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精神家园》书评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7
ISBN:9787503915864
作者:王小波
页数:303页

偷着乐的王二

我得先说,看他的书是一件快活的事,如果有人没觉得快活还硬着脑袋看这书的话我想王二会偷着乐的,这样的人我也有种把他拉出来瞅瞅的欲望,寻思着是骡子是马总想拉出来瞅瞅。喜欢王二,一个喜欢偷着乐的家伙,哈,同样我大多时候不也一个人看着他的书在那偷着乐么。很多人觉得,乐就乐嘛,为什么要偷着乐呢? 我也经常看着别人的表情然后自觉配上这样的台词“哥们,不要偷着乐了,这样不好。” 然后我想起唯一一次有人检举我偷着乐的罪行。初中时候老师总说我不老实,但我从不犯事,也不好教训我,但只要逮着见到我妈,他们总想告上几状,然后也没什么大事逮着说啊,于是有一次一个好玩的罪行就诞生了,“这家伙最近没犯错事,就是总偷着乐,学习不上心啊。”哈,其实那老师对我挺好的,大冬天我迟到罚站的时候人家还递热开水我喝,只是偷着乐在他那里以很有点黑色幽默的方式成了罪行,哈。说到这里,我不晓得有人看过他的《绿毛水怪》没,里面有这么一段:“十二年前,我是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我可以毫不吹牛的说,我在当初是被认为是超人的聪明,因为可以毫不费力看出同班同学都在想什么,就是心底最细微的思想。因此,我经常惹得那班孩子笑。我经常把老师最宠爱的学生心里那些不好见人的小小的虚荣、嫉妒统统揭发出来,弄得他们求死不得,因此老师们很恨我。就是老师们的念头也常常被我发现,可是我蠢得很,从不给他们留面子,都告诉了别人,可是别人就把我出卖了,所以老师都说我“复杂”,这真是一个可怕的形容词!在一般同学之中,我也不得人心。你看看我这副尊容,当年在小学生中间这张脸也很个别,所以我在同学中有一外号叫“怪物”。 ”然后这个《绿毛水怪》里写了些主人公和一个叫妖妖的女孩与老师的“复杂”的小故事,当然更多是他和妖妖的可爱的故事,最好自己看看吧。每次看到这些的时候我都毫不怀疑王小波是一个喜欢偷着乐的人。还有可能有时候也是因为想着自己的那些偷着乐的经历吧,对于看那些偷着乐的故事或者感悟我有着一种很大的快感和认同感在里面。为什么要偷着乐呢,我想这和人的害羞有关吧。很多人都有些害羞。而王小波也是我最不怀疑的“害羞一分子”。但这份害羞阻挡不了人的智慧,他的《我的精神家园》是最好的证明。有傻乎乎地想保卫伟大主席毛主席的时候,也有由此催生出来的智慧,这小儿气的傻乎乎和大气概的智慧却丝毫不显得相互抵触什么的。看到这些文章时让人着实有智慧的乐趣在里面。当人们都相信能亩产三十万斤粮食的时候,他的奶奶一个不那么代表智慧的人却对智慧表示了不服,估计王二当时在偷着了吧,偷着乐的时候却也有一份重量在里面。害羞着找乐,也害羞着坚守一些东西,这些都让我在放心享受他的智慧吧。为什么要偷着乐呢,我想这和小偷小摸无关吧。如果说光明正大是种骨气的话,偷着乐也没少了那份精气神。刚刚说了有些人是害羞着在坚守着些东西。简单地说明下吧,他曾写道“一个人在单位是老张或老李,回了家是爸爸或妈妈,在这两处都要顾及体面和自己的价值,这是很好的。但在家门外和单位门外就什么都不是,被称作“那男的”或是“那女的”,一点尊严也没有,这就很糟糕。我总觉得,大多数人在受到重视之后,行为就会好。”一个害羞的人很难张口闭口“那男的”“那女的”吧,愿意把人人都当人看,虽然像是句玩笑话,但尊重不是没有重量的。  这本《我的精神家园》是我愿意时常拿出来翻翻的,但翻得更多的是他的那些可爱的小说吧,他偷着找了那么多乐子,原谅我没能一下子把他的乐子全部偷走,我愿意时常来这里享受下这种偷着乐。或许这偷着乐着就开拓出了丰美的精神家园。最后向这个偷着乐的王二先生致敬。

改变了我对知识的看法

王小波这个自喻为“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作家让我的学习生活打开了另一扇门。我认为一本书是好书不是说它整本书都让你觉得特别对特别好,也许只要有一点打动你让你改变你曾今的无知,那他就是好的。这本书有一篇文章讲了,仅仅追求知识的有用那是下策,并且用了法拉第和欧里几何的例子。这是对我曾今世界观的一种挑战。可能我是一个容易被说服的人,我最终赞同了他的观点。苏格拉底说,我知我有所不知;波普尔也说过真正的无知不是对知识的缺乏而是拒绝获取知识;这是西方的智者对知识的态度。曾今的我确实是一个真正无知的人,因为我一直引用一种知识有用论作为评判这东西我是否该学的依据。所以在我的小学、中学阶段虽然我成绩不错但是我是带着抵触的心情去学数学等学科的,因为我觉得那是没用的。也许很多小学生甚至中学生在那个阶段都会有我这样的想法。那时候我崇拜发明家,他们创造出了电灯、电话。曾今在小学作文上我写过想做一个发明家,发明不用能源的汽车等等。那是侯我觉得发明家就是神是上帝,直到现在才知道自己的肤浅。走到大学,看了王小波的这篇文章让我如醍醐灌顶。然而很多同学任然认为学习大学知识是没用的,他们宁愿花时间去玩游戏。对,他们确实是对的,这些知识在将来的工作中确实难以被用到,如同线性代数、微积分什么的。但是这样看问题就有点目光短浅了,我也不愿去做那个骂人的恶人,就一笑而过了。看了王的书我去找了那几个他在文中反复提到的罗素、波普尔的著作,当然以我的浅显是难以读懂这些大师的思想的。但是波普尔有本书的名字起得太好了《通过知识获得解放》,这改变了我对知识的看法,让我求知若渴。现在想起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那学问的三境界我也许还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吧。确实在大学中在学习的学生是孤独的

忍不住

读这本书到三分之二的时候,忍不住想记下些东西。我对于文字这东西有天生的自卑,不敢拿出来见人,怕被文采好的人笑话。但是转念一想,记录,只是记录当下自己的感受,记下一些或许会引发人思考的话,于是今天作了个决定,以后哪怕是有点糟糕的想法也应该拿出来,不为什么,只为对自己有个交代,留下曾经拥有或将伴我一生的一些痕迹。突然有这个想法,是看王小波这本书引发的,我想应该是他宽容、理性的态度给了我勇气。李银河说王小波经常引证罗素,是所谓的气味相投。王特别崇拜宽容、理性和人的良知,这几点在本书的每篇杂文里都能找到。罗素说人生的意义在与对爱的追求,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人类苦难的悲悯与同情,这句话时常回荡在我脑海里。王小波说罗素在四岁的时候就感受到了痛苦,对人生有了思考,后来他想开了,发现对知识的渴求给他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只可惜,我现在要考公务员,而这些知识貌似无法给我带来乐趣,不仅没有,而且是有些痛苦的。言归正传,既然是评价这本书,要写些关于这本书的。读这本书,带给我的一种自由思想的撞击,是对人的宽容和尊重,酣畅淋漓,是一种很舒服的感觉。王小波不信教,但是我却觉得他像是上帝的使者,思想里处处散发着自由、宽容、诚实和谦逊。李银河评价他是上帝给他的一份美好的礼物,使他曾经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而现在他走了,她成了世界上最痛苦的人了。我先“偷看”了他老婆对他的评价,读的我鼻子酸酸的。李银河的这篇悼亡文,字字情真,让人感动。“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想家”李银河对亡夫的评价。有幸看到这么一位人写的书,十分感恩!

全职妈妈阅读:察觉下生活荒谬的戏剧感

最近在看王小波。买了《沉默的大多数》,借了《黑铁时代》。为什么会买杂文的集子?我更喜欢写作者写这类文章时的见底和功力。王小波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不仅仅是体现在智商还有洞察力。更可贵的是保持清醒和让人保持清醒。愚蠢、聪明就在一线之间。最近也遭遇过荒唐事。看着聪明人做蠢事,发蠢话,真是令人哑然和羞赧。然后就想起他的文章来。他的文章带着幽默戏谑、智慧和尊严的味道。令我在日常的生活中,偶尔会察觉出荒谬的戏剧感。摘抄几句吧:我相信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经历:傍晚时分,你坐在屋檐下,看着天慢慢地黑下去,心里寂寞而凄凉,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当时我是个年轻人,但我害怕这样生活下去,衰老下去。在我看来,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一个沉默的大多数。既然精神原子弹在一颗又一颗地炸着,哪里有我们说话的份?但我辈现在开始说话,以前说过的一切和我们都无关系--总而言之,是个一刀两断的意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要有自由派,就从我辈开始。别人的痛苦才是艺术的源泉。而你去受苦,只会成为别人的艺术源泉。但是在这世界上的一切人之中,我早已希望予以提升的一个,就是我自己。这话很卑鄙,很自私,也很诚实。做过了些研究之后,我忽然猛醒到:所谓弱势群体,就是有话没有说出来的人。就是因为这些话没有说出来,所以很多人以为他们不存在或者很遥远。简言之,话语圈里总是在说些不会遇到反驳的话。据我考察,人们在一个宽松的社会里,人们可以收获到优雅,收获到精致细琢的浪漫;在一个呆板的社会里,人们可以收获到幽默——起码是黑色幽默。就是在我呆的这个社会里,什么都收获不到,这可是件让人吃惊的事情。人活在世上,自会形成信念。对我本人来说,学习自然科学,阅读文学作品,看人文科学的书籍,乃至旅行,恋爱,无不有助于形成我的信念,构造我的价值观。人该是自己生活的主宰,不是别人手里的行货。人既然活着,就有权保证他思想的连续性,至死方休。更何况那些高尚和低下完全是以他们自己的立场来度量的,假如我全盘接受,无异于请那些善良的思想母鸡到我脑子里下蛋,而我总不肯相信,自己的脖子上方,原来是长了一座鸡窝。顺道说一句,我还在读,仍会反复读。因为读起来令人击节大笑、不禁想去自嘲的杂文还真是不常见。

有文化的流氓的精神家园

不得不力荐这本书。我今天才知道,有这么多之前读过的漂亮文章,都出自这本薄薄的文集。是在公司组织培训的午间休息的间隙读到这本书的。安静的读完,也不过一个中午的时间,但是要写出这种文字来,却是几十年的阅读功底。原来早就有人对言论的自由限制不满了。原来这件事情还可以这么说。原来……好比一个流氓的世界观,幽默而精确。

一读再读还读

初中买的了 当时看到书架上有两本他的书 一本是《我的精神家园》 另一本是《怀疑三步曲》 现在很庆幸买了前者 如果另一种可能发生 可能就与王小波永远擦肩而过了 十几岁的年龄可能还承受不了他小说背后的沉重五六年过去了 看了很多的书 但是只有这本一直带在身边 一读再读 每次都还是能会心的笑 仿佛他就在身边讲着黑色笑话 空气中盘旋着不言自明的默契真的可惜 走的太早了

自由真诚幽默

自己26岁才开始体会到读书的意义,从专业知识性书籍,历史性书籍,人文思想书籍开始逐步学习思考。这本书给我的最大的印象是自由的思考,并且把“真”表现的很彻底,对于人生的很多方面的思考给出了你诙谐幽默的看法,你说一本书如果不能使自己的思想得到哪怕一点点的改变或影响,那么这边书就不值得一读,估计这边书我将来还要再读好几遍了。因为你,我发现自己竟然还有自己喜欢的作家的这个平时想都没想过的问题。

阅读的快感

我今年才买到他的书,认识他通过他老婆的<爱你就象爱生命 >.读他的文字能在不知不觉中感到一种快乐,甚至有时不自觉的笑起来.我认为这是他的"童心"的作用,这种感觉也正是我身上所有的一种东西.我感到很高兴.读他的书你不用太费脑力,只要你放下一切偏见,你就很容易读懂.若你带着找你心理来看,你就要失望了.我觉得他的书在厕所里看一定很好,尤其是有便秘的朋友。因为你看着看着不禁一笑,下面就通了.不信你就试试!我相信就算是小波先生活着他也不会生气的,并不是说他的书没人看,相反,看的人非常多.原因是书对你的价值是什么?有就是好的。没人在乎你得到的什么,只有你自己知道的.当然,我不敢保证银河女士也这样看,大概是因为她还健在.最后,我--王小波--你们,希望有一些联系(QQ179447533)

做人的乐趣

从王小波的书里能看到的都是对独立自由的思维的方式的推崇。自由的思考是人之为人最基本能力,可是偏偏有人见不得别人有非我族类的念头,容不下别的不同的看法。要把他认为好的,健康的,积极地,上进地东西一古脑往你脑子里灌,不把你灌成自己顺眼的类型不罢休。结果灌出一中国神情刚毅的愤青。不论你是何种思维方式,以及这种思维方式在他人看来如何怪诞,请珍惜它,它是你独特人生体验的产物。就算要改变也是需要从自己内心认同的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不是被洗脑式的灌输涤荡而去。思辨的能力加上常识。一般的愚蠢,偏执,狭隘的思想就很难占领你的头脑了。如果说上了大奸大恶之徒的当倒还情有可原的话,那一不小心被一个蠢人洗脑就不可原谅了。此中又以为表达忠诚服顺而自我阉割者为最。

琥珀

琥珀 许多次重新拿起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开篇想引用罗素先生的一段话:“只凭阅读本身并不能提高我们对任何事物的理解能力。如果一生中能读到一本好书,在阅读中又感到乐趣,这种乐趣又把我们引深到思考中去,在思辨中再得到更大的乐趣,这才是一本好书应有的介值,也是它真正存在的意义。”我觉得王小波的这本书是值得上这个评价的,它也将加入我的精神家园里。从一个写作者的角度来看,所有值得读的文章首先必须要有它的可读性,没人愿意读你的东西,勿论读懂了。王小波的文字就有一种捕获人心的魅力,你可以说他不主流,不正经,但你就是愿意乐呵呵地读完他写的每一个字,这是一个作者很大很大的成功了。王小波说:“他最想做的不是提升别人的灵魂,而是提升自己的灵魂。”他写书的目的既不是去迎合大众,也不是为了赚取稿费(当然他本人还是挺需要稿费的,他也从不惺惺作态)。我也从未在他的文章里看到过直白得可以摘抄下来用进高考作文里的那种心灵鸡汤式语言,这是他博得人们喜欢的又一个原因,不矫揉造作,也不正义凛然,清爽,整洁,充满智慧,充满奔跑般的自由。纯文学中,最当之无愧的就是王小波。《银魂》里说,即使是在逃亡的时刻里,也一定不能忘记一颗冷笑话的心。如果世界末日真的来了,要我在一堆乱糟糟的书里挑一本带走,我会带走王小波的。你说他幽默吗?不,他一头油腻腻的中发穿这件宽大的开衫,他是个落拓的汉子。你又说他沧桑吗?不,他眼含笑意,执笔书写最能令人开心的语言。读他的书,是可以真正做到寓教于乐的。现在的出版界里,鱼龙混杂,随便杜撰些心情啦,扯一些没用的大道理,或者洋洋洒洒写几百万净是废话的讨人开心的网络小说,出版社愿意出,读者也愿意花钱去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你没办法因为这些去批判现代人。因为我自己也是个现代人,深知灯红酒绿五光十色的世界给人们带来的浮躁有多深,静下心来去认真读一本名著的人,太少。哪怕是学生,概率也太小。而读王小波的杂文,让人赏心悦目。因为他既不显得冗长,也没有过多繁缀的辞藻,他的题材选的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文化,并不是说他都像个普通的杂志记者似的写一篇《侏罗纪公园》的影评或者吐槽哪部哪部国产连续剧来,而是根据他所涉猎的这大范围的视野来向我们讲述当代中国,当代世界的文化,向我们阐述曾经的文化,告诉我们中国人的文化,尊严该如何定义,爱情又该如何真正看待……然后,我很喜欢他的勇敢和坦率,他和他的夫人李银河女士都是这样的人,敢写敢说敢做,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想者,他确实值得上这些称号。也正因为太直白,常常让人会误以为粗暴,就像几十年前鲁迅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的弊端、中国的吃人制度、中国的四处的无形的墙,却总是被无情地封杀,直到现在,这堵墙还是停留着,愈发坚固地桎梏住每一个中国人。所以,课本里的鲁迅课文越来越少,几乎不出现的那场十年浩劫,历史的真相被涂抹成最鲜红的一面,所以,王小波的散文、小说、杂文从未进入过中学课本。我觉得他在许多文章里的言论不但不偏激,相反恰恰是如水般平和的,他也曾是个出国留学的毛头小子,会蹲在厕所里反思外国的文化,会在打零工的时候一边反对外国人的冷嘲热讽,一边又暗自羡慕人家的效率,会赞扬德国人的勤恳与严谨,也会批驳好莱坞电影的冗长。乍一看过去,似乎都是讲外国的好,中国的差,可是再一细读,就会明白他写的一切都是以中国人的角度去看的,都是用中国的文化去做标准,去衡量,他希望中国人活得更有尊严。当代中国,东方巨龙,这条龙身上的鳞片都一片一片金闪闪地重新绽放出光芒,只是龙的眼睛,还是瞎的。我觉得王小波就是来点睛的人。当然现在就我的视野来看,我身边或者网路上的朋友,大多是具有点睛能力的人,也大多是明辨是非也在努力地传递文化的人。文化就如同远古的琥珀,既晶莹可鉴又不能全然透明,一定的沉色,反而是它的品性所在。不免扯到高考制度,看见一句话觉得很心寒,写作文不等于写文章。忍不住想爆粗口,你不写文章学写作文干什么??前几日在纳兰妙殊先生的LOFTER里看见她曾去参加过北京高考阅卷而写下的心得,一篇作文改五秒钟而已,她问师兄,有好玩的作文吗?师兄忽地骂了一声回答她有个屁,你看一眼就知道都是八股文了。看到有人留言说,写了一年的议论文之后,竟然是不知道怎么写小说了。也有一个编辑和我说过,她高中的时候也怀着文学梦啊,上了大学之后却是什么都不想作为了。这年头最不缺乏的就是文艺青年,看书,每个文艺青年都想着把看书写书来当做可以吃饭的行当,可是真正做到的只有寥寥数人,需要天赋,也需要勇气,更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凡是写过小说的人都会知道不管这小说文笔有多烂,情节有多俗套,它也是需要时间去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我想,当我文档里的字再翻个十倍,假如能撑到那一天,也会成功罢。读后感总之也是随性而起,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还是向已经逝去了的王小波先生致敬,他大概是开创了一个文风的先驱者。

