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修行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4-1
ISBN:9787561326138
作者:(德)韦伯
页数:292页

章节摘录

插图书摘学院生活是一场疯狂的赌博    应诸位的要求,我来谈谈“以学术为业”。我打算沿用咱们国民经济学家总是从外部关系入手的迂腐作法,先从这样一个问题谈起:物质意义上的职业学术是如何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这在今天来说,实际上主要指:一个决心职业性地献身于学院生活中的学术研究的大学毕业生的前途如何?为了了解咱们德国情况的特殊性,用比较方法来了解并设身处地地设想一下外国的情况,是合宜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最尖锐的对立面在美国。    众所周知,在咱们这里,一位有志献身于学术之业的年轻人,往往从当“编外讲师”开始他的生涯。他先要和有关的学科代表人物磋商并取得人家的同意,然后写出一本书来,通常还要通过系里的正式考试,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取得授课资格,然后按照自己的专长开一门课,但是不领薪水,报酬来自学生的听课费。在美国,学术生涯通常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开始,即先受聘当“助教”。类似咱们的自然科学与医学系的大型研究所的作法,助教中只有一部分可以争取到编外讲师的正式授课资格,而且这种机会常常来得很迟。这种区别实际上说明,在咱们这里,一个从事学术研究的人的生涯基本上以财富为前提。一个一贫如洗的年轻学者,要完全正视学术生涯的条件,需要超乎寻常的胆量。他至少要苦熬几年,还不知道以后是否有机会接替一个职位,使日子过得下去。与此相反,美国有科层体制,’那里的年轻人一开始就有薪金。虽说工资往往比不上一个半熟练工人的收入,可是他毕竟一开始就有了一个似乎可靠的职位,因为能领到固定的薪金。不过,他也和我们的助教一样可以被解聘,这也是个通例。他必须对自己可能不符合人家的期望这一点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期望无非是:他能使课堂上“座无虚席”。一个德国编外讲师不会碰上这种事,人家一旦请了他,就不会赶他走。他虽然没有任何“要求”,但是有一种可以理解的念头:在他工作几年之后有一种道德权利,要求人家考虑他。并且——这往往很重要——在讨论其他编外讲师的授课资格问题时,也考虑到他。究竟是原则上让每一位能干的、受到承认的学者都取得授课资格,还是考虑到“教学需要”,让在职的编外讲师垄断教学,这是一件让人左右为难的事,它与学院职业的双重性有关,不久我们就要涉……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本书收入韦伯两篇著名演讲以及有关资本主义精神的论述。这些文章被列为西方大学生的必读作品。

内容概要

作者:(德)韦伯 译者:王容芬马克斯·韦伯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是社会学的泰斗和创立者之一。在我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他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曾经引起过极大的轰动。在随后的二十年左右的时间里,韦伯的声誉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都日益兴隆。他所提出的新教伦理、科层体制、世界的脱魔、价值无涉等观念,无不对年轻一代的人生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书籍目录

前言:德国的马基雅维里
一 以学术为业
1 学院生活是一场疯狂的赌博
2 没有热情就没有灵感
3 理智化是世界的脱魔
……
二 以政治为业
1 何为政治?
2 政治合法性三种
……
三 资本主义的敬业精神
1 弗兰克林的资本主义哲学
2 资本主义左右了经济生活
……
四 禁欲主义与资本主义精神
1 论职业分工与宗教责任
2 财富意味着人履行职责
……
附录:韦伯年表

编辑推荐

本书收入韦伯关于以学术为业和以政治为业的两个著名演讲以及他有关资本主义敬业精神的论述,充分展现了韦伯的入世的态度与严谨务实的治学作风。这些文章历来是西方大学生的必读作品,曾经影响了一大批欧洲的学者与政要。

