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曼画传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6
ISBN:9787539129921
作者:张红萍 编
页数:278页

内容概要

张红萍,女,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女作家研究、女性文化名人研究、妇女问题研究和女性休头学研究。学术著作有:《三晋文化研究》、《中外女作家的生活与创作》、《民国四女子》、《女人,做自己》和《女性生命价值的重构》。

书籍目录

序言 为爱战斗的一生
第一章 名门闺秀
第二章 人人喜欢的女子
第三章 嫁作名人妇
第四章 为爱而煎熬
第五章 为爱而战斗
第六章 努力来为爱做人
第七章 身边从此有了一个爱人
第八章 婚姻的烦恼
第九章 家庭的矛盾
第十章 闺中密友是男性
第十一章 娇艳才女
第十二章 生活逼成了一条甬道
第十三章 由希望到绝望

作者简介

陆小曼,画家,著名诗人徐志摩的妻子,20世纪二十年代众说纷纭的精彩人物。
  陆小曼娇艳美丽,多才多艺。在女性刚刚被社会注视的20世纪二十年代,她确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女性。她娴熟两门外语,写得一手刚劲秀丽的毛笔字,懂得绘画,也读诗词,还擅长音乐、舞蹈,又习京剧、昆曲。她为人热情、豪爽、直挚、大方;她个性鲜明,我行我素;她聪明伶俐,圆润通达。那个时代,女人只能逆来顺受、循规蹈矩,而她却能冲破礼教防线,排除社会舆论,挣脱家庭束缚,去追求真挚的爱情。她与名流丈夫离婚,与自己心爱的人——诗人徐志摩结合,成为当时轰动北京城乃至全国的一个大事件。她虽为一个美丽娇艳的女性,却拥有常人不具备的勇气和胆略。
  她一生为了依自己的真性情生存,却不按社会给女性规定的性别角色生活,不去做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她是一个超越时代的新女性,一个真女子。正如胡适先生所说:“陆小曼是北京城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图书封面


 陆小曼画传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昨日下午在吴江市图书馆借阅了一本写关于陆小曼的书,书名叫《陆小曼逝世40周年纪念画传》,副标是:为爱战斗的一生。从小曼的家世说起吧,中国二三十年代时,像他们活动的一帮子,非富即贵。小曼父亲是个实力派,不仅有权,并且有钱。既做官又开银行。小曼又是家中仅剩的独女。家人的关爱备至可见一斑。她自幼聪颖过人,在当时又算长相姣好的那种,中西文化共同熏染而成的名实其也实的社会名媛。她精通英语与法语,年纪轻轻就从事外交翻译工作。到18岁的时候,到她家说亲事的人把她家门槛都给踏破了……在那个社会,女人一生的任务就是找一个好的归宿,然后相夫教子,过完一生。运气好点混一个贞节牌坊。小曼也不例外。家人给她找了一个门当户对,称得起陆家场面的女婿—王庚。他的经历可了得,清华大学毕业后留学的海归。西点军校,美国名将艾森豪威尔的同窗。归国后,就职陆军部。就这样,小曼接触她生命中第一个重要的男人,家长之命,媒妁之言,19岁的小曼嫁给了王庚。 