其实我们应该读点小波的著作

小波大概是传统文化的一个异数,在这本书的《自序》中,他特别强调了作家应该追求的去伪存真,作家在创作中对于责任和良知的秉持。没有明哲保身的畏缩退却,不经意中洋溢着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游侠气概。小波推崇理性,他对中国把什么问题都归结为道德问题感到很不以为然,并且认为唯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够真正去明辨是非、不愚蠢、并获得生命本身的简单乐趣。幽默、理性、犀利。小波的作品能带来来自阅读本身的快感。看似平静的表述,实则蕴藏着丰富的理性和睿智,冷笑话让人笑得够呛,他的笑话有时候够冷,因为够荒诞,理性灭绝时人性的一种荒谬,但它又确实在我们这个神奇的国度发生过,并且可能继续发生着。看了小波的文章之后,我才渐渐明白,做一个相对正常的、自由的人,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一个相对愚蠢的国度里。小波揭示的某些怪现象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可笑的是依然有那么多人为了保护这种现象甚至不惜让自己变傻。对待国学的态度是质疑和反叛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用知识论的方法来对待哲学或者文学似乎有点不妥,哲学抑或文学如果只是用来实用的话也就成不了哲学和文学了,对待国学小波说得很诡异,大概他对传统是很不以为然的。很少有人向小波那样,调侃起传统文化丝毫不留情面的。小波也和读者袒露了自己的一些心路历程。关于人生的关于艺术的关于创作的。小波是睿智的清醒。附文一自序年轻时读萧伯纳②的剧本《芭芭拉少校》,有场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工业巨头安德谢夫老爷子见到了多年不见的儿子斯蒂芬,问他对做什么有兴趣。这个年轻人在科学、文艺、法律等一切方面一无所长,但他说自己有一项长处:会明辨是非。老爷子把自己的儿子暴损了一通,说这件事难倒了一切科学家、政治家、哲学家,怎么你什么都不会,就会一个明辨是非?我看到这段文章时只有二十来岁,登时痛下决心,说这辈子我干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作一个一无所能,就能明辨是非的人。因为这个缘故,我成了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一员。我年轻时所见的人,只掌握了一些粗浅(且不说是荒谬)的原则,就以为无所不知,对世界妄加判断,结果整个世界都深受其害。直到我年登不惑,才明白萧翁的见解原有偏颇之处;但这是后话──无论如何,萧翁的这些议论,对那些浅薄之辈、狂妄之辈,总是一种解毒剂。萧翁说明辨是非难,是因为这些是非都在伦理的领域之内。俗话说得好,此人之肉,彼人之毒;一件对此人有利的事,难免会伤害另一个人。真正的君子知道,自己的见解受所处环境左右,未必是公平的;所以他觉得明辨是非是难的。倘若某人以为自己是社会的精英,以为自己的见解一定对,虽然有狂妄之嫌,但他会觉得明辨是非很容易。明了萧翁这重意思以后,我很以作明辨是非的专家为耻──但这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当时我是年轻人,觉得能洁身自好,不去害别人就可以了。现在我是中年人──一个社会里,中年人要负很重的责任:要对社会负责,要对年轻人负责,不能只顾自己,因为这个缘故,我开始写杂文。现在奉献给读者的这本杂文集,篇篇都在明辨是非,而且都在打我自己的嘴。 伦理问题虽难,但却不是不能讨论。罗素先生云,真正的伦理原则把人人同等看待。考虑伦理问题时,想替每个人都想一遍是不可能的事,但你可以说,这是我的一得之见,然后说出自己的意见,把是非交付公论。讨论伦理问题时也可以保持良心的清白──这是我最近的体会,但不是我打破沉默的动机。假设有一个领域,谦虚的人、明理的人以为它太困难、太暧昧,不肯说话,那么开口说话的就必然是浅薄之徒,狂妄之辈。这导致一种负筛选:越是傻子越敢叫唤──马上我就要说到,这些傻子也不见得是真的傻,但喊出来的都是傻话。久而久之,对中国人的名声也有很大的损害。前些时见到个外国人,他说:听说你们中国人都在说“不”?这简直是把我们都当傻子看待。我很不客气地答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认识的中国人都说“不”,但我不认识这样的人。这倒不是唬外国人,我认识很多明理的人,但他们都在沉默中,因为他们都珍视自己的清白。但我以为,伦理问题太过重要,已经不容我顾及自身的清白。 伦理(尤其是社会伦理)问题的重要,在于它是大家的事──大家的意思就是包括我在内。我在这个领域里有话要说,首先就是:我要反对愚蠢。一个只会明辨是非的人总是凭胸中的浩然正气做出一个判断,然后加上一句:难道这不是不言而喻的吗?任何受过一点科学训练的人都知道,这世界上简直找不到什么不言而喻的事,所以这就叫做愚蠢。在我们这个国家里,傻有时能成为一种威慑。假如乡下一位农妇养了五个傻儿子,既不会讲理,又不懂王法,就会和人打架,这家人就能得点便宜。聪明人也能看到这种便宜,而且装傻谁不会呢──所以装傻就成为一种风气。我也可以写装傻的文章:不只是可以,我是写过的──“文革”里谁没写过批判稿呢。但装傻是要不得的,装开了头就不好收拾,只好装到底,最后弄假成真。我知道一个例子是这样的。某人“文革”里装傻写批判稿,原本是想搞点小好处,谁知一不小心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成了风云人物。到了这一步,我也不知他是真傻假傻了。再以后就被人整成了三种人。到了这个地步,就只好装下去了,真傻犯错误处理还能轻些呀。 我反对愚蠢,不是反对天生就笨的人,这种人只是极少数,而且这种人还盼着变聪明。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愚蠢里都含有假装和弄假成真的成分;但这一点并不是我的发现,是萧伯纳告诉我的。在他的《劈克梅梁》里,息金斯教授遇上了一个假痴不癫的杜特立尔先生。息教授问:你是恶棍还是傻瓜?这就是问:你假傻真傻?杜先生答:两样都有点。先生,凡人两样都得有点呀。在我身上,后者的成分多,前者的成分少;而且我讨厌装傻,渴望变聪明。所以我才会写这本书。 在社会伦理的领域里我还想反对无趣,也就是说,要反对庄严肃穆的假正经。据我的考察,在一个宽松的社会里,人们可以收获到优雅,收获到精雕细琢的浪漫;在一个呆板的社会里,人们可以收获到幽默──起码是黑色的幽默。就是在我呆的这个社会里,什么都收获不到,这可是件让人吃惊的事情。看过但丁《神曲》的人就会知道,对人来说,刀山剑树火海油锅都不算严酷,最严酷的是寒冰地狱,把人冻在那里一动都不能动。假如一个社会的宗旨就是反对有趣,那它比寒冰地狱又有不如。在这个领域里发议论的人总是在说:这个不宜提倡,那个不宜提倡。仿佛人活着就是为了被提倡。要真是这样,就不如不活。罗素先生说,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弟兄姐妹们,让我们睁开眼睛望周围看看,所谓的参差多态,它在哪里呢。 在萧翁的《芭芭拉少校》里,安德谢夫家族的每一代都要留下一句至理名言。那些话都编得很有意思,其中有一句是:人人有权争胜负,无人有权论是非。这话也很有意思,但它是句玩笑。实际上,人只要争得了论是非的权力,他已经不战而胜了。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为此也要去论是非,否则道理不给你明白,有趣的事也不让你遇到。我开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么。但我总得申明我的态度,所以就有了这本书──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数。 1997年3月20日附文二一只特例独行的猪插队的时候,我喂过猪、也放过牛。假如没有人来管,这两种动物也完全知道该怎样生活。它们会自由自在地闲逛,饥则食渴则饮,春天来临时还要谈谈爱情;这样一来,它们的生活层次很低,完全乏善可陈。人来了以后,给它们的生活做出了安排:每一头牛和每一口猪的生活都有了主题。就它们中的大多数而言,这种生活主题是很悲惨的:前者的主题是干活,后者的主题是长肉。我不认为这有什么可抱怨的,因为我当时的生活也不见得丰富了多少,除了八个样板戏,也没有什么消遣。有极少数的猪和牛,它们的生活另有安排。以猪为例,种猪和母猪除了吃,还有别的事可干。就我所见,它们对这些安排也不大喜欢。种猪的任务是交配,换言之,我们的政策准许它当个花花公子。但是疲惫的种猪往往摆出一种肉猪(肉猪是阉过的)才有的正人君子架势,死活不肯跳到母猪背上去。母猪的任务是生崽儿,但有些母猪却要把猪崽儿吃掉。总的来说,人的安排使猪痛苦不堪。但它们还是接受了:猪总是猪啊。   对生活做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性。不光是设置动物,也设置自己。我们知道,在古希腊有个斯巴达,那里的生活被设置得了无生趣,其目的就是要使男人成为亡命战士,使女人成为生育机器,前者像些斗鸡,后者像些母猪。这两类动物是很特别的,但我以为,它们肯定不喜欢自己的生活。但不喜欢又能怎么样?人也好,动物也罢,都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   以下谈到的一只猪有些与众不同。我喂猪时,它已经有四五岁了,从名分上说,它是肉猪,但长得又黑又瘦,两眼炯炯有光。这家伙像山羊一样敏捷,一米高的猪栏一跳就过;它还能跳上猪圈的房顶,这一点又像是猫——所以它总是到处游逛,根本就不在圈里呆着。所有喂过猪的知青都把它当宠儿来对待,它也是我的宠儿——因为它只对知青好,容许他们走到三米之内,要是别的人,它早就跑了。它是公的,原本该劁掉。不过你去试试看,哪怕你把劁猪刀藏在身后,它也能嗅出来,朝你瞪大眼睛,噢噢地吼起来。我总是用细米糠熬的粥喂它,等它吃够了以后,才把糠对到野草里喂别的猪。其他猪看了嫉妒,一起嚷起来。这时候整个猪场一片鬼哭狼嚎,但我和它都不在乎。吃饱了以后,它就跳上房顶去晒太阳,或者模仿各种声音。它会学汽车响、拖拉机响,学得都很像;有时整天不见踪影,我估计它到附近的村寨里找母猪去了。我们这里也有母猪,都关在圈里,被过度的生育搞得走了形,又脏又臭,它对它们不感兴趣;村寨里的母猪好看一些。它有很多精彩的事迹,但我喂猪的时间短,知道得有限,索性就不写了。总而言之,所有喂过猪的知青都喜欢它,喜欢它特立独行的派头儿,还说它活得潇洒。但老乡们就不这么浪漫,他们说,这猪不正经。领导则痛恨它,这一点以后还要谈到。我对它则不止是喜欢——我尊敬它,常常不顾自己虚长十几岁这一现实,把它叫做“猪兄”。如前所述,这位猪兄会模仿各种声音。我想它也学过人说话,但没有学会——假如学会了,我们就可以做倾心之谈。但这不能怪它。人和猪的音色差得太远了。   后来,猪兄学会了汽笛叫,这个本领给它招来了麻烦。我们那里有座糖厂,中午要鸣一次汽笛,让工人换班。我们队下地干活时,听见这次汽笛响就收工回来。我的猪兄每天上午十点钟总要跳到房上学汽笛,地里的人听见它叫就回来——这可比糖厂鸣笛早了一个半小时。坦白地说,这不能全怪猪兄,它毕竟不是锅炉,叫起来和汽笛还有些区别,但老乡们却硬说听不出来。领导上因此开了一个会,把它定成了破坏春耕的坏分子,要对它采取专政手段——会议的精神我已经知道了,但我不为它担忧——因为假如专政是指绳索和杀猪刀的话,那是一点门都没有的。以前的领导也不是没试过,一百人也这不住它。狗也没用:猪兄跑起来像颗鱼雷,能把狗撞出一丈开外。谁知这回是动了真格的,指导员带了二十几个人,手拿五四式手枪;副指导员带了十几人,手持看青的火枪,分两路在猪场外的空地上兜捕它。这就使我陷入了内心的矛盾:按我和它的交情,我该舞起两把杀猪刀冲出去,和它并肩战斗,但我又觉得这样做太过惊世骇俗——它毕竟是只猪啊;还有一个理由,我不敢对抗领导,我怀疑这才是问题之所在。总之,我在一边看着。猪兄的镇定使我佩服之极:它很冷静地躲在手枪和火枪的连线之内,任凭人喊狗咬,不离那条线。这样,拿手枪的人开火就会把拿火枪的打死,反之亦然;两头同时开火,两头都会被打死。至于它,因为目标小,多半没事。就这样连兜了几个圈子,它找到了一个空子,一头撞出去了;跑得潇洒之极。以后我在甘蔗地里还见过它一次,它长出了獠牙,还认识我,但已不容我走近了。这种冷淡使我痛心,但我也赞成它对心怀叵测的人保持距离。   我已经四十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为这个原故,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

学理工的人写的杂文

看王晓波的杂文,就知道这是一个学理工的人写的东西。逻辑非常的清晰,是我最大的感受,我不知道该再怎么形容了。写文章的人,行文的流畅,文笔的幽默固然非常可贵,但最可贵的是能用正确的方法思考和看待问题。从这本书里,可以感受并学习到作者的思维方式,我个人是很喜欢的。这个年头,能把一个件事情看清楚,把一个道理讲清楚,而是不谩骂、武断、自说自话或是隔靴搔痒,这样的作者和文章都挺难得的。

我的精神导师

本科时买的,上研究生时送人了,换了一套王小波全集。他的杂文很奇怪,都是大白话,但很有味道,怎么看也看不腻。

王小波的精神家园也是大多数人的

沉默的大多数,代表了王小波的幽默,调侃和真挚灼见的对社会的感知能力。初读此书,是在值夜班的时候,阅读会意越多,困倦就越被笑谈赶走,我们读了太多的一本真经的说教,旁门左道的观点,惊诧的回眸、多电击一样的有感处,既有思想又能表达出来,引导一群人从混混峨峨中睁开眼来,原来世界可以是这样解释的。所以,人的个别论点,将虚幻的世界更加朴素迷离。

《寂寞沙洲冷》

没想到西安有这么冷,才十一月一日,就已经0度了。 我裹紧了被子,翻看着王小波的小说。他还有点戏,至少可以与王家卫媲美,与崔健也有一 拼。……嘟噜噜,嘟噜噜……明天我一定加衣服,太冷了,太冷了。 说俩小王可媲美是因为皆有抄袭之嫌。我认为:大师创著;聪明人学著;笨蛋读著(当然还有其他的东西,但那就不算人了)……嘟噜噜,嘟噜噜……明天我一定加些好的新的厚的衣服,以便 看起来至少象个笨蛋。小卫与小波虽有创作,但称不上著,更谈不上创著,ONLY学著。譬如:小卫之 〈春光乍泻〉是多年前老 外电影的名字;〈东邪西毒〉讲的道理不少,可究竟是穿的别人衣服…… 嘟噜噜,嘟噜噜……寒冷的时候穿别人的衣服也在所不惜,谁管得了那么多呀!;至于〈重庆的森 林〉终归还是世界的森林么,不管是日本森林,挪威森林,还是爪哇森林;至于什么〈阿飞正传〉, 〈堕落天使〉就且不说了,大家都是要脸面要温度的人么!……啊,嘟噜噜,嘟噜噜……独自一个人的时候要脸面有何用?温度才实在!谈及小波,的确是一个读书很多的人。不说别的,单单从起抄袭模仿之上就可看出来:〈追忆似水流年〉好象是布鲁特斯的大作吧!〈似水流年〉当然是我们小波的袭著了!〈沉默的大多数〉也已沉没了多年了!小波崇拜罗素很好,但也充分说明不能与之并列。伟人之所以伟大,只是因为我们渺小而已。伟人之所以崇高,只是因为我们跪在地上而已!据小波说杜拉斯的小说千金不易一字,也听〈我的师承〉里说过他所尊敬的查良铮,王道乾先生的译笔是象诗一样的文字乃为文笔之最高境界。只可惜,小波英年早逝亦未达此目标。徒令人空叹“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巾”。纵有前程美景,小波安在?……嘟噜噜,嘟噜噜…… 说小波与小崔有一拼,也是有原因地!JUST在于他们的风格。俩人同属一代人,小波略早几年,皆土生土长的北京人,皆出国多次,受西方影响,但皆要创作鲜明的中国特色文化,而且都是 开创型的人物。但最重要的还是在于两人的风格相似。王朔也是北京一代男,走的是大众化,口语话的路子,崔健亦然。崔健的创作力图推行一种FREE STYLE——即自由风格,一种RAP。它是一种即兴的说唱创作。现实主义,关心生命生活社会。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听的时候产生各种思想思考,不听时就一无所有。就象电插头,拿起来你便触电,放下时你一点感觉都没有。就象穿少了你便象我的下场……嘟噜噜,嘟噜噜……我明天一定得加衣服了,到时候我就一点感觉也没有了,不再是个鸟儿,也不在是个笨蛋。自由风格在小波的文字中间亦可寻迹。小波行文诡秘,加上逻辑推理,就使情节显得荒诞无稽。但是,最最重要的是生活的道理就正在其中!JUST LIKE王家卫之〈东邪西毒〉也是如此呀!看时有:哲理都在其中——翻过那座山将是另一座山……等等等等;不看时无:故事的情节基本没有,有也不值一提,更不值得回忆。所以,你要想感受艺术的魅力,就请插电;拔下电来你就现实地生活。就象做爱一样!……嘟噜噜,嘟噜噜……寒冷的感觉使我象做爱一样抽搐,一样强烈!但强烈的感觉是应有选择的!虽然大家风格有些相似,但是,崔健是中国摇滚的创始人——摇滚之父;王朔开创一代文风,必将在文史上留名;王家卫〈花样年华〉一炮而红,时已功成名就;徒留王小波济济无名,只为落魄风骚,形只影单之人自赏。……嘟噜噜,嘟噜噜……实在是太冷了!特别是一个人的时候!虽然大家风格有相似,但毕竟人不同。小波一是不够聪明,二是不够机会,三是不够坚持。聪明事在人为。机会天算不由人。而坚持需要活着!小卫和小崔年当不惑,英姿勃发。虽在学著,但尚有攀登之时日,还有成为大师的契机。可怜小波人去楼空,又怎能再去望尽天涯路众里寻她千百度!……嘟噜噜,嘟噜噜……虽然同是有没感觉,可我还是愿意加件新衣服,而不愿意被冻死! 种种原因加到一起还是因为小波太笨。有人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我发现死去的人也会升值,因为死人不具竞争力嘛!小波死去都不会升值,可见是笨上加笨。所以我根本不认为王小波有什么好的。死的尽管死了,活的还得努力活着……嘟噜噜,嘟噜噜……明天一定要加新衣,谁都不想在攀登的路上夭折吧?!……嘟噜噜,嘟噜噜……

杂的文

这本书没看完,只调了自己感兴趣的看了,鄙人的思想和他的多有不同之处,时代,经历不同。如果他每讲述一个问题都要绕很大一个圈的话,很累。也许他有大智慧吧…飘过…

午夜,今晨

夜未央,那些所谓桀骜不顺就如同当年的王小波一样烟消云散。一本好书看到尽头,喜欢上的肯定只是那些只言片语的深邃广阔或者启迪性,而不是所了解一件故事的轮廓。只是想了解作者,也只是听说过《黄金时代》,《青铜时代》甚至根本没有细细的看这部《我的精神家园》,大概,只是喜欢作者这样的一个标志性的名字,以及那些激昂与涌动并发出来富有灵性的句子。窗外雨声的犀利,低吼的风,那些在天际间被夜色完全淹没的暗流,台灯一侧,布满灰尘的键盘,屋子里积累许久的沉闷。前几日的躁热不堪,仿佛彻底消逝在今晨。有时候我以为,离开我的纸和笔,那些天马行空也只会尘封于记忆。所有的人熟睡在这寂静的夜,他们等待着光明来临时一个新的轮回开始,或许在这个世界杯的夜晚,一切不会显得那么的干瘪苍白。可今夜未眠,我并不是等待着大洋彼岸的那些激情四溢,甚至无关乎王小波,以及〈我的精神家园〉,可能吧,只是想在这雨后的夜,倾听下外面的娃叫虫鸣。环境的日益恶化让小时候的满天星只存留于记忆中,这些娃叫虫鸣或能稍微寄托下那些孩提时代的纯真与美好。

请停止你们的【精神家园】

2006-2007这是彻底改变我的一年或者可以说 作为一种催化剂的存在 它加速了我的变态发育去年被扯回家读书后 同龄人在我眼中都成了一个个蠢蛋自以为@#¥%…………许许多多的第一 都发生在那个闷热到炸的夏天【王小波, 】之前的我甚至只知道他是雄性我的精神家园 我的精神家园曾经的那么一段时间 我成天挂在嘴边神神叨叨叽叽歪歪地重复这五个字我的精神家园之后的之后 我在政治书 中央电视台 等等等等的JB狗屁地方看到 精神家园 这样的字眼看着这几个字与唾沫一同从我的身高不足165cm还未30却看似40的政治老师嘴里喷出我@¥##%¥¥%……或许只是我个人在意过度这又有什么呢是啊,可是王,王,王,王,王,王,王小波那就这样,这样吧

我的精神家园

怎么说呢,王小波这个人真的很有看法和自己的思想,杂文我是看的不亦乐乎的。想这本精神家园,就是比较不错的,但是王小波的有些思想和看法是不赞同的。或者说看完他的这本书觉得会有一种他自信过头的感受。太过于批判某个事情,可能是时代不同了吧,不过还是不错的。。,。,,,?,,, 啦啦啦啦啦啦

