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艺术史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3
ISBN:9787222046610
作者:王嵘
页数:388页

章节摘录

书摘新疆所处的地理环境,是高山、沙漠、戈壁、草原,其游牧民族长期以狩猎和放牧为主要经济形式。长颈或细颈葫芦形容器,最适宜于携带饮水,是狩猎或牧放时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具。长期使用的葫芦容器,无疑成为后来陶器造型的模型。当然,新疆出土陶器造型不仅是人头骨和葫芦形的简单模仿,而是多种多样的。    东天山一带的哈密、巴里坤、伊吾等地,发现的陶器器具和残片数量最多。哈密市郊的雅林墓地、拉甫乔克墓地、焉不拉克古城及墓地,出土了大量彩陶罐,壶、盆、杯、盂、钵、樽、豆等器物及残片。巴里坤除出土上述同类陶器外,还出土一件陶泥抹,以及一件两头尖容器。    东疆地区陶罐的造型,一般为敞口、短颈、圜底,也有敛口、圆腹、平底的,还有直口、直颈、下腹收成平底的;罐颈有长颈、短颈、直颈、弧颈、束颈等多种形状;基本外形,仍以圆腹形和圆柱形为主。它们的外形结构也很丰富,仅罐耳就有单耳、双耳,有的有宽大的带耳,有的口沿处结双系,有的在罐肩置两个对称的桥形耳,有的双耳位于颈部和肩部,有的则在腹部两端,还有带状双耳自罐口沿至腹部联结成拱桥形。在哈密庙儿沟出土一件较大的双耳鼓腹陶罐,罐中放置着儿童尸骨。无独有偶,鄯善县吐峪沟也出土筒形陶棺一具,上有长方形棺口及从棺体上切下的瓦状棺盖,内有成人尸骨。    陶壶的造型也形形色色,有直唇、直口、平底、高颈壶,有侈口、鼓腹、长颈壶,还有短颈、球形腹、圜底壶。壶耳同样有单耳、双耳,有的在腹部有两个对称的桥形耳,有的只在腹部贴塑两个对称的小耳。    陶杯的造型一般为敞口、直壁、单耳、平底,也有圜底的,还曾出土一件束颈、圆腹、有柄的黑陶杯。    陶钵的造型模式是钵口微敛、浅腹、圜底,口沿至腹部有一桥形单耳。圜底钵在新疆发现不多,可见的大多是平底钵。上述钵、杯的底部,一般都穿个小孔(可能作明器使用),口部的制造好像被切割后又重新进行了打磨平光的工序。    哈密和鄯善地区出土了一些豆形器,其中一件彩绘陶豆,口微敛,内斜沿,弧腹短圈足至豆盘底,口沿至腹有桥形耳。哈密焉不拉克遗址和巴里坤石仁子遗址分别发现的一件陶泥抹子和一件两头尖的陶容器,格外引人注目。陶泥抹子的形状是前圆后方,背呈弧形,其上有实用的桥形柄。泥抹子前面触泥部位显得很平滑,留下了古人使用过的痕迹;那件两头尖陶容器非常别致,直颈、小唇口,容器两尖角伸向两侧,使容器形成上大下小的倒三角形,其中一端有一个小孔直通腹内。容器上部口唇旁有安置把柄的痕迹,古人可能是手持把柄,从尖端向外倾倒容器中的液体(水或汤之类)。    此外,哈密焉不拉克遗址还出土彩绘陶盂,直颈、直口、垂腹、平底,底部穿一小孔,是以实用器充作明器。另有一件陶泥饼,已残破,中间有自两面用手指捅开的孔。此一泥饼残件用途不明,或为信手之作,或是一件装饰品。    以上东疆地区所发现的陶器,基本造型都离不开圆球形,但又不拘泥于简单的球形。经过发展,形成了有流、口、颈、肩、腹、耳、足、盖、座等较为复杂的组合性结构。在追求实用性和合理性的同时,制作者展开了想象的翅膀,给陶器的造型加入了自我的审美趣味,从而使实用陶器表现出造型的形式美感,产生了艺术魅力。    P15-16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古代西域艺术文化,是一个五彩斑斓的奇异梦幻,又是一个确确实实的客观存在。本书由上编原始艺术、中编佛教时期艺术、下编伊斯兰教时期艺术三大部分组成。本书从出土文物、遗址遗存、传统文化与习俗等各个层面申发开来,详尽论述了西域艺术的源流、发展以及在原始阶段、佛教流行时期、伊斯兰教流行时期西域各民族在艺术上取得的辉煌成就。

