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12
ISBN:9787258055860
作者:(捷克)米兰・昆德拉
页数:244页

内容概要

米兰・昆德拉,捷克小说家,生于捷克布尔诺市。父亲为钢琴家、音乐艺术学院的教授。生长于一个小国在他看来实在是一种优势,因为身处小国,“要么做一个可怜的、眼光狭窄的人”,要么成为一个广闻博识的“世界性的人”。童年时代,他便学过作曲,受过良好的音乐熏陶和教育。少年时代,开始广泛阅读世界文艺名著。青年时代,写过诗和剧本,画过画,搞过音乐并从事过电影教学。总之,用他自己的话说, “我曾在艺术领域里四处摸索,试图找到我的方向。”50年代初,他作为诗人登上文坛,出版过《人,一座广阔的花园》(1953)、《独白》(1957)以及《最后一个五月》等诗集。但诗歌创作显然不是他的长远追求。最后,当他在30岁左右写出第一个短篇小说后,他确信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从此走上了小说创作之路。 1967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成功,连出三版,印数惊人,每次都在几天内售馨。作者在捷克当代文坛上的重要地位从此确定。但好景不长。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后,《玩笑》被列为禁书。昆德拉失去了在电影学院的职务。他的文学创作难以进行。在此情形下,他携妻子于1975年离开捷克,来到法国。 移居法国后,他很快便成为法国读者最喜爱的外国作家之一。他的绝大多数作品,如《笑忘录》(1978)、《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轻》(1984)、《不朽》(1990)等等都是首先在法国走红,然后才引起世界文坛的瞩目。他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除小说外,昆德拉还出版过三本论述小说艺术的文集,其中《小说的艺术》(1936)以及《被叛卖的遗嘱》(1993)在世界各地流传甚广。 昆德拉善于以反讽手法,用幽默的语调描绘人类境况。他的作品表面轻松,实质沉重;表面随意,实质精致;表面通俗,实质深邃而又机智,充满了人生智慧。正因如此,在世界许多国家,一次又一次地掀起了“昆德拉热”。 昆德拉原先一直用捷克语进行创作。但近年来,他开始尝试用法语写作,已出版了《缓慢》(1995)和《身份》(1997)两部小说。

作者简介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
米兰·昆德拉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小说描写了托马斯与特丽莎、萨丽娜之间的感情生活。但是,它绝不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性爱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说,小说从“永恒轮回”的讨论开始,把我们带入了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中,比如,轻与重,比如,灵与肉,它带领着我们思考——什么才是人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意蕴深远,读它,你能领悟到智慧的力量,但又绝不枯燥。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米兰·昆德拉的代表作,也是一部意象繁复的书,其中装载了多种涵义:被政治化了的社会内涵的揭示、人性考察、个人命运在特定历史与政治语境下的呈现,以及对两性关系本质上的探索等。昆德拉极其聪明地将这些元素糅合在一起,写成一部非同凡响的小说——其中既有隐喻式的哲学思考,也有人的悲欢离合的生命历程的展现。本文限于篇幅,将只涉及其中的两性关系。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老实话,当年看得很累,看的理由只因一句话。最后一章,卡列宁的微笑——人类的时间不是一种圆形的循环,是飞速向前的一条直线,所以人不幸福;幸福是对重复的渴求。也许是时候再找出来看看
  •     很早看电影《布拉格之恋》的时候,觉得电影如此轻浮书又如何?事实证明以我初中过于单一的价值观判断是断然不能接受托马斯和萨宾娜的观念,但当我一步步打破以前被灌输的正统观念去构建自己的价值观体系的时候,我发现没有什么对与错,只是每个人的占位不一样,个人的价值观应该得到尊重,不论这个观点于你而言有多么难以接受。再看书的时候,幸而先看了刘小枫的《沉重的肉身》,其中对特丽莎和萨宾娜两种女人的解构十分透彻,在对昆德拉式的调侃和两种价值观占位有了预先的认识,才能拨开托马斯、萨宾娜表面的行为去看他们的价值观,并尊重一种以前不接受的价值观选择。不过在轻和重的道路选择上,或许选择重,才是双脚通向地面的唯一形式,是经历痛苦磨难后的来之不易的珍惜,不是放纵和毫无限制的自由,自由是相对的,心灵的自由不是依赖肉体的自由升华的。
  •     轻与重   ———————————————————————————————   第一次看这本书是在高二至高三之间。    在很不合时宜的年龄,很不合时宜的时段,读了很不合时宜的书。    对于十几岁的青少年来说,它太自由,尚没有完整自我的人是不配享受自由,是承受不来,是把握不住,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因此,它让我的那段最黑暗苦闷的岁月,苦上加苦。    最近,是重温旧梦的高峰期。重读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重看了《布拉格之恋》、《春逝》、《英国病人》,重写了观感。    不敢说有着醍醐灌顶的大彻大悟,也并没有最初所感受到的心灵震撼,更多的是对人生审视的回味无穷。       这是一本哲理小说。意识在忠诚与背叛,自省与彷徨中游走,轻与重,灵与肉,偶然与必然的问题伴随始终,有关于时代的困惑,也有超越时代的思索。作者依托一个爱情故事为载体,对生命加以拷问。当一切沉重的思考迷惘得无从着落,就变得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轻,而同时仍感到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作为媚俗世界的魔鬼,托马斯受到特丽莎沉重的爱的诱惑,为他的选择一再付出代价;萨宾娜坚定地一再对生命背叛,只为享受那份轻盈和解脱,却注定一生漂泊,在抵达背叛尽头落入一片虚空,正是她抛弃生命中所有的存在后不能承受之轻。    开篇作者便质疑了巴门尼德的“轻为积极,重为消极”的理论。旨在阐述——不论选择生命中的轻或者重,都会跌入生命循环往复的永恒中,人们因为重的负担而选择追求轻盈,又由于轻的虚无而转为追求重的充实。于是,生命就在这轻与重之间不断往复的追求中达到了隐秘的平衡。             灵与肉   ———————————————————————————————   有天,一位朋友边看书边问我:    ——“她的忠诚,她希望满足他每一欲求的热烈愿望,并不是非属于他一个人不可。如果她没有遇见托马斯,她随时都准备响应任何她可能遇见的男人的召唤。”    ——这句话对吗?    我说不对。    毕竟,爱情并不是那么轻易便可遇到。纵然特丽莎只因一连串的偶然才被托马斯捡到,我却无法想象除了特丽莎,还会有哪个女人会让这位游走在不同女人躯体间的风流医生有共眠的欲望。    小说正是以此不露声色的赞扬了爱情。    如果将作者在书中所有充满哲学意味的论述都删除的话,这不过只是一个普通的爱情故事。    托马斯喜欢同不同的女人做爱,以做爱方式的不同来看到生命的区别,享受着无处不在的诱惑扑面而来,贪婪地品尝着生命之轻。    而特丽莎像个“被放在树脂涂覆的草篮里顺水漂来的孩子”,让托马斯不忍心让这个孩子顺流漂向汹涌江涛,于是在这个柔情蜜意的比喻和思忖中,危险的爱情慢慢滋生。灵魂在肉体上方默默注视,肉体却服从本体的需要,所以才有托马斯永远的不忠和特丽莎永远的苦痛。    托马斯不提防被特丽莎枕边沉重的呼吸声迷惑了,从此开始不断为这份沉重付出代价。    而特丽莎在给托马斯带来情感上重的同时,却不知如何面对托马斯在肉体上的不忠,无力反抗却又无法视而不见,灵与肉的矛盾充满了无奈。    有人问,灵魂上的背叛和肉体上的背叛,哪个才算对爱情的背叛?    我无言以对。    毕竟,我渴望占据的是灵与肉的制高点。

