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精神家园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7
ISBN:9787503915864
作者:王小波
页数:303页

内容概要

王小波:学者,作家。1952年5月13日出生于北京,1968去云南插队,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商业管理。1984年至1988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或硕士学位后回国,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后辞职专事写作。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时代三部曲》、电影文学剧本《东宫西宫》及数十万字的杂文随笔文字。

书籍目录

自序
文化篇
我看文化热
知识分子的不幸
花喇子模信使问题
积极的结论
跳出手掌心
论战与道德
文化之争
“行货感”与文化相对主义
极端体验
洋鬼子与辜鸿铭
椰子树与平等
思想和害臊
我看国学
智慧与国学
理想国与哲人王
……
艺术篇
我为什么要写作
我的师承
我的精神家园
我对小说的看法
小说的艺术
关于文体
关于格调
关于幽闭型小说
体验生活
关于媚雅
卡拉OK和驴鸣镇
从Internet说起
奸近杀
电影·韭菜·旧报纸
商业片与艺术片
我对国产片的看法
旧片重温
为什么要老片重拍
……
社会篇
关于崇高
谦卑学习班
荷兰牧场与父老乡亲
京片子与民族自信心
迷信与邪门书
生命科学与骗术
与同性恋有关的伦理问题
我是哪一种女权主义者
我怎样做青年的思想工作
我看老三届
诚实与浮嚣
苏东坡与东坡肉
个人尊严
在美国左派家作客
门前空地
卖唱的人们
打工经历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文化的园地
环境问题
工作与人生
增补篇
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古遗风
道德保守主义及其他
对中国文化的布罗代尔式考证
肚子里的战争
高考经历
有关“错误的故事”
对待知识的态度
皇帝做习题
有关天圆地方
弗洛伊德和受虐狂
优越感种种
科学与邪道
科学的美好
有与无
有关“伟大一族”
有关“给点气氛”
生活和小说
愚人节有感
文明与反讽
写给新的一年(1996年)
写给新的一年(1997年)
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想家
再版后记

作者简介

一九九七年六月,王小波逝世两个月后,他的杂文自选集《我的精神家园》出版。这是第一版的封面。相比于2002版出版的《我的精神家园》纪念版来说,这一版本没有纪念文章,只收有王自己的文字。当时这本书,和九七年五月第一次在大陆出版的《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和《青铜时代》一起上架,十月又出版了《沉默的大多数》。一时间,大家都知道了,有一个王小波。可惜,那时他已辞世,只留下书店里满架的王小波,像一场喧哗无声的葬礼。


 我的精神家园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6条)