天生就be full of character的小曼,在物质方面相当优越。马克思提出,在物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会产生精神层次的需求。这时候的小曼想的只有的感情上面的需求。她想要有一次轰轰烈烈的爱情,在她和王庚之间。然而王庚是一个对工作很痴狂,是一个很敬业的人。他经常把年轻貌美的妻子撂在家中独守空闺。爱情只存在于情侣之间,当爱情逐渐转化为亲情,当一方有爱的需求的时候,就变成了怨偶。小曼正是一名“怨偶”。于是她散漫、喝酒、跳舞、出入各种场合交际。这时候,她遇上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徐志摩。他是小曼和王庚共同的好友,与王庚同是梁启超的弟子。他读懂了小曼嬉笑表面背后隐忍的伤痛。于是他们无话不谈,于是他们不自禁地坠入爱河。并且从此以后,难以自拔。特别是志摩对于小曼。王庚对于小曼并不甚满意,他想要的是一个贤妻良母,一个好妻子,一个好母亲。然而小曼的交际使得他对她失望,日后她与志摩的情感又使他打击了,但他不愿就此放弃。因为小曼的家世与才情。在这方面,王庚是自私的。他限制小曼的自由,想她成为心目中理想的对象,可是他忽略了,她是陆小曼—北京城不可不看的一道风景。但是,小曼和志摩感情已经甚深,最终,谁也没有拗过他们俩。他们结婚了。梁启超是证婚人,他的征婚词至今“广为传唱”呢。他不看好小曼。下面是重点。小曼嫁给徐志摩后,她身上所有的腐气与缺点全部对志摩暴露的一览无余。哪怕此书作者还是很疼惜小曼这个人物,但我看完之后,还是觉得小曼太自私,太不懂事。不怪志摩的朋友以及家人对她的唾弃。作为一个爱人,应该支持丈夫所做的一切光明的事业。而她只有在志摩身上攫取金钱,就像志摩形容的,他是头牛,他的任务就是赚钱供一大家子。一个月要供相当于现在2万月的开支。陆小曼的各方面都是要求最好的,国外进口的,而志摩呢,只有一两身换洗衣裳,还有补丁。在北平想回上海的家,连个车费都没有。小曼这时候还在家里留一个闺中密友—翁瑞午,更无奈的是,他是个男性。这也是小曼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她每天不仅花费巨额,翁瑞午还带着她抽大烟。鸦片可不是玩笑,它会蚀身,也能蚀心。鸦片销蚀了小曼所有的意志与激情。可志摩还是宽容,称烟塌上的感情最纯粹。我真搞不懂徐志摩是怎么想的,一个妇人在家中养着一个有家室的大男人,还同睡一张烟塌,还能形容“纯粹”?不知道他是否是无奈的感慨。因为小曼体弱多病,鸦片刚好可以缓解。貌似志摩无话可说。志摩讨厌十里洋场的大上海,他喜静。他最想的是小曼与其隐居,有一个真心相伴的爱人,作为他诗情灵感的源泉。志摩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可以不食人间烟火,吸风饮露地写诗。这时候,他与王庚一般的一厢情愿。陆小曼就是陆小曼,不可能为任何人改变,哪怕她爱,她也不变。这时候的志摩为了养家糊口,不得已从上海到了北京任教,每天累成头牛一样。可是小曼没有一点怜惜的意思。她依然在大上海拿着志摩辛苦挣来的钱风光无限。使着名媛该有的排场。志摩的心差不多灰透了。志摩的爱,是要以整个换整个,像糖化入水里,才是理想的事业。王庚给小曼的物质,志摩给小曼的是小曼曾渴望的爱。两样齐全了,小曼当然另觅他处。那就势必出现了翁瑞午。他陪他唱戏,陪她跳舞,陪她交际……只要小曼喜欢的,翁瑞午无不顺从。小曼的懒散已成了习惯,凭志摩是改不了的。