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与文学之间》书评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2-1
ISBN:9787020044276
作者:王晓明
页数:278页

在思想与时代之间(旧文)

一直都感觉王晓明近些年的著作确实少了许多,所以一看到这本收录到南京大学“鸡鸣丛书”里的自选集《思想与文学之间》的时候,我的心里着实有了些兴奋。但是,当我仔细的翻过这本书之后,却莫名的有了些失望的情绪。这种失望说是源于这本书,倒不如说源于我的内心的对于王晓明的一种期望:很显然这种期望这本书里面并没有得到满足,所以不免失望。读王晓明以前的著作,尤其是早期的作品,《潜流与漩涡》和《鲁迅传》是我最喜欢的。我一直以为,作为一个专职于文学评论的学者,《潜流与漩涡》可以证明他的内心对于那些经典作品的偏爱以及他极其敏锐的艺术观察力;而《鲁迅传》则证明了他思想的深度以及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时刻不敢忘记自己身上所担负的责任的良知:学者与知识分子这两种身份在他的内心之中的交叉恰恰反映了他在这个特殊的时代中不断的挣扎自救的过程。在这本新的自选集中,如果你只是翻看书的目录的话,你会发现其中收录了很多他的以前的很多文字,唯一增添的新的东西是近些年的一些访谈或者对话。甚至这本书的题目就是其中他接受《学术月刊》的一个访谈。之所以把这个访谈作为这本自选集的名字,他觉得“这个访谈的基本内容,正能够表现我置身于‘思想’和‘文学’之间,既主动往返,也被动地接受两边牵制的复杂状态”。其实,说置身于“思想”与“文学”之间是对于他的学者和知识分子两种角色而言的,从我的角度分析,学者和知识分子的使命在其内心中不断的冲突恰恰反映出他内心的思想和这个时代之间的冲突进而带来了一种焦虑感。作为一个研究现当代文学的学者他自然希望能够潜心的专心的完成自己的学术使命,事实证明王晓明在这方面很有天赋,他的学术著作一直都受到很高的评价。但是,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作为鲁迅批判精神的继承者,他依然不可能静静的坐在他的书桌前的。内心总有一种躁动,一种时刻不忘外界的关怀,一种时刻想去走走看看的冲动在引诱着他。上个世界的九十年代,他参加了名噪一时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就很显然的证明了它的这种内心的不安于平静的心态。他一直认为,知识分子在现在的某种发展趋势是对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将来是很不利的,我们要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某种道德精神上的堕落要负很大的责任。在他看来,从五四继承下来的知识分子的“启蒙”意识并不像现代的很多人认为的已经过时了,需要丢掉那种乌托邦似的幻想。对于我们这个时代而言,批判精神仍然是需要的,因为周围生活的环境随着所谓的“消费社会/后工业社会”的到来不是变得越来越好,而是愈加的恶劣。也许,对于他而言,商业化的到来才是对知识分子的最大的挑战,作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它无处不在甚至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的生活和思维之中了,所以这才是我们更加要警惕的东西。现在的很多人对王晓明由文学批评转向都市的文化研究感到很不理解,其实这种转向在我看来除了他说的面对二十一世纪文学环境的变化,所以感到有一种“失语的恐惧”,更多的是一种知识分子的使命感指使它挖掘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意识形态并对其进行批判。当然,这样的一项并不符合他内心归属的工作对他而言是很吃力的。但是,明知不可而为之恰恰是中国知识分子最悲壮的传统,也是对他知识分子使命的完整体现。看这本书所收录的文章,你可以发现在这些表面文本的下面很自然的梳理出一个潜在的文本:文学的精神。所谓“文学的精神”,强调的是文学和精神两方面的冲突与融合。无论是“人文精神”、“知识分子的传统”还是“美和诗意”、“寻根文学”都是他面对这个时代所产成的困惑和焦虑的产物。他本想把文学作为自己的一个宗教,皈依自己的灵魂,但灵魂的躁动是时代性使然。他试图使文学和时代相互融合,能在其上寄托自己的精神,但很显然,面对这个时代的瞬息万变,他无法在一系列的“能指”的不断流动中寻找到“所指”所在的意义之链,换句话说,他的思想在与时代不断对话中困惑和焦虑依然还在,他无法走出自己内心的困境。这也许就是我对这本书乃至对他失望的原因吧。


 思想与文学之间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