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延故地》书评

出版社:第1版 (2003年1月1日)
出版日期:2003-2
ISBN:9787220062421
作者:色音
页数:156页

黑神话

读了《居延故地》,是为满足对那片瀚海的久久向往。近几年旅游,总是去南国,自己本身又生活在南方,所以总想寻个机会去真正的大西北走一趟,感受那里的粗粝、蛮性、原始,让自己坚硬、开朗。那是生命的原汁。然而,读后并没有尽兴的感觉,反而如读了余秋雨《文化苦旅》里那篇《道士塔》一样沉重。这本书并没有花大笔墨介绍那里的风俗、人居、建筑之类让我能够书中漫游的东西,而是比较实在地记录了居延故地的历史与现在。然而作者触碰的是让人不舒服的部分:城市的繁盛与衰亡;文物的流失与保护;绿洲的葱茏与消逝;穷困、生态破坏、水源枯竭……我终于知道,居延已死,丝绸之路上那些明珠一样的城市,只属于历史。黑水城、黑将军、绿城、居延海、居延泽,光是这些名字就让人升腾起无边的想象,更遑论这些名字背后的传说。风尘依旧,而曾经的王朝已成今日的死城,昨日的历史已成今天的神话。中国人,却太晚从遗忘中醒来。当作者在书中带着有些愤恨的情绪批评以科兹洛夫为首的抢走大批居延文物的俄国考古队时,我不再像读《道士塔》时恨不得对那个卖文物赚小钱的无知道士三唾其面了,却换上了了解并无奈的叹息。当他们在20世纪初为居延古城遗址尚存这一消息欣喜若狂时,中国人在八国联军的铁蹄下看不到出路;当他们在20年代浩浩荡荡打着考察野生动物的旗号来挖掘黑水城时,一片混乱的中国当局毫无文物保护意识。于是,黑城文化遗址竟泽惠了千载以后的异域异族人。然而这是历史的注定,战乱四起,人命如草芥,文物比草芥更轻,入不了任何人的视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有关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公约中早已列入了被盗文物返还的内容。中国人曾拿着这项条文同俄国谈判。一片故地承载的历史知识是国际的,而对知识的研究则属于各国的个人。这是条文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国人的底牌。然而,谈判无果。就我个人,我觉得时隔多年,再去拿钱低声下气地换文物实无必要了。太掉价。平心而论我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规定是部分认同的,各国的文物都应该物归原主,但研究则没必要把界限划得很轻。特别是对中国人来说,闭门造车相当于画地为牢。我想那些海外的文物,与其说流落,不如说是一种安置。如果没有外邦的争抢,中国人的文物保护意识会苏醒的更晚。外国考察队的干涉对中国考古的发展是有实际启发意义的。而那些文物即使没被俄国人盗走,谁能保证它们不会在此后的兵燹中、在文革中毁于一旦?前些年日本考古专家队看了兵马俑,看着那些土黄雕刻痛心不已。中国目前根本没有一流的设施、技术,致使本来出土时为彩色的泥塑一见光就褪了色。日本人希望涉入中国的兵马俑发掘工作,被中国人“义正言辞”的拒绝了。在我看来,这就像是一个乡野村夫猝不及防得到一柄神剑,却不知道怎么用;有一天一个会用的人主动提出给他做个示范,他却唯恐那人碰了他的神物,在那村夫看来,神剑主人的名号远比神剑本身更令人心动。他甘愿守着这个无用的神剑到死。那我们究竟是该庆幸还是该悲哀呢?


 居延故地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