她不可能为了他改变,这才是根本。这是志摩的悲哀。他心目中的理想爱人是林徽因。可是他无福消受。他想自己的爱人是聪慧的、有才情的、积极向上的、喜欢作诗的、相夫教子的,等等。小曼的确有才情,的确聪明,可是止于此。她懒散,并且不会替志摩考虑半分,更别提相夫教子。书中作者说小曼的过错就是没有给志摩带来一男半女。难道仅仅是这些吗?如果小曼稍微懂事一些,志摩不会这么辛苦,不会这么绝望,更不会轻轻的走了……小曼,你叫人扼腕!志摩走后,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小曼:辜负!志摩死的时候,留下的唯一遗物是小曼的山水长卷。悲哉!志摩心灰在欧洲以及印度的时候,给小曼写的约100封信,小曼全部遗失。小曼,你怎不叫人扼腕!?“你枉然用手锁着我的手,女人,用口擒住我的口、枉然用鲜血注入我的心,火烫的泪珠见证你的真;你再不能叫死的复活,从灰土里唤起原来的神奇;从然上帝怜念你的过错,他也不能拿爱再交给你!”这是志摩写的《枉然》。貌似他身前就已经预言了身后事。也许这就是他对小曼的态度。错过了,就再也无可挽回。纵然志摩的死对小曼产生很大的打击,但是,小曼终究没有变质。她是想成为志摩心目中的爱人,可惜,她是陆小曼,她做不到。志摩死后,她素服终身,不出门交际应酬,在客房厅堂挂着志摩的遗像。可那又怎么样?她不还是与翁瑞午同居一起?她舍不弃他,他是他的习惯。纵然嘴巴里面说没有爱情,可是有感情。感情来了比爱情更要命。可悲的是,志摩拥有的只是爱情,空乏的爱情。志摩与小曼之间缺少生活真实感。而她同翁瑞午之间倒更真实。志摩走后,她断了经济来源。她居然求公公给生活费,来满足她一贯的排场。说要换小一点的房子,没有换,说要和翁瑞午断了往来,没有断。她没有与翁瑞午结婚,说是不忘情志摩,还和翁“约法三章”:不许翁抛弃发妻,说是翁妻是老式女子,离婚后必然无出路;永远不和他结婚,保持不明不白的关系。试问,如果小曼真性情,她会和翁黏在一起,不保持志摩的名节?如果小曼真性情,会留着一个有家室的男人,不顾及他的妻儿?虽然不离婚是有一个归宿,但是,这样的苟且,难道比得上离婚分掉干脆?遗像又代表什么?这只是一张纸,并不是真正的人。小曼唯一的忏悔便是她整理出的志摩文集。其他的一概都是借口与挡箭牌。她与翁之间,也并不是无私。她在翁身上可以得到她想要的一切,物质、陪吃陪玩,甚至感情。她给过他什么?而翁对她,那是无私。可是,我又搞不懂了,为什么翁还和其他女人生私生子?是不是小曼的若即若离,才使得他如此神魂颠倒?也许是因为志摩死了,我所看到的全是志摩的付出。小曼没有半点回应。她对他只有辜负。她所谓的爱,都是口头的廉价。王庚太现实,以致忽略了小曼的梦;志摩太梦寐,忘却了现实的小曼。哎,彼此自私所致吧。注定了4个人之间的悲剧。志摩为徽因的爱而生,因小曼的爱而死。哎,除了叹息,还剩下什么?
  •     1 关于陆和翁瑞午的关系,看了几个版本, 立场不同,观点完全不同,说法天壤之别。都是有身份的人,也不一定捏造事实,但解读不同片段也就形成不同效果,无非都是给自己贴金,脏水泼向他人。反正文人笔健,错也能文绉绉的写成“美丽的错误”。由此说来,若非专业其中,以之为业,实在不必浪费时间在文人笔墨官司或所谓的轶事间。闲来过过眼,或为兴趣,或听八卦,或以前人之事为师,或打发时间都可,唯独认真不得。2 生得美艳多姿,家里有钱有权,受中西良好教养,家人视之掌上明珠,身边人无不以与其结交为荣,能一睹风采即为幸。在京在沪皆为一时名媛,交际广泛,罗敷香襟,纸醉金迷。