  •     我得先说,看他的书是一件快活的事,如果有人没觉得快活还硬着脑袋看这书的话我想王二会偷着乐的,这样的人我也有种把他拉出来瞅瞅的欲望,寻思着是骡子是马总想拉出来瞅瞅。喜欢王二,一个喜欢偷着乐的家伙,哈,同样我大多时候不也一个人看着他的书在那偷着乐么。很多人觉得,乐就乐嘛,为什么要偷着乐呢? 我也经常看着别人的表情然后自觉配上这样的台词“哥们,不要偷着乐了,这样不好。” 然后我想起唯一一次有人检举我偷着乐的罪行。初中时候老师总说我不老实,但我从不犯事,也不好教训我,但只要逮着见到我妈,他们总想告上几状,然后也没什么大事逮着说啊,于是有一次一个好玩的罪行就诞生了,“这家伙最近没犯错事,就是总偷着乐,学习不上心啊。”哈,其实那老师对我挺好的,大冬天我迟到罚站的时候人家还递热开水我喝,只是偷着乐在他那里以很有点黑色幽默的方式成了罪行,哈。说到这里,我不晓得有人看过他的《绿毛水怪》没,里面有这么一段:“十二年前,我是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我可以毫不吹牛的说,我在当初是被认为是超人的聪明,因为可以毫不费力看出同班同学都在想什么,就是心底最细微的思想。因此,我经常惹得那班孩子笑。我经常把老师最宠爱的学生心里那些不好见人的小小的虚荣、嫉妒统统揭发出来,弄得他们求死不得,因此老师们很恨我。就是老师们的念头也常常被我发现,可是我蠢得很,从不给他们留面子,都告诉了别人,可是别人就把我出卖了,所以老师都说我“复杂”,这真是一个可怕的形容词!在一般同学之中,我也不得人心。你看看我这副尊容,当年在小学生中间这张脸也很个别,所以我在同学中有一外号叫“怪物”。 ”然后这个《绿毛水怪》里写了些主人公和一个叫妖妖的女孩与老师的“复杂”的小故事,当然更多是他和妖妖的可爱的故事,最好自己看看吧。每次看到这些的时候我都毫不怀疑王小波是一个喜欢偷着乐的人。还有可能有时候也是因为想着自己的那些偷着乐的经历吧,对于看那些偷着乐的故事或者感悟我有着一种很大的快感和认同感在里面。为什么要偷着乐呢,我想这和人的害羞有关吧。很多人都有些害羞。而王小波也是我最不怀疑的“害羞一分子”。但这份害羞阻挡不了人的智慧,他的《我的精神家园》是最好的证明。有傻乎乎地想保卫伟大主席毛主席的时候,也有由此催生出来的智慧,这小儿气的傻乎乎和大气概的智慧却丝毫不显得相互抵触什么的。看到这些文章时让人着实有智慧的乐趣在里面。当人们都相信能亩产三十万斤粮食的时候,他的奶奶一个不那么代表智慧的人却对智慧表示了不服,估计王二当时在偷着了吧,偷着乐的时候却也有一份重量在里面。害羞着找乐,也害羞着坚守一些东西,这些都让我在放心享受他的智慧吧。为什么要偷着乐呢,我想这和小偷小摸无关吧。如果说光明正大是种骨气的话,偷着乐也没少了那份精气神。刚刚说了有些人是害羞着在坚守着些东西。简单地说明下吧,他曾写道“一个人在单位是老张或老李,回了家是爸爸或妈妈,在这两处都要顾及体面和自己的价值,这是很好的。但在家门外和单位门外就什么都不是,被称作“那男的”或是“那女的”,一点尊严也没有,这就很糟糕。我总觉得,大多数人在受到重视之后,行为就会好。”一个害羞的人很难张口闭口“那男的”“那女的”吧,愿意把人人都当人看,虽然像是句玩笑话,但尊重不是没有重量的。  这本《我的精神家园》是我愿意时常拿出来翻翻的,但翻得更多的是他的那些可爱的小说吧,他偷着找了那么多乐子,原谅我没能一下子把他的乐子全部偷走,我愿意时常来这里享受下这种偷着乐。或许这偷着乐着就开拓出了丰美的精神家园。最后向这个偷着乐的王二先生致敬。
