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註解

出版社:宣道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1-4
ISBN:9789622441996
作者:包忠傑
页数:900页

内容概要

1904年7月19日,包忠杰出生在中国直隶(今河北省)大名府,在山东省长大。父亲包志理 (Rev. Henry C. Bartel) 是美国门诺会宣教士,系于义和团之乱后首批进入中国的西方宣教士,曾先后在河北、天津及蒙古等地宣教。包忠杰六、七岁时,曾回美国入小学读书,八岁时又回到中国。塑铸思想的少年时期,则是在中国受的教育。
1925年,包忠杰回到美国,进入堪萨斯州他泊学院(Tabor College, Hillsboro, Kansas)接受大学教育;毕业后进普林斯顿神学院(Princeton Theological Seminary)深造。1929年,包忠杰又回到中国。1931年,包忠杰在武昌与白爱兰(Ina Birkey)女士结婚,婚后伉俪同心,一起前往四川和贵州边界的龙潭、松桃山区,从事宣教、开荒植堂工作。这一带地区十分贫穷落后,以盗匪猖獗见称;要领人信主,有如进入虎穴取子。若不是受到主的大爱感动,恐怕很难在这些地方留下来,而且一晃便是十几、二十年。
包忠杰早期在四川龙潭宣教时,长女不幸在山区染上痢疾,因地处穷乡僻壤,缺医少药,且交通不便,在赶往医院途中不治去世,令他夫妇俩伤痛欲绝。但他们仍然持守着原来的意愿,继续留在该地,且认定那是神呼召他们事奉的岗位。
有一次,包中杰正在带领信徒聚会敬拜神,有位彪形大汉腰佩大刀前来听道。包忠杰见其异于常人,会后特地趋前寒暄,才知此人乃是一名土匪。一次打劫,无意中获得一本圣经,翻阅之余却难以明白,特前来求教。经过详细解说耶稣基督道成肉身,来到人世间救赎的福音,此人后来居然改邪归正,成为基督徒,进而热爱传扬福音。1996年,包牧师旧地重游,回去探望信徒时,还遇见这位弟兄的外孙女。她继承先祖遗志成为传道人,四处传讲福音,引人归主。
1937年,包中杰夫妇携家回美国度假,适逢日军侵华,中日战争爆发。包忠杰把家人安置在南加州,毅然抛妻别雏,只身回到中国,共赴国难,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工作。二战结束后,他回到美国与家人团聚,并且进入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完成文学硕士学位。1946年末,包忠杰抵达上海,恢复宣道书局(今宣道出版社),开始主持文字工作;次年又开始担任《圣经报》主编。
1949年以后,包忠杰受到中国政府驱逐,但他不愿返回美国,而是留在香港,继续向华人宣教,并在香港出版《灯塔》杂志,1955至1960年间担任《灯塔》编辑。《灯塔》普及香港、台湾及东南亚等地,销量曾高达35,000多份。包忠杰从经验中发掘出独特的见解来劝勉同工,他说∶“作编辑犹如做牧者。牧师所牧养的是看得见的羊群,编辑却是牧养一大群看不见或难以接触的羊群。如何选取对灵命有益的‘天粮’供给主的羊群,乃是好牧人最需要关心的”。1965至70年,他再度回港,担任宣道书局的经理和《圣经报》主编,该报在他离港返美后于1973年停刊。
1970年,包忠杰退休返回美国,任教于加拿大圣经学院,发起留美加中国学生团契和组织冬令会,又推动华人教会的建立。1971年9月,第一间华人宣道会在加拿大雷城(Regina)成立。他深爱华人的灵魂,退休后,还周访澳洲及亚洲各国,观察华人社会灵命的需要。1978年,他访问中南美洲华人;1980年中国开放以后,他先后多次访问中国,最后一次已届92岁高龄,心系中国之情可见一斑。
包忠杰自幼成长于中国,除讲得一口流利带四川口音的普通话外,中文造诣亦相当深厚,能轻易用中文写作,并且博学多才,对中国文化有非常精深的研究。他是从事基督教文字宣教事工的先驱,使中国基督徒受益良多。他的著作包括《诗篇注解》、《旧约中的祷告》和《新约中的祷告》,并且将宣信的《能力浇灌——旧约圣经论》和慕安德烈的《宝血的能力》译为中文,他的著述广受华人基督徒所喜爱。
包忠杰牧师为《圣经报》的停刊经常耿耿于怀,数度邀约多位文字工作前辈,同商复刊。在他积极倡议和鼓吹带动下,2000年,在美国三藩市召开几次复刊筹划会议。当时年届96岁高龄的包牧师,特地远从加州圣巴巴拉(Santa Barbara)专程来开会。他头脑清晰,讲话满有气力。《圣经报》终于在2000年12月实现复刊,并以简体字印制发行。包忠杰亲眼目睹多年心愿梦境成真,老怀大感欣慰。2001年6月25日,包忠杰在美国去世,享年97岁。可说是将毕生的年月、青春和才智,完全奉献给了中国人民。