精彩短评 (总计62条)

  •       前几天突然被问到一个问题:这本书对我有什么用?我是刚看完,但除了里面一些零碎的细节我突然完全讲不出什么来。但这本书其实蛮哲学的,一开始作者就给读者列许多哲学性的问题。其中有一个比较经典:人生选择的好坏。
      
      好与坏其实是一个对比的结果,比如温度的高低 ,即使是零下30度没有一个对比对象你就无法说它是高还是低,相对于零下100度它是高,相对于0度它却又是低了。但人生的选择确实无法比较的,两条路你只能走一条,你无法回到你选择的时间点再去尝试走另外一条。很多选择都是这样选了这个就无法选择另外一个,就像劈腿的文章,选择悔过向马伊琍道歉就无法选择和姚笛在一起,以后是和在马伊琍在一起更幸福还是和姚笛在一起更幸福根本无法比较。马伊琍有马伊琍的好,姚笛有姚笛的好,不然他也不会劈腿了。他选择终于婚姻是对的,但谁又能说选择小三是错的,布拉德·皮特选择安吉丽娜·朱莉谁又能评判好坏。
      
      至于这本书对于我有什么用?有用乎?无用乎? 看了它无助于增加我的收入,它是无用的,就像我从小学到大学读过的许多书一样,无助于我们今天挣钱的能力。但它真的一文不值吗?明显不是,它有它的价值。书是艺术,电影也是艺术,音乐也是艺术。没有谁会傻到问你看一部电影有什么用,听这首歌有什么用。读书和看电影听音乐一样是欣赏艺术。
  •     提出问题不一定就要回答
  •     译者只是照搬了韩少功和韩刚版本的;没有分段,所以感觉没有成功表达作者的情感。不影响文字本带来的冲击力。
  •     年方19读的作品,大学爱上个有男朋友的姑娘,愣是把人家拆散了,结果自己跟姑娘再一起没3个月就分手了!年少不懂情绪抒发,搞得全寝室跟我不得安宁!此后在学校图书馆看了本书大为释怀!懂了人世间情爱可能不必圆满,每个爱人之间都有不同动机。从此爱上米兰·昆德拉,有机会一定要去布拉格!
  •     大学时候读的
  •     第三遍。能说的很多,但言语是多余的。
  •     布拉格之恋
  •     老早就买了,还是个盗版。
  •     这是一本不可能一遍就能吃下去的书,就像卡夫卡的《城堡》,与其说这是一本小说,我更愿意将其定义为一本哲学书,句句都包含着让人反复咀嚼的味道,参不透。我始终无法明白昆德拉所言的生命之轻指的是什么,看到的是矛盾纠葛。“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重,我们的生活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人不愿再灵肉分离中生活,却只能以灵肉的妥协与调和谋得现实的安适。
  •     读了一半,情节波澜不惊,没有读下去的欲望,也许自己道行太浅
  •     中学时在图书馆借到的 光明正大的借出 偷偷摸摸的还回 “脱”
  •       Part 1
      
      一见钟情
      
      他们两人都相信
      是一股突发的热情让他俩交会。
      这样的笃定是美丽的,
      但是变化无常更是美丽。
      … …
      每个开始
      毕竟都只是续篇,
      而充满情节的书本
      总是从一半开始看起的。
      
      这是辛波斯卡的一首代表作。诗的第一段描述了被“一股突发的热情”所连接的两个人,他们相信相遇是偶然且既定的路线。很符合我想要探讨主题的主角。
      诗的最后一段则是描述了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和我今天要做的事是差不多的。无论你听过看过或者是还未听过看过我要讲的内容,今天的开始,对你都可以算是一种续篇。
      