怀念你在六月的一天

坐在市图的自习室里,对面的女生开始翻一本崭新GRE。大红色的封面,哗哗作响。我低头看自己的面前,已经有些毛边了的纸张,是本很旧的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扉页上的签名写着Cjm,是高中时候的作风。2002年2月的第二版。呵,高三的时候居然还有这样闲工夫!翻开来看,空白的地方写着零星的批注。用粗的黑笔划下来的波浪线,旁边是一个巨大的甚!呃其实我也不晓得是什么意思的呀,想来多半是要表达非常正确正确得不能再正确的感叹吧。重新从第一页开始读起。跟着他的文字展颜皱眉,并且在自己标注过“笑趴”的地方,一字不差的,重新笑趴。快400页的书,念下来是极舒畅。然后,措不及的,就看到了最后的那篇跋。看到李银河写“小波的生命就像樱花,盛开了,很短暂,然后就磕然凋谢了”。鼻子突然很酸,眼泪也有忍不住要往外跑的意思。这样的眼泪,无关文字。只是看到了已经奏到高潮的乐曲,却有巨大的休止符在突然降临。要人如何相信?我看到自己在书的最后一页留下的字迹,说,大概他就是我最欣赏的当代作家了吧,没有之一。只是,世间再无王小波。“那些我所珍视的品格,自由的,宽容的,幽默的,怀疑的。但愿能够留存,不被抹杀。”“为那些我们视若珍宝,旁人却弃之草履的。”呵,几么凛然。最后的时间在2006年冬。然后自己就被自己吓到,因为在记忆里全无。是在出国之前,还是之后?什么时候读过的书,什么时候流过的泪?现在居然不记得。不过高三的时候,大概是看不明白的,心思也不在这个上面。想必是粗粗的翻过便放下,然后遗忘很久。热火朝天的大学生活,忙着翻灰尘厚重的书,零碎的讨论,模模糊糊的。总是看不清想要抓住的那个答案。直到了大四,大学的尾巴,才又重新从书柜里抽出这本书。而这一次,惊为天人。原来,原来就是这个模样!那么多黑的划线啊。大概是在其他的任何一本书上都不曾见到。最喜欢的那句话其实出自篇并不那么出名的文章,《写给新的一年(1996年)》。在最后,他说,“对于过去的一年,还有我们在世上生活的这些年,总要有句结束语:虽然人生在世会有种种不如意,但你仍可以在幸福与不幸中做选择。”那么,你的选择呢?是不是已经放弃了选择。哦,那也是你做出的决定。只是记得心甘情愿,不后悔。我很高兴,是在自己思想成熟了以后才遇见的他。所以不用全盘接受,就能击掌相庆。他不是导师,更像朋友。然后就能够相望在江湖,有些明白了某个一直困惑我的问题,究竟是怎么就长成了这幅模样?我想,大概也是因为了这些朋友的陪伴吧。在失意的时候,不知不觉,不言不语,给了力量。十多年了啊,太多的人写过太多怀念的文字。而我,却无话可说。只好固执的把这份喜欢,锁成秘密。不知道要怎么和人谈起他。怕话不投机,反是糟蹋。看,我也成了沉默的大多数呵。笑。真的,我只是觉得幸运,能够读到。其实,在书的最后一页写下的那些句子中,我还说,“希望有一天能找到一起来读王小波的人呢,然后,或许就能够融洽。”“一个人的坚持,太寂寞。是那么的难,会有人信吗?”真是不想承认啊,这样的句子居然出自我手。你看,现在我都不这么想了。能不能找到这样的人,或许也不重要。能够一起笑又算是什么呢?如果那些笑容转身过去的寂寥,他根本不愿看见。大概,找个心里会有怜惜的人,才是更美好。咳,说这些又是做么。碰到了便是碰到,碰不到的,说再多亦无益。果然是但凡女人就免不了的空想。。。六月的一天,普通的日子。却因为又读到了你的文章,有了新的意义。

痞子 英雄

李银河的口中的你是个浪漫的骑士。然而第一次让我觉得被吸引的是你那张颓废的旧照,叼根烟,破毛衣,像个在嘲讽生活的无赖。要知道大部分时候,只有生活有权利嘲讽人。所以那一瞬,让我觉得,这个人有那么点意思。几年前捧过你的黄金时代,那属于懵懂时光的记忆只是对其中赤裸的描写面红耳赤而已,乱糟糟翻完一遍,得出一句,写的什么啊。而如今我并没有打算把这本拿出来重温一遍,或许留住这就是本涉黄无聊的小说的印象并一定就是什么坏事,您老也决然不会怪罪我。所以你以痞子的形象在我心中矗立了这许多年,说实话,有文化的痞子真的相当有魅力。后来想起您老,就从图书馆随手抽了两本,我注意到不远处放着有李敖的书。说实话,我着实被你的精神家园吓到了,也颠覆了你在我心中的形象。对于一个对费马定理有兴趣的写小说的人,我能说什么呢。算了,不说也罢。精神家园,原本就说不清道不明。

无题

有句话记忆很深:人活在世界上,不可以有偏差;而且多少要费点劲儿,才能把自己保持在理性的轨道上。

小波自己的话,就是对这本书最好的注解。

年轻时读过莎翁的剧本《捕风捉影》,有一场戏是一个使女和就要出嫁的小姐耍贫嘴,贫到后来有点荤。其中有一句是这么说的:“小姐死后进天堂,一定是脸朝上!”古往今来的莎学家们引经据典,考了又考,注了又注,文化气氛越来越浓烈,但越注越让人看不懂。只有一家注得简明,说:这是个与性有关的、粗俗不堪的比喻。这就没什么文化味,但照我看来,也就是这家注得对。要是文化氛围和明辨是非不可兼得的话,我宁愿明辨是非,不要文化氛围。但这回我想改改作风,不再耍贫嘴,我也引经据典地说点事情,这样不会得罪人。
---- 王小波

中国知识分子十年前的表达

我是慕名拜读王小波的书,显然应该是我过时了,因为至目前我还不能体会小波思维之奥妙,观点之深刻,倒是被最后李银河写的那悼念信给感动了。在这对爱人的眼睛里,小波都是至高的,他们的爱情好像可歌可泣。我看小波的杂文,感受有三:一、他十分的自信;二、他把话说得很简明,也就是表达上很通畅;三、小波是十足的理想主义者,是大龄文青。有趣的是,因为才看了陈丹青的书,他们都是同一时代的人,小波写在九零年代,陈丹青写在二十一世纪,他们同在看中国,都谈中西方,谈文化,但时间不同,这一个十年,中国知识分子在表达上的权力和方式上都发生了深刻的转变,读到这一点,又很欣然。小波的文章有些调皮,思维也独特另类,虽然读起来没太大震撼,也算是轻松读过了。以下为部分书摘:知识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的年代。不管是信神,还是自珍自重,人活在世界上总得有点信念才成。赤裸裸的谈利害,就接近于理智。人活在世界上,自会形成信念。人活在一种文化的影响之中,他就有批判这种文化的权力。我以为,没有好的艺术片,就没有好的商业片。社会里只有两种人。一种编写生活的脚本,另一种演出这些脚本。

悠悠的,却很有力

很喜欢看他写的关于科学的事儿。虽然是写在二三十年以前,但他的观点依旧很有实效。中国的学术气氛可是没有任何好转的。从来不知道王小波是工科出身的,还能在中年之际写几个小程序,做个Demo,十分佩服这个人的生活热情。他写到胡同生活,曲曲折折的巷子路,便织成了他的人生。那个人不是呢?梦境中,总有一条最亲切熟悉的路,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或热闹或恬静,让人觉得人生只要有那一条路就好了。到现在北京的胡同越来越少了,南北合并,不知是什么大人物的抉择,打乱了多少北京土著的平淡生活?我不是北京人,作为一个过客没有什么胡同情结,不过是为了那些逝去的辉煌或者萧索而感慨,命途非我定。原来没有什么是可以永远的。

精神指数

颓了,无奈了,不忍了。。。。。。他的精神世界里有着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的,可我们却没有说出的想法想法多了,行动少了。。。。。

不太偏激

原来是怀着敌意来看的,但是发现作者不是只发牢骚的偏执狂虽然有时候言辞过激,不过个性使然,又不是太荒唐,还是很能接受的看完之后就怀念作者了后来又慕名去看了他的**时代,没想到他写科幻也有一手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有人说王小波的杂文不能在地铁和公交上看,因为会暴笑,容易让同车当成病态看待。偶然翻开王小波那篇著名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尽管看过不少次,还是忍不住大笑。笑过之后觉得,文章立意浅显,文字也没有什么炫奇灿烂之处,惟语言诙谐,故事生动,痛快淋漓。王小波的杂文说来说去,不过是些自由主义的思想,名人名言老是拉罗素凑数,一说小说就是卡尔维诺、杜拉斯,一谈历史就是知青生活,有忆苦思甜的味道,既没有什么崇高悲壮的人物事迹感染人心,也缺乏深邃奥妙的哲学思辨,读过之后,最大的感觉是辛辣快意,如酷暑天喝一杯冰可乐,周身的畅意舒坦。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说王小波的风格乃至文字有什么新鲜出众,震慑古今的威力,我不能苟同。把一个自由知识分子当成偶像顶礼膜拜,王小波如果还活着,自己都会觉得可笑,虽然也许会掩饰不住得意。但以王小波的性格,能否在这样的世界里获得生前的荣耀,实在值得怀疑。王小波强调“有趣”,有人认为这样的要求对于一部文学作品未免格调过低,一定要载道,要有教益。文采飞扬,想像奇特,是一种风格;晦涩冷峭,幽深隐曲也是风格。可板着面孔,大义凛然,一副圣人教化四方的样子,我觉得那并不能说明这就是一部严肃的有意义的文学作品,即便是风格也算不上。一个女人如果看上去像一具干尸,即便有人告诉我她是一个多么有智慧的女人,恐怕我也难以产生和她亲近的愿望。“有趣”不代表“低级趣味,但读者不能从中读出乐趣的文学作品,无论如何也算不上高级作品。所以我们不用讨论家猪是不是会长獠牙,或者猪有没有口技的能力,说王小波没有带来哲学的思索。当你在种种画地为牢的规则里,忘记了做人的本能,被苦涩和压抑搞得郁郁寡欢,那我建议你有空看看《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扫描关注我的读书分享微信公众号

重读一本好看的书

“人就像一本书,你要挑一本好看的书来看。”这是王小波在一篇小说里的话。李银河称他为——浪漫骑士、行吟诗人和自由思想家。曾是一家人,又同是有学识有见地的知识分子,此评价肯定不会错的。只是,王小波逝去后,她虽继续勤奋地工作自由地生活,甚至最近也开了博客,恭列某网站“名博”前列,但公众视野背后的她,当是很难轻松面对没有王小波的日子吧。这是常人之情的揣度,不是窥探或恶意,毕竟突然间消失了可以对话的至亲至爱,那种痛,不是旁人能够体察的。幸而,她曾经拥有王小波这本好看的书,时时重温,多少能够有些慰籍与弥补。王小波的书现在已经不流行了,大凡流行的书,一般来讲都是禁不住重读的,所以应该庆幸才是。Yuwen写过一篇《重读“沉默的大多数”》,我一直留在自己的电脑文档里,其中有句话说得特别好,大意是:隔段时间重读一本书,如果能有新的感受,证明这些年没有白吃饭。用文乎点的语言复述的话,其实就是当个人的人生阅历增加后,对作品的理解就会随之加深许多。所谓体验,就是有了体会的前提下才会得出验证后的结论。这是我的理解。好几年前读王小波的小说时,也写过片断的读后感。之后又断续读过他的其他随笔和杂文,如今再集中地重读一遍,确实在以往的基础上又有了一些新的感触。证明我确实没有白吃这几年的饭吧。还是比较钦佩他的独立思考的态度,这从他选择什么话题下笔就能看出来。当这“热”那“热”一拨又一拨风起云涌的时候,王小波写出了自己的观点。可惜他过早地离世,否则对当今更胜一筹的娱乐热潮,定会写出更多犀利而深刻的评论。(李银河最近的博文以“想唱就唱”替“超女们”声援,可惜仍不及王小波当年的犀利。)“特立独行”这个词儿,有时候是需要倒着理解的。因为假若全都众口一词,人云亦云,也就不存在独立思考了。其可贵之处也正在于此。曾经一度被许多人狂热追捧的王小波,说实话,恐怕还是没有多少人完全读懂其文字背后隐藏的深意,包括到现在也是。我总觉得,当一个人被过高得吹捧至某个神圣的高度和位置时,也就意味着离真实越来越远了,如今出现的很多现象都是同样的道理。所以,想要真正读懂王小波,还是得去细品他的文字,而不必太理睬旁人的那些大呼小叫的胡言乱语。王小波的意义,除了思想的独立,在我看来,再有就是文体的返璞归真。尤其是其中通俗如白话的遣词造句法,许多撷自生活细节的精妙比喻,都能让人在轻松阅读之后有所共鸣且有回味。如果也像别人那样,弄一堆术语名次,标榜这“主义”那“流派”的,除了影响接受以外,恐怕也传达不出多少思想的锋芒。当然,王小波的写作从一开始就没有那样做,他是用讲故事的方法在写文章。重读的过程,也是学习和进一步思考的过程。我应该庆幸,不曾错过这本好看的书。“人人有权争胜负,无人有权论是非。”“人活着要有趣,人活着要明辨是非,但可悲的世人往往为了制造所谓的‘有趣’而丢掉是非。”这些王小波写在文章里的句子,用来比照和解释当下层出不穷的娱乐热点,是多么恰当和精辟啊。

shinning spirit(呵呵,拽个英文)

遇到这本书时,我并不知道王小波是何人?!(您别急,那是97年呀)是这书的名字吸引了我--一个生活平淡又经常胡思乱想的书生。

精神家园的一角

VR火了,似乎仅仅一瞬间,它就从实验室走进了各大卖场和某宝的货架上。看着那大红色的,显得十分诱人的标价——我买不起,也用不上。不过,我还记得那篇《盖茨的紧身衣》。查了一下写作年份,小波是在96年写的这篇文,“估计要不了二十年,科学家就可以把它(指VR)造出来,而且可以使它很便宜。”看看日历,今年刚好2016年。科学家是把它造出来了,但尚还没有很便宜。不像一些跟风矫情的作家(尤其是女作家)的文章,善于编排古人的。王小波更关注未来,尽管现在似乎没有他想象得那么美好。究竟是王小波高估了我们,还是我们辜负了他?............注明:我是学生党刚刚毕业的人还来不及怀念母校,就匆匆投入了新的生活。绕着护城河散步,阳光透过法国梧桐,在地上映出清脆的光斑,放了假校园里安静得很,只有麻雀在枝头低吟......回到这里,竟然最先想到的,是那本蓝白色封面的《我的精神家园》。古希腊有一种哲人,穿着很宽的袍子走来走去。他们会划优美的曲线,就像嵇康对大人先生的长啸——于简单之中饱含无穷意蕴。十三岁时,你,我,我们都曾傻呵呵的想:这多好呵。是啊。这多好呵。我曾经在学校的文学社谈及科尔维诺,谈及他的《恐龙》,“恐龙走进了火车站,消失在了人群中”。讲完这句,我呆呆的站在台上,那一年,我刚刚得知你逝世的消息......台下的人不懂,只是响起了稀稀拉拉的掌声,还不如没有。我读王小波太迟了,很可能读不出什么了。你在《我的精神家园》中说:“虽然我对他的事业一窍不通,但我觉得他和我是一头儿的。”这句话或许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那么多人怀念你?无非源于你的真,你的简单,你的有趣,如此就足够了,就连你自己也这么说:“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若能如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我开始的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么......”这样简简单单的一生,你做到了,尽管你带给我们的远不止如此。不知为什么,每次读到小波的这句话,总觉得这是最悲情的谶言。很多人怀念你。我也一样。

强者救己,圣者渡人

一个人的艺术是另一个人得垃圾人们无法相互理解于是我们各自寻找天堂最终找到的是自己的精神家园我们筑起高厚的城墙隔海相望这不是我们的错我们都曾把自己认为最宝贵的东西真诚的捧手相让换来的却是不屑淡漠与无妄我们成为沉默的大多数沉溺在自己的天堂偶有几人将自己的城门打开任众人观望里面有老虎猴子大象里面有蓝天碧草阳光还有一条小船将我们渡至河的另一旁于是这里成为我们的圣堂纪念小波

值!

这几天读了王小波的《精神家园》有相见恨晚的感慨。见了一面还想见第二面。所以又找来他相关的书来看。第一感觉是肯定是韩寒借鉴了王小波的行文语言。若能在那会看韩寒的书时就看上了他的书,那该会多好。也会提前成熟。欣赏他杂文的讥诮反讽,喜欢他小说天马行空,仰慕他特立独行(自愧所不能)。赞扬他激情浪漫(他写给李银河情书的语言就是个显证,与其外表截然相反。情书大意是“五线谱是偶来的,你也是偶来的,但我给你的信值得写在五线谱里,但愿我和你是一支唱不完的歌”还有说他与李银河像两个小孩,围绕着一个神秘的果酱缸,一点一点地品尝它,看看里面有多甜。真是天真浪漫呀)王小波特立独行,也许他写的那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是他当时所处环境的限制,以猪自喻吧。他很有个性,超个性。后来采取辩证的思维想想,特立独行又受人喜欢的人,肯定是个有实力的人,否则不可能这么“放肆、嚣张”,口不遮拦。果不其然,不仅文章写得好,博览群书,才高八斗,师从王道乾先生和查良铮先生。他的遗传基因优良,父亲是个逻辑学家。而且理科学得好,编程高手。试想,若一个人没有实力,只是为了标新立异,特立独行,我看此人会招来唾沫一堆。他既理性又激情,既现实又浪漫,既精英又平民,既深刻又有趣。也许在其精神之美的巅峰时期去世,投胎的另一个生命里,就能够活在最美的生活里。见了第一面,还想见第二面。我觉得理由正如李银河所说,“一个作家的作品能够让毫无相同生活经历的年轻一代喜欢,首先证明他的作品中有一些能够超越时间的东西。他在世界文学之林创造出了属于他的美,这美就像一束强光,刺穿了时间的阻隔,启迪了青年的心灵。”尽管他有以上众多的优点,我很庆幸自己能读上他的书,也很自喜能有自己的思考,因为对于他的观点,我没有照单全收。“个人尊严”的自由人文主义观点,我暂且不能接受。虽然我喜欢自由,但生活在这个国度,有其不得不留有余地的限制。自由只能在能力范围和法制之内。确实,乃至现在春运都是一个难解的社会难题,连胡主席都要相关部门要灵活地处理春运问题。中国人口众多,平民占了大部分。很多民工要回家团聚。铁路需要建设不足,实质乃供不应求。导致买票难,即使买到了票,还要遭受车厢拥挤,空气密不透风的罪,上厕所也难。他说面对此景只提到安全问题和铁路建设问题就是没提到个人尊严。几百号人挤以个车厢,几十人挤厕所触犯了人的尊严。这种悲天悯人的呼吁确实相当的好,但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那还不是和孔孟先生一样,也只是提出一个理性的社会价值观,让人们去遵守。自己都无法为此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大概不是相关部门的工作者就不会深入思考的原因吧,只能蜻蜓点水),还反对古人之见。那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嘛。不错能够不走寻常路,反孔孟之说揪出其不合理性,此做法很好,相当的好。但又反过来说,辩证的说,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没有永恒的事物,只有永恒的发展。孔孟之说只是构建了他们私人之见的理想国,还需要后人不断地对其继承和发展,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如今的和谐社会就是变化发展的古人丰富的政治构想。但若是他就不会挤进去且浑然无知。算你牛,你是精英,有钱坐飞机。飞机坐飞机可是相当的体面,也是很能体现个人尊严的。那有精挑细选的美丽空姐,与火车的乘务员可没得比呀。俗话说得好,一分钱一分货。有钱就能有尊严(说的绝对了点)。我没钱,还没坐过飞机呀 ,挤着坐火车咧。也许一张机票的价格就是一个民工一个月的工资,你说若一个农民工为了尊严去坐飞机回家,那也太正如孟子说无耻,无耻矣(套用王小波蛮喜欢用的词)。家里还有大大小小的人等着民工的钱过年呀。那也太不现实了吧。都不能解决温饱,还谈尊严,这是不现实,极右的作法。这不也触及到了王小波多讨厌的那个时期的做法吗?这也是平民无法做到的,只能见利忘义。现在商场人挤人呀,若有钱直接去名牌店挑几件,还能享受高质量的服务呀,就不用遭白眼了。谁不喜欢高质量的生活呀。多体面,多有尊严呀。没办法,现正出金融危机影响下,挣钱难,还是先保证基本需要再说吧,至于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先缓缓啦。哲学上不是说,量变是质变的基础,没有量的基础哪有质的飞跃,还是得渐进的。先从社会主义再过渡到共产主义吧。的确,个人是尊严的基本单位,只有个人有尊严才能搭建起国家和社会的尊严。还好,并没有因为他对中国古代儒家批判,而影响我对儒学的看法。幸好,我也有思想,思想自由吧。王小波的另类,其对自由的追求也应该是我们所追求的。

王小波不如李宇春有完整思想体系

我真是觉得王小波啰嗦邋遢的文章一无是处。他只不过是早生了几年,赶上了中国在文革之后的文化沙漠的大环境,读了点西方文学,然后借鉴到自己书里。王小波其实就是一西方文学的孙子。王小波虚伪的文化嘴脸的破灭,对于正在回归传统文化的中国,是迟早的事。真正的自由主义精神,绝不是那种王小波那种黄色和幼稚。王小波把白话文带进西化的泥沼,看了几本西方文学,就以西方文学在中国的代言人自居了。对于这样的王小波,应该予以揭露。揭穿王小波虚伪的文化偶像画皮,让他穿上银河为他织就的波皮。还小波一个本来面目。顺带说了一下所谓思想的完整体系其实并不可取。王小波的完整体系只是一种象牙塔里的标榜。完整体系就像豆瓣的小组,人多人少无所谓,就是让自己不独立的精神有个逃避的地方。完整体系的本质是一种封闭,就是形成你的门你的派,然后去网罗门下走狗。中国历史上这些门这些派这些完整体系还少吗,太多了。文学,政治,学术,武术,门派纷呈,完整体系多的是。还是中国最大的哈耶克主义者毛东东说的好,有人的地方就有山头。所谓完整体系,就是一个山头内的精神文明建设。王小波心脏病发作死了,就是山头内的物质文明建设失败。谁说修身养性一定要完整的思想体系,没有完整的思想体系就不能修身养性了?王小波太有完整体系了,结果修身养性到心脏病死、英年早逝。这难道就是王小波的道路?这是王小波的死路。这是王小波读了太多西方文化之后的死路。这是王小波食西方文化而不化的死路。王小波只是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彻底无知的人,读了点诗词歌赋就觉得深窥中国传统文化全貌了,我看他是遇见银河,不幸肾亏。完整体系与个人风格是两码事。完整体系不重要,重要的是与时俱进,在不同环境下都能表达你的观点。你敢说李宇春没有完整体系吗?曾轶可都有完整体系,就是小宇宙不够大,还没打到处女宫就去见雅典娜了。90后非主流都有完整体系,顶多就是战斗力不够强,抗不住别人说他没文化。没文化不要紧,我们可以向雅典娜申请,在双鱼宫后面再设置第十三宫:文化宫。从此形成保护女神的完整体系——黄金十三宫。