书籍目录

緒論
第一篇 (君子與小人)
第二篇 (順與逆)
第三篇 (恃主無恐)
第四篇 (恃主常樂)
第五篇 (疾惡如仇)
第六篇 (懺悔吟之一——憂戚)
第七篇 (被誣)
第八篇 (萬物之靈)
第九篇 (神與人)
第十篇 (問主)
第十一篇(答客難)
第十二篇(世風歎)
第十三篇(夜如何其)
第十四篇(視爾夢夢)
第十五篇(忠厚廉潔)
第十六篇(精神堡壘)
第十七篇(無妄)
第十八篇(凱旋賦)
第十九篇(創造與法律)
第二十篇(預祝勝利)
第廿一篇(勝利謝恩)
第廿二篇(受天下之垢)
第廿三篇(良牧)
第廿四篇(迎駕)
第廿五篇(安宅與正路)
第廿六篇(表明心跡)
第廿七篇(處困莫餒)
第廿八篇(口蜜腹劍)
第廿九篇(雷音)
第三十篇(先悲後喜)
第卅一篇(無窮之望)
第卅二篇(懺悔之吟之二——承罪)
第卅三篇(新歌一曲)
第卅四篇(知味)
第卅五篇(恩將仇報)
第卅六篇(活泉)
第卅七篇(老成人言)
第卅八篇(懺悔吟之三——痛悔)
第卅九篇(夢幻泡影)
第四十篇(報恩之道)
第四十一篇(痛中吟)
第四十二篇(渴慕)
第四十三篇(真光與妙諦)
第四十四篇(今昔歎)
第四十五篇(天作之合)
第四十六篇(靈川與狂瀾)
第四十七篇(大同)
第四十八篇(保境安民)
第四十九篇(潤身與潤屋)
第五十篇 (以德行為祭祀)
第五十一篇(懺悔吟之四——自新)
第五十二篇(恃主與恃富)
第五十三篇(愚者之言)
第五十四篇(不義自斃)
第五十五篇(翻雲覆雨)
第五十六篇(落魄之淚)
第五十七篇(時艱)
第五十八篇(無日高高在上)
第五十九篇(群犬狂吠)
第六十篇 (神助與人助)
第六十一篇(高山仰止)
第六十二篇(天平)
第六十三篇(明發不寐)
第六十四篇(天網恢恢)
第六十五篇(甘雨)
第六十六篇(如銀在爐)
第六十七篇(豐年謝恩)
第六十八篇(以正克邪)
第六十九篇(孤憤)
第七十篇 (虧盈益謙)
第七十一篇(否極泰來)
第七十二篇(六合同風)
第七十三篇(驕人好好勞人草草)
第七十四篇(伊于胡底)
第七十五篇(黜陟幽明)
第七十六篇(天心厭亂)
第七十七篇(念舊恩)
第七十八篇(先民之頑梗)
第七十九篇(民族之厄運)
第八十篇 (葡萄樹之被折)
第八十一篇(存天理去人欲)
第八十二篇(決獄務平)
第八十三篇(反主同盟)
第八十四篇(眷戀庭闈)
第八十五篇(天人交歡)
第八十六篇(仁淵義府)
第八十七篇(念本)
第八十八篇(處困籲主)
第八十九篇(神之盟)
第九十篇 (人生)
第九十一篇(聖道保身)
第九十二篇(庭植嘉樹)
第九十三篇(王道與霸道)
第九十四篇(聰明正直)
第九十五篇(百神之君)
第九十六篇(普天同慶)
第九十七篇(佳音)
第九十八篇(新曲)
第九十九篇(篤實光輝)
第一百篇 (升堂)
第一百零一篇(親君子遠小人)
第一百零二篇(懺悔吟之五)
第一百零三篇(慈父)
第一百零四篇(偉哉造物)
第一百零五篇(主恩罔極)
第一百零六篇(民之不淑)
第一百零七篇(人窮反本)
第一百零八篇(弦歌迎曉)
第一百零九篇(自作孽不可活)
第一百一十篇(君子道長)
第一百十一篇(知與行)
第一百十二篇(暗然日彰)
第一百十三篇(矜貧恤寡)
第一百十四篇(釋放之歌)
第一百十五篇(真宰與偶像)
第一百十六篇(報主願)
第一百十七篇(仁與誠)
第一百十八篇(進行曲)
第一百十九篇(道學津梁)
第一百二十篇(不可與處)
策一百廿一篇(慈愛之主)
第一百廿二篇(同心之言)
第一百廿三篇(延頸企踵)
第一百廿四篇(鳥脫樊籠)
第一百廿五篇(代虐以寬)
第一百廿六篇(耕耘與收穫)
第一百廿七篇(心廣體泰)
第一百廿八篇(善人福報)
第一百廿九篇(屋巔草)
第一百三十篇(懺悔吟之六)
第一百卅一篇(天真)
第一百卅二篇(結約之櫃)
第一百卅三篇(和樂且湛)
第一百卅四篇(昏定)
第一百卅五篇(造物與受物)
第一百卅六篇(敘德辭)
第一百卅七篇(憶昔)
第一百卅八篇(道與名)
第一百卅九篇(主之全知)
第一百四十篇(因果)
第一百四十一篇(擇交)
第一百四十二篇(聖道中自有乾坤)
第一百四十三篇(懺悔吟之七)
第一百四十四篇(新秩序)
第一百四十五篇(光天化日)
第一百四十六篇(主之全仁)
第一百四十七篇(大地回春)
第一百四十八篇(鈞天廣樂)
第一百四十九篇(暢行宿命)
第一百五十篇 (大小和鳴)