      
      Part 2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这一段是老生常谈。但是不能不提到。)
      中文译名饱受争议。之前被译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直到近十年才是新译版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借用之前看到的资料:
      作者米兰昆德拉就英文译名(原文是捷克语)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译者在碰到这个词(being)时,都倾向于用更朴实些的表达予以替换:‘生存’(existence),‘生活’(life),‘状况’(condition)等等。”他自己更倾向于“存在”。
      存在并非一个具体物,因此,昆德拉认为,哈姆雷特说的”to be or not to be”绝非“活着,还是死去”的问题,而是一个形而上的追问。所以,《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所要探讨的实质上是“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轻”。”
      Ps.个人观点,“存在”是一种不容置疑的状态。存在的东西不可能被抹去,但是存在的方式可以调和。
      
      
      
      Part 3
      
      第一部分: 轻与重
      
      "他想照看她,保护她,享受她在身边的快乐,但他觉得没有任何必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且他也不想让别人知道她睡在他家里。一起过夜,便是爱情之罪证。"
      介绍人物托马斯:经历过的一次失败婚姻的浪子(但是浪子只是他的一种面目)。
      离婚后过着和无数女人保持“关系”的生活方式。但是保持的不过夜的习惯。
      
      "托马斯心想:跟一个女人做爱和跟一个女人睡觉,是两种截然不同,甚至对立的感情。爱情并不是通过做爱的欲望(这可以是对无数女人的欲求)体现的,而是通过和她共眠的欲望(这只能是对一个女人的欲求)而体现出来的。"
      然而他遇上了希望与之共眠的人-特蕾莎。
      
      
      "这种荒诞的、由理论上的可能性所引发的嫉妒,是一个证明,证明他把她的忠诚当做了一个必要条件。"
      托马斯看到特蕾莎和自己同事跳舞后,产生了嫉妒感。他对其他情人并不要求忠诚,这里并不是单单表现了托马斯对特蕾莎的感情,还是为后文提供了佐证-因为选择,才让忠诚变得意义。因为认定了特蕾莎,感情才生出责任。
      
      
      "可是,同情心已经变为托马斯的命运(或是厄运),他甚至觉得是自己跪在写字桌打开的抽屉前,无法让自己的目光从萨比娜书写的词句中移开。他理解特蕾莎,他不仅无力责怪她,反而因此更喜爱她了。"
      同样,这一段是将特蕾莎偷看了萨比娜(情人)写给托马斯的信,内心苦痛。托马斯能体会到特蕾莎的痛苦并感到内疚。
      在此之前,文章的小节里面提出并论述了“同情”这个词相关。并且,这个词贯穿了托马斯之后的生活。例如,特蕾莎离开他之后,他以为是同情把他带回了特蕾莎身边。但是事实却是相反的,因为对特蕾莎的爱,他才患上了同情病。记得再次之前,其他的情人他是并不在意的。为“刻意的偶然”做伏线。
      
      
      "但还能谈什么乐趣吗?他刚刚出门去同某个情人幽会,便马上对她感到厌恶,发誓这是最后一次见她。他眼前呈现的是特蕾莎的形象,他必须立即麻醉自己才能不再想她。从他认识她起,他不醉酒便无法同别的女人上床!然而,恰恰是他醉酒呼出的气味让特蕾莎更轻易发现他不忠诚的蛛丝马迹。"
      让我们先来接受预先的设定:萨比娜(指代与情人间的关系)为轻,特蕾莎(爱情之罪证)为重。
      书的前几节有疑问我们的人生究竟该怎样生活-选择轻抑或重,“重便真的残酷,而轻便真的美丽?”之前我们已经分析了托马斯的生活,他现在则陷入了这样一种在轻重之间摇摆的状态。矛盾而挣扎,但是这些“存在”是无法消除的。情人因为他在做爱时候看表而惩罚他,特蕾莎因为他的不忠诚而痛苦。两者无法兼有。即使随后他们结了婚,也拥有了一条狗。
      
      
      "谁要是想离开自己生活的地方,那他准是不快活。"
      在特蕾莎渴望移居国外。托马斯发现他无法让特蕾莎感到幸福。俄国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时候,特蕾莎在布拉格街上拍摄纪实照片的“狂欢节”让她转移注意,让“她发现,让她充满力量和快乐的环境是存在的,她渴望到国外去,希望找到类似的环境。”这个类似的环境是战争吗?不是。这个环境只是让她没有闲暇想起托马斯带来的噩梦的夜晚。
      
      
      
      " …他自言自语,带着一种幸福感,说他这种生活方式是走到哪儿带到哪儿,就像蜗牛驮着整个家。
      然而,由于他总是带着自己的这种生活方式,如同割舍不了身上的阑尾,特蕾莎也就永远得做那些不变的噩梦。"
      在瑞士再次和萨比娜一起后,托马斯这样想。由于矛盾的存在,特蕾莎选择了离开这里,选择离开了托马斯。
      
      
      第二部分:灵与肉
      
      "肉体是囚笼,里面有个东西在看、在听,在害怕,在思索,在惊奇;这东西在肉体消失之后还在,还残存,它就是灵魂。
      就像是托马斯的挣扎在于轻与重,对特蕾莎而言,她的矛盾就是灵与肉。"
      
      
      "她久久地凝视着镜子中的自己。偶尔令她不快的是,她在自己的脸上发现了母亲的轮廓。于是她更固执地看着自己,调动自己的意志力,以虚化母亲的影子,然后将之彻底抹去,让完全属于她自己的东西留在脸上。"
      我们可以看到,特蕾莎想要的是自己灵魂的特殊性。她并不想被困于没有区别的肉体上,只有灵魂的不同才可以拯救她。
      