我总感觉我们是一路的

他写:虽然我不知道维特根斯坦写的是什么,但我总感觉我们是一路的读到这,我笑得肚子都疼了,心想,维特根斯坦能有你这么有趣么?在没有完整读过他的作品之前,我看了太多关于他的文字,他一方面被奉若神明般,多经典多大胆多难得,另一方面又有很多人说由于他的死而被高估。。一个朋友跟我说,你最好还是先别看他的书,女孩子家家的,有点黄;另一个朋友就说,哪有什么,而且乱七八糟看不懂,实在跟不上他跳跃的节奏。。于是乎,王二在我的认知范围内也被妖魔化了。。不过还是有一天,我走在图书馆一排排跟我一般高的书架里时,发现了一本他的小说。我还记得那天图书馆三楼很空,我坐在窗边,直到外面阳光渐渐退去,我时不时会忍不住笑出声来,那种阅读的快感前所未有。。之后,这就成了我看他的第二本书,之后还有第三本、第四本。。读这本书的第一感觉是,这是他十几年前写的么?怎么放到现在都十分贴切呢?而且是相当的不HX啊。。我觉得我喜欢读他的文章还有一点,可能就是因为我们不是一路的。他逻辑思维强,我擅形象思维;他幽默大胆,活得很是潇洒,而我则谨小慎微,混混沌沌。。。他简直就是一个清晰得可以鉴人的黑色大理石之后,每每读到他那些有趣的文字时,我开始让自己大声读出来再大声笑出来,记得他说他写书追求是“有趣”,他如果知道我读书时这幅样子估计相当有成就感。有时候那种又心底升起的喜悦啊,就想着,这人怎么这么有才呢!真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嫁给一个这样的人!我只要天天听他说话就得幸福死了。。然而,现实是,当我看完几十页后突然冒出一张他的照片,黑白照片中他穿着看不出颜色的土布衣服,两个裤管忽煽忽煽的,其中一个说不定还卷着。。要么是有点泥的黑色布鞋、要么是鞋带松了的运动鞋,双手插袋或不自然地垂着,一个肩膀高一个肩膀低,头是斜的,一种玩世般的眼神。。天,如果是相亲,我肯定扭头就跑。。这也或许就是我错过了soul mate的原因。。淡定淡定这就告诉我两点,一是不能以貌取人,有些精品就是会包在有些不堪的包装里的。。其二呢,我开始质疑李博士的审美,因为我那天看庄雅婷的博,她说男人都是被他身后的女人包装出来的,看男人的着装打扮就知道他背后的女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当然,这个论调可能放在十多年前并不适用,况且李博士也不是别人背后的女人。。总之呢,我非常顺畅地读完了这本书,觉得他不仅有趣,还很可爱,毕竟要一边工作一边写字还要一边捯饬自己,挺不容易的

我藏在身后的精神家园

多喜欢小波啊,高中时代就读过了。该忘记的都忘记了,但是我知道,他的身上,彰显着那么多人的梦想。而我的精神家园,躲在他的身后,我是一个不敢说真话的孩子。而他,那么勇敢的活了这么多年。

是一本有阅读快感的书

最初看,应该是97年。当时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这是位绝对有语言天赋的人,其行文风格绝难模仿,这种感觉只有在看《围城》的时候出现过。

感谢小波

小波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意会的那种。小波是个真男人,敢爱敢恨,敢做敢当,敢于表达,也敢于沉默。虽然心灵的相会是多年前的事情了,但是,今天来补这样的一篇小文,发自内心,是对成长的纪念,也是对小波的致意。是巧合么?我生日的前一天,是小波的祭日。

Dancing with shackles

读王小波,就会痛苦无比清醒的如针扎一样的认识现实现实不美好沉默的大多数用沉默代替压迫在那个混乱的年代,思想的独立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意识到自己思想独立的人却能克服恐惧他满心欢喜 又布满难过心中默念着哈利路亚穿过黑暗的长廊,来到真理的岸其实真相是那么显而易见只是,只是没有人敢说出来真理像玩笑青年又被真的玩笑耍弄这一切是多么不堪就像一个圈现实本来就不堪要问现在人们缺少什么也许就是对不堪现实的清醒认识只有精神上的痛苦才能换来精神上的愉悦思想的卑微不在于向特权低头而在于自己不能正视王小波敢于正视这鄙陋的世界于是他得到了最纯洁的灵魂

读你的时候我太年轻

因为喜欢红拂夜奔,喜欢时代三部曲,而喜欢我的精神家园,只怪读的时候太年轻,太浮躁,不能全部理解,正好给了我重读一遍的借口

重走的是谁的路?

在昆明书城的讲座之后、在和粉丝们共进晚餐之后、在一个同性恋聚会之后,李银河终于可以出发了吧,带着浩荡的二十来个人,要“去看看王二和陈清扬一起趟过的小河,还有他们两人避难的章风山”。说实在的,如果不是因为王小波,我丝毫都不会注意李银河,尽管她居然敢研究那么敏感的话题还研究成了匹兹堡的博士后。人家是觉得鸡蛋好吃就想看看那只下蛋的母鸡长什么样,我呢,很恶俗的,不光关心那只母鸡的相貌,更关心那只母鸡的配偶和感情生活——它是跟谁下的蛋呀?——李银河就是那个“谁”——“做梦也想不到我会把信写在五线谱上吧?五线谱是偶然来的,你也是偶然来的。不过我给你的信值得写在五线谱里呢。但愿我和你,是一支唱不完的歌。”这样动人的表白不由人不注意到受小波如此厚爱的她。想当年,买了三本李阿姨的著作回家,一本是《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一本是《同性恋亚文化》,还有一本是《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买回家后东躲西藏,反锁上房门偷偷地看。这些书里大部分是干脆直接的访谈实录,以我当时的受教育程度也能轻松阅读,但是间杂着几段特别到位出彩的章节,忍不住反复地看。依稀记得有这么个单恋的故事,A追求容貌出众的B,写了无数比如“各奔东西,亲如手足”之类的信给B,始终未果,很多年以后,B和他的女友逛街,碰上了A,A一言不发地跟着B,到只有他们两人时,A说他只想亲他一下,B答应了,A吻了他之后,走了,从此再未相见。我认为这样让人扼腕的叙述,似乎应该是出自王小波之手。王小波的文字,如果他垂怜,全篇没有一个爱字,只有平静、温和、亲切和自然,戏谑也只是出于真挚的乐趣;如果他憎恶,全篇也没有一个脏字,更不问候别人的宗亲,只是因为带着思考而寒气逼人,诙谐却可以叫人浑身冰凉。所以归根到底,我还是更推崇王小波。而那时候的李银河,更易被人认知的身份,也应该是“王太太”。但是自从王小波走了之后,“王太太”逐渐活跃,她把小波的情书编选成《爱你就象爱生命》给大家看,她重新整理小波的作品并编辑成集,她高调收藏小波的裸体雕像,而今年是十周年,这位俨然“中国第一遗孀”的怀念也分外炙热和积极起来。王小波在自己的时代很寂寞,在李银河的时代却空前繁荣。我不介意在这样的繁荣中,小波的书又多发了一轮——是好书就理应得到更多人的赏识;我也不介意巨额的版税进了李银河的腰包——小波如果在天有灵,也一定希望自己的爱人过得好。只是,不知道真诚如他,是不是愿意把自己的示爱信抖落给全国人民看?率性如他,是不是会喜欢自己现在上帝一般高高在上、光芒万丈的形象?终有一天,上帝也会哈欠连天,上帝也会疲倦地合上眼。

我的精神家园——王小波

《我的精神家園》——王小波我十三岁时,常到我爸爸的书柜里偷书看。那时候政治气氛紧张,他把所有不宜摆在外面的书都锁了起来,在那个柜子里,有奥维德的《变形记》,朱生豪译的莎翁戏剧,甚至还有《十日谈》。柜子是锁着的,但我哥哥有捅开它的方法。他还有说服我去火中取栗的办法:你小,身体也单薄,我看爸爸不好意思揍你。但实际上,在揍我这个问题上,我爸爸显得不够绅士派,我的手脚也不太灵活,总给他这种机会。总而言之,偷出书来两人看,挨揍则是我一人挨,就这样看了一些书。虽然很吃亏,但我也不后悔。 看过了《变形记》,我对古希腊着了迷。我哥哥还告诉我说:古希腊有一种哲人,穿着宽松的袍子走来走去。有一天,有一位哲人去看朋友,见他不在,就要过一块涂蜡的木板,在上面随意挥洒,画了一条曲线,交给朋友的家人,自己回家去了。 那位朋友回家,看到那块木板,为曲线的优美所折服;连忙埋伏在哲人家左近,待他出门时闯进去,要过一块木板,精心画上一条曲线……当然,这故事下余的部分就很容易猜了:哲人回了家,看到朋友留下的木板,又取一块蜡板,把自己的全部心胸画在一条曲线里,送给朋友去看,使他真正折服。现在我想,这个故事是我哥哥编的。但当时我还认真地想了一阵,终于傻呵呵地说道:这多好啊。时隔三十年回想起来,我并不羞愧。井底之蛙也拥有一片天空,十三岁的孩子也可以有一片精神家园。此外,人有兄长是好的。虽然我对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也无异议。 长大以后,我才知道科学和艺术是怎样的事业。我哥哥后来是已故逻辑大师沈有鼎先生的弟子,我则学了理科;还在一起讲过真伪之分的心得、对热力学的体会;但这已是我二十多岁时的事。再大一些,我到国外去旅行,在剑桥看到过使牛顿体会到万有引力的苹果树,拜伦拐着腿跳下去游水的“拜伦塘”,但我总在回想幼时遥望人类智慧星空时的情景。千万丈的大厦总要有片奠基石,最初的爱好无可替代。所有的智者、诗人,也许都体验过儿童对着星光感悟的一瞬。我总觉得,这种爱好对一个人来说,就如性爱一样,是不可少的。 我时常回到童年,用一片童心来思考问题,很多烦难的问题就变得易解。人活着当然要做一番事业,而且是人文的事业;就如有一条路要走。假如是有位老学究式的人物,手执教鞭戒尺打着你走,那就不是走一条路,而是背一本宗谱。我听说前苏联就是这么教小孩子的:要背全本的普希金、半本莱蒙托夫,还要记住俄罗斯是大象的故乡(萧斯塔科维奇在回忆录里说了很多)。我们这里是怎样教孩子的,我就不说了,以免得罪师长。我很怀疑会背宗谱就算有了精神家园,但我也不想说服谁。安徒生写过光荣的荆棘路,他说人文的事业就是一片着火的荆棘,智者仁人就在火里走着。当然,他是把尘世的嚣嚣都考虑在内了,我觉得用不着想那么多。用宁静的童心来看,这条路是这样的:它在两条竹篱笆之中。篱笆上开满了紫色的牵牛花,在每个花蕊上,都落了一只蓝蜻蜓。这样说固然有煽情之嫌,但想要说服安徒生,就要用这样的语言。维特根斯坦临终时说:告诉他们,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这句话给人的感觉就是:他从牵牛花丛中走过来了。虽然我对他的事业一窍不通,但我觉得他和我是一头儿的。 我不大能领会下列说法的深奥之处:要重建精神家园、恢复人文精神,就要灭掉一切俗人——其中首先要灭的,就是风头正健的俗人。假如说,读者兜里的钱是有数的,买了别人的书,就没钱来买我的书,所以要灭掉别人,这个我倒能理解,但上述说法不见得有如此之深奥。假如真有这么深奥,我也不赞成——我们应该像商人一样,严守诚实原则,反对不正当的竞争。让我的想法和作品成为嚣嚣尘世上的正宗,这个念头我没有,也不敢有。既然如此,就必须解释我写文章(包括这篇文章)的动机。坦白地说,我也解释不大清楚,只能说:假如我今天死掉,恐怕就不能像维特根斯坦一样说道: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也不能像斯汤达一样说:活过,爱过,写过。我很怕落到什么都说不出的结果,所以正在努力工作。

一个人可以做的更好一点

大四这年,莫名其妙地就喜欢了一个女孩。我是个愚钝的人,我不否认这是与生俱来的。我总是莫名的胆怯,害怕拒绝、害怕冷漠,总是一个人一个一个人看电影。之前生活过的一塌糊涂的混乱,遇到她之后居然过的中规中矩起来。按时吃饭按时睡觉按时聊天,这样的生活我过的很惬意,无论多久也不可能厌倦。然后我想开始了解她,怕一下她懂得太透,每天一点点。我能感觉到她真实的存在,也许我会在暗地里嘲弄自己活在虚幻之中------没见过面的人,对对方果真怀满了了好奇心。无论是盲目也好,感觉也罢我总是相信这个时间上某一个角落,总有一个属于你的一半。她现在也许在温馨的和另一个他在卿卿我我,可是这又有什么重要的呢?我开始接触王小波也是纯属意外。用这个词一点儿也不过分,在她的指引下我开始进入小波的时间。他是个洞悉万物的人,把一切都看的过于清楚却又不得不残喘于这样拙劣的世界。我可能也误读了他,我也他也会原谅我吧。因为我之前强调过我是个愚钝的人。如果和一个傻子较真,你可能就输了,而且会很惨。

王小小的书

说实话,我对这个人的了解,是来自他的老婆银河女士,他从很怀念小波同志从天堂倒挂下来的阴茎.看的时候我笑了,后来李熬先生说;小波同志就他妈的一个流氓,究竟是什么东西,我也不知道.

美好的人。

我记得李银河说 如果中国有一个作家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我希望那个人是你。很可惜很可惜 真的很可惜。很久以前是我的一个朋友推荐 流露出对王小波无限的赞扬后来 我们讨论从散文 随笔 到短篇长篇小说我最喜欢的就是这本 读起来的时候轻松 很有共鸣 读后能让我有那么长时间的思考再看他的书信集 看见一个细腻的人 一个感性的那么生活的人。真美好啊 真是一个美好的人。

漂浮的有趣

自从王小波炽热的心脏被淤物堵死,他的鲜活与快乐的有趣就远离我们,随风飘逝了。从此之后,他所倡导的有趣就被传颂者挥舞成一个符号、一片图腾、一门行走江湖的手艺。每个春天里的4月11日,他都成全了一个机会,成就了一次“王迷”们欢聚的PARTY。  王小波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在天堂里的他,会为他所留下的在现世里的影响感到欣慰吗?  我怀疑。  王小波的贡献和影响,几乎被全部概括成了两个字,“有趣”。这两个字被反复传颂了五年,其实也已经乏味了。仅靠这两个字,王小波就足以让后人高山仰止?——这同样显得可疑。  我们真的缺少对有趣的追求吗?只要看看充斥在周围每一个角落里的搞笑与无厘头,我们就明白,大家从来都是在不遗余力地大搞有趣。如果不是小波的猝然辞世,也许他的热度远不及《大话西游》。所以,王小波带给我们的真的止于“有趣”吗?——如果只是有趣,只是流行,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忘记王小波了。因为这两样《大话西游》大概有过之而无不及。  对此,肯定有人觉得不甘心。可惜,他们说不出“有趣”之外的任何东西。  事实是,我们对王小波的追随,对有趣的摹仿,造就了属于我们的遍地开花的“有趣”和王小波眼里的违背参差多态的“无趣”——这是一个悖论,一则黑色幽默,一种集体狂欢似的、追赶着的背离。  当王小波说“按我和它的交情,我该舞起两把杀猪刀冲出去,和它并肩战斗”时,我们看到了一只卓尔不群的猪和一个人细致宽大的心灵,我们会心地笑,是因为我们看到了生活的荒诞与真实。真正有趣的,归根到底是本真的世界,而不是凭空捏造的文本。  因此,真正具有本体意义的是我们置身其中的世界。而我们在盲目的追随中,错把有趣当成了本体、误作了文本。于是,我们制造了搞笑文本的汪洋,而上面漂浮着“有趣”的尸体。  如果对有趣的追赶造就的是普遍的乏味,更多的原因不是在王小波,而是在于我们其实远为枯燥的心灵、匮乏的想像力和对文本以外的生活所缺乏的热忱。我们因为乏于心智而倍加乏味于生活。——王小波来了,他打开了自己的心脏,让乏智的人们像通过潜望镜,看见辽阔的海面与风光。然后,王小波走了,他的心脏随着身体关闭。人们失去了发现辽阔与风光的通道,人们惊惶失措,人们膜拜和纪念那把“潜望镜”,人们把它叫做“有趣”。  而“有趣”被错误而过份地强调了——被王小波,更被我们。如果有趣只是浅层的搞笑,则有趣是泛滥的;如果有趣是对生活真意的发掘,则我们真正缺乏的,是发现有趣的智慧和能力。——王小波拥有这样的能力。但他既没有指出,更没有强调,以至于他的乏智的追随者,人云亦云地空抱着“有趣”,制造着搞笑的垃圾。  于是有趣地,王小波的“有趣”成了普遍的一种有趣的误解。  如果发现有趣,需要的是不嫌多的学养、不嫌多的智慧和不嫌多的热忱,那么,与其说我们需要王小波,不如说我们缺少像他那样甚至比他更多的学养、智慧和热忱。——而在这样一个普遍化的意义上,王小波反而是不重要的了,因为“发现有趣、拥有更多的学养、智慧和热忱”,永远都不可能成为任何一个人的专利。所以,“有趣”注定无法彪炳一个人在修史中的地位。  而王小波分明是独特的。如果我们还能找到王小波独特性的所在,如果这个独特性不是讹传中的所谓“有趣”,那么,这个独特性可以是什么呢?  其实,王小波的独特的地位在于,他是中文写作中史无前例的绝无仅有的一环链条。他有天才作家的文笔与才气,同时兼有学者的科学思维与训练。在我们这个充满常识性错误的社会和生活空间里,从来没有哪一个人可以像他那样充满激情地发出那样引人入胜的声音。在我们的生活中,要么是不善或不屑与大众沟通和交谈的专家学者,要么是知识结构只限于泛文化的高雅或低俗的文学作家。在专家学者的眼里,王小波是文人墨客;在中国作家的眼中,王小波创造的不是正统文学。王小波双腿分跨在两个完全不同的话语圈内,同时被两个圈里的人拒斥在外,不置评价,不被承认。  我们的千古文明才刚刚接纳德、赛二先生,它还来不及接纳、认识和评价王小波这样的才子。而在西方,学贯科学与人文的名家早已不觉得新鲜。王小波所推崇的罗素,正是此类天才。王小波绝不是一个结束,而只是一个闪亮的开始。可惜,他没能陪伴我们文明的成长走出更远的路。  而王小波的不被评价,只能说是学术界的迟顿和“正统”文学的狭隘。  并非没有人认识到这样的一个开始,将来也一定会有人在这条由王小波首先开始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这条“中间的”道路,被王怡自觉地称为“公共知识分子”的写作,同时,已经有很多人在这条路上披荆而行了。  至此,我们必须谈谈王小波的局限和他对“飘浮的有趣”所应承担的责任。  有人指出,王小波的“有趣”是指“思维的乐趣”,而在实际中,我们把他的乐趣庸俗化了。而在我看来,比之“思维的乐趣”,王小波更热衷于批判常识错误的表达及这种表达的乐趣。对表达乐趣的痴迷,导致了他充满快感的独断。这种独断,使他对事物只作有趣和无趣的简单划分,从而使“有趣”变得空泛和不知所云。表达的快感所带来的独断,还使他的思维止于简单概念的浅层,使他不屑于去想诸如“有趣”这样概念背后的东西。  也许是面对一片开阔地里过多的谬误和丑恶,王小波怀有过多的热忱和过多的从容的愤怒,他想从沉默的大多数中冲出来,急切地喊出宏亮的声音。这既是他的果敢,也是他的局限。他在孑然、孤独和卓拔中,有所迷失。  王小波的独特,在于他异常醒目地开始了一种方式,而“有趣”只是在这个方式下,他的才智的结果。我们在庆幸王小波的横空出世和像流星般美丽地划过夜空的同时,更应该欢呼这个作为我们古老文化向现代文明融合的重要的表征。   (写于2002年4月15日)