作者简介

詩篇乃是以色列人用以崇拜神的全部讚美詩。由於他們多年的經歷,並遭遇人生旅程的無窮變幻,把內心所發抒的讚美、感謝、祈求和歎息,逐一向神傾吐陳明。換言之,即凡屬神與敬畏神的人如何處在各等憂傷、捆鎖、試煉、病患、流淚、戰兢、恐懼、困乏中蒙神的管教、責備、看顧、保守、安慰、勸勉和鼓勵,從而獲得神所賜下的一切不可言喻的恩惠。
猶太人向將舊約的書卷分作三類,即“摩西的律法,先知的書和詩篇。”當時按舊約本身編排的次序亦如此,與現在所有的排法不同。詩篇在希伯來文的名稱原為Tehillim,意即“讚美的話”,這樣的稱呼,或者因為詩篇是聖殿所用的讚美詩之故。在希臘文的聖經中,稱詩篇為(The Psalms)或稱(The Psalter),這字根原為 Psallo,意即作樂也,可見它們都應該配樂器而唱(代上十六章四至六節廿五章一節,代下五章十二節十三節)。
今詩篇的排列,恰位於聖經的當中,它正像聖經的一個山峰,站在其上,能以瞻望它的四圍的風景。它第一篇的開頭,是神如何賜福行義的人(詩一篇二節);而在第一百五十篇裏面,卻表示人如何向神發出感頌和讚美。曾有人說得很恰當,謂:“人心乃是要由神的手來彈奏的一種美妙絕倫的樂器”。人生的一切經歷,不過是一部搜羅萬有的曲調而已,因此患難與幸福,憂傷與喜樂,不過乃長音與短音的配合;神能將人以為極不和諧的樂音,製造成為最優悅可愛的和音來。因此,人們的認罪,祈禱,和所曆的重大急難,其結果將要成全永遠得救的根源和無窮盡的讚美,即從今生罪惡滿盈的世界,唱進了永遠無罪的天堂。
詩篇內的含意,包括著人心一切憂傷喜樂的情緒;因它包含著人們內在各樣感懷的緣故,故此歷代以來之眾聖徒,均能從其中得莫大的慰勉和靈性上的幫助。當快樂時,則可加無限的興奮,憂悶煩燥時,仍可得說不出的安撫。在全部舊約中,當以詩篇為人最愛念誦的。猶太教在崇拜的儀式上念誦詩篇占了最重要的部份,而在主耶穌未臨以前一切虔誠的猶太人,均認詩篇為他們靈修上不可或缺的課本,因能從這些寶貝的詩歌中.重新得著力量和盼望,不但在主前如此,就是如今那些敬畏神的猶太人亦然,當他們經最深重最悲慘的逼迫時,常從其中得真確的扶持和惕勵,雖曆諸般痛苦的境況,仍能向神極力的吟頌,故在新約時代也一樣廣泛的採用,有的教會至今仍以詩篇為崇拜的詩歌。今日在許多信主者的家中,無論老少信徒都喜愛用詩篇的話,以為感謝,或向神呼籲祈求。詩篇能如此為古今聖徒所熱愛,無非因為它能儘量表現信徒在各種順逆的環境中所流露的情緒,誰愈肯多多誦讀詩篇,便愈能養成更可悅納的崇拜,和虔心倚靠神那種真誠的態度來;更能在憂傷痛悔時藉此獲得心靈隨時的恩眷和佑助。