      "在我看来,特蕾莎好像是她母亲那个粗俗动作的延续,她母亲要通过这个动作,将一个漂亮女人的过去抛得远远的。
      (如果特蕾莎本人也有一些神经质的举动,如果她的举止缺少优雅娴静的气质,那实在不必感到奇怪,因为她母亲最重要的举动,那一自我毁灭的粗狂之举,体现的就是她,就是特蕾莎。)"
      因此接受这一部分的预先设定:母亲代表这粗鄙无异的肉体,托马斯代表这独特的自我灵魂。顺便提及她一直很重复做的噩梦。她和一群裸女在泳池边唱歌、下跪,只要谁做错,托马斯就会开枪打死她。她寻求托马斯让自己感受到独一无二。但可是托马斯却把她和其他的女人等同对待,这就将她扔回了原来的世界。
       这就是她“存在”的不可消除的矛盾。
      
      
      “在我们看来只有偶然的巧合才可以表达一种信息。凡是必然发生的事,凡是期盼得到、每日重复的事,都悄无声息。惟有偶然的巧合才会言说,人们试图从中读出某种含义,就像吉普赛人凭借玻璃杯底咖啡渣的形状来作出预言。”
      相遇那天,特蕾莎听到陌生人的声音,看到书本的相认凭记。她从中读出了爱情的征兆灵魂的呼唤。提到陌生人是因为托马斯在此不同于其他特蕾莎已经熟知的粗鄙,他阅读,和自己的秘密相照应。鉴于书的启发意义思想意义,和特蕾莎对灵魂的要求,这种突发的激情是刻意的巧合。粗鄙是必然的,而灵魂存在于偶然中,可以突然被贝多芬的乐章唤醒。可以自我觉醒。这个就是特蕾莎那杯咖啡的预言。
      
      “惟有偶然的巧合才会言说。 ”
      巧合的发生是必然的。只是在于发生的时机,那个时机就选择了这个时刻或者这个事物为偶然。这一句话,也是在以选择为前提(才存在偶然)的。
      
      
      “所谓肉欲便是极度调动众感官:热切地注视对方的一举一动,全神贯注地倾听对方的每一丝声响。恰恰相反,特蕾莎喊叫,却是为了让感官迟钝,使它们无法去注视、去倾听。在她体内发出的喊叫,是为了表达她那幼稚的理想主义的爱情,要消除一切矛盾,消除肉体和灵魂的两重性,甚或消除时间。”
      这一段如果没有,我想自己很难理解,为什么这种时候她要真真正正的发出大叫。这一段除了正正说明了她对灵与肉统一的绝对要求。也揭示了她痛苦的必然性-幼稚的理想主义爱情。
      
      “她时刻感受到一种不可抑制的想要摔倒的渴望,她活在一种时刻发晕的状态之中。
      人一摔倒,都说:“扶我起来。”托马斯耐心地一次次扶起她。”
      
      “我可以说晕眩是沉醉于自身的软弱之中。意识到自己的软弱,却并不去抗争,反而自暴自弃。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软弱,便会一味软弱下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
      发晕并不是指在幸福中迷醉。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种投降的征兆。是在托马斯和母亲之间的抉择。 是灵与肉的抉择。自我选择和顺从。晕倒后回到母亲身边而失去灵魂,还是紧紧握住选择的人生的手。我们每个人大概都有这样的时刻,挣扎得太累,就会想要放弃。这个时候的特蕾莎便是正在抉择边缘。
      
      
      “她想,明明知道他的不忠,却又不要去惩罚他,办法倒是有一个,那就是他要把她带在身边!他到情妇家里去时要带着她一起去!惟有通过这种办法,她的身体也许将成为托马斯的另一个自我,成为他的陪衬,他的帮手。”
      “成为托马斯的另一个自我”,这是特蕾莎做的一次挽救尝试。她试图站在托马斯的角度,不能改变就去接受托马斯的思想。她忍不住去靠近萨比娜。却由衷的被对方吸引折服。这样开始,是因为这是一种独立的个人思想,她不能成为托马斯的一部分,她的思想、感受还是自己的。她可以从自己的灵魂出发,去感知这一切。
      
      
      女摄影师说:“您就甘心呆在家里?”
      特蕾莎说:“要我去拍仙人球,我宁愿这样。”
      “即使您去拍仙人球,那是属于您自己的生活。如果您只是为了您的丈夫活着,那就不是您的生活了。”
      特蕾莎带着恼怒的语气反驳自己的生活就是丈夫,且幸福。却在最后若有所思的觉得托马斯也正因如此认为自己落伍。为了避免拖累自己所选择的的生活,她决定离开。
      
      
      
      第三部分:偶然与永恒。
      
      ”非如此不可-细加掂量的决断。
      
      别样亦可-除了她对托马斯现实的爱,在可能的王国里,还存在着对其他男人来说没有实现的无数爱情。“
      这是第一部的最后一节。托马斯回到特蕾莎身边,感觉不到同情心,只能感到自身为中央的压迫和归来的绝望。经历自身难以承受的重量。他思考着非如此不可和别样不可,并不是为自己的选择后悔,反而是在提示自己害怕失去特蕾莎。但是这一刻,他或许并不明白。
      
      ”我们都觉得,我们生命中的爱情若没有分量、无足轻重,那简直不可思议;“
      
      ”如果兴奋是造物主用于取乐的一种机制,相反,爱情则是只属于我们的,我们凭借着它逃脱造物主的控制。爱情,就是我们的自由。爱情超越了‘es muss sein!’(非如此不可)。“
      这两段文字分别来自书的首尾两部分。我们可以看到预设的轻与重并不是绝对的。医生事业、和情人的性关系,这些才是托马斯的生命的重,而选择做一个卡车司机和特蕾莎在一起,才是他的生命之轻。这种生活看起来轻若无物,但是未必就可以承受。在梦到自己的理想情人后,托马斯才发现特蕾莎也并不是自己的“非如此不可”。她是那个选择,超越了非如此不可。
      同样,开头我们看到托马斯信仰的理论:偶然一次不算数。因此在特蕾莎离开后再追回,除却书里明确提到的六次偶然,也是一种论证,爱的存在,绝非偶然。
      
