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之南人类学影像展手册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年
ISBN:9787222037281
作者:影像展组委会
页数:160页

内容概要

云之南人类学影像展(后改称云之南纪录影像展)组委会,是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白玛山地文化研究中心”所属的一个策展和研究小组,由一群热爱记录片的志愿者组成。

作者简介

云之南纪录影像展(草创时称云之南人类学影像展),创办于2003年,至2009年,已连续举办四届,而成长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独立影像展之一。
本书为第一届影展的手册,介绍了所有放映及投稿作品,目录有:

影展宗旨
回放单元(4部作品)
竞赛单元(22部作品)
学生单元(19部作品)
观摩单元(来自中国和美国的7部作品)
现场对话
影像仓库(82部投稿作品)
本书和其他几届云之南纪录影像展的手册一起,描绘了中国独立纪录片十年发展的概貌。


 云之南人类学影像展手册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这是一个由专业的研究团队,心怀对影像大神的敬畏之心,用虔诚的态度创办的影像展。是没有明星,没有消费感、不矫揉造作的影像展。里面的纪录片不会是你理解的CCAV9播放的唯美风光片。大多数的作者半路出家,极少有电影学院、艺术院校的学习经历。作者对影像理解质朴,鲜少花活幺蛾子。大多数参展影片在此播放后就无缘再见世人。但,这个影像展的存在,能代表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感悟和宽容。
  •     要追寻一个影像展的起点,首先得寻找个人和集体视觉经验的历程。 我 1955年出生,从那时直到1980年代初,可以说是电影一统影像之天下的时代。当时昆明有几家国营电影院,我们由家长或老师带领,差不多一年看两、三次黑白电影,大多数为国产的战争片和大跃进片。偶尔看到一部外国片,如前苏联的《列宁在1918》、英国的《鬼魂西行》,还有不知哪个国家的《十字军》,印象便很深刻。文革期间电影的样式极少,可样板戏影片却大大普及了电影教育,片中的对白和音乐,当时大多数人都能背下来。 文革后的 70年代中、后期,我们开始从电影时代转向电视时代。最初是某家人有了一部黑白电视机,便在过年过节时拿到院子里供所有邻居围着看。那时往往要出国回来的人,或有门路的人,才可以到归国办公室之类的机构凭票买电视等“大件”,所以家里有电视是件很荣耀的事。 记得是1985年,父亲搞到一张内部票,买了台黑白电视。之后短短四、五年间,我们家就从黑白电视进步到彩色电视。 1996年,妻子单位发了一台电脑,再过两年,我们家又添了DVD。就在同时,周围几乎所有的家庭,都或前或后跑步进入了 “ 电子影像时代 ” 。而同样的过程,在我调查的德钦藏族农村也正在发生着。 1997年我第一次去明永村时,村里的男女老少每晚都聚集在有电视和放像机的活佛家,看到一两点才离开。到2001年,大部份人家的平顶上就架起了接收电视信号的天锅。 变化的步伐还在加快。当电视机在明永村普及的时候,我借钱买了一部 Sony VX1000(数字摄象机), 到周围几个村子拍自己的作品。不久,村里的诗人扎西尼玛说他也想拍录象,他于是成了我们项目组的成员,拍摄了第一部纪录片:《冰川》。 在毫无察觉的转眼间,我们居住的故土就成了电视机生产的大国,电脑生产的大国,拼贴广告的大国,制造正版和盗版影像的大国。 去年为国际山地年会的展览,我到一家制版公司做照片喷绘,见那些技术熟练而漫不经心的年轻专业人员用 photoshop6.0和一大堆四处搜来的照片,几分钟就完成一张花哨的广告,不禁深深被影像制造的便捷所震惊。大海、飞鱼、摩天大楼、泳装美眉、热带水果,一切都从遥远的虚空中汇集而来,供我们留下的唯一一个器官 —— 眼睛所享用。 眼球经济,视觉文化, DV时尚,电子游戏,每天涌入视网膜的电子信息,让身体的其他感官都成了瞎子。连战争和探险都成了虚拟的影像,我们同真实的交流几乎被屏幕隔断。 所以,这个时代确切的命名,应该是“制造影像的时代”。那些被制造出来的以满足感官刺激为目的影像,正在改变着我们观看世界的方式,也改变着影像被创造出来的初衷之一:记录真实。 