书籍目录

自序导言上编 原始艺术  第一章 原始艺术概说    第一节 原始艺术的共性和个性    第二节 异峰突起的西域原始艺术  第二章 石器艺术    第一节 原始人类举起第一把石刀    第二节 石器怎么变成了艺术品  第三章 陶器艺术    第一节 火与泥土的杰作    第二节 美妙的器表纹饰  第四章 岩画艺术    第一节 刻在石头上的形象“史书”    第二节 西域岩画的文化意义      动物和牧猎主题      生殖崇拜王题      巫术与宗教主题      征战与迁徙主题      舞蹈主题    第三节 西域岩画的艺术风格      稚拙简朴的原始风格      以具象为特征的写实风格      以抽象为特征的写意风格      多义性的无定型风格  第五章 石雕艺术    第一节 神奇的鹿石雕刻    第二节 怪异的石人雕刻      藏匿深山草原的石人      草原部落人像写真  第六章 歌舞艺术    第一节 文献和传说中的西域歌舞    第二节 图像数据中的西域歌舞    第三节 西域歌舞与原始艺市的起源中篇 佛教时期艺术  第七章 佛教时期艺术概说    第一节 佛教来自近邻    第二节 扣动心扉的艺术形式  第八章 两汉时期西域艺术    第一节 两汉时期的西域    第二节 草原文化的摇篮    第三节 西域艺术与东西方艺术      西域艺术在中原      中原艺术在西域      西方艺术的影响    第四节 佛教文化在西域的传播      佛教初传西域      佛教艺术的滥觞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艺术……  第十章 隋唐时期西域艺术下编 伊斯兰教时期艺术  第十一章 伊斯兰教时期艺术概说  第十二章 宋辽金时期的西域艺术  第十三章 元明时期的西域艺术  第十四章 清朝时期的西域艺术后记附录一 王嵘著作及文论要目附录二 拓荒、挑战与超越  ——评王嵘新作《西域艺术史》

编辑推荐

古代西域艺术文化,是一个五彩斑斓的奇异梦幻,又是一个确确实实的客观存在。本书能最好地体现西域历史文化、文明的开放与封闭、辉煌与衰落的变革与变迁。本书基本上按朝代断限,但又用了原始艺术、佛教时期艺术、伊斯兰时期艺术三大编,来归纳各个时期占主导地位的艺术文化。同时,也从编年体、纪传体、本末体史书典范中吸收营养,取其“综融而博”。此外,本书中引文的注释,是随引随注,夹注于文中,这样比较直观,方便读者。

作者简介

本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编:原始艺术,中编:佛教时期艺术,下编:佛斯兰教时期艺术。这样划分,只是一个大致的时限分期。如原始艺术的内容,不仅是产生于原始社会的艺术,而且还包括有文明历史以后一切处于原始文化状态,具有“原始性”特征的游牡民族、部族“艺术”;佛教时期艺术主要指佛教传入西域至佛教在西域衰落期间的西域艺术。“佛教时期艺术”并不是“佛教艺术”的转换称谓,这一时期虽然以佛教艺术为代表,却不是单一的佛教艺术一统西域,而是还有其他宗教的艺术和不属于佛教范畴的民族民间的本土艺术活跃其间;同样,“伊斯兰教时期艺术”也不是“伊斯兰教艺术”的同义语,它只是指伊斯兰教传入西域至“西域”称谓被“新疆”称谓取代以前的西域艺术。本书对三个时期艺术的界定,主要是为了突出每个时段的叙述主体,并不存在排斥同一时期非主体艺术的问题。

图书封面


 西域艺术史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非常好的图书
  •     这本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读性较好.
  •     图片和黑体字
  •     很厚实的一本书,内容很多,对于笼统来说,算是够了。给五分
  •     当时怀着利用休假去西北玩的想法,买了这本书当做提前做功课,只是书太厚内容太杂学数学太强,草草读完对西域艺术概况没记住什么,倒是熟悉了西域文化的变迁过程
  •     感觉还不错 有配图 普及知识
  •     丝绸之路艺术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