      
      P285 托马斯意识到特蕾莎并不是自己的非如此不可,是自己选择了爱情。然后哄睡中被惊扰的特蕾莎做看星星的梦。
      
      我们知道特蕾莎夜晚那些重复的噩梦。而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在托马斯肩负起的指引下,她开始有了新的梦境。是我能想到的很属于很被打动的画面。
      而在结尾,特蕾莎想起自己坐飞机的梦境。在梦里托马斯被枪击后化为了一只小白兔。她终于等到不再追逐的生活(这种在天空的梦境是托马斯带给她的安慰)。她带着兔子回到了童年的小屋。因为那是五岁时父母认为她应有的自己的房间。意味着一种对特蕾莎作为独立个体存在的认可。里面有一只沙发,一张小桌和一把椅子和亮着的台灯在等她。结尾处,她和托马斯走进的房间有两张对立床,其中一张有台灯。同样两个房间都有蝴蝶。她在现实里面也走到了想到的地方。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预先被谅解了,一切也就被卑鄙地许可了。“
      
      ”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得无限重复,我们就会像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一样被钉死在永恒上。这一想法是残酷的。在永恒轮回的世界里,一举一动都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责任重负。“
      
      
      ”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
      
      这两段文字来自于书本的开头。第一段是基于永恒轮回不存在的说话上,表现出苦难的缔造者(矛盾-灵与肉、轻与重)可以被谅解。因为生活只有一次。人只存在一次。
      后面一段则直接的告诉读者轻重、灵肉的选择是不可预知的。只能自己调和自己的。
      
      “恐惧是一种撞击,是彻底失去理智的一瞬间。恐惧没有一丝美的痕迹。看见的,只是所期待的未知事件的一束强光。忧虑则相反,它意味着我们是有所知的。”
      我们通常带着忧虑。因为我们可以想象选择带来的部分影响。但我们仍然选择,这时的东西,则是因为作为我们选择而美。
      
      借用一位书友说的话:
      通过托马斯,我们可以发现不论生命的轻或重,都离不开环境背景。生活中充满了“非如此不可”,他自己都不知道是他选择了哪一个。哪个是自己愿意的,哪个是被逼迫的,甚至连哪一个是轻是重都分不清了,也许对他来说去和特雷莎在一起是他自己愿意的,那跟他以前放纵生活为什么不是“非如此不可”呢。
      轻的选择或者重的选择都会有一个结果,作者已经悄悄告诉你了,跟存在无关。正如昆德拉自己也说:…我不知道人类以后会怎么样。
      
      开头引用了辛波斯卡的一首诗。她认为对偶然的忠诚才能成就命运。她也强调我对世界的“不知道”态度。
      
      同时我把这首诗送给《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本书,也送给大家。希望大家都能忧虑且选择。即使,“我不知道”以后是怎样,但至少此刻是投奔着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去。
      
  •     该社02年版
  •     引人深思
  •     在爱情消失的年代 人会在爱情里遇到很多要命的挫折 而最终要获得爱情 需要尝试.宽容 .时间.
  •       你可以把它看做是特蕾莎和托马斯的爱情纠缠史,你也可以把它看做是二战后捷克,俄国的政治斗争史,同时它也是对尼采永恒轮回的具体探讨论述。肉体与灵魂是孪生兄弟还是母子关系,肉体服从于灵魂还是灵魂在支配肉体,你是否也有像特蕾莎通过肉体看灵魂像的冲动?你是否也有如萨比娜浓厚的背叛之心?俄狄浦斯的故事是否又会让你沉思生命的选择,自愿书的签名是否会让你思索人性的无奈?我无法读懂昆德拉笔下的牧歌和媚俗,我无法理解托马斯的区域记忆。我在昆德拉山路转弯刺激的描写下穿梭,陶醉于卡列宁深沉纯粹的爱。爱情,动物,人类,灵魂,一个个沉重的名词,却让生命斑斓轻盈炫舞!
  •     三个周末的下午在书店打发时间看的,以后再把你买回来再看一遍。
  •     当年没怎么的读懂的书。
  •     让我看这本书的人,也祝你幸福。
  •     读的挺累,毕竟哲学思想感觉挺多。以自己的人生经历来说,很多东西有点不理解。但是很多观点觉得很惊醒自己。
  •     看不懂……:只发生过一次的事就像压根没有发生过。如果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当然也可以说根本没有过生命。
  •       办医院汉中开病假条【ΩΩ:535982237】汉中医院开诊断证明办医院汉中开病假条【ΩΩ:535982237】汉中医院开诊断证明办医院汉中开病假条【ΩΩ:535982237】汉中医院开诊断证明办医院汉中开病假条【ΩΩ:535982237】汉中医院开诊断证明办医院汉中开病假条【ΩΩ:535982237】汉中医院开诊断证明
  •       总算把这本书看完了,与以前的的书不一样的感觉,在细节描述中不吝笔墨,使他的人物如油画一般,在层层的色彩铺垫中丰满起来,使这些平凡的人们仿佛化身为我们身边的熟人。作者会时不时从故事情节中跳出来,化身成为读者,对某个人物进行大段大段的探讨,时而议论到哲学,时而对历史事件挖苦讽刺。(部分引用自别处)
      
      这本书我做了很多的摘抄,也就不一一放上来了,感觉读起来真的很有感觉,虽然情节不明,哈哈哈
      
      在网上看到这本小说中重点描述的词“媚俗”的解释
      ‘媚俗’一词描述了这样一些人的态度:他们不择手段地试图向绝大多数人讨好卖乖。要讨好卖乖,就得进一步确认人们喜欢听些什么,就得全心全意地为流行观念服务。‘媚俗’就是把流行观念的愚昧翻译成美丽而富于感情的语言。它煽动我们,直至我们为自己、为我们所思所感的那些陈芝麻烂谷子流下同情的热泪。昆德拉很是反对了这个词,认为它毁了很多
      
