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姆著作精选:人性、社会、拯救》章节试读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9
ISBN:9787208001749
作者:弗洛姆
页数:710页页

《弗洛姆著作精选:人性、社会、拯救》的笔记-第319页

爱的理论
人类天赋理性,认识自我和世界的同时,也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孤独的实体。孤独会引起忧虑,而事实上一切忧虑也源于孤独,因为孤独意味着世界可以侵犯我而我毫无还手之力。因此,人类最深刻的需要是克服孤独的需要。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之一是各种各样的纵欲狂欢(ex. 原始部落的许多宗教仪式和性放纵,个人的酗酒和吸毒)。
随着文化的发展和群体的扩大,与群体相结合成为了克服孤独的普遍方法。这种结合中,单个的自我很大程度上消失了,人们趋于与群体统一来避免令人恐惧的孤独之苦。而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他们自己有同一的需要,幻想自己可以保持个性,认为自己的见解都是自我思考的结果。既然人们还有着对个性的追求,那么一些无关紧要的细小差别就正好满足了这种需要:对某种品牌的追求、个人身份的证明、党派间的斗争等等。而当以同一实现的结合变弱而不足以消除孤独的忧虑的时候,酗酒、吸毒、性泛滥、自杀等现象就反映了群体式同一的相对失败。
第三种实现结合的方式是创造性活动。通过创造性工作实现的是创造者与工作对象的结合,在创造的过程中,人也把自己与世界结为一体。但这只适用于创造性工作,而在现代化的劳动过程中,这种与物结合的工作性质已所剩无几。
而这三种方式都只是对生存问题的部分解答,完整的解答是实现人与人的结合,即爱。爱的不成熟形式称为”共生性结合“。共生性结合的被动形态是服从,他不具备整体性,使自己成为自我之外的人或物的工具,所以也无需通过创造性活动来解决生存问题。共生性结合的主动形态是支配。支配者同样依赖于服从者,从表现形式上两者有相当大的区别,但实质上是一样的,即在结合中两者都失去了自我的完整。
成熟的爱是保存个体完整、保存个性的结合,是一种主动力量。爱的主动性特征可以表述为主要是给予,通过给予而感受到自我的力量和财富。而给予同时也包含接受回报,使他人也成为给予者。给予即为接受,”一旦人真正成为人,一旦他与世界的关系成为人性的关系,那就只能用爱交换爱,用信任交换信任,等等“(马克思)。除给予之外,爱的主动性特征还包括关怀、责任感、尊重和理解这几个要素。”在成熟的人身上我们可以同时发现这些品质:他已形成了自己的创造力,他仅希望拥有他为之工作的事物,他已放弃了自以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自我陶醉的幻想,他已获得了真正创造性活动赋予他的内在力量,并由此获得了人性“

《弗洛姆著作精选:人性、社会、拯救》的笔记-第455页

超越幻想的锁链——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社会无意识
马克思和弗洛伊德两人都相信,人的意识思维大多数是由在人背后起作用的,人所不知道的力量所决定的;人阐明自己的行动是合理的或道德的,正是这些文饰使人主观的得到了满足。而两人的根本分歧在于对决定人的这些力量的本质有各自不同的概念。弗洛伊德认为,这些力量本质上是生理学的(利比多)或生物学的(死本能和生本能)。马克思认为,这些力量是历史的,在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演化;他认为,人的意识是由其存在决定的,而人的存在是由他的生活实践所决定的,生活实践又是由生活资料的方式所决定,即是由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以及由此产生的分配方式和消费方式所决定的。
第二点分歧在于,弗洛伊德相信,人不需要社会变革就能克服压抑。马克思则认识到只有伴随社会变革才能产生普遍地、全面地觉醒了的人,因为社会变革能产生一个崭新的、真正合乎人性的人类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
普通个人不允许自己意识到自己的思想和感觉与该社会的文化模式是相冲突的,因此,他被迫压抑他自己的这些思想和感觉。无意识是一个完整的人减去他与社会相一致的那部分,代表隐蔽的力量。弗洛伊德主要关心的是揭示个人的无意识。如果揭示无意识意味着达到对自己的人性的体验的话,那么就不能只停留于个人的无意识,而必须进一步揭示社会的无意识,从普遍的人的价值观点出发来认识社会的动力,批判地估价自己的社会。马克思对社会的真正洞见是认识社会无意识的条件,因而也是个人摆脱压抑的条件。弗洛伊德认为,文明的发展就意味着压抑的增强。马克思则认为,压抑本质上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和特定社会结构之间的矛盾的结果,因此在充分发展的社会里,不存在任何意识形态,不存在压抑的需要,因而也就不存在社会的无意识。