作者简介

马克斯・韦伯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是社会学的泰斗和创立者之一。在我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他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曾经引起过极大的轰动。在随后的二十年左右的时间里,韦伯的声誉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都日益兴隆。他所提出的新教伦理、科层体制、世界的脱魔、价值无涉等观念,无不对年轻一代的人生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书即收入韦伯关于以学术为业和以政治为业的两篇著名演讲以及他有关资本主义精神的论述。在两篇演讲中,韦伯以一位严肃的学者和政治家的身份,科学地、入微入细地讲述了一个正直的学者必须具备的道德和一个诚实、热忱的政治家必须具备的职业的伦理。全书充满理性主义的教诲,充分展现了韦伯的入世态度与严谨务实的治学作风。这些文章在今天已被列为西方大学生的必读作品,曾经影响了一大批欧洲的学者与政治家。
两篇演讲由王容芬翻译,关于资本主义精神的部分由陈维纲等翻译。王容芬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资深研究员,现居德国。陈维纲为哈佛神学院研究员。两位译者的翻译准确考究,通达细腻,曾经为西方学术在中国的推广与普及产生过极为重要的影响。


 入世修行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韦伯在其重要的理论“价值无涉”中阐述道:“所有自然科学回答的都是这个问题:如果我们要用技术支配生命,我们应当怎么做?至于我们是否应该并且愿意用技术支配生命,这样做到头来是否有意义,自然科学不管这些”。基于这个事实,韦伯提出学术拒绝价值判断的原则,科学只客观的解释现象,研究者应抛弃个人主观的评价。意义在于不影响他人的自由判断,避免使科学成为神学。举个更贴近我们的例子: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不仅讲述历史事实,最后还要告诉你它所判定的历史行为的正确性。读书的时候知识累计的过程伴随的是思维的固化,这导致长大后千人一面,缺乏独立思考意识习惯。很多经不住时间考验的历史在我们长大后在我们的头脑中搅局,使我们迷惑无根。本质上,学习没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澄明,反而让我们一生混沌。有智者不断用各种方式阐释世界,不同的观念交织一起,构成了世界的趣味性和矛盾性。韦伯提供给我们一种理性思考的途径,韦伯渴望一个人能够如此纯粹的区隔“事实”和“为什么”,这种理性似乎有些超现实,但理性是人的特征,因此韦伯极致追求的理性也有了其价值与意义。这种理性甚至被运用在划分婚姻的级别上,比如,纯粹经济动机的婚姻优于建立在性欲基础上的婚姻,因为前者毕竟发端于理性的考虑,后者不过是动物的本能。从这个意义上讲,妓女要比嫖客高级。事实似乎也是如此,妓女站街大大方方,嫖客寻欢躲躲闪闪,正如韦伯所说:诚实乃上策。
  •     一卷书,一支笔,是中国文人几千年来不变的人生追求。一卷书,坐而论道,穷则独善其身,再有上几个学生,便是如孔老夫子似的千古的风雅;一支笔,起于乡野,至于庙堂,达则兼济天下,然而亦少不了几个学生:时也势也,功名利禄总有雨打风吹去的一天,文章却是千古事,做老师是“终身为父”的殊荣,更是浇灌自己政治理想的便捷途径,更不谈如东汉桓帝年间太学生集体请愿而沸沸扬扬的“党锢”事件,学生,本身就成了政治的主角。进也好,退也好,学术是文人藏在手里的私房钱,得势的时候用来锦上添花,失势的时候用来雪中送炭。在中国的历史上,学术的问题从来就跟政治分不了家,否则刘歆确认古文经为官家经典的路也不会那么曲折,康有为也不会津津乐道于考证孔子对于改革的看法。随便问一个传统的中国文人,关于学术,老师,得到的答案不外乎“文以载道”或是“传道,授业,解惑”。这一个道字是学术的最终追求,却也是政治的实践顶点,要对传统的中国人说“价值中立”,只管传授客观事实就好,显然是天方夜谭的事情——中国的学术,鲜少客观事实,而中国的文人,从来不是纯粹的学者身份。但是,当中国人在以道为文的路上悠然前行的时候,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却把这样一种延续了千年的价值观念推向了可堪质疑的砧板上,与之截然不同的便是“价值中立”。