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

出版社: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易尚、李会影、 等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9-07出版)
出版日期:2009-7
ISBN:9787506457187
页数:169页

章节摘录

插图:贝多芬传阳光导读扼住命运咽喉,以交响曲闻名于世,用生命向世入演绎传奇篇章——贝多芬无疑是位非凡的音乐家。虽然,上帝让他遭受无数的困厄,但他却为世界创造了无尽的欢乐。贝多芬是时代的英雄,他不屈不挠的精神激励着无数人前进!是啊,心中的理想似太阳般照耀他前进的道路。他是位雄狮般的斗士,是我们人类的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竭力为善,爱自由甚于一切,即使为了王位,也永不欺枉真理。——贝多芬他个子矮小,外表结实,生就一副运动员的体格。一张土红色的宽阔的脸,尤其在冬天,当他关在室内且远离田野的时候显得尤为明显。他额角隆起,非常宽阔。乌黑的头发异常的浓密,好像梳子从未在上面光临过似的。他的眼中有一股奇异的力量,使所有见到的人都为之震慑,但很多人都不能看出其中微妙的差别。因为在褐色而悲壮的脸上,这双眼睛射出一道狂野的光,所以大家总以为它是黑的,其实它却是灰蓝色的。这双眼睛平时又细小又深陷,只有在兴奋或愤怒的时候才大张起来,在眼眶中旋转,奇妙地反映出它们真正的思想。他常常用忧郁的目光向天空凝视。宽大的鼻子又短又方,酷似狮子的相貌。一张小小的嘴巴,但下唇比上唇前突。牙床结实,似乎可以磕破核桃。下巴左侧有一个深陷的小窝,使他的脸显得很不对称。据他的朋友莫合勒斯说:“他的微笑是很美的,谈话之间往往有一副可爱而令人高兴的神情。但另一方面,他的笑却是不愉快的,粗野的,难看的,并且很短暂。”——那是一个不惯于欢乐的人的笑。他通常的表情是忧郁的,显示出“一种无可救药的哀伤”。1825年,瑞斯泰伯说看见“他温柔的眼睛及其剧烈的痛苦”时,他需要竭尽全力才能止住眼泪。一年以后,布劳恩·冯·布劳恩塔尔在一家酒店里遇见他,他坐在一个角落里抽着一支长烟斗,闭着眼睛,那是他去世之前与日俱增的习惯。一个朋友跟他说话,他悲哀地微笑,从袋里掏出一本小小的谈话手册,然后用一般耳聋者惯有的尖锐的声音,让人家把要说的话写下来。他的脸色时常变化,或是在弹琴时被人无意中撞见的时候,或是突然有所感慨的时候,有时甚至在街上,使路人大吃一惊,“脸上的肌肉突然隆起,血管膨胀;野性的眼睛变得更加可怕;嘴巴颤抖;仿佛一个魔术家召来了妖魔却反被妖魔制服一般”,那是莎士比亚式的面孔。尤利乌斯·贝内迪克特说他无异于“李尔王”。悲惨的童年阳光导读童年是什么?童年是花儿一般的色彩斑斓,童年是鸟儿一般的无拘无束,童年是古树下那片绿荫,令人回味无穷。这也许是我们的答案,童年和欢乐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作为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是不是也一样有个难忘的童年呢?是的,因为悲惨,所以难忘!他的童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呢?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科隆附近的波恩一所破旧屋子的阁楼上。他出身于佛兰芒族。祖父名叫路德维希,是家族里最优秀的人物,生在安特卫普,直到20岁时才搬到波恩来,做当地大公的乐长。贝多芬的性格和他祖父最像。父亲是一个不聪明而经常酗酒的男高音歌手。母亲是女仆,一个厨子的女儿,起初嫁给一个男仆,丈夫死后又嫁给贝多芬的父亲。贝多芬有一个艰苦的童年,不像莫扎特那样曾享受过家庭的温情。一开始,人生对他而言就是一场悲惨而残酷的斗争。