《弗洛姆著作精选:人性、社会、拯救》的笔记-第112页

自由与民主
在我们的社会中,情感的表达是不受鼓励的。但另一方面,情感又是不可能被完全扼杀的,所以人们总是不完全的被人格的理性方面所占领,产生了低劣和虚伪的多愁善感。原创性思维也像情感一样遭到了歪曲。教育强调信息而非思考,真理也被糟蹋为是一个主观的形而上学的概念。社会生活的基本问题,心理、经济、政治和道德问题被复杂化,让人们丧失相信自己可以思考这些与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的能力;世界的有机整理性形象被破坏,媒体上的各种零散的垃圾信息,让人们的情感和批判性判断受到了阻碍。“在自由的名义下,生活丧失了全部结构,生活不过是由许多小碎片所构成,这些碎片互不相关,没有任何整体的意义“。
不仅是感觉和思维,丧失原创性的还有决定人行为的”意志“。现代人自以为他了解他想要的东西,而实际上他所想要的只是他人所希望他要的东西。他按照别人所要求的那样去思维,感觉和决断,而失去了自我,这又会导致人们对自己身份的深切怀疑。这种人的个性的丧失,使得人们更加迫切地希望去顺从他人,只有这样他才能确信自己的存在,获得某种安全。人不堪忍受孤独,所以只好选择丧失自我,以牺牲自我完整性为代价来获得新的脆弱的安全。
但是我们相信,存在一种积极的自由状态,使人可以做到”既自由又不孤独,既具有批判的眼光有不怀疑一切,既独立又不与世界相脱离“。这种自由只有通过实现自我才能获得。"积极的自由在于全部的、总体的人格的自发性的活动"。自发性活动的实现过程中,人可以再度与世界相连接,同时又不使其自我完整性受损害。个体化和孤独感之间的矛盾,通过自发性行动很大程度上消失了。

《弗洛姆著作精选:人性、社会、拯救》的笔记-第54页

自由是心理学上的问题吗?
一战后,民主政体取代了旧的专制政体。但是随后德国的独裁制度又控制了人类的整个社会,使人们屈从于一个权威。事实是,德国的数百万人民,渴望放弃自由的程度,不亚于其祖先追求自由的程度,他们非但不要自由,而且想方设法逃避自由。 这里研究的是一种政治制度,它并不诉诸于利己的理性力量,而是唤起了人性中的凶暴的力量。弗洛伊德认为,人基本上与社会是对立的,社会必定限制和抑制人的基本冲动,并且在人的冲动的满足和文化之间,有着一种反向的关系 “压抑越大,则文化越发展,同时产生精神病的危险性也越大”。而弗洛姆认为,社会不仅具有压抑的功能,而且还有创造的功能,比如“爱与恨,贪求权利,渴望屈从(莫非是M倾向),对感官满足的津津乐道,对感官满足的恐惧害怕” 这些都是社会过程的产物。
对于适应这一概念,弗洛姆将其分为“静态的”适应和“动态的”适应,前者是形式上的适应,不改变整个性格结构,而后者会成为性格结构中的一种动态因素。任何精神病都是这种动态的适应的例子。影响适应性的因素包括比较具有灵活性的需求和具有强制性的需求。由生理条件所决定的需求并不是人性中唯一具有强制性的需求,还包括逃避精神孤独的需求。
为何人如此强烈的害怕孤独?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人不与他人进行某些合作就不能生存”,还有一个因素来源于主观的自我意识,即“人借以把自身与自然及他人区别开来,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加以认识的思维功能”。由于认识到生老病死之必然,他必然会觉得,与宇宙,与不同于他的所有其他人比起来,他是多么的渺小和不重要,除非他在某些方面已有所从属,除非他的生命已有了某些意义和方向,否则,他会觉得自己无异于一粒尘土,被那种自身无意义感所压垮。

《弗洛姆著作精选:人性、社会、拯救》的笔记-第69页

个人的脱颖而出和自由的歧义性
只要个人还没有完全割断他与别人之间的关连,他就不可能是自由的,而正是这些关联给予他安全感、从属感和踏实感。这些关连在个人完全脱颖而出之前总是存在着,称之为“原始关连”,连接了”婴儿同其母亲,原始社会的人同其部落及自然,中世纪的人同教会及其社会阶级“,提供了安全和与外界的基本统一。
日益发展的个体化过程表现为自我力量的增长和日益增加的孤独两个方面。与这世界一相分离,他就孑然一身,产生无力与忧虑之感,于是“放弃个人独立的冲动,使自己完全隐没在外界中以克服孤独感和物理量感的冲动就产生出来了”。而这种冲动的实现便是屈从。屈从可能会使人感到安全和满足,而同时,其代价是放弃自己的力量和完整性,这又造成敌意与反抗,这种反抗所指向的正是依赖之人。避免孤独和忧虑的另一种办法是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自发性的关系。人类在演化过程中摆脱了其强制性本能,通过学习来适应自然而非本能。于是他必然要经受由于缺乏本能而带来的恐惧,正是这种孤独性构成了人类文化发展的基础。
走向个体化的每一步,人们都面临着新的不安全的威胁。对原始关连的需求使人寻求隶属于一个有组织的整体之中,作为一个自由和独立的个体,再次与世界连接。但是,假如个体化的整个过程所依赖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条件并没有为个性的实现提供基础,而同时人们又已失去了曾给予他们安全的那些纽带,那么,这种两相脱节的自由将成为一种不堪忍受的负担。逃避自由,或屈从,或与他人及世界建立某种关系的趋势就出现了。