  •     王小波这个自喻为“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作家让我的学习生活打开了另一扇门。我认为一本书是好书不是说它整本书都让你觉得特别对特别好,也许只要有一点打动你让你改变你曾今的无知,那他就是好的。这本书有一篇文章讲了,仅仅追求知识的有用那是下策,并且用了法拉第和欧里几何的例子。这是对我曾今世界观的一种挑战。可能我是一个容易被说服的人,我最终赞同了他的观点。苏格拉底说,我知我有所不知;波普尔也说过真正的无知不是对知识的缺乏而是拒绝获取知识;这是西方的智者对知识的态度。曾今的我确实是一个真正无知的人,因为我一直引用一种知识有用论作为评判这东西我是否该学的依据。所以在我的小学、中学阶段虽然我成绩不错但是我是带着抵触的心情去学数学等学科的,因为我觉得那是没用的。也许很多小学生甚至中学生在那个阶段都会有我这样的想法。那时候我崇拜发明家,他们创造出了电灯、电话。曾今在小学作文上我写过想做一个发明家,发明不用能源的汽车等等。那是侯我觉得发明家就是神是上帝,直到现在才知道自己的肤浅。走到大学,看了王小波的这篇文章让我如醍醐灌顶。然而很多同学任然认为学习大学知识是没用的,他们宁愿花时间去玩游戏。对,他们确实是对的,这些知识在将来的工作中确实难以被用到,如同线性代数、微积分什么的。但是这样看问题就有点目光短浅了,我也不愿去做那个骂人的恶人,就一笑而过了。看了王的书我去找了那几个他在文中反复提到的罗素、波普尔的著作,当然以我的浅显是难以读懂这些大师的思想的。但是波普尔有本书的名字起得太好了《通过知识获得解放》,这改变了我对知识的看法,让我求知若渴。现在想起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那学问的三境界我也许还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吧。确实在大学中在学习的学生是孤独的
  •     读这本书到三分之二的时候,忍不住想记下些东西。我对于文字这东西有天生的自卑,不敢拿出来见人,怕被文采好的人笑话。但是转念一想,记录,只是记录当下自己的感受,记下一些或许会引发人思考的话,于是今天作了个决定,以后哪怕是有点糟糕的想法也应该拿出来,不为什么,只为对自己有个交代,留下曾经拥有或将伴我一生的一些痕迹。突然有这个想法,是看王小波这本书引发的,我想应该是他宽容、理性的态度给了我勇气。李银河说王小波经常引证罗素,是所谓的气味相投。王特别崇拜宽容、理性和人的良知,这几点在本书的每篇杂文里都能找到。罗素说人生的意义在与对爱的追求,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人类苦难的悲悯与同情,这句话时常回荡在我脑海里。王小波说罗素在四岁的时候就感受到了痛苦,对人生有了思考,后来他想开了,发现对知识的渴求给他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只可惜,我现在要考公务员,而这些知识貌似无法给我带来乐趣,不仅没有,而且是有些痛苦的。言归正传,既然是评价这本书,要写些关于这本书的。读这本书,带给我的一种自由思想的撞击,是对人的宽容和尊重,酣畅淋漓,是一种很舒服的感觉。王小波不信教,但是我却觉得他像是上帝的使者,思想里处处散发着自由、宽容、诚实和谦逊。李银河评价他是上帝给他的一份美好的礼物,使他曾经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而现在他走了,她成了世界上最痛苦的人了。我先“偷看”了他老婆对他的评价,读的我鼻子酸酸的。李银河的这篇悼亡文,字字情真,让人感动。“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想家”李银河对亡夫的评价。有幸看到这么一位人写的书,十分感恩!