四月的十一天

如果只留你的一篇文。我会舍弃〈爱你就像爱生命〉,即使人世间没有一句情话比这更美。我会舍弃〈理想国与哲人王〉〈摆脱童稚状态〉甚至〈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即使我至今记得每一个句子,他们那么清爽,磊落,充满智商,充满奔跑般的自由。我也不得不舍弃〈黄金时代〉。即使它的体质是诗,它的气味是夏天清晨的树林散发出的那种气味,它的欢愉约等于一枚轻轻的亲吻,它的重量只有一克,它的并无悲哀的结尾曾让我泪流满面。四年后,我也抵达了王二的21岁。我想吃,想爱,想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可是我已明白,生活是一个缓慢受锤的过程。这一点上,我是不及王二的21岁年轻生猛。如果可以多留一句话,我选择的,应该不是“有一天我死了,追求智慧的道路依然有人走着,想到这一点,我就很高兴。”甚至也不是“一个人光有今生今世是不够的,他还应当拥有诗意的世界。”我会记得〈写给新的一年(1996)〉的结尾。你说,我们读书,写作,这一年就这么过去了。你感叹了生活的平淡,最后认真的告诉我们:人生在世有许多的不如意,但依然是我们自己,在幸福与不幸中作选择。如果这也要舍弃。如果只留你的一篇文,我会选择〈我的精神家园〉。古希腊有一种哲人,穿着很宽的袍子走来走去。他们会划优美的曲线,其中包含了自己全部的心胸。他们的朋友也是智者,只有智者们互相之间才能明白彼此的曲线彼此的心胸。十三岁的你傻呵呵的想,这多好呵。那时也是春天,我忘了是在哪里看这本书。但记得我也想,这多好呵。“长大以后,我才知道科学与艺术是怎样的事业。我哥哥后来是已故逻辑大师沈有鼎先生的弟子,我则学了理科;还在一起讲过真伪之分的心得,对热力学的体会,但这已是我二十多岁时的事。再大一些,我到国外旅行,在剑桥看到过牛顿体会到万有引力的苹果树,拜伦拐着腿跳进去的拜伦潭,但我总在回想幼时遥望人类智慧星空的情景。最初的爱好无可取代,所有的智者、诗人,也许都体会过儿童对着星光感悟的一瞬。我总觉得,这种爱好,对一个人来说,就如性爱一样,是不可少的。”打到最后一句,我又像看到了你穿着大毛衣垂着头死不正经的怪样。你要是活着的话,一定很喜欢广美那学生给你雕的裸像。反对它的人都是头脑不好。它真的很有神气。自由,落拓,都像你。还有,深深的无力感。这也已不是秘密。十几岁某个炎夏,我躺在凉席上翻一本夹着两篇罗素论文的书。那文章突然击中了我,美妙自由得无以言说。于是烈日中午我冲去书店买回两本罗素。每个人都有星光,尽管从物候上说来烈日与它完全不搭,但这就是我的星光。很多人怀念你。看连岳,安替,和菜头们这几天写你的文章,原来他们和我一样,每个人都有心中的一个你。以一种奇特几近孤僻的方式,默默地影响了自己十年。而我心中那个你的样子,就不是在四月的风尘中离开的背影。而是星光下很大步的走来,走在寂静里,走在天上,歪着头,穿着旧毛衣。4月11日 23:50

记忆的空洞里,笑着呼吸

记忆的五味瓶 回家,见到了很多许久未见的朋友,上一次回家还是整一年前。一拨拨约出来吃饭,好像赶集一样。小丽已经结婚,幸福得像花;小吉的事业越做越大,自己开了公司当了家;长腿埋头工作了好多年,见了PP的美眉还是会结巴;眼镜的女朋友竟然还是两年前的那位没有更换,令我好生惊讶…… 和他们聊起从前的事儿,温暖恬适,高中、大学,那样的岁月一去不返,却凭空留下或光辉或黯然的回忆。我只回家了几日,便不可救药地陷入到怀念的旋涡中去,每天睡醒都似一场布满灰尘的崭新的梦境,交叉往复,洗刷我日渐丧失温情的灵魂。 在母校痛痛快快地打了场篮球,绕着护校河闲逛,梧桐的斜影映在地上,放了假校园里安静得很,只有麻雀在枝头低吟。8号宿舍楼里传出阵阵清脆的笑声,周末一到女生都来了精神,忽然很想念那些朝夕相待的同学,有的直至毕业都不甚熟稔,但此刻却把他们思念到骨子里去。 惬意的代价是拉下成堆的工作,周一回北京,通宵工作,星期二继续通宵……脑袋里乱糟糟的,满是过去岁月点滴的影子,记忆是五味瓶,打翻了前世,便再也无法收拾——瓶身歪斜——散发在空气是香,沉醉于内心是酸,渗透到骨子是甜,时日再久些,便成隽永的淡。冷暖自知。脑海中蓦然掠过一句歌词,“繁华如三千东流水,我只取一瓢”,当是此时心事……犀照 很搞笑,我为什么要写这帖子?这不是书评,不是影评,不是乐评,大概也算不上任何一种议论文。就像是自说自话的傻瓜,不动脑筋地在电脑前噼里啪啦,浪费国家资源。回去后得知家里的网络断了,因为父母用不着,于是自然便上不了网,其实如果能上网,我一定整天忙着和北京的领导汇报,然后工作,工作,工作,要不就是被只镇坪的纸老虎勾去大半精力,剩下的一小半用来和天涯的两月丫头“调情”,当然,两月丫头是个男人。现在我什么都不用做,所有空闲都被用来怀念曾经的大学生涯,或者良多——这个大概就叫做“心有灵犀”吧。说到灵犀,想到去年还是前年的一部小成本电影《犀照》,“犀照”这个名词很是让我感兴趣,《晋书》说:“峤旋于武昌。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燃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出,奇形怪状。其夜梦人谓之曰:‘与君幽明道别,同意相照也!’”这段话我小时候看过,不过现在是半句也背不来的,只能在网络上照抄来,所谓坦白从宽。 老人家说,点燃犀牛的角,利用那一点绿色的光芒,就可以见到界乎于天和地之间的神仙鬼怪,再看得久些,便能和死去的亲人相会。和血腥玛莉的传说一样,不管是不是真,我是不敢尝试验证的。 我和豆瓣间的关系,倒是可以用“犀照”来形容,贴切得很。来这里很久,是以前的同事现在的老友推荐的,两年里,总是潜水从不露头,于是和谁也不认识。八月份莫名其妙地发了癫,莫名其妙地写了许多莫名其妙的垃圾,认识了莫名其妙的朋友。我和所有网络上的朋友,都属于“犀照”的范畴,泛泛而已,竟也时常惦记。其实写文章还是看评论并不重要——保留对所有好朋友的印象才弥足珍贵。 我该感激你 偶尔我也会想,豆瓣之于我们,究竟是一个朋友?重要的消磨业余时光的场所?寄托寂寞的港湾?还是旁的什么? 我并不单上这里,互联网上大大小小的论坛BLOG聊天室,逗留的时间多过这里的数不清楚,比如从前的榕树、猫扑,现在的天涯、Donews,可是豆瓣却不会从我电脑的收藏夹里消失。我始终坚信,网络不曾也不可能影响到我的生活甚至生命,更多的只不过是舒服的感觉——看到一篇电影评论,恰好这电影我也才看过,更恰好观点出奇一致,于是我们成了邻居,多么简单又多么美妙。包容不尖酸、柔软不晦涩,若即若离中恍然美好,许久不见则免不掉怅然——我喜欢并习惯这种感觉。 大学毕业这么久,早不是历历在目的昨夜黄花,现在的工作和当初的专业几乎没有关系,也许我并不乐于承认自己常常不负责任,但随性的脾气无法改变,随波逐流、安于规置,至今不配称大丈夫——尽管我好生向往。有时候一个人瞎想,换来换去,自己居然干了这么份活儿,不禁宛尔。说起来,网络在其中也起了不小的作用,懒惰的人常常不善于思考、更不愿意尝试改变,但起码许多网上的朋友教会我这个懒人学着勤快些。 我该感激她。 精神同道 这次回去,发现老爸两鬓的白发越发多了,老妈一到冬日就受不了湿冷,咳嗽不停。于是我真的感伤起来,难过悠悠地在心底扩散开来。时间过的很快,没多大时日就又离开了他们在外所谓“闯荡”,换在古代,这是大不孝——用“闯荡”这个词挺没皮没脸的,其实我至今只是一个“混”字了得,所谓报效祖国遥遥无期,报答双亲却义无反顾,企望尽快吧。 网友们大抵年轻,邻居里大都正值花季雨季,如我这般的老菜皮并不多。很羡慕。我读初中时看了“十六岁的花季”,她影响了我十年;读高三时看了《花季•雨季》,幸运的是,她在“十六岁的花季”已经不能影响我的时候,填补了那两三年的空白。我和《花季•雨季》的作者郁秀有过一面之缘,那时她在北京图书秋交会作宣传,70年代初期生人是我打心底崇敬的,我向往他们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世界,这些我们并不拥有,将来的孩子也再也不可能拥有。这是遗憾。另外提一句,正值花季雨季的小朋友们,一定要赶早谈个恋爱,早恋很必要。不然,也会是遗憾。 读高中时,我看了许多许多的书——当然排除教科书。回想起来,这是我当初唯一做对的事。那时的我最喜欢周国平和王小波,忽然想到,王小波已经离开我们十个年头了,不由地再次伤感起来。 王小波在《我的精神家园》中说:“虽然我对他的事业一窍不通,但我觉得他和我是一头儿的。”这个“他”是维特根斯坦,王小波语中的“精神同道”。怀念王小波的文字太多太多了,为什么要怀念他?对我而言,无非源于两个词:坦荡和热情。紧接着随之而来的是他给予我们的温存和安慰,如此就足够了——就像王小波自己说的:“我相信我自己有文学才能,我应该做这件事。” 那么我又应该做些什么事?我常在豆瓣中寻找——并不是刻意寻找,但总是能找到——不同方面的,不同层面的,“精神同道”。 我真的该感激她。 尾巴 我这人缺乏毅力、从不认真,所以做事搞砸是常有的,二十多年来,“磨难”可谓不计其数,说起来,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命数几何。不过卡夫卡在《城堡》中说过,“尽管前途黯淡,前途毕竟还是存在的。”我一直拿这句话激励着自己——哪怕掩耳盗铃也好,有激励总是好的。 现在我拿这句话,和大家共勉。

小波的家园 种满了狗尾巴草

一直爱王小波的散文恨不能 同时跟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相比 我更喜欢那一篇我是怎样教育青年人的每读一遍 爆笑一遍 那都是很浅的文字 偏偏写出来用什么修辞都写不出的大道理我不得说 我爱王小波的大道理他是积极地乐观的 这种精神 像狗尾巴草 它很茁壮 很无赖无赖王小波 我爱之

他不是沉默的大多数

在中国的文化思潮发展和变化中,他是一个有特殊力量和贡献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让我开阔了视野,对很多问题首次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其实文如其人,看一部作品就可以窥见一个作家的境界如何,无疑王小波是成熟的一个。他诚实勇敢有良知,文笔不错。不需要苛责,一个作家的存在意义并不需要他必须十全十美,也许他不完美,但是只要他对一个人的生命有向上的引导价值,那么他就是值得肯定的。

找到属于自己的世界

我们的精神家园呢?他可以做自己生活的浪漫骑士,让自己就那么旁若无人地思考起来,不管不顾地。曾几何时,你有过那么多的或偏激或滑稽或睿智的灵感,可是你遗失了自我。之后,那些你自以为傲的观点就这么渐行渐远了。可是,他没有,他在自己的精神世界建立起了自己的温馨家园,谈笑风生,好不快哉。如果,可以,请暂停一下你忙碌又盲目的生活,给自己一片心灵的净土,肆意挥洒自己的灵感,何尝不是一种享受?我想,我愿意。在与小波一起精神旅行的过程中,你会蠢蠢欲动,不仅仅因为里头思想的畅游,更因为那对这个世界独到而清醒的认识。我们需要认识自己,和这个存在的世界。

书柜里的尘

这本书已经读过很多次了反复读反复读为的只是这里面可以找到思考真实的认同感真实的精神和精神的真实在这本书里交融和摩擦这是一本我很爱的书不仅仅如此这也是我在青春迷茫途中纯属偶然拾起的海贝闪闪发光反射着太阳的光照耀我幽暗的前行之路对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大家的精神家园互相看着彼此的假象宽容的接受他不伤害他也尽量不被伤害这是大家的精神家园对没错所以真实都如此让人平淡的看着不低头随着自己的思考走着随着自己的思考走着这是小波给我最珍贵的启示……

很多人不理解王小波

很多人不理解王小波,我也不太理解,但是我喜欢他的书,无论是杂文还是小说.最先接触的是他的小说三部曲,看了之后就入迷了,我认为他是一个能在那个复杂的大时代背景保持纯洁心灵和人性的年青人,并且不失幽默~~~他的杂文比较难懂,有喜欢小波的,一起探讨一下吧~~

放声大笑

如果哪天吃多了不消化,我就会把王小波的东西拿出来读一读,这样既能帮助我的肠胃工作,又能打发时间。我不是他门下的走狗之一,但老实说真的写得好。做人和作文都应该学习他。现在很难找到那样无所畏惧又满怀理想的人了。

有一种人也会成为别人的精神家园

我喜欢王小波写的东西,完全流露自己内心的世界,看他的书很有满足感。对性的描写很肉感,很可爱。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写的东西,想象力丰富,书里的世界是他内心的乐园。读来有趣。一直认为,读来有趣的书是评价一部小说的重要,首要一点。时不时看着会笑出声。另外说一句,一般人看不懂他的黑色幽默。喜欢的人超喜欢,不喜欢的人唾弃他。

最聪明的人都跑去写东西了

我之前很少读王小波的东西,上一次读他的书可能还在高中——红拂夜奔,里面有讲一段李靖把费马大定理的证明写到春宫图里,至今印象颇深。等我再读到这本书,觉得以前不读王小波的东西不失为一个明智的决定,因为读完之后总还想读,黄金时代、思维的乐趣,甚至要去找杜拉斯的情人来看一看——当然某人劝我说,他和他夫人合作的那本情话集就不必看了,情话都要学别人怎么说,还是个男人么!尽管中间隔了很久,但他写的东西还是跟印象里的一样有趣。书的底页上,有王小波这样一段话:“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为此也要去论是非,否则道理不给你明白,有趣的事也不让你遇到。我开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么,但我总得申明我的态度。实际上,人只争得了论是非的权利,他就已经不战而胜了。”我常常以为,“文如其人”这话讲得一点都没道理,就像从这些集子里看来,王小波就是个想讲笑话的时候有一堆段子可用的流氓,可是事实上,他却比我这样文章里一本正经的人好像更有理想。于是在王小波那段话的下面,李银河讲:“在我心中,小波是一位浪漫的骑士,一位行吟诗人,一位自由思想者。”哦,难道“距离才能产生美”这件事也错了么?所以从我所读到的,王小波是可爱的,有趣的,让人亲近的。他讲道理不是那么枯燥,讲故事则更加有趣;他喜欢年轻人,“在于勇气和他们的远大前程”;他又不喜欢所谓潮流,因为“文学的本质就是制止整个社会变的无趣”——所以我觉到如果王小波到了今天恐怕未必会在同性恋的事上支持他夫人,毕竟这样一个腐女遍地的时代,你没有觉得全民搞基搞得都有些无趣了么?当然这只是个玩笑,哪个男人敢不听老婆的话,哪怕他是王小波。前三分之一诚惶诚恐讲如何写文章,中间三分之一则是跷起个二郎腿品评电影电视,后三分之一是点起根烟来看看我们这个时代,合起来把这个集子叫做我的精神家园,所以王小波的眼里,似乎书、电影即是往精神家园的钥匙,这才恍然大悟,想必这厮是收了豆瓣的钱了,只不过倘若小波今天还在,知道如今豆瓣读书跟电影早已是豆瓣小组的附属品,怕是要要把这本书改个名字叫我的快捷酒店了。不过既然谈到钥匙,还是要再多费点笔墨讲一讲前几天豆瓣上看到的一个小段子,大意是一对恋爱中的男女:——你叫我做什么?——没事啊,就是跟没事摸下口袋看看钥匙在不在一样——哦,你当我是钥匙么——嗯,我就是要把你揣在兜里才安心回复里有一条更加可爱,大概是这么说的:是啊带着钥匙我才可以回家啊反省一下,你瞧,还真是要跟人家学学情话是怎么说的。后来细想起来,这个段子的本意似乎跟优乐美的广告没有太多的差别,但是我看到当时一下子的惊喜和笑意却是从来没有在看广告的时候出现过,由此可以知道,也许唯一的区别恐怕是,文字或许比影像的东西更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因为毕竟我们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人都跑去写文章了,就比如王小波。P.S. 1.我读完集子里最后一篇东西合上书的时候,一想到这个叫王小波的男人早在97年就心脏病突发过世了——那时候他才45岁,《黑铁时代》才刚刚开了头——便感到无限伤感。世事真可称无常,你说是上天亦怜惜他的才华,还是是天上太清冷无趣?人们常说,倘若有一颗流星飞坠,这世上便少了一个人。我以为或许恰恰相反,若一个人不幸离了我们这世界,那他一定是到天上变成了一颗星。所以,如果我们找一个星光灿烂的夜晚,安安静静地望向南方的天空,总可以找到那颗星,那是你所爱的,而它也爱着你。你说为什么是在南方?哦,我相信,天上一定是个暖和的地方,冬天也不会很冷,比我们这里要好得多。2.写完这个东西有些日子了,那时候本来想把这篇东西to王小波的,一想到居然有人写这么烂的东西给他,他也许会勃然大怒又跳出来指着我鼻子骂,这样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是想来天上该比人间好很多,又何必打扰到他安静的写些东西呢——只要想到还有好一些人很挂念他,就会很高兴的吧。所以我把这篇东西to推荐我看一看王小波的某人,我一直都在看,嗯。

思辨的艺术

特立独行,思维缜密,歪理歪推,于芝麻小事和荒唐之举中看透世事参悟人生,逻辑层层深入,人性之幽深昭然若揭。

杂感

王小波的忌日,同我的生日撞的是一天(不同年),感觉总有些郁闷。一来喜欢他的作品已经有些日子,突然惊闻他死翘翘的日子——当时我正在家里大开生日party,多少有些不恭;二来仿佛无形中感觉被某人附体,虽没有见到鬼打墙的奇观,但到底也有了鬼压肩的经历:担子重啊,搁谁身上谁都不好过——且当我是幻想他能上我身吧!妄想妄想!其实小波是有些矫情的,随便拎本他的杂文翻翻,到最后基本就知道他在他家马桶上都读什么书了;后来觉得他老婆李银河也特矫情……凤凰卫视找她来做节目,李老师总要扯出当年她学历史的时候,有个把无知当光荣的蠢货骚她说:“我就不知道太监是什么~”结果我一翻这本杂文集,发现李老师貌似也老跟小波兄提这件事情,提得他一烦就吼……看到这里,我便哑然失笑。现实中去听过李银河老师的好几次讲座,也听潘绥铭教授谈起过有关李老师的印象,只觉得李银河口才不行,上讲台索然无味——看来到底没有被王小波感染,说起来太遗憾~~小波的灵魂是没法子复制的。总觉得这个人太特别,特别到整个世界都没法子容他的地步。对他笔下提倡的“个人自由”本人深以为然,却又非常不赞同他对中华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的态度——最终还是折服于他的文笔。总之我对小波的感觉是复杂的,小说还好,读他的杂文总会有这样的情绪产生。好在小波兄同那些香蕉不同,虽然嘴上恨铁不成钢,他到底还是希望中国越来越好。就像他文里提及的那样:“生活在国内的人,对祖国的感情反倒不像海外学人表现得那么强烈。”这又让我想起我有个姑父,虽然流着中国人的血,但每回聊天说起的,都是对中国的一顿猛批——就仿佛不这么说无以证明他改国籍是正确的一样。当然这是私事,在此不表。在小波笔下,中国人干了很多荒唐事。对于那个年代,显然他的观点比我们的更有说服力。他的黑色幽默是无人能及的,可又能从那个年代中安然鼓捣到现在。我便想起朋友的一句话:“这家伙其实是一棵文革遗存的大毒草,不知道怎么给留到现在的。”好啊好,可是我们大都喜欢毒草,因为毒草也大都能入药,不像有的香花,除了勾搭勾搭小姑娘反而百无一用是畜生。其实这书我最爱的还是王嫂书后的“悼小波”。像李老师语言这么枯燥乏味的人,都能写出让人恨不得掉一缸眼泪的文字,她的感情真挚,我们不配评论:“恋爱时,他告诉我,十六岁他在云南,常常夜里爬起来,借着月光用蓝墨水笔在一面镜子上写呀写,写了涂,涂了写,直到整面镜子变成蓝色。从那时起,那个充满诗意的少年,云南山寨中皎洁的月光和那面涂成蓝色的镜子,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奇怪的是,我心中的小波好像也消失了,换成了那个捧着一轮蓝色月亮的少年。在我们想和他学学文字上的坏的时候,他却向我们纯真地笑着。我知道,那个时候,他的心里全是童话,全是诗。

我的启蒙读物

每个人都能遇到一本这样能颠覆你从前价值观的书,尤其在只接受过党文化教育中国。那么,这就是那样的一本书,小波不愤怒,即使他在文革被扔到了偏远地区;他不偏激,即使他历经磨难而又重拾真理。只可惜,天妒英才,小波过早的离开了我们...不然我们会读到更多的...