但骄纵傲人,奢靡放纵,除在外交部三年外几乎终生不事生产。年轻时风华绝代,众人宠之爱之,然世易时移,岁月荒诞,徐志摩去世后更沉迷烟土,渐年老色衰,众人皆远。3 陆的三段婚姻和感情:王赓虽能文能武,奈何志趣不投,顶着家人和舆论万般重压出轨而离婚,今日看来不仅无可厚非,简直是一段佳话。陆是成也徐志摩,败也徐志摩。两人相爱时你侬我侬,死去活来,结合时与家庭关系都遭遇重创,但才子佳人天作而成,舆论虽有担心但也颇为艳羡。但陆大小姐脾气,目中无人,架势极大,以玩乐为业,生活奢靡又断了家中金援,靠徐志摩辛苦授课卖文两地奔波,终于酿成惨剧。翁瑞午教陆抽鸦片而将其困住,手段下作令人不齿,但为讨佳人欢心家中古玩字画茶山房产变卖殆尽,倾家荡产照顾无微不至,尤其是晚年陆形容枯槁依然不离不弃,也算是情深意重,难得一片苦心,堪称一段孽情。4 徐志摩罹难后,众人皆认为陆要负一定责任,不仅交游者渐少,晚景艰难亦少有同情。而陆虽有收敛,亦不思自强自立,在吞云吐雾缅怀旧日光景。其实陆自小便精通英语法语,又能文善画,就算不能有大作为也不必完全依附男人。观其一生,多姿多彩又多愁多病;自恋自负而自作孽,可惜可叹。

精彩短评 (总计21条)

  •       昨日下午在吴江市图书馆借阅了一本写关于陆小曼的书,书名叫《陆小曼逝世40周年纪念画传》,副标是:为爱战斗的一生。
      从小曼的家世说起吧,中国二三十年代时,像他们活动的一帮子,非富即贵。小曼父亲是个实力派,不仅有权,并且有钱。既做官又开银行。小曼又是家中仅剩的独女。家人的关爱备至可见一斑。她自幼聪颖过人,在当时又算长相姣好的那种,中西文化共同熏染而成的名实其也实的社会名媛。她精通英语与法语,年纪轻轻就从事外交翻译工作。到18岁的时候,到她家说亲事的人把她家门槛都给踏破了……
      在那个社会,女人一生的任务就是找一个好的归宿,然后相夫教子,过完一生。运气好点混一个贞节牌坊。小曼也不例外。家人给她找了一个门当户对,称得起陆家场面的女婿—王庚。他的经历可了得,清华大学毕业后留学的海归。西点军校,美国名将艾森豪威尔的同窗。归国后,就职陆军部。就这样,小曼接触她生命中第一个重要的男人,家长之命,媒妁之言,19岁的小曼嫁给了王庚。
      天生就be full of character的小曼,在物质方面相当优越。马克思提出,在物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会产生精神层次的需求。这时候的小曼想的只有的感情上面的需求。她想要有一次轰轰烈烈的爱情,在她和王庚之间。然而王庚是一个对工作很痴狂,是一个很敬业的人。他经常把年轻貌美的妻子撂在家中独守空闺。爱情只存在于情侣之间,当爱情逐渐转化为亲情,当一方有爱的需求的时候,就变成了怨偶。小曼正是一名“怨偶”。于是她散漫、喝酒、跳舞、出入各种场合交际。
      这时候,她遇上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徐志摩。他是小曼和王庚共同的好友,与王庚同是梁启超的弟子。他读懂了小曼嬉笑表面背后隐忍的伤痛。于是他们无话不谈,于是他们不自禁地坠入爱河。并且从此以后,难以自拔。特别是志摩对于小曼。