父亲想开拓他的音乐天分,把他当作神童一般炫耀。4岁时,他就被整天绑在洋琴前面,或者给他一把提琴,把他关在房间里,这些枯燥的练习压得他透不过气来,他差一点儿因此永远厌恶艺术,父亲不得不使用暴力来迫使贝多芬学习。11岁,他加入戏院乐队;13岁,他成为大风琴手。他总算不厌恶音乐了。1787年,他失去了他热爱的母亲。“对我来说,她是多么地仁慈,那么值得爱戴,我的最好的朋友!噢!当我能叫出母亲这甜蜜的名字而她能听见的时候,谁又比我更幸福?”母亲死于肺病,而贝多芬以为自己也得了同样的病症,时常感到痛楚。从此,一种对人生的莫名的忧郁开始折磨他的精神和肉体。17岁,他成了一家之主,担负起教育两个弟弟的责任;他不得不羞愧地要求父亲退休,因为他酗酒,不能主持家事,人家甚至害怕他父亲挥霍,就连养老金都要他来收领。这些可悲的事实在他心灵上留下了深刻的创伤。他在波恩的一个家庭里找到了一个亲切的依靠,他终身珍视的布罗伊宁一家。这个家庭里有一个比贝多芬小两岁的可爱的女孩,她叫埃莱奥诺雷·特·布罗伊宁。他教她音乐,领她走上诗歌的道路。她是他的童年伙伴,也许他们之间有了一种十分温柔的感情。后来埃莱奥诺雷嫁给了韦格勒医生,韦格勒医生后来也成了贝多芬的知己。直到最后,他们之间一直保持着最纯洁的友谊,这可从韦格勒、埃莱奥诺雷和贝多芬彼此的书信中可以得到印证。当三个人到了老年的时候,友情显得格外动人,而心灵仍如以前一样的年轻。尽管贝多芬的童年非常悲惨,但他对这个时代和这个地方,永远保持着一种温馨而凄凉的回忆。后来他不得不离开波恩,来到了他几乎终生都住在那里的维也纳,可他却从未忘记莱茵河畔的故乡,那像父亲般庄严的河,正如他所称的“我们的父亲莱茵”。的确,莱茵河仿佛是一个伟人的灵魂,无数的思想与力量在其中流过。在此,贝多芬度过了他最初的20年,也在此,形成了他少年的梦境——那一片片的草原好像懒洋洋地浮在水面上,白雾笼罩着的白杨、矮树丛、细细的垂柳以及果树,都把它们的根浸泡在平静而湍急的水流里,还有村落、教堂、墓地,也懒洋洋地睁着眼睛好奇地俯瞰着两岸——而在远处,蓝色的七峰山在天空中绘出灰色的侧影,上面矗立着废弃的古堡,显出一些瘦削而古怪的轮廓。他的心永远地维系在这片土地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然想再见到故乡,可最终未能如愿。他在给朋友的信中曾说:“我的家乡,我出生的美丽的地方,在我眼里,始终与我离开它时一样的美丽,一样的明亮。”命运多舛阳光导读一转眼间,童年已经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贝多芬迎来了人生的新阶段,历经悲惨的童年,青年时期的他是否受到命运之神的垂青呢?前方等待贝多芬的是鲜花与掌声,还是无尽的心酸与泪水呢?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了,席卷了整个欧洲,同时也牵动着贝多芬的心。波恩大学是新思想的聚集地,1789年5月14日,贝多芬报名入学,听著名的厄洛热·施奈德讲德国文学,他是未来的下莱茵州的检察官。当攻克巴士底狱的消息传到波恩时,施奈德在讲坛上朗诵了一首慷慨激昂的诗;鼓起了学生们如痴如狂的热情。第二年,施奈德又发表了一部革命诗集。在预约订购的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到贝多芬和布罗伊宁的名字。1792年11月,当战争蔓延到波恩时,贝多芬离开了故乡,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路上他遇见了开赴法国的黑森军队。他无疑受到了爱国情绪的鼓动,在1796与1797两年内,他把弗里贝格的战争诗谱成音乐:一首是《行军曲》;一首是《我们是伟大的德意志族》。尽管他讴歌大革命的敌人也是枉然:大革命已征服了世界,也征服了贝多芬。从1798年起,虽然奥地利和法国的关系非常紧张,但贝多芬仍和法国人有亲密的来往。