个方面:1)他们大多学贯古今,视一切思想文化成果为“资源”,尤其有能力把“开发”和“拥有”资源引向资源的“深加工”和“最佳配置”,从而在学理上超越了一个世纪以来的“中西二元取值”的思考方式;2)他们的基本感觉特好,不仅直接面对中国现实和未来发展的世界性问题,而且,其论述或对策的“共鸣性”、“可行性”较强,如盛洪《经济学的中国学派》一文中有关“改革成本”的论说,吴国盛《绿色中国,路在何方》中有关“第三条道路”的论述,苏力《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法治》有关中国现代法治“历史语境”的悖论,杨东平《中国进入教育世纪》中有关“大学精神”和“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话题,赵汀阳《智慧复兴的中国机会》中有关“哲学感觉”或“基本感觉”的提出,刘军宁《市场经济与有限政府》中有关其论题的“七种关系”的辨析,秦晖《文化决定论的贫困》中经层层诘难而颖出的“自己对自己负责的历史观”,汪丁丁《涉及市场交换行为的三种道德立场》中为综合所谓“演进”理论、“交往理论”所做的努力等等,都具有很强的“可参与性”、“可操作性”或“可示范性”;因此,3)他们不仅在各自关注和研究的领域纵横捭阖得心应手,而且其思想水平思维层次之高,虽然未必“意味着中国思想界正在由现代化的‘西方话语’走向现代化的‘中国话语’”(且不说这种“走向”的可取性亦是问题),但作为世界思想史上的“中国声音”和“青春之声”,无论就其关注问题的广度深度而言,还是就其参与世界思想界的“对话姿态”来说,都堪称“世界级”。 下面我还想分别对《学问中国》的八位作者每人说一点就事论事或就理论理的想法——就算我的“第n种参与”吧。 赵汀阳先生: 你手里确乎也拿着一把Occam式的剃刀——把所有无现实根据的“共相”一剃而尽——因此你很可能会作为一位非常专业的“文化清道夫”载入史册。的确,剃掉作为“累赘的”共相(包括哪怕很经典的概念、意义、价值等等),会更有利于人们潜入“活文化”中汲取生活的营养。人类直面人生的基本感觉、思想和信念,不但往往是最有效的,而且也是最简单、最质朴的“道理”。阿甘取得了足令所有人羡慕的成就,可他只是靠妈妈教给的一点儿最基本的常识生活,“妈妈说,要往前走先得忘掉过去。”这话谁不会说?可我们有谁像阿甘那样彻底地“放下”过包袱——尤其是成功带来的包袱呢?人真能做到“拼命往前跑”,就能摆脱所遇到的每一次困境!可是汀阳先生,也许你过于在意“效用”或“实力”,从而给你所要求的“创作”或“创造性”套了个太沉的圈。我想,你恐怕会遇到些“麻烦”的,比如我就会不假思索地把《学问中国》里“文学”的缺席归咎于你!还有,你不觉得你文章的最后说了一小节“多余的话”么?这一小节“话语”以及本书近乎病态地对所谓“中国话语”的广告性凸显,让我不由得想到歌德留着的那根“辫子”及克林顿在北大被质问时响起的“雷鸣”掌声——你不必怀疑我的“民族感情”,我只是在比如谈到“小日本”时不仅仅想起“东北的万人坑”和“南京大屠杀”,我还会固执地想到当时中国正趋蓬勃之势的“民营经济”与“文化创造”——说实在的,我更倾羡那位德国牧师的孩子“为人类工作”的情怀,还有他那“轻装”、自由的理论信念,他说:理论要说服人,就必须彻底,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不过汀阳先生,我也确实注意到,你对“基本感觉”本身的探讨是很专业的,而我只是在有了些对生活(文化)现实及哲学的“基本感觉”之后(1978年5月前后)立刻进入了一种“自以为是”的创作状态——我知道我那些“创作”是不充分的,但当时我是有意拗着劲儿与那时风行的“批判”(多半属“抽象地肯定具体地否定”或“肯定前提否定推论及结果”即所谓骂“歪嘴和尚”的把戏)对着干。我的理由很简单:知识不等于力量,颠覆也不等于创造,在人类文化的创造史中,历史不会留下空白,而批判、怀疑甚至反思都非“建设性”(与“革命性”对)的历史创造;就是说,只要新的文化创造没有“诞生”(“问世”、“出场”或“出台”),历史就会永远滞留在既有的“文化边境”内(这时,怀疑、批判和反思固然可以生发出某些文化创造所必要的巨大的“涨落冲击”,但在文化创造的“自组织性”没有充分的“准备”之前,还会造成混乱而无序的“历史间隔期”,一如政治、军事上的“军阀混战时期”)。因此,虽然我的“基本感觉”很可能是“神似”的,而我的“创作”却只有“形似”的水平,这正是我后来进入创作冬眠期已逾十年的内在原因。但愿你的工作会催促我的创作“复苏”并助我进入“形神相契”的境界。这里请让我先向你道一声谢谢! ----------------------------------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十几年前的东西。现在读来依然有借鉴性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