不必变成猪,也未必非要那么特立独行

  就是这个,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貌似俺很早很早就知道王小波了,这个估计得追溯到上个世纪。隐隐约约记得当时看到过王小波的东西,俺那时候就觉着王小波能够被归类到“好作家”里面。不过,俺最早地完整接触王小波的文章,好像还是在高中的时候。还是在俺高一发的阅读材料上,上面赫然摘录了王小波的《特立独行的猪》。当时大概俺的世界观不如现在完善(这是一个笑话?),所以看了之后还是觉着充实了一些。当时对俺影响很大的还有《齐人物论》,那上面必然要提到王小波。《齐人物论》上说,王小波认为“自由思维是人的本质,追求智慧是思维的乐趣,参差多态是人生的主要幸福”。俺一看,这个咋就和俺的观点有些相像呢?所以俺就更觉者王小波可以了。高二还是高三的时候看了王小波的一些小说,感觉这些小说比较后现代一点。又看了《肚子里的战争》,觉着王小波对“那个年代”还是很反感的,而这又与《齐人物论》里的说法很像。不过呢,当时限于条件,俺看不了太多的杂书。直到去年上首都图书大厦,正好看到这本《我的精神家园》纪念版在展销呢。由于俺对王小波的成见,俺便没怎么犹豫地买了本。拿回来看了看,还是有点受启发的。主要的问题是,俺看了王小波之后,虽然觉着王小波的很多观点与俺差不多,道一声“英雄所见略同”,可是,俺还是要赞叹一下:王小波说的那些话要比俺的言论英雄多了。总起来看,王小波的东西应该被当作启蒙读物。好像是《齐人物论》http://www.butwho.net/2007/11/qirenwulun.html上的有个不是给王小波的评论,俺觉着能用来评价王小波:很多作家辛辛苦苦写东西,费力地让世人知道的,却是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常识。(貌似是病句?)也就是说,俺觉着,王小波表达的很多东西,本来应该是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就不必再说的东西,可是公众却要激烈地争辩这个是不是对的。比如,“人有无尊严,有一个简单的判据,是看他被当作一个人还是一个东西来对待”,这一句是在平常不过的了吧?(这句话竟然被印在了最新出版的纪念王小波逝世十周年的王小波全集的封面上)可是当你被当作身体,塞进汽车或者火车的时候,你又没有感觉到自己的尊严被忽略了?王小波说这些简单的话,就是要提醒你:你已经习惯于不知道“把人当作人才有尊严”这个常识了。类似的,还有诸如“参差多态是人生的主要幸福”、提倡“有趣”之类的,都应该是平常的事——谁会愿意前人一面,谁会喜欢无趣呢?但是,王小波不得不像教小孩认字一样,一遍一遍地重复这些常识。这也是有些无奈的——在王小波的作品中,有的猪甚至要比有的人有尊严。俺觉着,这个应该是鲁迅“从来如此,便是对么”理论的具体化。这个,也算是对中国思想的启蒙。启蒙的意思是,这些基本上是真理的东西大家都应该知道,或者说,知道常识不应该是特立独行的表现,而应该是人的共性。当人们真正地了解了常识的时候,也就是王小波鲁迅的杂文过时的时候——俺认为作者都希望这一天早日到来。王小波对未来的预测能力还是很强的。《我是哪一种女权主义者》里面有句话:“西方女权主义者认为,性之于女权主义理论,正如劳动之于马克思的理论一样重要。这个观点中国人看来很是意外。再过一些年,中国人就会体会到这种说法的含义……”这个,现在不正是如此么?还有那篇,从Internet说起,也有点预言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方向。这个对未来的预测,必然是建立在对现实的了解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王小波也是很能洞察中国的现实的。总起来看,读王小波的这本书,对于了解世界还是很有帮助的。俺觉着,如果一个人能在很多方面受到王小波的影响,那他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往往就能趋于正常了。喜欢王小波的人(比如俺)容易成为和谐的、有趣而且很好很强大的人。(但是俺还不够强大)王小波的杂文离现实比较近,虽然他是在喻庄于谐地指出社会的问题,俺还是觉着这些东西是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帮助的。毕竟,这个是人的精神家园啊。(另外说一篇文章:鲁迅王小波比较论http://post.baidu.com/f?kz=140573310。这是一篇论文,实在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butwho.net/2007/11/My_spiritual_home.html这是 不是俺的原创文章! 不是俺的博客[http://www.butwho.net]

难得的精神家园

如果想忠于自己的信仰,这本书会给你勇气,但基础是建立在你与他有同等信仰之上的,我不敢说自己所想与他何其相似,但知识分子的可贵之处在王小波这里得到了最直白最充分的体现,他说出来,并且一步步地在做,并不是喊口号似的挠痒痒,而且不矜夸,只是以一个探路者,一个前手的身份鼓励我们.小波离开我们马上要10年了,如今能坚持他这条路的人有几个呢?我想我会努力跟着他走的,并且希望能走得更远.

被设置的生活

再一次读王小波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我在思考所谓的这被设置的生活。如果人真的能像那只不肯安于生活现状的猪,只需愤然撞出围栏,低嚎两声,那么这样就简单的多。可是啊,人是太复杂的动物,将他安置于任何一种环境,时间长了,他总想挣脱束缚,但是有时在旁观者的眼中,他们会觉得这种生活也不错啊。而这种束缚大多是精神上的,仿佛它们缠绕在你每一根神经上,当环境中的不安因素稍一用力,他们拽的你精神疲惫、头痛欲裂,拽的你总想用头撞破前面的墙,于是你便试图想尽各种办法逃出围墙。可是当你走到墙边想翻越墙头,发现这垒积起来的围墙竟然是自己这么多年来所走过的路,是一担担你必须要承担的责任,是家人注视你的满满目光和殷殷期盼,最后你只能无力的垂头坐在那接受这已被设置的生活。有时候生活是我们不能选择的,只能默默被安于设置。从小学到大学的应试教育,到工作时的只图稳定失去理想,还有教育过你的每一位老师和伴随你成长的父母,这些所有的环境和人他们便成了你生活的设置者。当你有了下一代或者充当了一个长辈和智者的身份,你也成了设置别人生活的人。也许这生活的基本规律就是接受设置和设置别人。每个人看世界的角度不同,接受的教育程度不同,每天思考的东西也不同,总有一些人不安于被设置,选择了一种自己真正想过的生活,当然也有很多人觉得就这样安稳的生活没有什么不好。不管别人的选择怎样只要最终能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满足,也算对得起自己。但是让我可悲的有三种人,一种是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设置别人的人,一种是有头脑有理想却没有勇气冲破被强制设置的人,还有一种是脑袋空空没有目标最后一事无成的人,其实这三种人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包括我自己。我周围正好就有最典型的这样的人,我的小姨和表弟。可以说小姨把表弟的生活安排的无微不至,穿的衣服,吃的饭菜,总是准备的齐全妥当。在表弟快升初中时小姨托的关系上了重点,初升高考试时表弟成绩不理想小姨又花了一笔钱上了高中,表弟上了大学依然每星期把脏衣服和臭袜子拿回家洗,在表弟大学快毕业的时候早早的托好关系给表弟的工作找好了,毫无疑问这是一位操心劳累的好母亲,但是在这所有的过程中小姨从来没有问过表弟的想法,甚至在找工作这件事上也没有问他喜不喜欢做,总是在表弟还没有产生想法的时候已经准备好一切,而表弟似乎也已经习惯了这样凡事被安排,渐渐的成了一个没有什么主见、思想单纯、依赖性强的人,这种个性也导致了表弟遭受了失恋的重创。我想小姨就是那种凡事都喜欢安排的人,总是试图在按照她的想法设置别人的生活,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也许这类人都是得了一种叫做强迫设置症的病吧。而表弟就是在这种被迫设置的环境下成长起来,到了现在还从来没有自己出去买过衣服。对于这种情况旁人真的很无奈,但是又能怎样,因为他们早已经习惯了设置和被设置。再看看如今自己已被设置的生活,虽然现在已经向外走出了一小步,但要找到通向自由的路口我知道还要做很多、很多。。。

幸福与不幸中作选择

如果可以多留一句话,我选择的,应该不是“有一天我死了,追求智慧的道路依然有人走着,想到这一点,我就很高兴。” 甚至也不是“一个人光有今生今世是不够的,他还应当拥有诗意的世界。” 我会记得〈写给新的一年(1996)〉的结尾。你说,我们读书,写作,这一年就这么过去了。你感叹了生活的平淡,最后认真的告诉我们:人生在世有许多的不如意,但依然是我们自己,在幸福与不幸中作选择。

讽刺的艺术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不圆美了大部分人选择了让自己被潜移默化,被社会N规极小部分的人选择了与社会玩到底现在看来比较突出的好像是韩寒吧,那么王小波就是老一辈的韩寒了。注意这本书并不是什么特别的方式,只是我的一个朋友叫王小波。讽刺的艺术,细细读下去,又好像是在赞颂了。呵呵,是呀,在红楼梦里面的一个章节,三更半夜地有两个小姑娘在院子里面联句,不知不觉地就出现了颂圣的句子。这种应该就是纳税人的表现了。用语言纳税,时不时就会透露出一股被社会改变的味道,谁都不例外,包括“河蟹”这些词语。

我所读过的最好的杂文

这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二部分艺术篇我不太懂,第三部分社会篇较多描述、观点不多、也有我不太同意的部分。但是第一部分文化篇真的非常精彩,所谈观点几乎没有我不同意的,读起来真的是过瘾,是我读过的最好的杂文,把道理讲的既明明白白又漂漂亮亮。这里说到我都同意,其实是不公平的,因为我的观点形成的毕竟比他要晚20年,现在这些东西大都成为了人们的共识,至少是一群人的共识,而且我更多是在阅读中而不是思考中形成的。而他在那个时代谈出这些,不知道可不可以说超越了那个时代。读的时候在想,如果王小波在这个年代写博客,那一定会是最好的博主,可是转念又会想,如果他真的活到了今天,是否能有这么大的偶像效应,毕竟他谈的都是很严肃的东西,不符合这个时代的娱乐精神;而且如果是一个活人,也许读者(至少我)不会有那么多包容。这样一想,结论就是要改正自己的浮躁,要怜取眼前人。凭我对他的粗糙了解,个人认为他的人生有三个最主要的阶段:年轻时在云南的知青岁月,壮年时在西方的求学经历,中年时在国内的学者生涯。这三个阶段正好对应了本书的三个部分,依次是文化篇、社会篇的、艺术篇。我猜测,他的价值观是前两个阶段共同作用的结果:文革插队的经历让他迷茫、痛苦和思考,接触西方文化则让他形成了坚持一声的自由主义理想。以前曾试着度过他的小说,说实话没读下去,可是他偏说自己最看重的是小说,杂文只是不得不做的表态。决定再试一次,读读《黄金时代》。看他的访谈,他真的是一个温柔的人。他在去世的前一天还在发邮件跟别人谈出版杂文集的事情,看来应该是突然病逝,四十五岁,时代失去了一位思想家。如果他还活着,不知道会对现在这个社会发表怎样的看法,我很好奇。

当王小波成为我的精神家园

看了王小波,才发现很多美好的字眼被我们忽视的太久,那就是:独立、智慧、有趣,对于他们的对立面我们却时常安之若素,那就是:盲从、愚昧、庸俗。我们也许可以过平庸的生活,但不能缺少丰富的内心,独力地思考,有科学的精神,做个有趣的人。

每个人的精神家园

这世界上美好的东西并不多,如果有,我愿意为之牺牲性命。------《黄金时代》1997年7月,李银河匆匆从英国赶回北京,等到达北京住处的时候,丈夫王小波已经辞世半年。这首唱不完的歌,终于在毫无征兆的时候,意外得画上了休止符。岁月匆匆,花开花落,今天已是王小波辞世14周年。李银河在微博上说今天将会去位于北京昌平区的某陵园祭奠亡夫,也许是命运暗中自有安排,jess工作的昌平沙河,正是王小波长眠之地,此前她沙河海淀两边跑的时候,我正在重读王小波,在陌生的图书馆里又一次感受到这位“愁容骑士”的浪漫情怀。1997年的时候王小波已经是国人皆知的小说家,出版了数本小说剧本,《黄金时代》《未来世界》两次获得台湾联合报文学奖,还凭借《东宫西宫》获得阿根廷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并入围97年戛纳电影节。李银河为他挑选墓地的时候,完全尊重他特立独行的风格,在偏僻的陵园山上选了块大石头,请工匠雕了生卒年,凿了个洞放进骨灰,就算灵位。李银河说她不满意陵园里规规矩矩横竖有秩的排位,觉得不符合王小波性格,所以才为他如此操办身后事。王小波是位浪漫骑士,这样的置办,为他潇洒自由的心性更添了几分浪漫飘逸的色彩。王小波的小说差不多都已看完,有很多是初中高中的时候就开始接触。不过那时候人小没什么大悟性,嘻嘻哈哈看完了也没有什么感悟。读大学之后重读一次,才有一些感受。最喜欢他的随笔散文集《我的精神家园》,可能涉及到一些敏感话题,97年原版的集子已经买不到了,市场上通行的版本都是后来经过删减的。尽管有些瑕疵,依旧闪耀着独特的自由光辉。“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这个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事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若如我所愿,我这一生就算成功。”王小波的人生观念,在我看来无非六个字:善良,理性,幽默。他一直都已知识分子自称,有些后文革时期的特色,但他所认为的知识分子绝不等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他的人生哲学也绝不是象牙塔上佶屈聱牙的“柏拉图”“孔孟老庄”。王讲的道理都是从生活而来,到精神中去,诙谐幽默,妙趣横生。我认为王最惹人喜爱的特质在于他的“黑色幽默”,就如他自己所说,幽默是有趣的人的特质,而文学的使命就在于阻止这个世界变得无趣。无论他的随笔还是小说,总能嗅到“王二”式的调侃和自嘲,读王小波的东西,在他营造的铺天盖地灰蒙蒙的压抑(生活压抑or性压抑)中,精神的思考一如金属碰撞般发出清脆的敲击声,瞬间冰冻住你微笑的脸和头脑。暂且放下对王小波毁誉参半的大众评价,我从内心深处是非常喜欢他的,不仅因为他的东西,而且还因为透过他让我爱上了另外一些人,像王道乾,查良铮,玛格丽特杜拉斯,卡尔维诺,萧伯纳,马克吐温等,我相信,能够鉴赏这些文化名人的读者肯定也会喜欢上王小波。因为文字在他们身上就成为一种表达的工具,透过他们笔下的字迹,我们能看到更闪光的一些东西,这些东西会实实在在进入我们的生活,像太阳一样撒下美和希望,让生活变得特别简单明朗,这些东西就我们就暂且称之为精神吧。川流不息的时光会抹去很多姓名,但有一些却不会随着时间消逝不见。如果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一座精神家园的话,那么在我的精神家园里,王小波是不败之花中生机勃勃的一朵,它面朝蓝天白云,不断吸允着阳光和生命,仿佛永远是奔跑于黄金时代中的那个亡命之徒。鉴于最近烦事缠身,再附上王二一句酣畅之话:我们的生活有那么多障碍和烦恼,真他妈的有意思。

陪伴我阴暗光明

王二的手很大,巴西香蕉的尺寸才能与之不相上下。王二的脑袋里有对老师裙底的想象和窗外的飞鸟,无辜的裸露思想。王二永远趴在办公桌上,盯着稿件,却能满宇宙逍遥。外星人王小波。

句子摘录

《洋鬼子与辜鸿铭》华夏文明的精神,在于一种良民宗教,在于每个妇人都无死绝对的忠诚其丈夫,忠诚的含义包括帮他纳妾;每个男人都无私地绝对地忠于其君主,无私的含义包括奉献出自己的屁股。《我看国学》至于孔子特别强调的礼,我以为和文化革命里搞得那些仪式差不多,什么早请示晚汇报,我都经历过,没什么大意思。四书也好,红楼梦也罢,本来只是几本书,却硬要把整个大千世界都塞在其中。我想新世界不会因此得益,而是因此受害。《智慧与国学》追求智慧和利益无关,是一种兴趣。现代文明的特快列车竟发轫于一种兴趣,说来叫人不能相信,但恐怕真是这样。《理想国与哲人王》此君的可怕之处首先在于他的宏伟志向:人家考虑的问题是人类的未来,而我们只是人类的几十亿分之一,几乎可以说是不存在的。总的来说,哲人王藐视人类,比牢头禁子有过之无不及。《警惕狭隘民族主义的蛊惑宣传》蛊惑宣传带来的快感肯定是种虚妄的东西,没有任何现实的基础,这道理很简单,要想获得现实的快乐,总要有物质基础,嘴说是说不出来的。最简单的做法是煽动一种仇恨,鼓励大家去仇恨一些人,残害一些人,比如宣扬狭隘的民族情绪,这可以迎合人们野蛮的劣根性。《思维的乐趣》胡思乱想并不有趣,有趣是有道理而且新奇。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不行就是有些人完全拒绝新奇。"伟大的人物"总认为,假设这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像他期望的那样善良-更确切地说,都象他期望的那样思想,"思无邪",世界就可以得救。提出这些说法的人本身就是无邪或者无私的,他们当然不知邪和私是什么,故此要求:我没有的东西,你也不要有。无数人的才智就此被扼杀了。为什么有很多人总是这样的仇恨新奇、仇恨有趣?在人类的一切只能活动里,没有比作价值判断更简单的事了。这世界上有人喜欢丰富,有人喜欢单纯;我从未见过喜欢丰富的人嫉妒、伤害喜欢单纯的人,我见到的情形总是相反。《沉默的大多数》沉默也可以传播。在沉默的年代里,人们也在传播小道消息,这件事破坏了沉默的完整性。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假如还想学得更多,那就要继续一声不吭。古代和近代有两种方法可以壮我的胆。古代的方法是,文章要从夫子曰开始。近代的方法是从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开始。我们所知道、并且可以交流的信息有三级:一种心知肚明,但既不可说也不可写。另一种可说不可写。最后是可以写出来的,人们对最后这类信息交流方式保佑崇敬之情。所谓弱势群体,就是有些话没有说出来的人。就是因为这些话没有说出来,所以很多人以为他们不存在或者很遥远。到了一定岁数之后就开始沉默寡言,这不意味着我不会说话,这只意味着我放弃了权利。机器人还不象人,因为缺少自豪感,或者说是缺少自命不凡的天性。《关于幽闭型小说》家庭也好,还穿也罢,对个人来说,是太小的球笼龙,对人类来说是太小的噩梦。更大的噩梦是社会,更准确的说是人文生存环境。加入一个社会长时间不进步,生活不发展,也没有什么新思想出现,对知识分子来说,这就是一种恶梦。中国人相信天不变道亦不变,在生活中感到烦躁时,就带有最深刻的虚无感。《商业片与艺术片》没有好的艺术片就没有好的商业片。好东西翻炒几道菜成了俗套,文化垃圾恰恰是精品的碎片。要是投人搞真正的艺术电影,好莱坞现在肯定还在跳狗撒尿的踢踏舞。《承认的勇气》总而言之,人生在世,常常会落到一些说法之中。有些说法是不正确的,落到你的头上,你又拿它当了真,时过境迁之后,应该怎样看待自己,就是个严肃的问题,这件事让中国人一说太过复杂,美国人说起来简单:这不就是当了回傻X吗?《迷信与邪门书》一个人在心中磨砂可信和不可信的界限,多是因为生活中巨大的压力。走投无路的人就容易迷信,而且是什么都信。这种流行性的迷信之所有可拍,在于它会使群众变得不可理喻。《生命科学与骗术》维纳、爱因斯坦说话,不该让外行人听见。【否则会因为不理解而误解】《与同性恋相关的伦理问题》人应该希望有个仁慈的上帝,指望上帝和他们自己一样坏是不对的。《我怎样做青年思想工作》把正面说服和黑色幽默结合起来,马上就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浪漫骑士》我分析这和儿时他的家庭受到过挫折有关。这一遭遇使他从小就学着用自己的判断力来找真理,他就找到了自由人文主义,并终身保持者对自由和理性的信念。《我的精神家园-自序》在社会伦理的领域里,我还想反对无趣,也就是说,要反对庄严肃穆的假正经。人人有权胜负,无人有权论是非。《花剌子模新诗文体》大力丸这种药百病通知,吃下去有病治病,无病强身。中国学者素来有卖大力丸的传统,喜欢做妙语以动天听。《跳出手掌心》人类历史上任何一种天才的发现都不是金钱直接作用的结果。沉默的思索是人类生活的另外一面。就以攻克癌症为例,科学家默默地想科学、做科学,不定哪一天就做出一个发现,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论战与道德》我们这个社会里的论战大多要从平等讨论转为以方对另一方的批判,这是因讨论的方式决定地;这些讨论里不是争谁对谁错,而是争谁好谁坏。一旦争出了结果,一方的好人身份既定,另一方是坏蛋就昭然若揭;好人方对坏蛋,不但要批判,还要揭发。不管在商界、产业界还是科技界,人们以聪明才智、辛勤劳动来进行竞争。唯独在文化界,赌的是人品、爱国心、羞耻心。照我看来这有点像赌命,甚至比赌命还严重。这种危险的游戏有何奖品?只是一点小小的文名。所以不要怪文人下海。《文化之争》罗素说,对学者的尊敬从来就不是出于真知,而是因为想象中他具有的魔力。科学家和圣贤的区别在于,前者不但寻求知识,还寻求知识的证明。不幸的是,证明知识是人人可懂,他们就因此说丧失了权力。

