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器

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5
ISBN:SH10158-890
作者:松本清张
页数:502页

内容概要

松本清张(1909-1992)
日本杰出的推理小说大家,与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并称为世界推理小说三大巨匠。
1909年生于北九州,因家境贫寒,13岁即被迫辍学自谋生计,做过街头小贩、学徒、《朝日新闻》九州分社制图工,为了养活七口之家,曾一度以批发笤帚为业。1950年,处女作《西乡纸币》发表,入围直木奖,一鸣惊人。1953年,以《某〈小仓日记〉传》荣获芥川奖桂冠,从此跃登文坛,开始专业作家生涯。1957年,在《旅》月刊连载《点与线》,以横空出世之姿引起巨大轰动,开创社会派推理小说的先河。此后,随着《眼之壁》、《零的焦点》、《蓝色的描点》、《雾之旗》等作品的面世,逐渐形成社会派创作的全新形态。
1960年5月,《砂器》开始在《读卖新闻》上连载,引起读者的极大好评,使得报纸发行量剧增。1961年,代表作家创作高峰、代表社会派最高成就的《砂器》整理出版,获得如潮好评,确立他一代宗师的崇高地位。激情澎湃的情节设置、严谨细密的解谜手法,尤其是深沉忧患的作家良知和深刻厚重的社会反思,使作品成为开先河的杰作、划时代的经典。根据《砂器》改编的同名电影,超越《追捕》、《人证》、《望乡》,被誉为日本电影的金子塔顶。
1992年8月,因肝癌逝世,享年83岁。

作者简介

与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并称为推理小说三大宗师!
松本清张代表作,经典电影、超人气日剧《砂器》原著!
凌晨四点八分,京滨—东北线首班电车即将由蒲田站发车,在发车前最后检查时,却在第七节车厢轮下发现了一具老人的尸体。警方解剖认定,死者在三四个小时前,先喝了混有催眠剂的酒,而后被人扼杀,继而被钝器击打面部,容貌尽毁……老人是谁?他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凶手是什么人?
在负责此案的今西警官追查真凶的过程中,一个个重要相关人却接二连三地“自然死亡”。是巧合,还是神秘的杀人手法?曲折离奇的情节,在谜底揭开的时刻,却忽然显得沉重起来……


 砂器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这本是我在兰州大学后门的书摊上收的,2块钱,后来卖给猪,真不应该。此书是侦探小说中的经典,松本清张最好的作品。社会派之代表作。杀人手法和杀人动机是侦探小说的两个主要元素,社会派开发出了后者,是值得肯定的。本来想说的还有很多,但是请大家看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秦刚先生的《松本清张的《砂器》和战后日本社会》一文,崔颢在上,吾不敢再题。
  •     松本清张的《砂器》,小说看到第九章就没有了,于是去看了改编的电影。钢琴兼指挥演奏了秀夫的宿命。一个人的出身是不能选择的。可是为了前途恩将仇报,一个连生命都不热爱的人他的音乐能走多远呢?就如片尾所说的那样,不管人生的旅途变化如何,像这样的父与子的宿命却是是永远无法改变的。
  •     大二的时候看的图书馆的老书,记得壳子都掉了,用牛皮纸糊的,翻译的不好,没电影和电视剧的好看,主要是少了千住明的那首《宿命》。书呢,就不多说,如果你是一个乐观主义论者,看砂器的小说不好,书里面暴露的是这个社会丑陋的一面,尤其是一些官僚和弱小的人们。总之,松本的立意非常的悲观,我很不喜欢,但是深深理解!

精彩短评 (总计49条)