《弗洛姆著作精选:人性、社会、拯救》的笔记-第30页

《基督的教条》
第二章,宗教的社会心理学功能:
弗洛伊德将内驱力分为自我内驱力与性欲内驱力,自我内驱力是强制性的,而性欲内驱力可以在幻想中得到满足,易于转移和交换。宗教则是提供了这种满足,让人们把幼时对于父母的某些爱恨与敌意转移到一个幻想的神的身上。宗教具有一种麻醉剂的作用,能给面对自然束手无策的人提供某种安慰……由于其普遍性,有意识的心灵会把幻想看作仿佛是真实的。为大家共享的一种幻觉会变成现实。最早的集体幻想便是宗教。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幻想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合理。宗教本身也开始分化了,而且除了宗教,诗歌、艺术、哲学等也都作为集体的幻想的表现而纷纷登场了……
第五章,至尼西亚公会止教条的发展:
基督教教条的发展都相应于某个特定的阶级及其需要。第二世纪的基督教的自我修正同时展开了两个方面的斗争:一方面是压制反对与社会相一致的早期基督教倾向(Montanism,孟他努教),另一方面,过快的朝着与社会一致方向发展的倾向也不得不受到压制(Gnosticism,诺斯替教)。上帝一体论的嗣子论派和模态论派都肯定上帝的专制统治,同时也具有的无意识的意义是想代替父亲,神。……并不表示对上帝的日益增长的尊敬,而是恰恰相反,是指想替代上帝的愿望,这表现在对某个人的神化和对上帝本身的压制……

《弗洛姆著作精选:人性、社会、拯救》的笔记-第346页

馬克思關於人的概念
马克思关于劳动和人的自我能动性的阐述是与弗洛姆的观点相衔接的,了解了前面弗洛姆对人的自由与孤独的解说,接下来就很自然的能够理解马克思的观点。
马克思认为,独立和自由是以自我创造的行动为基础的。“任何一个存在物只有当它立足于自身的时候,才在自己的眼里是独立的,而只有当它依靠自身而存在的时候,它才算是立足于自身”。人“仅当他在跟世界所发生的每一个关系中,在他看着、听着、嗅着、尝着、感觉着、思考着、愿望着、恋爱着的时候,肯定他的个体是一个完整的人的时候,简而言之,仅当他肯定和表现他的个体的一切器官的时候”,仅当他不仅来而且去都自由的时候,才是独立的。
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人的解放,而人的解放同人的自我实现一样处在人跟自然的生产性的相关联、相统一的过程之中。社会主义的目的是使个人的个性得到发展。而“粗陋的共产主义”只是“极力要把一切不能作为私有财产由一切人所占有的东西加以摧毁,想用强力抹杀天赋”;劳动者这个范畴并没有被扬弃,而是被推广到一切人身上;私有财产关系仍然是整个社会同实物世界的关系;相互关系的两个方面被提高到想象的普遍性程度:劳动是每个人的本分,而资本是整个社会的公认的普遍性的力量。
对于马克思来说,劳动是一种活动而非商品,他区分了自由的劳动和异化的劳动,使用“劳动的解放”这个术语,异化的劳动的废除就是社会主义的目的。劳动是人和自然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活动来引起人与自然间物质变化的过程——改变自然,同时也改变自身。劳动是人的自我表现,在这一真正的活动过程中,人使自己得到了发展,变成人自身;劳动不仅是达到目的即产品的手段,而且就是目的本身,是人的能力的一种有意义的表现;因而劳动就是享受。而资本主义使劳动堕落为被迫的、异化的、无意义的劳动,因而使人变成“残废的怪物”。
马克思关于劳动是人的个性的一种表现这一概念,简明地表现在他关于要完全废除那种使人终身只干一种职业的现象的看法中。既然人类发展的目的是使人发展成为一个全面的、普遍的人,因此 人必须从专门化的畸形影响下解放出来。“在以前的一切社会中,人是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或者是一个批判的批判者,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的人。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者批判者。”


 弗洛姆著作精选:人性、社会、拯救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