精彩短评 (总计49条)

  •     他说,“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王小波短暂的一生,明白的道理已比许多人高了些层面,遇见了有趣的事,他也成了有趣的人。
  •      校图书馆/看的第一本王小波/忘记版本了/第一时间想买,却已绝版/想私留下书,赔钱给校图书馆/又觉太过自私,遂作罢
  •     在我大一的时候,坦白说我是读不懂的。因为什么,因为我没有足够的生活积累,没有足够的眼界,也没有足够的知识,去支撑自己读懂王老师作为知识分子的絮语。 一句话,王小波如果有微博,我肯定每天转发点赞。
  •      96年的小波,生命富有令人向往的张力,让人觉得,他大概会是在求知与思索里从容行走完漫长的一生,留下更多穿透时代阴霾的优秀的作品,把趣味和理性播撒到更广阔的天地。可惜没有,一切都终结在97年,猝不及防。这也是为什么我每次读他最后几年的文章,都会有挥之不去的惆怅感伤。
  •     喜欢王小波,我的偶像
  •     我是不是不适合读杂文。。。
  •     关于有趣,王小波认为:“有趣是有道理而且新奇。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不幸就是有些人完全拒绝新奇。”他说:“有趣是个开放的空间,一直伸往未知的领域。无趣是个封闭的空间,其中的一切我们全部耳熟能详” 希望我能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     大一看到大四,不是枯燥,只是看了又看。
  •     此书跟《沉默的大多数》多有重复,不过还是一如既往的令人喷饭,又有思索……
  •     平平淡淡就好。
  •     有思想的人不死!
  •     很好看的散文集,虽然写的都是过去社会的事,但是竟也看得进去。好想让王小波写写现在的社会。如果他还在,那该多好。
  •     20年了依旧常读常新。
  •     不矫情,别装逼,少说废话
  •     杂文中体现了思辨的一面,而集中读容易造成愤青印象,但毫无疑问思维方式别俱一格,值得读。说实话,还是他的小说棒
  •     大学时读的,小波的书我都读得滋滋有味
  •     沉默的大多数
  •     越是了解王小波就越是被他阅读量之多,涉及面之广所震撼!他的文字思辨性很强的同时还带着一种孩童般的天真稚气,他的文学就是想要超越平淡乏味的现实生活。杂文不好写,一不留神就变成千篇一律的陈词滥调或是些痴人傻话,直教人看的哈欠连天昏昏欲睡。王小波的直白可爱简直是一股清流!
  •     不谋而合,开始了王小波的个人崇拜主义了。
  •     总是要来回反复的看
  •     我的精神家园
  •     反正我哭过 笑过 骂过 写过 活着
  •     小波的散文一直很风趣 这本书的许多对电影的观点和探讨简直不能再正 想想小波在六七十年代 八九十年代的电影观念已经如此先进 再看当今许多人的观影水准 真让人怅惋
  •     “中国这地方有一种特别之处,那就是人只在家里负责任,出了门就没有了责任。大家所到之处,既无权利,也无义务;所有的公利公德,全靠政府去管,但政府不可能处处管到,所以到处乱糟糟”。中国君子独善其身,大多明哲保身,应该多些英国绅士,与人抗争,与世抗争,这样才会有更大更快的进步。
  •     挺好的
  •     我买的旧书。还带有书评。或许是年代久远与现在的价值体现不同。可读性只有几篇而已。
  •     看完这本书让我觉得封面上的王小波很是英俊。
  •     一个有趣的人
  •     1995年的结束语:虽然人生在世会有种种不如意,但你仍然可以幸福与不幸中作选择。那年正好出生,看见得有些晚,也能作人生箴言了。
  •     高中语文课上课看的 座位靠窗 被校长逮到嘞 书被交下了!
  •     还是一样的小波 还是熟悉的味道 不过更有文化和历史科普性 让自己的共鸣和迟疑有些穿越感 也因此更加真实和牢不可摧
  •     行云流水,有趣真实不做作,像和一个有趣的人交谈。小波,永远的偶像
  •     幽默的笔风让我多次开怀一笑。 看着看着很难想象这是7080年代的作品 有些超前的世界观,例如他对计算机的看法、对中国精神文化的建设等等。本书收录最多的杂文是影视方面的,受益匪浅!最后的书信集让人感动! 谢谢这位浪漫骑士!
  •     有趣
  •     一直很喜欢波哥这种看似随意实则一本正经的杂文,脑洞大开的比喻和讽刺常常令我捧腹大笑,过后一想又觉得玩味十足,因为很多他在上世纪的一些观点至今都被一一应证!。所以如果波哥有幸活在当今,应该来豆瓣开个号!
  •     总有一些东西,也许是一本书,也许是一个人,遇到之后就永远都不会忘记,因为对你的影响是融入血液的。~王小波的书当年实在太喜欢,看到喜欢的朋友就忍不住送了,送了之后,自己没有又忍不住再买了……如此循环买了好多本。
  •     犀利,很多观点不谋而合。
  •     非常好
  •     喜马拉雅FM花四天听完。
  •     最熟悉的罗素,以及,叫的最真的,你好哇,李银河! 我相信你,就像我爱你一样,世间的百种结果,叫做浪漫
  •     物质生活的弥补。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专属自己的精神家园。
  •      生活方式像一个曲折漫长的故事,或者像一座使人迷失的迷宫。很不幸的是,任何一种负面的生活都能产生很多烂七八糟的细节,使它变得蛮有趣的。人就在这种趣味中沉沦下去,从根本上忘记了这种生活需要改进。
  •     ...
  •     王小波在九十年代批判社会的文字现在看来也不过时,理科出身的人逻辑性就是强,这本书读来让人感觉很畅快。
  •     就是喜欢看他的杂文
  •     我一介凡人 实在不配评分。
  •     读一本好书,看一部好电影,刷一个好朋友,都是很高兴的事情
  •     像一位邻家大叔,在拉家常中,不知不觉就吸收了很多精神食粮。他真的是罗素的铁粉啊,三句话不离罗素,搞得我对罗素都有兴趣了~
  •     现代人必看杂文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