从纯粹的学术传承来看,价值中立并非韦伯独创,而是系统化的实证主义思想,是在孔德、斯宾塞,以及杜尔凯姆的相似思想中发展出来的,其实质在于他们认为, 社会文化现象和自然现象是同质的, 可以把自然科学方法移植到社会科学中去, 因而社会科学家应该同自然科学家一样, 只是描述客观事实, 寻求客观规律, 只说“是什么”, 只作“事实判断”或“实然判断”, 而不掺杂自身的好恶, 不包含价值因素,不说“应该是什么”, 不作“价值判断”或“应然判断”,韦伯认为此举可以完成科学对神学“除魅”的理论。用韦伯自己的话可以很好的解释此种“价值中立”:例如,一个大学教师要“论证”某些社会需求是“正当的”,那就是胆大妄为,而他要想通过科学和学术的手段来证明它们是“不正当”的,情况也同样如此。两者根本上都是不可能的。(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2006.4 《韦伯论大学》之《大学的学术自由》P33)更进一步的,韦伯认为,科学或者学术手段所能够达到的只是分析出某种事物的需要和它的本质,使得我们可以讨论它们的历史根源从而产生一种真实感,从而分析出实现它们的先决条件,以及在当前的情况下它们是否可以按照最初的愿望发展。而承认或者否认从中传达出的信仰,对相关的问题做出决断,是学生的个人责任,学术上的指导者是不能够越俎代庖,也是不被允许的。但是,很多诟病韦伯“价值中立”论的学者抓住了一个致命的弱点:即,社会科学是否可以和自然科学完全的等量齐观,用实证主义的方式厘清事实和价值,主观和客观的区别?是否能够摆脱对于时代政治或者被时代政治所影响?社会科学,如果它不具有客观性的话,韦伯的论断岂不是痴人说梦?作为照应“价值中立”说的例子,古代中国的经验又无疑是绝好的代表: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所有的学术都处于人文和社会科学的范畴,就算是少量的自然科学,也是包含在甚至是为作者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目的服务的,而考察人类历史,更是鲜少有像古代中国一般,按照培养文人的格式来培养官吏,最优秀的文人和最优秀的官吏在很大部分上重叠的例子。观察中国的历史,绝大部分文人和教育的价值观是赤裸裸的瞄准了政治并且以之为最终目标的,但是依然有两个时代是类似或者说是近似的出现了韦伯“价值中立”思想的。其一,是充斥着酒鬼,隐士和嗑药仔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较之之前的“举贤良”时代和之后的“科举”时代,魏晋南北朝无疑是文人缺乏上升途径的“黑暗时代”,频频更换的政权以及当权者不懈的想要收买士人阶级的努力把文人的说话空间挤压到了近乎真空的阶段,真正是动辄得咎,提心吊胆,朝不保夕。因而不著述的清谈成为一种时尚,就如同剔掉了价值取向来谈客观事实,在表象的务实之下隐藏的是柔软的反抗。无独有偶,这一招被后来的“乾嘉学派”从实质上继承了下来。若要说做学问,中国历史上少有如此纯粹而客观的学问,二王父子的训诂至今还是我们古汉语课必修的内容。但是反映的政治现状却是“万马齐喑究可哀”,在统治者对于言论吹毛求疵的状态下,类似的“价值中立”无疑是一种自保的体现。如果我们抛开学术的传承去看马克思韦伯提出的“价值中立”恰好可以窥见一点魏晋和满清时候的影子。价值中立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考察韦伯发表在《法兰克福报》上的一系列论文来看,”价值中立”的概念是韦伯从“贝恩哈德事件”起思考德国教育制度,学术和政治的关系的产物,是在帝国政治当局不断的压缩大学中自由言论的情况下韦伯为了实现学术自由而提出的一种以退为进的自保方式。在论及为什么需要“价值中立”的时候,韦伯明白的表示,在毫无限度的讨论一些无关紧要的价值的时候,“恰恰是最决定性的和最重要的实际政治的价值问题,由于政治局势的特性,反而被排除在德国大学讲坛之外。”因而,韦伯认为,“鉴于大学讲坛一直不允许自由的讨论决定实际政治的价值问题,我认为唯一能持续科学代表尊严的,便是对有人极其乐意让他们来处理的那类价值问题保持沉默。”(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6.4:《韦伯论大学》之《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价值中立”的意义》p86)价值中立,与其说是韦伯的一种学术观点,不如说是在当时德意志帝国用以贝恩哈德为代表的“国家利益”的喉舌控制大学学术自由的情况下的一种高贵的沉默,一种无言的抗辩。