与这些人交往,他的情绪越发坚定,在他以后的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隋感得到了有力的发展。这一时期,施坦豪泽替他画的肖像,把他当时的面目表现得相当准确。画中的贝多芬显得很年轻,似乎看不到他的实际年龄,瘦削的、挺直的衣服的高领使他脖颈僵直,一副蔑视一切和紧张的目光。他知道他的价值所在,他相信自己的力量。1796年,他在笔记簿上写道:“拿出勇气来!尽管身体虚弱,但我的才华终究会获胜……25岁!不是已经来临了吗……人必须在这一年中显露他的完整人格来。”伯恩哈德夫人和葛林克说他很高傲,举止粗野、态度抑郁,带着非常强烈的外地口音。只有他的几个密友才了解他藏匿在这傲然的笨拙之下的仁慈。他成功后写信给韦格勒时,第一个念头就是:“譬如我看见一个朋友陷于窘境,倘若我的钱袋不够帮助他时,我只要坐在书桌前面,顷刻之间便解决了他的困难……你瞧这多美妙。”1801年,他在致里斯的信中又说:“只要我有办法,我的任何朋友都不该有任何匮乏。”随后他又道:“我的艺术应当使可怜的人受益。”然而,痛苦已在叩门,且一旦遭遇便永远不会离去。1796-1800年,耳聋症开始肆虐,他的耳朵日夜作响;他的内脏也受着剧烈的痛楚折磨。听力越来越衰退。在好几年里,他一直没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即便是对最知心的朋友们他也不说;他总是躲着别人,免得自己的耳聋被人发现;他独自守着这个可怕的秘密。直到1801年,他无法再隐瞒了,在绝望之中,他把这个秘密告诉了两个朋友——韦格勒医生和阿门达牧师:“我亲爱的、我善良的挚友阿门达……我多么希望你能常在我身旁!你的贝多芬真是可怜至极。我的最高贵的一部分——我的听觉,大大地衰退了。当我们在一起时,我就已觉察到有点儿病兆了,我瞒着;但从此越来越恶劣……还会痊愈吗?我当然希望如此,可是希望非常渺茫;这一类的病是无药可治的。我将不得不过着凄凉的生活,躲避我所热爱和珍惜的一切,尤其是在这个如如此可怜、如此自私的世界上……我不得不在伤心的隐忍中寻找栖身之所!虽然我曾发誓要超脱这些祸害,但又怎么可能呢……”他写信给韦格勒时说:“我过着一种悲惨的生活。两年以来,我躲避着一切交际,因为我不可能与人说话:我聋了。要是我干着别的职业,也许还可以;但在我的行当里,这是多么可怕的遭遇啊。我的仇敌不少,他们对此会说些什么……在戏院里,我得坐在贴近乐队的地方,才能听到演员的对白。假如我的座位稍稍靠后的话,我听不见乐器和歌唱的高音……人家柔和地说话时,我勉强能听到一些,人家高声叫喊时,我简直痛苦难忍……我时常诅咒我的生命……普卢塔克教我学习隐忍。我却愿和我的命运挑战,只要可能;但有些时候,我竟是上帝最可怜的造物……隐忍!多么伤心的避难所啊!然而这却是我唯一的出路!”这种悲苦的情绪流露在他当时的几部作品里,例如作品第十三号的《悲怆奏鸣曲》(1799年),尤其是作品第十号的钢琴曲《第三奏鸣曲中》里的广板。奇怪的是并非所有这时期的作品都带有忧郁的情绪,还有许多乐曲,如欢快的《七重奏》(1800年),清澈如水的《第一交响曲》(1800年),都反映着一种年轻人的无忧无虑。看来,心灵需要时间来适应痛苦,它是那样需要欢乐,当它实在没有欢乐时就自己来创造欢乐。当“现在”太残酷时,它就在“过去”中生活。昔日美妙的岁月,是不会一下子消失的;当它们不复存在时,光芒还会长久地闪烁着。在维也纳羁旅的贝多芬,常隐忍在对故乡的回忆里。那段时间,他的心里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七重奏》中以变奏曲出现的行板的主题,便是一支莱茵的歌谣。《第一交响曲》也是赞美莱茵河的作品,是年轻人笑迎梦幻的诗歌。它是快乐的、慵懒的,其中有取悦于人的欲念的希望。但在某些段落内,在引子里,在低音乐器的明暗的对照里,在《谐谑曲》里,人们激动地发现了那些青春的面庞上显露出来的未来天才的目光。那是波提切利在《圣家庭》中所画的婴儿的眼睛,其中已可预见到他未来的悲剧。