生活越是被凭空制造的视觉符号所充斥,人们越渴望与自然、与他人真实的交流。不管这种真实是关乎外部世界的,关乎内心的,还是在“ 趴在墙上的苍蝇 ”眼里反映出来,或纪录电影作者干预中产生的。因此,纪录片的存在不仅与影像对于这个时代的价值有关,它毕竟还为人们保留着一条与现实世界沟通的渠道,能够引导我们回归我们必须落脚的土地。 本影像展对纪录影像的倡导,即是回应“ 读图时代 ”的现实,也试图寻找个人和社会群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念。 创办云之南人类学影像展的动议产生于 2002年的中旬。但在这以前,与之有关的想法已经酝酿了一段时间,与之有关的行动也已做了几年,如2000年 “ 复眼小组 ” 在上河会馆的影展; 2001年云南艺术学院举办的DV作品展;又如云南大学东亚影视人类学研究所的学生组织了 “ 昆明电影学习小组 ” ,他们在云大科学馆每周一次的电影放映,坚持了两年多。到 2002年,昆明地区分散的影像活动逐渐合流,首先是博物馆开办了持续半年的、以影像表达为主要形式的 “ 博物馆之友 ” 讲座。随后由昆明电影学习小组、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民族学院和艺术学院几家联合,举办了四个月的 “ 昆明影像论坛 ” ,为全面展示云南纪录片作者的成果提供了一个平台。 其实,云南和纪录影像的渊源还可以追朔到更遥远的年代。记得去年我在云大旁边的餐馆和英国来的乐维思女士聊天,才知道他父亲 20世纪40年代曾在这里传教,还拍过一个关于昆明的短片。她此行放映的内容就是那次聊天的结果。前天,英国来的安迪又给我展示了几十张收藏在法国传教士图书馆的云南旧照。前几年关于 “ 云南老照片 ” 的许多议论和展览活动,已经揭开中国纪录影像史的一角。至今还沉睡在国内外文化档案库里的大批图像,将成为我们整理和认识 “ 影像中国 ” 的起点。 从 1950年起,中国的影像纪录活动被纳入一种新的文化体系中。伴随着 “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 ” 运动的开展,由民族学者和电影工作者组成的摄制组以 “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片 ” 作标题,开始用电影胶片拍摄各民族的生活状态,直到 70年代,这项工作还在进行。尽管当时遵循的某些观念和原则并不为今天的研究者赞同,但这次延续20多年的拍摄活动,给后人留下了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尤其是云南少数民族社会文化的珍贵记录。如今,这些影片日益受到国际影视人类学界的重视,被誉为中国民族志电影的开山之作,无论在艺术和理论上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而这批作品的主创者之一,便是云南的杨光海、蔡家骐等前辈。 20世纪80年代以降,以个性表达、文化关怀为特点的记录电影在省内外兴起,一些原来栖身于体制内或体制边缘的电视编导,如吴文光、朱晓阳、郝跃骏、刘晓津、张宇丹、谭乐水、周岳军、魏星等,纷纷动手拍摄个性化的作品。到了90年代,以云南大学同德国合作的 “ 东亚影视人类学研究所 ” 的建立为契机,以及一些学者加入 DV拍摄的行列,纪录电影的制作、理论研究和机构建设在云南得到长足的发展。 今天,云南仍然是纪录影像制作的热点。有朋友开玩笑说,光在泸沽湖一个地方,每年都有上百支电视拍摄小组转悠。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自然资源,正在研究者的努力下,通过影像的制作和传播而转变为商业和文化信息的资源,并进而转变为人才和学术的资源。云南大学、云南艺术学院、云南民族学院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大批非政府组织在生态保护、性别研究、社区发展、前卫艺术等领域的活动,各种纪录片小组对农村、民族的长期关注,正在营造一个日趋良好的文化环境。正是这样的环境,催生了一个以文化和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的 “ 云之南人类学影像展 ” 。 有人曾问:世界上每两天就有一个影像展,你们怎么还要搞一个?