      我觉得我对小说中的呼应和几十页之后的伏笔还是不太清晰,我看书的坏毛病:把看书的时间拉得很长的缺点体现了出来,我觉得这本书会和百年孤独一起被我带到大学去,没事时,拿出来看一看。
      
      全书最纠结的便是托马斯,习惯了自己的自由,不要婚姻的束缚,但是对于“被放在树脂深覆的篮子里,顺水漂到他的床第之岸的婴儿”他在轻中体会到了重。轻与重真的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而灵与肉的统一,是特蕾莎想要寻求的,当她试图尝试与工程师XXXX后,感觉到了更大的痛苦,灵与肉的绝对统一是她一辈子想要要求的,可托马斯却不是这样,可能直到死她才得到了解脱吧。还有一个终生生活在背叛之中的角色萨宾娜,看来书中还有很多的细节,下次我再看一遍时要更细地来看一看。
      
      书中还有一点,就是开篇的永世轮回,唉,我好痴迷于其中啊,重!!
  •     只能说读过,还没读懂,以后有机会再读一遍,看看能不能读懂一些。
  •     这个应该是第一次见识毕业卖书时买到的。
  •     30以下年轻人,尽量别读他的书。
  •     对我来说是有点哲学启蒙书的意味,是和《苏菲的世界》同一时期看的
  •     单从灵与肉来讲 三人的爱情已经很值得一看了 从轻与重来说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更像是个天问 重,更贴近现实 让人痛苦 不堪重负 轻,更贴近非媚俗 更贴近理想 可是这种轻盈又会带来空虚 从生与死来讲 生为重 死为轻 活着必然无法逃离沉重和痛苦 而轻盈和非媚俗意味着死亡 无论是托马斯特蕾莎还是弗兰茨都早早地死去了 生命啊 只有一次 如此轻 却又那么重 从专制与自由来讲 啊哈 上升到国家还有意志层面 是要控诉媚俗的苏联人还有媚俗的反政府游行示威者吗?
  •        思虑良久,才决定下笔写这篇书评——让我不知从何说起的一本书。久仰米兰昆德拉的大名,第一次拜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大概是在高中的时候。狼吞虎咽像看休闲小说一样扫过半本,只余得“这是关于一个女人的坎坷恋爱史”的印象,或许仅仅探讨的就是灵与肉的不变话题,遂撒手放弃了后半本。后有闲暇之时,拜读了第二遍,仍已看了半本便结束,直至第三遍,不算认真地一鼓作气看完了全本,不敢说完全看懂了,但也渐渐体会到了昆德拉隐藏在灵与肉后面的深层含义。
      
       早些年,中国的译本是叫做《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后改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两者相比之下,可以发现后者的重点在“生命之轻”上,何为生命之轻?年纪尚轻的我不敢妄下定论,斗胆猜测是“存在与自我”。小的时候,曾有一段时间,每晚都会躲在被窝里思考“如果我死了,那么我就会从这个世界彻底消失,以后的亿万年,再与我无关。”为此茶不思饭不想,为此痛哭流涕,为此惶惶不可终日。时至今日,我仍不能坦然面对这个问题,但是相比小时候的我,多了几许不在意。这些不在意是什么?从何而来?在我看来,这就是所谓的生命之轻。倘若我们甘愿做一个凡夫俗子,那么完全可以随心所欲,享受生命之轻。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无法重头来过,无时无刻地选择造就着独一无二的我们,而这些选择,伴随着责任,义务,走下去的决心和承担后果的勇气,这些重担压在肩头,遂成了生命之重。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他的“存在”,追寻着生命的执着,徘徊在轻重之间。但重就真的美丽,轻就真的悲惨么?文中的另一女主角萨实娜一生都在抗争,与媚俗抗争,最后她成就了生命之轻,其他所有的人都在追寻着生命之重,他们害怕生命的无所适从,害怕生命的寂寥,所以其他人都无法意识到真正的自我。在死亡面前,所有人都坚信自己能够战胜死亡,对自身价值过度肯定。我们何尝不是自己的牺牲品,何尝不是自己的艺术品?为了追求认同,追求存在而放弃真我,这就是媚俗。
      
      我无法再探讨下去了,昆德拉喜欢尼采喜欢哲学,借用这本小说,提出了这个“轻与重”这个似乎永远无法让人想透的辩题。轻与重,徘徊其间,又有多少人能够看清自己走过的路?
  •     哲理
  •     一切都已被事先原谅。
  •     会不会再读?不平衡。
  •     喜欢第三人称视角
  •     最琐碎不值一提的事,也许就是最承受不了的生命之轻。
  •       特蕾莎终于用女人的软弱拴住了托马斯这个花心的男人,当她看见托马斯为村子里修拖拉机时笨拙的模样,发现他老了,她的愿望达成了,她感到了愧疚。
      