恣肆调侃中带着一股纯正的严肃—— 感《我的精神家园》

小波的这本书,我还是非常喜欢的。首先很想说说为什么会开始读起这本书。记得这本书是2010年协会的Christmas Party里面随机交换礼物时,抽到了BX准备的这份礼物——精装的《我的精神家园》(我真是很感激)。当我打开书看到标题的时候,刚好非常爱书的Y也在身边,连称“这是本好书!这是本好书!”于是我就开始了此书的旅程。读了这本书,我才第一次认识了王小波,也才第一次知道到他是李银河这位社会性和性学专家的爱人。我早些关注过李银河的文章,觉得谈国人的性学,她是权威。如今看到他们是一家人,真觉得是才华遇上了才华。后来知道王小波逝世后,是李银河整理了他的文字,出版了《王小波全集》,也正是这次整理,引起了文学届的一段“王小波文学热”,也更加觉得到他们俩感情的深厚了。这本集子收录整理了小波从93年到97年逝世前发表在杂志上的文章,以及给其他书写的序和跋。初读这本书,我觉得读他的文字,口感不是很好。一板一眼的论述方式,实打实、一是一二是二地讲自己的思维逻辑,然后还带点文革时语言的味道,一谈人物就是某某先生,真让我觉得吃力。不得不感叹,十五年之间,文字的味道和思想已经差了那么遥远。但是读到前半段偏中间的时候,我就已经完全变了态度,并不自主地喜欢上了他这质朴真诚并略带调侃幽默的语言方式,而且这文字的背后还会带着内在的严肃,在嬉笑之后来上一句总结,让人不绝冥思片刻,回味无穷,也让人再次回望这例子,再次冥想这句子。(然后我就马上上微博分享这精妙的概况文字了)。这本书谈的问题,涉猎很广。前面有对女权主义、女性美、同性恋方面的思考。这当然是受了爱人李银河的影响,好几篇文章都是为她爱人的新书写的序、跋,或者评价。在《有关同性恋的伦理问题》一问中,小波谈了很多自己对同性恋的看法。在当今较为开放的现在,我们身边能看到了很多男同和女拉拉,但是更多的还是调侃式的异样目光,和朋友间略带戏谑的玩笑,这可是二十世纪的第十个年头。但在1993年前后淡这个话题,小波和银河算不上先驱,也算个启蒙人。在他看来,“我对同性恋的处境是同情的”,“不管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对爱情忠贞不渝的人总让人敬重”,“但是同性恋圈子中的性乱确实让人不喜欢的”。“我认为社会应该给同性恋者一种保障,保护他们的正当权宜,比如结婚。”“我是一个异性恋者,我的狭义经验是:能和自己所爱的女人体面地出去吃饭,在自己家里不受干扰地做爱比较好。至于在街头巷尾随意勾个性伴(性乱),然后在隔肮脏地方瞎弄几下是不好的。”“当然,现在的同性恋很难得到这样的条件,但是这样的生活应该是他们争取的目标。”我大篇引述他的话,是想让大家对同性恋有更加客观和包容的认识,也给同性恋们更多争取权益的目标和洁身自好的警示。最为一个异性恋者,我相信即使在这个社会和时代,还是有很多人对同性恋采取偏见、歧视和胆怯的态度。这篇文章应该能给社会的两方面人很多的借鉴!随后的书中有很多他自己谈写作的文章,比如他对小说艺术的理解、对文体格调的理解、自己写作的目的,和自己的作品如《怀疑三部曲》的序和后记。我是一个不太喜欢读小说的人,或许是因为小时候被国外的短片小说看怕了,因为太多只能看到了故事的表面,看不到深层的含义。同时小说是虚构的故事,一直觉得瞎编的故事有什么值得看呢?但是看了小波的《小说的艺术》,我也似乎能明白为什么有这么人爱写小说,又为什么有这多人爱读小说了。他说道,“写小说需要深得虚构之美,也需要些无中生有的才能”。而“昆德拉则说,看小说的人要想开心,要能够欣赏虚构,并已能宽容虚构的东西”。从作者和读者的角度来说,小说比的就是虚构的能力,一方要有才能,一方又懂得欣赏,这才是小说这种艺术的魅力所在。正说着,他提到好多次杜拉斯的《情人》,评价颇高,看来要领会好的小说,可以从它开始。书中有好多文字也聊到了电影。作为一个在美带过一段时间的“学生”,他似乎也很喜欢评价一下好莱坞的电影是如何的套路化、商业化,然后也时而说说中国为什么会没有科幻片(“一是缺少科学知识,二是没有想象力”),再谈谈老片重拍时,两面不讨好的尴尬地位(作为编导,“要么如尸位素餐地鬼混着”,照搬原稿,或被指怎么模仿地这么差;“要么你是不称职或者不敬业的编导”,改编地不深,被指一点新意都没有)。然后说说那个年代,爱情片、都市言情片的娇柔,与混杂太多政治和理想而遮掩了爱情的主题。书中的后三分之一聊的最多的是他在美国和欧洲的所见所感,由小事引起的思索,但有关乎到了环境、尊严、贫穷、历史和饮食。我很喜欢他谈历史和北京的几篇文章。在《北京风情》中,他对比了欧洲对古建筑的保护和重视力度,又说到北京现在拆完了城墙,也就剩几个门了。他说到“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这部历史有一半写在故纸上,还有一半埋在地下,只是缺少了一部立在地上的历史,可以供人在其中漫步。没有了宏伟的城墙、寂寞的城楼,北京城是一座没有了历史的城市。 ”“立在地上的历史”,可以让人觉得“自己不是属于一代人,而是属于一族人”;“能见到故人所见,感动故人所感”,我也觉得,这种感觉才是真正的历史感。在《君子的尊严》里,他谈到了中国的君子风范,也适当地表达了自己的异议:“中国的君子不言利,忍让不争,动口不动手,独善其身。但这样就容易没有了尊严。因为尊严是属于个人的、不可压缩的空间,这空间要自己来捍卫——敢争、敢打官司、敢动手。我觉得人还是要有点尊严,否则就无法为人做事,更不要说做别人的典范。”这也让这些以“君子”为追求目标的人,多了一份瞠目和自省。合上这本书,仔细想想为什么我这次读得这么深,大概是因为作为杂文集,王小波给我提供了很多看问题的角度和思路。从小事引发思索,以小见大思考艺术、生活和社会问题和道德,这种逻辑方式我不曾学会,这些问题我之前也不曾在脑海中想过。这是自刘瑜之后,另一个让我对社会、道德,特别是性和艺术带来很多思考的书,王小波的朴实真诚,以及调侃后的严肃让我感动。我就是我喜欢并如此推崇他和这本《我的精神家园》的原因吧!PS:赠礼物的环节,还有一个小插曲。记得Party的当天下午,我还在晓风选送哪本书。当时想送给协会最熟的Y一本书,于是准备了一本关于旅行的《理想的下午》(舒国治 著)。当然最后的结果是Y也收到了来自晓风的礼物,但不是我的。而我的礼物最后给谁,竟然也没有任何人回应……就此记上一笔,现在想想也还是件趣事。=好篇摘记=● 必须准备梦想,准备为梦想工作。——王小波《有关“伟大一族”》● 喜欢名人,并喜欢他们所从事的事业,这就是偶像的力量。那你为什么喜欢苏东坡啊?哦,因为我喜欢吃东坡肉,肥而不腻!——王小波《苏东坡和东坡肉》● 凡是人都热爱智慧,凡是人都热爱异性,凡是人都喜欢有趣。要想欣赏到异性的美,就不要专注于性器官,而是去欣赏人对别人的吸引力。——王小波《怀疑三部曲》序● “我对同性恋的处境是同情的”,“不管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对爱情忠贞不渝的人总让人敬重”,“但是同性恋圈子中的性乱确实让人不喜欢的”。“我认为社会应该给同性恋者一种保障,保护他们的正当权宜,比如结婚。”“我是一个异性恋者,我的狭义经验是:能和自己所爱的女人体面地出去吃饭,在自己家里不受干扰地做爱比较好。至于在街头巷尾随意勾个性伴(性乱),然后在隔肮脏地方瞎弄几下是不好的。”“当然,现在的同性恋很难得到这样的条件,但是这样的生活应该是他们争取的目标。”——王小波《有关同性恋的伦理问题》● 知青、黑五类、臭老九。时过境迁之后,应该怎样看待自己,就是个严肃的问题。国人总不肯承认自己傻过,仿佛这样就能使自己显得聪明;除此之外,还要用审美的态度看待自己过去的丑态。像这种做法,就连×也不配做了。 ——王小波《承认的勇气》● 文化有两个方面:一种是各种书本的知识。另一种是各种暧昧的共识,以及各种可意会不可言传得的精妙气氛,一切尽在不言中。——王小波《另一种文化》● 门前空地虽是你自己的,但在别人的视线之中。你觉得自己是个什么人,就怎么弄好了。我的意大利邻居一本正经种了一园子玫瑰花。过往的行人看到,就知道屋主人虽然老了,但也不是苟活在世上。——王小波《门前空地》● 人在年轻时,可能要做些服务性的工作,等待进取的时机。青年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勇气,和他们的远大前途。——王小波《卖场的人们》●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这部历史有一半写在故纸上,还有一半埋在地下,只是缺少了一部立在地上的历史,可以供人在其中漫步。没有了宏伟的城墙、寂寞的城楼,北京城是一座没有了历史的城市。 ——王小波《北京风情》● 中国的君子不言利,忍让不争,动口不动手,独善其身。但这样就容易没有了尊严。因为尊严是属于个人的、不可压缩的空间,这空间要自己来捍卫——敢争、敢打官司、敢动手。我觉得人还是要有点尊严,否则就无法为人做事,更不要说做别人的典范。——王小波《君子的尊严》● 罗素先生曾说: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建设性的工作。只有建设的快乐才能无穷无尽,毁灭则有它的极限。虽然人生在世会有种种不如意,但你仍可以在幸福与不幸中做选择。——王小波《写给新的一年(1996)》

如沐春风

喜欢这个人因为他很有味道,精神上很大气。喜欢这本书因为它好看,它展示了思维的精度。我得以感知一个自尊自信的人和一个自由自在的心灵。

解毒剂---解构我们当代的生活

李银河评价的很贴切,就是中国人的一副解毒剂,只是他解构的是我们当代的生活,没有解构中华民族的文化,不过,我们的文化还需要说什么价值吗?

很想和他相遇

这本书竟然是上高中的妹妹在旧书店买的,然后推荐给我。我其实偏爱小说,所以杂文除非是写情感的,一般都很少涉足。但是这个七十年代的精神领袖,也再次引导了一次我的精神。就象王小波自己说的,一般有过杰出科学成就的人写的非科学类的文章是非常值得推崇的。所以自己也非常喜欢理科生的文学思维,因为他们是站在一个我怎么也看不到的位置在思考这个世界,幽默而睿智。不过以我的潜识,他的许多文章我大概只是看到了表面,所以有机会一定要买一本来仔细拜读一次。其实很早就慕名买了他的三部曲,还记得是在摇晃的火车上看完的《青铜时代》,只是当时只是觉得模糊的有趣。所以不同的年纪,看同一本,却能读出不同的味道,或者说很多人要到一定年纪,要经过一些生活,你才懂得。

深沉的幽默

王小波死后出版了杂文集《我的精神家园》,寻来一读,果然妙趣横生,令人忍俊不禁。 当然他写的不是相声,目的亦非逗笑;引人发笑,不过是不经意中的本性流露罢了。他的 话题大多涉及文化状态与知识分子命运,除了文化的处境便是人的处理,这类话题。。。

你的精神家园里都有什么菜?

王小波的杂文选集,每一篇杂文都是他思想的呈现。他的妻子李银河在最后一篇中这样评价他:“有人说,在我们这样的社会中,只有理论家、权威理论的阐释者和意识形态专家,不出思想家,而在我看来,小波是一个例外,他是一位自由思想家。自由人文主义的立场贯穿在他的整个人格和思想之中。读过他文章的人可能会发现,他热别爱引证罗素,这就是所谓气味相投吧。他特别崇尚宽容、理性和人的良知,反对一切霸道的、不讲道理的、教条主义的东西......” 是啊!自由主义!每一篇文章的背后都是这个思想内核在支撑。我读完了这本书,用时1周。每天2个小时左右的读书时间。我原本想把整本书的框架都列出来,每一篇杂文的重点思想提炼出来。但我做着做着发现,这件事情对我来说需要平和的心态,同时,我也问自己,我有这样做的必要吗?读完这本书,我还问了自己两个问题,我真的理解了整本书的内容吗?我知道这本书都在讲什么吗?我来回答我自己的问题。有这样的必要吗?其实,有这个必要,但如果这个时候很难坚持下去,就暂时放下,但不能因此就不思考书中的内容与我的关系。这个读书和写读后感的方法是在读《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时get到的,那本书里的观点是,笔记和感悟哪怕是一句话,读完一本书也要坚持写一下,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收获。所以,我接着回答后两个问题吧,我是否真的理解了这整本书的内容?当然不是,因为有些文章在读的过程中就一知半解,因为人生经历和领悟能力都有局限。我知道这本书都在讲什么吗?我能了解的就是,这本书是王小波先生思想的体现,每一篇文章探讨的主题都不同,但自由主义是贯穿其中的灵魂。这一点在李银河的那篇文章里可以得出,读的过程中也能够体会。对我有什么帮助和影响呢?做一个独立思考的人,别人云亦云,做一个宽容的人,别用道德绑架一切。本书的框架如下:一、文化篇【我看文化热】评论八十年代末期的“评批文化热”,这次热的文化,乃是一种操守,要求大家洁身自好,不要受物欲的玷污。我知道一种文化的定义是这样的:文化是一个社会里精神财富的积累,通过物质媒介(书籍、艺术品等等)传诸后世或向周围传播。根据这种观点,文化是创造性劳动的成果。现在正热着的观点却说,文化始终操守,是端正的态度,属伦理学范畴。我也不便说那种观点更对。但文艺复兴时期留下的建筑、画廊、博物馆是人文的成果,也是人文精神。说起中国文化,就往伦理道德方面去理解,这是历史的误会。文化好比是蔬菜,伦理道德是胡罗卜,说胡罗卜是蔬菜没错,说蔬菜是胡罗卜就有点不对头。这次文化热正说到这个地步。【知识分子的不幸】什么是知识分子最害怕的事?我的答案:知识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的年代。所谓不理智的年代就是伽利略低头认罪,承认地球不转的年代,也是拉瓦锡上断头台的年代;是茨威格服毒自杀的年代,也是老舍跳进太平湖的年代。我们所说的不理智,到底是因何而起?起源于价值观或信仰的领域。任何信仰,包括我的信仰在内,如果被滥用,都可以成为打人的棍子、迫害别人的工具。 马基雅弗利,把道义、信仰全抛开,赤裸裸地谈到利害。真正的知识分子对他评价不低,赤裸裸地谈利害,就接近于理智。理智是伦理的第一准则。我对信念的看法:人活在世上定会形成信念。不断地学习和追求,这可是人生在世最有趣的事啊。【花剌子模信使问题】中亚古国花剌子模的古怪风俗,但是给君王带来好信息的信使,就会得到提升,给君王带来坏消息的人则会被送去喂老虎。从某种意义上说,学者的形象和花剌子模信使有相象之处,但这不是说他有被吃掉的危险。对于学者来说,研究的结论会不会累及自身,是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这主要取决于在学者周围有没有花剌子模君王类的人。人人都渴望得到欢迎的结论,因此连做人都不够自然。我个人认为,获得受欢迎信息有三种方法:其一,从真实中索取、筛选;其二,对现有的信息加以改造;其三,凭空捏造。第一种最困难,第三种最为便利。在这方面,学者有巨大的不利之处,那就是凭空捏造不如奸佞之徒。假定有君王专心要听好消息,与其养学者,不如养一帮无耻小人。学者往往在求真实和受欢迎之中,苦苦求索一条两全之路。花剌子模信使早晚要变得滑头起来,因为人对自己的处境有适应能力。加入没有真的学术和艺术存在的话,在人变得滑头之时它会离人世远去,等到过了那一阵,人们又可以把它召唤回来--此种事情,我们叫“文艺复兴”。【积极的结论】一亩地里能打30万斤粮食,姥姥不信。就叫做理性。理性就像贞操,失去了就不会再有。我认为一个人快乐或悲伤,只要不是装出来的,就必有其道理。你可以去分享他的快乐,同情他的悲伤,却不可以命令他怎样怎样,因为这是违背人类的天性的。我的积极结论是这样的:真理直率无比,坚硬无比,但凡有一点柔顺,也算不了真理。【跳出手掌心】当一个人写作或计算时,就超越了性别,甚至超越了人类---当你写作和计算时,就是在思索。思索是人类的前途所系,故此,思索的人,超越了现世的人类。这句话讲得是非常之好的,只是讲得过于简单。实际上,并不是每一种写作或计算都可以超越人类。这种情况并不多见,但是非常的重要。沉默的思考,是人类生活的另外一面。思索是一道大门,通向现世上没有的东西,通到现在人类想不到的地方。我们认真地评价艺术时,所用的标准和科学上的标准有共通之处,那就是不依据现世的利害得失,只论其对不对、美不美。此种标准我称为智慧的标准。说到知识分子的职责,我认为还有一种传统可循:那就是面向未来,取得成就。古往今来的一切大智者无不是这样做的。这两种知识分子的形象可以这样分界,前一种一世的修为,是要做个如来佛,让别人永世跳不出他的手掌心;后一种是想在一生一世中,只要能跳出别人的手掌心就满意了。我想说的就是,希望大家都做后一种知识分子,因为不管是谁的手掌心,都太小了。【论战与道德】假设文化领域里的一切论证都是道德之争、神圣之争,那么争论的结果就该是出人命,重大的论争就该有重大的结果,但这是在令人伤心---一些人不道德、没廉耻,还那么正常地活着,正如孟子所说:无耻无耻,无耻矣!除了这两种结果,还有第三种结果,那就是大家急赤白脸的争论道德、廉耻,争完了就忘了;这就是说,从起头上就没有把廉耻当廉耻,道德当道德。像这样的道德标准,绝不是像我这样的人能接受的。【文化之争】罗素说,对学者的尊敬从来就不是处于真知,而是因为想象中他具有的魔力。我认为,儒学的魔力就是统治神话的魔力。当然,就所论及的内容来说,儒学是一种哲学,但是圣人说的那些话都是些断语,既没有什么证据,也没有什么逻辑。【“行货感”与文化相对主义】【极端体验】我是中国的国民,我对这个国家的希望就是:希望这里永远是太平年月。不管海外的学人怎么说我们庸俗,丧失了左派的锐气,我这个见解终不肯改。现在能太太平平,看几本书,写点小文章,我就很满意了。至于海外那几个学人,我猜他们也不是真喜欢文化革命--他们喜欢的只是那时极端体验的气氛。【椰子树与平等】【思想与害臊】【洋鬼子与辜鸿铭】【我看国学】【智慧与国学】【理想国与哲人王】【救世情节与白日梦】【百姓、洋人、官】【警惕狭隘民族主义的蛊惑宣传】【东西方快乐观区别之我见】【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思维的快乐】【沉默的大多数】二、艺术篇【我为什么要写作】【我的师承---《青铜时代序》】【我的精神家园】【我对小说的看法】【小说的艺术】【关于文体】【关于格调】【关于幽闭型小说】【体验生活】【关于“媚雅”】【卡拉OK与驴鸣镇】【从Internet说起】【“奸仅杀”】【电影。韭菜。旧报纸】【商业片与艺术片】【我对国产片的看法】【旧片重温】【为什么老片新拍】【欣赏经典】【都市言情剧里的爱情】【承认的勇气】【明星与癫狂】【另一种文化】【艺术与关怀弱势群体】【盖茨的紧身衣】三、社会篇【关于崇高】【谦卑学习班】【荷兰牧场与父老乡亲】【京片子与民族自信心】【迷信与邪门书】【生命科学与骗术】【与同性恋有关的理论问题】【我是哪一种女权主义者】【我怎样做青年的思想工作】【我看老三届】【诚实与浮躁】【苏东坡与东坡肉】【个人尊严】【在美国左派家作客】【门前空地】【卖场的人们】【打工经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文化的园地】【环境问题】【工作与人生】【浪漫骑士】他的自序里也提到:“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我好想是明白了一些,但有些道理总也还是不那么明白。