这提问让我想起美国纪录片人梭米为介绍肯塔基 “ 阿帕影像工作站 ” (Appalshop)发来的邮件: “ 这两个国家的两个地区(指肯塔基和云南),有着两个最重要的共同点:其一,它们在地理上都远离传统的文化生产中心(我们这儿是纽约和洛杉矶,你们那儿是北京和上海);其二,它们都拥有独特的文化和民族的历史传统与认同感。我们很想在当前全球化和媒体及信息技术扩张的背景下来讨论上述问题,分享彼此的经验 ” 。 梭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恰当的理由:正因为我们远离中心,远离那些强有力的视觉语言,我们才有可能独立思考。云之南,是一个边缘的地域。即非政治主流又非商业主流的纪录片,是一种边缘的影像。这两者将共同塑造一个多样化的视觉空间。惟有在此多样的空间里,才可能发出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声音,彼此的对话才可能实现。而 “ 声音 ” 和 “ 对话 ” ,正是本届影展的两个主题。 近几年,做影像展成了风气,其基本的指向或是前卫的,地下的,或是官方影视机构的。刻板气派的体制内影展,和活泼松散的民间活动虽各擅其长,但缺乏沟通,中间需要一座连接的桥梁,一种对话的机制。博物馆作为公益型的社会文化教育中心,有责任也有必要充当正统文化和民间文化对话的中介。在国外,由博物馆举办人类学影像展早已成惯例,而在中国,重 “ 物 ” 不重 “ 人 ” ,重 “ 有形遗产 ” 而不重 “ 无形遗产 ” ,重固定展览而忽视动态展示,依然是博物馆界的风气。云南省博物馆愿意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愿意通过此次影像展,探索打开大门、转变机制的途径。 这个活动在策划的初期,我们就试图做一种机制,而不仅仅做一件事情。我们借鉴做国际项目的经验,以 “ 公正,开放,合作 ” 的原则为指导,尝试运用项目管理的方式,整合博物馆、大学、民间艺术社区(创库)、文化网站(西部科技频道、电影夜航船等)、电视台和纪录影像作者的资源,通过共同参与一个事业的过程,创建一个交流的网络,进而再构造一个培养能力、刺激思考、促进视觉产品传播的渠道。从2002年6月到今天,策展小组、组委会的全部活动,都在对话、讨论、行动的气氛中进行。这样的气氛,把每个参与的人卷入其中,以志愿者的身份,组成友好协作的团队,为他人、也为自己的发展努力工作。 中国是当今文化变迁最剧烈的地区,也是辉煌的历史戏剧频繁上演的大舞台。纪录影像赋予我们一个有力的工具,让我们去参与新文化的建设,去表达不同人群的声音,去冷静地观察时代演变的脉络,去尽力保存这一代人的记忆。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要追寻一个影像展的起点,首先得寻找个人和集体视觉经验的历程。
      我 1955年出生,从那时直到1980年代初,可以说是电影一统影像之天下的时代。当时昆明有几家国营电影院,我们由家长或老师带领,差不多一年看两、三次黑白电影,大多数为国产的战争片和大跃进片。偶尔看到一部外国片,如前苏联的《列宁在1918》、英国的《鬼魂西行》,还有不知哪个国家的《十字军》,印象便很深刻。文革期间电影的样式极少,可样板戏影片却大大普及了电影教育,片中的对白和音乐,当时大多数人都能背下来。
      文革后的 70年代中、后期,我们开始从电影时代转向电视时代。最初是某家人有了一部黑白电视机,便在过年过节时拿到院子里供所有邻居围着看。那时往往要出国回来的人,或有门路的人,才可以到归国办公室之类的机构凭票买电视等“大件”,所以家里有电视是件很荣耀的事。
      记得是1985年,父亲搞到一张内部票,买了台黑白电视。之后短短四、五年间,我们家就从黑白电视进步到彩色电视。 1996年,妻子单位发了一台电脑,再过两年,我们家又添了DVD。就在同时,周围几乎所有的家庭,都或前或后跑步进入了 “ 电子影像时代 ” 。而同样的过程,在我调查的德钦藏族农村也正在发生着。 1997年我第一次去明永村时,村里的男女老少每晚都聚集在有电视和放像机的活佛家,看到一两点才离开。到2001年,大部份人家的平顶上就架起了接收电视信号的天锅。
      变化的步伐还在加快。当电视机在明永村普及的时候,我借钱买了一部 Sony VX1000(数字摄象机), 到周围几个村子拍自己的作品。不久,村里的诗人扎西尼玛说他也想拍录象,他于是成了我们项目组的成员,拍摄了第一部纪录片:《冰川》。