      王庚对于小曼并不甚满意,他想要的是一个贤妻良母,一个好妻子,一个好母亲。然而小曼的交际使得他对她失望,日后她与志摩的情感又使他打击了,但他不愿就此放弃。因为小曼的家世与才情。在这方面,王庚是自私的。他限制小曼的自由,想她成为心目中理想的对象,可是他忽略了,她是陆小曼—北京城不可不看的一道风景。但是,小曼和志摩感情已经甚深,最终,谁也没有拗过他们俩。他们结婚了。梁启超是证婚人,他的征婚词至今“广为传唱”呢。他不看好小曼。
      下面是重点。小曼嫁给徐志摩后,她身上所有的腐气与缺点全部对志摩暴露的一览无余。哪怕此书作者还是很疼惜小曼这个人物,但我看完之后,还是觉得小曼太自私,太不懂事。不怪志摩的朋友以及家人对她的唾弃。作为一个爱人,应该支持丈夫所做的一切光明的事业。而她只有在志摩身上攫取金钱,就像志摩形容的,他是头牛,他的任务就是赚钱供一大家子。一个月要供相当于现在2万月的开支。陆小曼的各方面都是要求最好的,国外进口的,而志摩呢,只有一两身换洗衣裳,还有补丁。在北平想回上海的家,连个车费都没有。小曼这时候还在家里留一个闺中密友—翁瑞午,更无奈的是,他是个男性。这也是小曼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她每天不仅花费巨额,翁瑞午还带着她抽大烟。鸦片可不是玩笑,它会蚀身,也能蚀心。鸦片销蚀了小曼所有的意志与激情。可志摩还是宽容,称烟塌上的感情最纯粹。我真搞不懂徐志摩是怎么想的,一个妇人在家中养着一个有家室的大男人,还同睡一张烟塌,还能形容“纯粹”?不知道他是否是无奈的感慨。因为小曼体弱多病,鸦片刚好可以缓解。貌似志摩无话可说。志摩讨厌十里洋场的大上海,他喜静。他最想的是小曼与其隐居,有一个真心相伴的爱人,作为他诗情灵感的源泉。志摩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可以不食人间烟火,吸风饮露地写诗。这时候,他与王庚一般的一厢情愿。陆小曼就是陆小曼,不可能为任何人改变,哪怕她爱,她也不变。这时候的志摩为了养家糊口,不得已从上海到了北京任教,每天累成头牛一样。可是小曼没有一点怜惜的意思。她依然在大上海拿着志摩辛苦挣来的钱风光无限。使着名媛该有的排场。志摩的心差不多灰透了。志摩的爱,是要以整个换整个,像糖化入水里,才是理想的事业。王庚给小曼的物质,志摩给小曼的是小曼曾渴望的爱。两样齐全了,小曼当然另觅他处。那就势必出现了翁瑞午。他陪他唱戏,陪她跳舞,陪她交际……只要小曼喜欢的,翁瑞午无不顺从。小曼的懒散已成了习惯,凭志摩是改不了的。她不可能为了他改变,这才是根本。这是志摩的悲哀。他心目中的理想爱人是林徽因。可是他无福消受。他想自己的爱人是聪慧的、有才情的、积极向上的、喜欢作诗的、相夫教子的,等等。小曼的确有才情,的确聪明,可是止于此。她懒散,并且不会替志摩考虑半分,更别提相夫教子。书中作者说小曼的过错就是没有给志摩带来一男半女。难道仅仅是这些吗?如果小曼稍微懂事一些,志摩不会这么辛苦,不会这么绝望,更不会轻轻的走了……小曼,你叫人扼腕!志摩走后,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小曼:辜负!志摩死的时候,留下的唯一遗物是小曼的山水长卷。悲哉!志摩心灰在欧洲以及印度的时候,给小曼写的约100封信,小曼全部遗失。小曼,你怎不叫人扼腕!?
      “你枉然用手锁着我的手,
      女人,用口擒住我的口、
      枉然用鲜血注入我的心,
      火烫的泪珠见证你的真;
      你再不能叫死的复活,
      从灰土里唤起原来的神奇;
      从然上帝怜念你的过错,
      他也不能拿爱再交给你!”