这也是在大学在受到政府财政援助和享受政府特权的情况下,因为“吃人家的嘴软”而成为“国家”对大学生实行政治调教的工具的现实下一种无奈之举。是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态度,因而它本身就表达了一种价值倾向——即学术和言论的自由。这么看来,单单的争论“价值中立”的正当性和可实现性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脱开一个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去看这件事,往往使它因为脱离了前因后果而显得孤立又荒谬。正如把褒衣博带的魏晋风度拿出那一个时代去看,看见的也许是衣袂飘飘的风雅,但在彼时却是为了能够嗑完“五石散”散热之用,缺少了“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念永远是充满了争议而不易被人理解的,如果只是纸上谈兵的从逻辑上去论证“价值中立”的合理性恰恰是颠覆了社会科学本该拥有的“社会性”,架空了时代价值来谈价值,就是刻舟求剑式的悖论。而要在任何一个与韦伯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去复制“价值中立”本身就是一件买椟还珠的无用功。恍然明白了韦伯的醉翁之意之后,不禁大赞人类的共通性,在每一个恶劣的生存环境中,知识分子总能想出各式各样自保的办法,或是放浪形骸,或是钻进故纸堆,或是发明一套“价值中立”的理论来一个事实上的“非暴力不合作”。然而,知识分子所能做的也只有这些,在暴力和强权面前,只能韧如蒲草般的熬着,最强烈的反抗方式也不过如齐国史官一样,准备好了一腔鲜血前赴后继也要在史书上写下一个“崔杼弑君”。在暴烈的环境下,揭竿而起的往往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撑死了也只是吴用一般的在梁山泊晃晃白羽扇,出两个点子,再多的便没有了。历史上上马开疆土下马治天下的儒将倒有一些,只是文人转业成将军的倒真是少,屈指可数的几个还是如文天祥般没有好下场的。到最后,能做的还也只是传世文章中藏着些玄机,待得后世好事者慢慢发掘出如韦伯“价值中立”论般矛盾的理论后那一抹不能言说的晦涩。幸与不幸,倒真是不能一言明了的了。
  •     本书即韦伯的《以学术为业》和《以政治为业》两篇演讲以及他有关资本主义精神的论述。最初看这本书时以为自己智商有问题,看不太懂。幸好后来看到英文版,发现我能够看懂些,才想到可能是翻译有问题。巧的是,不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也出了一套韦伯作品集。我试着买了广西师大这套书中的第一册《学术与政治》用以比较两个版本的翻译有没有差别。广西师大《学术与政治》的译者是钱永祥。:)两本书比较的结果是,广西师范大学的韦伯作品集质量远远超过这本,无论从书的装帧设计还是翻译质量。这两本书的标价也只差3元。多付3元绝对值得。

精彩短评 (总计8条)

  •     翻译看的挺累的~居然还再版了~传说中陈维纲还翻过《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omg~
  •     翻译得很好,当然,韦伯的水平也足够高.
  •     对此的评价只有两个字----经典。
  •     清醒的入世精神,直指灵魂的思辨力量。
  •     真是服了这套书了……封面上写着:感受幸福·经典插图本,活着就是幸福……云云,还纳闷韦伯什么时候变心灵鸡汤写手了……结果翻开一看,里面的文章分别是:以学术为业、以政治为业那两篇著名演讲以及《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里节选的两章……但是换了个名字还真是囧囧有神啊~翻译也是抄的吧~
  •     本来带着去福建路上读的,实际是连翻都没翻,六月的最后几天,终于读完了。
  •     这套书都做得很好,语言轻松有趣,配图诙谐幽默,全然没有一般哲学书故弄玄虚的酸腐气。
  •     对于这种翻译过来的学术文章,读来总觉得有些累,政治那一篇基本没看懂,难道也是因为我对政治最不感冒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