      纠缠了几十年,爱过恨过,年老时两人回到寂静的山村,过着安稳的日子,很难想象,年轻时花心的托马斯,让特蕾莎伤透心的托马斯,年老后是如此安静温和。
      
      爱与恨,这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就是爱情。
  •     我想在现实里我一定不会喜欢昆德拉这个人,讲道理到了疯魔的程度,而且很武断,不谦虚。虽然我看书的时候会觉得“说的真对啊真对啊”,挺激发我思考的。昆德拉这样站在不同角度去写,竟然让一个悲剧有了一个温暖的happy ending。
  •     【翻过】沈渔强烈推荐过。印象中全书分了好几部分,看过第一部分。隐约能感受到小说的冲击力,尤其是在引用贝多芬《命运》的细节描写上。不过感觉看中文译本还是怪怪的。另外,看过电影“布拉格之恋”。
  •     又看了一遍。比第一遍细致了很多收获也更多,与其说作者是个小说家,不如说是个哲学家,对于这个世界他有很深刻的见解
  •     两年前觉得没看懂,现在做个标记,下次看懂了就回来改。
  •     雾里看花
  •       在归隐农场以前,托马斯对女人的需求只有性,特蕾莎是6个偶然的产物,并没有改变他对性的渴望。他爱特蕾莎,才会在特蕾莎逃离苏黎世时,再次回到她身边。他离不开她。他不爱她,他一次次的背叛,而且从没有愧疚之心。在他们决定离开布拉格去农村生活的前一天,托马斯因为从此没有性的生活而恐惧,一直伴随于身的习惯突然被抽空而无所适从。但心灵的痛苦和现实的摧残他必须选择一个。
      
      特蕾莎的爱情里是彼此只能属于彼此,对于托马斯的背叛,从开始的逃离到最后的忍痛接受。只能说明她的懦弱。她的嫉妒和不甘心是她所有痛苦的最终来源。在农场 ,当托马斯不再是那个耀眼的外科医生,曾经拿手术刀的手现在却在换着车轮胎,他如此的老态让特丽莎想起了自己儿时房间的兔子,那只弱小紧紧贴着自己的兔子,她感觉到了托马斯的虚弱,她和他终于处于同一平面,她不再自卑,才真正感爱到托马斯对自己的爱。她开始自责,因为她托马斯才会沦落到如此“低”的地步。但她不知道,托马斯其实一直渴望的是自由,包括性。
      
  •     人性深度的探讨。
  •       这是一本很有哲理的小说。
      字里行间都透露出浓厚的哲学意味。
      你看着书本中的字,试图去揭示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含义,却发现那后面是一个巨大的黑洞,吸引这你的目光与思想,无法逃脱。
      作者随时都会以自己的角度去插手书中的人物,看着他们一个个继续着自己的宿命,冷静的去评价并为我们解读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
      我们在书外看着书中的人的生活,一场盛大的戏剧,从开始到落幕。
      