      这是志摩写的《枉然》。貌似他身前就已经预言了身后事。也许这就是他对小曼的态度。错过了,就再也无可挽回。
      纵然志摩的死对小曼产生很大的打击,但是,小曼终究没有变质。她是想成为志摩心目中的爱人,可惜,她是陆小曼,她做不到。志摩死后,她素服终身,不出门交际应酬,在客房厅堂挂着志摩的遗像。可那又怎么样?她不还是与翁瑞午同居一起?她舍不弃他,他是他的习惯。纵然嘴巴里面说没有爱情,可是有感情。感情来了比爱情更要命。可悲的是,志摩拥有的只是爱情,空乏的爱情。志摩与小曼之间缺少生活真实感。而她同翁瑞午之间倒更真实。志摩走后,她断了经济来源。她居然求公公给生活费,来满足她一贯的排场。说要换小一点的房子,没有换,说要和翁瑞午断了往来,没有断。她没有与翁瑞午结婚,说是不忘情志摩,还和翁“约法三章”:不许翁抛弃发妻,说是翁妻是老式女子,离婚后必然无出路;永远不和他结婚,保持不明不白的关系。试问,如果小曼真性情,她会和翁黏在一起,不保持志摩的名节?如果小曼真性情,会留着一个有家室的男人,不顾及他的妻儿?虽然不离婚是有一个归宿,但是,这样的苟且,难道比得上离婚分掉干脆?遗像又代表什么?这只是一张纸,并不是真正的人。小曼唯一的忏悔便是她整理出的志摩文集。其他的一概都是借口与挡箭牌。她与翁之间,也并不是无私。她在翁身上可以得到她想要的一切,物质、陪吃陪玩,甚至感情。她给过他什么?而翁对她,那是无私。可是,我又搞不懂了,为什么翁还和其他女人生私生子?是不是小曼的若即若离,才使得他如此神魂颠倒?
      也许是因为志摩死了,我所看到的全是志摩的付出。小曼没有半点回应。她对他只有辜负。她所谓的爱,都是口头的廉价。王庚太现实,以致忽略了小曼的梦;志摩太梦寐,忘却了现实的小曼。哎,彼此自私所致吧。
      注定了4个人之间的悲剧。志摩为徽因的爱而生,因小曼的爱而死。哎,除了叹息,还剩下什么?
      
  •     她天赋实在有限
  •     小曼是个自私的人
    徐志摩也是个自私的人
  •     蛮纠结的~
  •     了解她,还是值得看下
  •     其实我比较关心王庚的结局
  •     他妈的,什么破书,虽说是旧书淘来的,但毕竟花了5块钱啊!!
  •     陸小曼是個很真實的人,敢愛敢恨,不夠懂事,卻夠率性夠瀟灑。相比之下林徽因給我的感覺就很做作。
  •     ````陆小曼漂亮还是林徽因更美呀~····
  •     好几年前买的了,这是我难得一口气看完的。看了陆小曼的一声和徐志摩的爱情、婚姻,感触颇多。非常喜欢。
  •     陆小曼 徐志摩 林徽因 梁思成 金岳霖。。。这几个才子佳人剪不断理还乱啊 ps:没觉得陆小曼怎么好看了 爱情很凄美
  •     在老了,她才成了志摩希望的那一种人。
  •     除了最后几年是凭着自己劳动和政府照顾生活,其余的可以说寄生虫般的生活。王赓、徐志摩、翁端午三个宿主所需要的贤妻良母、双重伴侣、情人,她一个都没做全,除了交际玩乐,她只是她自己。
  •     内容累赘重复,说是画传可照片大多东拼西凑,语言上更像是在批判。
  •     集美貌才情权贵于一身的一代交际名媛的跌宕一生。
  •     几乎是同时看这本传记和林徽因传记的。路比较活泼可爱,很俏皮很有灵气,林就更加职业性,对于凡事都有一个理性不可逾越的天平摆在那里。说不上对于女人来说,那种性格该是更好的。但是对我来讲的话,还是更欣赏林吧。
  •     我也喜欢美女+才女
  •     感动翁瑞午与小曼....
  •     今天在图书馆翻翻看了些……民国的那些女人,那些往事……
  •     对她有了新的看法。
  •     楼上+1
    太重自我的感受,也可以说他们最爱自己吧。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