至於詩篇的重要性,在新約的記載中也可以明顯的看見,因在新約中擷證詩篇的話,比引用其他的書卷更多,在主耶穌自己向眾人證道的時候,亦隨時採用之。當他以聖經的話堵住法利賽人的口時,乃引用詩篇一百一十篇的話。當他騎驢進耶路撒冷時,群眾均跪拜歡迎他,且隨喊著說:“和散那歸於大衛的子孫”,於是仇敵向他紛紛議論評擊,他隨即指出詩篇第八篇的話以為有力的明證。最末了主耶穌向耶京民眾的宣示,也引用詩篇一百一十八篇廿六節“奉耶和華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我們從耶和華的殿中為你們祝福。”又當他將要進入客西馬尼園時,與門徒一起唱了詩,才往橄欖山去,這詩大概是猶太人每逢要過逾越節時所唱的,他們稱之為Haliel(即詩篇一百一十三篇至一百十八篇)。當他在受苦的時候,便應驗了在詩篇中關於他一切悲痛的載述。當他在十字架上最痛苦之際,隨即呼籲神,引用詩篇廿二篇的話:“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當他從墳墓裏得勝復活時,複引用與詩篇廿二篇相關的話:“你們去告訴我的弟兄。”直到他進入天堂,到父面前享受榮耀時.“並蒙神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稱他為大祭司,”(來五章十節)仍是按詩篇一百一十篇上的記載,“你坐在我的右邊。”最後他向推雅推喇會中得勝的人,所說的話,仍同樣引證了詩篇上的話。(參啟二章廿六至廿六節;詩篇二篇)
在新約使徒行傳中,亦同樣注重詩篇。當五旬節之時,彼得也引證了詩篇上的話。(詩十六篇;徒二章廿五至廿八節;詩一三二篇十一節;徒二章卅;詩一 一○篇;徒二章卅四節,卅五節)使徒行傳內彼得和約翰頭一個向神的祈禱,乃是提到詩篇第二篇的話(詩二篇一節,二節;徒四章廿五至廿六節)。在希伯來書十三章曾多次引用詩篇上的話,同時也有以下各篇的話(詩二篇,八十九篇,九十七篇.一○四篇,九十五篇,一○二篇,一 一 一篇,八篇,十六篇,廿二篇)。


 詩篇註解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