前言

我很虔诚地为这一套丛书作序。青少年朋友们,为你们所出版的丛书业已不少,然而我还是要很负责任地说,这一套丛书无疑是值得你们阅读的。并且我相信,如果你们真的阅读了,确实对你们的成长是有益的。你们都是喜欢上网的孩子吗?我知道,你们十之八九是那样的。我绝不反对你们上网,连你们喜欢网上游戏这一点也不反对。为什么要反对呢?青少年时期,本就是爱游戏的呀。但你们每天上网多久呢?一小时?两小时?抑或更长的时间?如果仅仅上网一小时,那么我相信,你们每个星期总归还会有几小时可以读读课外书。如果每天上网两小时以上,那么我斗胆建议你,节省出一小时来,读读书吧。比如,就是这一套丛书。网上也有吗?网上究竟有没有这样的一些书,我是不清楚的。因为我不是一个喜欢上网的人。依我想来,无论对于青少年还是成年人,翻开一册书与启动电脑;注目于书页与盯视着电脑屏幕;手把书脊与手抚鼠标,是很不同的状态。

媒体关注与评论

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罗曼蒂克的幻想的苦难;唯有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唯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傅雷世上只有极少数作品,如此精美又如此质朴,如此深刻又如此平易近人。从内容到形式都几近于完美,却不落丝毫斧凿痕迹,宛如一块浑然天成的美玉。  ——周国平

内容概要

作者:(法国) 罗曼·罗兰 (Rolland.R.)  插图作者:雾河小舟 编译:易尚 李会影 等罗曼·罗兰(1866-1944年),法国著名思想家,评论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1866年1月29日,罗曼·罗兰出生于法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5岁时随全家迁至巴黎。1899年,罗曼·罗兰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之后写了不少剧本,主要以历史上的英雄为题材,试图以“革命戏剧”对抗陈腐的戏剧艺术。  罗曼·罗兰从小爱好音乐,在文学上醉心于托尔斯泰和雨果的作品,形成了非暴力主义的人道主义思想。以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为目的,罗曼·罗兰创作完成了很多人物传记:《贝多芬传》(1903年)、《米开朗琪罗传》(1906年)和《托尔斯泰传》(1911年)(共称《名人传》)等。他的小说代表作有《约翰·克利斯朵夫》和《母与子》。以贝多芬为原型创作的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是经过他近十年的酝酿才写作而成,这部长篇小说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正是这部杰出的长篇小说奠定了罗曼·罗兰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1915年,为了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及对真理的热爱”,罗曼·罗兰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书籍目录

名著简介作者简介作品简介作品文学地位作品导读写作背景内容导读主旨思想艺术特色延伸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启蒙运动贝多芬传悲惨的童年命运多舛生活的馈赠在天空,我的王国大自然:唯一的知音用痛苦换欢乐一个时代的终结贝多芬遗嘱米开朗琪罗传上编 战斗力量力量的崩裂绝望下编 舍弃爱情信心孤独尾声死亡这便是神圣的痛苦的生涯托尔斯泰传对伟人的回忆童年琐忆青少年时代军旅生活

编辑推荐

《名人传(美绘本)》由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著名作家梁晓声作序推荐。《名人传》就像在黑暗中为人们点燃的熊熊烈火,在人们感受到自身的卑微与渺小时,激励人们追寻非凡的人生。

作者简介

《名人传(美绘本)》结合青少年读者的特点,精心设置了名著简介、作品导读、延伸阅读和阳光导读等栏目,以此拓宽视野,深入浅出地引导读者走进名著的神圣殿堂。文中还插入了大量精美的插图,以达到赏心悦目的阅读效果。《名人传》是罗曼·罗兰所著《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的合称。《名人传(美绘本)》的三位传主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的人物,他们的人生丰富多彩,他们的作品精深宏博,他们的影响历经世代而不衰,罗曼·罗兰紧紧把握住这三位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他们在坎坷、困顿的人生征途上历尽苦难而不改初衷的心路历程,凸现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从而为我们谱写了另一首“英雄交响曲”。


 名人传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