      在毫无察觉的转眼间,我们居住的故土就成了电视机生产的大国,电脑生产的大国,拼贴广告的大国,制造正版和盗版影像的大国。
      去年为国际山地年会的展览,我到一家制版公司做照片喷绘,见那些技术熟练而漫不经心的年轻专业人员用 photoshop6.0和一大堆四处搜来的照片,几分钟就完成一张花哨的广告,不禁深深被影像制造的便捷所震惊。大海、飞鱼、摩天大楼、泳装美眉、热带水果,一切都从遥远的虚空中汇集而来,供我们留下的唯一一个器官 —— 眼睛所享用。
      眼球经济,视觉文化, DV时尚,电子游戏,每天涌入视网膜的电子信息,让身体的其他感官都成了瞎子。连战争和探险都成了虚拟的影像,我们同真实的交流几乎被屏幕隔断。
      所以,这个时代确切的命名,应该是“制造影像的时代”。那些被制造出来的以满足感官刺激为目的影像,正在改变着我们观看世界的方式,也改变着影像被创造出来的初衷之一:记录真实。
      生活越是被凭空制造的视觉符号所充斥,人们越渴望与自然、与他人真实的交流。不管这种真实是关乎外部世界的,关乎内心的,还是在“ 趴在墙上的苍蝇 ”眼里反映出来,或纪录电影作者干预中产生的。因此,纪录片的存在不仅与影像对于这个时代的价值有关,它毕竟还为人们保留着一条与现实世界沟通的渠道,能够引导我们回归我们必须落脚的土地。
      本影像展对纪录影像的倡导,即是回应“ 读图时代 ”的现实,也试图寻找个人和社会群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念。
      创办云之南人类学影像展的动议产生于 2002年的中旬。但在这以前,与之有关的想法已经酝酿了一段时间,与之有关的行动也已做了几年,如2000年 “ 复眼小组 ” 在上河会馆的影展; 2001年云南艺术学院举办的DV作品展;又如云南大学东亚影视人类学研究所的学生组织了 “ 昆明电影学习小组 ” ,他们在云大科学馆每周一次的电影放映,坚持了两年多。到 2002年,昆明地区分散的影像活动逐渐合流,首先是博物馆开办了持续半年的、以影像表达为主要形式的 “ 博物馆之友 ” 讲座。随后由昆明电影学习小组、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民族学院和艺术学院几家联合,举办了四个月的 “ 昆明影像论坛 ” ,为全面展示云南纪录片作者的成果提供了一个平台。
      其实,云南和纪录影像的渊源还可以追朔到更遥远的年代。记得去年我在云大旁边的餐馆和英国来的乐维思女士聊天,才知道他父亲 20世纪40年代曾在这里传教,还拍过一个关于昆明的短片。她此行放映的内容就是那次聊天的结果。前天,英国来的安迪又给我展示了几十张收藏在法国传教士图书馆的云南旧照。前几年关于 “ 云南老照片 ” 的许多议论和展览活动,已经揭开中国纪录影像史的一角。至今还沉睡在国内外文化档案库里的大批图像,将成为我们整理和认识 “ 影像中国 ” 的起点。
      从 1950年起,中国的影像纪录活动被纳入一种新的文化体系中。伴随着 “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 ” 运动的开展,由民族学者和电影工作者组成的摄制组以 “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片 ” 作标题,开始用电影胶片拍摄各民族的生活状态,直到 70年代,这项工作还在进行。尽管当时遵循的某些观念和原则并不为今天的研究者赞同,但这次延续20多年的拍摄活动,给后人留下了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尤其是云南少数民族社会文化的珍贵记录。如今,这些影片日益受到国际影视人类学界的重视,被誉为中国民族志电影的开山之作,无论在艺术和理论上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而这批作品的主创者之一,便是云南的杨光海、蔡家骐等前辈。
      20世纪80年代以降,以个性表达、文化关怀为特点的记录电影在省内外兴起,一些原来栖身于体制内或体制边缘的电视编导,如吴文光、朱晓阳、郝跃骏、刘晓津、张宇丹、谭乐水、周岳军、魏星等,纷纷动手拍摄个性化的作品。到了90年代,以云南大学同德国合作的 “ 东亚影视人类学研究所 ” 的建立为契机,以及一些学者加入 DV拍摄的行列,纪录电影的制作、理论研究和机构建设在云南得到长足的发展。