  •     哲学小说
  •       杜布切克一直以来高大的形象深深植入我的脑海,在社会主义阵营的坦克面前,他也屈服了,社会主义的矛盾不是好与不好,而是好与更好,这也许算是轻和重吧,记得里面对秘密警察的描述:跟你交谈的是一位彬彬有礼,在各方面的言谈举止都非常到位的人时,他可能说的都是假话,只有经过训练有素的人才会假装出这样的礼貌,大二看这本书的时候没有什么印象,只是觉得心灵鸡汤。少了勺子,我怎么也喝不到里面的精华,现在马上毕业了又看了一遍,足足花了一个月时间,可能不会有太多的影响,但又有影响,媚俗文化的精华不正是对现实的承认,这些无病呻吟的文字所表达的无非是对生活的理想化。从布拉格到苏黎世,再到农场,走过的不仅仅是地点,也是心灵的旅行,一个对自己国家感到失望的人,又怎么去爱护自己的国家。
       赠与尚未找到知己的自己,在23的这一年
  •     轻与重 思想的2东西真是有意思值得琢磨 2013春 寒假借回家看的
  •     很久之前读的,那时候昆德拉和王尔德还不是网红标配,那时候我还小,这本书是真正意义上打开了我的新世界,让我知道了原来小说还可以这么写。有一星情感分。
  •     人生中最大痛苦是“轻”, 虚无感,没有责任,没有眷恋,没有挚爱
  •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     引发思考,揭示真实
  •        那天他在餐厅用餐,最后一缕夕阳通过窗子洒在他的桌面上,外面的街道上也呈现出一派特有的祥和味道,心情轻松惬意。一名姿态典雅,笑容可掬的服务员轻轻走到他身边,温婉地说:“先生,您的晚餐。”此时,餐厅里突然响起贝多芬的旋律,两人对望数秒,好似初次谋面,又好似早已相识。一个想法在男人心中萌生了,他觉得这首曲子仿佛是为他和他未来的妻子响起的。这就是《生命不可承受之轻》中男女主人公一见钟情的桥段。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或者正在期待着类似的桥段,古往今来很多爱情故事也是由这样的相逢而开篇的。西湖断桥边,白娘子一见许仙误终生;西厢记中张生于普救寺外偶遇崔莺莺,从此夜不能寐辗转反侧。在一个特别的场合,遇到了一个特别的人,你突然发觉此人就是你的梦中情人。那随风逝去的惊鸿一瞥好似星星之火点燃了你储存已久的热情,开启你所有的甜蜜幻想,从此你的生活好似云霄飞车,与对方同喜同悲,心情因对方跌宕起伏。热恋中的日子,每一天都让人幸福的发晕,让你绞尽脑汁为哄对方开心,令人难耐,令人不安,每一个举动都小心翼翼,害怕行动过速把对方吓跑,又害怕行动力不够没能留住她(他)。此时此刻,我们希望爱情可以天长地久永不变,彼此可以相互依恋一辈子。我们在潺潺流水小河边,在绿树青葱山坡上,在万千变化游乐场,许下爱的誓言,“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如果爱情可以保鲜,感情可以像金钱一样自由存取,怕就不会有那么多痴男怨女,就不会有“人生若只如初见,何日秋风悲画扇”的嗟叹。当平淡生活一次次打破美丽幻想,每日的柴米油盐让你我变得琐碎,当彼此的生活习惯互相冲突,当你我的人生目标不相一致,我们能否还始终坚持最初的选择?同甘共苦,荣辱与共是多么崇高的信念,但是当挫折真正来临,你能否经得起考验?每天都有人在诉说,我为他(她)付出了那么多,他(她)却一点也不考虑我的感受,扭头就走了;又或者,当初如何甜蜜相爱,如今却移情别恋。不要鄙视小三,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小三,不要随便充当正义分子对负情郎(女)大加指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只有当事人最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大喊冤枉的不见得是真正的受害人,你就能担保自己就一生不出轨,不管精神还是肉体?《花样年华》中周慕云和苏丽珍原本各自被自己的另一半背叛,两个人因为共同的遭遇而在一起疗伤,谁想到他二人竟日久生情。电影刻意拉慢的镜头、男女主人公的慢动作,营造出无法言说的徘徊、忧郁和伤感。当一段感情从轰轰烈烈走向平淡,若你不能从平淡中寻找乐趣,等待我们的就是消逝如水了无痕迹。生活需要童话,但又终究不是童话。王子和公主是永远也不用为基本的生存发愁的,他们的臣民会为他们献上美酒佳肴,在他们跳舞的时候献上一首舞曲,在他们乏味的时候发明新的娱乐方式。
       如果那一份感情变得不那么真,两个人再也相处不下去,为何要以谩骂诅咒收场?每个人都在变化,这个世界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变化,曾经的美好、现在的丑陋都是真实的。毕竟曾经共同拥有一段快乐时光。长相守长相依是愿望,只要是愿望就有破灭的可能。当你牵起他(她)的手时,你就应该想到了未来可能的结局。我活不到天长地久,只能希冀曾经拥有。
       每个人都孤单,每个人都寂寞,即害怕无人理解又害怕被人看清。寂静无人处,梦想在茫茫人海中有个人可以不用你诉说什么就能读懂你的全部脆弱,两个人把酒言欢遍游天下。“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不只是岳飞才有的孤独。感谢生命中每一个曾经温暖过我们的人吧,不管彼此现在是朋友还是路人。关于情感的咏叹,自古以来就层出不穷,我们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归属感的焦虑,渴望被一个群体接纳并尊重,渴望被一个人真爱永不变。有些人得到了,有些人则一直在路上。《东邪西毒》中黄药师一直很想知道被人爱是什么滋味,结果伤害了很多人。其实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受伤很深,也许他根本就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人爱他爱到了骨子里,所以一直逢场作戏,却不知早已蛊惑了多少少女芳心。
       一个女子(男子)修炼到什么程度才叫做风华绝代倾国倾城?这样的人百年之内也就出那么一两个罢了。一个人的风华一群人的黯淡,伤了多少人的心,带走了多少人的魂?这样的人太超拔,太寂寞,经历了多少常人没有的心路历程,生活过于复杂坎坷,只可以被仰望不能够被模仿。伊人远去,却化为一代代人心中的传说。
  •     日光倾城,三寸天堂。——24。
  •     有点读不懂
  •     大学时候看的,现在想来,觉得全部忘记了,一生你在追逐什么,到最后,还剩下什么。
  •     欲懂此书,需通晓捷克近代史先。
  •     书名道尽一切: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     哲学与政治
  •        这本书看完的时间更久,感想如同记忆早已模糊的找寻不到痕迹了。刚刚看了一下别人的书评,我更加的不知道该要说些什么。
       对于这本书,我读的并不通透,也并不是那么明白。对我来说它只是一个故事,有思想的故事。
       轻与重,灵与肉。一直都在想,什么是轻,又什么是重?我想对于故事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而我的想法却与故事无关。
       爱情和性是可以分开的吗?以前我觉得怎么分的开?现在却知道当然可以?这些所有的一切不过是思想所致。你的思想支配着你的行动,你的思想也可以为你找寻任何的借口去逃避一切的错。
       托马斯就是一个这样的男人,他不会爱,也没有爱。他渴望自由,不喜欢被束缚,想要和人亲密接触,却又想保持在安全的距离。可以说他是一个渣男,但有时很多男人会在内心羡慕或幻想的哪一种男人。也可以说他是一个缩影。
       可是很多事不如人愿,总会有一些突如其来的东西打破规律。然后束手无策,然后告诉自己只能如此。所以特里莎就是他的意外,他为她改变了生活,却依旧无法改变自己。于是纠葛着。
       对于特里莎,有种很复杂的感情。她是一个弱者的形象,从一开始就是,她无法承受的太多,却不得不去面对这些。她的那些梦就是她所害怕的,也是她内心所遇到的。
       我们总会被改变,有时候来自外部,有时候来自内部。我们也总想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存在。有时候用快乐证明,有时候用痛苦证明。
       其实每个时代都一样,真的真的。看完这本书后看的《在人间》,都是这样的想法。那些话语,那些思想,那些似曾相识。除了生活在不同的背景,其他的是何其相似。
       我们总是被物质所打压着,但是最后击垮我们的总是精神。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何尝不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虚与无。我们追求的,到头来会疑惑,会想有何意义。也许当初觉得很有深意的事物,到头来不过是一个个的偶然。换做谁都一样。而这些想法不过是我们思想的改变而引起的。
       随着社会压力越来越大,我们也越来越忽视精神的世界。而疲惫的身体带动着疲惫的心,让我们更加的痛苦和难熬。我们寻求着一切外部的刺激,我们在内心为自己找着心安理得的各种借口。可是到头来,依旧逃不过内心空虚与无力。
       就如同无爱的性,不过是身体的发泄。而发泄过后的心,更加苍白。同样的轻与重,相对的都是你扛不住,也托不起的无力承受。
       我们都一样,不管是虚幻的还是真实的,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我们都有自己无法承受的那个点。而看似忙碌却空虚的生活,是在一切繁华褪去后,我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不能承受的虚与无。
  •     记得读这本书时 老爸还偷偷看 大概是怕我看色情书吧
  •     太深奥,看不大懂
  •     第一本米兰昆德拉
  •     每个人都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