  •     也许是先看了东野的恶意、白夜行,总觉得砂器看的不够过瘾。不过推理之外的社会描写倒是值得细读
  •     方言区、剪碎衣服、声波杀人都是巧思,但谋杀动机太牵强,巧合过多,不少无意义的拖沓,看介绍是连载创作就难怪了。
  •     谁能告诉我秀夫他爸是怎么回事-?????
  •     文中不断出现的那些脑补的学术性介绍让我出现马上就能去写3000字论文的错觉
  •     此版泄底凶猛!!!幸好没看前言!!!
  •     有些推理的情節過於離奇了,總體情節還不錯
  •     对观桥本忍编剧的同名电影,更有收获。
  •     没有觉得有评价的那么好,有点儿失望。
  •     我的智商大概比较低 好多地方没有看懂
  •     很精妙的设计
  •     一步步的抽丝剥茧,最终查出凶手,很有意义的社会派推理小说···
  •     3星半 双线人物略多余 作案略神奇 破案略侥幸 “我是孤独的孩子,在寂静的河边堆制砂器。有不期而至的大雨,在砂器初成之际。”最戳人的还是这句话
  •     作为享誉盛名的“社会派”大师,一如森村诚一让人“失望”,这部明显bug很多而且悬念早早的就能够被读者轻易猜出,而在动机以及诡计方面也远远不及东野宫部岛田等。唯一称道的是主角侦探还是一如既往的勤勤勉勉,让人敬佩。另外,小说里竟然提到了“具体音乐”这等高端的东西,日本人的音乐知识太特
  •     杀人看心情破案凭缘分,新本格前的日系推理再次令人失望。目测社会派起初只是给缺少诡计找的托辞,宫部他们真的喜欢松本清张吗?以前好像还翻过点与线,看没看完都不记得了。
  •     从情节上来说前边均好,引人入胜,笔锋严密,但是最后怎么画风突变成一个技术宅犯罪了 orz.....很喜欢松本清张作品中折射出的日本社会状态,这种写法ms比一般推理犯罪小说又提升了一个高度。
  •     巧合太多
  •     所有在提要里泄底的编辑都要下!油!锅!下油锅!!下油锅!!! PS:拜读了一下,果然是宫部美雪崇拜的。再次确信了自己有多喜欢社会派。
  •     作为日本推理来说,还不算很黑暗。。。不过一切情节都显得过于顺理成章,我不叫好
  •     在這部被後世奉為經典的作品裡,清張透過今西辦案過程中深深感受到的種種無奈與阻撓,表達了對一個含冤而死的老好人的不平。他書寫了人性可恨又可悲的軟弱、罔顧他人性命只顧私利的卑劣行為、渴求名利權勢的貪婪,但他不是為了責難,而是源於悲憫。我們從清張的筆下,跟他一起看見世人的的形貌,看見我們自己。這是清張的胸懷,也是世世代代都讀清張的原因所在。
  •     很莫名其妙的题目
  •     没记错在学校图书馆看的就是这本
  •     这不就是推理版的《红与黑》!!!半个世纪前的小说,这叙事节奏也是一会儿看的困意连绵一会儿惊得精神抖擞。
  •     社会派推理小说代表作。拼命想洗白自己身世的和贺英良,这点不知为何让我想起了那个整了无数次容的MJ。
  •     二战的伤痛成了松本清张发现原罪的丰富源泉......
  •     推理的部分很不错
  •     神简介,不过不影响阅读兴趣……杀人方法听着很民科啊
  •     还不错哎,真的。
  •     又不期而至的大雨,在砂器初成之时......
  •     冷叙事 松本清张不愧是社会派
  •     意识活动的展开、人物镜像、身份误认、艺术流派之争、电影媒介的自指、城市空间与乡村风貌的呈现、乃至对于原始与现代两种谋杀方法的自觉与探讨,十分丰富的文本!难得的是改编的互文,小说以警察的视角引导读者穿透整个制度,电视剧则从凶手的视角刻画制度下的人的隔绝。中居能接到这么棒的戏、又演的那么好,真是让人开心啊!
  •     和松本清張以前先鎖定嫌疑人再一步步證實的風格不同,這一部是逐漸挖出嫌疑人來,因為太想逗讀者玩導致配角太搶戲。又及:千萬不要看內容簡介否則追悔莫及!
  •     “我是孤独的孩子,在寂静的河边堆制砂器。有不期而至的大雨,在砂器初成之际。” 这就是宿命。(怀念图书馆破破烂烂的书 和 扉页抄下的诗句...
  •     手贱了,干嘛读扉页的内容提要...以及80年代也不能这么出版推理小说啊><
  •     如果我没记错书里面有提到任何跟砂器有关的东西吗?本浦这个户籍也是突然出现的。还是电视剧里的杀人动机比较正常。
  •     可惜我书看到一半去看拉电影版结果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使精彩度大打折扣。不过细腻的笔法倒是也不错。
  •     非常非常独特的推理小说,首先是不刻意制造悬念,多条线索平铺,从莫名其妙走向明朗;二是节奏缓慢,营造出一种文学式的阅读感受;三是人物因大篇幅的描写,较之其他推理小说,形象更为充盈。此书的杀人者和贺英良与于连相似。松本清张在书中展现了极为丰富的文学、音乐等方面的艺术造诣。
  •     苦逼侦探系列。考虑到时代因素,杀人的方法还挺前卫的。╮( ̄▽ ̄")╭ 但是把怀孕的情人搞死这种戏码在那个时代的日本真的那么常见吗?
  •     虎头蛇尾 草草结束 很坑爹
  •     社会派从文学地位上要高于本格派,推理小说是一场游戏,本格派就像是脑筋急转弯,沉迷于脑袋解题的过程,谜底解决了就到此为止;社会派虽然平实,但更贴近现实,侦探依靠的是勤勤恳恳,让读者领略不同的风土民情,哪怕谜团不及本格精彩,但生活本身如此,即使读完还会让读者有长久的感慨。不过松本清张的文笔不怎样,虽然平实但有点机械。
  •     同表示对扉页上的内容提要的切齿之恨,根本不可能当推理小说看了,手法太技术流了,动机也觉得不太真实,这么做肯定反而是惹祸上身,或者这是那个时代重视出身地位的反应?
  •     够了!推理小说要看到吐了。看完这部就换题材。
  •     翻译略显粗糙
  •     社会派的淋漓尽致 作为半个世纪前的巨作实属不易
  •     跟砂器有什么关系啊?
  •     补记
  •     除了一个坑爹的内容提要和一个莫名其妙的千代吉以外,这本书很不错
  •     封面很好
  •     囧...破案基本靠直觉加枚举法...
  •     很是过瘾,不愧是推理大师松本清张的力作!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