智慧 趣味 性——真实地全人

《王小波全集:我的精神家园》(摘录)自序(1)年轻时读萧伯纳的剧本《巴巴拉少校》,有场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工业巨头安德谢夫老爷子见到了多年不见的儿子斯泰芬,问他对做什么有兴趣。这个年轻人在科学、文艺、法律等一切方面一无所长,但他说自己有一项长处:会明辨是非。老爷子把自己的儿子暴损了一通,说这件事难倒了一切科学家、政治家、哲学家,怎么你什么都不会,就会一个明辨是非?我年轻时所见的人,只掌握了一些粗浅(且不说是荒谬)的原则,就以为无所不知,对世界妄加判断,结果整个世界都深受其害。直到我年登不惑,才明白萧翁的见解原有偏颇之处;但这是后话——无论如何,萧翁的这些议论,对那些浅薄之辈、狂妄之辈,总是一种解毒剂。萧翁说明辨是非难,是因为这些是非都在伦理的领域之内。俗话说得好,此人之肉,彼人之毒;一件对此人有利的事,难免会伤害另一个人。真正的君子知道,自己的见解受所处环境左右,未必是公平的;所以他觉得明辨是非是难的。倘若某人以为自己是社会的精英,以为自己的见解一定对,虽然有狂妄之嫌,但他会觉得明辨是非很容易。明了萧翁这重意思以后,我很以做明辨是非的专家为耻。伦理问题虽难,但却不是不能讨论。罗素先生云,真正的伦理原则把人人同等看待。考虑伦理问题时,想替每个人都想一遍是不可能的事,但你可以说,这是我的一得之见,然后说出自己的意见,把是非交付公论。讨论伦理问题时也可以保持良心的清白。一个只会明辨是非的人总是凭胸中的浩然正气做出一个判断,然后加上一句:难道这不是不言而喻的吗?任何受过一点科学训练的人都知道,这世界上简直找不到什么不言而喻的事,所以这就叫做愚蠢。在社会伦理的领域里我还想反对无趣,也就是说,要反对庄严肃穆的假正经。据我的考察,在一个宽松的社会里,人们可以收获到优雅,收获到精雕细琢的浪漫;在一个呆板的社会里,人们可以收获到幽默——起码是黑色的幽默。就是在我呆的这个社会里,什么都收获不到,这可是件让人吃惊的事情。看过但丁《神曲》的人就会知道,对人来说,刀山剑树火海油锅都不算严酷,最严酷的是寒冰地狱,把人冻在那里一动都不能动。假如一个社会的宗旨就是反对有趣,那它比寒冰地狱又有不如。在萧翁的《巴巴拉少校》中,安德谢夫家族的每一代都要留下一句至理名言。那些话都编得很有意思,其中有一句是:人人有权争胜负,无人有权论是非。这话也很有意思,但它是句玩笑。实际上,人只要争得了论是非的权力,他已经不战而胜了。罗素先生曾说,从一个假的前提出发,什么都能够推论出来,照我看这就是小说的实质。不管怎么说,小说里可以虚构。这就是说,在一本小说里,不管你看到什么千奇百怪的事,都不应该诧异,更不该指责作者违背了真实的原则,因为小说就是假的呀。《生活和小说》古时候有位书生,自称是苏东坡的崇拜者。有人问他:你是喜欢苏东坡的诗词呢,还是喜欢他的书法?书生答道:都不是的,我喜欢吃东坡肉……东坡肉炖得很烂,肥而不腻,的确很好吃。但只为东坡肉来崇拜苏东坡,这实在是个太小的理由。罗素大师曾言:不要以为有了实证方法,思辨就不重要了。实际上,要提出有意义的假设,必须下一番思辨功夫。有人问一位登山家为什么要去登山——谁都知道登山这件事既危险,又没什么实际的好处,他回答道:“因为那座山峰在那里。”我喜欢这个答案,因为里面包含着幽默感——明明是自己想要登山,偏说是山在那里使他心里痒痒。除此之外,我还喜欢这位登山家干的事,没来由地往悬崖上爬。昆德拉说:不懂开心的人不会懂得任何小说艺术。除了懂得开心,还要懂得更多,才能懂得。但若连开心都不懂,那就只能把小说读糟蹋了。归根结底,昆德拉的话并没有错。前不久在报上看到一种论点,说现在杂文取代了小说,负起了社会道义的责任。假如真是如此,那倒是件好事——小说来负道义责任,那就如希腊人所说,鞍子扣到头上来了——但这是仅就文学内部而言。从整个社会而言,道义责任全扣在提笔为文的人身上还是不大对头。从另一方面来看,负道义责任可不是艺术标准,尤其不是小说艺术的标准。这很重要啊。任何一门艺术只有从作品里才能看到——套昆德拉的话说,只喜欢看杂文、看评论、看简介的人,是不会懂得任何一种艺术的。近来买了本新出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这本书我小时候很爱看,现在这本是新译的——众所周知,新译的书总是没有老版本好。不过新版本也不是全无长处,篇首多了一篇吐温瞎编的兵工署长通告,而老版本把它删了。通告里说:如有人胆敢在本书里寻找什么结构、道德寓意等等,一律逮捕、流放,乃至枪毙。马克·吐温胆子不小,要是现在国内哪位作家胆敢仿此通告一番:如有人敢在我的书里寻找文化源流或可供解构的东西,一律把他逮捕、流放、枪毙,我看他会第一个被枪毙。现在各种哲学,甚至是文化人类学的观点,都浩浩荡荡杀入了文学的领域。作家纳博科夫曾说,一流的读者不是天生的,他是培养出来的。莫泊桑曾说,提笔为文,就想到了读者。有些读者说:请让我笑吧。有些读者说:请让我哭吧。有些读者说,请让我感动吧……在中国,有些读者会说,请让我们受教育吧。设我要搞部科幻片,没有科学知识,我可以到大学里听课。没有想象力,我可以喝上二两,然后面壁枯坐。俗话说得好,牛粪落在田里,大太阳晒了三天,也会发酵、冒泡的。我每天喝二两,坐三个小时,年复一年,我就不信什么都想不出来——最好的科幻本子不也是人想出来的吗?搞到后来,我有了很好的本子,又有投资商肯出钱,至于演员嘛,让他们到大学和科研单位里体验生活,也是很容易办到的——搞到这一步,问题就来了:假设我要搞的是《侏罗纪公园》那样的电影,我怎么跟上面说呢?我这部片子,现实意义在哪里?积极意义又在哪里?为什么我要搞这么一部古怪的电影?最主要的问题是:我这部电影是怎样配合当前形势的?这些问题我一个都答不上来,可答不上来又不行。经典作品是好的,但看的次数不可太多。看的次数多了不能欣赏到艺术——就如《红楼梦》说饮茶:一杯为品,二杯是解渴的蠢物,三杯就是饮驴了。中国人只重写成文字的历史,不重保存环境中的历史。人有无尊严,有一个简单的判据,是看他被当作一个人还是一个东西来对待。这件事有点两重性,其一是别人把你当做人还是东西,是你尊严之所在。其二是你把自己看成人还是东西,也是你的尊严所在。挤火车和上公共厕所时,人只被当身体来看待。这里既有其一的成分,也有其二的成分,而且归根结蒂,和我们的文化传统有关说来也奇怪,中华礼仪之邦,一切尊严,都从整体和人与人的关系上定义,就是没有个人的位置。一个人不在单位里、不在家里,不代表国家、民族,单独存在时,居然不算一个人,就算是一块肉。这种算法当然是有问题。我的算法是:一个人独处荒岛而且谁也不代表,就像鲁滨逊那样,也有尊严,可以很好的活着。这就是说,个人是尊严的基本单位。知道了这一点,火车上太挤了之后,我就不会再挤进去而且浑然无觉。中国的君子独善其身,这样就没有了尊严。这是因为尊严是属于个人的、不可压缩的空间,这块空间要靠自己来捍卫——捍卫的意思是指敢争、敢打官司、敢动手(勇斗歹徒)。我觉得人还是有点尊严的好,假如个人连个待的地方都没有,就无法为人做事,更不要说做别人的典范。一个人在单位是老张或老李,回了家是爸爸或妈妈,在这两处都要顾及体面和自己的价值,这是很好的。但在家门外和单位门外就什么都不是,被称作“那男的”或是“那女的”,一点尊严也没有,这就很糟糕。我总觉得,大多数人在受到重视之后,行为就会好。

大概今生有些事,是迟早都不可以。没想到这么一位思想弄潮儿早早就结束了。做人没有悲剧可以吗?早听人说过这叫半生瓜,经历过苦演的升华,等消化学来沏茶可惜其已不在。其短短几十年的人生感悟很多于我在生活中都未曾留意,更厉害的一点在于能从古一直论至今日,往往都有自己的主观立场在里面,不被外言所干绕,这样的思想奇耙很少见。唯一的共同点同样对书籍的热爱程度可与其媲美。虽其有些方面是我所不能苟同的,但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历程,不再论及。只寄望于时光能陪同我继续感悟世态,逝者已化为尘土,生者定将生生不息

深刻中的幽默

我喜欢里面讽刺的修辞手法,拐着弯儿的骂你却叫你听不出来。不是文雅的文字却表达的一本正经,是我喜欢的风格。早上坐公交车上独自一人笑了一路,给我枯燥的上班生活带来了好心情。

王小波```

这本书我买来看了```没有看青铜年代,白银年代,黄金年代,种种年代过隐```但这并不代表王小波不牛逼```我喜欢看他论谈人生,但我不喜欢也说上帝坏话```

很王小波

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读类似愤青的杂文,像余杰,像王小波。很可惜的是,现在大陆已经看不到余杰的书了,愤得过火了惹怒了高层,但是当年的那本《火与冰》至今还让我回味不已。王小波的这本书很明显名气要大很多,基本上经历过容易激动地青春年华的80后都读过。其实他不算是标准的愤青,或者我们可以换一种说法,是因为他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酸~~~)他所信奉的精神家园不是所有人都赞同都向往,却是属于他自己的一片乐土。他写的所有文章,仍然让我记忆犹新的是那篇《一头特立独行的猪》,因为在我的印象中,那头猪就是王小波自己,特立独行,在属于自己的地盘上驰骋。王小波的夫人像他一样的惊世骇俗,这是极为般配的一对。很新鲜,也很王小波

初逢王小波

很遗憾,我读到这本书的时候,王小波已经作为一个名字和一种精神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了,但这并不妨碍我从此开始学会思考,追求乐趣。因为有了这本书,才有了现在书架上的王小波全集。

在“沉默的大多数”中

有评论家说,王小波的小说远比他的杂文深遽、复杂得多(艾晓明《纪念早逝的自由作家王小波》,《二十一世纪》1997年第8期)。我对这种看法没有意见,但是我想,仅仅就目前来看,王小波的杂文在一般读者心目中更重要。原因一是王小波的小说我们大部分是在他死后才读到,以前我们看得多的是他的杂文;二来,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不是很多人能看懂,虽然写得很好看。大多数人可能会被小说里大剂量的戏谑、反讽、消解以及那么多的古今错位、时空转换,还有无处不在的大胆猖狂的性描写弄得瞠目结舌,头晕眼花,而这个王小波究竟要讲些什么呢?很少人愿意去仔细想想。他们看见了路,却常常忘记沿着路能到达的远方。我担心恰恰是这些小说的深遽复杂会带给王小波卓别林式的命运:“他把糖蘸着泪水献给观众,而他们只吞下糖,却吐掉了泪水。”因此王小波在杂文自选集《我的精神家园》的《自序》里讲:“但我总得申明我的态度”。而表态就得当众表,没人注意的态度申明了也是白搭。王小波只好选择了杂文,抛弃了小说中那些暧昧多义的叙事,而来掰开揉碎地为大伙儿“明辨是非”。我相信王小波这样做是没奈何,他是多么地善于讲述故事,多么善于在故事的碎片中混入思维的亮点,在游移的叙述中建构真理的迷宫啊。他牺牲了叙事的快感,压抑了对小说这种形式独特的热爱,为的是让大家分享他“思维的乐趣”,为的是争得“论是非的权力”。所以我认为,要通过这本303页的杂文选集来了解王小波的思想是远远不够的,这本书让我们看到的是王小波作为一个自由思想家的文化姿态。在这本书里,王小波紧紧握住他一贯坚守的信念:反对愚蠢,反对无趣,反对虚伪和矫情,在无数美好的词汇如道德伦理、信仰、国学、平等、格调等等组成的迷阵中穿行,还不时撩起所谓“文化相对主义”、“女权主义”、“思想工作”、“青春无悔”这些“华美的袍子”来,让读者看见里面的虚空。他不断地提醒我们:在一个美轮美奂的语词或口号面前,要看清后面有没有企图让人放弃独立思考,而让口号提倡者为所欲为的陷阱。苏格拉底曾把哲学家比作雅典这匹马身上的马虻,那么王小波就是一只中国文化界的马虻。这些年特立独行狂狷不阿的作家出了不少,但他们总是调整不好自己的姿态,他们反对向大众向市场摇尾巴的卑劣行径,但却动不动就摆出一付训孙子的架势,让人容易心理逆反。在这方面王小波非常漂亮。他自认是“沉默的大多数”里的一员,他知道在这个“话语杂生时代”发表自己的见解是多么的艰难和徒劳,他从不追求“过分的崇高”,甚至认为“人有权拒绝一种虚伪的崇高,正如他有权拒绝下水去捞一根稻草”,他不主张营造社会伦理的人“煽情”,他喜欢“讲道理”。煽情的东西如“说不”之类可以喧嚣于一时,而让人信服的道理永存。王小波的这些文字,对于总是浑浑噩噩地活着的我们来说,是再好不过的(像他喜欢说的那样)“一味解毒剂”。王小波觉得他自己“善良”,是因为他能“认真的思索,真诚的明辨是非”,这要求对喜欢以知识分子自命的我们来说,不算高罢?但这样的高度我们何曾企及?王小波用他的卑微照亮了我们的卑微,用他的冷静引领了我们的冷静。这本书让我们和他像朋友一样和气地交谈,他努力排除干扰后进行的独立思考让我们获益良多。他已经申明了自己的态度,可我们这些沉默的大多数还要沉默多久?老实说吧,我觉得于当下言之,思想倒不见得难以寻觅,不管你在想什么,你总会发现那都已被前辈思想家反复论述。“太阳底下再无新鲜事”,我们人类拥有的记忆已经足以构成无尽的思想资源。可是姿态,一个不愿阿从附会又不想凌空蹈虚的思想者,在这个纷乱喧嚣的时代里所应该表现出来的姿态,倒是横亘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绝大难题。

关于爱情是蜜罐子还是蜜罐子里的蜜的探讨

我个人认为爱情是蜜罐子,爱情的艺术是如何在漫长的相处过程中把各种味道的蜜放进去,而后邀你的爱人带着一颗纯真的心去一口一口的品尝。而蜜罐子里的蜜却是在生活的花朵中酿造而成。健康的花朵才能酿造出甜美的花蜜。丰富多彩的花朵才能酿造出各种营养丰富口味独特的花蜜。看到蜜蜂了吗?它们也许不懂爱情,它们只是用辛勤劳动在获取生命之源。难道爱情就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伴侣如酿蜜的伙伴,我们可以各自酿各自的蜜带回来给对方品尝,我们也可以共同叮在一个大花朵上酿同样口味的花蜜。品尝罐子里的花蜜如同品尝果实带来的喜悦,那是个结果。那酿蜜的过程可谓是真正的过程。那么我们就把孩子的游戏的快乐扩展到了罐子之外,扩展到了无限广阔的空间。辛勤的酿造,轻轻的带回来放进蜜罐里和他静静的品尝,默默的凝望。Blog: http://hi.baidu.com/taotaoqibao

老年的尊严

读王小波的文字,很过瘾,像吃了一顿火锅,从头麻到足底。很爽!活的自在的,真实的人的想法,很多是我们没想过,就算想过也不敢说的。鞭辟入里,嬉笑怒骂皆文章。印象深的,老人整理自己的花园,很正式,让外面的人看到,也会明白,这个老人还是很认真的活着。很多中国人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自个儿偷着乐的主。对于外貌的追求,是年轻人的事儿。如果谁稍微描个眉,摸个口红,那可是要作死的节奏。中国的老年人活的比较没有尊严,因为自己都不对自己的老年尊重,而随意的作践的话,那么其他人更是要随时准备踩上一脚。所以,我觉得,不管你生活在人生的什么阶段,一定要对自己有要求,至少对自己的外貌衣着有要求。这样,你的精神面貌也会不同,人不是为了苟且而活着,应该好好的活。中国人有句老话,好死不如赖活着!可是,这是被逼得没法了才发出的感言。如果能活着,为什么不好好活着呢。人有好的精神状态,自然别人也会高看你一眼,去尊重你。只有自己爱自己了,别人才可能爱你。只有自己尊重自己了,别人才可能尊重你!等我年老的时候,我希望可以是个优雅的老太太,可是发展很多爱好,年轻的时候,总是为了这个原因,那个原因而不能尝试的事情,等我老了,我再去尝试是不是太晚了些呢?在等等吧,等宝宝大些了,我就可以追求自己想要的了!

王小波门外走卒

「在」:http://www.bighead.cn/?p=114
  读到一本好书,看罢一部好电影,勾搭上一个好姑娘,都是叫人高兴的事情。然而那种欢喜的情绪似乎总是极难表达真切。往往在煞费苦心的折腾一番之后,我们会发现,我们说的或者写的,与自己的内心体验始终隔着一层似有若无的障壁。你明明是一百分的开心,别人却只能分享到八十分甚或更少,这真让人烦恼。
  但是我竟然乐意做这样的折腾,经受这样的烦恼。尽管人们不曾表达的喜悦永远占大多数,但我总是想,如果我多说一些,也许便能多让人们分享到一些好的情绪,并因此提升自己描述真实内心的能力。
  今天,我终于愿意尝试说一说关于王小波先生的想法。
        一、我读到王小波太晚了
  一九九八年,我发现常去的几家书店几乎同时广告说新到了《我的精神家园》。关于这本书,我只知道作者去世不久,当时只觉得“精神家园”这个说法很是新鲜而贴切,加上“我的”就更有满足感。
  那一年我参加了高考,随后很快便将所有功课一一忘记,唯独“我的精神家园”这几个字,却带到了大学。
  二零零零年,二十岁的时候,我终于真正读到了王小波,并为之前的错过差点悔青了肠子。可是我起初也没有对此感到特别高兴。我以为,我已经二十岁了,关于这个世界的想法几乎成形,所谓人生不过是死前的游戏;我已经习惯了厮混在并不喜爱的专业里,急于接近年轻姑娘,手忙脚乱地应付每门考试。一切顺理成章,毋庸置疑——也就是说,我最需要王小波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比错过更不堪的是重逢时仍不知珍惜。从以上种种自以为是的想法可以看出,我的愚蠢由来已久。
  幸好很快我便坦然推翻了自己精心搭建的脆弱堡垒。我发现王小波跟我过去的大多数阅读体验完全不同,他并不以维护真理为己任,也不会为自己占领好一块道德高地,对我指手画脚,说一些似是而非的话来糊弄我。他拥有怀疑的本能,乐于思考;更加可贵的是,他还有着非凡的讲故事的本领,可以用我最喜欢的方式把这一切说个明白。
  我几乎觉得自己在王小波面前就像一个混沌未开的傻逼。我如同濒死的人抓到救命稻草一般,甚至有些急切地需要他告诉我所有问题的答案。显然,我至今没能够得到全部回答,但是我得到了更加令我喜不自胜的东西,那便是思维的乐趣。我终于明白,“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某种程度的单调、机械是必须忍受的,但是思想决不能包括在内。”
  我当然并没有立刻摆脱二十岁时候的生存状态。可是我渐渐懂得忍受那些必需的枯燥和重复。我也许还不能够毫不脸红地声称我爱平等、爱自由和爱智慧,然而我已经学会把知识当作幸福,体验新奇和有趣的美妙,并知道这些才是超乎于庸常生活的值得追求的物事。
  按我所希望的而言,我读到他是太晚了;可是照现在看来,这种迟到的损失还有弥补的可能。总之,因为这些,我非常感激王小波。我唯一难过的就是,当我知道他的时候,他早已经离开。
  (待续……)

走进王小波的精神

这是王小波的杂文集,书中包含了王小波各种各样的论点。他讲了社会、文化、电影、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讲了他在海外生活的一些经历。他的语言相当幽默,时常让人发笑。书中有的地方让人印象深刻,讲到北京的环境问题时,他相信这些问题很快就会被解决,因为北京是首都。这里我很遗憾的告诉他,这个问题到现在不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变本加厉了。他要是看到如今的北京人是怎样在雾霾中水深火热的生活的话,他一定会哭的。同样的还有春运的问题。由于时代的限制,他的观点我并不完全赞成,但他的精神无疑会影响到我。我最喜欢《工作与人生》这篇文章,对于我这个年龄的人来说,启发真的很大,我很赞同他在这篇文章中的说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家园,王小波的精神家园在他的童年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人生在世会有种种不如意,但你仍可以在幸福与不幸中做选择。


 我的精神家园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