      今天,云南仍然是纪录影像制作的热点。有朋友开玩笑说,光在泸沽湖一个地方,每年都有上百支电视拍摄小组转悠。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自然资源,正在研究者的努力下,通过影像的制作和传播而转变为商业和文化信息的资源,并进而转变为人才和学术的资源。云南大学、云南艺术学院、云南民族学院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大批非政府组织在生态保护、性别研究、社区发展、前卫艺术等领域的活动,各种纪录片小组对农村、民族的长期关注,正在营造一个日趋良好的文化环境。正是这样的环境,催生了一个以文化和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的 “ 云之南人类学影像展 ” 。
      有人曾问:世界上每两天就有一个影像展,你们怎么还要搞一个?这提问让我想起美国纪录片人梭米为介绍肯塔基 “ 阿帕影像工作站 ” (Appalshop)发来的邮件:
      “ 这两个国家的两个地区(指肯塔基和云南),有着两个最重要的共同点:其一,它们在地理上都远离传统的文化生产中心(我们这儿是纽约和洛杉矶,你们那儿是北京和上海);其二,它们都拥有独特的文化和民族的历史传统与认同感。我们很想在当前全球化和媒体及信息技术扩张的背景下来讨论上述问题,分享彼此的经验 ” 。
      梭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恰当的理由:正因为我们远离中心,远离那些强有力的视觉语言,我们才有可能独立思考。云之南,是一个边缘的地域。即非政治主流又非商业主流的纪录片,是一种边缘的影像。这两者将共同塑造一个多样化的视觉空间。惟有在此多样的空间里,才可能发出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声音,彼此的对话才可能实现。而 “ 声音 ” 和 “ 对话 ” ,正是本届影展的两个主题。
      近几年,做影像展成了风气,其基本的指向或是前卫的,地下的,或是官方影视机构的。刻板气派的体制内影展,和活泼松散的民间活动虽各擅其长,但缺乏沟通,中间需要一座连接的桥梁,一种对话的机制。博物馆作为公益型的社会文化教育中心,有责任也有必要充当正统文化和民间文化对话的中介。在国外,由博物馆举办人类学影像展早已成惯例,而在中国,重 “ 物 ” 不重 “ 人 ” ,重 “ 有形遗产 ” 而不重 “ 无形遗产 ” ,重固定展览而忽视动态展示,依然是博物馆界的风气。云南省博物馆愿意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愿意通过此次影像展,探索打开大门、转变机制的途径。
      这个活动在策划的初期,我们就试图做一种机制,而不仅仅做一件事情。我们借鉴做国际项目的经验,以 “ 公正,开放,合作 ” 的原则为指导,尝试运用项目管理的方式,整合博物馆、大学、民间艺术社区(创库)、文化网站(西部科技频道、电影夜航船等)、电视台和纪录影像作者的资源,通过共同参与一个事业的过程,创建一个交流的网络,进而再构造一个培养能力、刺激思考、促进视觉产品传播的渠道。从2002年6月到今天,策展小组、组委会的全部活动,都在对话、讨论、行动的气氛中进行。这样的气氛,把每个参与的人卷入其中,以志愿者的身份,组成友好协作的团队,为他人、也为自己的发展努力工作。
      中国是当今文化变迁最剧烈的地区,也是辉煌的历史戏剧频繁上演的大舞台。纪录影像赋予我们一个有力的工具,让我们去参与新文化的建设,去表达不同人群的声音,去冷静地观察时代演变的脉络,去尽力保存这一代人的记忆。
      
  •       这是一个由专业的研究团队,心怀对影像大神的敬畏之心,用虔诚的态度创办的影像展。
      是没有明星,没有消费感、不矫揉造作的影像展。里面的纪录片不会是你理解的CCAV9播放的唯美风光片。大多数的作者半路出家,极少有电影学院、艺术院校的学习经历。作者对影像理解质朴,鲜少花活幺蛾子。大多数参展影片在此播放后就无缘再见世人。但,这个影像展的存在,能代表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感悟和宽容。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